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病毒肺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皰疹病毒肺炎

發布時間: 2022-06-24 10:13:25

⑴ 病毒性肺炎的治療

以對症治療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氣流通,注意隔離消毒,預防交叉感染。給予足量維生素及蛋白質,多飲水及少量多次進軟食,酌情靜脈輸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原則上不宜應用抗生素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一旦明確已合並細菌感染,應及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
目前已證實較有效的病毒抑制葯物有:①利巴韋林具廣譜抗病毒功能,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②阿昔洛韋為一化學合成的抗病毒葯,具有廣譜、強效和起效快的特點。臨床用於皰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對免疫缺陷或應用免疫抑制劑者應盡早應用。③更昔洛韋為無環鳥苷類似物,抑制DNA合成。主要用於巨細胞病毒感染。④奧司他韋為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葯發生率低。⑤阿糖腺苷為嘌呤核苷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於治療免疫缺陷患者的皰疹病毒與水痘病毒感染。⑥金剛烷胺為人工合成胺類葯物,有阻止某些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及退熱作用。臨床用於流感病毒等感染。

⑵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是什麼

引起成人肺炎的常見病毒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狀病毒等。免疫抑制宿主為皰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受者易患巨細胞病毒和皰疹病毒性肺炎。患者可同時受一種以上病毒感染,並常繼發細菌感染,免疫抑制宿主還常繼發真菌感染。呼吸道病毒可通過飛沫與直接接觸傳播,且傳播迅速、傳播面廣,病毒性肺炎為吸入性感染。

⑶ 肺炎分為哪些類型

細菌性肺炎:發病之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症狀,起病急驟,通常有高熱,體溫在數小時內可上升至39℃~40℃。

病毒性肺炎: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支原體肺炎:由肺炎支原體引起。

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球菌、麴菌、放線菌等引起。

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如立克次體(如Q熱立克次體)、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弓形體(如鼠弓形體)、原蟲(如卡氏肺孢子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

⑷ 肺炎的分類有哪些

肺炎可按解剖、病因或患病環境加以分類。

1. 解剖分類

(1)大葉性(肺泡性)肺炎:肺炎病原體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經肺泡間孔(Cohn 孔)向其他肺泡擴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個肺段、肺葉發生炎症改變。典型者表現為肺實質炎症,通常並不累及支氣管。

致病菌多為肺炎鏈球菌。X 線胸片顯示肺葉或肺段的實變陰影。

(2)小葉性(支氣管性)肺炎:肺炎病原體經支氣管入侵,引起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繼發於其他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長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其病原體有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體以及軍團菌等。支氣管腔內有分泌物,故常可聞及濕性_音,無實變的體征。

X 線顯示為沿肺紋理分布的不規則斑片狀陰影,邊緣密度淺而模糊,無實變徵象,肺下葉常受累。

(3)間質性肺炎:以肺間質為主的炎症,可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累及支氣管壁以及支氣管周圍,有肺泡壁增生及間質水腫。因病變僅在肺間質,故呼吸道症狀較輕,異常體征較少。X 線通常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肺下部的不規則條索狀陰影,從肺門向外伸展,可呈網狀,其間可有小片肺不張陰影。

2. 病因分類

(1)細菌性肺炎: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等。

(2)非典型病原體所致肺炎:如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狀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4)肺真菌病:如白念珠菌、麴黴菌、隱球菌、肺孢子菌等。

(5)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如立克次體(Q 熱立克次體)、弓形蟲(鼠弓形蟲)、寄生蟲(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損傷引起的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引起的化學性肺炎,或對吸入或內源性脂類物質產生炎症反應的類脂性肺炎等。

3. 患病環境分類

由於細菌學檢查陽性率低,培養結果滯後,病因分類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困難,目前多按肺炎的獲得環境分成兩類,有利於指導經驗治療。

(1)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症,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後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其臨床診斷依據是:①新近出現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加重,並出現膿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發熱。③肺實變體征和(或)聞及濕性_音。④ WBC > 10× ,伴或不伴中性粒細胞核左移。⑤胸部X 線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以上①~④項中任何一項加第⑤項,排除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診斷。CAP 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支原體、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和呼吸道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2)醫院獲得性肺炎(HAP)亦稱醫院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於潛伏期,而於入院48 小時後在醫院(包括老年護理院、康復院等)內發生的肺炎。HAP 還包括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和衛生保健相關性肺炎(HCAP)。其臨床診斷依據是X 線檢查出現新的或進展的肺部浸潤影,加上下列三個臨床徵候中的兩個或以上可以診斷為肺炎:①發熱超過38℃。②血白細胞增多或減少。③膿性氣道分泌物。但HAP 的臨床表現、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特異性低,應注意與肺不張、心力衰竭和肺水腫、基礎疾病肺侵犯、葯物性肺損傷、肺栓塞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相鑒別。無感染高危因素患者的常見病原體依次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桿菌、不動桿菌屬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為銅綠假單胞菌、腸桿菌屬、肺炎克雷白桿菌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⑸ 什麼是皰疹症狀表現什麼現象 應該怎麼治療

皰疹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不同部位症狀也不同.你首先弄清楚是什麼皰疹.

⑹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可分為原發型與復發型兩型。初發單純皰疹潛伏期2~12天,平均6天,多發生在嬰幼兒或兒童,常為隱性感染,偶出現症狀。病毒感染後潛伏在神經節中,在某些因素如發熱、日曬、月經、情緒激動、手術、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某些感染如大葉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流感及普通感冒等的刺激常引起復發。原發型單純皰疹皮膚黏膜損害常需2~3周癒合,而復發型單純皰疹的皮損大多於1周內即可消失。臨床上分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1.局部感染
(1)皮膚皰疹 多見復發皰疹或成人初發性皰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以唇緣、口角、鼻孔周圍等處多見。初起局部皮膚發癢、灼熱或刺痛,進而充血、紅暈,後出現針頭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皰群,基底微紅,水皰彼此並不融合,但可同時出現多簇水皰群。水皰壁薄,皰液清亮,短期自行潰破、糜爛、滲液,2~10天後乾燥結痂,脫痂後不留瘢痕。
(2)口腔皰疹 表現為口腔黏膜、舌部、齒齦、咽部甚至食管出現大面積水皰,隨之變為潰瘍。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發熱及頜下淋巴結和(或)頸淋巴結腫大。多見於兒童,成人多見口交行為者。
(3)生殖器皰疹 主要為HSV-Ⅱ型感染所致。生殖器、會陰、外陰周圍、股部和臀部皮膚均可受累,出現皰疹、潰瘍及點片狀糜爛。男性多發生在龜頭、包皮、冠狀溝、陰莖,亦可累及陰囊;女性則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陰道、宮頸,亦可累及尿道及周圍皮膚。有肛交史同性戀者可引發皰疹性直腸炎,繼而出現肛周和直腸化膿性感染或腹股溝淋巴結炎。少數患者因發生骶神經根炎導致神經痛、尿瀦留或便秘。
(4)眼皰疹 表現為單皰性角膜炎、結膜炎,大多為單側性,常伴患側眼瞼皰疹或水腫及耳前淋巴結腫大。反復發作者可致角膜潰瘍、渾濁,甚至穿孔致盲。在新生兒和AIDS等全身播散性感染患者中,可發生脈絡膜視網膜炎或急性壞死性視網膜炎,常導致失明。
(5)皰疹性甲溝炎 手指的HSV是原發口或生殖器皰疹的一種並發症。病毒可經手指上皮破損處進入或由於職業及其他原因而直接進入手指表皮內,皰疹病變常發生於末端指節,深入至甲床形成蜂窩狀壞死;故局部疼痛劇烈,呈跳痛樣,常伴有發熱、肘窩和腋窩淋巴結炎。經常裸手接觸皰疹患者的牙醫和護士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險。
(6)新生兒皰疹 新生兒HSV感染中的70%由HSV-Ⅱ所致,皆因出生時接觸生殖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先天性感染常是原發性HSV感染的母親在妊娠期導致胎兒宮內感染。宮內感染的胎兒可早產,或先天畸形,或智力發育障礙。新生兒感染HSV後可呈現無症狀隱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輕者僅為口腔、皮膚、眼部皰疹,重者則呈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7)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新生兒70%以上的HSV感染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年長兒和成人少見。除新生兒以HSV-2原發感染外,原發性的HSV腦炎少見。多為潛伏在三叉神經節或自主神經根的HSV-1激活後擴散到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感染主要累及額葉和顳葉,以出血壞死性腦炎為主。不同型別HSV性腦炎臨床表現不同,HSV-1型主要引起局灶性腦炎,HSV-2型則傾向於腦膜腦炎。任何年齡和季節均可發病,前驅症狀可有發熱(最高可達40℃)、全身不適、頭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瀉等。1/4患者有口唇皰疹史。2~5天後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症狀,如頭痛、嘔吐、神志改變、神經症狀、精神症狀,2/3患者可有局部和全身抽搐、腦膜刺激征等。病程極期,因腦水腫和腦實質壞死導致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而致死。其中抽搐、意識障礙及精神異常為本病特點。
(8)單純皰疹性肝炎 主要見於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力低下患者,易發生急性肝衰竭。主要表現為發熱、肝酶增高、明顯白細胞數減少症,可不出現皰疹性皮膚病
2.全身感染
(1)全身播散性單純皰疹感染 播散性HSV感染多發於6個月至3歲的兒童,亦可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見於細胞免疫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臨床表現重,多器官受累。初起可表現為重症皰疹性口齦炎、食管炎、外陰陰道炎,高熱、甚至驚厥,繼而全身發生廣泛性水皰,皰頂臍凹,同時可發生病毒血症,引起皰疹性肝炎、腦炎、肺炎、胃腸炎以及腎上腺功能障礙等內臟損害。病死率高達70%。
(2)濕疹樣皰疹 系由慢性濕疹、皮炎等病損區及其周圍皮膚突然發生HSV病毒感染,致病情急劇進展,出現廣泛皮損,並出血融合、出血或轉為膿皰瘡,偶可發生血行播散或繼發細菌感染,累及其他重要臟器而致病情進一步惡化,易誤診為原有濕疹的加重。

⑺ 肺炎都有哪種什麼症狀是最嚴重的

病情分析:一病因分類: (一)細菌性肺炎 1.需氧革蘭染色陽性球菌,如肺炎鏈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 2.需氧革蘭染色陰性菌,如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意見建議:3.厭氧桿菌如棒狀桿菌、梭形桿菌等。 (二)病毒性肺炎 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三)支原體肺炎 由肺炎支氣體引起。 (四)真菌性肺炎 如白色念珠菌、麴菌、放線菌等。 (五)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體(如Q熱立克次體)、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弓形體(如鼠弓形體)、原蟲(如卡氐肺孢子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發肺部卡氏肺包子蟲、軍團菌、鳥形分支桿菌、結核菌、弓形體等感染。 最嚴重是咯血,是內科常見急症,病因復雜,病情多變,嚴重者威脅病人生命。

⑻ 病毒性肺炎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可發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兒童和成人。本病大多發生於冬春季節,暴發或散發流行。密切接觸的人群或有心肺疾病者容易罹患。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約8%為病毒性肺炎。嬰幼兒、老人、原有慢性心肺疾病者或妊娠婦女,病情較重,甚至導致死亡。 【病因和發病機制】 引起成人肺炎的常見病毒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狀病毒等。免疫抑制宿主為皰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受者易患巨細胞病毒和皰疹病毒肺炎。患者可同時受一種以上病毒感染,並常繼發細菌感染,免疫抑制宿主還常繼發真菌感染。呼吸道病毒可通過飛沫與直接接觸傳播,且傳播迅速、傳播面廣。病毒性肺炎為吸人性感染。 【病理】 病毒侵人細支氣管上皮引起細支氣管炎。感染可波及肺間質與肺泡而致肺炎。氣道上皮廣泛受損,黏膜發生潰瘍,其上覆蓋纖維蛋白被膜。氣道防禦功能降低,易招致細菌感染。單純病毒性肺炎多為間質性肺炎,肺泡間隔有大量單核細胞浸潤。肺泡水腫,被覆含蛋白及纖維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彌散距離加寬。肺炎多為局灶性或彌漫性,偶呈實變。肺泡細胞及巨噬細胞內可見病毒包涵體。炎性介質釋出,直接作用於支氣管平滑肌,致使支氣管痙攣,臨床上表現為支氣管反應性增高。病變吸收後可留有肺纖維化。 【臨床表現】 好發於病毒疾病流行季節,臨床症狀通常較輕,與支原體肺炎的症狀相似,但起病較急,發熱、頭痛、全身酸痛、倦怠等較突出,常在急性流感症狀尚未消退時,即出現咳嗽、少痰、或白色黏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狀。小兒或老年人易發生重症病毒性肺炎,表現為呼吸困難、發紺、嗜睡、精神萎靡,甚至發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合並症,也可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本病常無顯著的胸部體征,病情嚴重者有呼吸淺速、心率增快、發給、肺部干濕性啰音。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白細胞計數正常、稍高或偏低,血沉通常在正常范圍,痰塗片所見的白細胞以單核細胞居多,痰培養常無致病細菌生長。 胸部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小片狀浸潤或廣泛浸潤,病情嚴重者顯示雙肺彌漫性結節性浸潤,但大葉實變及胸腔積液者均不多見。病毒性肺炎的致病原不同,其X線徵象亦有不同的特徵。 【診斷】 診斷依據為臨床症狀及X線改變,並排除由其他病原體引起的肺炎。確診則有賴於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檢測。呼吸道分泌物中細胞核內的包涵體可提示病毒感染,但並非一定來自肺部,需進一步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檢標本作培養分離病毒。血清學檢查常用的方法是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如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但僅能作為回顧性診斷,並無早期診斷價值。 【治療】 以對症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氣流通,注意隔離消毒,預防交叉感染。給予足量維生素及蛋白質,多飲水及少量多次進軟食,酌情靜脈輸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 原則上不宜應用抗菌葯物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一旦明確已合並細菌感染,應及時選用敏感的抗菌葯物。 目前已證實較有效的病毒抑制葯物有: ①利巴韋林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0.8-1.0g/d ,分3-4次服用;靜脈滴注或肌注每日10-15mg/kg,分2次。亦可用霧化吸人,每次10-30mg,加蒸餾水30ml,每日2次,連續5-7天。 ②阿昔洛韋具有廣譜、強效和起效快的特點。臨床用於孢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對免疫缺陷或應用免疫抑制劑者應盡早應用。每次5mg/kg,靜脈滴注,一日3次,連續給葯7天。 ③更昔洛韋可抑制DNA合成。主要用於巨細胞病毒感染,7.5-15mg/(kg·d ),連用10-15天。 ④奧司他韋為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葯發生率低,75mg,每天2次,連用5天。 ⑤阿糖腺昔具有廣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於治療免疫缺陷患者的皰疹病毒與水痘病毒感染,5-15mg/(kg·d), 靜脈滴注,每10-14天為1療程。 ⑥金剛烷胺有阻止某些病毒進人人體細胞及退熱作用。臨床用於流感病毒等感染。成人量每次1O0mg ,晨晚各1次,連用3-5天。

⑼ 單純皰疹病毒肺炎能吃什麼水果

1、肺炎能吃來的水果。
(1)不同的季自節應該要吃不同的水果。這樣不僅能補充身體所缺失的營養成分,還能有效降低肺炎的發作幾率。可食用的寒性水果有香瓜、西瓜、柿子、梨、香蕉、柚子等,但不要過量。

(2)平時多吃雪梨和枇杷等。這兩種水果對於肺部的滋潤相當好。蘋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蘋果也有潤肺功效,每日一個蘋果不僅可以美容養顏,也不易生病,蘋果中含有一種名叫槲皮苷的黃酮類抗氧化物,這種抗氧化物可以保護肺部免受污染與吸煙造成的有害影響。
2、肺炎不能吃的水果。
(1)肺炎患者在選擇水果時應盡量避免選擇帶有刺激性的水果,如:芒果、菠蘿等。但同時也要保證維生素c、E的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傷,可以『何氏宣肺方』調理肺部內環境,有效的清除肺部毒素,較快的止咳,有效防治肺炎的發生。
(2)肺炎患者不宜吃暖性的水果。溫熱性質的水果有:橘、金橘、杏、楊梅、荔枝、桃、桂圓、石榴、榴槤、黃果皮、梅、檳榔、沙棘果、山楂、胡桃、栗子等。也不過食用過甜、過鹹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