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當如何治療
引言:大部分人對單純皰疹腦炎並不了解,因此當出現單純皰疹性病毒腦炎時,往往會不知所措。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如果早期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嚴重時有可能會腦損傷甚至死亡的症狀。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析一下,當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較高時,孕媽媽應該如何治療?
三、小結
孕媽媽感染單純皰疹性病毒後,是會對胎兒造成影響的,並且早期的胎兒會感染,通過胎盤或生殖上行感染,從而導致流產,早產,畸形等。當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有可能會遺傳。這類感染病大多是因為父母接吻、性生活所致,也是病毒感染傳播最常見的途徑。
2.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當怎麼治療
引言: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一種非常少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特徵就是腦部出現炎症。一旦患上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高達5天的頭痛、發熱,接著就是性格和行為都發生改變,甚至導致癲癇發作,出現幻覺,意識模糊。所以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是降低該病死亡率的關鍵,一旦沒有及時的早期診斷或者治療,會導致嚴重的腦損傷甚至死亡。今天小編想探討的話題就是,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當如何治療?
3.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媽媽應該怎麼治療
單純皰疹腦炎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特徵是腦部炎症。受這種情況影響的人可能會出現長達 5 天的頭痛和發燒,然後是性格和行為改變,癲癇發作,幻覺,以及意識水平的改變。如果沒有早期診斷和治療,可能會發生嚴重的腦損傷甚至死亡,單純皰疹腦炎是由一種叫做單純皰疹病毒的病毒引起的。
但是 HSE 的結果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並不總是很容易預測的。提供高水平的護理和腦水腫(即腫脹)等並發症的管理也是影響結果的關鍵因素。建議成人靜脈注射葯物至少 14 天療程。在此期間即將結束時,應重復 LP 並進行 CSF 的 PCR 分析。如果 PCR 不再檢測到 HSV,則可以停止治療,如果發現 HSV,治療應繼續進行,每隔 7 天重復腰椎穿刺,直到確認沒有 HSV。
4. 單純性皰疹腦炎
【治療措施】
一、抗病毒治療:首選無環鳥苷,每次10mg/kg,溶於100ml溶液內1-2h內靜滴,每8h一次,10天為一療程。
二、大劑量激素(氫化可的松100-5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及20%甘露醇靜滴降低顱壓及減輕腦水腫,必要時顳肌下減壓手術。
三、高熱、抽搐、精神錯亂、躁動不安者,應給予物理降溫,止抽搐、鎮靜處理。
四、昏迷者,應注意呼吸道通暢,水、電解質平衡,保持營養,口腔清潔,防止褥瘡、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可小劑量輸血、人血白蛋白或復方氨基酸等。
五、應用干擾素、轉移因子及免疫球蛋白,以增強免疫力。
六、恢復期可以理療、按摩、針炙等幫助肢體功能恢復。
5. 病毒性皰疹如何治療中葯治療可以嗎
不要過分緊張。我有朋友也患過我知道是怎樣一個過程,有的患者皮膚上可能出現大皰、血皰,甚至糜爛,不要緊張,若治療得當10天左右即可痊癒,到現在都沒復發,他就說是用了中葯噴劑的威宏.單純一號你可以試試看
6.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一種什麼疾病?單純胞疹病毒性腦炎它是一種感染性的疾病,一般情況下,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原因是單純胞疹病毒所引起的,這種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當中,而且也不受季節的限制,一般情況下,潛伏期可以達到長達21天的時間,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患者可以出現頭痛發熱腹痛腹瀉等等這樣的症狀,有一部分患者還會在嘴巴和嘴唇部位出現皰疹。這種疾病如果沒有及時得到醫治的話,很可能會引發死亡,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疾病。
7. 嚴重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病情分析:急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指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腦實質炎性反應,大多數病例由Ⅰ型單純皰疹病毒所致。指導意見:昏迷者,應注意呼吸道通暢,水、電解質平衡,保持營養,口腔清潔,防止褥瘡、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可小劑量輸血、人血白蛋白或復方氨基酸等。.以往死亡率高達40%-70%,目前應用特異性抗HSV(單純皰疹病毒)葯使多數患者得到早期有效治療,死亡率下降,30歲以下和僅表現昏睡患者較老年或昏迷患者存活可能性大這個網上看不見你母親的實際情況建議你還是和主管醫生詳細的交流咨詢吧
8.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死亡率高,孕婦應該如何治療
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該病死亡率和致殘率的關鍵,包括早期抗病毒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由於疾病進展迅速,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後。如果臨床懷疑該病,應及時應用抗病毒葯物,同時排除其他疾病。
對症治療,對高熱、驚厥、精神症狀、顱內壓高的患者,可採用降溫、抗癲癇、鎮靜、脫水等方法降低顱內壓,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國外一些學者發現,在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患者顱內壓進行性升高並形成腦疝的情況下,手術減壓治療可以顯著改善預後,因為手術不僅可以降低顱內壓,還可以清除感染病毒的腦組織,防止感染和炎症反應的擴散。
9.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疾病治療
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關鍵,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輔以免疫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 a)阿昔洛韋(無環鳥苷, acyclovir):為一種鳥嘌呤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阿昔洛韋首先在病毒感染的細胞內,經病毒胸苷激酶作用轉化為單磷酸阿昔洛韋,再經宿主細胞中激酶作用轉變為三磷酸阿昔洛韋,與DNA合成的底物2′-脫氧尿苷發生競爭,阻斷病毒DNA鏈的合成。常用劑量為15~30mg/(kg·d),分3次靜脈滴注,連用14~21天。若病情較重,可延長治療時間或再重復治療一個療程。不良反應有譫妄、震顫、皮疹、血尿、血清轉氨酶暫時性升高等。對臨床疑診又無條件作腦脊液病原學檢查的病例可用阿昔洛韋進行診斷性治療。近年已發現對阿昔洛韋耐葯的HSV株,這類患者可試用膦甲酸鈉和西多福韋治療。
b)更昔洛韋(ganciclovir):抗HSV的療效是阿昔洛韋的25~100倍,具有更強更廣譜的抗HSV作用和更低的毒性。對阿昔洛韋耐葯並有DNA聚合酶改變的HSV突變株對更昔洛韋亦敏感。用量是5~10mg/(kg·d),每12小時一次,靜脈滴注,療程14~21天。主要不良反應是腎功能損害和骨髓抑制(中性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並與劑量相關,停葯後可恢復。 a)干擾素:干擾素是細胞經病毒感染後產生的一組高活性糖蛋白,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而對宿主細胞損害極小。α-干擾素治療劑量為60×106 IU/d,連續肌內注射30天;亦可用β-干擾素全身用葯與鞘內注射聯合治療。
b)轉移因子: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致敏而轉化為免疫淋巴細胞,治療劑量為皮下注射每次1支,每周1~2次。 對重症及昏迷的患者至關重要,注意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小量輸血或給予靜脈高營養;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抗驚厥;顱內壓增高者及時給予脫水降顱壓治療。並需加強護理,預防壓瘡及呼吸道感染等並發症。恢復期可進行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