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我是男的生殖器部位長單純性皰疹,吃了阿昔洛韋片和鹽酸伐昔洛韋片,外用阿昔洛韋乳膏 還有嗎琳胍片
生殖器不能經常用刺激性東西洗滌,用清水洗即可。
如果不是天天經常癢,用派瑞松可以有效緩解,但是聯系只是癢的時候塗抹,派瑞松屬於激素類葯物,不建議長期使用。
㈡ 我媽媽在尾骨單純皰疹 ,醫生說是復發性單純皰疹 ,有沒有根除的偏方呢
單純性皰疹沒有根治的辦法 皰疹病毒躲在你媽媽的椎神經里,只能治本然後加強身體鍛煉。
㈢ 帶狀皰疹怎麼用偏方治療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中醫稱「纏腰火丹」,「蜘蛛瘡」等。發病時有發熱、全身不適、食慾不振等輕度全身症狀,發疹部位先有神經痛、癢感或皮膚感覺過敏。皮疹為炎性紅斑上發生成簇性粟粒至米豆大的水皰,常沿神經帶狀分布,多為單側性、以肋間神經和三叉神經區為多見,有不同程度疼痛感。局部淋巴結可腫大、壓痛。病程2~3周左右、能自愈,愈後不復發,但神經痛則可持續1~2個月或更長。下列方劑大多具有清熱解毒的功用,故每一方中不再重復論述。
【方一】三黃二香散【來源】殷大彰。新中醫,1987,(2):44。
【組成】生大黃、川黃柏、川黃連各30克,制乳香、沒葯各15克【功效】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生肌,活血止痛。
【主治】各部帶狀皰疹。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加適量細茶葉泡濃汁,調成糊狀,外敷患處,干則易之。
【方二】地龍皰疹方【來源】浙江中醫雜志,1988,23(2):88。
【組成】地龍5條【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上葯烤乾研粉,加適量麻油,調勻,搽於局部。
【療效】用葯5分鍾即可止痛,3~4天痊癒。
【方三】無花果葉方【來源】祁公任。江蘇中醫雜志,1982,(3)。
【組成】新鮮無花果葉適量【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將新鮮無花果葉洗凈搗爛,用食醋調稀糊狀,敷患處日數次,葯干即更換。
【療效】治療帶狀皰疹21例,均於1~2天痊癒。
【方四】王不留行皰疹方【來源】民間方。
【組成】王不留行30克【功用】活血消腫。
【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上葯研為細末。將葯面撒布於潰破之皰面上,未潰破者,用麻油調成糊狀,塗抹患處。1日3~4次。
【療效】一般2~3日即愈。
【方五】雄黃酒精合劑【來源】遼寧醫學雜志,1960,(11)。
【組成】雄黃5克,冰片0.5克,75%酒精100毫升【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將雄黃5克,冰片0.5克,與75%酒精100毫升混合即成雄黃酒精合劑,用上葯塗患處,每日4~6次。
【療效】原作者治療帶狀皰疹10例,均治癒。一般塗葯1~2日即愈。
【方六】當歸皰疹方【來源】中華醫學雜志,1961,(5)。
【組成】當歸適量【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當歸適量研細末,每次0.5~1克,每4~6小時服1次。
【療效】治療54例,結果:全部治癒。其中服葯1天痛止者,22例;2天32例;服葯3天皰疹部分枯萎,第4天均結痂而愈。
【方七】馬齒莧皰疹方【來源】民間。
【組成】鮮馬齒莧適量【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鮮馬齒莧適量,洗凈搗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2次。
【方八】丁香鬱金散【來源】楊恆裕。中醫雜志,1988,(8):29。
【組成】丁香、鬱金、柴胡、枳殼、川芎、赤芍、甘草各9克,板藍根30克【加減】氣虛加炙黃芪30克;口苦加膽草9克;胸悶加瓜蔞30克。
【功效】行氣活血,解毒定痛。
【主治】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1劑,早、晚或疼痛時服。
【方九】六神消皰靈【來源】《民間治病小偏方》【組成】六神丸適量,白酒適量【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將中成葯六神丸研成細末後,加白酒適量,調和成糊伏。塗於皰疹之上。每日2次。
【方十】雲南白葯皰疹方【來源】大眾醫學,1991,(3):45。
【組成】雲南白葯、白酒或麻油適量【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根據皮損大小,取適量雲南白葯粉,用白酒或麻油適量調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3~5次。同時內服雲南白葯0.3克,1日4次。
【方十一】空心菜皰疹方【來源】《奇效秘方偏方大成》【組成】空心菜適量,菜子油少許【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帶狀皰疹。
【用法】取空心菜莖,焙焦研細末,用菜子油調成膏狀,外塗患處,每日2~3次。
㈣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最好有什麼偏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 治療: (一)全身療法 1.抗病毒葯物 阿昔洛韋(無環鳥苷)口服或靜滴或阿糖胞苷靜滴(參見「單純皰疹」)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 2.止痛劑 可選用消炎痛卡馬西平(0.1g日3次)甲腈咪胍等亦可採用中成葯七葉蓮片(野木瓜)嚴重的尚可作普魯卡因局部封閉維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應用 3.免疫調節劑 轉移因子α-干擾素胸腺肽或丙種球蛋白等可酌情選用以減輕症狀縮短療程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為特異性高價免疫球蛋白含高濃度中和抗體療效顯著但葯源少而價昂 4.皮質激素 對老年和眼受累患者早期給予中等劑量強的松(20~40mg/日)有縮短病程緩介神經痛的作用 5.針刺 發於上肢及胸部者取合谷曲池;發於下肢者取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亦可用耳針均具止痛效果
㈤ 病毒性皰疹的治療及偏方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屬於皰疹病毒科的以人類為自然宿主的皰疹病毒共有6型:單純皰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及人皰疹病毒6型。本節主要討論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
單純皰疹病毒Ⅰ型多引起腰部以上的皮膚皰疹和眼、口腔皰疹。Ⅱ型多引起腰部以下的皮膚皰疹及外生殖器皰疹。男性主要見於包皮、陰莖和龜頭,亦可在陰囊或會陰處;女性主要見於子宮頸,亦可見於陰道及外陰。故與胎兒和新生兒有關的主要是Ⅱ型。但Ⅰ型有進也可引起先天懷和新生兒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較易分離,接種於組織培養(原代兔腎細胞、雞胚細胞、羊膜細胞或Hela細胞、WI-38細胞等)中24~48小時即可出現病變。直接熒光抗體法更可於2小時內得出結果,不但可確定為單純皰疹病毒,而且可分清Ⅰ型或Ⅱ型。應用HSV-DNA酶切電泳圖形分析法,不但可鑒別Ⅰ、Ⅱ兩型,而且可檢測出同型中不同株的差異,故可用於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單純皰疹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存在,人是唯一的宿主。病人及帶毒者是唯一的傳染源。除皮疹皰液外,唾液、尿和糞便中也都含有病毒。傳染方式很多,主要是通過皮膚、粘膜的直接接觸。Ⅱ型則主要通過性交。由於帶毒者和隱性感染的廣泛存在,加上傳播方式很多,且無可靠的疫苗,故預防較難。
單純皰疹病毒主要侵犯起源於外胚層的組織,如皮膚、粘膜、眼和神經系統。人體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對於HSV感染的限局和中止有重要作用,因此免疫功能正常者的原發感染常為局部感染,免疫未成熟的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和高度營養不良者則可形成全身播散性感染。原發性局部感染的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伴有病毒血症。原發性感染後的體液免疫可清除體內大部病毒,而小部分病毒常潛伏在局部感覺神經節內,如三叉神經節、頸上神經節、迷走神經節、骶神經節等。在某些因素,如發熱、日曬、創傷、月經、情緒激動、手術等刺激下,病毒可在神經節內被激活,沿軸突向其支配的周圍組織擴散而引起復發,故復發總是在相同部位反復發生,而且在皰疹發生前常有局部皮膚的感覺異常。這種復發多不伴有病毒血症。
因此,如果孕婦罹患原發性皰疹病毒感染,病毒就有可能在病毒血症期間通過胎盤感染胎兒而形成先天感染。如果孕婦產道中皰疹病毒(原發感染或復發均可),則病毒可於分娩過程中感染新生兒而引起新生兒感染。無論是先天感染或新生兒感染,預後都較差,如有人統計了298例這種患兒,其中178例死亡,57例有後遺症,僅66例健存。因此對於這種疾患的防治非常重要。
關於HSV引起胎兒畸形的確切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HSV對人類細胞有誘變作用則是肯定的(表13-7)。
從表中可以看出,皰疹病毒感染細胞後,對人類染色體的誘變作用,有斷裂、粉碎、粉碎片、次縊痕區損傷、次縊痕區稀薄、雙體斷裂及裂隙等,至於病毒、染色體畸變與胎兒畸型之間關系如何?還需進一步做更多地觀察與研究。
表13-7 皰疹病毒對人類細胞染色體的誘變作用
臨床診斷和病毒種類
細胞體系
畸變類型
單純皰疹病毒Ⅰ型
體外人胚肺細胞
斷裂、粉碎
體外人胚腎細胞
斷裂、次縊痕區損傷
單純皰疹病毒Ⅱ型
體外人胚腎和有胚肺細胞
斷裂、次縊痕稀薄
人淋巴細胞
粉碎
Hep-2細胞
雙體斷裂、裂隙、粉碎
水痘-帶狀皰疹
體外肺細胞
斷裂、粉碎片
體內白細胞
斷裂
(一)先天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1、臨床表現與診斷 根據受染的胎齡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妊娠頭8周受染則可發生先天畸形,如妊娠晚期受染則可與新生兒受染相似。一般主要有以下表現:小頭、小眼、脈絡膜視網膜炎、晶狀體混濁、心臟異常(如動脈導管未閉)、顱內鈣化、肢體異常(如短指或短趾)、癲癇發作、痙攣性肢體癱瘓、精神性運動發育遲緩(psychomotor retardation)、子宮內發育遲緩、體溫不穩、腦發育不良、腦積水、精神神經障礙、角膜翳形成、肝脾腫大、肺炎、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出現皰疹等。此外,流產、早產亦很常見。
關於診斷,由於臨床表現與先天性弓形體病、先天性風疹及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都很類似,甚至有人建議統稱為TORCH綜合征(弓形體、風疹、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綜合征),因此單從臨床表現很難確診,而主要依靠病毒學和血清學檢查。如新生兒病毒分離陽性或血中抗單純皰疹IgM抗體陽性即可確診。直接熒光抗體法檢測病毒抗原亦可迅速診斷。
2、預防和治療 如上所述,先天感染主要是通過病毒血症,而只有原發感染時才出現病毒血症,因此,孕婦的原發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發現與確診非常重要。一般說來,原發性感染的臨床表現常比較重,且常伴有全身反應,如發熱,全身不適等。局部症狀則常有尿痛,白帶,陰部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外陰、會陰、腰部、臀部、陰道皰疹等。但子宮頸皰疹症狀較少,常易被忽視。另外也有不少病人,雖屬原發感染症狀也極輕微,甚至毫無症狀,亦易被忽視。因此原發感染主要依靠血清學診斷,如抗單純皰疹病毒IgM抗體陽性常提示為原發感染。一般抗體在病程中由陰性轉為陽性亦可協助診斷。而復發或再感染時,發病時和發病前一般抗體即可陽性。
但是,孕婦罹患原發感染並非一定感染胎兒。如有人報告14例原發感染之孕婦(其中3例為妊娠早期),所有新生兒均未受染,提示,即使是原發感染,經胎盤傳播也不是很常見的,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如上所述,即使是原發感染,也不一定發生明顯的病毒血症。另外,單純皰疹病毒通過胎盤的能力也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根據以上情況,如證實孕婦為原發感染,則應進行羊水檢查,如羊水中病毒分離陽性,則應考慮終止妊娠,雖然文獻中也有人報告,羊水中單純皰疹病毒陽性而小兒正常。
先天感染亦可由子宮頸上行感染。此多發生於破水後。有人認為,如破水後6小時以上才進行剖腹產,則新生兒感染單純皰疹的機率與經產道分娩同,提示已經發生了上行感染。
治療 目前認為對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能有效的葯物有:局部應用皰疹凈、阿糖腺苷(vidarabine)、干擾素、無環鳥苷(acycloguanosine,acyclovir)等。其中干擾素尚無臨床試用的報告,阿糖腺苷及acylovir對全身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及皰疹性腦炎似有較好的療效(參閱以下「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但是這類葯物只能中止皰疹病毒的感染,對於已經形成的發育缺陷則無能為力。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有些缺陷可能被代償或彌補,有些則持續存在。
(二)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1、臨床表現與診斷 臨床表現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全身播散型:主為內臟受侵,表現為肝炎(血清轉氨酶升高或/和黃疸、肝脾腫大)。肺炎(呼吸困難、紫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紫癜、血小板減少、血尿、血便)、心包炎、循環衰竭以及全身中毒症狀(精神萎靡、吸乳差、嘔吐、腹瀉、驚厥、昏迷)等。此型可同時合並皰疹性腦炎,亦可不合並。皮膚、粘膜皰前也同樣可有可無;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型:常表現為腦膜腦炎(昏迷、抽搐、病理反射、視神經乳頭水腫、囟門隆起等,腦脊液常呈病毒性感染之改變)。此型可合並皮膚、粘膜皰疹,亦可不合並;③單純皰疹型:僅於皮膚、眼睛或口腔等處出現單純皰疹。皰疹部位有時與分娩時先露部位有關,頭位分娩者常在頭部,臀位分娩者常在臀部及肛周。病變與成人同,偶可變成膿皰及大皰。皮疹可迅速剝脫而造成診斷困難。
三型中以①②型較為常見,兩型可占總數的3/4以上。病死率分另為80%及30%。倖存者也常有遺有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眼睛損害(較少)。
母親產道有皰疹或單純皰疹病毒陽性者診斷較易。發病後皮膚、粘膜伴有典型皰疹病變者診斷也不太困難。但確診還必須病毒學和血清學證明。對於沒有皮疹的患者或皮疹非常不典型的患者則主要靠病毒學與血清學的材料。如果病毒分離陽性或/和新生兒血液中出現特異性IgM抗體,或一般抗HSV抗體在病程中有4倍以上的升高均可協助診斷。
HSV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單獨出現時診斷比較困難。既往多採取顳葉腦組織進行病毒分離或檢測特異性抗原、腦脊液分離病毒或檢測特異性抗原雖亦可確診,但陽性率太低,可能由於病毒量太少。1990年開始有人應用PCR(聚合酶鏈反應)法擴增腦脊液中的病毒核酸,然後用特異性探針進行雜交,結果4例經腦活檢或屍解證實的單純皰疹性腦炎全部陽性,6例對照全部陰性。以後有人報告應用巢式聚合酶鏈反應(nest PCR),認為可以進一步提高靈敏性,值得進一步試用。
2、預防 新生兒皰疹主要經產道感染,此外亦可生後受染(如醫院內交叉感染)。如前所述,妊娠本身有時也可引起皰疹復發,故孕婦發生皰疹的機會較多。有人報告,妊娠後20周產道皰疹病毒的陽性率可達1%,相當於同年齡組非經產婦女的三倍。產道有病毒存在對新生兒的威脅很大,新生兒受染率較高,故有人主張,凡發娩時產道有皰疹者或皰疹病毒陽性者均應進行剖腹產。如有人提出,對於皰疹病毒陽性的孕婦,由妊娠36周開始,每周分離病毒一次,然後根據分娩前的最後一次病毒分離結果決定分娩途徑:如陽性即進行剖宮產,如陰性即進行正常分娩。作者認為,應用此種方法基本上可保證新生兒不受感染。作者應用此法觀察了58次妊娠合並單純皰疹感染的孕婦,共分娩60個新生兒,均未感染單純皰疹。58次分娩中25次正常分娩,剖腹產33次(其中9次由於產科原因)。關於母親有皰疹感染能否哺乳的問題,作者認為,只要注意隔離:穿隔離衣,戴手套,仔細洗手,仍可餵奶。在作者所觀察的60例新生兒中,有35例為母乳喂養,其中13例母親正有單純皰疹感染,但新生兒均未感染。
3、治療 如前所述,目前認為對全身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有效葯物有兩種,一是阿糖腺苷,一是acyclovir。從理論上干擾素也可能有效,但尚缺乏臨床應用的報告。
關於阿糖腺苷,有人(Whitley,1980)曾試用於31例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並輸液時間不少於12小時。結果:全身播散性患兒:治療組8/14(57%)病死,對照組11/13(85%)病死。倖存者中,治療組4/6有後遺症(1例有痙攣,2例有小頭、癲癇發作、痙攣、失明,1例有嚴重腦損傷及尿崩症),對照組中1/2有後遺症(小頭、癲癇發作、失明、耳聾)。故總的看來此型的預後不好。但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型則不同,病死率治療組僅1/10,而對照組則為3/6;後遺症治療組為4/9(小頭、癲癇發作、痙攣及失明),對照組2/3(1例偏癱,1例小頭、痙攣)。如將兩型合並計算,則治療組有7/24(29%)小兒健在,對照組僅2/19(11%)。提示,阿糖腺苷治療確有一定好處。至於單純皰疹型,治療組似亦較對照組為優,兩組雖均無病死者,但對照組8例中有3例,其皮膚、粘膜皰疹恢復後1年內卻發生了脈絡膜視網膜炎和/或神經系統損害,其中2例發展至痙攣和失明,1例發展為小並沒有及痙攣。眼中未分離到病毒,也一直沒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臨床表現或腦脊液異常。提示有些單純皰疹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能是亞臨床型的,這些病兒以後仍可能發生神經系統損害和智力障礙,值得注意。單純皰疹型治療組有4例,均健在,僅1例於2歲時發生了輕度的脈絡膜視網膜炎。提示,即使是單純皰疹型患兒似亦值得進行阿糖腺苷的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作者未觀察到像成人治療過程中的那些胃腸道及神經系統毒性反應,也未見到對骨髓、肝、腎功能的影響,血紅蛋白、白細胞、肌酐、尿素氮也均與對照組同。其他報告也均證實阿糖腺苷對皰疹病毒感染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如有人(Whitley,1981)兩次報告本葯單純皰疹性腦炎的效果,第一次18例,第二次75例,診斷均經腦活檢病毒分離證實。治療後1月的病死率分別為28%及33%,而對照組為70%。治療組共存活56例,其中30例正常。16例有中度後遺症,10例有嚴重後遺症。
亦有人報告阿糖黃嘌呤核苷(hypoxanthine araleinoside,ARA-R)療效與阿糖腺苷相似,劑量也一樣,而毒性較少。
關於無環鳥苷(acyclovir)目前雖未見到對先天性單純皰疹感染療效的報道,便對有免疫缺陷病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療效的報道提示此葯還是有希望的,如有人曾對心臟移植伴有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病人進行過對照觀察,葯物劑量為250mg/m2,每8小時靜脈點滴一次,點滴時間為1小時,共用7天,結果,病毒均於治療後5日內消失,病變也迅速好轉,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作者並對血清葯物進行濃度測定,發現血清葯物濃度高峰為4.8~40.1μm,遠遠超過對單純皰疹病毒Ⅰ型及Ⅱ型的50%抑制嘗試(分別為0.1及1.0μm)。也有人認為,此葯還可用於單純皰疹復發的預防。如有人對抗-HSV陽性的骨髓移植病人進行觀察,10例於移植前3日開始給葯,劑量及給葯方法同上,共給葯18日,另10例為對照。結果給葯組無1例有皰疹感染,對照組則有7例。也有人報告用5%的Acyclovir油膏塗抹,對生殖器皰疹有治療作用,可使排毒期縮短。
以上材料均提示,此葯值得試用於先天性單純皰疹的治療。由於此葯毒性很小(偶有報告可引起腎功能減退者),因此,是否可用於預防亦值得研究。例如,對於單純皰疹病毒陽性的孕婦是否可用此葯治療(全身和/或局部),以使分娩時病毒陰轉,從而避免剖腹產。
近年來發現有耐無環鳥苷的HSV毒株,主要是脫氧胸苷激酶陰性(TK-)株,但較少見。對耐葯菌株可採取聯合用葯,如無環鳥苷和阿糖腺苷或皰疹凈聯合,亦有人主張無環鳥苷並用靜注免疫球蛋白(IVIG)者。
回答者:qingzijessie - 助理 二級 11-13 22:21
--------------------------------------------------------------------------------
生殖器皰疹常識
生殖器皰疹(genital herpes)是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II(HSVII)引起的性傳播病。在西方國家其發病率僅次於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我國亦為常見性傳播病之一。
[病因]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HSV-1和HSV-2。HSV-1通過呼吸道、皮膚和粘膜密切接觸傳染,主要引起口唇、咽、眼及皮膚感染,少數(約10%)亦可引起生殖器感染。HSV-2則是生殖器皰疹的主要病原體(90%),存在於皮膚和粘膜損害的滲出液、精液、前列腺分泌液、宮頸、陰道分泌液中,主要通過性交傳染,引起原發性生殖器皰疹。原發性生殖器皰疹消退後,殘存的病毒經周圍神經沿神經軸長期潛存於骶神經節,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某些激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感染、月經、胃腸功能紊亂、創傷等作用下,可使體內潛伏的病毒激活而復發。人類是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離開人體則病毒不能生存,紫外線、乙醚及一般消毒劑均可使之滅活。
[臨床表現]
感染後平均約4~5日,外陰患部先有灼熱感,旋即發生成群丘疹,可為一簇或多簇,繼之形成水皰(圖)。數日後演變為膿皰,破潰後形成糜爛或淺潰瘍,自覺疼痛,最後結痂自愈,病程約2~3周。皮損多發於男性的包皮、龜頭、冠狀溝和陰莖等處,偶見於尿道口;女性則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陰阜、子宮頸等處,亦見於尿道口。原發性生殖器皰疹,往往伴有全身不適,低熱、頭痛等全身症狀,局部淋已結腫大。本病常復發,復發性生殖器皰疹較原發者輕,損害小,往往無全身症狀。男性同性戀可出現肛門直腸HSV-2感染,其發病率僅次於淋球菌所致的肛門直腸炎,臨床表現為肛門直腸疼痛、便秘、分泌物增加和里急後重,肛周可有皰疹性潰瘍,乙狀結腸鏡檢常見直腸下段粘膜充血、出血和小潰瘍。
[診斷]
根據外陰部成群水皰、局部灼熱感、有復發史、病程較短等典型特點,診斷不難。對某些不典型損害可進行實驗室診斷,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①細胞學診斷:取病損基底處細胞作塗片用瑞特姬姆薩或帕氏(Papanicolaou)染色,尋找大的多核巨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核內嗜酸包涵體有助於診斷。②皰疹病毒的細胞學檢查:取細胞作塗片,加熒游標記的HSV-1及HSV-2型單克隆抗體,熒光顯微鏡下查到多核巨細胞內發蘋果綠色熒光的病毒包涵體可作出診斷。③皰疹病毒組織培養:用人胚成纖維細胞、人羊膜細胞、腎細胞等作病毒分離培養,用免疫熒光法進行鑒定,可以確認,但操作復雜,費用昂貴。④電鏡檢查:有確診價值但不易普及。⑤皰疹病毒的血清學診斷:檢測HSV特異性抗體,在診斷上實用價值不大。
[治療]<一>西葯治療法
(一)全身治療
阿昔洛韋 為高度廣譜抗病毒葯,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止DNA的合成。口服每次200mg,每日5次,連服10日。或靜脈給葯5mg/kg,每8小時1次,共5日。
阿糖胞昔0.2~2mg/kg,靜滴共5日。
酞丁胺能抑制HSV的復制,對復發性皰疹療效好。
聚肌胞2mg肌注,每2~3日1次。
靜脈或皮下注射a2干擾素,轉移因子肌注,左旋咪唑等內服亦有一定療效。
(二)局部治療 可用復方鋅銅濕敷,5%阿昔洛韋軟膏,酞丁胺軟膏,0.1%皰疹凈液,0.1%龍膽紫液等外用。
參考資料:健康網之性病專欄.網址:http://www.120health.com/xing/2004/12-13/11215044516.html
㈥ 單純性皰疹的中葯葯方是什麼
用中葯 要找中醫師根據具體的病情來組方配葯,請慎用什麼偏方之類的
㈦ 單純性皰疹中西葯能治好嗎
目前就沒有根治皰疹的特效葯,偏方更不可信了。要想治癒皰疹建議採用綜合療法治療,單一的葯物或者手術不能徹底治療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㈧ 想問一下專家,我有單純皰疹,已經四年了,一直不斷復發,是不是永遠都治不好了
正常人可作為病毒攜帶者。人是單純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約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過SVH-I。病毒經過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膚破損處侵入體內,潛居於人體粘膜、血液、唾液、神經組織及多數器官內。當某些誘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胃腸功能紊亂、葯物過敏、過度疲勞、機械性刺激以及月經妊等均促成本病發生。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症:
本病依據發疹部位,皰疹特徵即可確診,要點如下:
1.急性發熱之後,自覺患部灼癢,緊張不適,並迅即出現紅斑。
2.紅斑迅速變為粟粒至綠豆大小的簇集水皰,皰液透明或混濁。。
3.水皰破裂後展出糜爛面。如無繼發感染,數日後乾燥結痂,痂皮脫落後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
4.附近淋巴結可腫大。
本病有自限性,約1~2周可自愈,治療原則為縮短病程,防止繼發感染和並發症,減少復發。其治療可分為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
(1)全身治療 對症狀嚴重者,除支持療法外,可應用無環鳥苷,口服或靜脈滴注均可。亦可選用其他抗病毒葯或注射丙種球蛋白及白細胞轉移因子。
(2)局部治療 可選用2%硫酸鋅溶液、1%醋酸鋁溶液濕敷,或4%硼酸軟膏、氧化鋅軟膏及2%龍膽紫溶液外塗。亦可用5%無環鳥苷霜局部外用。對皰疹樣角膜炎,可用0 1%~0 5%皰疹凈溶液滴眼。
1.無壞鳥苷(Acyclovir,ACV)可局部外、口服及靜注。
(1)復發性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地圖狀角膜炎使用3%無壞鳥苷加1%阿托品滴眼劑治療,治癒率高92.86%。
(2)口唇單純皰疹:無環鳥苷口服200mg,每日4次,連用12周,能有效地抑制非生殖器皮膚的復活性HSV感染。
(3)生殖器皰疹:無環鳥苷對原發性生殖器皰疹中HSV-I感染者效果較差,HSV-II感染者效果好。用法為口服無環鳥苷200mg每日5次,5天一療程,或靜注5mg一千克一天連用5天。對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則口服無環鳥苷400mg,每日2次,持續1年,約44%患者不再復發。
(4)皰疹性濕疹:主要由HSV-I引起。患兒口服100-200mg,每日5次共5天;靜注20mg一千克一天,通常用葯後12-24小時體溫正常及無新皮疹出現。
(5)單純疹性腦炎;無環鳥苷用法:靜注10mg/千克一天,14-21天為1療程。
2、阿糖腺苷(Adenine arabinoside,Ara-A)
用法:成人靜注10-15mg/kg·d。新生兒單純皰疹15mg/kg·d,靜滴治療10天,可使其病死率從74%降至38%。
本葯毒副作用常見有胃腸道反應、造機能神經系統毒性,動物實驗有致畸、致辭突變和致癌作用,應予注意。
3、病毒唑
有人報0.1%病毒唑滴眼液治療流行性角膜炎和皰疹性角膜炎有效。用法:第一天每2小時滴1次,以後每6小時滴1次。或用病毒唑注射液200mg肌注,每日1-2次,7-10天為1療程。
4.異丙肌苷
5.干擾素
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如膚輕松、去炎松、倍他米松等在皮膚病治療中應用很廣,但不可用於單純皰疹,因其可抑制血清中的干擾素從而減弱機體對病毒的免疫。
主要是要提高機體免疫力! 不用葯後再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