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壓力性蕁麻疹是什麼
?蕁麻疹相信大家都聽過過,但是說但壓力性蕁麻疹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其實壓力性蕁麻疹也是蕁麻疹眾多類型眾多一種,那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一起來聽聽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如果你是長期從事辦公室的工作,長時間久坐的成員,一定要警惕了,一旦出現紅斑還伴有瘙癢,當身體的某一部位受一定壓力後也會發生紅斑、水腫,伴癢感,奇怪的是8-72小時後可以自行消退,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專家告訴您這是蕁麻疹中水腫發生於真皮深部的一種少見類型,學名叫做壓力性蕁麻疹,那麼到底壓力蕁麻疹是怎樣的表現症狀呢?下面就和皮膚科專家一起來看看吧。 壓力蕁麻疹是怎樣的表現症狀: 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專家稱約半數壓力性蕁麻疹患者發病時都有全身症狀,如畏寒、發熱、多汗、眩暈、惡心、頭痛、關節痛、疲勞、呼吸團、慮等表現。 壓力蕁麻疹的皮膚症狀: 多數患者風團有癢感,還可有灼痛、燒灼、刺痛感,尤其多見於跖部和頭部皮損。自覺症狀輕重不一,有些患者皮膚深部水腫波及到附近的關節和肌肉,可有劇烈的疼痛和不適。皮損好發於身體受壓部位,如掌、跖、臀、上背,少見於面部。皮膚受壓後4-8小時局部發生風團,皮損持續時間為8-72小時,平均20小時左右。皮損為大的紅斑,深部水腫,中央血管受壓呈白色。皮損很少擴展到受壓以外的部位。如果用拇指和食指擠皮膚,皮膚可呈橘皮樣外觀,表明皮膚深部有水腫。 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將不斷自我加壓,夯實內部發展基礎,加快人才培養,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醫院發展的最大目標,把醫院真正辦成老百姓放心、滿意的醫院,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長期以來,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十分重視專科建設和技術創新,為廣大患者營造了方便、舒適、滿意、可靠的就醫環境,讓患者滿意,讓家屬滿意,這是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責任和心願! 以上就是上海公立三甲皮膚病醫院的權威專家為大家簡單的介紹關於「?(編輯:王華)
『貳』 按壓性蕁麻疹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90%沒辦法治療,只能控制我去過很多醫院,西醫以脫敏治療,中醫有點神仙沒什麼效果!各種騙子神仙!不要輕易上當,特別網路廣告簡直是無恥!
『叄』 壓迫性蕁麻疹有什麼症狀
蕁麻疹是一種較常見的皮膚性疾病,在醫學上也可稱為「風團」或者「風疹」,有的患者還會出現食慾不振,頭痛,全身不適或者發熱等,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於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風疹塊較易發生於兒童。 蕁麻疹的類型有多種多樣,下面就請廣州皮膚病研治中心專家來具體的介紹一下什麼是壓迫性蕁麻疹。 皮膚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4~6小時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彌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皮膚及皮膚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續8~12小時。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現在您對於壓迫性蕁麻疹有了具體的認識了吧。不同類型的疾病所採取的治療方法是不盡相同的。為此必然要及早的進行預防。 蕁麻疹的症狀復雜多樣,希望大家有所了解,認識蕁麻疹的症狀有助於我們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廣大朋友要密切關注自身變化,出現問題立即就醫,日常生活注意飲食合理,多參加戶外運動。保持良好心態。
『肆』 蕁麻疹怎麼辦
有的人,形容蕁麻疹就像原野上的小草,有一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氣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蕁麻疹一旦發作便遍布全身、奇癢難耐,癢的覺都睡不著,如果忍不住抓一下還會出現一條一條的疙瘩,讓人崩潰,而且蕁麻疹很容易反復,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健康,誘發諸多並發症。
蕁麻疹有哪些易患人群?
1、兒童
由於兒童自身免疫力較低,因此很受到疾病的侵犯,有一部分的孩子患上兒童蕁麻疹是因為內部的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因為孩子的體質具有遺傳過敏性,也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血管神經免疫功能出現了異常,從而導致了蕁麻疹的發生。
2、女性
蕁麻疹的患者中有超過百分七十為女性。為何多為女性,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與女性的體質比較敏感,而且與精神壓力大也不無關系。尤其是上班族的女性,發生蕁麻疹的幾率則會更高。
3、成年男性
生活中的多方面壓力,工作上的應酬,煙酒不離身,種種因素都嚴重刺激著鼻腔,即使發現自己患上了蕁麻疹也是拖延不治,病情更加的嚴重。
4、青少年
這一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階段,不注意照顧自己,過度勞累,可致蕁麻疹。如長期超負荷勞動、大運動量的體育活動,使機體防禦機制遭到破壞,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稍有不慎接觸了過敏原,蕁麻疹也就出現了。
蕁麻疹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
1、一般皮疹泛發全身,粘膜部位亦可受累,發生於胃腸道可伴有腹痛、腹瀉。
2、轉化為慢性蕁麻疹。蕁麻疹的患者在患病後沒有及時的對疾病進行治療,那麼病情就會進一步發展為全身性大面積的慢性蕁麻疹,反反復復,瘙癢難忍,對人體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3、給生理和心理帶來雙重負擔。蕁麻疹極易復發,又加之蕁麻疹的症狀是以皮膚暴露部位多見,嚴重影響蕁麻疹患者美觀,使患者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給社交、學習、就業、婚姻帶來極大影響。
4、如發生於喉頭粘膜,則可引起喉頭水腫產生呼吸困難,胸悶憋氣,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生活中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1、對因治療。因為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常常為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比較常見的原因是食物、葯物過敏,感染;少數為冷熱日曬等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對於成人,精神因素算常見誘發因素),遺傳因素、自身免疫或者其它疾病導致。對於大多數症狀比較輕微的急性蕁麻疹而言,注意飲食加上口服抗過敏葯物就能緩解;而那些容易反復發作的比較嚴重的蕁麻疹,或者是慢性蕁麻疹,就需要盡量尋找一下病因。
2、發作期治療: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治療。抗過敏葯物治療見效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多隻能暫時緩解症狀,長期使用會使人產生一種依賴性。
3、緩解期治療:由於過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種類繁多,多數患者是對多種物質過敏,單靠躲避過敏原往往防不勝防。因此,調整過敏體質才能從根本上預防蕁麻疹發生。研究表明,抗過敏益生菌可以調節身體對過敏的免疫反應能力,抗過敏益生菌通過佔位定殖等方式粘附在腸粘膜,排除有害菌、刺激腸粘膜免疫功能,平衡免疫應答,同時調控T細胞,改善過敏體質。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由副乾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唾液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等6種抗過敏專利菌株組成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平衡免疫細胞,調節IgE濃度,相比單一菌株,更具優勢。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具有增強免疫力,調節腸道的作用,能夠針對多種過敏問題,改善過敏體質,縮小抗過敏功能個體差異化,有效防治蕁麻疹!
4、控制飲食。急性蕁麻疹除了魚蝦、海產品、牛羊肉、熱帶水果、辛辣刺激、酒咖啡濃茶需要迴避外,還應該避免食用腌製品以及發酵食物。這些食物由於經過細菌真菌分解的緣故,容易產生水楊酸類物質和亞硝酸鹽以及鹼性多肽,刺激體內促進過敏反應的物質進一步釋放。
『伍』 壓迫性蕁麻疹!壓迫性蕁麻疹
病情分析:你好朋友;蕁麻疹是一種由於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皮膚出現的紅色的皰疹,專有癢的症狀,致病因屬素復雜。輕者可以自行消退,重者需要進行與過敏有關的治療查找過敏原和抗過敏治療為好,祝你健康歡迎再來提問。
意見建議:
『陸』 得了壓泊性蕁麻疹怎麼樣才治好
既然知道是壓迫所致,那就要注意避免刺激,不要穿緊身的異物,不要長期坐在硬物體上。蕁麻疹是一種全身的過敏性疾病,是過敏原刺激全身所造成造成的以風團為特徵的皮膚疾病,包括皮膚劃痕症、寒冷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等特殊類型。治療原則為抗過敏和對症治療如使用鎮靜劑和抗過敏葯物氯雷他定等,但首先要去除病因防止刺激因素繼續作用於人體。大部分找不到過敏原的蕁麻疹比較頑固。
『柒』 什麼是壓力性蕁麻疹急!!!
不著急哦~我們慢慢來~先說下大概的~
蕁麻疹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臨床上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徵。其發病機理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見的IgE介導的I型變態反應)和非免疫性的。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1)食物及添加劑;(2)葯物;(3)感染;(4)動物、植物及吸入物;(5)物理因素;(6)內臟疾病;(7)精神因素;(8)遺傳因素。按病因分類有許多特殊類型。
1.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 2.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3.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 4.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5.臨床的特殊類型: (1)蛋白湅蕁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過腸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體反應; (2)寒冷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和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蕁麻疹; (3)熱性蕁麻疹又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接觸熱水後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 (4)膽鹼能性蕁麻疹,在熱、精神緊張和運動後誘發,多見於軀乾和四肢近端,皮疹為1-2mm大小的風團,周圍有紅暈; (5)日光性蕁麻疹,女性發病較多,暴露日光後發病,皮疹局限於暴露部位; (6)壓迫性蕁麻疹,在較重和較久壓迫4-6小時後發病,受壓部位出現彌漫性、水腫性、疼痛性斑塊; (7)水源性蕁麻疹,在接觸水和汗水後於毛孔周圍引起細小劇癢風團; (8)血清病性蕁麻疹,其病因為接觸異體血清、疫苗、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 (9)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發生於月經前期和中期,是由黃體酮所致。
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內服抗組胺葯物,有全身症狀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對症治療;
3.對檢查變應原試驗陽性的變應原進行脫敏治療;
4.有感染者可採用抗菌素治療;
5.慢性病例可試用封閉療法、自血療法、針刺療法、氧氣療法、組織療法;
6.外用安撫止癢劑。
一般急性蕁麻疹不需做檢查; 慢性蕁麻疹作變態反應原檢測
蕁麻疹病因復雜,致敏源廣泛。明確病因是避免復發的關鍵,對無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給予脫敏治療或預防性服葯。根據不同的類型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急性蕁麻疹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狀者應及時就診,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聯療法或長期用葯逐漸減量,盡量使用最小維持量。
以下是一些小訣竅~可以試試看~
吃過蕁麻疹的苦的人,一定能體會那種皮膚越抓越癢,而且只要抓過的地方就會浮出一道道的浮腫,當然,你可以塗抹止癢葯膏來獲得暫時的緩解,但卻會反覆的發作。
一般都是從四肢開始慢慢蔓延到身體,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就算你不做任何處理它也會自然消失,很多人常常是睡一覺起來後發現前一天皮膚腫塊完全不著痕跡,但它也會斷斷續續的發作,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
「蕁麻疹」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皮膚過敏,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他的原因很復雜,有可能是接觸性的化學物質、空氣中的塵蹣、蚊蟲叮咬、食物、葯物氣溫、情緒、壓力、疲勞、甚至是荷爾蒙都有關聯,每個人的情況會有些不同,不一定都屬於過敏體質,不一定每個人都對海鮮或是蛋、奶過敏,也不一定都會有抗生素類葯物的過敏反應,這完全是因人而異的。驗,是可以幫您找出過敏原,但過程相當繁復,並且大多數的人即使做減敏試驗後仍然找不到答案,所以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從生活的經驗中一點一滴的去慢慢觀察,找出發病的時機與頻率,與生活中的某個細節相近,並且避免去接觸它,從經驗法則中去去除過敏原。
口服抗組織胺葯物是最簡便的治療法
當蕁麻疹一出現時立即就皮膚科,醫生通常都會給予含有類固醇類的葯膏來局部止癢,並且配合抗組織胺類的口服葯物,予以控制過敏反應。
用葯的技巧:
在服葯時你必須特別注意,要完全依照醫生的處方與劑量,不可以因為今天不癢就不吃,明天癢了又拿起來繼續吃,這樣不但無法根治還會拖成慢性的蕁麻疹。持續連續服葯一段時間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予以慢慢調降劑量(可能從天天吃變成隔天吃),直到完全好了才可停葯,在急性期用葯最少需進行1個月。在服葯期間千萬不可自行停葯或是調降葯劑,以免前功盡棄。如果中間自行停葯,使得過敏反應再發,這樣的服葯方式又得要重新開始了。
p.s.某些抗組織胺的葯物會有嗜睡的副作用,若是不利於白天工作時間,可與醫師溝通換成較不易引起嗜睡反應的。
如果在急性期沒有立刻根治,會變成慢性蕁麻疹,也就是在一個月內斷斷續續的發作,並且持續超過半年以上者。有些人甚至持續好幾年以上,慢性並非不能根治,只是需要有耐心,依照上面的服葯方式,需要服用較久的時間。
當皮膚出現蕁麻疹的症狀時哪些方法可以讓你獲得暫時的緩解
冷敷: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也可以減低癢覺,但這也只是針對止癢而已。
止癢的葯膏: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成分的止癢軟膏。
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裡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平時可以做的應急措施
1.冷敷
2.塗抹鹼性物質如氧化鎂乳液,
可有些許效果
3.用葯用植物
4.最好事先預防,避免接觸可能引起蕁麻疹的葯品、食物、植物或昆蟲咬傷的可能。
蕁麻疹護理
--------------------------------------------------
1.發病原因
(1)可由食物引起 以魚、蝦、蟹、蛋類食物引起最常見,某些肉類及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香料、調味品,也可誘發蕁麻疹。此類蕁麻疹多屬I型變態反應。不新鮮的食品腐變為鹼性多肽及未被消化的蛋白食品以多肽的形式吸收,均可引起組織胺的釋放而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2)可由葯物引起
①具有抗原性質的葯物,如青黴素、血清、痢特靈、疫苗、磺胺等。
②組織胺釋放葯物,如阿斯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苯噠嗪等。對青黴素過敏的病人喝啤酒也可出現蕁麻疹,原因是在啤酒製作過程中酵母菌也可產生少量青黴素,故應引起注意。
(3)感染 各種感染均可誘發蕁麻疹。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作為抗原引起Ⅰ型或Ⅲ型變態反應,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肝炎病毒。當感染症狀明顯時,蕁麻疹只是感染的症狀之一,且病因較明確。而在某些慢性感染,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齒槽膿瘍、齲齒等感染症狀並不明顯,而出現蕁麻疹時很難找到原因,需要耐心尋找病灶並去除之。各種腸道寄生蟲、白色念珠菌及真菌抱子的吸入均可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4)其它 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壓力等均可誘發蕁麻疹。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動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的吸入均可發生蕁麻疹。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可致乙醯膽鹼的釋放而誘發蕁麻疹。系統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內分泌紊亂等,也可成為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2.護理診斷
蕁麻疹病人主要有以下特徵:
(1)急性蕁麻疹 此型起病急,皮膚突發搔癢,迅速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或蒼白色風團,形態多樣,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逐漸消失,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起彼伏。部分病人累及到胃腸道粘膜,可致腹痛、腹瀉。若蕁麻疹累及到呼吸道粘膜,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
(2)慢性蕁麻疹 全身症狀較輕,風團反復發生,可長達數月甚至若干年,可於晨起或臨睡前加重,也可無規律,多數病人找不到原因。
(3)特殊類型蕁麻疹 皮膚劃痕症即皮膚被鈍器劃過處或手搔抓處出現條狀隆起,伴瘙癢隨即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並存。
血管性水腫。在疏鬆組織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等處發生局限性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不清,膚色正常或輕度充血,可伴瘙癢,持續1天-3天可自行消退。發生在喉頭粘膜時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發生窒息而死亡。
寒冷型蕁麻疹。有家族性和獲得性2種。前者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出生後或早年即可發病,可持續終生,遇冷發生風團時可伴有發熱、寒顫、頭痛、關節痛等;嗜中性白細胞增高,被動轉移試驗陰性。後者多見於女青年,遇冷後,接觸或暴露部位出現風團或斑塊狀水腫,持續30分鍾或數小時,有時進食冷飲可致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陽性。本病可為某些病症之一,如冷球蛋白症、陣發性冷血紅蛋白尿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等。
膽鹼能性蕁麻疹。多見於青年。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因素,可促使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病。風團直徑約2毫米—3毫米,周繞紅暈,不互相融合,0.5小時—1小時後可消退。1:5000乙醯膽鹼。皮試或皮膚劃痕試驗陽性。
日光性蕁麻疹。風團發生於暴露部位,伴瘙癢及針刺感。紫外線的致敏作用最強。
壓力性蕁麻疹。局部皮膚受壓後4小時-6小時發生腫脹,持續8小時—12小時消退。
3.護理措施
(1)首先找到致敏原。對可疑致敏源應盡量避免,如注射部位一出現紅斑,是否為注射葯物或消毒劑過敏,可行斑貼試驗加以鑒別。
(2)對急症病人應在家中備好非那根、腎上腺素、氧氣、皮質類固醇激素等,以便於搶救,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准備送往醫院搶救。
(3)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應用緩瀉葯物及肥皂水灌腸。室內禁止放花卉及噴灑殺蟲劑,防止花粉及化學物質再次致敏。囑病人戒煙酒。
(4)使用抗組織胺葯物後易出現嗜睡、眩暈,甚至輕度幻視等,應向病人交待清楚,並告誡病人服葯期間避免高空作業、駕車外出等。對老年病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採取睡前服葯法,以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4.治療與急救
首先應找出病因,排除發病因素。可用葯物進行治療。急性蕁麻疹時,可肌肉注射非那根或口服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類葯,隨後可用同類葯物如安他樂、賽庚啶等維持。病人有過敏性休克時,除注射0.1%腎上腺素外,應同時靜脈點滴氫化考的松,肌注抗組織胺葯。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者,應立即吸氧,必要時到醫院請醫生行氣管切開術。
慢性蕁麻疹以尋找病因為主,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葯物為主。一種葯物無效時,可同時給予2種—3種葯物,治療應持續至病情穩定後數日再逐漸減量,以達到脫敏的目的。外用葯以白色洗劑、酚類止癢劑為主。
『捌』 什麼是壓迫性蕁麻疹
我們從字面意思來看,發生壓迫性蕁麻疹可能是受壓有關系,這也是蕁麻疹的一種,可能很多患者不太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壓迫性蕁麻疹。 壓迫性蕁麻疹當然也是一種皮膚疾病,壓迫性蕁麻疹是指身體受壓部位,如掌、跖、臀、上肢等處受一定壓力後發生紅斑、水腫,伴癢感,它是蕁麻疹中水腫發生於真皮深部的一種少見類型。 它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無明顯的發病原因,也可由葯物(特別是青黴素)引起。也有認為與皮膚肥大細胞存在某種功能異常有關。 一般,在皮膚受壓後4-8小時局部發生風團,皮損持續時間為8-72小時,平均20小時左右。皮損為大的紅斑,深部水腫,中央血管受壓呈白色。皮損很少擴展到受壓以外的部位。如果用拇指和食指擠皮膚,皮膚可呈橘皮樣外觀,表明皮膚深部有水腫。多數患者風團有癢感,還可有灼痛、燒灼、刺痛感,尤其多見於跖部和頭部皮損。 每個人患本病的症狀不同,病情輕重不一,有些患者皮膚深部水腫波及到附近的關節和肌肉,可有劇烈的疼痛和不適。 這類型的蕁麻疹比較少見,但也不能不堤防,尤其是過敏體質者,一定要在各方面加強注意,不發生蕁麻疹最好。
『玖』 聽說有葯可以治好壓力性蕁麻疹,真的嗎
要想快速治好壓力性蕁麻疹,你就試試蕁麻疹3+1根治組合。
它能有效成份能迅速達至患病部位,有效清除體內毒素,迅速解決病症,幫助你早日解除壓力性蕁麻疹的煩惱,快試試吧,保你滿意。價格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