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嬰兒濕疹是什麼症狀
發生在嬰幼兒的濕疹,多發生於面部和頭部,然後逐漸向全身擴散,表現出紅斑、丘疹、鱗屑等皮損症狀,常在嬰幼兒出生後,數周或2~3個月出現,時輕時重,容易反復發作。
通常按照症狀特點可以分為滲出型、乾燥型以及脂溢型。
1.滲出型:起初表現為鮮明的紅斑,邊界不清楚,之後逐漸出現小丘疹、丘皰疹、水皰,皮疹經摩擦後,會發生糜爛、滲出,流出淡黃色透明的液體。液體在乾燥以後結米黃色薄痂,可伴有瘙癢不適的症狀。
2.乾燥型:多見於瘦弱的嬰幼兒。皮膚損害表現為紅斑、丘疹、鱗屑,比較乾燥,皮膚粗糙。
3.脂溢型:主要表現為早期淡紅斑,有輕度油膩性的痂皮,隨著病情的加重,可出現有炎症及少量滲出,形成油脂狀結痂。
建議發現嬰幼兒有以上症狀後,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避免耽誤病情,影響嬰幼兒的健康。
㈡ 小兒濕疹的症狀
嬰兒濕疹起病大復多在生後1~3月,制6個月以後逐漸減輕,1-2歲以後大多數患兒逐漸自愈。一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於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以後逐漸蔓延至頦、頸、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發全身。
初起時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並可見小水皰,黃白色鱗屑及痂皮,可有滲出、糜爛及繼發感染。患兒煩躁不安,夜間哭鬧,影響睡眠,常到處瘙癢。由於濕疹的病變在表皮,愈後不留瘢痕。
㈢ 嬰兒濕疹的症狀有哪些寶寶為什麼會患上嬰兒濕疹
皮膚濕疹在寶寶是最多見的,針對寶寶濕疹,自然它的症狀表現和成人皮膚濕疹是不盡相同的,父母可以了解一下寶寶濕疹的一些病症,與此同時在預防小孩濕疹的情況下,父母要留意搞好三層面的保養工作中,以緩解病症,避免皮膚濕疹加劇,進而有益於皮膚濕疹的恢復。
寶寶為什麼會患上嬰兒濕疹?
基因遺傳原因的影響:倘若爸爸媽媽們有過敏性疾病,例如有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等症狀,那麼受基因遺傳原因的危害,小寶寶們極有可能會產生濕疹。受外部影響造成濕疹:我們都知道,寶寶們皮膚成長發育不完全,再加之他們的抵抗力又弱。外部的汗液、滿蟲、蜂花粉、羊絨、人造纖維衣服和褲子等都是有可能造成小寶寶產生濕疹。過敏造成濕疹:因為食物的關系,也極有可能造成濕疹。假如小寶寶對魚、牛奶、花生米、大豆、蛋類食品食品類、堅果那時候過敏,那麼服食後也極有可能造成濕疹。
㈣ 寶寶患上濕疹有哪些症狀
寶寶得濕疹後會出現以下一些症狀
不同的寶寶有不同的症狀,4歲以下兒童濕疹多發於面部,4歲以上的兒童多發於肘彎、膝彎、腕部和頸部。
1、皮膚發紅,片狀,瘙癢,並且乾燥脫屑。
2、皮膚增厚,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抓撓會出現感覺疼痛的裂口。
3、被抓撓處粗糙,有滲出。
4、皮膚上有小的疙瘩狀隆起。
㈤ 嬰兒濕疹是什麼症狀
嬰兒的濕疹,大部分為脂溢性濕疹,多發生在出生後的第1個月。皮損都在頭皮、額部、眉內間及雙頰部,為滲容出性的紅色斑片,斑片上有黃色結痂。有部分患兒為乾性濕疹,表現為面部、軀干、四肢的紅斑、丘疹,上有細小的白色脫屑,常伴有瘙癢症狀,可以見到繼發性抓痕。不同的濕疹,應該採取不同的治療。
㈥ 寶寶長濕疹都有哪些現象,寶寶長濕疹該怎麼辦
寶寶長濕疹都有哪些現象,寶寶長濕疹該怎麼辦?
濕疹是一種常發病,這種病症一般發生在寶寶當中,很多的父母不能准確的確定寶寶患上濕疹,所以沒有及時的做好保護工作,導致寶寶的皮膚而受到傷害,那麼就來說說,寶寶得濕疹的表現。 寶寶長濕疹後,多見於頭部或是面部,嚴重的時候在寶寶的脖子上、肩胛上也會有紅疹出現,甚至還會遍及到全身。主要的症狀就是長濕疹處有紅斑、丘疹、水皰等現象,有的寶寶甚至還會出現乾性的皮損問題,比如說皮膚非常干,甚至出現了脫屑的現象。
第5個:塗抹保濕乳膏
如果寶寶屬於乾躁性濕疹得話,建議你平時醫護時可以給他塗一些保濕補水性好的葯膏,那樣便能有效的減輕瘙癢現象。
㈦ 寶寶長濕疹是什麼樣子
寶寶長濕疹是什麼樣子
寶寶長濕疹是什麼樣子,濕疹是寶寶很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濕疹是很容易復發。一旦寶寶長濕疹的時候都是比較麻煩的,但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可能對於濕疹的症狀並不了解。下面就來說說寶寶長濕疹是什麼樣子吧!
寶寶長濕疹是什麼樣子1
一般濕疹在剛開始起的時候是呈現米粒一樣大小的紅色的丘疹或者是斑疹,而主要會集中於面部、四肢和頸部。濕疹變得嚴重的話還會有小水皰出現的。寶寶長濕疹的時候會有煩躁不安的感覺,而且濕疹很癢,寶寶就很想抓撓了。
1、皮膚護理。濕疹寶寶需要好好的護理皮膚,在給寶寶洗臉的時候需要用溫水,不能使用強鹼性的香皂去清洗寶寶的皮膚。另外也需要保持寶寶皮膚的乾爽,不能使用過多的潤膚霜。
2、勤剪指甲。家長要勤給寶寶剪指甲,因為濕疹寶寶會覺得皮膚痕癢,寶寶就會就會抓撓,指甲長的話就很容易抓傷皮膚,嚴重會導致細菌感染。
3、戒口。濕疹寶寶是需要戒口的,海鮮,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需要避免吃用,另外,飲食上需要注意清淡,如果是母乳喂養的'話,媽媽也是需要戒口的。
4、避免外界刺激。外界的刺激也會使得濕疹更加嚴重的,因此家長需要注意,盡量避免讓孩子在烈日下暴曬,如果是大風天氣就不要外出了。如果出汗了,就要及時抹乾汗水。
主要病因
與遺傳、過敏、特異體質等有關。
高發人群
1.2~6月齡的寶寶;
2.生活環境差的寶寶;
3.皮膚經常受摩擦的寶寶;
4.不注意衛生的寶寶;
5.接觸強烈陽光、寒冷、人造纖維、鹼性肥皂、消毒劑等外界刺激的寶寶;
6.免疫力低的寶寶;
7.營養不良的寶寶;
8.患有內分泌疾病的寶寶;
9.過敏體質的寶寶。
如果屬於以上一種或多種人群,家長需要注意寶寶的皮膚情況,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典型症狀
症狀多以慢性反復性瘙癢為主,影響睡眠。常以肘窩、腘窩等屈側部位的慢性復發性皮炎為特徵,初發損害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或水皰,水皰破後形成糜爛面,有漿液性滲出,結痂。急性濕疹處理不當,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如及時適當治療可逐漸好轉,但易復發。
重者可發生大片紅斑,其上為成群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液,表面有厚痂,也可延及整個頭面部或頭頸部。病灶周圍出現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自覺瘙癢。擦破可發生糜爛、結痂,痂下有膿液滲出,邊緣有小膿皰,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附近或遠隔部位也可有搔抓所致的平行線狀紅斑、丘疹和水皰。
其他症狀
病程常經過嬰兒期、兒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的逐漸演變,少數在特定的年齡段發病,嬰兒期(1個月~2歲)以頭皮黃色脫屑為先兆,臉部和四肢的伸側可出現急性紅斑、廣泛滲液和結痴。兒童期(2~12歲)常見頸部、手部、肘窩、胭窩、小腿伸側等部位的慢性復發性皮炎,伴皮膚乾燥。青少年成人期(>12歲)皮損與兒童期類似,多為局限性乾燥性皮炎損害,由於長期的搔抓和摩擦,常出現苔蘚樣變和癢疹型結節性皮疹。
診斷依據
小兒濕疹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目前普遍推薦使用williams診斷標准:必須具有皮膚瘙癢史,及以下3條或3條以上標准:
1.屈側皮膚受累史,包括肘窩、腋窩、踝前、頸部(10歲以下兒童包括頰部);
2.個人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或4歲以下兒童的一級親屬中有特應性疾病史);
3.全身皮膚乾燥史;
4.可見的屈側皮炎(或4歲以下兒童在面頰部/前額和四肢伸側可見濕疹);
5.2歲前發病(適用於4歲以上患者)。
寶寶長濕疹是什麼樣子2
治療方針
清除創面分泌物,排除化學刺激,控制感染,病情可迅速好轉。外用葯是特應性皮炎的最主要的葯物治療手段。
葯物治療
1.外用葯是最主要的葯物治療手段:
(1)皮質類固醇激素乳膏是首選葯物,應當針對患兒的年齡、皮損部位、性質、面積等選用不同強度的激素葯膏,並注意副作用;
(2)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包括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兩種葯物,是新的非激素治療葯物,療效肯定,沒有激素的副作用;
(3)抗生素主要用於重症患者和滲出明顯者;
(4)收斂、止癢劑主要為對症治療。
2.內服葯物
(1)抗組胺葯主要有止癢、抗炎的作用,可根據患者需要選擇鎮靜類和非鎮靜類抗組胺葯,如白天用非鎮靜類抗組胺葯,晚上用鎮靜類抗組胺葯;
(2)抗生素主要用於重症患者和滲出明顯者,注意用量、療程,勿濫用;
(3)激素治療應慎用,僅用於嚴重發作,其他葯物難以控制的情況。對急性泛發以及對多種治療方法效果不佳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
其他治療
1.去除病因
家長應密切注意容易誘發的內、外因素,並盡量尋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加以去除,積極配合治療,保持皮膚清潔,恢復和維持皮膚屏障功能,堅持使用保濕潤膚劑,將其作為基本治療。可選用5%~10%黃連軟膏、復方蛇脂軟膏或等。
2.物理治療
以中波紫外線(UVB)療法為主,其中窄波UVB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12歲兒童慎用。
預後情況
積極治療及護理,預後一般尚可。
飲食調理
1.母乳喂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小兒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小兒,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小兒的飲食盡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小兒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
2.如果已經發現某種食物因食用出現濕疹,則應盡量避免再次進食這些食物。
3.有牛奶過敏的小兒,可用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奶,持續6個月。
4.對雞蛋過敏的小兒可單吃蛋黃。
5.小兒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濕疹。
預防措施
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預防小兒濕疹有所幫助。
1.家長要注意幫助寶寶及時換洗衣物。
2.加強寶寶營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3.如果是過敏體質,注意不要接觸過敏原。
4.要注意居住環境的通風。
5.避免寶寶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環境中,比如不要長時間照太陽等。
6.避免給寶寶使用鹼性的洗滌劑,比如肥皂等。
7.避免過度營養。
㈧ 嬰幼兒濕疹有哪些症狀
每個人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於頭面部,逐漸蔓延至頸部、肩部、軀干、四肢。皮損呈多形性,初起時為紅斑或紅丘疹,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增多,並出現丘皰疹、小水皰、糜爛、結痂等,時好時壞,反復發作。有奇癢,患兒夜間哭鬧,躁動不安。可因搔抓而繼發感染,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極少數患兒可發生全身感染。
㈨ 寶寶濕疹的症狀有哪些只是起紅點嗎
1、滲出型濕疹為肥胖嬰兒多發。初起時兩頰部皮膚發紅,表面有密集針頭大小版紅疙瘩、水皰,部分權融合成片,破後糜爛有滲液,嚴重時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有膿皰、發燒、淋巴結腫大等。如治療不當用刺激性葯物或熱水燙洗等,使皮膚上皮疹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病。
2、乾燥型濕疹,多見於瘦弱嬰兒。面、軀干、四肢有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或暗紅色斑,表面有密集的小疙瘩和脫屑,如病程較長,皮損處皮膚增厚,可有抓痕和血痂。
3、胎爛型濕疹為生後1~2日的嬰兒。在前額、頰、眉間皮膚發紅,表面有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有較厚的胎痂。
要及時發現寶寶是否有濕疹的症狀,才能做到盡早發現,及時治療。家長要加強對濕疹的預防,一旦寶寶患上濕疹,應該盡早的治療。
㈩ 嬰幼兒出現濕疹時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嬰幼兒濕疹常常出現在頭部、面部、耳根、四肢、軀乾等部位。濕疹發病初期,寶寶的皮膚上會出現逐漸增多的小紅疹,繼而發展成小水皰,水皰糜爛後滲出的液體會結成黃色的鱗屑和痂皮。
主要分為3種類型:
1、乾燥型:皮疹常表現為淡紅色或者暗紅色的斑片,可見密集的小丘疹,無水皰,皮膚乾燥無明顯滲出,皮膚表面覆有灰白色糠狀鱗屑。
2、滲出型:起初皮疹發生於兩側面頰,出現界限不清的紅斑,紅斑上可見密集針尖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液。
3、脂溢型:皮疹表現為細小的紅色斑片,覆蓋油膩性鱗屑,易結成淡黃色痂,嚴重者可伴有糜爛、滲出,瘙癢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