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黃褐斑中葯調理的好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黃褐斑中葯調理的好

發布時間: 2022-08-17 22:00:29

A. 黃褐斑該吃什麼中葯,才能治好

葯方:艾葉30克,小桉樹大葉40克,側柏葉25克,白芷12克,白茯苓15克,白僵蠶內13克。
製法:將上葯用水容沖洗干凈,剪碎,放入大砂罐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5~6小時後,濾出葯液,將葯液繼續煎煮成稀糊狀即可。取一消毒好的大口瓶將糊劑放入備用。
用法:搽葯之前,先用濕熱毛巾敷面部5~10分鍾,然後用消毒棉球蘸糊劑塗於患部。每日早晚各塗一次。一般搽葯5天後見效,20~25天後即可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治療期間,忌用其他化妝品搽面,避免日光曝曬。忌飲酒及辛辣性食物,忌吃魚、蝦、羊、牛、鴨肉等。少吃甜食,保持大便通暢,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

B. 黃褐斑能不能治好,怎麼治喝中葯可以調理好嗎

黃褐斑可以通過中醫中葯調理好,應該去正規醫院中醫科找專業醫生檢查辯證治療,自己不能隨便用中葯。

C. 中葯祛黃褐斑的小偏方

1.白附子、白芨、白蘞、白茯苓、蜜陀僧等份研細末,睡前以乳汁調勻,塗搽面部,可治黃褐斑。
2.白僵蠶和白牽牛等份,加入烊化的凡士林中,攪拌成膏狀,每日外搽3次,可治療黃褐斑。

D. 黃褐斑怎麼去

眾所周知,色斑是一種很常見卻很難完全祛除的肌膚頑疾,其中最令人討厭的就是面部出現的色斑,看起來像籠罩了一層臟污。臉面使整個人的形象代言,在面部出現的斑塊,嚴重影響人們的美貌。長期被色斑困擾會給患者精神帶來一定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這是不容忽視。

1.中葯外洗方: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蘇木、紅花、厚朴、絲瓜絡、木通各15克,紫草30克。加水2000~2500毫升,煮沸15~20分鍾,外洗面部並濕敷,每日2~3次,2日1劑,直至痊癒。

2.中葯內服方:桂枝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黃芪30克,當歸12克,女貞子15克,五味子10克,大黃10克,土鱉蟲1克(研末沖服)。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需服用1個月。

黃褐斑是因為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廢物沉積於面部而形成的,再加上日照時間過長,容易造成黑色素沉積,表現為黃褐斑的產生和加深。要想從根本上祛除黃褐斑,必須從調整內分泌入手,中葯針對這些原因達到祛除黃褐斑效果的途徑是,通過服用一些調整內分泌的中葯調理,通過化淤通絡、改善循環,從而調整內分泌,消除體內淤積。

E. 治療黃褐斑的中葯有哪些

黃褐斑是體內血虛血瘀,可以用當歸、桃仁等補血活血,或吃烏雞白鳳丸都行

F. 中葯去黃褐斑方法

中醫治療黃褐斑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做好日常護理的前提下,服用中葯。
黃褐斑屬於中醫學「黧黑斑」「肝斑」「蝴蝶斑」的范疇,與肝、脾、腎這三個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中醫多根據疏肝解郁、健脾祛濕、滋補肝腎的內治法則進行治療。當前中醫去除黃褐斑主要有以下方法:
(1)做好日常護理:注意防曬和皮膚保濕。
(2)服用中葯方劑:根據辨證的不用進行針對性用葯。肝鬱氣滯證者治以疏肝理氣用逍遙散加減,該方葯中含有牡丹皮、梔子、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柴胡、鬱金、薄荷、香附等;脾失健運證者治以健脾益氣用歸脾湯加減,該方葯中含有黃芪、人參、茯苓、白術、當歸、龍眼肉、山葯、遠志等;肝腎陰虛證者治以滋補肝腎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該方葯中含有山茱萸、熟地黃、山葯、澤瀉、茯苓、牡丹皮等。瘀血內阻證者治以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該方葯中含有當歸、赤芍、川芎、柴胡、桃仁、紅花、柴胡、桔梗、牛膝等。

G. 治療黃褐斑的好方法,中葯是去黃褐斑的最佳方法

要是黃褐斑的話,用中葯調理最好了,我之前祛斑是吃的一個叫[雪菲]的中葯,斑去的挺干凈的,中葯的溫和沒有副作用,而且那個裡面的紅花當歸能養氣補血,葡萄籽能美容,斑去掉後看著真是膚色好了很多,你可以試試看哦,很有用的。。

H. 能祛除黃褐斑的中葯有哪些

黃褐斑是一種令中青年婦女煩惱的色素增生性皮膚病。它的主要表現是面部皮膚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色素斑,顏色多為淡褐色、黃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對稱地分布在眼周圍附近、額部、顴頰部、鼻旁和口唇周圍,邊界清楚,表麵皮膚光滑,不痛不癢,沒有皮屑。 黃褐斑的發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似與多種原因有關。應用中葯治療黃褐斑可以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中醫認為,肝失條達,氣機郁結,郁久化火,灼傷陰血,血行不暢,可導致顏面氣血失和;脾氣虛弱,運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則氣血不能潤澤於顏面;腎陽不足,腎精虧虛等病理變化均可導致顏面發生黃褐斑。用內服湯劑治療黃褐斑需要辨證論治,但不論哪種類型,總離不開活血化瘀這一治療原則,可採用以下基本方進行加味: 歸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參15克,桃仁6克,紅花6克,白芷5克。 肝鬱血瘀證可出現急噪易怒,胸脅脹痛,痛經或經期延後,經血紫暗有塊,舌有紫斑,脈弦澀。本證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殼6克,制香附6克,青陳皮各6克。 脾虛血瘀證可見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乏力,氣短心慌,飲食減少,脘腹脹滿,經來延遲,經血稀淡,舌質淡,脈細。可用基本方加炙黃芪6克,潞黨參10克,炒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腎陽虛寒證可見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無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脈沉細,斑色深褐難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靈脾10克,菟絲子15克。 以上各方需連服二個月。每天一劑。如有效果,可繼續服用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