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網狀性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網狀性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7-13 04:19:22

1. 單純性皰疹是否傳染

親,單純性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的皰疹性皮膚疾病,人是單純皰疹病毒唯一的宿主,很多人在患有單純性皰疹的時候都是非常擔心這種疾病會傳染,那麼單純性皰疹會傳染嗎? 
單純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的皰疹性皮膚疾病,這種疾病的病毒存在於患者、恢復者以及健康帶菌者的水泡液、唾液和糞便當中,傳播的方式也主要以直接接觸傳染,也能夠通過被唾液污染過的餐具而引起間接傳染,引起單純性皰疹的單純皰疹病毒經過呼吸道、口腔或是皮膚破損部位而進入到人體當中,在人體粘膜部位生長和繁殖,然後會經過血液或是神經播散,單純性皰疹好發在皮膚粘膜的交接部位,例如牙齦、口腔外側、顏面和手指。
單純性皰疹也被稱之為是發熱性水皰,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導致的疼痛性感染,也能夠出現在全身部位,不過最為常見的就是牙齦,口腔外側、鼻子、臉頰或是手指上,水皰形成之後,破損會產生滲出液,然後產生的黃白色痂殼會逐漸的脫落,在痂殼下面會出現新的皮膚,潰瘍通常情況下能夠持續7~10天左右,幾乎九成的患者在醫生當中至少會出現一次潰瘍,首次發作的時候通常也是病情最重的。一些感染的兒童病情也很嚴重。
當患者首次感染之後,很多的病人都會產生抗體,不會再次出現單純性皰疹,不過也有四成的成年人會重復發作,通常單純皰疹並不嚴重,不過對於患有艾滋病或是免疫系統因其他疾病或是葯物受到限制的時候,這種感染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對於通常在分娩時接觸病毒的嬰兒來說,感染可能傳播到其他器官,會導致嚴重並發症甚至死亡。
單純性皰疹是能夠傳染的,因為單純皰疹是因為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能夠通過和感染病人接吻或是共用食用器皿、毛巾、剃須刀等接觸而進行傳播。
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的話,還是應該及早的發現、及早的就醫,患者應該選擇大型的正規的醫院來進行治療,以免延誤患者的病情,相信患者通過合理、科學的治療,病情還是能夠得到恢復的。
有什麼問題歡迎您咨詢小迪哦,小迪願意為您排憂解難!

2. 皰疹會傳染嗎

生殖器皰疹這種疾病屬於一種性傳播疾病,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會傳染的,但是如內果有皮損部位與正容常的皮膚粘膜接觸,就會導致這種傳播性,所以一般建議最好在發病期間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可以選擇使用一些抗病毒類的葯物來綜合治療。

3. 皰疹和皮疹的區別是什麼

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發現嚴重後果。
帶狀皰疹的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應及早請醫生確診,積極治療。

【治療】
一、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①神經痛:可給止痛劑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皰疹後神經痛需止痛劑和鎮靜劑合用,如多慮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賽庚啶2mg,日3次口服,維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膚護理治療;酞丁胺擦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3-5次。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或紫外線照射、音頻電療,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擴束照射),TDP頻譜照射等。
③眼部帶狀皰疹:可用皰疹凈或無環鳥苷液滴眼,為防止角膜粘連用阿托品擴瞳;
二、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葯:阿昔洛韋、萬乃洛韋等(臨床提示:阿昔洛韋對治療後遺神經痛無效)外用阿昔洛韋眼葯水塗患處。可口服抗菌葯或外用紅黴素軟膏塗患處。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龍膽紫溶液塗患處。皮質類固醇激素:短期應用,千萬要慎重!
三、對正在用細胞毒、免疫抑制劑或代謝拮抗劑的患者,因易產生病毒擴散,應盡量減低劑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熱解毒中葯和針刺療法。推薦中成葯如肝火熾盛者,口服龍膽瀉肝丸;脾虛濕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參苓白術丸;氣血淤滯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治療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製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葯。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季節,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盡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水痘-帶狀皰疹是一種DNA病毒,體積210~250nm。可經呼吸道傳播,但傳染性很小。 皮疹是各類皮膚損害的統稱,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 斑疹 是與皮膚齊平、具有界限性的皮膚色澤改變。如斑疹的發生是由於發炎 充血的結果則呈紅色、壓之退色,見於傷寒、麻疹、葯疹等。如由於出血所引起, 雖也為紅色,但壓之不退色,見於斑疹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細菌性心內膜炎、 流行性出血熱、白血病等。

(2) 丘疹 是高於皮膚的界限性隆起。丘疹的大小、形狀、顏色、硬度均不一致, 其頂面或平、或尖、或呈臍形。丘疹可發展為水泡、膿皰或潰瘡,見於天花、水 痘發展的一個階段或多種皮膚病。

(3) 水皰 是高於皮面,內有空隙,具有界限性的隆起,內含清晰或混濁的漿液, 見於水痘、凍傷、燒傷或某些皮膚病。

(4) 膿皰 是含有膿液的水皰,多由水皰並發感染所致。

(5) 蕁麻疹(風團) 是暫時性水腫性皮膚隆起,頂面齊同,常伴有瘙癢和灼熱感。 通常突然發生,經過數十分鍾或數小時後即迅速消失。可見於蕁麻疹、急性血吸 蟲病及其他過敏反應。

(6) 結節 結節是位於皮下組織的硬結性損害。初起時僅能觸及,而未能看見。 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高於皮面,小如黃豆,大可如胡桃,其顏色、硬度、形態也不 完全一致,可以發展為潰瘍,也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跡。可以為炎症性(如梅毒瘤、 結節性紅斑),也可為非炎症性(如亞性網狀細胞病)。

4. 為什麼會得皰疹

1、棘層松解:由於表皮細胞間橋(橋粒及張力細絲等)的,細胞間失去了緊密的聯內系而成松解狀態,容因此形成表皮內的裂隙、水瘡或大抱。引起棘層松解的理由有自身免疫起因,如天皰疹。遺傳起因引起的棘層松解見於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癌瘡、毛囊角化病。
2、基底細胞液化及基底膜病變:基底細胞液化是指表皮基底細胞發生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細胞層消失,棘細胞直接與真皮接觸,免疫、遺傳及葯物過敏常是引起基底細胞液化的理由,見於遺傳性大癌性表皮鬆解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形性紅斑、葯疹、大瘡性扁平苔薛。基底膜病變是指在基底膜有自身抗體沉積或先天性病理缺陷,原由於自身免疫及遺傳,由於基底膜病變引起的水痢疾病有大癌性類天皰疹、妊娠皰疹、原痕性類天皰疹、皰疹樣皮炎、線狀k人大抱病、獲得性大癌性表皮鬆解症、先天性大病性表皮鬆解症、色素失禁症。
3、氣球及網狀:由於細胞內水腫,表皮細胞體積增大,形成氣球狀,細胞膨脹破裂、鄰近殘留的胞膜聯成多數網狀中隔,最後形成多房性水瘡,多見於病毒感染性皮膚病。
4、帶狀皰疹的病因:是由過濾性病毒、外傷、梅毒、脊髓疾病、砒霜中毒引起的。

5. 皰疹怎麼引起的

主要是病毒引起的,屬於病毒性疾病。生殖器皰疹的危害大,易傳染家庭及其社會其他人,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
1)直接性接觸傳染:通過與生殖器皰疹患者的性接觸傳染,包括性生活、熱烈的接吻、體膚接觸的擁抱。生殖器部位的皮膚粘膜菲薄,血管豐富,性生活時處於極度充血狀態,性生活摩擦可造成細微的損傷,為生殖器皰疹病毒的入侵創造了條件。
2)間接接觸傳染:凡是生殖器皰疹患者使用過的衣服、被褥、馬桶和浴巾等均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污染而帶上生殖器皰疹病毒,與生殖器皰疹病人密切生活在一起的健康人,當輕微的傷口接觸到這些沾有病毒的物品時,就容易感染上。
3)胎盤傳染:患生殖器皰疹的孕婦可通過胎盤而使胎兒傳染生殖器皰疹。孕婦患有生殖器皰疹,未經及時發現和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生殖器皰疹病毒可通過胎盤的血液循環傳染給胎兒,使胎兒感染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的治療醫院。。鄭州警備區醫院唯一的按照國家三甲標准建設的大型性病醫院。
4)血源性傳染:有些在潛伏期的生殖器皰疹患者,體內雖感染有皰疹病毒但可以無臨床表現,健康者或其他各種疾病的病人輸入了由他們提供的血液或血液製品,就可以使受血者感染生殖器皰疹。
5)產道傳染:當胎兒通過感染有生殖器皰疹的產道時,產道部位的生殖器皰疹病毒可通過產道感染給胎兒,導致新生兒感染生殖器皰疹而發病。

6. 泡疹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是 皰疹:
皰:是指皮膚上長的象水泡樣兒的小疙瘩.
皰疹:
一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黃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皰,常成片出現,裡面充滿液體.天花\水痘等都有這種症狀;
二是指一種皮膚病,病原體是一種病毒,多發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狀是局部先發癢,然後出現水泡狀的隆起,內含透明的液體,有微痛,一兩周後結痂自愈.
泡疹分為生殖器皰疹、單純皰疹、汗皰疹、帶狀皰疹。

生殖器皰疹: 一、概述
生殖器皰疹(genitalherpes)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病原體是單純皰疹病毒(HSV),90%病例由HSV-2型引起,10%病例由HSV-1型引起。在歐美,生殖器皰疹的發病率僅次於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最為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在我國,生殖器皰疹的發病率近年呈上升趨勢。由於患者症狀不明顯,不常到醫院去就診,因此實際的發病人數要遠遠高於統計數字。生殖器皰疹一旦染上,可反復發作。在女性,生殖器皰疹病毒的感染已證實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二、診斷要點
(一)臨床特點
初次感染生殖器皰疹的患者中,80%~90%為隱性感染,即沒有臨床症狀,顯性感染只是少數,一般初次感染恢復後多數轉為潛伏感染。
1.原發性生殖器皰疹潛伏期2~7天,原發損害是1個或多個小而瘙癢的紅丘疹,迅速變成小水皰,3~5天後可形成膿皰,破潰後形成糜爛、潰瘍、結痂,伴有疼痛。皮損單發或融合,男性好發於龜頭、冠狀溝、陰莖體或尿道口,女性多在陰唇、肛周或陰道發疹,約90%同時侵犯子宮頸,也可累及直腸粘膜。常伴有發熱、頭痛、乏力、肌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和壓痛。症狀持續1~2周,一般3~4周皮損結痂、癒合。
2.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多在原發感染後1~4個月內復發。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的臨床表現與原發性的相似,但症狀輕,皮疹范圍小,病程也短,一般在數日內可自愈。復發前1~2天,局部常有刺癢或燒灼感等前驅症狀。臨床上所見到的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絕大部分為男性,女性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常不來就診。復發與發熱、月經、日曬、寒冷、某些病毒感染有關。
3.直腸肛門皰疹病毒感染發生在男性同性戀者。患者肛門直腸疼痛,肛門有分泌物,大便時有里急後重感。
4.孕婦、新生兒HSV感染孕婦發生原發性生殖器皰疹常可導致流產、早產、胎兒異常甚或死胎。50%新生兒感染是發生在經原發感染孕婦產道分娩時,可出現高熱、皰疹、肝脾淋巴結腫大、腦炎,甚或敗血症,可致死亡。而孕婦復發感染時,新生兒感染的機會只有5%。
(二)組織病理表皮內水皰,系細胞的氣球變性及網狀變性所致,皰內可見棘層松解細胞及多核上皮巨細胞。真皮乳頭水腫,可見血管外紅細胞,真皮內程度不等炎症細胞浸潤,有嗜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等。
(三)實驗室檢查典型病例一般不需做實驗室檢查,有條件可做病毒分離,用免疫熒光檢查病毒包涵體,電鏡檢查病毒顆粒,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或放射免疫、聚合酶聯反應(PCR)測定檢測病毒抗原以及核酸雜交技術檢測病毒型等。
三、治療
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也不能防止復發。治療目的主要是緩解症狀、減輕疼痛、縮短病程及防止繼發感染等。
(一)一般療法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潔、乾燥及皰壁完整。可每天用等滲生理鹽水清洗2~3次並吸干。並發細菌感染時,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止痛可用5%鹽酸利多卡因軟膏或口服止痛葯。另一要點是給予精神安慰,說明復發的治療方法與處理,以免精神上恐懼。女性復發性生殖器皰疹需做婦科檢查,包括定期子宮頸塗片檢查,以除外早期宮頸癌。
(二)抗病毒葯物治療
1.無環鳥苷(ACV)是一種開鏈嘌呤核苷,能抑制病毒脫氧核糖核酸合成,而對宿主細胞DNA的合成作用較少。被認為是目前最有效的抗HSV葯物。病情嚴重者可靜脈給葯,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mg,每8小時1次,共5~7天。一般病人可口服,每次200mg,每日5次,或每次800mg,每日2次,共服5~7天。能使病毒迅速減少,症狀減輕,癒合時間縮短。外用3%~5%ACV軟膏也能減輕症狀和縮短病程。該葯無明顯副作用。
對復發次數較為頻繁的患者,可預防性的服葯。方法是每次200mg,每日3次,連續服用6~12個月,部分病人可得到完全抑制復發。近年來新開發出無環鳥苷的類似物,如萬乃洛韋(valaciclovir)、法昔洛韋(famicidovir)、潘昔洛韋(pencidovir)等,具有療效確切、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半衰期長、服葯次數少等優點,已有報告用於生殖器皰疹的治療。
2.三氮唑核苷是一種鳥嘌呤核苷的類似物,有抗DNA和RNA病毒的作用。每天服800mg,共10天,能減輕疼痛和縮短病程。
3.酞丁安搽劑能明顯抑制皰疹病毒的復制,對原發性皰疹效果較好。
(三)疫苗與免疫抑制劑對嚴重的原發性生殖器皰疹和反復發作的病人,可試用非特異性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以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但其效果不太可靠,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病人慎用。
(四)免疫增強劑對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可採用免疫增強劑以提高機體免疫調節功能。如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天3次,每連服3天後停葯11天,即每2周服葯3天。也可用左旋咪唑塗布液,塗於前臂屈側,每天1次,連續3天。每周用葯3天。
(五)中醫葯治療
1.內服葯可分兩型辨證論治:①肝熱感毒型:多見於本病原發性者,治宜清肝瀉火,除濕解毒。方用龍膽草10g、黃芩10g、柴胡10g、山梔子10g、生地10g、車前子10g、木通10g、馬齒莧30g、生苡仁30g、板蘭根30g。②氣虛蘊毒型:多見於本病復發性者,治宜益氣化瘀、除濕解毒。方用生黃芪30g、生苡米30g、白術10g、當歸10g、白芷10g、紅花10g、炒皂刺10g、豬苓30g、土伏苓15g、板藍根30g、草河車15g。
2.外用葯可用雄黃解毒散或青黛散水調外敷。
四、預防
避免與發作期生殖器皰疹患者發生性接觸。復發性生殖器皰疹患者行性生活時應使用避孕套。早期妊娠婦女患生殖器皰疹最好中止妊娠,晚期妊娠感染HSV者宜做剖腹產。對復發性病人在前驅期口服無環鳥苷,有部分或完全保護作用。
單純皰疹:【概述】
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熱瘡。
【診斷】
根據皮膚粘膜交界處的簇集性水皰群,自覺症狀輕,皮損局部有灼熱感。病程短、反復再發,在發熱或胃腸功能紊亂時發生,即可診斷。
【治療措施】
1.全身治療 本病有自限性,約2周即可自愈。一般給予對症治療,無需特殊處理。對嚴重泛發性的除給予支持療法外,也可口服無環鳥苷,每次200mg,每日5次,連服5~7天。也可靜脈滴注,每次5mg/kg體重,每8小時1次,共5天(濃度1~6mg/mL,1小時注射完畢)。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日3次,每周連續口服3天。聚肌胞2mg qd iM10天為一療程。可減輕症狀,抑制病毒擴散,但不能控制復發。
2.局部治療 治則以乾燥、收斂和預防感染為主。外用1%氯鋅油,紫草油等方法。
汗皰疹:
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因為它發生的部位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地方,又以水泡為主要的表現,所以在以前一度以為它和汗腺流汗有關,而將它命名為汗皰疹。現今已經證實它和汗腺、流汗這些因素都沒有關聯。其臨床表現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
當前醫學對於汗皰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數病人發現和身體他處的黴菌感染或金屬過敏甚至情緒壓力有關。可能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夏季多見。
預防汗皰疹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據它的相關特性來預防。1.情緒的控制。2,做飲食日記,找出自己的汗皰疹和金屬是否相關,如果有相關要盡量避免。 3.在季節交替時,要少碰水少碰清潔劑,多擦乳霜。
治療: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2、手腳保養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
3、局部類固醇葯膏:在劇癢的狀況下,靠單純的保養要減低癢感相當圈難,這時候需要局部類固醇葯膏采減少癢感並且控制病情。
4、壓力的控制:-壓力的控制對緩和病情、減少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5、低金屬飲食:根據統計,此種方法對於合並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具有高度療效。
症狀:雙手同時長紅色水皰,有劇烈瘙癢的感覺。
治療:和手愛出汗、敏感體質有關,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外塗、口服葯物。
其發病主要是由血虛血燥、皮膚失養、燥熱生風所致,治宜養血潤燥、疏風止癢。雙手脫皮的常見原因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手癬;化學損傷引起的接觸性皮炎;先天遺傳因素引起的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治療方法】手掌脫皮有季節性,可有自愈傾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對比較嚴重或反復發作者,西醫葯多採用鎮靜劑、抗組織胺類葯物以及抗膽鹼類葯物治療。
1、 水皰階段應以收斂、止癢為主,可用中葯膚康潔塗液外搽,也可用10%明礬溶液浸泡。
2、脫皮階段以外用葯保護新生長的表皮,可以膚康潔軟膏外塗。
3、皮膚乾燥角質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採用保濕防裂的「膚康美軟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脫尚未完全剝離的角質層,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較嚴重或反復發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20克、山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防風15克、蒺藜30克,將上方加水後煎煮服用。一般情況下3-5劑即可見效。
5、維生素C注射液搽塗患處,每日2次,3天一個療程。對皮損的恢復有較好的效果。 方法:先將手洗干凈,待稍干後,用維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內,然後雙掌將葯液擦勻,待葯液干後發白時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療效:有報告用維生素C治療手脫皮患者,輕者1次顯效,重者3次顯效,數日可愈。
6、患者還應保持樂觀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及情緒激動,盡量少接觸鹼性洗滌劑。可防止該症的發生。
7、生薑切碎放白酒內泡24小時後塗在患處,每天1—2次,療效十分顯著。
8.鮮韭菜汁加紅白糖適量每日服一次連服4次有效。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後,病毒活動繁殖而激發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
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
病程一般為半個月左右。
好發部位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可支配的皮膚區域。
皮疹特點潮紅斑的基礎上出現群集的丘疹、水皰,粟粒至綠豆大小,皰液清亮,嚴重時可呈血性,或壞死潰瘍。皮疹單側分布呈帶狀為該病的特點。
自覺症狀自覺疼痛,劇烈難忍。疼痛可發生在皮疹出現前,表現為感覺過敏,輕觸誘發疼痛。疼痛常持續至皮疹完全消退後,有時可持續數月之久。
皮疹初起為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2天後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數天後,皰壁鬆弛,皰液混濁,而後逐漸吸收,干痼。愈後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

7. 皰疹引起的後遺症怎麼處理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在原發感染時引起水痘,也可以形成潛伏感染,病毒隨神經進入脊神經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中長期潛伏並不引起症狀,多年後在某種誘發因素的激發後病毒活躍增殖,引起神經節炎症,導致神經痛,並且在相應神經節段分布部位皮膚上形成水皰。帶狀皰疹並發臂叢神經損傷並不多見。據報道1%~5%帶狀皰疹患者可並發運動癱瘓,系帶狀皰疹病毒由感覺神經節直接累及鄰近的神經系統所致。這與患者年齡大,全身抵抗力降低、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機體中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特異性抗體滴度密切相關,年齡越大,滴度越小。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病是帶狀皰疹發病後雖局部皮損修復,而局部神經痛仍遷延不愈或發展成為頑固性神經病,其自發性閃電樣或撕裂樣疼痛,常令病人寢食不安,生活質量極為低下。除此之外,大多數病人常伴較明顯的持續性的燒灼病、發活障礙以及情緒異常,如焦慮和抑鬱等,嚴重時可有自殺傾向。 一、發病機制 PHN的發病機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其病理生理學基礎也是推測性的,並未得到證實。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損傷可能導致正常傳入抑制的減弱和興奮狀態的異常升高;神經遞質和生長因子在PHN的發病中也起重要作用,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與炎症反應中的疼痛有關。在難治性PHN患者的腦脊液中,有較高濃度的IL-8,而且淋巴細胞增多。屍解研究證明病程長度的PHN患者脊髓周圍炎症反應明顯,可見有較多的淋巴細胞聚集,脊髓背角及脊髓後根神經節有變性改變;而在PHN完全恢復的患者中,未發現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Rowbotham等[4]通過免疫熒光對PHN患者的皮損及其對側正常皮膚對照檢測發現,有異常神經痛者,其末梢神經密度增加,而感覺缺失者末梢神經密度減低。 幾個傾向性危險因素: 1、年齡 PHN的發病率與年齡有直接的關系,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易患PHN。據統計,年齡為65歲的帶狀皰疹發病率是年齡為40歲的4倍,而60歲以上的帶狀皰疹患者有50%將發展為PHN,70歲以上的將有75%發展為PHN。近幾年來,帶狀皰疹和PHN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這種現象可能與人口老齡化、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增加有關。 在帶狀皰疹患者中,老年患者的PHN發病率較高,這已被許多研究所證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將出現免疫衰老,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均降低,從而導致病毒感染的擴散,神經受損嚴重;同時老年人的神經系統損傷的修復能力較年輕人差,因此老年帶狀皰疹患者更易並發PHN。 2、糖尿病 Baron等研究發現帶狀皰疹患者皮損以外的皮膚興奮閾升高,並發PHN的可能性增大。統計資料顯示,伴有糖尿病的帶狀皰疹患者發生PHN是無糖尿病患者的2倍,這是由於糖尿病患者的多發性神經損害使之更易患PHN。因此可以推論,老年患者易患PHN與全身神經纖維的退行性變有關。 3、免疫力低下 據統計,一般非腫瘤住院患者中,帶狀皰疹的發病率為0.22%,而惡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中,其發病率為9%,白血病患者為2%,在其他腫瘤中為0.46%,接受大劑量放療和化療的骨髓移植者帶狀皰疹的發病率高達50%以上,約1/3發生播散。據國外報道[8],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AIDS)、結締組織病以及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類患者器帶狀皰疹發生後,易導致病毒感染的擴散,神經損傷嚴重,常有較高的PHN發病率。 4、其他 急性期疼痛以及皮疹的嚴重程度均與PHN的發病率呈正相關;若帶狀皰疹急性期伴有高熱,尤其體溫高於38℃,常常是PHN的危險因素。 體內用葯: (一)抗病毒葯物 1、鳥苷類:帶狀皰疹是潛伏在脊神經後根神經節內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再活化而引發,在急性期給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葯物治療可使PHN的發生率減少50%[11]。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及萬乃洛韋(valacyclovir)均能夠有效地限制病毒的復制,加速痊癒,減輕早期疼痛。周萍英等用常規劑量(1000mg/d)與大劑量(4000mg/d)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對照研究表明,大劑量治療組療效明顯優於常規劑量組,且服葯時間越早,療效越好,並能顯著降低PHN的發病率。但是也有人應用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方法對PHN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檢測未發現有帶狀皰疹病毒DNA或RNA的復制。因此,他認為對PHN患者給予抗病毒葯物無治療意義。 2、干擾素:干擾素(Interferon)是細胞對病毒感染或一些非病毒誘導劑反應而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可干擾病毒復制所需的各種酶類如RNA復制酶、DNA多聚酶等,致使新的病毒不能合成,早期應用可作為高危患者活動性感染的輔助治療。 (二)抗抑鬱葯和抗癲癇葯 1、抗抑鬱葯 1982年有學者通過對照研究證明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治療PHN是有效的。從那時起去甲腎上腺素能抗郁葯去甲替林(ntriptyline)、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馬普替林(MAPROTILINE)也證明用於治療PHN有效。這些葯物的止痛作用與其抗郁作用無關。動物實驗證明5-羥色胺(5-HT)也是重要的止痛介質,它在脊髓和腦干能抑制疼痛信息的傳遞。阿米替林能影響神經元對5-HT的攝入,故其能起到止痛作用。有人觀察的帶狀皰疹患者中,有35例在皮疹出現72hr內應用阿昔洛韋治療;29例在皮疹出現24hr內給予低劑量阿米替林。6個月後,前組中的31.4%(11/35人),後組中的17.25%(5/29)發生神經痛,結果顯示,在預防PHN中阿米替林比阿昔洛韋更有效。應用阿米替林宜從小劑量開始,即25mg/d,以後每周增加25mg,直到最大劑量75mg/d;體弱者,開始劑量為10mg/d,以後每周增加10mg,直到最大劑量50mg/d,一般需服用幾周後,症狀才能緩解,疼痛消失至少2個月後才可減量,甚至有些患者需終生服用低劑量的阿米替林。在增加劑量的過程中,如出現副作用,應給予相應針對性處理。用葯前,須向患者交代此葯不是用於抗抑鬱作用,而是使用其獨特的止痛作用。阿米替林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口唇發干,在用葯的過程中應用時局部給予潤唇膏或多飲水。其它副作用尚有鎮靜、便秘和體重增加等,應用時給予對症處理。 2、抗癲癇葯 用於PHN治療的主要有苯妥英鈉(sodiumphenytoin)和醯胺咪嗪(又名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以及加巴噴丁(gabapentin)。加巴噴丁已在美國及一些歐洲國家出售。其治療作用可能與穩定神經細胞膜電位有關,也可能是其抑制腦干以上有關疼痛的結構如網狀強構的突觸傳遞,特別是多突觸末梢的沖動傳遞有關。 苯妥英鈉的常用劑量為100~200mg/次,3次/日。最大量300mg/次,600mg/日。主要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反應,長期使用可發生骨質疏鬆、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或再生障礙性貧血、中毒性周圍神經痛。用葯時應用時補充維生素D、B6、B12以減少副作用。卡馬西平的常用劑量為100~300mg/次,3次/日,極量1200mg/次,副作用有眩暈、惡心、錐體外系症狀、體位性低血壓。偶見尿瀦留、過敏性皮炎、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三)糖皮質激素 合理應用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症過程並減輕背根神經節的炎症後纖維化。在急性期給葯可減少PHN的發病率,但有可能使病毒播散。對老年體健的患者以及嚴重帶狀皰疹患者如出血型、泛發型及壞疽型帶狀皰疹,為預防PHN,應及早用葯,盡可能在起病7天之內應用。口服強的松40~60mg/d,療程10日。但在使用激素期間,必須同時給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葯。在免疫反應差的患者不宜使用皮質激素。 (四)免疫制劑 血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抗體陽性的人群是帶狀皰疹和PHN的高危人群,對該類人群接種疫苗可提高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五)鞘內注射甲基強的松龍(methylpred-nisolone)PHN的神經病變在受累區的外周神經及中樞神經的多個部位,且腦脊液中IL-8濃度較高,屍解發現受累區的脊髓周圍炎症反應明顯,因此應給予及時有效的抗炎治療。通過隨機雙盲研究發現[18],鞘內注射甲基強的松龍—利多卡因(3%利多卡因3ML,醋酸6—甲基強的松龍60MG),每周1次,共4周,能有交地降低腦脊液中的IL—8水平、減輕炎症及炎症造成的水腫和毒性反應,而且皮質激素能穩定神經細胞膜,抑制C神經纖維的異常放電。甲基強的松龍是迄今發現的神經毒性最小的皮質激素,在臨床上並不將其直接注射神經,且使用的濃度只是實驗濃度的1/30,因此臨床上並未見任何毒、副作用。對於一些疼痛較重、病程持續時間較長且應用常規止痛治療無效的頑固病例,均可考慮應用此法進行治療。 (六)紫外線負氧離子噴霧紫外線照射可加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情況,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患處皮膚與神經末梢修復,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對預防和治療PHN效果明顯。方法是使用紫外線負氧離子噴霧儀(常州武進醫療用品廠生產),噴霧開始後,同時開啟負離子和紫外線,噴頭對准疼痛部位,距離30~50cm,溫度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宜,每日1次,每次20分鍾,療程2周。 (七)止痛葯 1、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該類葯物對PHN或任何其它的神經痛均無明顯療效,應盡量避免應用該類葯物。 2、阿片類葯物在美國[24],許多研究者對應用阿片類葯物,如嗎啡(mphine)、二乙醯嗎啡(diamphine)治療PHN有爭議。歐洲人一致認為,阿片類葯治療PHN無效,即使是硬膜外給葯。但是,北美一些人[26]認為,麻醉性鎮痛葯對治療PHN有幫助,至少對於那些其它治療無效的頑固性疼痛,給予合理的劑量可以減輕疼痛數小時,尤其是口服鹽酸羥氫可待酮(oxycodone)5~10mg/4hr是有效的。 (八)營養神經 維生素是機體維持正常代謝和機能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許多B族水溶性維生素如B1、B12等,以及某些脂溶性維生素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對神經組織的代謝產生影響。PHN患者給予該類葯物,可作為其它治療的輔助治療。維生素B1100mg肌注,1日1次;維生素B12500μg肌注1日1次。 體外用葯 1、辣椒辣素(capsaicin)霜即使是最頑固的病例使用辣椒辣素霜外塗,在連續使用8周後也有效;如果外周神經被破壞,用葯時間須延長。鄭燕嵐等[28]採用0.025%辣椒素霜直接塗抹於疼痛處,每日4次,治療PHN取得了較好療效,其辣椒辣素原葯由廈門大學化學系提供,以基質霜配製成0.025%濃度霜劑。 2、利多卡因霜局部塗抹利多卡因霜能有效減輕PHN的疼痛症狀。Iseki[29]局部使用10%利多卡因霜治療23例亞急性帶狀皰疹和23例PHN患者,治癒率為21.6%,未發現有毒、副反應。 3、1%扶他林(diclofenac)乳劑該葯局部外用治療PHN也可取得較好的療效[30],方法是:用1%扶他林乳劑按摩疼痛處,每日4次。局部按摩可使其中的活性成分雙氯芬酸滲透皮膚,聚集於皮下組織,減輕急慢性炎症反應。 其他 1、精神心理治療PHN的疼痛常與精神及情緒有關,所以積極的休息,如播放優美的音樂,將會使患者從身心上得到全面的放鬆,在治療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治療可作為其它治療的補充。 2、音頻電療及激光照射具有鎮痛、消炎、消腫的作用,促進疤痕粘連松解、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小功率He—Ne激光能刺激機體產生較強的防禦機能,促進組織再生,包括膠原纖維和毛細血管的再生,促進上皮細胞合成代謝,同時有止痛作用,細胞破壞所釋放的化學介質達到一定濃度後,均可引起疼痛,小功率He—Ne激光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致痛物質濃度降低,滲透壓改善,水腫減輕,直接減弱神經末梢的化學性及機械性的刺激作用,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治療帶狀皰疹及PHN時,可結合患者的病情及體質情況給予具體處理。對於急性帶狀皰疹患者,首先應給予抗病毒治療,若患者年齡超過60歲,一開始就應同時給予阿米替林10mg/日,觀察6周。若疼痛消失,1月後停用阿米替林;若疼痛持續存在,應增加阿米替林的用量,每周增加25mg(體弱者10mg),直到最大劑量為75mg(體弱者為50mg)。待疼痛減輕,1月後可逐漸減少阿米替林的用量;如果疼痛無改善,應維持應用足量抗抑鬱葯8周。若治療失敗,可加用抗癲癇葯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若疼痛持續不減,可使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或神經阻滯或鞘內注射甲基強的松龍。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應使患者徹底放鬆、休息,並同時給予利多卡因或辣椒辣素霜或扶他林乳劑,也可輔助其他治療如音頻電療或小功率He—Ne激光治療或紫外線負氧離子噴霧或TENS治療等。 另外,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及有無並發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應加強血糖的控制,因糖尿病本身就能加重病情,降低疼痛的治療效果。因此不能忽視其治療,否則不能取得預期療效。 三、中醫治療 中醫尚未將PHN列為一個獨立的病種來論治,一般是根據發病部位及其疼痛所屬經絡走向,進行辨證或辨病組方,總以療效為出發點,究其病因乃病後體虛、正氣不足,肝膽氣滯、濕熱、瘀血阻絡或挾風邪上擾,痛是有所不通之處,宜扶正以祛邪,疏肝利膽順其氣。調氣治血行其瘀,祛風通絡定其痹,發於頭面部者,川芎茶調散,通竅活血湯之類;發於胸背腰腹者,四逆、金鈴子散、逐瘀湯等化裁;發於下體者,龍膽瀉肝腸,止痛如神湯等加減出入。外用葯酌情運用青黛散、墨龍散塗敷之。 另有學者按疼痛部位,頭部用川芎茶調散加黃芪、蔓荊子、延胡索、僵蠶;胸背部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肢痛以身痛逐瘀湯加減。 四、針刺快速止痛法 (一)針刺治療: 1、帶狀皰疹周邊劃痕,距帶狀皰疹的皮損邊緣1cm處,用磺酒、酒精常規消毒皮膚後,用毫針或者注射針頭針尖沿著皮損劃痕,痛輕者劃痕呈微紅,痛重者以皮略出血為度。 2、帶狀皰疹周邊圍刺;沿著劃痕進行圍刺,手法要輕,行針要快。進行的深度為0.3~0.5寸,針距0.2~0.3寸,痛甚者或大面積的可再重復圍刺一次,給予(略粗一點的針)強刺激。帶狀皰疹的皮損在疏鬆的組織及重要器官(如眼、口、胸部、乳房、陰囊)較近時,圍刺要接近皮損的邊緣,以免針刺過痛及過深(氣胸)損傷重要器官。圍刺後根據帶狀皰疹所在脊神經根部(同側華佗夾脊穴)進行針刺。皮損面積較大的劇痛者留針,接上針灸儀,電流強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宜,維持30分鍾。 (二)皮損部位注射 1、皮損局部封閉,劃痕及圍刺後。一般患者都能夠迅速止痛痊癒,對皮損面積較大劇痛者,可進行封閉治療。常規消毒皮膚後用10ml注射器,7號針頭將葯物(維生素B12500μg,維生素B1200mg、病毒唑100mg、氟美松10mg、2%利多卡因5~10ml)呈放射狀注射在疼痛部位。 2、脊神經根部注射:對年齡較高,皮損面積較大的出血型或壞疽型患者可進行治療,在皮損相應的脊神經根部(脊神經節)常規消毒皮膚,用2ml注射器,5號針頭將復方奎寧(上海產)2ml注入1~2cm深,勿過淺以防局部組織壞死。 3、水皰內減壓:水皰內張力過大刺激神經末稍是疼痛的一個原因,及時解除張力而緩解疼痛。用消毒針頭刺破水皰壁放出漿液,表面塗爐甘石合劑。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水皰的吸收,每日紅外線理療1~2次,每次半小時或皮損局部在太陽下照射,每日1~2次,每次半小時。 (三)阿是穴位注 葯物:丹參注射液10ml、1%利多卡因4ml,VitB121ml治療首日加用醋酸潑尼松1ml。 取穴:疼痛局部取阿是穴,沿皮膚呈30°角進針,刺入皮下,回抽無血,注入葯液成皮丘狀 療程:每日1次,7次1療程,一般3個療程。 五、護理 (一)疼痛的觀察 老年人往往有多種疾病並存,在觀察疼痛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注意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質及有無伴隨症狀。特別要注意和其它疾病相鑒別,如心絞痛、急性膽囊炎、偏頭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要十分熟悉有關病的疼痛特點,如心絞痛是胸前區壓榨、憋悶或緊縮痛。急性膽囊炎是右上腹部持續性脹痛伴惡心嘔吐。在進行評估時,不僅要認真聽取病人對疼痛程度的敘述,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身心反應,如面色、表情、有無出汁,生命體征的變化,還要注意了解輔助檢查的變化,以明確診斷,避免誤診、漏診。例如,有資料載在護理1例男性患者,門依擬「左季肋部帶狀皰疹」收住。入院時疼痛難忍,醫囑給安定1支、顱痛定1支肌注。經處理後入睡,D2早上巡視病房時,發現患者疼痛減輕,但主訴疼痛性質有所改變,立即匯報醫生,經心電圖檢查,發現患者確實伴有心絞痛,即加用抗心絞痛葯物治療而緩解。該患者25d後治癒出院。臨床護理實踐也發現,門診以心絞痛、急性膽囊炎住院,通過觀察檢查,最後確診為帶狀皰診。一定要勤巡視、細觀察、多詢問、多思考、勤匯報,及時發現問題和處理出現的問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 (二)疼痛的護理 單純性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如不明顯者,可採取放鬆療法,指導患者分散注意力,給予舒適的體位。如疼痛難以忍受者,遵醫囑給予鎮痛鎮靜葯,如安定、卡馬西平、顱痛定等。在給鎮痛葯時,注意觀察葯物的副反應,防止成癮和意外 (三)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學會同情、理解老年人患帶狀皰疹帶來的痛苦,允許他們發泄,甚至吟伸,向家屬講明帶狀皰疹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人體,進入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使受侵犯的神經發炎及壞死,產生的神經痛。使家屬理解,從而配合我們共同護理好病人。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文化修養,用和善的語言安慰、疏導鼓勵他們,做好安全護理,經常和他們談有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人,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帶狀皰疹引起疼痛的原因、病程及癒合,幫助樹立信心,取得配合。 (四)飲食護理 機體抵抗力下降是本病發病的主要誘因,食慾不振,可引起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可使皮膚壞死,癒合時留下疤痕。所以我們要宣教加強營養的重要性,鼓勵進食,避免刺激性飲食,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牛奶、雞蛋、魚肉、豆製品及新鮮蔬菜。烹調時注意色、香、味及營養成分,對於牙齒脫落的老人要囑家屬把食物切碎、煮爛,並勸老人細嚼慢咽,少量多餐,經常更換飲食品種,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必要時給助消化葯,促進食慾,如有冠心病、高血壓病史者,應囑低鹽低脂飲食,避免飽餐,膽囊炎病史者給低脂易消化的飲食,有糖尿病病史者按糖尿病的飲食原則,適當增加蛋白質的飲食。 (五)一般護理 熱情接待,注意首因效應,為病員創造一個舒適、安靜、整潔的環境,室溫不宜過高,光線稍暗,空氣新鮮,幫助病人修剪指甲毛發,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床單清潔乾燥。

8. 17年的單純皰疹,有沒有辦法根治

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熱瘡。

【治療措施】

1.全身治療 本病有自限性,約2周即可自愈。一般給予對症治療,無需特殊處理。對嚴重泛發性的除給予支持療法外,也可口服無環鳥苷,每次200mg,每日5次,連服5~7天。也可靜脈滴注,每次5mg/kg體重,每8小時1次,共5天(濃度1~6mg/mL,1小時注射完畢)。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日3次,每周連續口服3天。聚肌胞2mg qd iM10天為一療程。可減輕症狀,抑制病毒擴散,但不能控制復發。

2.局部治療 治則以乾燥、收斂和預防感染為主。外用1%氯鋅油,紫草油等方法。

【病因學】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腦)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感染。此兩型可用熒光免疫檢查及細胞培養法相鑒別。

人是單純皰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損皮膚進入體內,潛居於人體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原發性感染多為隱性,大多無臨床症狀或呈亞臨床表現,僅有少數可出現臨床症狀。原發感染發生後,病毒可長期潛伏於體內。正常人群中約有50%以上為本病毒的攜帶者。HSV在人體內不產生永久免疫力,每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發熱、胃腸功能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緒改變時,體內潛伏的HSV被激活而發病。

研究證明,復發性單純皰疹患者可有細胞免疫缺陷。一般認為HSV-Ⅱ型與宮頸癌發生有關。

【臨床表現】

臨床多見者為限局性單純皰疹。局部開始有灼癢緊張感,隨即出現紅斑,在紅斑或正常皮膚上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群,皰液清徹透明,後來變混濁,擦破後出現糜爛、滲液、結痂,也可繼發化膿感染,此時附近淋巴結可腫大。病程1~2周可自愈。愈後可遺留暫時的色素沉著斑。皮疹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唇、口周、鼻孔附近及外陰處。亦可見於顏面、口腔及眼等部位。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細胞發生氣球樣變性,網狀變性和凝固壞死,開始細胞核內可見嗜鹼性包涵體,後期變為嗜酸性包涵體,真皮乳頭輕度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反應重時可有血管炎表現。

【鑒別診斷】

(1)面部帶狀皰疹 皮疹多數沿三叉神經或面神經的分支分布,基底炎症明顯,呈帶狀排列,伴有神經痛。

(2)膿皰病 散在性膿皰,其周圍紅暈明顯,有蜜黃色結痂。多見於兒童暴露部位,夏秋季節多見。

美國最新抗過敏產品泰萊康敏NOLI膠囊:可通過催化體內酵素,調整酸性體質轉化成健康活力的鹼性體質,,從而令體內肥大細胞及嗜鹼細胞性狀穩定,提高機體的整體免疫力在接觸到過敏源的情況下不會釋放過敏介質,達到根治過敏疾病的效果.
美國康敏葡萄籽OPC復合膠囊:是泰萊公司最新研發的地三代復合OPC抗過敏產品,除了復合天然葡萄籽提取物、無公害綠茶提取物外,還復合了微細抗過敏因子硒及紫蘇籽成份,強力排除自由基,清除體內過敏因子。有效成份通過體內循環系統到達身體每個部位,對各種情況的過敏現象都能達到有效的抑制。實驗證明:人體服用康敏膠囊3個小時後,提取血樣檢測,可測到OPC成份的存在。所以,
美國泰萊公司康敏抗過敏產品治療過敏疾病有以下特點:
1.安全無憂,純天然無提取物,無傳統抗過敏葯物的副作用。
2.見效快,普通過敏現象服用10天就可見效緩解,過敏性體質的人群,服用1瓶可見效。
3.治療徹底,不易復發。通過調整體內環境改變細胞性狀達到治療的效果,不同於傳統西葯的治標不治本。
4.全面性。通過微細分子到達全身每個部位,調理整體免疫機能。

9. 什麼是皰疹

皰疹(paozhen)皰疹病毒所致的皮膚病。常見的有單純皰疹與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的非傳染性皮膚病。多見於高燒患者,正常人亦可發生。皮疹為針頭大小的密集成群的小水皰,內含透明漿液,很少融合,破潰後形成糜爛面,逐漸乾燥結痂,經常反復發作。治療上可局部外用龍膽紫,種牛痘對反復發作有一定預防作用。帶狀皰疹為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非傳染性皮膚病,發病急,為集聚的小水皰,內容物透明澄清,皰壁緊張發亮,周圍有紅暈,各群水皰間有正常皮膚,呈帶狀排列,常生於身體的一側,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以肋間神經與三叉神經較為多見)。神經痛為本病的特徵,一般在皮疹出現前或與皮疹同時出現。病程2~3周。治療上可服用中葯龍膽瀉肝丸、注射維生素B12、維生素B1或用1~2%奴夫卡因局部封閉,皮損可外用龍膽紫或爐甘石洗劑。
生殖器皰疹的病原體是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單純皰疹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人類是單純皰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單純皰疹病毒可分為Ⅰ型(HSV-1)及Ⅱ型(HSV-2)兩種。兩者的抗原性不同,即說明它們的結構不同,所產生的抗體也是不同的,所以患口角皰疹的患者並不能對生殖器皰疹有免疫性。HSV-1主要引起口唇部皰疹(俗稱熱瘡),然而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皰疹,但兩者也可交叉。90%的生殖器皰疹病例由HSV-2型感染引起,只有10%患者是由HSV-1型感染引起。由HSV-1型引起的生殖器皰疹症狀較輕,易於治療。
生殖器皰疹組織病理:表皮內水包,系細胞的氣球變性及網狀變性所致;皰內可見棘辰松解細胞及余核上皮巨細胞。真皮乳頭水腫可血管外紅細胞。真皮內程度不等炎症細胞浸潤。有嗜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等。
單純皰疹病毒經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體內,並在表皮或真皮細胞內復制。不論有無臨床表現,單純皰疹病毒將充分復制並感染感覺或自主神經末梢,並由軸索運送到神經節內的神經細胞中。感染初期,單純皰疹病毒在神經節及與之相接觸的神經組織內復制,然後經外周感覺神經移至皮膚粘膜表面而發生皮損。HSV感染往往是全身性的,幾乎所有的內臟和粘膜表層內都可分離到HSV。
生殖器皰疹的基本特點是一旦染病,周期發生,纏綿不愈,而且它可引起不孕、不育,死胎、畸胎。原發感染後經過一定的靜止期後常復發,引起復發的原因是發熱、月經來潮、勞累、精神緊張、精神創傷及外感等。食物及葯物也可能成為誘因。本病屬於中醫「熱瘡」范疇。

10. 我的鼻子會時不時地長單純性皰疹,而且都是長在鼻腔裡面,請問該用些什麼葯,平時要注意些什麼啊

【概述】

單純皰疹(Herpes Simplex)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熱瘡。

【診斷】

根據皮膚粘膜交界處的簇集性水皰群,自覺症狀輕,皮損局部有灼熱感。病程短、反復再發,在發熱或胃腸功能紊亂時發生,即可診斷。

【治療措施】

1.全身治療 本病有自限性,約2周即可自愈。一般給予對症治療,無需特殊處理。對嚴重泛發性的除給予支持療法外,也可口服無環鳥苷,每次200mg,每日5次,連服5~7天。也可靜脈滴注,每次5mg/kg體重,每8小時1次,共5天(濃度1~6mg/mL,1小時注射完畢)。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日3次,每周連續口服3天。聚肌胞2mg qd iM10天為一療程。可減輕症狀,抑制病毒擴散,但不能控制復發。

2.局部治療 治則以乾燥、收斂和預防感染為主。外用1%氯鋅油,紫草油等方法。

【病因學】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腦)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感染。此兩型可用熒光免疫檢查及細胞培養法相鑒別。

人是單純皰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損皮膚進入體內,潛居於人體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原發性感染多為隱性,大多無臨床症狀或呈亞臨床表現,僅有少數可出現臨床症狀。原發感染發生後,病毒可長期潛伏於體內。正常人群中約有50%以上為本病毒的攜帶者。HSV在人體內不產生永久免疫力,每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發熱、胃腸功能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緒改變時,體內潛伏的HSV被激活而發病。

研究證明,復發性單純皰疹患者可有細胞免疫缺陷。一般認為HSV-Ⅱ型與宮頸癌發生有關。

【臨床表現】

臨床多見者為限局性單純皰疹。局部開始有灼癢緊張感,隨即出現紅斑,在紅斑或正常皮膚上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群,皰液清徹透明,後來變混濁,擦破後出現糜爛、滲液、結痂,也可繼發化膿感染,此時附近淋巴結可腫大。病程1~2周可自愈。愈後可遺留暫時的色素沉著斑。皮疹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唇、口周、鼻孔附近及外陰處。亦可見於顏面、口腔及眼等部位。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細胞發生氣球樣變性,網狀變性和凝固壞死,開始細胞核內可見嗜鹼性包涵體,後期變為嗜酸性包涵體,真皮乳頭輕度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反應重時可有血管炎表現。

【鑒別診斷】

(1)面部帶狀皰疹 皮疹多數沿三叉神經或面神經的分支分布,基底炎症明顯,呈帶狀排列,伴有神經痛。

(2)膿皰病 散在性膿皰,其周圍紅暈明顯,有蜜黃色結痂。多見於兒童暴露部位,夏秋季節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