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皰疹怎麼治療好得快
你首先需要去醫院檢查,確定造成皰疹的原因。皰疹一般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可以使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抗病毒葯物治療,患者也可以使用阿昔洛韋乳膏塗抹治療。平時你要保持局部皮膚清潔,以免合並細菌感染。
❷ 鐵嶺市醫院能治泡疹嗎
皰疹是常見病,病毒引起。
市醫院完全可以治。
不知是什麼皰疹,
如果帶狀皰疹,
必須到市或縣醫院治療,
正規全面治療,
否則後遺症很麻煩。
祝早日康復!
❸ 得了皰疹怎麼治
得了皰疹怎麼治?這是很多皰疹患者急於知道的一個問題。鳳凰中醫皮膚頻道的專家說,皰疹屬於熱瘡的一種,是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其類型有生殖器皰疹、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下面我們就針對皰疹的治療給大家作一下詳細介紹。
專家指出,皰疹的治療要注意以下內容:
一,得了皰疹以後不要恐慌,患者在積極進行治療的同時,應該保持規律性的生活,加強鍛煉,經治療後,隨身體免疫能力的增強,復發次數會逐漸減少或不再復發。
二,皰疹治療期間患者要禁止性生活,禁止飲酒和重度勞動。
三,如果是生殖器皰疹,應該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並增強抗病毒能力的抑制療法,療效較肯定。
四,皰疹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患者在進行治療的同時要注意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身體。
得了皰疹怎麼治?通過專家的以上介紹,大家對皰疹的治療應該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了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註意,當出現類似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❹ 皰疹怎麼治
皰疹治療分一下幾種
1.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吃易於消化的食物,注意補充水分。加強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接觸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等要及時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皰疹性齦口炎應保持口腔清潔,並用1:1000苯扎溴銨溶液含漱。生殖器皰疹患者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2.對症治療
未破潰皮膚瘙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擦,皰疹破裂後可塗抗生素軟膏。帶狀皰疹疼痛明顯者應給予鎮痛葯如吲哚美辛等,同時可以口服或肌注維生素B1、B12。繼發感染時可用0.5%新黴素霜或莫匹羅星軟膏外用。
3.抗病毒治療
目前認為核苷類葯物是抗HSV最有效的葯物。可口服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或泛昔洛韋等。皮損處可外用阿昔洛韋軟膏、噴昔洛韋乳膏等。
❺ 得了帶狀皰疹為什麼不疼啊
還沒到時間呢,起了水泡就開始疼啦,我剛不疼了兩天,這個病站點吃葯,沒事的。
❻ 皰疹有多少種
帶狀皰疹:形象點說就是,一群聚集的小水皰,很少超過人體正中線,疼痛,2周左右可痊癒。
單純皰疹:全身各部位均可能發生的,散在的小水皰。
❼ 皰疹怎麼治好
皰疹是病毒感染導致的; 建議輸液治療:頭孢曲松鈉、利巴韋林注射液回、維生素C注射液靜滴。答注意休息,多喝開水,飲食以清淡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膩煎炸食物。注意患部衛生,不要用手去抓患部,以免引起感染。
❽ 皰疹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皰疹是由水痘病毒引發的,得了皰疹可以及時到皮膚科醫院來檢查治療。
❾ 皰疹應該怎麼治療啊!
帶狀皰疹是一種神經部位的病毒感染,通常出現在肋骨下方的腹部,但也可能出現在它處。最初,你會感到灼烈的疼痛幾天後,疼痛的部位冒出紅色的水皰。當這些水皰癤腫越來越多時,你就會發現這不是一般的疹子。那麼如何幫助自己緩解不適?
12種止痛的決竅:
一:家庭防治措施
1:初期的處理:使用止痛葯可以暫時緩解疼痛,服用維生素C及B群能夠增強免疫系統及神經的功能,或可以服用離氨酸這種氨酸可能幫助抑制皰疹病毒的擴散。
2:冷敷:不要隨便用葯,用葯不當會刺激皮膚,延遲復原。比較穩妥的辦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敷皰疹患部。要避免高溫。
3:使用又氧水:假如皰疹發生感染,你可以擦一點雙氧水,無需稀釋,倒出後直接塗在患部即可。
二:(補充營養素):
1:L-離氨酸:500毫克,每天2次。這種氨基酸是幫助復原的重要物質。
2:維生素C加生物類黃酮:2000毫克,每天2次。有協助破壞此病毒及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
3:維生素B群:添加維生素B12
100毫克,每天3次。必要時,可采注射方式,但需經醫師指示。營養不良者尤其需要。
4:鋅(箝合劑):每天80毫克,一周後改用較易被吸收的口含錠,每天50毫克。有增強免疫系統及防止感染的作用這種箝合劑。
5:維生素A乳劑:有增強免疫系統及防止感染的作用,而且乳劑較容易被身體吸收。
6:維生素D、維生素E:每天2次。能夠協助組織復原及鈣質的吸收。
(1)多吃蔬菜水果:飲食中應包含新鮮蔬果、啤酒酵母、糙米、谷類。清腸禁食很重要。
(2)小心保護創面:可以使患部接受短期的陽光。淋浴時,輕輕沖洗水皰部位,勿觸摸或抓癢。避免一些含撲熱息痛退熱葯,這些物質將延長此症。
(危險記號)
*:假使帶狀皰疹的疼痛讓你忍無可忍,應看醫生,否則可能導致無法補救的神經損害。
*: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眼睛附近,可能影響角膜及導致失明
*:如果帶狀皰疹長在額頭靠近眼睛之處或長在鼻尖上,應看眼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