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天冷汗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天冷汗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8-25 01:54:35

Ⅰ 手心出汗是怎麼回事呀就是天冷的時候也是出汗,是不是腎虛呀

問題分析:
手經常出汗, 是你的汗腺分泌旺盛,有的時 候是汗皰疹導致的。

意見建議:
有的時 候是汗皰疹導致的。建議平時用醋泡手,吃柏子養心丸就可以改善。

Ⅱ 汗皰疹能根治嗎,用哪個葯最好

汗康靈的效果好,
我每年都發作的,春天的時侯,天冷就好了
去年春天用了汗康靈,今年春天都過了,也沒有發
,不要用激素葯

Ⅲ 為什麼冬天到了我的手背就很癢,起小包,怎麼回事呢想被文字要了

可能是手癬,可以用達克寧霜試試。有時癬癢,小兒也無法表述。同時還要注意到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銀屑病

手癬
(Tinea manus)
病因及發病機理
中醫稱鵝掌風,其致病真菌與足癬相同,以紅色毛癬菌為主。
臨床表現
多自手部某一部位開始,尤其拇指或食指的側面、屈面和掌心,然後逐漸擴展。其分型同足癬。但由於手掌露在外,幫很少看到指間浸漬糜爛。但白念珠菌引起者,指間可見浸漬糜爛。丘疹鱗屑型常有小水皰發生,耐用有環狀鱗屑。水皰型瘙癢顯著,如發生在掌心和手指近端,易繼發感染。角化過度型掌指部明顯角化,常有皺裂。
治療
與足癬同。
預防
除積極治療手癬外,合並有足癬、體癬及甲癬者,應同時時行治療。

手癬 別名 鵝掌瘋 病理 概述
手癬為手掌的皮膚癬菌感染。若僅累及手背,出現環形或多環形損害,則仍稱為體癬。手癬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我國有較高的發病率。雙手長期浸水和摩擦受傷及接觸洗滌劑,溶劑等是手癬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婦女為多,其中許多人有戴戒指史。 流行特徵 發病機制 治療
水皰鱗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復方苯甲酸搽劑、復方雷鎖辛搽劑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復方苯甲酸軟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皸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損消退後應繼續搽葯至少2周。手部搽葯次數應適當增加,特別是洗手後加搽軟膏或霜劑。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療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黃黴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頓服,連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頓服,連服一周。療霉舒250mg/日,連服2周。 預防
甲癬和手癬互為傳染源,應予以同時治療,包括身體其他部位的癬病。盡量避免搔抓和熱水燙。少接觸各種洗滌劑,肥皂和有機溶劑等。 臨床表現
有二型:水皰鱗屑型:起病多為單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特別是掌心,示指及無名指的掌面,側面及根部。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覺瘙癢。水皰干後脫屑並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清楚、病程慢性、持續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並傳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對側手掌。有時水皰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皰鱗屑型發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雙手,皮損無明顯的水皰或環形脫屑,掌面彌漫性發紅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干而有脫屑,冬季易皸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難忍,影響活動。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膚癬菌外,還與長期搔抓、洗燙、肥皂、洗滌劑,各種化學物品和溶劑刺激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有關。 診斷
起病於手掌某一部位,緩慢擴大,最終累及大部、全部甚至兩側手掌,損害為紅斑,水皰、鱗屑和角化增厚,應考慮診斷為手癬,真菌學檢查陽性即可確診。 鑒別診斷
並發症
病因
手癬多來自於搔抓足癬,股癬和頭癬等的直接接觸傳染或甲癬及手背部體癬的蔓延。手癬的病原菌以紅色毛癬菌為主,約佔55.6%,其次為石膏樣毛癬菌,約佔22.7%.白色念珠菌也可引起與手癬相同的損害。

手癢、脫皮就一定是手癬嗎?

手癬俗稱鵝掌風,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患了手癬會常常感到瘙癢,手部皮膚還會出現丘疹、水皰、紅斑和脫屑。初起為小片,隨後損害逐漸擴大,界線清楚。時間長了,手部皮膚會變得粗糙、乾燥、增厚,還可伴有皸裂和出血。但是如果出現手癢、脫皮等症狀,能不能說就一定是手癬呢?當然不能,還有很多皮膚病都可以見到手癢、脫皮的症狀,如濕疹、汗皰疹、接觸性皮炎、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等,應仔細鑒別,否則會延誤診斷和治療。
濕疹多發生在手掌心,且雙手對稱。皮損呈多形態,可見丘疹、水皰、糜爛、滲液和結痂等同時存在,常以其中二至三種為主。病情變化與季節關系密切,與飲食和休息也有一定關聯。如果雙手掌接觸水和肥皂等刺激會加重損害。真菌檢查為陰性。
汗皰疹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多於春夏之交發病,入冬自愈,主要見於青年人。皮損也是對稱分布,以水皰為主,成批發作,可見於手掌面、指側面和指端,水皰乾涸後脫皮,露出新生皮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癢感和灼熱感。本病發生與出汗不良或過敏反應有一定關系,損害處真菌檢查為陰性。
接觸性皮炎是因接觸了引起過敏的物質後引起的,是皮膚的過敏反應,有明顯的接觸史。皮損發生於接觸部位,境界清楚,形態較一致,多以紅斑、水腫為主,嚴重者可見水皰、大皰等。脫離接觸物後可逐漸消退至痊癒。局部真菌檢查為陰性。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是一種表淺的掌跖部角質剝脫性皮膚病,常伴有局部多汗,易於暖熱季節發作。皮損主要累及手足心,雙側對稱,表現為角質松離形成的小白點及易剝脫的薄紙樣鱗屑,其下皮膚正常,瘙癢不明顯。真菌檢查陰性。

患了手癬能下廚房嗎?

我們知道,手癬是由真菌引起的, 因此它有一定的傳染性。尤其是在手癬的發展階段,皮疹非常活躍,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和脫屑等病變,此時真菌生長繁殖也很快,傳染性也較強。因為隨時可以有真菌隨皮屑散布出來,若用患病的手接觸食物,食物也會被污染。但手癬的傳染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如握手等,而不是通過食物傳染。而且食物大多要經過高溫蒸煮後才食用,真菌早已被消滅,不會危害人的健康。
那麼,患了手癬還可以下廚房嗎?一般來說,即便手癬患者下廚房做飯也不會導致傳染;且引起手癬的真菌亦不會導致內臟的疾病。但為了保證食用者身體的健康,患有手癬的人是不準從事廚房工作的。
那麼在家中做家務的人如家庭主婦患了手癬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即時醫治。若一時未能治好,做一些家務也無妨,但做飯前應盡量把手洗凈,且最好不用患手癬的手接觸涼拌食品,從而減少真菌污染食物的機會,保證食品的清潔衛生。
手癬是淺部真(霉)菌引起的慢性皮膚病,大多數是由搔抓足癬又沒認真洗凈而傳染患病,因此,常常從一隻手發病。又因真菌在濕熱季節容易繁殖,故在霉雨或天熱時病情易惡化,有小水皰、丘疹、鱗屑和糜爛等,冬季易有皸裂或角質(即角化過度),時有瘙癢。但其基本特徵有兩點:一是多為單側性局限性發疹,天熱發作,天冷僅為皮膚乾燥、裂開、出血和疼痛。二是皮疹上的皮屑可以查到真菌。
由此看來,手部濕疹和手癬的區別,最關鍵的是要找到真菌,特別是天熱發作未擦葯物前查找。

疾病名稱: 手癬 (鵝掌瘋)
疾病介紹: 手癬為手掌的皮膚癬菌感染,若僅累及手背,出現環形或多環形損害,則仍稱為體癬。手癬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我國有較高的發病率,雙手長期浸水和摩擦受傷及接觸洗滌劑,溶劑等是手癬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婦女為多,其中許多人有戴戒指史。
發病機理: 手癬多來自於搔抓足癬,股癬和頭癬等的直接接觸傳染或甲癬及手背部體癬的蔓延,手癬的病原菌以紅色毛癬菌為主,約佔55.6%,其次為石膏樣毛癬菌,約佔22.7%.白色念珠菌也可引起與手癬相同的損害。
臨床症狀: 有二型:水皰鱗屑型,起病多為單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特別是掌心,示指及無名指的掌面,側面及根部,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覺瘙癢,水皰干後脫屑並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清楚、病程慢性、持續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並傳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對側手掌。有時水皰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
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皰鱗屑型發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雙手,皮損無明顯的水皰或環形脫屑,掌面彌漫性發紅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干而有脫屑,冬季易皸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難忍,影響活動,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膚癬菌外,還與長期搔抓、洗燙、肥皂、洗滌劑,各種化學物品和溶劑刺激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有關。
診 斷: 起病於手掌某一部位,緩慢擴大,最終累及大部、全部甚至兩側手掌,損害為紅斑,水皰、鱗屑和角化增厚,應考慮診斷為手癬,真菌學檢查陽性即可確診。
輔助檢驗: 刮取鱗屑,挑取皰液加10%koH鏡檢,可見分枝分隔的菌絲,但角化增厚型手癬直接鏡檢陽性率低,需反復檢查,取鱗屑或皰液接種於沙氏瓊脂上,保溫培養,2周內有菌落生長,根據菌落形態和鏡下特徵可以鑒定菌種。
治 療: 水皰鱗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復方苯甲酸搽劑、復方雷鎖辛搽劑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復方苯甲酸軟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皸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損消退後應繼續搽葯至少2周;手部搽葯次數應適當增加,特別是洗手後加搽軟膏或霜劑,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療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黃黴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頓服,連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頓服,連服一周;療霉舒250mg/日,連服2周。

Ⅳ 冬天手出汗然後脫皮

汗皰疹又稱出汗障礙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尤其是一些白領,有因為工作環境所限,手足比較容易出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都可以導致汗皰疹的發生,夏季炎熱所以汗皰疹在夏季較多見。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的表現,所以在以前一度以為它和汗腺流汗有關,而將它命名為汗皰疹。現今已經證實它和汗腺、流汗這些因素都沒有關聯。汗皰疹症狀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 當前醫學對於汗皰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數病人發現和身體他處的黴菌感染或金屬過敏甚至情緒壓力有關。可能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夏季多見。 日常預防: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周就會自然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有一年四季反復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是細菌、黴菌感染的並發症。但因為汗皰疹具有劇癢這種困擾人的特性,所以如何減少病人的痛苦以及減低並發症的發生,是治療的關鍵所在,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根據它的相關特性來預防。有以下注意事項: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2、手腳保養:在季節交替時,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多擦乳霜。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及早用汗皰康使用。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 3、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精神因素對汗皰疹影響非常明顯, 良好的情緒對汗皰疹治療極為有效。 4、低金屬飲食:做飲食日記,找出自己的汗皰疹和金屬是否相關,如果有相關要盡量避免。根據統計,此種方法對於合並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具有高度療效。 以上參考於:網路 汗康靈 聽說效果不錯的,你可以用一下試試

Ⅳ 有得汗皰疹的么,怎麼控制

這個控制需要中葯調理體內濕毒,第二需要避免刺激性的洗衣液,洗手液等,外用爐甘石洗劑就可以了。

Ⅵ 手上起小水泡,起完脫皮,只有左右食指指肚有,其他地方沒有,這是手部濕疹還是手癬

你描述的情況更像是汗皰疹,病因不是很清楚,可能與免疫和過敏有關,如果瘙癢明顯,可適當口服抗過敏葯,另外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盡可能減少直接接觸肥皂、洗衣液等。

Ⅶ 皰疹是因為什麼引起的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逐漸開放,皰疹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給人們的健康及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皰疹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下面就請北京男科醫院的專家來為我們詳細介紹下:
皰疹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皰疹可分為哪幾種?
北京男科醫院專家表示: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性疾病,通常通過皮膚接觸傳播。皰疹可發生在嘴角(口腔皰疹),也可發生在生殖器(生殖器皰疹),還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其它部位(非生殖器皰疹)。I型單純皰疹病毒是引起嘴唇或面部長皰疹的原因之一。皰疹可通過親吻傳播,還可以通過口交時直接皮膚接觸而傳播到生殖器上。II型單純皰疹病毒是引起生殖器皰疹的病毒,通過性接觸傳播。
皰疹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生殖器皰疹又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北京男科醫院¥專家表示:生殖器皰疹是一種性病主要是通過性進行傳染的,當然也存在一些間接性的原因。
1、血液感染:血液感染由靜脈注射或輸血造成,其原因多是患者進入了哪些醫療設備不完善,醫療設施簡陋,醫生行為不規范的小診所,黑診所進行治療或者處於個人目的進行的輸血行為。
2、性感染:多是由男女之間不正常的性生活所引起的感染行為。當健康人與患有性病的人發生性行為時,由於生殖器官摩擦,把病原體傳給對方。
3、接觸感染:當健康人接觸患者被損傷的皮膚、病變粘膜或者分泌物時,有可能造成被感染。
4、空氣傳播:這主要是I型單純皰疹病毒可混雜於口唇皰疹患者的唾液飛沫中,懸浮於空氣中,被正常人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健康人如果與患者接吻,則有可能被直接傳染;如果患者為健康人做口交行為時,口唇潰瘍處的病毒也可傳入對方的生殖器。
5、母嬰傳播:孕婦患原發皰疹或復發皰疹時都有可能將病毒傳給胎兒。一是在陰道分娩時直接傳播,其傳播率(即胎兒的受感染率)在原發皰疹時為50%,在復發性皰疹時為8%。後者被感染的概率之所以低,是因為母體已經有抗體,可保護胎兒,減少其感染的機會。另外一種傳播方式是通過血液傳播,當孕婦攜帶病毒時,血中病毒可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以上內容是北京男科醫院專家關於「皰疹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相關介紹,如果您需要了解的更詳細可免費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讓專家為大家詳細解答,如需就診,還可網上直接預約喔!
北京男科醫院專家溫馨提醒:如發現生殖器皰疹的症狀應盡早到正規大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心裡不要有太多的負擔,保持良好的心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才是維護健康的根本。有需要的廣大患者朋友歡迎來我院進行檢查、治療。

Ⅷ 每年天氣熱的時候,手上都會起好多小水泡是怎麼回事

這是汗皰疹

汗皰疹:土茯苓60克,白鮮皮30克,苦參30克,水煎適量待溫,浸泡患處。每次20分鍾,每日兩次,兩日一劑。至皮疹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