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產後出水痘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產後出水痘

發布時間: 2022-08-14 05:00:23

㈠ 坐月子大概二十天左右手上就出現很多像水泡一樣的東西不疼不癢的慢慢的就開始脫皮一雙手都是看著很不舒服

可以的,這個是局部的用葯不會影響的。

㈡ 孕婦長水痘會傳染胎兒

我二姐是在懷孕5個月得的水痘,還是第一次。當時全身,甚至頭皮,耳朵眼,甚至指甲縫里都是水痘。一開始她想把孩子打掉的,後來醫生檢查了一下說沒必要,開了點孕婦能吃的葯,主要是外擦的,一段時間就好了。現在小外甥女5歲了,長得健康又漂亮~~
以上只是個人所見,孕婦得水痘依舊要參考醫院大夫的

㈢ 醫生,你好!請問產後月經會持續多久才會停呢產後一個星期後全身癢,然後起一些像水泡一樣的東西!這又

一般是需要持續四十幾天左右的,有可能是對什麼東西過敏,或者是病毒感染 最好是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也可能是水痘,。

㈣ 坐月子遇到家人長水痘會傳染給寶寶嗎

成人一般有抵抗力,同樣孩子也可能有從媽媽獲得的抗體,通常不會感染水痘

㈤ 帶狀皰疹如何預防

一切1~14歲兒童和某些成人,皆應建議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兒童只須1劑;成人應予2劑,間隔至少2月。多數成人(包括病史陽性者)對水痘皆已免疫。接觸兒童的醫護和教學人員、出國旅遊者、軍人和產後婦女,都應作免疫處理。水痘疫苗極為安全有效。縱有「突破」,病情一般亦甚輕微。有些疫苗接種後發生皮疹,接觸時可能發生疫苗病毒蔓延。對那些可能接觸妊婦和免疫機能障礙者的人,預防接種時要提醒他們倍加小心。免疫機能障礙者不應作預防接種。醫務人員免疫的加強,群體中疫苗應用的增多,預計將使院內感染的風險減少。但接觸帶狀皰疹後的人,仍然存在問題。有些已獲免疫的工作人員,可能發生水痘,從而有可能感染他人。發生水痘的病人,盡可能收入負壓室內,嚴加隔離。對水痘易感但又不能出院的病人,應隔離到接觸後10~20天。對病人群體,篩檢易感性可用膠乳凝集試驗。但此試驗對疫苗保護作用的預測實不可靠。有些易感者,特別是免疫機能障礙者,應以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作被動免疫。接觸後第7天,應考慮口服阿昔洛韋,共服7天。此舉可使已有過接觸的兒童,不致發病。免疫血清球蛋白不能預防水痘。須用巨量才能收到明顯效果。如須防止發病或使病情減輕,應用VZIG,選擇對象是:①易感者。②發生有合並症水痘的風險甚大。③已有明顯接觸。任何人如符合前兩條,有過居家接觸,應作預防處置。除居家情況外,其他類型接觸往往很難判定其親密程度。對此參考美國兒科學會或疾控中心制定的指導原則,當有助益。
應作高危病人對待的情況是:①由於其他疾病或免疫抑制治療而處於免疫機能障礙狀態。②產前5天內或產後2天內發生水痘的婦女所生嬰兒。③某些早產兒。④骨髓移植受體(無論易感性如何)。⑤某些成人。無論成人還是兒童,水痘病史一般都是可靠的。病史陰性的兒童,一般皆為易感者。病史陰性的成人,血清學測試甚為實用,但不能以此而推遲VZIG的應用。接觸後,應盡快給予VZIG,因為遲至96h以後應用,即無效驗。抵抗力下降是帶狀皰疹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春季應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這是預防的關鍵。而一旦出現莫名原因的皮膚疼痛或皰疹,應及早到正規醫院診治。在發病頭幾天急性期內,通過介入技術,對受病毒侵襲的神經細胞直接給葯,阻斷其對疼痛感覺的神經傳導,是目前治療的一種較理想手段。【忌吃】忌吃些辛辣及發物的菜式,如,牛肉、羊肉、魚肉……蔥、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等含有)、大醬類……蒜薹,圓蔥……

㈥ 出水痘可以吃橘子嗎

小兒患水痘期間,宜吃下列食物。
綠豆
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毒,並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綠豆煎湯飲,或用綠豆煮粥服食。《本草綱目》雲:「綠豆治痘毒。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赤豆,而清熱解毒之力過之。」
赤小豆
性平,有利水除濕、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葯學家李時珍認為,赤小豆適宜水痘患兒煨湯喝,有與綠豆同等功效。
胡蘿卜
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滯的功用。《嶺南采葯錄》中記載:「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清熱解毒,鮮用或曬干用均可。」筆者的經驗是,用胡蘿卜配合等量的荸薺100~150克,煎水代茶飲,對小兒水痘者頗宜。
荸薺
性寒,味甘,能清熱,化痰、消積。唐代食醫孟詵認為荸薺可以「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清代醫家黃宮綉也說荸薺「解毒發痘」,故小兒水痘、發熱咳嗽、口乾煩躁之時,最宜用荸薺煎湯服,或用鮮荸薺絞汁飲用。
甘蔗
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對出水痘的患兒,發熱口乾、咳嗽煩渴者,食之尤宜。清代醫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悶痘不發,毒盛脹滿者,此痘屬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與食,不時頻進,則痘立起。」
蘆根
性寒,味甘,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兒患水痘期間,發熱煩渴、口乾舌燥、面赤唇紅,或痘後津傷、口中乾渴者,可用蘆根煎水飲服,最為有益。

性涼,味甘,能清熱、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適宜小兒水痘期間發熱咳嗽、咯吐黃痰、口乾煩渴者食用。
兔肉
性涼,味甘,既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又有涼血解熱的功效,故出水痘者,尤其是體虛小兒出水痘期間,食之甚宜。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今俗以兔肉飼小兒,雲令出痘稀,蓋亦因其性寒而解熱耳。若痘已出者宜戒之。」
黃顙魚
俗稱黃刺魚。性平,味甘,據姚可成《食物本草》記載:「黃顙魚主益脾胃和五臟,發小兒痘疹。」《隨息居飲食譜》亦雲:「行水,祛風,發痘瘡。」故在小兒出水痘的早期宜食用。可用黃顙魚3條,加水煎湯喝。若痘疹出後則不宜再吃。根據前人經驗,黃顙魚屬發物,如《日用本草》中說它「發風動氣。」由此不難看出。古代醫家認為「發風動氣」之物在疹痘的初中期尚未透發之時,宜食之。一旦水痘發出之後,不宜再發,免傷正氣,不宜再食。正如清代著名食醫在評價香蕈時所說:「痧痘後、產後、病後忌之,性能動風故也。」
絲瓜
性涼,味甘,善能清熱、涼血、解毒,凡小兒水痘患者均宜食用。元·朱丹溪雲:「治痘疹不快。」《本草蒙筌》認為:「絲瓜治痘瘡腳痛。」《醫學入門》也載:「治小兒痘疹餘毒。」清·王孟英還說:「絲瓜可用於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
酒釀
有益氣、生津、活血之功,古代醫家多認為出水痘者宜食。如清·趙學敏指出:酒釀能「佐葯發痘漿」。《隨息居飲食譜》亦載:「酒釀補氣養血,助運化,充痘漿。」在《良方集要》中介紹:「治痘瘡不起:荸薺搗汁,和白酒釀燉溫服之。」對體虛小兒,正氣不足,痘疹難發或不起者,食之最宜。
甜菜
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的功用,除了適宜小兒麻疹者食用外,對出水痘的小孩亦頗適宜。清代食醫王孟英就曾說過:「甜菜清火祛風,稀痘瘡,小兒尤宜食之。」
竹筍
又叫毛筍,即毛竹的嫩苗。其性寒,味甘,水痘初期者宜之。《食物本草》雲:「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食物宜忌》亦稱:「毛筍透毒,發痘疹。」《本草求原》中還說:「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者,筍尖煮湯及入葯,俱佳。」
冬瓜
性涼,味甘淡,是一味理想的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食品。水痘多為濕熱內蘊,外感濕熱邪毒,冬瓜能清之利之,溫熱得清,濕熱得去。故小兒水痘期間,宜多飲冬瓜湯,頗有裨益。
橄欖
有清肺、生津、解毒的作用。《本經逢原》中就有「橄欖令痘起發」的記載。《隨息居飲食譜》亦雲:「橄欖,一名青果,稀痘,橄欖核常磨濃如糊,頻與小兒食之。」凡患有水痘的小兒,宜用鮮橄欖3~5個,劈開,同鮮蘿卜1個,切塊煮水代茶飲。
鴿蛋
據《本草綱目》記載:鴿蛋能「解痘毒」。《隨息居飲食譜》亦雲:「鴿卵能稀痘,食品珍之,小兒患水痘時,適宜每日吃鴿蛋2個,連吃3~5天。」
蝦子
有托痘瘡的功效。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介紹:「蝦子作羹,托痘瘡。」《隨息居飲食譜》亦載:「蝦子補胃氣,托痘瘡。」中國葯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也認為:「蝦子托痘瘡,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小兒水痘,用活蝦煮湯服,能促其早透早回經過順利,井可減少並發症。」對體弱患兒水痘難以透發者,食之最宜。
金銀花露
是中葯金銀花的蒸餾液,有良好的清熱、祛暑、解毒作用。凡水痘患兒發熱煩渴者,飲之甚宜。《金氏葯帖》載:「金銀花露專治胎毒及諸瘡痘毒熱毒。」也可直接用金銀花煎水代茶飲,也頗適宜。
雞頭
據《本草再新》記載:「雞頭能宜陽助陰,通絡活血,治小兒痘漿不起。」《會約醫鏡》亦雲:「雄雞頭大能發痘,或頭面陷伏,食之最妙。當灌漿時,不拘雞頭,即雞肉亦妙。」民間皆視公雞為發物,雞頭更是發物,小兒出水痘內陷之時,食雞頭或食公雞,可促進水痘正常發出,早日康復。雞肉也頗適宜,正如《本草綱目》所言:「泰和老雞,內托小兒痘瘡。」
蚌肉
能清熱、解毒。《本草再新》中說:「蚌,治肝熱,托斑疹,解痘毒,清涼止渴。」《日華子本草》認為它還能「除煩解熱毒」。小兒水痘期間若熱毒熾盛,煩熱口渴時,食之頗宜,可煨湯飲服。
亦雲:「痘瘡不發,荔枝肉浸酒飲,並食之。」因此,在小兒出水痘期間,少吃一些荔枝,頗為適宜。
此外,水痘患者還宜食用青菜、白菜、蕹菜、莧菜、薺菜、萵筍、茭瓜、馬蘭頭、枸杞頭、黃瓜、西瓜、鯽魚、鯿魚、鱧魚、豆腐、豆漿、木耳、菠菜、菊花腦、茼蒿、番茄等。

㈦ 我在家坐月子大孩子得了水痘會傳染給我和嬰兒嗎

你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你現在家.坐月子,大孩子得了水痘,近幾天最好分開好些,有一定的傳染性。

㈧ 生水痘都要注意什麼啊

一般對於水痘的治療有;(一)一般治療 對一般小兒水痘的治療主要是止癢和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

1.止癢:可局部應用含0.25%冰片的爐甘石洗劑塗抹或用2%-5%硫酸氫鈉濕敷或洗拭。口服息斯敏類抗過敏葯物亦可有止癢效果。

2.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應保持皮膚清潔。兒童應穿柔軟內衣、注意修剪指甲,睡眠前將兩手分別用布包紮,以免睡眠時無意中抓破皰疹。皰疹破後可塗以3%阿昔洛韋眼膏或5%阿昔洛韋霜膏劑。亦可塗以1%- 2%的龍膽紫。如皰疹破後已有繼發性感染,局部亦可塗以龍膽紫或抗生素軟膏,嚴重時,特別是有全身症狀(如發熱等)時可全身應用抗菌葯,一般可選用抗陽性球菌(如金葡菌等)的抗菌葯,有條件時應做細菌培養,根據葯敏結果,選用適當抗菌葯。

3.其它:高熱者可給醋氨酚(撲熱息痛)退熱,非甾體抗炎葯有增加細菌感染可能不宜用。皮質激素類因其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可使病毒感染擴散和加重,一般忌用,原已服用或霧化吸入者應考慮暫停或減量到一般治療量的1/10-1/5。水楊酸類葯物有引發Reye綜合征可能,不宜採用。

(二)抗病毒治療 對於病情嚴重的小兒水痘,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新生兒水痘、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水痘性腦炎等則應當應用抗病毒治療。首選阿昔洛韋每次5-l0mg/kg靜滴,每8h用1次,用7-10d,腎功不全者應減量。若皮疹發生後24h內進行治療,能減輕症狀和縮短病程。

以下情況可給阿昔洛韋口服:①年齡>12歲,有慢性皮膚或肺病變;②正在短期或間斷服用皮質激素或霧化皮質激素者;③嬰兒;④某些免疫抑制有發生重症水痘可能者。劑量:每次5mg/kg,每6h用1次,一般連用10d,有肺部慢性病變者用葯可長達半年。

對病情嚴重的小兒水痘,亦可用單磷酸阿糖腺苷(Ara-AMP)5-10mg/kg.d靜注或肌注。病情極嚴重者可加用干擾素(a和β),(1×106)-(3×106)U/d肌注。

(三)其他治療 重症患兒,亦可肌注丙種球蛋白3-6ml或靜注丙種球蛋白單次劑量2.5G安全有效。阿昔洛韋可防止水痘播散,產前5d或產後48h內發生水痘的產婦,則必須給予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及阿昔洛韋。

新生兒的母親若在分娩前5d至分娩後2d患水痘,該新生兒接受VZIG125單位肌注。母親患水痘的新生兒在出生時均應接受VZIG治療。

水痘傳染性很強,常在幼兒園等兒童中集體流行。水痘起病時可出理發熱、咽痛、全身不適等現象,經過數小時至一天,皮膚上出現皮疹,也有的不出現上述症狀直接出疹。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身上皮疹存在,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確診為水痘之後,要隔離患者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此時護理變得非常重要。發熱時要讓病兒休息,忌油膩和辛辣,應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要多喝開水和果汁水。囑咐孩子不要抓破痘疹,特別是面部,以免皰疹被抓破化膿感染,有可能留下疤痕。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潔,可縫制一副毛邊向外的手套,帶在病兒手上。如果皰疹破了,可塗1%的紫葯水,如化膿,可塗抗生素軟膏。病兒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過緊的衣用和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癢。

㈨ 發汗之後多久可以哺乳

產後發汗一般是指產後的滿月汗蒸,可通過一些汗蒸儀器,配合中葯發汗湯,用以排出在「坐月子」期間積留在體內的寒氣,達到祛除月子病的效果。那麼問題來了,產後發汗後多久可以餵奶呢?會不會影響乳汁質量?

如果採用黃酒發汗,多多少少對乳汁都有一定的影響。但由於黃酒的酒精濃度低,經過1~3小時的酒精散發,乳汁中酒精的含量會極低,發完汗之後的奶擠掉,3個小時後再餵奶比較安全。

如果採用中葯湯發汗,由於葯性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建議24小時後,等葯物完全代謝完之後再哺乳。期間,可以將乳汁擠掉。

現在,有了更加先進的方法發汗。去汗蒸房蒸汗蒸了,同時配合各種祛風除濕的中葯。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乳汁的質量。只要把發汗後的前乳擠掉,就可以進行哺乳了。

產後發汗並不適用於所有產婦。有以下情況者不能進行發汗:

難產,大出血者;

體虛貧血者;

三高患者;

產後汗多、拉肚子、脫水者;

惡露量多、淋漓不盡者。

不適宜產後發汗的,可以用艾灸的方法來產後扶陽。考慮到產後媽媽們正在哺乳期,把調理途徑由內服改為外用,避免了內服葯物進入體內分解代謝後對乳汁質量造成的影響。有興趣的媽媽可以網路一下相關內容(古方督灸產後扶陽調理)。

以上就是關於產後發汗多久可以喂母乳的介紹。根據發汗方式的不同,喂母乳的時間也不同,還給大家推薦了一種更加適合產後調理的新方法:古方督灸產後扶陽調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