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拉拉秧的功效
拉拉秧,多寫作「剌剌秧」,學名「葎草」有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但需與其它中葯配伍,療效才好,你可搜索「葎草」詞條,網上有很多介紹。
㈡ 葎草據說可以治療濕疹,八個月大的嬰兒能用嗎
小兒濕疹它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 輕度的以外用葯為主,中度可以配合口服葯治療並預防感染,..,......
㈢ 葎草是什麼植物
葎草是桑科葎草屬的一種纏繞草本,在我國分布很廣。其特點是在莖、枝、葉柄上有倒鉤刺,葉片為單葉,掌狀3-7淺裂;雄花小,黃綠色,圓錐花序,雌花序球果狀。通常生長在荒地、纏繞在其他植物上,在農田裡通常作為有害雜草根除。用途主要是葯用、纖維植物、種子榨油工業用等。
㈣ 葎草據說可以治療濕疹,八個月大的嬰兒能用嗎有誰給寶寶用過嗎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多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 皮損為由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復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 起病大多在生後1~3個月,6個月後逐漸減輕,1歲半後大多數患兒自愈,一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 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於頭面部,逐漸蔓延至頸部、肩部、軀干、四肢。 如果發現寶寶起了濕疹,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並及時到醫院請專業兒科醫生做有針對性的開葯(多見一些軟膏)及治療。 1、喂養: 提倡母乳喂養,只是母乳喂養時,母親需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試著不喝牛奶、不吃雞蛋,減少可能過敏源。 如果人工喂養,當寶寶出現濕疹後,除非證明確為奶粉加重嬰兒濕疹外,不必禁食奶粉,適當考慮更換是可以的(因為寶寶的確需要更加適合自己的奶粉,這與濕疹與否無關)。 雞蛋是嬰兒濕疹過敏原檢測陽性率最高的食物,建議數月內,不要餵食雞蛋,可少量喂些水果蔬菜汁,以保證營養。 喂養不宜過飽,以免加重腸道負擔。 2、皮膚清洗: 最好用溫涼的清水輕試,盡可能較少選擇一些沐浴等產品,適當減少沐浴次數,以免過度刺激皮膚,保證乾爽衛生即可。 盡量避免戶外的強光直射,太強的陽光對皮膚不好。 3、穿著: 盡量穿純棉衣服(包括床單被褥等,也以純棉為好),要柔軟寬松,洗滌時要用寶寶專用的洗滌產品,不要用大人的,衣服不要與大人的一起清洗,要單獨用寶寶自己的小盆。 勤洗勤換,衣服在太陽底下曬,有助於殺菌。 4、保持環境衛生,寶寶居住的房間,一定要注意清潔。 5、濕疹容易癢,盡量避免寶寶經常抓,可適當穿長衣長褲,避免背心短褲會暴露大面積皮膚,被寶寶抓破,家長在這段時間,要做好心理准備,不要過於煩躁,情況嚴重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兼用葯物,來進行治療。
㈤ 濕疹是怎麼回事
濕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與機體內因、外因、社會心理因素等都有關。
機體內因包括免疫功能異常和系統性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等)以及遺傳性或獲得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
外因主要包括環境或食品中的過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環境溫度或濕度變化、日曬等,這些均可以引發或加重濕疹。
社會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基本病因
遺傳因素
遺傳是決定一個人是否為過敏體質的最重要因素,不少濕疹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的遺傳因素,其中最典型的為特應性濕疹(遺傳過敏性皮炎或特應性皮炎),研究發現雙親有特應性(遺傳過敏性)體質者,所生子女中70%將會患特應性濕疹,如果一方為特應性體質者,則50%的子女將會患病。
免疫異常
濕疹患者往往有Th2細胞活化、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加、血清IgE水平增高等現象,進行過敏原檢測時,往往有對應多種過敏原的lgE。
女性激素水平變化
某些慢性濕疹的女性患者,經期前或經期周期性出現皮損,這是由於患者對月經周期後期的內源性黃體酮產生了自身抗體的緣故,這可能與變態反應有關。
部分妊娠的婦女可發生濕疹樣皮疹,瘙癢劇烈,可能是對孕激素過敏所致,產後一段時間後很快消失。
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容易導致皮膚瘙癢和濕疹,有時常為疾病的首發症狀,這類患者往往先有皮膚瘙癢,久之皮膚出現丘疹、斑片和肥厚斑塊等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的表現,一般抗過敏治療效果差。除了皮膚瘙癢和濕疹外,還可有皮膚黏液性水腫(甲亢患者)、血管病變和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等其他皮膚表現。
慢性感染性病灶
一些慢性濕疹患者往往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慢性闌尾炎、慢性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咽喉部或鼻旁竇的感染灶等。這些患者的濕疹往往時好時壞,一旦這些感染灶被清除,濕疹往往隨之而愈。
誘發因素
飲食習慣與吸入物
許多患者發生濕疹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有的患者對酒精過敏但不戒酒;
有的患者長期酗酒導致胃腸道和肝臟疾病,繼發濕疹;
有的患者長期生活不規律,使機體正常的生物節律被打亂,導致濕疹和其他疾病;
有的患者偏食辛辣,導致濕疹或使濕疹加重。
某些食物有較強的抗原性,或由於消化道的通透性增強,或由於肝臟對異種蛋白處理及解毒功能降低,容易引起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這些食物包括動物性和植物性:
牛肉、羊肉、雞肉;
海魚(鱈魚、龍蝦、扇貝、帶魚等)、貝殼類、淡水魚(鮭魚、鱸魚、鯉魚等)、蝦、螃蟹、田螺等;
桃、黃瓜、哈密瓜、草莓、蘋果、檸檬、芒果、李子、杏等;
芋頭、毛筍、小麥、香菜、花生、蒜苗、菠菜、茄子、西紅柿等。
一些吸入物最易引起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偶爾也可引起濕疹:
動物皮屑,如狗毛、貓毛等;
真菌,如特異青黴、多主枝孢、煙麴黴、鉸鏈孢霉、點青黴菌、黑根霉等;
蟎類,如屋塵蟎、粉塵蟎等;
花粉,常見有柳樹、楊樹、榆樹、桑樹、梧桐樹等的花粉;
矮豚草、蒿、屋塵、酒精、葎草等。
化學製品
可能會誘發濕疹加重的還有食品添加劑、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包括人工色素、防腐劑及抗氧化劑,酵母、水楊酸、檸檬酸、安息香酸衍化物、酒精等,這些物質可能存在於葯品、口香糖甚至於牙膏中。
局部因素
創傷和皮膚感染部位可發生濕疹樣病變,可能與局部微生物、壞死組織或葯物等共同作用有關,表現為傷口或感染灶周圍皮膚發紅,有密集小丘疹,明顯瘙癢。這些患者容易發生自敏性皮炎,即在遠處也可發生濕疹樣皮疹,特別是手、足的丘疹和小水皰。
此外,女陰濕疹往往由於月經和白帶刺激而遷延不愈,一些皺褶部位的濕疹往往與汗液分泌過多和不易蒸發有關。
精神因素
不少慢性濕疹患者有長期失眠、焦慮、多夢、多汗等自主神經紊亂的表現,有的患者是在精神受到巨大創傷後發生濕疹,有些患者有皮膚行為症,反復用各種香皂、浴液甚至刺激性更強的洗滌劑清洗身體,久之導致濕疹。
這些患者的精神創傷與濕疹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患者的心身健康。在精神因素得到有效治療後,濕疹可逐漸好轉和痊癒。
㈥ 葎草和茜草的葯用區別
葎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肺結核潮熱,腸胃炎,痢疾,感冒發熱,小便不利,腎盂腎炎,急性腎炎,膀胱炎,泌尿系結石;外用治癰癤腫毒,濕疹,毒蛇咬傷。
茜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於熱證出血、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配烏賊骨止血力更強。
㈦ 割人藤(葎草)有什麼功效嗎
割人藤這個名字的由來和這個植物的形狀有關,用手摸會有扎手的感覺。在中醫中被稱為葎草,因為太常見了,路邊、溝邊濕地、偏僻角落裡都有葎草的身影,在農村被叫做拉拉秧,常被用來喂豬。但它並不是雜草哦,能進《本草綱目》、《唐本草》的植物,想來都是一味良葯。雖然葎草身披萬千刺,但仍有一顆仁心。
㈧ 這是什麼植物
葎草
植物簡介
【植物名】葎草
【學名】Humulusscandens(Lour.)Merr.
【英文名】JapaneseHop
【分類】大麻科Cannabinaceae(或作桑科大麻亞科),葎草屬
【別名】勒草、葛勒子、葛勒蔓、來莓草、金葎、山苦瓜、鐵五爪龍、苦瓜草、烏仔曼、玄乃草、拉拉刺、拉拉秧、拉拉藤(不同於茜草科拉拉藤屬的拉拉藤)、五爪龍、大葉五爪龍、拉狗蛋、割人藤、穿腸草。
【分布】廣布於中國和日本各地。為田間、野地常見雜草。
【形態】多年生草質藤本,匍匐或纏繞。幼苗下胚軸發達,微帶紅色,上胚軸不發達。子葉條形,長2~3厘米,無柄。
莖:成株莖長可達5米,莖枝和葉柄上密生倒刺;有分枝,具縱棱。
葉:葉對生,具有長柄約5~20cm,掌狀3~7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形,兩面生粗糙剛毛,下面有黃色小油點,葉緣有鋸齒。
花:腋生,雌雄異株,雄花成圓錐狀柔荑花序,花黃綠色單一朵十分細小,萼5裂,雄蕊5枚;雌花為球狀的穗狀花序,由紫褐色且帶點綠色的苞片所包被,苞片的背面有刺,子房單一,花柱2枚。花期5~10月。
果:聚花果綠色,近松球狀;單個果為扁球狀的瘦果。
鑒定特徵:1.多年生或一年生之蔓性草本,莖粗糙,具倒鉤刺。
2.單葉,對生,3~7裂片,粗鋸齒緣。
3.單性花,雌雄異株;雄花成圓錐狀的總狀花序,花被5裂,雄蕊5枚,直立;雌花少數,常2朵聚生,由大型宿存的苞片被覆;子房1室,花柱2枚。
4.瘦果扁球形,寬0.5cm。
【用途】幼嫩時可作飼草,成株因有倒刺多數牲畜不喜食用。性強健,抗逆性強,可用作水土保持植物。入葯,詳見下文。
應該引起注意的是,葎草是我國秋季花粉症的致敏植物之一,有花粉過敏史的人一定要遠離盛花期的葎草!
[編輯本段]雜草發生規律
葎草又叫拉拉秧等,全國各地均有發生,為常見雜草,對農業生產等有不良影響。其匍匐莖生長蔓延迅速,常纏繞在農作物或者果樹上,嚴重影響其他植物的生長。另因其倒刺對人皮膚易造成傷害,也會妨礙人類生產活動。
一年生蔓性雜草。主要靠種子繁殖。黃河中、下游地區,於3月中旬左右出苗,6~10月份為花期,果實7~11月份成熟。單株結種子數千粒至數萬粒,經越冬休眠後萌發。土深層種子不能萌發,經1年後即喪失發芽力。
防除方法
由於葎草抗逆性較強,常長成較大植株,耗去土地大量水肥,因此,在苗期要及時中耕除草。葯物防除可在苗期噴2,4-D丁酯或二甲四氯等除草劑。
還可用天敵控制。黃蛺蝶的幼蟲以葎草為食。黃蛺蝶幼蟲會用葎草葉片搭建隱蔽所來遮風避雨、規避天敵,進食時才離開。
[編輯本段]入葯信息
【葯材名】葎草
【別名】剌剌秧、剌剌藤、五爪龍、簕草、大葉五爪龍、拉狗蛋、割人藤
【來源】桑科葎草屬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夏秋採集,切段曬干。
【製法】洗凈,曬干,切碎用。
【考證】出自《唐本草》。
1.《名醫別錄》:勒草,生山谷。如栝樓。
2.《唐本草》:(LU草)葉似草麻面小薄,蔓生,有細刺。古方亦時用之。
3.《蜀本草》:《圖經》雲,(LU草)蔓生,葉似大麻,花黃白,子若大麻子。夏采葉用。所在墟野處多有之。
4.《綱目》:LU草;二月生苗,莖有細刺;葉對節生,一葉五尖,微似萆麻而有細齒;八、九月開細紫花成簇;結子狀如黃麻子。
【性味歸經】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肺結核潮熱,腸胃炎,痢疾,感冒發熱,小便不利,腎盂腎炎,急性腎炎,膀胱炎,泌尿系結石;外用治癰癤腫毒,濕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蛇咬傷則敷傷口周圍。
【備注】
(1)用於肺熱咳嗽,可配伍魚腥草、鴨跖草、忍冬藤等葯同用。
(2)對於濕熱下注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或尿道刺痛,或尿中有血等症,可配合鳳尾草、扁蓄、冬葵子、海金沙、烏蘞莓、白茅根等同用。
(3)用於肺癆咳嗽,午後潮熱等症,可配合百部、黃芩、丹參、地骨皮等葯同用。
(4)此外,還有用本品治皮膚濕疹或皮膚瘙癢等症,配合蒼耳草等葯煎湯外洗;治療蛇蟲咬傷、瘡瘍腫痛,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其它】花穗外用則可治腫癤、濕疹、膚炎;另有記載其種子可作開胃葯。
㈨ 拉拉秧子學名叫什麼在中醫葯草起什麼作用
學名:葎草。
中葯作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肺結核潮熱,腸胃炎,痢疾,感冒發熱,小便不利,腎盂腎炎,急性腎炎,膀胱炎,泌尿系結石;外用治癰癤腫毒,濕疹,毒蛇咬傷。
葎草,又稱勒草、黑草、麻葛蔓 、葛葎蔓、葛勒蔓、來毒草、葛葎草、澀蘿蔓、苦瓜藤、鋸鋸藤、拉拉藤、五爪龍、大葉龍五爪蛇干藤、蛇割藤、割人藤、拉拉秧(剌剌秧)、拉拉藤(剌剌藤)、拉拉蔓、五爪龍、洋澀巴蔓、澀巴勒秧、澀澀秧,多年生莖蔓草本植物。
株長1~5米,雌雄異株,通常群生,莖和葉柄上有細倒鉤,葉片呈掌狀,莖喜纏繞其它植物生長。3、4月間出苗,雄株7月中、下旬開花,花序圓錐狀,花被5,綠色。雌株8月上、中旬開花,花序為穗狀。9月中、下旬成熟。耐寒,抗旱,喜肥、喜光。夏、秋季採收。嫩莖和葉可做食草動物飼料。可入葯。
㈩ 拉拉草別稱叫什麼名
拉拉草別稱:拉拉秧、鋸鋸藤、拉拉秧、拉拉腕、娃娃拳、拈拈草、小活血、活血草、紅茜草、四輪車、掛拉豆、紅線草、小血藤、血見愁、拉拉纓、拉狗蛋、沙沙秧根等多個。
拉拉秧,桑科葎草屬一種野生的攀藤植物,徑上面有刺,俗稱剌剌央(拉丁名: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中文學名葎草。
生於耕地,尤其在溝邊,路旁和荒地,長勢旺盛常形成單一群落,是麥田和果園中的主要害草,分布於東北、華北、華南、華東、台灣等。
(10)葎草濕疹擴展閱讀:
拉拉秧形態特徵:
為一年生或多年生常綠纏繞草本,長達4m多。莖枝和葉柄密生倒鉤刺,莖淡綠色,有縱棱。
葉近腎狀五角形,直徑7~10cm,掌狀5深裂,稀為3或7裂,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葉兩面生粗糙剛毛,秋季開花,花小,果穗綠色,類似松球狀,瘦果球形微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