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歲寶寶蕁麻疹眼腫腳腫不敢走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問題分析: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 白色的瘙癢性風 團。 意見建議: 找出病因並去除之(如食物、感染 和葯 物等因素)。可選用氯苯那敏或去氯羥嗪治療。
2. 嬰幼兒蕁麻疹應該怎麼治療
蕁麻疹不僅是成人常發生的疾病,而且還是嬰幼兒的多發疾病,嬰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雖然都患有蕁麻疹,但因年齡的不同,相互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寶寶蕁麻疹的常見誘發原因首先就是食物,但年齡不同,引發蕁麻疹的食物也有各異,如嬰兒主要以母乳、奶製品喂養為主,而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多與奶製品中的添加劑有關。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鬆、果汁等都可成為誘發蕁麻疹的原因;學齡期兒童,因喜歡吃零食而代替了正餐,也就使過敏原增大,如乾果、魚、冷飲、飲料等都可稱為蕁麻疹的誘發原因。 寶寶蕁麻疹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中,治療急性蕁麻疹比較容易,而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時間則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父母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治療,並幫醫生尋找寶寶的致病原因,切忌私自給寶寶用葯,以免產生加大的副作用。因寶寶的慢性蕁麻疹治療的時間較長,所以,希望父母信任和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不要中途放棄治療。相關:蕁麻疹是否傳染 蕁麻疹的護理措施: 1.父母應管住寶寶的手,切忌讓孩子用手搔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導致病情惡化。 2.父母應保證寶寶飲食的營養均衡,避免吃過多高蛋白質食物和辛辣、海鮮類等刺激性大的食物。 3.父母應保證居住環境的衛生,避免讓寶寶接觸動植物,以免引發過敏,導致病情加重。 4.父母應注意天氣變化,給寶寶及時增減衣服,做好保暖工作,預防感冒。還有,寶寶應穿寬松舒適的棉質衣服,減少皮膚的刺激。 5.寶寶應多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3. 2歲孩子起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抄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其主要為免疫性和炎性機制所致,也就是特發性的。其皮膚水腫風團或是發生在IgE依賴的抑或是補體系統介導的免疫過程中,而非免疫性蕁麻疹常被認為是直接由肥大細胞釋放劑引起所致的。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一般與自身免疫有關,常與抗IgE自身抗體、抗FcEI自身抗體有關。自身免疫性蕁麻疹的發病越來越受臨床蕁麻疹研究的重視。雖然組胺被認為是蕁麻疹發病中最重要的介質,急慢性蕁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組胺類葯物後風團會很快消失,蕁麻疹得以緩解。除了組胺,其他肥大細胞介質(白三稀)也在蕁麻疹中發揮作用。
抗組胺葯物是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兒童蕁麻疹還需要補充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
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降IgE抗體免疫療法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最終可縮短治療蕁麻疹的病程,減少蕁麻疹復發率。
4. 兩歲寶寶得了過敏性蕁麻疹怎麼辦呢
兩歲寶寶得了過敏性蕁麻疹一定要及早治療,在發現之初就及時到醫院採取對版症的治療方法,從權而使患兒減輕痛苦。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葯物,皮質激素類葯物進行治療。由於此疾病是與遺傳的過敏體質有一定關系,非常容易復發,因此不僅要積極治療,還要做好生活中的護理和預防。祝您早日康復。
5. 小兒蕁麻疹怎麼治
小兒蕁麻疹是種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多是過敏引起的,建議做個過敏原檢測看看。寶寶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常在皮膚上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 ( 團 ) 時,手摸之會有點發硬的感覺,有癢、脹感。風團疹的表面可看到毛孔,在皮膚上輕輕劃痕則可出現一條略高出皮面的紅痕跡,這是由於血管內的細胞和液體滲到血管外的緣故。患兒的風疹塊突然出現,消失又很快,消失後不留任何痕跡,但又容易復發,一天中可出現數次。小兒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
蕁麻疹的護理
1、先找出導致這種皮膚問題產生的過敏原。
2、避開病源環境。可以試著回想是在什麼環境或者吃過什麼食物後發病,以後便盡量減少再次接觸的機會。
3、皮膚要保持清潔,乾燥,預防繼發感染。
4、指甲要剪短,應盡量不要用手去抓癢。
5、皮膚癢時可以塗一些止癢葯物,例如白色洗劑或爐吠洗劑等。
6、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與引起蕁麻疹有關的食物,如魚肝油、蝦、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俗稱「發物」。多吃青萊及碳水化合物類食品。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7、寶寶蕁麻疹可以補充台敏樂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沒有副作用非常適合寶寶服用,還能提高的免疫力,改善胃腸道。同時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葯膏,例如敏芙本草集抑菌膏,純中葯配方,溫和無刺激,幫助解決寶寶皮膚過敏引起的瘙癢、紅腫等問題。
6. 寶寶身上有了蕁麻疹怎麼辦該如何有效防治
如果寶寶身上的蕁麻疹不多,症狀不嚴重,可以用洗劑擦拭患處止癢,暫時不需要口服葯物。如果蕁麻疹症狀嚴重,除外用葯物外,還需口服抗過敏葯物進行治療。找出引起蕁麻疹的過敏源並將其完全分離。
7. 兒童得了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俗稱「風疹」、「風團」,是指皮膚上腫起來的部位,會以不同形狀和大小出現。兒童蕁麻疹一般很容易辨別,蕁麻疹腫起來的部分中間凸出發白,邊緣為紅色,並且通常會發癢。蕁麻疹疾病大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年人身上,尤其是兒童、女性發病率較高,同時會伴隨頭痛症出現,如果出現的時間比較久,蕁麻疹患者還會伴隨低血壓症狀發生,蕁麻疹疾病大多發生在面部,嚴重會出現水腫現象,那麼,蕁麻疹都有哪些特點呢?
1、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約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可消失。
2、多發於露出部位如顏面和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
3、常伴有頭痛,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暈厥等症狀,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淋浴可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4、用冰塊置於患者前臂皮膚上,兩分鍾後可在該部位引起典型的風團。
蕁麻疹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現代醫學對蕁麻疹的定義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蕁麻疹的發病原因不明,發作形式多種多樣,常伴有皮膚瘙癢,少數患者可合並血管性水腫,甚至有時還會累及口腔、咽喉及胃腸黏膜。病因包括許多內外源性因素。最常見的是由特異性過敏性體質和食物過敏引起。
致病內因 所謂特異性過敏性體質,是指這類患兒的血清裡面存在著一種高含量的特殊蛋白質——IgE免疫球蛋白,其含量高出正常人幾倍到幾十倍,這些都是遺傳基因所決定的,此類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是患者發生急性蕁麻疹的內在致病因子。
致病外因 急性蕁麻疹的發生,必須有外在致病因子的作用,最常見的外在致病因子如:食物、葯物,許多物理因素也可引起蕁麻疹,寒冷、日光、壓力、摩擦、搔抓和運動等都可以是致病因素。例如,冷空氣過敏性蕁麻疹就是過敏性蕁麻疹的一種。
蕁麻疹該如何治療
蕁麻疹多屬於I型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叫IgE介導型過敏反應),病因比較復雜一般都會由急性蕁麻疹轉變成慢性蕁麻疹而長期反復發作,久治不愈。人們以往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
研究發現,人體過敏疾病問題通常都是由體內菌群失衡引起的,決定因素是微生態的平衡。因此,可通過使體內菌群重新達到生態平衡來實現緩解與治療的目的。而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共同培養後,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該以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體治療方法就是持續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
蕁麻疹的注意事項
1、皮炎、濕疹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無規律、睡眠不好、月經異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狀,故應注意。
2、 少吃海鮮、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飲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3、 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個人衛生,要經常用溫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潔面部皮膚,阻斷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時不用油脂性護膚品或化妝品等。
4、 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8. 孩子2歲4個月,身上大片出蕁麻疹,怎麼辦
蛇床子!地膚子!浮萍!蒼耳子!水煎後洗澡!
9. 小孩蕁麻疹怎麼辦
小孩子蕁麻疹一般需要注意有沒有咽部感染,消化系統如何。有沒有受風著涼等。小兒的生理特點是肝常有餘,脾常不足。這就是說小兒很容易肝火上炎,焦躁哭鬧,脾虛消化不良出現食滯,偏食和食慾不振等。這些都可以影響免疫系統,產生小兒蕁麻疹。治療可服中葯調理。效果很好。
兒童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在諸多方面與成人一樣,並無明顯區別,即使有區別有時也不太明顯,但若仔細觀察仍能發現兩者直接的不同。
首先兒童蕁麻疹發疹多數為急性,症狀比較明顯,皮疹分布范圍廣泛,但常常時發時停,病期戛然中止。而成人中慢性蕁麻疹比較多見,發發停停,纏綿遷延多年。兒童中蕁麻疹很多是由於過敏反應引起的,尤其是食物過敏引起蕁麻疹遠遠超過成人中所見(兒童約佔40%,成人僅佔1.4%)。嬰幼兒中引起蕁麻疹的常見原因是牛奶與雞蛋。約有2~3%嬰兒對母乳中蛋白成分也會發生過敏反應。因此,哺乳期母親日常起居、飲食習慣方面須加註意。引起幼兒的過敏食物,除牛奶與雞蛋外,常見的尚有各種魚類、蟹、蝦、花生、其他乾果仁、芹菜、胡蘿卜、桂皮、白鬍椒、芥末等。這些食品不僅可引起蕁麻疹,而且還可引起過敏性濕疹及哮喘加重。5歲以上兒童中引起蕁麻疹及哮喘原因中,由魚引起的約佔10%,由雞蛋引起的約佔5%。烹調方式與過敏反應也有明確關系。生食芹菜常可引發過敏反應,但煮熟後,其引起過敏反應機會就大大減少,牛奶也同樣如此。
2~7歲兒童,對蟲咬最不耐受,易引起丘疹性蕁麻疹,而且除易發生蟲咬局部立即反應外,還易引起遲發型全身反應。兒童還易發生過敏性接觸性蕁麻疹。青少年中對青黴素過敏機會明顯高於兒童與老人。
兒童中最常見的物理性蕁麻疹為劃痕症,其病程明顯較成人短,小兒中劃痕症一般僅持續2~4周而已,而年齡較大的兒童劃痕症則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冷蕁麻疹在青少年中多見,女多於男,而且冷蕁麻疹發病與發病前曾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生症、麻疹、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有關。膽鹼能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主要見於成年人與成人中,兒童中很少見。但水源性蕁麻疹(即接觸水後引發風團或癢感)----一種罕見蕁麻疹類型,主要發於大齡兒童及青少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