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又叫蛇瘡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皰疹又叫蛇瘡

發布時間: 2022-08-21 08:45:00

『壹』 "蛇瘡」是什麼病

人們常說的「生蛇」,其實是帶狀皰疹的俗稱。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神經性皮膚病,在中醫文獻里叫「纏腰火丹」。 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發病率的60%以上。但帶狀皰疹也侵犯頭、面、耳、上下肢等部位。 青壯年和老年人都會感染到帶狀皰疹,但其中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最容易感染,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 另外,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 患者須服 清熱化濕中葯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了在發病部位感到劇烈疼痛外,不一定會出現水痘,或者水痘出現得很少,因此很容易被誤診。 帶狀皰疹如果不加以治療,即使水痘已經自行乾涸、結痂,還是會遺留神經痛,並可以持續疼痛多個月,因此有必要精心治療。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主要是通過針灸和中葯。 中醫用針,除了可以止痛,另一個目的是把蛇瘡「圍」起來,防止蛇瘡繼續傳染其他部位。 「灸則是使用艾條,逐步把病毒燒死,促進傷口的癒合。」 此外,帶狀皰疹分急性期的濕熱和慢性期的神經痛,所以中醫師一般會讓患者內服清熱化濕的中葯。

『貳』 盤蛇瘡是什麼

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呈帶狀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皮損狀如蛇行,故名蛇串瘡;因每多纏腰而發,故又稱纏腰火丹;本病又稱之為火帶瘡、蛇丹、蜘蛛瘡等。清·《外科大成·纏腰火丹》稱此症「俗名蛇串瘡,初生於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皰,痛如火燎。。以成簇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作帶狀分布,伴刺痛為臨床特徵。多見於成年人,好發於春秋季節。相當於西醫的帶狀皰疹。

[病因病機]

本病多為情志內傷,肝鬱氣滯,久而化火,肝經火毒,外溢肌膚而發;%B

『叄』 蛇瘡是咋回事,好治嗎

帶狀皰疹(又稱纏腰火丹,蛇盤瘡,蛇丹,纏腰龍,蜘蛛瘡,蛇串瘡,火帶瘡,飛蛇,生蛇,蛇纏腰等)是由一種水痘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平時不發病,當免疫系統下降時(久病體虛、勞累、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誘因),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而引發帶狀皰疹。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患此病者,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或癢。輕者可以不痛,但有癢感,或只見紅斑而沒有明顯皰疹;重者疼痛明顯,坐卧不安,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進入帶狀皰疹後遺症期,留下反復的神經疼痛。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主要特點,就是劇烈的頑固性的疼痛,帶狀皰疹皮損消除恢復後疼痛仍持續,輕輕的觸摸即可產生劇烈難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發性閃電樣或撕裂樣以及針刺樣疼痛,發作時常使患者寢食不安,大多數患者常常伴隨較明顯的持續性燒灼痛,為減輕衣服對身體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撐起來,整夜的睡不好覺。

治療:
建議用邱葯堂邱記膏葯的「帶狀皰疹及後遺症專用葯」治療,可拔毒化淤,迅速阻截病毒蔓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阻滯的神經暢通,患處膏葯外敷將侵蝕神經上的皰疹病毒拔出,內服驅毒敗火膠囊幫助體內向外驅毒排毒,內服外貼,里外同治,修復疏通被破壞的神經,逐步減輕解除疼痛,使患者徹底康復,不留後遺症。

『肆』 帶狀皰疹俗話叫什麼

帶狀皰疹中來醫稱「蛇丹」源,「纏腰龍」,「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其主要特徵就是簇集水泡,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沿單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同時有明顯神經痛。輕者半個月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重者可延長到1個月以上,大多在皮疹消失後數月內有後遺神經痛症狀,可以靜脈輸液治療,可以輸阿昔洛韋針,肌注干擾素。生活護理: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伍』 蛇瘡是一種什麼病

你說的應該是蛇串瘡!!!
蛇串瘡,是指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每多纏腰成串而發者。出《醫宗金鑒》卷六十四。即纏腰火丹。詳見該條。
蛇串瘡的診斷要點

多見於春、秋季,患者以成人居多。 皮疹好發於腰肋部、胸背部,其次為面部(尤其是額部),也可發生於四肢或其他部位。 發疹前常有輕度發熱、疲倦不適、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局部皮膚往往先有灼熱感或疼痛感。也可無上述前驅症狀而突然出現皮疹。 開始的時候局部出現不規則的紅斑,繼而在紅斑上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至黃豆大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水皰皰壁緊張,表面發亮狀似珍珠,內容透明澄清,周圍有紅暈。若干簇水皰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之間的皮膚正常。皮疹呈單側分布(左側或右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附近淋巴結常可腫大。數日後水皰內容逐漸混濁,被吸收,乾涸,結痂;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爛面,以後乾燥結痂。痂皮脫落而愈,局部遺留暫時性的淡紅斑或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瘢痕。 偶見發生大皰或血皰,甚至壞疽者。也有僅出現紅斑、丘疹而不發生典型水皰者。此外,極個別患者可雙側均發生皮疹。 自覺不同程度的疼痛及灼熱感。 皮疹發生於面部(尤眼部)者,病情較嚴重,常引起劇烈疼痛,並可損及眼球各部,甚至失明。應特別注意。 病程約2—3周,能自愈,愈後一般不復發。但少數患者(尤老年患者)皮疹消退後,疼痛仍可持續1—2個月,甚至更久者。

蛇串瘡的辨證分析

蛇串瘡多因情志內傷,肝鬱化火,以致肝膽火盛;或因飲食失調損傷脾胃,或憂思傷脾,則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郁久化熱,以致濕熱內蘊;兼外受毒邪,則濕熱火毒熏蒸皮膚而發疹。

辨證主要辨肝膽火盛和濕盛,可根據皮疹之表現及全身見證予以辨別。臨床以肝膽火盛型為多見。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後,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屬氣滯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屬氣血虛者,應注意辨別。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瀉肝火、利濕熱,並宜結合外治。

蛇串瘡的辨證論治

肝膽火盛型【證見】 皮膚上出現紅斑、簇集性水皰,自覺灼熱疼痛,伴有口苦,咽干,口渴,煩躁易怒,小便黃赤,大便於結。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數、弦滑數。

【治法】 瀉肝火,利濕熱。

【方葯】

1.主方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加減

處方:龍膽草、黃芩、澤瀉、車前子、大青葉各12克,柴胡、梔子、木通各9克,生甘草5克,生地黃、板藍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便秘者,加大黃12克(後下)。疼痛較甚者,酌加化瘀通絡之品,如延胡索9克、乳香、沒葯各6克,丹參15克等,或三七末3克(沖服)。兼血熱而出現血皰、壞死者,可加水牛角30克(先煎),牡丹皮、紫草各12克等。

2.中成葯

(1)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2)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3)龍膽瀉肝顆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濕盛型【證見】 皮膚淡紅斑,水皰破潰,糜爛,滲液較多,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飲,納呆,腹脹,大便溏。舌質淡紅,苔白厚或白滑,脈濡緩等。

【治法】 燥濕清熱,理氣和中。

【方葯】

1.主方除濕胃苓湯(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蒼術、白術、厚朴、延胡索、木通各9克,車前子、澤瀉各12克,滑石、土茯苓、板藍根各30克,陳皮、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疼痛較甚者,酌加乳香、沒葯各6克,丹參15克,或加三七末3克(沖服)。

2.中成葯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氣滯血瘀型【證見】 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後,局部仍疼痛不止,伴有夜眠不寧,精神疲乏。舌質黯紅,或舌尖邊有瘀斑,苔白,脈弦。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葯】

主方柴胡疏肝散(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柴胡、赤芍、枳殼、香附各12克,丹參15克,雞血藤30克,延胡索9克,川芎、陳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如疼痛較甚,舌有瘀斑者,加桃紅、川紅花各9克,三七末3克(沖)。

氣血兩虛型【證見】 皮疹消退後仍疼痛日久者(主要見於老年患者),伴有面色發白,氣短,納呆,神疲乏力,夜睡難寐。舌質淡,少苔,脈細或弦細。

【治法】 調補氣血,重鎮安神,佐以化瘀止痛。

【方葯】

主方八珍湯(薛己《正體類要》)加減

處方:黨參18克,白芍、丹參各15克,白術、茯苓各12克,當歸、川芎各9克,炙甘草6克,三七末3克(沖),龍骨、牡蠣、珍珠母各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劑。

蛇串瘡的外治法

一般不宜挑破水皰。

1.水皰未破者,可用雙柏散、青黛散、金黃散或二味拔毒散,冷開水調搽;或用紫金錠與雲南白葯各半,冷開水調搽;也可用五妙水仙膏點塗。

2.水皰已破糜爛者,可用青黛散油外塗。

3.個別患者滲液較多者,可用板藍根、銀花葉、木賊、虎杖、野菊花、黃柏各30克,煎水待冷濕敷。

『陸』 蛇盤瘡是皰疹嗎

蛇盤瘡就是帶狀皰疹
沒有效果可能是由於葯物的原因

蛇盤瘡是老百姓比較常見的叫法
這種病老年人比較常見

蛇盤瘡的治療很關鍵
如果治療不好的話
會產生後遺症
神經疼痛
這種後遺症,有些人會疼幾年
有些人則會終生不退

所以選擇一個好的治療葯物非常的關鍵
你可以上網上查查皰畢消搭檔
它對皰疹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
!!!!!!

『柒』 蛇瘡怎麼治

蛇瘡的學名叫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治療原則為抗病毒、止痛、預防繼發感染。治療方法:一、可以用抗病毒葯物,如伐昔洛韋1000mg,每天3次,口服;病情嚴重者或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靜脈給葯,如阿昔洛韋注射液;二、止痛可選用各種止痛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三,營養神經葯物,如甲鈷胺片;四、局部治療,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外用;五、局部可用紅外線理療以緩解疼痛。

『捌』 什麼是帶狀皰疹感染後該如何治療

帶狀皰疹是一種皮膚被感染病毒的疾病

小時候經常聽家人說有一種疾病叫做“過腰蛇”,還以為是被蛇纏身引發的病症,後來親眼看過有人得了這種病,才知道它並不是跟蛇有關,只是病發後,皮膚上面的病症是呈帶狀分布。

一病因

帶狀皰疹病發是因為兒時患過水痘,一種叫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潛伏在人體里,如果人的抵抗力下降了,就容易病發。這些病毒一旦病發,就比較難受,不但表皮會痛,神經也會痛。我親眼看過有人換水痘,全身就像掛滿了小水泡一樣,然後紅紅腫腫的,水痘弄破了,裡面還有一股膿水留出來,據患病的人說,被弄破的地方非常痛。所以水痘病毒潛伏,被激活的時候引發的帶狀皰疹,會比水痘更加疼痛,但是它不會全身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