❶ 長水痘可以吃豬肚包雞嗎
你好,長水痘不可以吃豬肚包雞
長水痘期間建議你還是清淡飲食,還是吃些瓜果蔬菜,這樣對病情有利。
❷ 我長水痘差不多有倆星期了,也結那啥了,能吹風嗎能吃麵食、餅干、糖果、魚嗎
最好別吃,多吃蔬菜水果,煲豬肚吃。不想被水痘毀了就聽我的。給個最佳吧
❸ 長水痘能吃豬肚嗎
你好。豬肚子可以吃。
另外給你一些關於出水痘的常識,對你會有幫助的。
出水痘的整個過程是兩三周的時間,水痘呈一批一批發出。
水痘是傳染性疾病,水痘期間不要吹風,不要串門。
出水痘盡量卧床,防止並發症。出水痘並不可怕,但是水痘的合並症還是很嚴重的,比如痘腦,水痘後肺炎等。
清淡飲食,特別是有發燒症狀的患者,減少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對退燒不利。忌食發物,比如韭菜,香椿,香菜,魚蝦蛋等。
出水痘的皮膚會很癢癢,所以你應該剪掉指甲,防止抓撓皮膚感染,留下痘印。止癢可以用爐甘石洗劑。一般葯店有售,價格很便宜。
水痘結痂3-5天即過了傳染期,結痂自然脫落不容易留下痘印,不要人為的揭掉痘痂。
❹ 《本草綱目》中石橄欖叫什麼目錄要怎麼找還是《本草綱目》里沒有石橄欖
石橄欖
別名:石橄欖、大號石橄欖、石仙桃(潮汕)、雙葉石橄欖、薄葉石橄欖(潮安、南澳)、箴蘭、大號石橄欖(潮陽、普寧)、石仙桃(廣州)、石上蓮(惠陽)、石甘欖、石上蓮、大吊蘭、石仙桃(湛江)
形狀:為蘭科石仙桃。本草附生於溪谷、林下具腐殖質土的岩石或樹幹上。全草全年可采,多鮮用。分布於華南地區。
性味:苦、微酸、涼。
功效:有滋陰降火、平肝熄風的功用。
主治:頭暈、神經衰弱、肺熱咳嗽、肺結核咳血、淋巴結核、小兒疳積、胃痛、風濕性關節痛、尿道炎、牙痛等。
單方驗方:
1、治肺結核咯血:石橄欖30克,白芨10克,水煎服。
2、治神經衰弱:石橄欖、夜交藤各30克,水煎服。
3、治咽喉腫痛:石橄欖30克,水煎服,
4、治牙痛:石橄欖30克,梔子根15根,水煎服。
5、治風濕關節痛:鮮石橄欖60-120克,豬腳1隻,老酒100克,燉服。
6、治小兒脫肛:鮮石橄欖120克,冰糖30克,加開水適量燉服
石橄欖燉肚湯 味型:鮮香、清爽
原料:石橄欖45克,豬肚1個(約750克),清水1500克。
調料:鹽56克,地瓜粉100克。
製作:1、用50克鹽、地瓜粉把豬肚表面的粘膜反復搓洗干凈,再用清水洗凈,放入開水燙1分鍾,取出,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備用。2、豬肚條加石橄欖、剩餘的鹽、清水裝入盆內,用保鮮膜蒙上,一起上籠大火蒸1小時至熟即可。
特點:清涼解毒、降火。湯頭十分鮮美。
技術關鍵:1、除鹽外不要加其他調味品,否則會影響菜的自然香味。2、豬肚上的粘膜一定要清洗干凈,否則影響口感。
相關鏈接:石橄欖:學名石仙桃又叫果上葉,為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橫走,有長圓形或卯狀長圓形的肉質假鱗莖。醫學認為具有潤肺止咳、活血止痛的功效。
❺ 今天我長水痘第8天,已經結痂了,能洗頭洗澡嗎
不要亂吃 多吃清談的 不要洗頭 等結的痂快要褪的時候在洗
❻ 廣東春天天氣潮濕,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天氣潮濕養生有道
陳先生和太太及兒子一家三口都得了上呼吸道感染,病程拖了一個多星期還沒好,對工作、學習、生活影響很大,苦惱極了。他說,近幾日空氣中能擠出水來,濃霧天氣真讓人憋得很難受。近幾日,深圳天氣以低溫潮濕為主,溫差變化大,市空氣濕度甚至達到了100%。昨日,記者從深圳市兒童醫院了解到,受低溫、潮濕、溫差大的影響,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明顯增加,同時,皮膚病專科、消化專科、哮喘專科、心血管中心、血液病專科,以及癲癇專科的病人均有所增多。
陰邪天氣會傷人體陽氣
深圳市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朱錦善主任醫師告訴記者,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濕邪分寒濕和濕熱兩種,前一段時間屬於寒濕,人的呼吸系統最怕寒,兒童由於免疫系統不成熟,在溫差變化大、濕度大的情況下,更易得呼吸道感染,再加上濕邪纏綿難愈的特徵,所以病程比較長。
朱主任指出,一般來說,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60%,濕度適中,人的精神倍增。而今年春季,由於低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使人煩躁、疲倦、腸胃功能減弱,食慾不振,易發生胃腸炎、痢疾等,兒童常表現易哭,吵鬧和叫喊。不僅如此,據科學測定,空氣濕度過大時,有利於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當空氣濕度高於65%時,病菌繁殖滋生最快。由於陰雨連綿,空氣潮濕,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發霉、長毛,人也會感到不適。若穿著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誘發關節疼痛,吃了霉爛變質的食品,就會引起胃腸炎,甚至導致中毒,所以市民們、尤其是抵抗能力較差的兒童一定要重視防止濕邪的侵襲。
陰雨潮濕天氣養生有道
朱錦善主任提醒市民,要克服陰雨潮濕天氣對人的影響,首先要加強人體對環境適應性的鍛煉。其次,是根據天氣預報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尤其是老人兒童,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室外寒氣、水氣太重時,要避免到戶外活動,否則,一旦感冒,拖的時間會較長。第三,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要多吃清淡的、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避免吃高熱量、高脂肪、煎炸的食物。濕氣太重,身體條件許可的人,也可適當吃些辣椒,通過吃辣,可幫助消化,增加食慾,增加體內發熱量,從而有助於防止在高濕的時候,人們常有的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現象。
朱錦善主任說,在陰雨潮濕的季節,若感覺自己有濕邪入侵的症狀,如精神不振,頭暈睏倦、舌苔薄白、上腹悶脹、不思飲食,口粘或甜,四肢沉重,大便稀爛,尿短少而黃赤、下腹隱痛等症狀,可自己用些藿香、茵陳、紫蘇、土茯苓、苡仁等煲些骨頭湯或單獨煲水飲,對去濕有良好的作用。(趙川 鍾偉梅)
新華網廣東頻道
-----------------------------------------------------------
潮濕天氣謹防濕病
下雨的日子一長,除了室內的地面、牆壁到處都是濕漉漉的外,許多人還感到渾身不得勁,更有些人會出現脘腹脹悶、不思 飲食 、口淡不渴、腹痛溏泄、頭重如裹、身重或腫等症狀。對於這些症狀,患者可以採用下列比較簡單的食療方,一般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薏仁豬肚湯
材料:薏仁30克,砂仁5克,紫豆蔻10克,豬肚一個。
製作:將豬肚洗凈,上三味中葯研為細末,納入豬肚中,加水5杯,用麻繩把豬肚口結扎放入鍋內,加水煎兩小時,將豬肚取出,去葯渣,吃豬肚飲湯。 家庭醫生網
山葯扁豆糕
材料:新鮮山葯200克,新鮮扁豆50克,陳皮絲3克,紅棗肉500克。家庭醫生網
製作:山葯去皮切片,扁豆、棗肉切碎與陳皮絲攪拌蒸糕,做早餐,每次50~100克,以達到健運脾胃之目的。
山葯薏仁茯苓粳米粥
材料:茯苓(研末)30克,薏仁30克,山葯50克,粳米100克。
製作:先將粳米、薏仁、山葯加水適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勻後煮熟,空腹服用。
濕為陰邪,容易郁而化熱,出現濕熱證的症狀,如脘腹痞悶、口苦口黏、口渴但不欲飲,此時則要採用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療方,比較簡單、常用的有以下一些。
薏仁苦瓜粥
材料:鮮苦瓜(不去皮)30克,薏仁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
製作:將苦瓜切成小塊與薏仁、赤小豆、粳米同煮,空腹食用,每日1~2次。
白茅根茵陳湯
材料:茵陳15克、白茅根20克,玉米須15克,薏仁30克。
製作:上述材料一同水煎汁,取汁,一日分三次服用。
濕病除了在飲食方面防治外,在生活方面也要注意。首先,避免在潮濕的地方長時間地工作、生活,如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保持室內濕度適中,外出時防雨淋等。其次,要加強鍛煉身體。最後,養成正確、營養、衛生的 飲食 習慣等方面也非常重要。
------------------------------------------------------------
潮濕天氣誘病多
上周一連幾天,整個廣州都籠罩在一片灰濛蒙中,又憋悶又潮濕。據氣象部門報道,這種天氣稱之為「灰霾天氣」,每當出現逆溫時往往會出現,同時與空氣污染有一定關系。由於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附顆粒物驟增,加上空氣流動性不好,導致空氣含有的病毒濃度增高,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統。中山大學一院內科門診主任梁耀榮介紹,近期門診中呼吸道疾病患
者佔到內科門診量的1/4,哮喘、肺氣腫、支氣管炎、鼻炎及各類呼吸道感染等患者居多。同時,空氣質量差也是刺激慢性病復發的重要因素,慢性氣管炎、哮喘病、氣管擴張出血等跟天氣有明顯關系的病發作增多。心理醫生也表示,心理素質較差的人也易因為混濁空氣而誘發抑鬱症等一些心理障礙。
呼吸道疾病患者要小心
研究表明,許多季節性疾病與天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氣壓、溫度、濕度、日照、風等多種氣象因素作用於人體後,都會影響人們的生理功能,引起情緒的變化。比如,氣壓越高,血液溶解氧氣的能力越大;氣壓越低,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氧氣的能力就越低,如果氣壓變化過大過快,就會使人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狀。這種生理上的變化,又會引起情緒的緊張和煩躁。由此可見,天氣也逐漸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種因素,能夠根據天氣的變化對一些可誘發因素進行干預,有利於預防疾病的發生。
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腫、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較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對居室環境都是敏感的。在眾多環境要素中,空氣濕度對下呼吸道疾病的影響最大。在南方梅雨季節,潮濕的天氣最適合黴菌生長,常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病情加重。
警惕痼疾復發
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發作」,意指春天若患有宿疾者,要當心舊病復發。尤其在春分前後,慢性病患者最易復發,如偏頭痛、胃疼、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最為常見。
對於上述各種疾病,在發病前要做好自我調理,做好精神、起居、飲食、運動各方面保健,比如不要過分勞累,注意保存體力,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尤其不可在出汗時吹風,謹防外邪侵襲肌體等。
晝夜溫差大易感冒
廣東現在的天氣比較怪,中午熱得可以穿短袖,早晚還得穿外套。這一早一晚晝夜溫差在7-8℃,這使人們的體溫調節功能難以適應,再加上人們不注意保暖,穿了一季冬裝的女士們早早換上漂亮的裙裝,這樣就易受涼而引起感冒。
醫生指出,若氣溫低於17℃,人就需要穿上適當的衣服才能適應環境,否則就會患感冒、風濕等疾病。寒冷還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損害免疫系統功能,所以要避免自我保暖不良以及衣服過於單薄,可根據天氣預報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增減衣物,平時注意多帶一件外套備用。
貼心提示:有霧時不要外出鍛煉
霧,尤其是大霧對人體健康有諸多不利影響。由於許多傳染病,如百日咳、流感、水痘、麻疹病毒等就是靠空氣中的飛沫傳染的,有些細菌卵可浮游在霧中,所以霧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
大霧時,由於相對濕度過大,會影響人體內分泌腺的正常分泌,因為在運動時會加速血液循環,人體更容易吸收霧里的各種病菌。很多人在有霧的天氣里無故感到疲勞,情緒煩悶抑鬱,脾氣也易變得焦躁。另外,城市空氣污染嚴重,清晨有霧時,空氣中的污染物不能向高空擴散,使近地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可達最大。因此,霧天鍛煉不僅起不到增強體質的作用,反而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❼ 救命阿,各位大俠前輩救命阿,長水痘了,水痘你還我的年夜飯~
很同情你,其實,同情你等於同情我自己.我也是,剛剛起,年夜飯,看來只有瞪眼瞧的份了.不過,說到你的問題,我想我還能說上一二.得了水痘之後,最好能穿一些寬松的內衣等.以便有汗可以順利排除,更利於水痘早些出干凈.所以,襪子,就好不要在穿了.那怎麼辦,忍不住想抓?戴一副厚點兒的,面料柔順的手套.另外,之所以不讓去洗頭,洗澡的確是怕再感染.而且,即便不會再感染.實則對水痘的恢復也沒有什麼好處.能不洗,就不洗吧,何必去冒那個無味的風險呢.當然了,洗也不是不可以,我是同意洗頭比洗澡好一點.不洗比洗更好一點.如果實在想洗,用溫水,同時注意身體的保溫,而且,洗的過程中不得碰損水痘.洗發水選用弱酸性洗發水為宜.(可以用PH試紙).如果你的打算要洗,我還是再叮囑一下,千萬要注意,不要碰損水痘.
❽ 豬肚煲蓮子出水豆能吃嗎
可以的
出水痘的整個過程是兩三周的時間,水痘呈一批一批發出。
水痘是傳染性疾病,水痘期間不要吹風,不要串門。
出水痘盡量卧床,防止並發症。出水痘並不可怕,但是水痘的合並症還是很嚴重的,比如痘腦,水痘後肺炎等。
清淡飲食,特別是有發燒症狀的患者,減少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對退燒不利。忌食發物,比如韭菜,香椿,香菜,魚蝦蛋等。
出水痘的皮膚會很癢癢,所以你應該剪掉指甲,防止抓撓皮膚感染,留下痘印。水痘結痂3-5天即過了傳染期,結痂自然脫落不容易留下痘印,不要人為的揭掉痘痂。
❾ 可惡的水痘
首先要剪掉指甲,避免不小心弄破水泡留下疤痕,因為不去碰它就不會留下疤痕的。最好到醫院讓醫生給你開葯,打針。這樣會好得快一點(抽血檢驗可以省掉,兩百多塊呢)。注意孕婦就不能打針吃葯,還要抽血檢驗。 周期一般在兩個星期以內。不能沾水,刷牙洗臉沖涼都不要。最多用開水涼下來之後用濕毛巾擦一下。動作要快,不要著涼,以免引起其他疾病,這時候身體免疫力低下,千萬不要有其他幷發症。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於小兒,全身症狀較輕,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並伴有發熱。對於水痘患兒,我們要進行全方位護理。
現介紹飲食方面,患兒發病時要注意忌食以下食物:
(1) 忌發之物 水痘與麻疹雖都為發疹性熱病,麻疹貴於透解,需用發物。而水痘則宜清熱,不可運用發物,食用發物後會使水痘增多、增大,從而延長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發物,如芫荽(香菜)、酒釀、鯽魚、生薑、大蔥、羊肉、雄雞肉、海蝦、鰻魚、南瓜等。
(2)忌食辛辣之物 水痘與其他熱性病一樣,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熱病更為嚴重,這類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3)忌油膩之物 水痘患兒常因發熱而出現食慾減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況,故忌食油膩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豬排、炸牛排、炸雞等各種油膩礙胃之品,這類食品難以消化,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4)忌熱性食品 水痘的治療宜用清熱解毒為主,故食物中屬熱性的不可服用,這類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蠶豆、蒜苗、韭菜、龍眼肉、荔枝、大棗、粟米等。
(5)葯物禁忌 本病常與某些皰疹性疾病混淆,一旦確診,嚴禁使用激素類葯物,如氫化考的松、地塞米松、潑尼松等。本病在治療過程中禁用補葯和熱葯,如人參、鹿茸、附子、茴香、肉桂、仙靈脾等。
可以煮排骨,豬肚之類,但是要用煮的或者用清蒸的。不要用醬油,醬油也會讓你的疤痕留下印記,因為有色素。
❿ 二十四節氣都應該吃什麼,有什麼習俗。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公歷2月3-5日交節。
習俗:立春要祭春神、祭太歲。
推薦飲食:增辛,少酸,養肝脾。牛肉,香菜,菠菜,雞肝。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公歷2月18-20日交節。
習俗:在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就是乾爹的意思。而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推薦飲食:防上火,護肝脾。南瓜,小米,豆苗,玫瑰花。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公歷3月05-07日交節。
習俗:驚蟄前後要種大蒜。
推薦飲食:宜清淡,增免疫,防傳染。豌豆,黑米,海蜇,荸薺。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公歷3月20-22日交節。
習俗:在春分那一天,有「豎蛋」的民間習俗。
推薦飲食:解春困,健脾胃,防乾燥。紅棗,淮山,銀耳,黨參。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公歷4月04-06日交節。
習俗: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祭祖、踏青賞春、植樹種草等傳統習俗。
推薦飲食:養肝脾,防流感,吃野菜。菊花,薺菜,燕麥,茼蒿。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公歷4月19-21日交節。
推薦飲食:護肝脾,防濕邪,祛春火。香椿,土茯苓,豆芽,海帶。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
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准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
我國干支歷二十四節氣開始的日期,與國際通用的公歷幾乎一致,最多相差一兩天,這也正是因為干支歷和公歷一樣,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周作為依據。
干支歷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期運動有關,其年月日全由太陽視運動決定,與太陰月相無關。但它又與通常的陽歷(如公歷)不同,後者月長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所以它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