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蕁麻疹麻疹

發布時間: 2020-12-19 02:16:23

㈠ 為什麼人們容易患蕁麻疹

近年來,由於生活和環境的不斷變化,皮膚疾病越來越猖獗。蕁麻疹作為皮膚疾病的一種,病發率也越來越高。
劉先生家住廣東梅州市,不知道什麼原因得了蕁麻疹,身上起疙瘩一片一片的,非常癢。最開始是去醫院確診後掛吊瓶,打抗過敏的葯,打完葯就好了葯停了又開始犯,來來回回折騰兩個月沒有效果,就有些放棄了。錢先生還到醫院做了過敏源篩查,發現自己對芒果、蟎蟲有些過敏,現在就盡量不接觸。實在癢的時候,每天吃抗過敏的葯,撲爾敏,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也是反反復復。

蕁麻疹是一種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皮膚病,通常發病很快,患者會突然覺得皮膚瘙癢,很快在瘙癢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有圓形、橢圓形或者不規則性狀,風團塊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擴大融合成片,皮膚表面凹凸不平,跟橘子的皮一樣的外觀。

為何蕁麻疹患者越來越多?

蕁麻疹的出現有很多原因,如患者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或患者過敏,那麼他很容易患上蕁麻疹。如果一個人不注意個人衛生,它會給細菌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此時細菌會悄悄地來到病人身上。過敏體質的人可能會無意中遇到一些容易出現過敏症狀的物質。如果他們過敏,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他們很可能成為過敏性蕁麻疹。

遺傳引起的過敏。蕁麻疹通常發生在過敏體質的人。過敏與基因有關,通常由遺傳引起。大多數蕁麻疹患者都有過敏家族史。

受冷熱刺激也可引起蕁麻疹。例如,在夏天,皮膚很容易出汗。很多人出汗時會選擇冷水淋浴。然而,我不知道此時的皮膚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很容易患上皮膚病。有些人甚至喜歡在淋浴後喝冷飲。這真的很酷,但後果很慘。在這種情況下,蕁麻疹很容易出現在我們周圍。

飲食不規律也是引起蕁麻疹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是很多人的飲食越來越不規律,才會導致身體不健康,免疫力下降,容易觸發疾病。通常吃一些對身體不好的美味食物,也有可能產生蕁麻疹。喝酒、抽煙、熬夜這些不好的習慣也可能會引起一些蕁麻疹皮膚病。

生活中4個壞習慣,最好能改掉!

1、暴飲暴食

食用海鮮、狗肉、牛羊肉、魚、蝦、蟹、蠶蛹及各種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 會誘發蕁麻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因此,對過敏體質者來說,應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清淡。

2、反復抓搔

瘙癢是皮膚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皮膚癢了就會產生搔抓的慾望,一點兒不搔抓是不現實的,但是過度搔抓會加重皮膚病。許多患者為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皮膚瘙癢處,直抓到皮膚出血為止,結果是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

3、濫用葯物

因濫用葯物而導致蕁麻疹加重等現象比比皆是。例如蕁麻疹期間長期外用激素,引發頑固難治的激素依賴性皮炎,濫用軟膏類制劑,導致皮疹擴散,滲出加重。

4、情緒不穩

情緒是誘發蕁麻疹的原因之一,如果患者體內有過敏因素,再加上情緒的不穩定就容易破壞內分泌,就很容易出現蕁麻疹。因此,要保持愉悅的心情,並且有足夠的睡眠。

避免蕁麻疹反復,做好以下幾件事!

1、避免誘發因素

通常患者得了蕁麻疹,去醫院血檢查過敏原,很多時候是找不到具體的病因的,因此我們建議患者每次蕁麻疹發病時,自己要做好記錄,看都接觸過什麼,找到過敏的源頭,如: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調節免疫平衡

人們現在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

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體治療方法可以持續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抗過敏益生菌所選用的羅伊氏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唾液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等6種專利菌株科學配比,明顯縮小了抗過敏功能個體差異化,平衡TH1/TH2細胞,降低IgE,免疫調節抗過敏能力,改善過敏體質。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

3、提高自身免疫力

通過運動、飲食調養、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和正常的作息時間來增強自身免疫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對防治蕁麻疹反復發作有促進作用。

㈡ 蕁麻疹是怎麼導致的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它其實是一種皮膚過敏的常見表現形式,可以長在全身的任何部位,被人們俗稱為「風疹塊」和「風疙瘩」,其表面稍微鼓起呈紅色斑塊,突然出現又迅速消退,無比瘙癢,病情易反復,可多年不愈。病因較復雜。多由於某些外界或體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關系較復雜,其他影響因素亦多,因而與接觸性皮炎不同。原因不易除去,易傾向復發和慢性化。

而春季,氣溫變化急劇,溫差懸殊,加上空氣中又多塵蟎、花粉等過敏原,又到了蕁麻疹的高發季節,讓人苦不堪言……
很多患者咨詢皮膚科醫生多久能好,醫生一般會說:「需要一段時間!」,聽到這個答復病人可能會覺得時間過長,甚至會有不滿,覺得醫生無能,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蕁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導型,由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症介質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了風團。血管擴張引起紅斑、炎症介質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癢。經典學說是抗原與皮膚肥大細胞表面受體上的特異性IgE結合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目前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導的自身免疫疾病學說,已有足夠的依據證明:多數蕁麻疹患者的體內存在能夠使皮膚肥大細胞或嗜鹼細胞脫顆粒的功能性抗IgE受體的抗體和抗IgE抗體,血清免疫學檢查總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偏高,通過對皮膚組織提取液的檢查,發現皮疹和非皮疹區的組胺水平均增高,組胺釋放因子能使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活化釋放組胺。

科學證明:蕁麻疹患者免疫系統IgE免疫球蛋白 要比正常高出1-10倍,這些高出的IgE會紊亂人體的免疫系統,使其產生敏感性體質,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產生。

蕁麻疹需要治療嗎?

蕁麻疹是一種慢性復發性過敏性疾病,可持續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最顯著的症狀是瘙癢劇烈,可明顯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者還可影響睡眠。有一項研究,將蕁麻疹和糖尿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蕁麻疹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遠遠高於糖尿病。

蕁麻疹應該怎麼治療呢?

首先,要尋找過敏原因

詳細採取病史,仔細詢問與發病有關的環境、所接觸的物質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病史中來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為皮膚斑貼試驗提供依據。一旦找到過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觸。

對於存留在皮膚上的刺激物質或毒性物質應盡快沖洗清除,沖洗時可用清水、生理鹽水或淡肥皂水。接觸物若為強酸,可用弱鹼性液體沖洗(如蘇打水);如為強鹼性物質,可用弱酸性液體沖洗。

其實,要注意避免讓皮膚受到刺激

出現臨床症狀,應盡量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強烈日光或熱風刺激。

同時,葯物治療也可以適當使用

治療蕁麻疹的外用葯膏有很多種,患者可遵循醫生的囑咐按時上葯。選擇治療蕁麻疹的葯物時,最好不要選擇含有激素的葯物,如果長時間使用激素葯物會有副作用,以及對葯物產生依賴性。

最後,要從免疫出發,做好長期抗過敏治療

得過蕁麻疹的人都知道,雖然西葯能及時的治療蕁麻疹,但是治標不治本,容易反復不止。

免疫學專家稱:蕁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導型,由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症介質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了風團。隨著免疫學的發展,針對過敏體質,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提出了益生菌免疫療法,通過補充專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去控制IgE的生成,同時調節免疫細胞平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過敏益生菌通過活菌腸道定殖,對抗腸道內致病微生物,改善腸道內環境,強大黏膜、皮膚的自身抵抗能力,通過減少對抗血清中過多的IgE致敏抗體,直接抵制免疫IgE來源,進而控制免疫變態反應的發生,有效協助免疫B細胞來很好的調控人體防禦機能,讓人體恢復固有的認知才不會再發生過敏了,能有效減免蕁麻疹的復發和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針對蕁麻疹患者或者其他過敏性疾病患者,按期使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一方面可以促進脾臟細胞IFN-γ的分泌量,降低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從而緩解控制蕁麻疹等過敏症狀,另一面,可以有效調節TH1\TH2免疫細胞平衡,改變過敏體質,糾正錯誤的免疫應答,從而預防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的復發。

治療蕁麻疹日常護理也很重要

1、注意飲食禁忌,切忌暴飲暴食,注意調整胃腸功能,保持大便通暢。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油膩、燥熱食物(肥肉、油炸食品)。忌食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生濕生熱。忌食海鮮發物,尤其是蝦蟹類食物。

2、避免刺激因素蕁麻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蕁麻疹的病情。

3、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詳見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煉,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

4、擺正心態,積極治療。蕁麻疹這樣的一種皮膚病會隨著患者的情緒、心理因素出現加重的症狀,因此,患者平時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㈢ 麻疹和蕁麻疹的區別是什麼

蕁麻疹不會傳染!盡量除去可疑病因。治療的話可以直接服用金芙敏版
一日2次
一次2片
。麻疹是權以往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為特徵。

㈣ 蕁麻疹怎麼得的

春末夏初,往往是皮膚病的高發期,空氣中的花粉等過敏原增多,環境濕熱、蚊蟲細菌傳播,蕁麻疹問題油然而生。一旦中招,奇癢難耐,不但影響生活質量,也給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無窮盡的煩惱。
張小姐家住廣東梅州市,三十齣頭,是外企的白領,長得很有氣質,但因患慢性蕁麻疹3年,身上常常起大片紅色風團,癢起來,整晚睡不著覺。碰到公司開空調,蕁麻疹就會加劇,而且,風團會游竄,今天在手上發作,明天在腿上發作。以至於她都不敢穿短裙、短褲。時間久了,她變得自卑,平時也不和同事交流。她嘗試過各種抗過敏治療,但一停葯就反復。

蕁麻疹有什麼特點?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症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皮膚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的風團,反復發作,病程趨向慢性化,自覺不同程度瘙癢。

病因

✔外因:

包括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如氣候條件、紫外線、冷熱、潮濕乾燥、人造纖維、化妝品、洗滌用品、染料、動物皮毛等以及細菌感染等,有些食物如魚蝦海鮮類、蛋類、牛奶乾果等均可誘發蕁麻疹。

✔內因:

具有過敏體質是本病的重要因素,可能與遺傳或自身免疫系統異常有關,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如果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或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等都可能出現過敏現象。神經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多勞累等。此外內分泌、代謝消化異常、腸寄生蟲、身體局部病灶感染等也會引起發病。

出現蕁麻疹該怎麼辦?

1、避免過敏的誘發因素

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尋找引起蕁麻疹的病因,隔絕過敏原,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規范治療

首先,抗組胺類葯物在蕁麻疹臨床治療中使用最多。其次,在抗組胺葯物效果不明顯、病情嚴重或免疫反應激烈時,還可能使用激素類葯物。

可根據病情選擇一種或多種交替使用,等病情控制後減量維持。隨後再找到蕁麻疹過敏的根源進行根除。

3、改善過敏體質

研究發現:有過敏體質的人當外來物質或生物體影響免疫體系發作免疫球蛋(IgE)數量過多,使其釋放出一種叫組織胺的物質然後引發蕁麻疹表現。因此,蕁麻疹的治療應注重調整過敏體質。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防治蕁麻疹,改善過敏體質。富含六株專利抗過敏乳酸菌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刺激腸道壁上的樹突狀細胞分泌白介素-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就能夠針對過敏上游源頭透過對免疫輔助T細胞的調控,還可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降低IgE從而降低反應過度的Th2免疫反應的方法達到有效緩解蕁麻疹症狀,改善過敏體質。由六種菌株復合抗過敏而成的欣、敏、康益生菌,明顯縮小了抗過敏功能個體差異化,相比單一抗過敏菌株免疫調節抗過敏能力更加全面。

4、蕁麻疹瘙癢千萬別撓

得過蕁麻疹的人都知道,當蕁麻疹發作的時候,皮膚非常瘙癢,人出於本能反應,就像去撓,撓完後的一瞬間確實好點了,但是這樣會一直撓下去。如此反復的撓蕁麻疹,如果瘙癢的部位被撓破了,讓炎症反應加重,導致越撓越癢,越癢越撓的惡性循環。

蕁麻疹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這些:
1、保持好心態,不要讓自己處於心情煩躁、抑鬱、精神過度疲勞等多種不好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狀態不會,同樣是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所以蕁麻疹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2、保持衣物寬松透氣。蕁麻疹患者皮膚比較脆弱,棉質寬松衣物透氣性強,不易對患處形成壓迫和刺激,有利於病情恢復。

3、在飲食上面,一定要注意不要吃海產類的食物,海產類的食物容易引起過敏現象,過敏將會導致蕁麻疹更加嚴重。也不要去吃一榴槤、荔枝、芒果。

㈤ 每天晚上起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蕁麻疹是皮膚科非來常常見的過敏自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大小不一的風團,部分風團可以融合成片,並且伴有劇烈的瘙癢感。如果皮損發生在眼瞼、口唇、外陰等部位,可以引起這些部位的血管性水腫。本病它的發作大部分(約有一半以上),都是在晚上發病,這是本病的特點。出現了蕁麻疹以後,建議:第一、要查找可疑的過敏原,並且最好能夠避免。第二、對症抗過敏脫敏治療,常用的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片等。如果皮損比較重,尤其急性蕁麻疹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甚至血壓下降等休克的表現,必須立馬去急診科就診。

㈥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都有哪些

蕁麻疹是一種讓大多數人都為之頭疼的皮膚疾病。發病率高,年齡覆蓋廣,全球大約就有1/5的人曾經患過或者正在患有蕁麻疹。
家住深圳的吳先生多年來一直深受蕁麻疹的折磨,吃了很多葯也不管用。和他有相同經歷的還有他的父親、兄弟姐妹,甚至很多同事也是這種情況。前段時間10歲的兒子也被診斷出是過敏體質。吳先生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了,怎麼患蕁麻疹的人越來越多了?

被蕁麻疹折磨的人逐年增長

蕁麻疹是臨床上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是在一定遺傳背景基礎上,一定環境因素影響下,人與過敏原反復接觸的結果。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種類越來越多,寵物飼養增多,新葯層出不窮,葯物應用增加,化妝品染發劑使用更加頻繁等,這些環境因素的變化刺激機體的平衡產生「漂移」,都增加了人群與過敏原接觸的機會,使機體處於所謂的「過敏狀態」,從而導致蕁麻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蕁麻疹高發的病因

1、過敏性體質

因為過敏體質的人皮膚容易過敏,因此患上蕁麻疹的可能性要大於常人。經常過敏的人對皮膚刺激較大,同一部位反復過敏很容易引起該部位的不良反應,從而容易引發蕁麻疹症狀。

2、環境因素

主要包括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兩個方面。內部環境是指家居生活條件臟、亂、差,不經常換洗衣物、打掃衛生、消毒、晾曬床單被褥。外部環境則於成人從事的工作環境和大氣環境有關。一般從事化工類生產工作的成人以及所處工作環境大氣污染嚴重、輻射較強的工作者都容易患上蕁麻疹。

3、飲食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飲食也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些食物會引起變態反應,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產生。

4、葯物濫用

亂用葯物因濫用葯物而導致蕁麻疹加重等現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亂用激素類葯物治療,容易產生依賴性,容易導致蕁麻疹反復發作,如果用激素類葯物治療,前期治療效果會比較好,一旦停葯,往往很容易出現再次復發,甚至還會加重病情。

5、治療期間缺少護理

蕁麻疹復發的病因比較復雜,蕁麻疹患者不僅要堅持正確治療,還要做好護理工作,這樣可以降低疾病的復發幾率,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不當也會導致疾病反復發作,所以患者應該要堅持正確的護理,這樣可以減少疾病復發的幾率。

得了蕁麻疹如何治療?

1、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對於蕁麻疹患者來說,治療時間可能比較長。在尚未根治前,患者應做好與蕁麻疹和平共處的心理准備,保持樂觀的情緒,一定要對治療有信心、恆心、耐心,相信醫生,相信自己,有利於盡快治癒疾病。

2、遠離過敏原,注意飲食。

常見的過敏原有食入性過敏原,如魚、蝦、蟹、奶、蛋、花生及某些葯物等;吸入性過敏原,如塵蟎、黴菌、羽毛、皮屑、花粉;注入性過敏原,如昆蟲叮咬毒液及某些葯物;接觸性過敏原,如羊毛、染料、化妝品、乳膠製品等。其中食物過敏的發病率兒童為8%,成人為1%-2%。93%的食物變態反應是由8種食物引起,依次為雞蛋、花生、牛奶、大豆、堅果、魚類、甲殼類食物和小麥。

3、免疫抗過敏治療,調整過敏體質。

目前,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抗組胺葯物對蕁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葯就能控制,不吃葯依然會起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葯物治療斷斷續續,依然是無法擺脫蕁麻疹困擾。通過研究微生物學家發現,蕁麻疹患者是因為體內TH2(2型T細胞)活性過高從而產生過多的IgE抗體就形成過敏體質。免疫系統的健全與腸道微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現代醫學對微生態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抗過敏的乳酸菌菌株群,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通過促進機體自身γ干擾素的分泌量使TH2(2型T細胞)的活性下降,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

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使得樹枝狀的細胞等免疫細胞得到了調理,通過對於腸道裡面的免疫機能有刺激作用,把過於低下或者是過高的免疫活性調節到了正常的狀態之下,更好地促進了腸道的成熟,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同時對於全身的免疫系統的成熟也有刺激的作用,從而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蕁麻疹就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自然消退了。其次它不會像其他葯物需經肝腎代謝,從而避免了葯物對人體的不良反應。

4、日常防治,謹記三不要。

不要去抓:皮膚癢不要用手去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加劇病症,因為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不要刺激:注意清潔衛生避免使用劣質的護膚洗滌用品。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不要熱敷:熱敷,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加重病症。

㈦ 蕁麻疹有幾種

春天,帶給人們溫暖的同時也給許多人們帶來了困擾——蕁麻疹。眾所周知,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每個人都想擁有白皙水潤的皮膚,但是,蕁麻疹卻毋庸置疑的成了我們追求美麗的絆腳石。常見的蕁麻疹種類有:1、過敏性蕁麻疹2、寒冷性蕁麻疹3、人為性蕁麻疹4、丘疹性蕁麻疹症狀5、膽鹼能性蕁麻疹。蕁麻疹的可怕之處就是不僅奇癢難忍,而且會出現紅斑或者水泡,會影響美觀。
家住廣西南寧的張先生今年42歲了,3年前患上了蕁麻疹,起初只是皮膚起少量的風團,不甚瘙癢,並沒有太在意。因為知道是蕁麻疹,就自行到葯店購買了一些抗過敏葯物服用,最初效果挺好的,用葯幾天後風團就不再出現,瘙癢也消失了。幾個月後,上述症狀又發作了,吃了同樣葯物後,卻不是那麼管用了。去葯店咨詢工作人員告訴他是吃葯久了產生了抗葯性,換了另外的葯物,還是控制不住。幾年下來,張先生吃葯打針一直不見好,有時癢得徹夜難眠。
最近,陝西漢中的王女士也很煩惱,全身起了很多疹子,非常癢,擦了很多止癢葯膏都沒用,到醫院診治,原來是患了蕁麻疹。陝西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小方解釋,蕁麻疹的發病很常見,據統計,一個人一生至少會患一次蕁麻疹。
劉小方表示,眼下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過敏性因素導致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嚴重時可引起「眼瞼」、「口唇」、「肢端」、「耳廓」甚至舌喉發生水腫反應,即血管性水腫,兩者常合並發生。那麼,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1、食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蝦、蛋類、魚、奶類食物屬於最為常見的,其次就是一些肉類食物以及植物類食物,如番茄、草莓、可可、或大蒜等調味品等。另外腐敗性食品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還沒有被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發蕁麻疹,這種情況在兒童裡面算是比較常見的,也可能是兒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與成人不同所致。
2、吸入物:空氣當中各種吸入物有可能導致蕁麻疹的引發,如各種塵蟎、棉絮、動物皮毛、花粉、化學氣體等都可能是蕁麻疹的病因。
3、感染:人體會受到各種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感染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會引發蕁麻疹。另外,蟎、跳蚤、蚊蟲、臭蟲等叮咬後丘疹性蕁麻疹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這些因素都屬於蕁麻疹的常見病因。
蕁麻疹有哪些治癒方法呢?
1、目前,採用抗過敏益生菌治療兒童和成人過敏得到國內醫學專家和育兒專家的大力推薦。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著名育兒專家鄭玉巧醫生的觀點認為: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對治療緩解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以及異位性皮炎濕疹,慢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有十分顯著的效果,而且沒有出現傳統治療方法引起的副作用,因此,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能更適用於長期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一種替代療法。這主要是由抗過敏益生菌的特性來決定:
1、可以定殖腸道黏膜,搶佔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腸道的物理屏障功能;
2、可以刺激腸道免疫功能;
3、能減輕炎症因子的釋放。由於兒童的腸道和免疫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干預和改善起來效果最好。
2、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的人,可以常食用芝麻,以改善體質,增強體力,強化肌膚,不現容易出疹子。常吃黑芝麻醬效果良好。
3、對付蕁麻疹,可以選用抗組胺葯物,第一代如撲爾敏,第二代的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都很常用,葯效可持續24小時,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一般服用後半小時症狀就能明顯改善。
蕁麻疹日常護理的方法,把治療蕁麻疹放在日常。
1、蕁麻疹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飲食,吃的東西以清淡、少油少鹽為主,不要吃高蛋白質類、高膽固醇的精細食物,還有濕熱型的水果也要少吃。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
2、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鍛煉身體,治療蕁麻疹會更加容易。

㈧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常表現為皮膚出現風團或血管性水腫,可伴有瘙癢症狀,蕁麻疹一般會在20個小時內自動消退,但是會反復出現,如果時間超過6周,就變成了慢性蕁麻疹。

那麼蕁麻疹發生後都有哪些症狀呢?

1. 會在皮膚上出現風團,如果通過抓撓過後,會出現發癢或者是一連串的疙瘩。

2. 皮膚在刺激下八小時左右就會出現紅斑,如果持續下去,皮膚損傷就會變大,局部還有發熱的現象,在按壓的時候會有疼痛感。

3. 皮疹出現後局部會有疼痛和腫脹的感覺,可能還會有頭疼,發熱,甚至全身不舒服等症狀。

4. 有時身體會出現寒冷性的蕁麻疹,也就是天氣忽然降溫或者接觸冷水後,一般在面部或者手部出現紅腫瘙癢的症狀,有時會更加嚴重。

蕁麻疹的發生和個人的體質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患者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現反復的現象,如果患者出現蕁麻疹,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如果身上反復出現蕁麻疹,應注意什麼呢?

1. 飲食

如果患者有吃海鮮或者吃蛋白質含量較高食物的習慣,那麼很容易引起蕁麻疹,高蛋白質和海鮮就是蕁麻疹反復的誘因。

2. 外界刺激

如果患者經常受到陽光刺激或者一些化學物質等接觸物的刺激,也容易引起蕁麻疹,蕁麻疹患者的皮膚比較敏感,任何忽冷忽熱、壓力摩擦等都可能誘發蕁麻疹的出現。

3. 葯物

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些抗生素也會引起蕁麻疹,比如青黴素、一些血清疫苗會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引起引起蕁麻疹。

4.過敏

如果患者是過敏體質,在接觸一些過敏原後,可能誘發蕁麻疹的出現。

㈨ 蕁麻疹幾天可以下去

皮膚突然大量出現風團、紅疹,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掉,經常反復發作,瘙癢難耐(階段性陣癢),有時候還伴有腹痛、惡心、胸悶、呼吸困難的症狀……如出現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蕁麻疹。

很多蕁麻疹患者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蕁麻疹犯了,然後去很多大醫院看過,也看過很多中西醫,吃了很多葯還是反反復復,不管用,最重要的是再犯時症狀還會加重。這是什麼情況呢?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這個病非常討厭,不但會嚴重影響皮膚外貌,在發病的時候還會劇癢難忍,一個月以上發病者,通常為慢性蕁麻疹,此時它會非常的頑固,非常容易反復。

蕁麻疹與腸道免疫的關系

蕁麻疹的發病機理是過敏原進入人體後刺激血液產生IgE抗體,這種抗體在血液中的濃度大量增多後可以引起免疫細胞如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機體防禦免疫功能的強烈反抗,故而釋放出組織胺、白三烯等過敏炎性介質導致了人體變態反應的發生,這些因IgE抗體增多而分泌過多的炎性介質會損害人體的皮膚粘膜屏障功能,蕁麻疹輕的只是瘙癢起風團樣皮疹或血管性水腫,嚴重的蕁麻疹可同時伴有腹痛。有一部分人會表現不明顯,主要是面部水腫如果過敏後眼睛水腫、嘴唇水腫等,這也是蕁麻疹的一種類型。

生活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生活現象:有的人吃了魚、蝦、蟹等食物後,就會發生或皮膚奇癢難熬,隨即出現風團,大小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也不定,常反復發作。這些都是蕁麻疹過敏反應的表現。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被稱為過敏原。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就會發生過敏反應。

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特點為地區性、季節性,它的發病還與環境氣候有明顯的關系。由於地區地理氣候不同,花粉、黴菌、蟎、昆蟲、污染等的分布一而不同,不同的季節、氣候、環境有不同的花粉、黴菌、動植物、化學、物理的影響。許多原來機制不明,防治過敏性蕁麻疹有些困難,經研究發現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經從免疫入手治療取得以前得不到的可喜治療。調節免疫功能將成為一類重要的新型療法。

免疫調節對於過敏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愈後有很重要的作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平衡免疫抗過敏解決傳統過敏性疾病的治療,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抗過敏益生菌含有多種益生元成分可增加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改善腸胃功能的優勢。這種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體內干擾素的分泌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可增進兒童抗過敏的能力,提升免疫力,徹底改善兒童過敏性蕁麻疹。

正常的免疫反應對機體起保護作用,而蕁麻疹過敏反應則起破壞作用。科學界越來越多的呼聲傾向於微生物假說來解釋引起過敏的自身免疫:接觸有益的抗過敏益生菌對維持健全的免疫系統非常重要。各種臨床實驗證明:過敏蕁麻疹患兒通過調整免疫功能治療效果更好,能解決復發的根本問題。

蕁麻疹非小病,日常要重視,除了積極配合治療外,日常生活細節也要多注意!

1、隨便使用止癢葯物。有很多蕁麻疹患者在夏季由於皮膚出汗多,所以皮膚容易出現瘙癢,而在出現瘙癢的時候就隨便使用止癢葯物,而有些葯物只是暫時性的,葯效過了瘙癢又會出現,而且還會更加嚴重。因此不能隨便使用葯物。

2、加強鍛煉。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暴飲暴食和經常熬夜,把身體養好。提高免疫力,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降低蕁麻疹發作幾率的好辦法。

3、注意飲食。這點是最主要也是必須要注意的,而這點往往是大多數蕁麻疹患者很難做到的。忌冰冷、少食辛辣、內臟、易過敏食物,比如帶魚、狗肉、羊肉、海鮮等。即便過敏原中未查到對此類食品過敏者也要禁食,因為患者正處於過敏狀態,這些發物會誘發或者加重蕁麻疹。

㈩ 蕁麻疹是什麼樣子的

基本損害為皮膚出現風團。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由於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

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不留痕跡。皮疹反復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並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

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蕁麻疹,還有以下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0)蕁麻疹麻疹擴展閱讀:

蕁麻疹相關延伸:過敏蕁麻疹治療:

治療蕁麻疹應從三個方面著手:避免、護理與治療。

1、過敏蕁麻疹避免

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蓖麻粉,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葯物或食物品等。

2、過敏蕁麻疹護理

蕁麻疹是比較頑固,發作期間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不要抓,不要刺激皮膚,避免壓力,多注意鍛煉身體,同時需要注意忌口,不要吃辛辣、海鮮等發物。

3、過敏蕁麻疹治療

傳統療法應用息斯敏、撲爾敏、或仙特敏等抗組胺葯,配合口服維生素C,但這種療法只是暫時控制病情,過後又會復發,就這樣反復發作,最終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病人的痛苦。只有從內治療,改善過敏體質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