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解!在《紅樓夢》中巧姐是怎麼一個人物
紅樓弱女------嬌弱巧姐 作者 / 佚名
《紅樓夢》中真正個性比較柔弱的女子,其實並不多見。如果一定要在香菱、尤二、迎春之外再找出一個的話,可能要算是巧姐。
巧姐雖然也是十二釵正冊中的人物,但在雪芹原著的前80回中,都還只是個孩子,甚至連句話都沒有,並沒有什麼依據可以說明她的個性特徵。所以,這篇文章更多是我自己的推測,只能代表我個人的主觀意見。
巧姐是王熙鳳的女兒,也是她唯一的孩子。王熙鳳這個人,用賈母的話來形容,就是「霸王」一樣的人。她是賈母長子的兒媳婦,公公是世襲的榮國公,娘家也是京城知名的富有官宦人家,民間傳說「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出類拔萃的王熙鳳。她聰明漂亮,潑辣能幹,善於逢迎又工於心計,在賈家大權獨攬,春風得意。她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熱心起來可以做個孝順周到的孫媳婦或是體貼風趣的大姐姐,厲害起來又是個精明強幹人人敬畏的管家婆,貪婪狠毒起來又是個毫不留情心狠手辣的母夜叉。她平生一無所懼,敢做敢為,也不相信什麼陰司報應,對自己的敵人從來都抱著趕盡殺絕的主張,從來沒有想過要為子孫後代積德。但是這么個厲害人物也有遺憾,就是沒有兒子。她雖然在賈家很得寵,但是沒有兒子的女人在舊社會可能意味著最終會失去地位甚至財產繼承權。而有了兒子才有後半生的保障。比如李紈,雖然青年守寡,可是因為有了兒子賈蘭,照樣有好日子過,雖然不幹什麼活,卻能拿最高的工資,還處處受人敬重。
鳳姐結婚幾年,一直對自己的好色丈夫控制很嚴,生怕他跟別的女人生出兒子來搶占自己的地位,為此不惜把自己的丫環平兒給他作妾以收買其心,並且害死他的寵妾尤二姐。但是,很不幸,她和平兒都沒能生出兒子。隨著唯一一個兒子的流產,她的健康也每況愈下,生兒子是越來越不可能了。於是,很自然地,她把自己僅有的女兒當作了畢生的希望。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鳳姐雖然潑辣狠毒,但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還是非常疼愛的。越是能乾的家長往往越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受累、受委屈,倒是窩囊無能的家長養出的孩子成熟得更加迅速,也更加獨立能幹,所以能幹與不能乾的特性總是隔代遺傳。鳳姐撫養巧姐肯定也是非常的溺愛嬌慣。這個城府極深、心力交瘁的女強人可能只有在面對女兒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發自內心的柔情。女兒是她那顆如同鐵石般冷酷強硬的芳心上最柔軟最溫暖的地方。
然而巧姐並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書中大部分出場時的巧姐都是生病的狀態,不是出水痘就是感冒傷風,身體是嬌弱得很。鳳姐為她非常擔心,畢竟這是她唯一的孩子,要是再活不長,她可就真是一點指望也沒有了。她不但擔心女兒的身體,也擔心她的前途。巧姐出生的日期是陰歷七月初七。中國人認為「七」是個不大好的數字。陰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民間認為這個日子陰氣很重,因為所有喜鵲都上天搭橋去了,所以人間無喜氣。這天出生的孩子多半長大後也是憂多喜少。所以鳳姐也為自己的女兒擔憂。
當劉姥姥游完大觀園後,鳳姐抱著生病的女兒,開始跟她探討起了女兒的命運。鳳姐希望劉姥姥給久未取名的女兒起個好名字,一來可以借劉姥姥的壽,二來因為老劉是窮人,舊社會的人都相信窮人起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劉姥姥雖然只是個農婦,卻生來有些見識。有時表現得象個「三八」,有時卻又有點「半仙」的風度,是個懷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她問清了孩子的生日後,決定給她取名為巧姐,說這是個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劉姥姥還向鳳姐保證說,這個名字可以使這孩子長大後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都從這「巧」字上來。
這也是<紅樓夢>中頗為溫馨的一幕:兩個年齡閱歷和社會地位截然不同的女人共同為一個註定命運多蹇的小女孩籌劃,希圖改善她的前途。每次讀到這里,都讓我想起了<睡美人>的童話故事。二者情節非常神似。<睡美人>中的公主也是在襁褓中就遭受邪惡仙女的詛咒------將在16歲時被紡針刺死。其後一位善良的仙女挺身相助,她雖然無法打破邪惡仙女的魔法,但可以加以改善,就是把被刺而死改成長久催眠,直到有愛情的力量將她喚醒。劉姥姥就象那個好心的仙女,後來她也真的象那仙女幫助公主一樣幫助和保護了巧姐,她才是巧姐命中的救星。
從判詞來看,巧姐後來的確是遇到了難處。賈府敗落,母親病死「獄神廟」。父親可能是入獄,也可能是死了。她被「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也許是王仁和賈蓉)賣入青樓,淪為娼妓。巧姐本來就體弱多病嬌生慣養,一旦從錦綉叢中跌落塵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幾乎崩潰,哪裡還能想辦法跟命運抗爭呢?基本上已經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了。可是因為機緣巧合,遇到了劉姥姥。劉姥姥因為以前得到過鳳姐和賈府的周濟,決定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所以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終於替她贖了身。贖身後的巧姐無家可歸,劉姥姥又收留她,並不嫌棄她的青樓經歷,忍辱含垢,把她許配給自己唯一的外孫板兒為妻。
zhuang
㈡ 紅樓夢里的巧兒是一個怎樣的人
巧姐吧?在前80回里,巧姐僅有的幾次出場幾乎就是一個普通小孩子、最多是富貴人家孩子的通常表現,比如出水痘(見第21回),再者嬌生慣養易生病,如僅僅因為對風吃了塊糕點就發熱了,後來大夫說不過餓兩頓就好了(見第42回)。這些描寫充其量展示了富貴家庭子女過於嬌慣的一面,當然也是為了與巧姐後半生生活窮困相對比,以形成人物命運的前後極大反差。
如果說前80回里有有關巧姐的主要情節的話,那也無法與其他十二釵出場的份量相比。用來暗示巧姐後來命運的情節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巧姐與板兒互換玩物,人們一致認為這是巧姐後來嫁與板兒為妻的伏線,「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那板兒因頑了半日佛手,此刻又兩手抓著些果子吃,又忽見這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好頑,且當球踢著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見第41回)
另一個是劉姥姥給巧姐取名字以及取名字的緣由(見第42回)。「劉姥姥忙笑道:『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劉姥姥起名字的緣由透露出巧姐長大後曾有「一時的不遂心的事」,可是巧姐後來能夠「遇難成祥,逢凶化吉」,都從這「巧」字上來。這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巧姐後來擺脫困境是「諸多的巧合或恰巧」的結果,而不是巧姐被劉姥姥「有意」搭救的結果,或許劉姥姥不顧一切拼了老命也要搭救巧姐,可是事與願違,均以失敗告終,因而,人們通常認為劉姥姥"主動「找到巧姐並搭救巧姐(為巧姐贖身)」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㈢ 誰可以告訴偶巧姐的成長歷程
《紅樓夢》里列入金陵十二釵的巧姐由於年紀細小,性格尚未形成,所以在書中處於陪襯地位。書中提到巧姐嬌貴多病,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鳳姐因巧姐又病,想起要劉姥姥給她起個名字,說「……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她。」劉姥姥聽她剛好是生於七月初七,就笑道:「這個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根據書中第五回寶玉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上畫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織,其判詞雲: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這里」劉氏」就當然是指劉姥姥了.」"巧」是相關語, 指在賈府」勢敗」」家亡」後,巧姐最後無依無靠被她的」狠舅奸兄」勾通 企圖把她賣入煙花巷時,碰巧遇上了受鳳姐救濟過的劉姥姥把她救走的事.劉姥姥成了她的」恩人」,後來,劉姥姥把巧姐招入家裡,與板兒結成夫妻.板兒靠耕作家裡的」兩畝薄田」,巧姐靠勤勞紡織,在荒村裡過著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 正冊判詞之九 畫: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注釋] 這一首是說賈巧姐的。 1.「勢敗」二句--曹雪芹佚稿中賈府後來是「一敗塗地」、「子孫流散」的,所以說「勢敗」、「家亡」。那時,任你出身顯貴也無濟於事,骨肉親人也翻臉不認。當是指被她的「狠舅奸兄」賣於煙花巷。脂批說:「非經歷者,此二句則雲紙上談兵,過來人那得不哭!」揭示出這一情節與作者、批者的生活經歷的關系。 2.「偶因」二句--「劉氏」,程高本作「村婦」,當是嫌原句太直露而改的。劉姥姥進榮國府告艱難,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後來賈家敗落,巧姐遭難,幸虧有劉姥姥相救,所以說她是巧姐的恩人。脂批說劉姥姥「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事」(甲戌本第六回),又說巧姐與板兒有「緣」(庚辰本第四十一回),當是指他們後來結成夫妻,過著自食其力的勞動生活。續本則寫巧姐嫁給了一個「家財巨萬,良田千頃」的姓周的大地主家做媳婦,把「荒村野店」寫成了地主莊院,與作者在畫中所預示之意相悖。「偶」,賈府本不存心濟貧,鳳姐更慣於搜刮聚斂,對劉姥姥不過是偶施小恩小惠而已。「巧」,語意雙關,是湊巧,同時也指巧姐。 紅樓夢曲 留余慶 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說明] 這首曲子是寫賈巧姐的。曲名「留余慶」,是說賈巧姐的娘王熙鳳曾接濟過劉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報--由劉姥姥救巧姐出火坑。前代為後代遺留下來的福澤叫余慶。《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留余慶與「積得陰功」義相似,都是一種因果報應的說法。 [注釋] 1.留余慶--先代為後代所遺留下來的福澤叫余慶。《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留余慶,與「積得陰功」義相似,都是一種因果報應的迷信說法。娘親,「母親」的一種方言叫法。 2.狠舅奸兄--不知曹雪芹原計劃中「奸兄」所指系誰。續書寫巧姐後為王仁(狠舅)、賈環、賈芸(奸兄)等所賣,但可以肯定賈芸不是曹雪芹原計劃中所說的「奸兄」。第二十四回的脂批說後半部有「芸哥仗義探庵」(靖藏本)事,並說「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賈環則既非「舅」,也非「兄」,而是巧姐的叔叔。 3.乘除加減--指老天的賞罰絲毫不爽,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鑒賞] 賈府醜事敗露後,王熙鳳獲罪,自身難保,女兒賈巧姐為狠舅奸兄欺騙出賣,流落在煙花巷。賈璉夫妻、父女,「家亡人散各奔騰」。後來,巧姐幸遇恩人劉姥姥救助,使她死裡逃生。這些佚稿中的情節,前面「判詞」注中已有提及。那末,這樣描寫巧姐的命運,在小說之中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沒有呢?我們認為它很有可能表現出作者曹雪芹在經歷過長期的貧困生活後,思想上所出現的某些接近人民的新因素。 作者描寫劉姥姥形象的真正用意,並不像小說所聲稱的那樣是因為賈府大小事多,理不出頭緒來,所以借她為引線,也不是為了讓她進榮府鬧出許多笑話來,供太太小姐們取樂,藉以使文字生色。作者安排這個人物是胸有成竹的。脂批批出:小說在介紹劉姥姥一家時所說「『略有些瓜葛』,是數十回後之正脈也」(第六回)。這就是說,劉姥姥一家在後半部中因巧姐為板兒媳婦,真的成了賈家的親戚,而且是正派親戚。「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在「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賈府主子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已發展為骨肉相殘。到那時,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如賈芸、小紅、茜雪等。而曾被作為賈府上下嘲弄對象的劉姥姥,不但是賈府興衰的見證者,反過來,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賈府的人。要把被賣作妓女的巧姐從火坑裡救出來,就不外乎出錢和向人求情,這對劉姥姥來說是不容易的。接著,招煙花女子為媳婦(此外巧姐也別無出路),則更是要承受封建道德的巨大壓力。在脂批看來:「老嫗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之事。」其實,這正是在考驗關頭表現出一個農村勞動婦女的思想品質,大大高出於表面上維護著虛偽的封建道德的上層統治階級的地方。 賈巧姐終於從一個出身於公侯之門的千金,變成了一個在「荒村野店」里「紡績」的勞動婦女,就象秦氏出殯途中寶玉所見的那個二丫頭那樣。與前半部十二釵所過的那種吟風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於是,劉姥姥為巧姐取名所說的「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得到了證驗。曹雪芹思想的深度是一般封建時代的小說家所難以企及的。脂批的思想與之就有很大的差距,他說:「應了這話固好,批書人焉能不心傷!獄廟相逢之日,始知『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實伏線於千里。哀哉傷哉!此後文字,不忍卒讀。」(靖藏本第四十二回批)看來,他對這樣的「成祥」「化吉」還有保留,所以仍不免「哀哉傷哉」。續書者就更不用說了,在他看來女子失節不如一死,既淪為煙花女,便無「余慶」可言,招巧姐而使她成為靠「兩畝薄田度日」的卑賤的農婦,劉氏也算不得「恩人」。所以,續書讓巧姐倖免於難,並且最後非讓她嫁到「家資巨萬」的大地主家不可(這應入「厚命司」才是),還讓「劉姥姥見了王夫人等,便說起來將來怎麼陞官,怎麼起家,怎麼子孫昌盛」,這與曹雪芹的原意真是有天壤之別! 當然,曹雪芹筆下的劉姥姥身上也戴著封建階級精神奴役的沉重枷鎖,說王熙鳳能「留余慶」、「積得陰功」,也完全是一種階級偏見。曲子宣揚「乘除加減,上有蒼穹」的冥冥報應的迷信思想,更明顯的屬於封建糟粕。這些無疑都應剔除。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使作者產生「勸人生,濟困扶窮」思想的實際生活基礎,把它與封建剝削階級慣於進行的虛偽的、廉價的慈善說教區別開來。 ??巧姐雖然也是十二釵正冊中的人物,但在曹雪芹原著的前80回中,都還只是個孩子,甚至連句話都沒有,並沒有什麼依據可以說明她的個性特徵。 ??巧姐是王熙鳳的女兒,也是她唯一的孩子。王熙鳳這個人,用賈母的話來形容,就是「霸王」一樣的人。她是賈母長子的兒媳婦,公公是世襲的榮國公,娘家也是京城知名的富有官宦人家,民間傳說「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出類拔萃的王熙鳳。她聰明漂亮,潑辣能幹,善於逢迎又工於心計,在賈家大權獨攬,春風得意。她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熱心起來可以做個孝順周到的孫媳婦或是體貼風趣的大姐姐,厲害起來又是個精明強幹人人敬畏的管家婆,貪婪狠毒起來又是個毫不留情心狠手辣的母夜叉。她平生一無所懼,敢做敢為,也不相信什麼陰司報應,對自己的敵人從來都抱著趕盡殺絕的主張,從來沒有想過要為子孫後代積德。但是這么個厲害人物也有遺憾,就是沒有兒子。她雖然在賈家很得寵,但是沒有兒子的女人在舊社會可能意味著最終會失去地位甚至財產繼承權。而有了兒子才有後半生的保障。比如李紈,雖然青年守寡,可是因為有了兒子賈蘭,照樣有好日子過,雖然不幹什麼活,卻能拿最高的工資,還處處受人敬重。 ??鳳姐結婚幾年,一直對自己的好色丈夫控制很嚴,生怕他跟別的女人生出兒子來搶占自己的地位,為此不惜把自己的丫環平兒給他作妾以收買其心,並且害死他的寵妾尤二姐。但是,很不幸,她和平兒都沒能生出兒子。隨著唯一一個兒子的流產,她的健康也每況愈下,生兒子是越來越不可能了。於是,很自然地,她把自己僅有的女兒當作了畢生的希望。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鳳姐雖然潑辣狠毒,但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還是非常疼愛的。越是能乾的家長往往越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受累、受委屈,倒是窩囊無能的家長養出的孩子成熟得更加迅速,也更加獨立能幹,所以能幹與不能乾的特性總是隔代遺傳。鳳姐撫養巧姐肯定也是非常的溺愛嬌慣。這個城府極深、心力交瘁的女強人可能只有在面對女兒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發自內心的柔情。女兒是她那顆如同鐵石般冷酷強硬的芳心上最柔軟最溫暖的地方。 ??然而巧姐並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書中大部分出場時的巧姐都是生病的狀態,不是出水痘就是感冒傷風,身體是嬌弱得很。鳳姐為她非常擔心,畢竟這是她唯一的孩子,要是再活不長,她可就真是一點指望也沒有了。她不但擔心女兒的身體,也擔心她的前途。巧姐出生的日期是陰歷七月初七。中國人認為「七」是個不大好的數字。陰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民間認為這個日子陰氣很重,因為所有喜鵲都上天搭橋去了,所以人間無喜氣。這天出生的孩子多半長大後也是憂多喜少。所以鳳姐也為自己的女兒擔憂。 ??當劉姥姥游完大觀園後,鳳姐抱著生病的女兒,開始跟她探討起了女兒的命運。鳳姐希望劉姥姥給久未取名的女兒起個好名字,一來可以借劉姥姥的壽,二來因為老劉是窮人,舊社會的人都相信窮人起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劉姥姥雖然只是個農婦,卻生來有些見識。有時表現得象個「三八」,有時卻又有點「半仙」的風度,是個懷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她問清了孩子的生日後,決定給她取名為巧姐,說這是個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劉姥姥還向鳳姐保證說,這個名字可以使這孩子長大後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都從這「巧」字上來。 ??這也是<紅樓夢>中頗為溫馨的一幕:兩個年齡閱歷和社會地位截然不同的女人共同為一個註定命運多蹇的小女孩籌劃,希圖改善她的前途。每次讀到這里,都讓我想起了<睡美人>的童話故事。二者情節非常神似。<睡美人>中的公主也是在襁褓中就遭受邪惡仙女的詛咒------將在16歲時被紡針刺死。其後一位善良的仙女挺身相助,她雖然無法打破邪惡仙女的魔法,但可以加以改善,就是把被刺而死改成長久催眠,直到有愛情的力量將她喚醒。劉姥姥就象那個好心的仙女,後來她也真的象那仙女幫助公主一樣幫助和保護了巧姐,她才是巧姐命中的救星。 ??從判詞來看,巧姐後來的確是遇到了難處。賈府敗落,母親病死「獄神廟」。父親可能是入獄,也可能是死了。她被「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也許是王仁和賈蓉)賣入青樓,淪為娼妓。巧姐本來就體弱多病嬌生慣養,一旦從錦綉叢中跌落塵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幾乎崩潰,哪裡還能想辦法跟命運抗爭呢?基本上已經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了。可是因為機緣巧合,遇到了劉姥姥。劉姥姥因為以前得到過鳳姐和賈府的周濟,決定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所以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終於替她贖了身。贖身後的巧姐無家可歸,劉姥姥又收留她,並不嫌棄她的青樓經歷,忍辱含垢,把她許配給自己唯一的外孫板兒為妻。 名字的來歷; 寶玉稱巧姐為妞妞,又說:「我瞧大妞妞這個小模樣兒……」「大妞妞」是否因為根據一個較早的脂本續書,巧姐是鳳姐長女?說見趙岡「紅樓夢考證拾遺」第一三六頁。巧姐、大姐兒姊妹倆後並為一人,故高鶚將後四十回大姐兒悉改巧姐,以致巧姐忽大忽小。 第八十回巧姐患驚風症,舊本也作巧姐,而且有無數「巧姐」,絕非筆誤。第一○一回夜啼,被李媽擰了一把,各本均作「大姐兒」,是屢經校改的唯一漏網之魚。抄本第一○一回不是舊本,但是舊本想必總也是「大姐兒」,否則程本的「大姐兒」從何而來?被擰大哭,鳳姐先發脾氣,然後慨嘆:「明兒我要是死了,撂下這小孽障,還不知怎麼樣呢!……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只有一個孩子,而前文作大姐兒,是另有一個長女巧姐。一頁之中自相矛盾。 第八十回假定原是大姐兒患驚風,早期脂本流行不廣,抄手過錄時根據後期脂本代改為巧姐。第一○一回不是舊本,當然不是同一抄手;只有一個「大姐兒」字樣,全抄本未代改,程甲、程乙本兩次校閱,也沒注意,仍作大姐兒。下文「撂下這小孽障」,僅提次女,因為太小,更不放心,但是「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一定是「只疼我那兩個孩子」,被程本或原抄手刪去「兩個」二字。在同一段內忽而?忽,忽而警覺,卻很少可能性。一定是本來沒有「兩個」二字。 第一百十三回是舊本,鳳姐叫巧姐兒見過劉姥姥,說:「你的名字還是他起的呢。」大姐兒由劉姥姥改名巧姐--續書並不是根據早期脂本,寫鳳姐有兩個女兒。「大妞妞」不過是較客氣的稱呼,如「史大妹妹」,並沒有「史二妹妹」。 續書寫巧姐暴長暴縮,無可推諉。不過原著將鳳姐兩個女兒並為一個,巧姐的年齡本有矛盾,長得太慢,續書人也就因循下去,將她仍舊當作嬰兒,有時候也仍舊沿用大姐兒名字。後來需要應預言被賣,一算她的年紀也有十歲上下了,(我這是照周汝昌的年表,八十回後照大某山民回末批語。)第一百十八回相親,也還加上句解釋:「那巧姐到底是個小孩子。」 外藩買妾,兩個宮人相看巧姐,「渾身上下一看,更又起身來,拉著巧姐的手又瞧了一遍,略坐了坐就走了。」只看手,不看腳,因為巧姐沒裹腳。前八十回賈母看尤二姐的腳,是因為她是小腳。 寫二尤小腳的兩節,至程甲本已刪,當是後四十回舊本作者刪的,因為原續書者注重滿人這一點,認為他們來往的圈子裡不會有小腳。第七十回晴雯的紅睡鞋也刪了。百廿回抄本前部是脂本,所以無法斷定後四十回初出現時,有關小腳的三句已刪。 為什麼不能是程甲本刪的呢?因為甲本不主張強調書中人是滿人。「妞妞」甲本改「姐姐」,疑是「姐兒」誤。本來書中明言金陵人氏,一般讀者的印象中也並不是寫滿人。自然是漢人的故事較有普及性,甲本改得很合理,也合原書意旨。下文「大妞妞」改「大姐姐」,應作「大姐兒」。甲本道學氣特濃,巧姐是閨名,堂叔也不能亂叫。第一百十八回賈政信上稱探春為探姐,也就是探姐兒。那是自己父親,沒給改掉。寶玉仍稱巧姐為大姐兒,因為家中小輩女孩子通稱大姐,如西門慶稱女兒為大姐,或「我家大姐」,以別於人家的大姐
㈣ 巧姐的相關資料
人生經歷:
簡單說就是巧姐自小嬌貴多病,是王熙鳳唯一的女兒,巧姐最後無依無靠被她的」狠舅奸兄」勾通 企圖把她賣入煙花巷時,碰巧遇上了受鳳姐救濟過的劉姥姥把她救走的事.劉姥姥成了她的」恩人」,後來,劉姥姥把巧姐招入家裡,與板兒結成夫妻.板兒靠耕作家裡的」兩畝薄田」,巧姐靠勤勞紡織,在荒村裡過著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
劉心武講紅樓里索說的巧姐最後的命運:第五回的判詞和《留余慶》曲交代得很清楚,大家基本上都能看懂,就是因為當年她母親善待了劉姥姥,種下善緣,因此家族敗落後,劉姥姥一家救了她。她最後的歸宿,應該是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板兒,雖然住在荒村野店,每天還得紡績謀生,過去那富貴奢華的小姐生活一去不返,也屬紅顏薄命,但跟慘死的姑媽、母親等相比,那算幸運多了。她和板兒的姻緣,在第四十一回有非常容易明曉的伏筆,大姐兒——巧姐是後來劉姥姥給她取的名字——原來抱著一個大柚子玩,忽然看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就要那佛手,於是後來大人們就讓兩個孩子互換了柚子和佛手。脂硯齋有幾條批語,說:「小兒常情,遂成千里伏線。」又說:「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所謂佛手指迷津,也就是《留余慶》里所說的那些意思:「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相關資料:
外貌:無特別描寫
相關詩句: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留余慶(紅樓里寫巧姐的)
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生活環境: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後來的生活環境從人生經歷里可以找到。
現關情節:巧姐兒在《紅樓夢》中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七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中;
主要情節:
前八十回中,有關巧姐的重要情節有兩處:第四十一回,大姐兒抱著大柚子玩,見了板兒的佛手一定也要,因將柚子同佛手換過來才罷。此處有脂批:「小常情,遂成千里伏線」,「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第四十二回,大姐兒著涼得病,鳳姐請劉姥姥這個有壽的莊稼人給起個名字,因生於七月七日,就以「巧」字取名,取遇難成祥、逢凶化吉之意。結合第五回判詞「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和畫中美人紡織所示,以及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脂批「伏二進二進及巧姐之歸著」,可知後來巧姐應嫁給板兒,成為親自紡織的村婦。現在四十回中巧姐的結局則是另一種樣子,經劉姥姥作伐,嫁給了「家資巨萬、良田千頃」的周姓大財主之子。同巧姐有關的情節有:九十二回,「評女傳巧姐慕賢良」,巧姐同寶玉大談女孝經、列女傳;一一三回,「懺宿冤鳳姐托村嫗」,鳳姐病篤,將巧姐託付給劉姥姥;一一八回,「記微嫌舅兄欺幼女」,王仁、賈芸、賈環等將巧姐私聘給外籓;一一九回,劉姥姥帶了平兒巧姐藏匿鄉間避禍,作媒許給周姓財主;一二○回,賈政、賈璉應允周家親事。
人物分析:巧姐雖然也是十二釵正冊中的人物,但在曹雪芹原著的前80回中,都還只是個孩子,甚至連句話都沒有,並沒有什麼依據可以說明她的個性特徵。
巧姐是王熙鳳的女兒,也是她唯一的孩子。王熙鳳這個人,用賈母的話來形容,就是「霸王」一樣的人。她是賈母長子的兒媳婦,公公是世襲的榮國公,娘家也是京城知名的富有官宦人家,民間傳說「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出類拔萃的王熙鳳。她聰明漂亮,潑辣能幹,善於逢迎又工於心計,在賈家大權獨攬,春風得意。她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熱心起來可以做個孝順周到的孫媳婦或是體貼風趣的大姐姐,厲害起來又是個精明強幹人人敬畏的管家婆,貪婪狠毒起來又是個毫不留情心狠手辣的母夜叉。她平生一無所懼,敢做敢為,也不相信什麼陰司報應,對自己的敵人從來都抱著趕盡殺絕的主張,從來沒有想過要為子孫後代積德。但是這么個厲害人物也有遺憾,就是沒有兒子。她雖然在賈家很得寵,但是沒有兒子的女人在舊社會可能意味著最終會失去地位甚至財產繼承權。而有了兒子才有後半生的保障。比如李紈,雖然青年守寡,可是因為有了兒子賈蘭,照樣有好日子過,雖然不幹什麼活,卻能拿最高的工資,還處處受人敬重。
鳳姐結婚幾年,一直對自己的好色丈夫控制很嚴,生怕他跟別的女人生出兒子來搶占自己的地位,為此不惜把自己的丫環平兒給他作妾以收買其心,並且害死他的寵妾尤二姐。但是,很不幸,她和平兒都沒能生出兒子。隨著唯一一個兒子的流產,她的健康也每況愈下,生兒子是越來越不可能了。於是,很自然地,她把自己僅有的女兒當作了畢生的希望。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鳳姐雖然潑辣狠毒,但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還是非常疼愛的。越是能乾的家長往往越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受累、受委屈,倒是窩囊無能的家長養出的孩子成熟得更加迅速,也更加獨立能幹,所以能幹與不能乾的特性總是隔代遺傳。鳳姐撫養巧姐肯定也是非常的溺愛嬌慣。這個城府極深、心力交瘁的女強人可能只有在面對女兒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發自內心的柔情。女兒是她那顆如同鐵石般冷酷強硬的芳心上最柔軟最溫暖的地方。
然而巧姐並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書中大部分出場時的巧姐都是生病的狀態,不是出水痘就是感冒傷風,身體是嬌弱得很。鳳姐為她非常擔心,畢竟這是她唯一的孩子,要是再活不長,她可就真是一點指望也沒有了。她不但擔心女兒的身體,也擔心她的前途。巧姐出生的日期是陰歷七月初七。中國人認為「七」是個不大好的數字。陰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民間認為這個日子陰氣很重,因為所有喜鵲都上天搭橋去了,所以人間無喜氣。這天出生的孩子多半長大後也是憂多喜少。所以鳳姐也為自己的女兒擔憂。
當劉姥姥游完大觀園後,鳳姐抱著生病的女兒,開始跟她探討起了女兒的命運。鳳姐希望劉姥姥給久未取名的女兒起個好名字,一來可以借劉姥姥的壽,二來因為老劉是窮人,舊社會的人都相信窮人起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劉姥姥雖然只是個農婦,卻生來有些見識。有時表現得象個「三八」,有時卻又有點「半仙」的風度,是個懷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她問清了孩子的生日後,決定給她取名為巧姐,說這是個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劉姥姥還向鳳姐保證說,這個名字可以使這孩子長大後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都從這「巧」字上來。
這也是<紅樓夢>中頗為溫馨的一幕:兩個年齡閱歷和社會地位截然不同的女人共同為一個註定命運多蹇的小女孩籌劃,希圖改善她的前途。每次讀到這里,都讓我想起了<睡美人>的童話故事。二者情節非常神似。<睡美人>中的公主也是在襁褓中就遭受邪惡仙女的詛咒------將在16歲時被紡針刺死。其後一位善良的仙女挺身相助,她雖然無法打破邪惡仙女的魔法,但可以加以改善,就是把被刺而死改成長久催眠,直到有愛情的力量將她喚醒。劉姥姥就象那個好心的仙女,後來她也真的象那仙女幫助公主一樣幫助和保護了巧姐,她才是巧姐命中的救星。
從判詞來看,巧姐後來的確是遇到了難處。賈府敗落,母親病死「獄神廟」。父親可能是入獄,也可能是死了。她被「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也許是王仁和賈蓉)賣入青樓,淪為娼妓。巧姐本來就體弱多病嬌生慣養,一旦從錦綉叢中跌落塵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幾乎崩潰,哪裡還能想辦法跟命運抗爭呢?基本上已經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了。可是因為機緣巧合,遇到了劉姥姥。劉姥姥因為以前得到過鳳姐和賈府的周濟,決定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所以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終於替她贖了身。贖身後的巧姐無家可歸,劉姥姥又收留她,並不嫌棄她的青樓經歷,忍辱含垢,把她許配給自己唯一的外孫板兒為妻。
名字的來歷;
寶玉稱巧姐為妞妞,又說:「我瞧大妞妞這個小模樣兒……」「大妞妞」是否因為根據一個較早的脂本續書,巧姐是鳳姐長女?說見趙岡「紅樓夢考證拾遺」第一三六頁。巧姐、大姐兒姊妹倆後並為一人,故高鶚將後四十回大姐兒悉改巧姐,以致巧姐忽大忽小。
第八十回巧姐患驚風症,舊本也作巧姐,而且有無數「巧姐」,絕非筆誤。第一○一回夜啼,被李媽擰了一把,各本均作「大姐兒」,是屢經校改的唯一漏網之魚。抄本第一○一回不是舊本,但是舊本想必總也是「大姐兒」,否則程本的「大姐兒」從何而來?被擰大哭,鳳姐先發脾氣,然後慨嘆:「明兒我要是死了,撂下這小孽障,還不知怎麼樣呢!……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只有一個孩子,而前文作大姐兒,是另有一個長女巧姐。一頁之中自相矛盾。
第八十回假定原是大姐兒患驚風,早期脂本流行不廣,抄手過錄時根據後期脂本代改為巧姐。第一○一回不是舊本,當然不是同一抄手;只有一個「大姐兒」字樣,全抄本未代改,程甲、程乙本兩次校閱,也沒注意,仍作大姐兒。下文「撂下這小孽障」,僅提次女,因為太小,更不放心,但是「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一定是「只疼我那兩個孩子」,被程本或原抄手刪去「兩個」二字。在同一段內忽而�忽,忽而警覺,卻很少可能性。一定是本來沒有「兩個」二字。
第一百十三回是舊本,鳳姐叫巧姐兒見過劉姥姥,說:「你的名字還是他起的呢。」大姐兒由劉姥姥改名巧姐——續書並不是根據早期脂本,寫鳳姐有兩個女兒。「大妞妞」不過是較客氣的稱呼,如「史大妹妹」,並沒有「史二妹妹」。
續書寫巧姐暴長暴縮,無可推諉。不過原著將鳳姐兩個女兒並為一個,巧姐的年齡本有矛盾,長得太慢,續書人也就因循下去,將她仍舊當作嬰兒,有時候也仍舊沿用大姐兒名字。後來需要應預言被賣,一算她的年紀也有十歲上下了,(我這是照周汝昌的年表,八十回後照大某山民回末批語。)第一百十八回相親,也還加上句解釋:「那巧姐到底是個小孩子。」
外藩買妾,兩個宮人相看巧姐,「渾身上下一看,更又起身來,拉著巧姐的手又瞧了一遍,略坐了坐就走了。」只看手,不看腳,因為巧姐沒裹腳。前八十回賈母看尤二姐的腳,是因為她是小腳。
寫二尤小腳的兩節,至程甲本已刪,當是後四十回舊本作者刪的,因為原續書者注重滿人這一點,認為他們來往的圈子裡不會有小腳。第七十回晴雯的紅睡鞋也刪了。百廿回抄本前部是脂本,所以無法斷定後四十回初出現時,有關小腳的三句已刪。
為什麼不能是程甲本刪的呢?因為甲本不主張強調書中人是滿人。「妞妞」甲本改「姐姐」,疑是「姐兒」誤。本來書中明言金陵人氏,一般讀者的印象中也並不是寫滿人。自然是漢人的故事較有普及性,甲本改得很合理,也合原書意旨。下文「大妞妞」改「大姐姐」,應作「大姐兒」。甲本道學氣特濃,巧姐是閨名,堂叔也不能亂叫。第一百十八回賈政信上稱探春為探姐,也就是探姐兒。那是自己父親,沒給改掉。寶玉仍稱巧姐為大姐兒,因為家中小輩女孩子通稱大姐,如西門慶稱女兒為大姐,或「我家大姐」,以別於人家的大姐
㈤ 毒盡癍回什麼意思啊
所謂「毒」是指巧姐所染的水痘,「盡」是指病已痊癒,而「癍回」是說水痘好了之後留下的痘痕。「毒盡癍回」就是說巧姐所得的水痘已經好了,但是因此就下了癍痕,這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是不可避免的。
㈥ 《紅樓夢》中,王熙鳳為何說生在七夕的巧姐命不好
民間稱七月是鬼月,也被稱為「毒月」,生在這個月的人,容易被小鬼捉弄,而七夕因為有兩個「七」,本來就十分不吉利,又因這天凡間「無喜」,這天出生的人,只有命硬的人才能夠壓得住,而巧姐做為一個女孩子,是肯定壓不住的,更兼平日里又總是生病,所以王熙鳳說巧姐的命不好。
所以當劉姥姥二進賈府的時候,王熙鳳覺得女兒生日不好,將巧姐抱出,希望劉姥姥給巧姐取個名,一是想借劉姥姥的壽,二是因為劉姥姥是貧賤之人,給巧姐取名可以幫巧姐壓住災難,劉姥姥將巧姐取名「巧」,也有以毒攻毒的意思,希望以後凡遇不順的事情,靠一個「巧」字能夠逢凶化吉。
㈦ 賈璉是個好色之徒,他瞞著王熙鳳做了哪些不軌之舉
賈璉瞞著王熙鳳的不軌之舉真是太多了,比如說女兒賈巧在出水痘期間和多姑娘偷情,王熙鳳生日時和鮑二家的鬼混,國喪家喪期間偷娶尤二姐等等。
三、不顧國喪家喪偷取尤二姐
朝中一位老太妃病逝,除了尤氏之外,賈府的男人和有品級的貴妃都前去弔唁,但不久寧國府的太爺賈敬也賓天了,賈珍父子趕回為父安葬,又湊巧尤氏因家喪無人料理,就請來了尤老夫人和尤二姐和尤三姐幫忙,賈蓉為了方便自己和尤氏姐妹鬼混,攛掇賈璉娶了尤二姐,後二姐被王熙鳳騙至大觀園,藉助秋桐折磨死了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