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癬上起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癬上起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8-16 16:23:20

A. 手上長小水泡,像皰疹,又像手氣,好了又長出來。有什麼辦法根治嗎

估計是手癬 手癬是指發生在指掌面的黴菌性皮膚病,手癬中醫稱「鵝掌風」。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乾燥濕潤所致。 手癬的臨床特徵是初起損害位於一側,指端的曲面發生小水皰,乾燥後脫屑,逐漸擴展至掌心或臨近手指,脫屑處皮膚變粗變厚,皮紋寬深,失去正常光澤和柔軟性,境界清楚,水皰相互融合,破裂後皰壁不易脫落形成領圈樣環狀鱗屑。冬季氣候乾燥時指端及關節活動部發生裂隙、疼痛,受化學物質刺激後可使手癬濕疹化。 民間治癒本病的絕招有: 1:治手癬 處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水濃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 療效:用葯5天,治癒率達100% 2:熏洗療法 處方:側柏葉250克,艾葉60克,桐油50毫升。 用法:將桐油煎熱,塗抹患指,再用紙卷沾桐油點燃,熏烤3分鍾。葯加水煎,先熏後洗。日1次,每次5-10分鍾。 療效:治手癬,輕症熏洗1次。重症3-5次可愈,切不復發。 3:處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水濃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 療效:用葯5天,治癒率達100%

滿意請採納

B. 肚皮上張了一塊癬,越來越大,又是後特別癢,有乾的皮屑,有小裂口,周圍有小的皰疹狀

這是一種疥癬症。用升麻苦花湯泡洗即可痊癒

C. 在脖子的右側有一塊癬,呈白色狀,大小有大拇指那麼大,一開始是起一個皰疹,消了後就變成癬了。

病情分析:
我是健康顧問,很高興為您作答,根據你提供的資料,分析認為:體癬可以治癒。
指導意見:
建議用復方酮康唑或達克寧,適量塗患處,一日2次,早晚各1次,症狀消失後(通常需2~5周)應繼續用葯10天,以防復發。

D. 手癬汗皰疹是一種病嗎

汗皰疹主要發生皮下的小水皰,從小米到米粒大,內容澄清透明,個個獨立,一般不伴有脫屑,回或到後期水皰答乾涸後才脫屑,手癬初發多為脫屑的斑片,逐漸擴展到手背例時出現體癬型病變,邊緣部可有小丘疹或不甚明顯的水皰。手癬多發於手掌,而且是單側先發,經過很長時間後才出現對側發病,汗皰疹則多發於手指的側面,嚴重者才發於手掌,發病時常是兩手同時發病。治療建議選擇中醫中葯的方法,掌寧膏不錯,建議患者試試。

E. 手上起皮皰疹怎麼治呀謝謝!

汗皰疹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可能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夏季多見。表現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
防治本病應去除誘因,治療手足多汗,避免情緒激動,不接觸洗滌劑及酸鹼物質。發病後不可用熱水燙洗或搔刮水皰,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皰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鉛溶液浸泡,乾燥脫屑時外用去炎松尼素軟膏或10%尿素霜,必要時口服鎮鎮止癢劑。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周就會自然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有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是細菌、黴菌感染的並發症。但因為具有劇癢這種困擾人的特性,所以如何減少病人的痛苦以及減低並發症發生,是治療的重點所在。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2、手腳保養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

3、局部類固醇葯膏:在劇癢的狀況下,靠單純的保養要減低癢感相當圈難,這時候需要局部類固醇葯膏采減少癢感並且控制病情。

4、壓力的控制:-壓力的控制對緩和病情、減少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5、低金屬飲食:根據統計,此種方法對於合並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具有高度療效。

總之,好好自我保養是可以減輕汗皰疹的程度及發病次數,但如果癢感超過可以忍耐的程度或是病情持續惡化,不要忘了盡速就醫。

醫生,我的手又開始出現小水皰,癢得要命!連晚上都睡不著覺,好想乾脆把手剁掉。到底能不能斷根啊?又是一個癢得快發瘋的病人。每年快到夏天,汗皰疹病人就會一一回到門診來報到。

汗皰疹是一種急性的水皰型手部濕疹,偶爾在腳掌也可以產生。在青春期後及青、壯年較易發生。典型的症狀是在手指的側面、手掌或腳掌先有刺癢的感覺,接著在深層皮膚產生水皰,水皰或多或少,有時可融成一大片,癢感慢慢加劇,有時甚至會有刺痛的感覺。水皰幹掉以後,就有脫皮的情形產生,癢感再漸漸緩和,整個過程大概要延續二至三個星期。但是因為這種症狀會復發,因此周而復始常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汗皰疹雖然名稱中有個汗字,臨床上也常在手汗症的病人身上發生,但是病理學檢查上這些水皰和汗腺並沒有太大的關系。目前認為這是一種過敏性的局部皮膚炎表現,病因至今仍不明,和慢性的情緒壓力有關,最常於春夏之際復發。

除了原發性的汗皰疹外,亞急性或慢性發作的汗皰疹,可和不同因子有關,最常見是香港腳患者。厲害的黴菌感染,黴菌抗原蛋白會引起自體過敏反應。這種敏感反應就是以汗皰疹表現。夏季又剛好是香港腳好發的季節,因此產生手部汗皰疹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是否同時患有香港腳。

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則是長期接觸性皮炎所造成。

通常是由於職業上要接觸某些刺激造成的。比如水泥工人、或美發業者,病人大多原本是富貴手的患者,因不斷接觸過敏原,在原有富貴手的患處長出慢性、復發型小水皰,嚴重者甚至流出滲出液。

手掌、腳掌上的小水皰除了可能是原發、繼發型的汗皰疹外,還須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葯物疹(盤尼西林)病毒感染引起的手、口、足症、二期梅毒疹、掌跖型干癬、局部發作之類大皰瘡……等。所以最好請皮膚科醫師做正確的診斷。

汗皰疹的治療,須先排除繼發性之原因。香港腳的患者要同時治療香港腳。而若懷疑接觸性皮炎的患者,則須作貼布測試,找出過敏原並避免再度接觸。至於急性、原發型的汗皰疹可用冰醋酸濕敷、口服抗組織胺、局部或口服類固醇葯膏來治療。

汗皰疹在皮膚病中算是數一數二奇癢難當又難以斷根的痼疾。許多病人非得把水皰刺破,造成淋巴管腺炎或蜂窩組織炎了,才願意來看醫師。

其實,只要能和醫師配合,在葯物的幫忙下,都能早期阻斷汗皰疹的惡化,而只要熬過這個惱人的復發時節,您就又有一雙健康的纖纖玉手了。

F. 這個皰疹手癬是怎麼回事呢

手癬是由真菌感染而導致的,因此,想要治療手癬一定要注意殺菌,並且避免可以導回致手癬復發的因素。日答常生活中做好護理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因為刺激性食品會導致手腳出汗從而造就了有利於真菌的生活環境。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這樣能夠增加皮膚的抵抗力。治療建議使用惠民局青癬霜,中葯制劑,直接塗抹患處即可;

G. 手癬手上有小水泡

根據你說的症狀很可能是得了水皰型手癬,該種手癬症狀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覺瘙癢,水皰干後脫屑並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清楚、病程慢性、持續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並傳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對側手掌。有時水皰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

H. 長水皰,手癬

炎熱潮濕的夏季到了,大家已經領略了夏天的味道。夏季是一個高溫多雨的季節,人們容易「冒油」出汗,而這種條件恰好適於一種微生物———真菌的生長繁殖。了解真菌的人可能不多,但說起黴菌我想可能有些人知道。我們平常所說的黴菌就是真菌中的一大類,真菌還包括皮膚癬菌和酵母菌,其中皮膚癬菌引起的皮膚感染我們就稱為「癬」。癬可以發生在身體表面的任何部位,比如頭皮、皮膚、指(趾)甲,發生在腹股溝、會陰部位時我們叫它股癬。由於人兩側大腿根處的皮膚總是互相緊貼,不易散熱,造成局部環境非常適合於真菌生長,因而股癬是常見的一種皮膚病。股癬容易發生於愛出汗人和一些特殊職業的人,如司機,因為大部分時間需要坐在窄小的駕駛室里,活動又不方便,常造成適宜真菌生長繁殖的局部環境。股癬多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而感染。一個人如果患有其他癬病,如頭癬、體癬、手足癬等,當他用手搔抓患處後,手指或甲縫中會存留有真菌,而當他又用手搔抓大腿根處時,就有可能使真菌感染此處。如果與股癬患者共用浴巾或內褲,也可以被傳染上股癬。
治療股癬以外用葯為主,常用中葯大楓子皮膚舒塗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抹葯的范圍應該超出皮損邊緣。而且皮損消失後要堅持用葯一個月,以免皮損復發。有人因為皮損面積大,怕抹葯麻煩,或者單用外用葯治療效果不太好時,也可以選擇口服葯治療。治療股癬的口服葯有多種,如灰黃黴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灰黃黴素、酮康唑對肝臟的毒副作用比較大,現在臨床上已較少應用,大楓子皮膚舒是一種新型咪唑類廣譜抗真菌葯,內含1%聯苯苄唑,為二元作用機理,低濃度時阻止細胞脂質成分麥角甾醇的合成,高濃度時使細胞膜磷脂特異性結合膜的性質發生變化,使細胞膜結構及機能發生障礙,同時有抑制人多形核白細胞白三烯B。,從而產生抗真菌的作用。它在體外有廣譜抗皮膚癬菌、霉樣菌、酵母菌、雙相菌的活性.同時具有抗某些細菌(棒狀桿菌屬、葡萄球菌屬和鏈球菌屬)的活性。從抗炎、殺菌兩方面強力出擊對股癬進行治療。

I. 皮膚上長水泡怎麼辦

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勞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於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當於中醫的「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火帶丹」、「甑帶瘡」、「蛇丹」、「飛蛇丹」等,俗稱「纏腰龍」,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帶狀皰疹.如果不及時治療和方法不當會遺留後遺症. 建議中醫中葯治療.用邱醫堂中醫傳統外科膏葯活血生肌膏貼敷可治癒.膏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托毒祛腐、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祛腐生肌,通過膏葯外敷,拔毒生肌,通經活絡。可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復神經,把體內的病毒排除體外. 使脈絡暢通,氣血流暢, 從而不留任何後遺症。在具體治療時有的需要採用內外兼治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