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痱子奇癢
1、在家庭中可用濃肥皂塗抹可迅速止癢,或用香皂蘸水在紅腫處塗抹。原因是肥皂高級脂肪酸的鈉鹽。如:C17H35COONa。這種脂肪酸的鈉鹽水解後顯鹼性(含OH-),蟻酸水溶液中含H+,因為肥皂水中的OH-與蟻酸的H+中和成H2O因此可迅速消除痛、癢。
2、塗點氨水止癢,原理同上。
3、如果叮咬處很癢,可先用手指彈一彈,再塗上花露水、風油精等。
4、用鹽水塗抹或沖泡癢處,這樣能使腫塊軟化,還可以有效止癢。
5、可用蘆薈葉中的汁液止癢。被蚊子叮咬後紅腫奇癢時,可切一小片蘆薈葉,洗干凈後掰開,在紅腫處塗擦幾下,就能消腫止癢。
6、萬金油和鹽的塗抹,可讓局部麻醉並舒緩神經,減輕癢的感覺。
7、將阿斯匹靈葯丸磨碎和水塗抹在傷口上,也有消炎消腫功效。
8、如果對蚊子叮咬較敏感的人,不妨在外出前,吃一粒抗組織胺葯物。最近芬蘭報告指出,抗組織胺葯物阻斷免疫反應,可以減輕蚊蟲咬的癢和腫脹。但抗組織胺的副作用是想睡覺,開車者避免服用。在下極不贊成網友為了怕蚊子咬而吃抗組織胺之西葯,為了蚊蟲叮咬會癢,就輕易的建議大家吃西葯,是極為要不得的,這會誤導大家的健康!
9、只要肯改吃鹼性蔬菜之飲食,體質及血液是微鹼性的,不但蚊子不愛叮,就算被叮之後,也不至於會太癢!如果叮到,可用自己微鹼性之口水,塗抹蚊蟲叮咬處,亦能止癢!
10、把一顆蒜瓣掰開,用斷面塗抹蚊子咬的包,一會就好,而且止癢。
11、幾個人在一塊就叮你一個主要還是跟氣味有關,你也吃點蚊子討厭氣味的東西:4月10日中央2台為您服務欄目講了一個預防蚊子的辦法:吃維生素B1,如果去野外要提前3-4天吃。她說人感覺不出來,蚊子可受不了那味,會遠離你,據說特有效,你試試.
12、維生素B1泡水擦身也會讓蚊子不敢近身。這種水溶性維生素是沒有副作用的。多餘的分量完全排出體外,不會貯留在人體中。
13、用調味品中的八角、茴各兩枚,泡於溫水臉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14、在室內點燃干桔皮,可代替蚊,既能驅蚊,又可消除屋內異味。
15、穿淺色衣服。大家注意嘍!伊蚊(又叫花斑蚊)最喜歡停在黑色衣服上。所以大家盡量在炎熱的夏天穿一些顏色比較淺的衣服。
16、盡量穿襪子。許多人喜歡夏天光腳穿鞋,殊不知穿襪子後,蚊子感覺人的皮膚濕度降低、皮表揮發物減少,會減少叮咬。
17、被叮咬後不能抓。被蚊子叮到,我們會馬上去抓。可是抓撓後,皮膚里的組織液、淋巴液等滲出,腫成一個包,就會越抓越癢,而且還不易消退,長滿紅包的「赤豆腿」就是這樣被抓出來的。如果堅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鍾後,癢感就能明顯消退了。
18、蚊子黃昏前喜歡停息在窗檯附近,入夜後喜歡停息在房中表面色澤較深的物體上,按此規律拍打蚊子,事半功倍。
19、家庭水生植物要定期換水。
20、在使用驅蚊葯時,一個品牌在連續使用2個月後,換一種葯物驅蚊,效果更好。
21、吃大蒜可有效驅蚊,因為蚊子不喜歡人體分泌出來的大蒜味。
22、巧用清涼油、風油精.在卧室內放幾盒揭開蓋的清涼油或風油精。點蚊香,氣味嗆人;掛蚊帳,空氣沉悶。如果能在點蚊前,在整盤蚊上滴灑適量的風油精,則可使蚊香不嗆人,而且滿室清,驅蚊效果好。如果能在進蚊帳之前,在蚊帳上灑幾滴風油精,可以改善蚊帳內的空氣狀況,而且增加驅蚊效果。
23、擺入驅蚊鮮花黃昏前,在室內擺1,2盆盛開的茉莉花、米蘭或玫瑰,最好是夜來香。因蚊子不能忍受這些花的香氣而逃避。
24、室內安裝橘紅色燈泡,由於蚊子害怕橘紅色的光線,所以能產生很好的驅蚊效果。
25、將陰乾的艾葉等搓成繩索,點燃後放在室內,其煙味可驅蚊。
26、將曬干後的殘茶葉燃燒,可以驅除蚊蟲。
27、用空酒瓶裝35毫升糖水或啤酒放在桌面或室內蚊子較多處,蚊子聞到甜酒味就會注瓶子里鑽,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
28、關上門窗,在窗前放置一個盆子,盆中加點混合洗衣粉的水,第二天,水盆中就會有一些死去的蚊子。每天持續使用這種方法,幾乎可以不用再噴殺蟲液去殺蚊子了。而且蚊子也會越來越少。為什麼肥皂水可以滅蚊呢?因為洗衣粉帶鹼性,蚊子是不宜生長在帶鹼的水中,可是洗衣粉水中有香料,又會讓母蚊誤以為有食物就把卵產在其中。從而就達到了滅蚊的效果。
29、把用過的失去葯力的蚊香葯片,輕輕滴上幾滴風油精,插上電源,就能達到較強的驅蚊效果,又節約葯片。遇上停電還可以把用過的一兩片葯片滴上風油精,一塊點燃,幾分鍾後,就能起到驅蚊滅蚊的效果。
30、使用驅蚊草驅蚊時,在15平方米左右的室內,放置一盤株高30厘米左右,葉片數量在40片以上的驅蚊草,效果最好。
⑵ 皮膚起紅點,瘙癢~奇怪的是三角形分布,四肢先後各有一處。
我也經常這樣,可能是蚊蟲叮咬。
這種沒什麼的,頂多紅癢一會,後來會好的,塗點葯膏。
⑶ 在腳上無緣無故起了一個直徑兩厘米的很規則紅圈,幾天逐漸變成水泡,紅圈內也出現水泡,不是燙傷,這是什
根據你的描述像是「鵝眼」檢驗到醫院確診一下,再進行治療。不難治療。
⑷ 醫學專家來回答一下啊~~~問問問問問題!!!
去醫院。。。不做檢查沒辦法給你確定。
現在能確定的就是你的呼吸道,循環系統都不好。尤其是呼吸道有過敏症狀
下邊給你點介紹自己看一下
「冷過敏」是較多見而且也比較棘手的現象,有時患兒去看醫生也很難得到滿意的答復。因為所謂的「冷過敏」比較復雜,有些原因直到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冷過敏」的現象多發生在冬夏兩季。這可能是因為冬夏兩季容易出現環境溫差變化過大和過快的現象。比如,冬夏兩季室內外溫度相差過大,直接影響到皮膚或呼吸道;夏季孩子進食冷飲等。最常見的冷過敏表現是寒冷所引起的皮膚瘙癢、出疹,以及咳喘發作等。這些現象看似一樣,其實質卻可能並不相同。
由過敏原引起的「冷過敏」
在炎熱的夏季,當患兒突然進入空調房間或將空調打開的時候,很容易發生由於吸入冷空氣而引起的咳嗽、喘息、噴嚏等表現。出現這種表現的孩子一般原本就有呼吸道過敏症。呼吸道過敏症常見的有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其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呼吸道處於一種「高反應」狀態,也就是說呼吸道受外界因素影響容易發生氣道肌肉收縮和分泌痰液,導致氣道狹窄、鼻腔刺激引發症狀。因此,吸入引起過敏的過敏原可以引發症狀,受到其他非過敏原因素的刺激也可以誘發症狀。
夏季空調引起的呼吸道反應可能存在兩種原因:一種情況是空調吹出的風可能使空調過濾網上的灰塵和其他室內過敏原攪動起來,孩子吸入這些過敏原後發病;另一種情況是,驟然吸入冷空氣也會誘導原本有呼吸道過敏症的孩子氣道收縮誘發出症狀。
當然,進食冷飲也會使口腔和咽部處於低溫狀態,外界空氣吸入後變冷再吸入氣道誘發症狀,道理也是一樣的。因此,這種情況的「冷」並非真正的過敏原,而僅僅是一種誘發因素。由於夏季使用空調而引起的這種「冷」過敏的孩子大多本來就存在呼吸道過敏的基礎疾病,應該對原有的疾病積極就診,進行治療。
預防這類「冷過敏」的措施是:空調溫度不要太低、風速不要太大;空調的過濾網要經常清洗;積極診治存在的呼吸道過敏症。
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的「冷過敏」
這種「冷過敏」是寒冷引起皮膚出疹、瘙癢。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具體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是太清楚。醫學上稱其為寒冷性蕁麻疹。多見於夏季進食冷飲後以及冬天由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後發生。
一般寒冷性蕁麻疹有兩種類型,一是局部反應型,寒冷刺激局部引起皮膚出現風團塊;二是全身反應型,是由於全身受冷後(如進食冷飲)引起。部分患寒冷性蕁麻疹的病人有遺傳性。但是許多孩子發病並沒有家庭遺傳背景。
寒冷性蕁麻疹治療和預防起來比較棘手。這類孩子不要在冷水中游泳,因為如果發病,可能引起低血壓而發生危險。飲食和環境溫度也不要驟然降低。現有的一些抗組織胺葯物有一定效果,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國外也在觀察一些新葯物的效果,但還沒有得到完全證實。
雖然同樣是對冷過於敏感,但兩種「冷過敏」的發病機制是不同的。如果孩子因為本來就存在呼吸道過敏的基礎疾病而出現「冷過敏」,家長應該配合醫生,盡量減少患兒居住環境中的過敏原,並且在夏天使用空調的時候,盡量減少寒冷對孩子的刺激。只要及時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大部分「冷過敏」是可以通過預防和葯物治療得到很好控制的。
------------------------------------------------
由於天氣變化引起的皮膚過敏要以預防為主:
1、戶外活動時要注意身體裸露部分的保暖,可戴上帽子、手套等,也可在皮膚上塗上油脂以減少皮膚散熱;
2、注意適當增加手腳的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穿鞋不宜過緊,以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
4、平常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腳和洗臉以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生。凍瘡的治療:
1、按摩:促進手腳的微血液循環以加速痊癒。做法:
(1)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發熱後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然後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反復相互摩擦15至20次;
(2)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至20次;
(3)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後擦回大腿根,來回共擦15至20次,右腿類同;
2、外敷:辣椒15克,生薑15克,白蘿卜30克,水煎洗患處;鮮山葯搗爛,塗擦於患處,干即更換;用醋煮熱,趁熱濕熬患處,每日三次,外敷罰適於凍瘡初起;若凍瘡已潰爛,可用雞蛋、黃油外塗,每日二至三次;蜂蜜60克,加入豬油15克,調勻成膏,塗敷患處,每日二至三次;葯房購買凍瘡膏塗搽。
3、熱洗:一錢黑胡椒研成粉未後,加水適量煎煮,趁熱洗患處(適於未潰爛者).以上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健康!
自療注意事項
(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也可預防凍瘡新發。
(2) 寒冷季節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襪宜寬松乾燥。
(4) 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成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肉桂。
(6) 每年發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葯物自療有條件的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內外治療。
自治療法
1、 驗方自療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薑3片、紅棗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吳茱萸3克、生薑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適量,入冬前將蒜搗爛,擦在常患凍瘡處,每日1次,連擦5-7天,如皮膚起泡,可暫停用。本方適用於凍瘡的預防。
(4) 生薑25克、白蘿卜1個、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葯一同水煎,趁熱洗過,連洗2天,即可痊癒,以上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適用於凍瘡未潰時的治療。
(5) 生薑的自然汁,熬膏塗之。此法對於手、足凍瘡均治。此外,用生薑汁時時漱吐,還可治療口瘡。
2、 飲食自療方
(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薑15克、當歸30克、煮食。
(2) 生薑、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於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後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當歸15克、紅棗10克、煮食。
3、 外治自療法
(1) 傷濕止痛膏、紫歸治裂膏外貼患處。
(2) 皮硝煎水外洗患處。
(3) 紅霜茄子秸連根拔起洗凈。煎湯泡洗患處約半小時左右,每日2次。
(4) 薑汁或辣椒水外擦患處。
(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後外擦患處。
(6) 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患處,3天後更換。以上療法適合未潰者。
(7) 雲南白葯撒於凍瘡潰爛處並包紮。
(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開,取其中黃汁塗破潰處,每日1次。
(9) 用馬勃一塊外敷潰處,每日更換。
4、 夏季伏天外治自療法
(1) 大蒜頭搗爛塗擦老疤處,每日1次,連續1周。
(2) 鮮芝麻葉搗爛塗擦易患處,1小時後洗凈,每日多次。
受凍後,不宜用熱水溫暖,或用火烘烤,否則凍處會潰爛。
受凍後皮膚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則易使表皮破爛感染。
-----------------------------------------------
http://www.yefo.net/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67464
這個是指甲的一些症狀介紹。
你的過敏可能影響到身體血液循環系統等了。
⑸ 身上出現了很多像蚊子咬的包。這是什麼
這個是蕁麻疹了,你受風了,或者受潮了,自己多注意就好了 很癢,一會就下去的。沒事
⑹ 夏天身上一熱四肢部位就會先起一個小紅點 然後變成個圈開始慢慢擴散 四周鮮紅色 圈中間暗黑色 癢
指導意見:
身上長紅點的原因有很多,如皮膚過敏、濕疹、蚊蟲叮咬、毛囊角化症等等, 不用太擔心.建議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況下多次出現就應該到醫院去就診,因為極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平時注意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戒煙戒酒,忌食辣性食物,多休息不要勞累即可,
⑺ 寶寶腳上起紅疙瘩,有小水泡,很癢怎麼辦
首先,確定寶寶起疙瘩的地方是不是只有腳,因為目前手足口比較猖獗,所以要先排除是不是這個病,從網上的介紹看,手足口寶寶會發熱,而且疙瘩不癢,嘴裡會有潰瘍,寶寶哭鬧等,注意辨別; 第二,如果排除手足口,可以回想一下寶寶最近吃的東西,會不會是過敏引起的丘疹性的蕁麻疹,這個非常癢,有的寶寶會在幾小時後恢復,但有的寶寶會起泡,出黃水,如果黃水帶有感染性,黃水沾到哪裡,這個地方會再起泡,如此循環.這樣建議口服抗過敏葯物,並塗無極膏和百多邦,無極膏只能解癢,百多邦消炎止黃水; 第三,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以上只是一點辨別的小建議,最終結果需要醫院的大夫來出,可掛小兒科或皮膚科診斷. 以上是我的經驗之談,我家寶寶屬於敏感皮膚,第二條提到的是前幾天實際發生過的,希望能幫到你,祝寶寶健康!
⑻ 有哪些皮膚病會傳染
許多皮膚病患者在就診時都十分關心自己的皮膚病有無傳染性,其實傳染性皮膚病種類只佔皮膚病的一小部分。皮膚病的傳染方式可分直接接觸傳染和間接接觸傳染兩種方式。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或患病動物的皮膚、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如痰液、糞便、唾液、尿液、滲出液等)而傳染,間接接觸傳染是通過患者污染過的用具(如餐具、衣帽、被褥、洗漱用品、鞋帽、毛巾等)而傳染。但並非接觸後就會被傳染,這是因為人體具有一定免疫力,只有當免疫力下降時,如在體弱、慢性內臟疾患、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及激素、腫瘤等條件下,被傳染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病有:單純皰疹、水痘、生殖器皰疹、卡波水痘樣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天花、B 病毒病、牛型痘、擠奶人結節、羊痘、傳染性軟疣、尋常疣、扁平疣、麻疹、非典型麻疹綜合征、手足口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口蹄疫、傳染性紅斑、幼兒急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鸚鵡熱、斑疹傷寒、膿皰瘡、猩紅熱、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沙漠瘡、麻風、皮膚結核、鼻疽、布魯菌病、鼠疫、軟下疳、炭疽、皮膚白喉、紅癬、頭癬、手足癬、甲癬、體癬、股癬、梅毒、艾滋病、雅司、品他、皮膚黑熱病、滴蟲病、瘧疾、陰虱、疥瘡等。
⑼ 哪些皮膚病會傳染
皮膚病中有好幾種是會傳染的: (1)疣。這種皮膚病是病毒引起的,包括:①尋常性疣版;②青春期扁平疣;權③尖形濕疣。其中尖形濕疣是經由性行為傳染的。一般的治療方法是服用薏苡或用液態氮施行冷凍凝固術: (2)皮膚念珠菌症。這種皮膚病是患者受到製造味精、醬油酵母菌同類的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症有以下幾種:①嬰兒寄生菌性紅斑。②指甲周圍炎。③指間糜爛症。②和③較易發生在經常用水洗手的女性,最好的防治是少接觸水。 (3)香港腳。香港腳的病因,並不是蟲類,而是白癬菌的黴菌寄生所致。香港腳也稱為文明病,常常穿鞋的人較易患上,依症狀可分為下列三類:①趾間型。②小水皰症。③角質肥厚型。治療方法是長期連續塗抹葯膏: (4)頑癬、斑狀小水皰白癬。這是一種頑癬,同樣是黴菌寄生所致。可分為兩種:①陰部白癬,②體部白癬。治療方法是連續塗抹抗白癬菌葯膏。 (5)癜風。成人,尤其是中青年人的上腕部,以及胸部、背部、腋下等容易流汗的部位會出現細小的淡色或脫色斑,斑上面會產生鱗屑。這種病也和頑癬同類的黴菌引起的。常做運動,出汗多的人容易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