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是指皮膚發炎,是屬於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濕疹是屬於過敏導致的,專容易反復的發作,也是屬屬於皮膚性疾病,兩種疾病都會有相似之處,平安和濕疹也被定義為同義詞來使用,很多人出現的皮炎就說是濕疹,實際上皮炎和濕疹是一回事,都是屬於皮膚炎症。
皮膚在接觸化學制劑、蛋白質、細菌、真菌和乾燥的氣候等過敏性反應之後導致的皮膚病,這些物質都是外部的生活用品而造成的疾病,也可能會因為內部的飲食和葯物等因素造成皮膚的反應,皮炎是有明確的接觸過敏原,一般是在暴露的部位,濕疹的發病范圍比較廣。
皮炎損害處比較集中,界限非常的清新,濕疹皮疹比較分散,沒有明顯的界限。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會重於急性濕疹,有紅斑和水腫,水皰過多,濕疹的炎症程度會輕於皮炎,極少數會有大皰,皮炎病程比較短,復發幾率少,濕疹病程比較長,容易復發難以治癒。
總之,皮炎和濕疹都是屬於皮膚性疾病,雖然皮炎和濕疹的症狀方面會有所區別,但兩種疾病的區別並不是非常的大,發病的原因也極為相似,相要治療皮炎和濕疹,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發病的原因,平時要做好相關的預防,避免接觸一些化學制劑,皮炎和濕疹的時候不能用手抓撓,以免會導致繼發性感染。
㈡ 全身濕疹
濕疹來一般是由於過敏引起:
1、應盡量避自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如對雞蛋過敏,可暫時不添加。
2、保持雙手的清潔,經常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濕疹十分痛癢,常會用手抓,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
3、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因為肥皂和熱水會將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膚更加乾燥,還會傷害肌膚,洗後抹些潤膚霜保濕。
4、穿上棉質的寬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濕疹。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㈢ 什麼是濕疹
濕疹是一炎症性皮膚病,劇烈瘙癢、反復發作為其特點。經典的濕疹常有淡黃色的滲液,特別在搔抓後出現,乾涸之後還會有結痂;但是轉為慢性後,會因反復搔抓而使皮膚增厚,表現為粗糙、乾燥,紋理加深。在治療濕疹的方面,可以外用-葯霜塗抹治療。同時要注意皮膚的保濕,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說酒精或者是海鮮,注意多喝水,多補充一些蔬菜水果,多補充維生素c來積極改善的。
濕疹的一般療法
1、尋找引起濕疹的病因,隔絕過敏原,避免再刺激。
2、注意皮膚衛生,勿用熱水或肥皂清洗皮損,不亂用刺激性止癢葯物。
3、禁食酒類、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魚蝦等易於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4、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
濕疹的預防方法
1、有過敏體質的人,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以改善過敏情況。
2、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3、對密集分布的紅色丘疹、丘皰疹伴劇烈瘙癢,患者應早期治療,這樣能夠大大減輕痛楚。由於早期濕疹大多屬於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因此外用葯治療應循序相應的原則。
4、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換衣服,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5、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忌食海腥發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煙、羊肉、魚、蝦等食品。平時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大便通暢。
㈣ 怎麼區分濕疹和激素皮炎
濕疹」在皮膚科是非常常見的診斷,但是它沒有非常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講濕疹是非感染性炎症的皮膚病,按老百姓的話說跟過敏密切相關的常見病變。
它有幾個傾向,第一個有滲出的傾向,皮膚容易流「水」,正因為容易流水所以叫做濕疹。第二個是瘙癢,第三個是反復發作連綿不斷,就像南方的黃梅季節老是濕乎乎的,而且持續時間較長。由於這樣幾個特點,使得濕疹成為一個慢性的、反復發作的、困擾廣大患者的皮膚病。
朱學駿:「濕疹」跟「皮炎」嚴格來講沒有嚴格的界限,我們說有滲出形象的就叫濕疹,「不流水」的就叫皮炎。「特應性皮炎」是濕疹裡面特殊的概念,又叫「脂溢性濕疹」,這種病人往往有家族發病史,我們把這種病都叫特應性皮膚病,一個是濕疹,一個是過敏性哮喘,還有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的孩子出生沒幾天臉上就會長皮疹,而且流水,癢得非常厲害,一般孩子胖胖的,大部分孩子兩歲前都會好,有一部分一直持續下去,直至學齡期。這個時候的特點我們叫做四彎風,兩個胳膊彎和兩個腘窩部位很癢,身上也長。一直到青春發育期,青春期大部分病人會好,少部分病人一直延續至終身。有的病人眉毛都抓掉了,皮膚比較粗糙乾燥,不像一般的年輕人皮膚比較潤澤。
主持人:有些患者不是從小發病,而是幾年前或者最近才發病,這是什麼原因?
朱學駿:濕疹不等於特應性皮炎,第一個有家族發病史,家裡父母親或者兄弟姐妹有發病的。濕疹不一定,濕疹很復雜,可以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人對激素過敏,或者有的人由於吃了一些東西又喝了酒一下子起來了。濕疹病人可以在任何年齡段都發病,這一兩年發病,沒有家族病史的,這種病人就叫濕疹,不叫特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有明顯的症狀,發病比較早。
㈤ 濕疹為什麼久治不愈
引起濕疹的病因十分復雜,包括內外因素兩個方面。
內因主要與嬰兒的皮膚特性和過敏體質有關。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並對各種刺激因素較為敏感,所以容易發生變態反應,進食魚、蝦、牛羊肉、奶、雞蛋等致敏食物和機械性摩擦,唾液和奶液的刺激,用鹼性較強的肥皂 清洗皮膚及攝入過多的蛋白質、脂肪等,這些都是引起濕疹的主要外在因素。
此外,日光、紫外線、寒冷、濕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以及皮膚不清潔等,都可能誘發濕疹發生或使病情加重。有些孩子在濕疹發生時或發生以後,可以有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發生,這和遺傳性過敏體質有密切關系。
嬰兒皮膚角質層比較薄,如果使用激素類外用葯會吸收很快,造成皮膚快速硬化、色素沉積,與周圍皮膚顏色不一致等現象,所以嬰兒濕疹用葯要非常謹慎。
照料有濕疹的嬰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尋找並避開過敏原。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
3、要穿棉質衣服。
3、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為好。
4、對脂溢型濕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塗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後用梳子輕輕地梳理掉。
5、母乳喂養可以防止由牛奶喂養而引起異性蛋白敏所致的濕疹。
㈥ 讓人傻傻分不清的濕疹和過敏,到底該如何分辨
過敏性疾病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濕疹及蕁麻疹等均屬於其中一種。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反應,皮疹可以為小丘疹、丘皰疹、水泡、小糜爛面及滲出,所以皮疹各種各樣,呈多形性,慢性期局限而有浸潤和肥厚、皮屑、色素沉澱及結痂,瘙癢劇烈,容易復發。而過敏是非常廣泛的概念,過敏性疾病包含蕁麻疹、濕疹等等。所以兩者一個是具體的疾病,另一個是概念性的東西,兩者區別很大。二者的治療都需要用抗過敏的葯物並且要盡量查找可疑的過敏原,必要時配合外用葯物以及物理治療等綜合處理
㈦ 常見的濕疹特點是什麼
(1)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又稱為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即頭、面、前胸、後背、間胛區、臍周及會陰部位的一種常見、表淺性皮膚炎症性損害,在紅斑的基礎上有油膩性鱗屑是其特徵。發生在頭皮部的脂溢性皮炎可以分為炎症性及非炎症性兩種。炎症性者可見到紅斑及油膩性脫屑。皮疹常擴張至發跡邊及耳後部位,輕度瘙癢。非炎症性者主要表現為輕重不等的糠樣脫屑,即平常所說的頭皮屑,又稱為乾燥性糠疹,而見不到明顯炎性損害。
嬰兒型脂溢性皮炎又可分為三種。搖籃帽樣皮疹發生在出生後3~4周,頭皮出現紅斑、臘樣脫屑,在額頂部常形成厚痂。嬰兒脂溢性皮炎也可以發生在面部,包括眉弓、雙頰、軀幹部、尿布區以及肢體屈側,在上述部位出現紅斑及油性屑。Leiner病又稱為脫屑性紅皮症,是一種泛發性嬰兒脂溢性皮炎,全身彌漫性紅斑,表面覆蓋灰白糠狀或葉狀鱗屑,常見於有嚴重疾病,如貧血、嚴重腹瀉及嘔吐的嬰兒。可分為家族性及非家族性兩種。家族性常由補體C5功能不全引起,可以用抗生素及輸血或新鮮血漿治療。
(2)乾性濕疹:乾性濕疹又稱脫脂性濕疹,是以皮脂減少、皮膚乾燥、乾裂及細小脫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濕疹。
發病與皮膚表面油脂減少或功能不良有關。油脂減少可以是因冬季空氣濕度低、乾燥、寒冷或過度清洗引起。脫脂性濕疹還見於應用利尿劑的老年人,黏液水腫者及鋅缺乏症患者。應用Ⅱ型組胺受體阻斷劑甲氰咪呱也可引起脫脂性濕疹的報告。部分全身泛發的脫脂性濕疹可能與惡性淋巴瘤等腫瘤有關。
臨床本病多見於冬季,老年人及洗浴過頻者好發。四肢,尤其小腿伸側多發。典型表現為皮膚乾燥、細小的皸裂、脫屑,伴程度較重的瘙癢。由於搔抓而表現抓痕及血痂。如果疾病繼續進展,可以出現明顯的皸裂,嚴重者甚至可以出血,故又稱皸裂性濕疹。
本病最初症狀多在冬季出現,夏季好轉,但最終發展為長期性,並發生明顯的濕疹樣改變。
(3)錢幣形濕疹:錢幣形濕疹又稱盤狀濕疹。由於其他型濕疹不排除出現圓形錢幣型損害的可能,盤型濕疹也可出現不典型損害,故盤型濕疹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概念。
本病15~25歲有一個發病高峰。無論男女,在55~65歲在另一個發病高峰。
皮損好發於手部及肢體的伸側,以下肢更為多見。有瘙癢或燒灼感。急性期表現為錢幣狀圓形暗紅斑基礎上的密集薄壁水皰伴滲液、結痂。皮損通常由細小丘疹、丘皰疹迅速融合而成。亞急性期水皰減少,脫屑增加,中心可消退。慢性期表現為乾燥、脫屑斑片。
皮疹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可以融合成大片。由於搔抓而有抓痕、血痂等繼發損害。繼發細菌感染可有黃色滲液及黃痂。一般均為慢性復發性,多數在一年左右消褪,也有數年不退者。
臨床上可分為手及前臂型、肢體軀干型及乾燥型三種。手及前臂型多在手部局部創傷或炎症後,如局部燒傷、局部化學刺激性反應後出現濕疹樣改變,隨後在手部及前臂出現新的皮損。本型多見於有職業性刺激性皮炎史者、家庭主婦及從事秘書工作者,異位性體質者多見。
肢體軀干型多見於老年人、皮膚乾燥症患者。皮損多先發於下肢,然後在對側下肢、上肢及軀干出現新的皮損。
乾燥型盤型濕疹不多見,主要表現為四肢多發性乾燥、脫屑性圓形或卵圓形斑片,掌跖部可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散在水皰,輕度瘙癢。
皮疹可反復波動數年,難以治療。
(4)手部濕疹:手部濕疹又稱為手部皮炎,是發生於手部的濕疹皮炎類疾患的總稱。一般所說的手部皮炎指局限於手部或原發於手部的皮炎,較少擴展至雙上肢等其他皮膚部位。如果手部濕疹僅是泛發性濕疹的一個表現,應稱為泛發性濕疹手部受累而不應稱為手部濕疹。
國外調查患病率為2%~8.3%。在城市一般人群患病率為2%~8%。在某些特殊職業人群患病率可高達10%以上。目前報告患病率最高的職業人群為護士,患病率為18.3%。在接觸性皮炎診所,該病的構成比例可達37%。Knistensen對瑞典汽車工業工人手部皮炎的發病情況作了一次前瞻性研究,發現手部皮炎的風險性為4%。
①角化性掌濕疹:角化性掌濕疹並不少見,以掌部及手指掌側皮膚片狀肥厚、脫屑、皸裂為主要表現,病因不明。多見於中老年男性,與銀屑病難以鑒別,治療非常困難,可試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角質松解劑及PUVA治療。
②斑片性水皰脫屑性濕疹:斑片性水皰脫屑性濕疹主要表現為雙手不對稱性不規則斑片,有小水皰及脫屑,發病部位不定,此伏彼起,累及甲周皮膚時可有甲損害。
以上分類並不能包括手部濕疹的所有表現,對於其他臨床表現不能歸入上述各類手部濕疹診斷中的患者,可以籠統地診斷為手部濕疹。
(5)瘀滯性皮炎:瘀滯性皮炎又稱重力性濕疹、瘀滯性濕疹、靜脈性濕疹及靜脈曲張性濕疹,是繼發於下肢靜脈高壓的一種皮膚濕疹。
近年研究認為與發病有關的主要因素是下肢靜脈壓增加而並不定非有靜脈曲張。研究發現靜脈高壓患者毛細血管血壓增加,血管內皮通透性增加,纖維蛋原漏出到毛細血管周圍形成纖維蛋白鞘,從而阻礙了氧彌散及營養物質的通透,造成皮膚損傷。另外在靜脈高壓、靜脈功能不全的情況下,移動到組織間的白細胞增多,釋放蛋白水解酶也可造成皮膚炎症。
本病多見於下肢靜脈高壓患者,發病可急可慢。急性者多由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引起,主要見於中老年女性。下肢迅速腫脹、發紅、發熱、淺靜脈曲張,出現濕疹樣損害。無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者多起病較慢,在小腿下1/3部分出現輕度水腫、紫癜及含鐵血黃素沉著。
濕疹樣損害多初發於脛前、小腿兩側及兩踝附近,然後逐漸向近心端擴展。也有擴展至足部者。濕疹損害可以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伴程度不等的瘙癢。疾病逐漸進展由於含鐵血紅素沉著而變成褐色。由於脂肪壞死,皮膚纖維化而呈瘢痕疙瘩樣改變。局部也可出現萎縮。由於創傷或感染極易發生難以癒合的潰瘍,疼痛明顯。
這種潰瘍邊界清楚,相對來說比較表淺,癒合後遺留象牙白色硬斑塊,周圍有色素沉著。瘀滯性濕疹患者極易合並接觸性皮炎。尤其外用治療葯物接觸性皮炎。
(6)白色糠疹:白色糠疹又名單純糠疹,是一種病因不明,通常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面部的脫屑性色素減退斑。組織病理學僅見棘層松解及輕度海綿形成。初起時多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不大清楚的淡紅斑或正常皮色斑片,直徑0.5~2cm大小,有細糠狀屑,1~2周後變為輕度色素脫失斑,表面覆以乾燥性細糠狀白屑。皮損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見於面部,但也可出現在其它部位。
瘙癢輕或無。皮損可持續數日至1年以上,無特殊治療。
(7)代謝型濕疹及系統性疾病相關性濕疹:代謝型濕疹指可能由機體營養代謝異常所導致的濕疹。如有報告在某些脂肪瀉的患者可出現濕疹。這些患者在濕疹發作期間血鈣濃度也較低。當血鈣濃度正常後皮損也隨之消退。由於大量濕疹患者並無臨床可見的營養代謝方面異常,濕疹與營養的關系還不明確。營養異常也可能是濕疹患者為避免食入變應原或「發物」而長期禁食某些食物的結果。
濕疹與營養代謝的關系尚待進一步研究。
系統性疾病相關性濕疹指與系統性疾病伴發的濕疹。系統性病如Wiskott-Aldrich綜合征、低γ球蛋白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均可出現濕疹樣皮損。煙酸缺乏症可出現光敏感性皮炎。Jung病是一種家族性免疫缺陷病,表現為復發性膿皮病及異位性皮炎,這類患者存在淋巴細胞功能異常、白細胞化學發光反應異常及組胺代謝或白細胞表面組織胺受體異常。可用組織胺H1受體阻斷劑治療。Job病又名高IgE復發感染綜合征,這類患者的特徵性表現為復發性皮膚及上呼吸道細菌感染、血清高IgE及慢性濕疹。這些情況說明系統性疾病與濕疹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8)創傷後濕疹:創傷後濕疹,如冠脈搭橋術後患者大隱靜脈供皮區出現的濕疹。在大隱靜脈手術部位皮膚出現紅色至棕黃色斑片,輕度脫屑結痂,偶有丘疹、丘皰疹。外用皮質類固醇有效,但易復發。其他原因造成皮膚損傷致疤痕形成者也有出現濕疹的報告,可能與創傷造成神經受損也有關系。
(9)口周濕疹:口周濕疹又稱為口周皮炎,是發生於口唇周圍,但不累及唇紅邊緣皮膚的皮炎,皮損可累及唇溝、頦部,也可累及眼瞼及眉間部位。曾有口周濕疹在外用含氟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婦女中爆發流行的報告。與日光、皮膚感染等因素的關系均未得到證實。
皮損以紅斑、丘疹及膿皰為主,對稱分布於口周,但不累及唇緣皮膚。可累及頦部及鼻唇溝。輕度瘙癢,少數病例可見眉間及眼瞼受累。皮疹可以自愈,愈後不留疤痕,整個病程3周至1年半左右。
(10)青年足跖皮病:青年足跖皮病是發生於青少年足跖前部的一種乾燥、皸裂性皮炎,又名乾燥性足跖濕疹、足前部濕疹及趾周圍皮病。我們認為本病應屬於接觸性皮炎。
本病是近30年新出現的一種濕疹,可能與穿用透氣性差的鞋襪,汗液浸漬及運動摩擦造成的微小損傷有關。組織病理學為輕度非特異性濕疹,有時可見汗管堵塞。
本病見於3~14歲兒童,喜歡運動者及男性多見,主要表現為足前部皮膚紅斑、疼痛,檢查可見皸裂。雙足皮損對稱,在受壓部位明顯,趾間皮膚正常。
㈧ 什麼是皮炎濕疹啊
皮炎濕疹是一種有濕疹形態的皮炎,濕疹是慢性的皮膚病,因為濕疹具有復發性,所以患者不要隨便的使用葯物治療,還是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治療。患者在平時要注意做好護理,使濕疹及時的康復。
㈨ 兒童特應性皮炎和濕疹有什麼區別
濕疹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特應性皮炎要縮到一個相對小的概念,是濕疹中最難治的一種,主要是指有過敏家族史的濕疹。和普通濕疹相比,特應性皮炎具有很強的遺傳特性,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性病史(食物過敏、過敏性皮炎、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孩子有60%的機會成為特應性皮炎患者;如果父母雙方都得過特應性皮炎,孩子患病的機會增加至80%。
另外,特應性皮炎的最大特點是反復發作,且症狀比一般濕疹嚴重。特應性皮炎的表現主要有五個方面
第一是劇烈搔癢,因此皮損上有大量抓痕繼而感染,從而形成「瘙癢-搔抓-瘙癢」的惡性循環。
第二是全身皮膚乾燥,嬰兒期就比較明顯,兒童期達高峰,青年期則減輕或消失不同的年齡段。
第三,症狀部位不同年齡段也有所不同。嬰兒期表現為嬰兒濕疹,皮損主要表現為滲出型和乾燥型兩種,主要分布於兩面頰、額部和頭皮。兒童期皮損表現濕疹型和癢疹型,多發生於肘窩、膝蓋窩和小腿伸側。青少年成人期皮損與兒童期類似,多為局限性乾燥性皮炎損害,主要發生在肘窩、膝蓋窩、頸前等,也可發生在面部和手背。
第四,特應性皮炎可以伴隨有一系列皮膚特徵性改變,包括干皮症、耳根裂紋、魚鱗病、掌紋症、毛周角化症、皮膚感染傾向、眶下褶痕、眶周黑暈、蒼白臉、白色糠疹、頸前皺褶等。
第五,特應性皮炎會合並全身過敏性疾病,常常伴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