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蕁麻疹性血管炎
蕁麻疹性血管炎是常見的皮膚血管炎之一 1973年MCDuffie首先報告 其特點是皮疹為風團 持續時間長 伴低補體血症 關節炎及腹部不適等 風團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炎性介質損傷血管內皮細胞 因此出現血管炎變化 從而出現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的表現
①本病多見於中年婦女,發病年齡大多在30~40 歲之間 起病時,常伴有不規則發熱,有時可達38~39 ℃
②皮膚主要特徵為風團,極像蕁麻疹 但風團皮損持續時間長,往往24~72 小時,甚至數天不消失;自覺有癢感或燒灼感;風團觸之有浸潤,有時病損之處可見點狀出血;少數病例有水皰,但無壞死;損害消退後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
③本病常伴有關節痛及關節炎,主要見於四肢關節,有時有關節腫脹 也可有腹部不適 淋巴結腫大等 晚期可出現腎臟損害 少數病例可發生癲癇 腦膜炎及單側視神經炎等 血管炎性蕁麻疹常是皮肌炎 變應性血管炎 SLE等的早期症狀 故應密切觀察病程變化
④4.本病的並發症有:休克 左心衰 雙上肢疼痛等嚴重疾病 故應積極給予有效治療 另外導致本病治療的有效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常常並發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和急性喉頭水腫
1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種因慢性病變而導致氣道受阻的疾病 一般是指慢性氣管炎及肺氣腫兩種疾病 病徵在初期可能不易被察覺 但隨著病情發展 徵狀漸漸加重 一般徵狀有:經常咳嗽 容易氣喘 雖然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病情惡化較慢 卻會損害呼吸系統 影響肺功能 也可引致肺炎 甚至死亡
2 急性喉頭水腫
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口唇發紺青紫,早期會有嗆咳.嚴重者會導致窒而死亡 特別對小兒來說是危及生命的一種凶險急症,由於小兒喉腔狹窄 粘膜後組織疏鬆等特點,氣管插管後易發生喉頭水腫 喉梗阻 因此專家建議如果你有以上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以免引發並發症。
北京國醫堂中醫研究院恆康中醫醫院——被業界公認的治療蕁麻疹性血管炎最成功的中醫醫院,該院皮膚科專家組與醫學界享有聲譽的皮科專家,經多年的共同潛心研究,集眾多古方之精華,通過現代葯理試驗,開辟蹊徑。他們獨創的「生物免疫修復」新療法是蕁麻疹治療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生物免疫修復」新療法,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嚴密的科學新配方,以清熱解毒、健脾化濕、祛風止癢、活血養血、清毒排毒等五大功效貫穿於治療全過程,此葯經人體吸收後,能迅速清除體內毒素,經血液由內而外直搗皮損,促進表皮細胞新陳代謝,滋養和修復病變組織,長出健康的肌膚。經常年臨床使用證明:能切斷DNA免疫復合物的釋放,有效提高CAMP含量,從根本上調節免疫功能,從深層修復上皮細胞。經臨床進一步檢測:內含多種免疫抗體和上皮修復素;具有抗炎消腫,溶解角質、止癢防腐、收斂生肌。蕁麻疹患者一般用葯2~3天瘙癢止住,無論病情長短,2~3個療程均可達到徹底治癒,從而開創中醫根治蕁麻疹的新紀元。
Ⅱ 蕁麻疹性血管炎的鑒別診斷
1.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一般於數小時內消退,無關節痛或關節炎,不伴回發腎小球腎答炎,血沉和補體水平正常,組織病理上有時可見血管內皮細胞腫脹,但無纖維素樣變性、壞死等壞死性血管炎的特徵。2.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根據蕁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無光敏感及口腔潰瘍,無或僅有輕微的內臟損害,可與SLE鑒別。
Ⅲ 蕁麻疹性血管炎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版與權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蕁麻疹常見病因有;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2.葯物3.感染4.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等。5.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治療上;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比如;撲爾敏,敏迪等。抗組織胺葯有各種副作用,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1.不要去抓2.不要熱敷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Ⅳ 什麼是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
【臨床症狀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中青年為多見。蕁麻疹表現為皮膚上突然發生風團,於數分鍾或數小時後即可消退,一般不超過24小時,成批發生,有時一天反復出現多次,呈鮮紅色和淺黃色,紅色者血管滲出較輕,白色者由較廣泛的滲出壓迫毛細血管產生貧血所致。風塊大小不等,大者可達10cm直徑或更大,有時表面可出現水皰,疏散排列、鄰近損害能互相融合,形成特殊的圓形、環形、地圖形等,可泛發全身,消退後不留痕跡,有劇癢、燒灼或刺激痛感。一般急性型經數天至1~2周停發,也有反復發作,病程纏綿
1~2月以上,有的經年不斷,轉為慢性。血管性水腫,發生皮下組織較蔬松部位或粘膜,呈局限性短暫性大片腫脹,邊緣不清,不癢,通常累及眼瞼、唇、舌、外生殖器、手和足,常和蕁麻疹一起發生。若累及上呼吸道,可能會阻塞咽喉而危及生命;如累及胃腸道,可能出現腹酸痛,有的還伴有惡心、嘔吐,以致進行不必要的外科探查。一般都在2~3日後消失。,此外,某些類型的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尚有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
1.寒冷性蕁麻疹分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從嬰兒開始,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減輕,常持續一生,在全身受冷後數小時發疹,損害為不超過2cm直徑的紅斑性丘疹,可伴發熱、畏寒、關節痛、肌痛和頭痛等,可持續48小時;後者常從兒童發病,皮膚暴露寒冷後即可發病,吸入冷空氣或進食冷的食物或飲料偶爾粘膜發生腫脹。除去暴露部位發生風塊外,患者可發生全身性症狀,如潛入冷水後發生知覺喪失,甚至淹溺。症狀在數月事消失,但亦有持久不愈者。,
2.膽鹼能性蕁麻疹在精神緊張、運動和熱後發生,損害為1~2cm大風團,外繞較大紅暈,有時僅有瘙癢而無風團,可伴流涎、出汗、腹痛和腹瀉,持續數月至數年。,
3.日光性蕁麻疹,暴露日光後數分鍾發病,局限於暴露部位,持續1~2小時。,
4.蛋白腖性蕁麻疹:在饕餮者,精神激動或同時飲酒情況下,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腖經腸粘膜吸收而致病,表現為皮膚發紅充血有風塊,伴頭痛乏力,在1~4小時內消失,有時可持續1~2天。,【診斷】,根據皮損為風團,發生快,消退亦迅速,再根據各型的特點,不難診斷,診斷確立後應尋找有關致病因素。本病需與丘疹性蕁麻疹和多形性紅斑鑒別。
Ⅳ 蕁麻疹性血管炎
你好,我現在情況也和你一樣,也是蕁麻疹血管炎,看了很多醫生和醫院都不見好轉,不知道你現在情況怎麼樣?有沒有新的治療方法?
Ⅵ 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能治好嗎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首先應找尋病因並加以支除。對症治療常採用抗組胺受體H1拮抗劑,如安泰樂每次25~50mg,日3次,對慢性蕁麻疹尤其是物理性蕁麻疹有較好效果,賽庚啶每次4mg,日3次或氮他啶每次1mg,日4次對寒冷性蕁麻疹效佳,羥嗪治療精神性和膽鹼能性蕁麻疹有良效,這些葯物都有思睡作用。近年來新一代抗組胺葯物不斷問世。它們只輕度或不具有抗膽鹼作用,以及通過血腦屏障能力低,因而不產生口乾和嗜睡作用。如新敏樂(阿伐司丁acrivastine),每次8mg,日1次;特非那定(terfenadine),每次10mg,每日1次;又如仙特敏(certirizine),每次10mg,日1次,它能抑制組胺介導的早期反應,又能抑制炎症細胞特別是嗜中性粒細胞嗜睡酸性粒細胞向過敏部位移行、積聚從而抑制後期過敏反應的作用,Juhlin報道它有抑制組胺、緩激肽、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的作用。玻璃瑪朗(primalan,mequitazine),每次10mg,日2次,它具有阻斷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斷組胺,花生四烯酸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致炎介質對H1受體作用,能調節迷走神經緊張性,從而阻止慢性症狀的發展。, 對頑固的、應用抗組胺受體拮抗劑無效的患者,可合並應用抗組胺受體H1拮抗劑如西咪替丁(甲氰咪呱)或蘭替丁,有時可取得滿意效果。酮體芬亦可合並使用。, 擬交感神經葯物主要用於急性蕁麻疹和(或)神經性水腫,尤其是喉水腫患者,應用0.1%腎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對嚴重急性過敏性反應可隔20~30分鍾注射0.5ml;發作頻繁病例可試用長效制劑如腎上腺素油劑。, 皮質類固醇應用於急性嚴重病例如過敏性休克、血清病性蕁麻疹或伴發於壞死性皮膚血管炎的蕁麻疹,對慢性病例效果不著。, 抑肽酶(aprotinin)靜脈注射治療慢性蕁麻疹有一定療效,10次為一療程,每例可採用2~3療程。慢性蕁麻疹患者還可試用靜脈注射普魯卡因,肌肉注射組胺蛋白,口服羥氯喹、利血平、維生素K等。氨茶鹼與β-腎上腺能葯物可使細胞內環磷酸腺苷的含量增高而使組胺釋放減少,鈣制劑有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作用。對精神因素引發的,尚可採用地西泮等鎮定劑。, 抗生素和磺胺類制劑適用於胃腸道或呼吸道有明顯或隱伏性感染引起的蕁麻疹蕁麻疹患者。, 以活性減弱的雄性激素(attenuated androgens)如達那唑(danazol),司坦唑(stanozolol,康力龍)羥甲烯龍(oxymetholone,康復龍)等治療先天性C1INH缺陷,可糾正其生化缺損並有予防發作的效用,但不能用於小兒和孕婦,後者只能用抗纖維蛋白溶酶葯物如6-氨基已酸,每日6~8g,有時可控制自然發作,對部分病例可預防發作。, 對呼吸道特別是喉部發作水腫,必要時應進行氣管切開或插管,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外用可搽止癢洗劑如1%樟腦、1%薄荷爐甘石洗劑,一日多次。 查看原帖>>
Ⅶ 蕁麻疹性血管炎的治療
1.及早應用糖皮質激素,以預防腎損害等全身合並症。應用糖皮質激素的劑量應版根據病權情決定,可以分次口服或緩慢靜脈滴注,待體溫恢復正常、皮損大部分消退後,逐漸減量。由於有時病程可長達數月,因此,要注意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相關副作用。2.非甾體類抗炎葯可對症治療關節痛。3.部分病例用氨苯碸、秋水仙鹼、羥氯喹、霉酚酸酯治療有效。
Ⅷ 專家您好,請問怎麼根治蕁麻疹性血管炎
目前為止 並沒有根治蕁麻疹的葯物或治療方法
確診為蕁麻疹性血管炎的需要專多休息 清淡飲食,忌辛辣刺屬激性食物、油炸食物等。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如果出現腹痛 關節疼痛 淋巴結腫大等請立刻到醫院就診
Ⅸ 身上起了紅斑,醫生說是蕁麻疹,另一個醫生說幾天不消下去可能是蕁麻疹性血管炎
建議你還是到專科醫院看看,畢竟他們要比綜合醫院更有這方面的經驗,不要耽誤了病情,把小病拖成大病
Ⅹ 什麼是蕁麻疹性血管炎
1、臨床表現,蕁麻疹性血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①本病多見於中年婦女,發病年齡大多在30~40
歲之間。起病時,常伴有不規則發熱,有時可達38~39
℃。,②皮膚主要特徵為風團,極像蕁麻疹。但風團皮損持續時間長,往往24~72
小時,甚至數天不消失;自覺有癢感或燒灼感;風團觸之有浸潤,有時病損之處可見點狀出血;少數病例有水皰,但無壞死;損害消退後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③本病常伴有關節痛及關節炎,主要見於四肢關節,有時有關節腫脹。也可有腹部不適、淋巴結腫大等。晚期可出現腎臟損害。少數病例可發生癲癇、腦膜炎及單側視神經炎等。血管炎性蕁麻疹常是皮肌炎、變應性血管炎、SLE等的早期症狀,故應密切觀察病程變化。,2、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跟實驗室檢查來診斷: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風團持續24
小時以上;伴發熱、關節痛、腹痛等;淋巴結腫大;嚴重者可有腎臟損害。實驗室指標:真皮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血管周圍有較多的中性白細胞,可見核塵及紅細胞外溢,血管壁有纖維蛋白樣變性。血沉快、嚴重而持久的低補體血症;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直接熒光檢查顯示血管壁及周圍有Ig及補體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