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帶狀皰疹,長在肛門附近,上月5月1日。治療好了。6月10號肚子一直脹,脹到現在。是不是復發了
指導意見:
1水皰未破者,用雄黃酒振盪後直接塗於患處。 2. 水皰破後者,用四黃專膏、青黛膏外塗。屬 3. 水 皰不破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痛苦。4.糜爛者塗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未破者用酞丁胺擦劑或爐甘洗劑。忌吃些辛辣及發物的菜式,如,牛肉、羊肉、魚肉、蔥、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能含有),大醬類、蒜薹,圓蔥等。
B. 蛇盤蒼的帶狀皰疹的中醫治療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支溝、陽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關;腰以下病灶:三陰交、太沖、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損周圍(約離皰疹0.5~1寸處)。
夾脊穴位置:取與皮損相應之夾脊穴。
(二)治法
一般僅需取主穴,療效不明顯時酌加1~2個配穴。阿是穴針法:以1.5~2寸毫針,呈25度角朝皰疹方向斜刺,按皮損范圍,在周圍進4~8針,略加捻轉提插,有輕度得氣感即可。相應夾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針感循神經分布線路傳導。余穴均施提插捻轉瀉法,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運針1次。每日1~2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基本痊癒:皰疹結痂,症狀消失;顯效:皰疹結痂,症狀明顯消失;有效:部份結痂,症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後改善。
共治療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標准評判,基本痊癒67例,顯效11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97%。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陽陵泉、俠溪。
配穴:支溝、太沖。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
(二)治法
應用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25毫瓦,激光針功率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針灸儀進行治療。依據症情選穴:凡皮損面積大,水皰多,感染為主而疼痛輕者,僅用主穴第一組。採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離為40~60毫米,照射密度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處照射5~10分鍾。以疼痛為主,皮損面積較局限,僅有紅色丘疹或皮疹已結痂者,則取主穴之第二組,以激光針灸儀照射,劇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別照射5分鍾。如果上皮損面積大而疼痛又劇烈者,則二組宜結合應用。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311例,以治5次為限,按上述療效判斷標准,其總有效率為94.2%(痊癒率為69.8%)。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點。
配穴:皮質下、內分泌、交感、腎上腺。
敏感點位置:指耳廓上,與病灶相應位壓痛明顯處。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據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側。採用捻轉手法,刺激宜強,持續運針2~3分鍾,留針1小時。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凈的墨汁和5克雄黃粉調勻,搽在患處周圍的邊緣上。每日一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172例,平均療效在95%以上。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葯液:維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雙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後,每側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損有滲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鋅軟膏。
(三)療效評價
200例本病患者,經穴注射2~8次,全部痊癒。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脊柱兩側旁開2厘米之平行線;2、距病灶邊緣1厘米之環狀區。
(二)治法
取第一組作整體治療,第二組作局部治療,一般宜同時取。先依皮損所在部位和范圍,定平行線長度和環狀區大小。如在胸脅部,取相當於胸段長度;皮損在下肢,取腰骶段長度。然後,以較強手法叩刺平行線和環周線,皮膚針針尖方向與皮膚表面垂直,針尖接觸皮面應短暫(約每秒2次),針間距離0.5~1.0厘米左右。每條刺激線連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皮損炎症全退,水皰乾涸,無新疹,自覺症狀全部消失。
共治110例,按此標准,痊癒107例,治癒率為98.2%。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為艾炷灸。於阿是穴之二處(一處為先發之皰疹,一處為皰疹密集處)各置一麥粒大之艾炷,點燃後,覺灸痛即吹去未燃盡之艾炷。再以同樣的方法,延伸至 遠端皰疹密集處各灸一壯。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為艾卷灸,取純艾卷或葯艾卷,點燃一端後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種:一為用2支艾卷同時作廣泛性迴旋灸,以病人感覺灼燙但能耐受為度,灸治時間據皮損面積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約30分鍾。二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勻緩慢地向左右上下迴旋移動。應注意艾火宏壯,集中於皰疹頂部,以有灼熱麻蘇蘇的特殊感覺沿肋間隙或經脈循行路線感傳為佳。三為「圍灸法」,用艾卷在病損處由中心向周圍圍灸,直灸至局部潮紅,患者自覺舒適,不知痛為度,通常需時30~40分鍾。上述三法,可任選用,每日1次,4~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艾炷灸100餘例,均在5~7天獲愈[14]。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中用圍灸法及單支艾卷薰灸法治療136例,均在5次內獲得痊癒。另30例,用雙支艾卷同灸法,經治7次,結果痊癒17例,顯效4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 (一)取穴
主穴:肺俞、膽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變在腰以上加支溝,在腰以下加陽陵泉。
阿是穴:皮損區周圍。
(二)治法
主穴均取,據病變部位加配穴。將針在酒精燈上燒灼,至針尖紅而發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則採用皰疹周圍圍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針孔清潔,勿用手抓撓。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05例,均於1~3次之間獲愈。火針後疼痛消失一般為12小時,皰疹乾枯結痂平均3天。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選好體位,一般取坐位。然後充分暴露病灶區。用閃火法,先在皮損兩端吸拔,接著沿帶狀分布,將罐依次拔在皰疹密集簇擁之處。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選,但必須拔緊。如鬆弛不緊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數,按病灶范圍而定,以排滿為度,留罐約15分鍾。留罐期間,如罐內出現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後如有破潰者,外塗龍膽紫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黴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計療程,直至痊癒。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11例,全部治癒,最短2天,最長10天。平均治癒時間為4.2天,無一例後遺症。 1、(1)取穴
主穴:阿是穴。
(2)治法
常規消毒皮損部位,用三棱針沿皰疹周圍轉劃一圈,以皮膚輕微出血為度。然後用毛筆或棉簽蘸雄黃酒少許,外塗於皰疹之上,每日3~5次,不計療程。雄黃酒泡製:雄黃少許研成細末,裝入瓶內,罐入酒水各半調和而成。老年或體虛病久者,同時服人參敗毒散,加黃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劑,早晚分服。
(3)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4例,結果全部獲愈。
2、(1)取穴
通常以指尖為准
(2)刺血部位:十個手指的指尖任取一指,每周一次。早上八點左右最為合適。第一周從左手開始,第二周換右手,這樣輪換治療。一般該指令進行6次即可停止,嚴重者可以加強3——6次(具體可參照HV療法)。
(3)臨床資料
門診患者3021例,年齡18--60歲,平均34歲,病程在1年以內的463例,1--3年的1403例,3--9年的952例,10年以上的203例。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內關、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陽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陰交,臀部取環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據皮損部位選取,主穴第一組用於胸脅腰背部皮損,第二組用於頭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燈心草一根,約3寸長,一端蘸植物油,點燃後迅速將燃著端接觸穴位的皮膚,一點即起。施灸處可出現綠豆大的水泡,不必處理,會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時,宜在原灸點之旁邊),4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以燈火灸法治療52例,結果全部治癒。一般1~4天疼痛及炎症基本消失,2~5天水皰開始乾涸結痂。 忌吃些辛辣及發物的菜式,
如,牛肉、羊肉、魚肉……
蔥、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能含有)、大醬類……
蒜薹,圓蔥…… [1]前原騰良,等。針刺治療帶狀皰疹。麻醉 1976;25(4):484。
[2]田素琴。沿皮針刺治療帶狀皰疹150例。遼寧中醫雜志 1984;(4):37。
[3]湯 瑞,等。針刺治療帶狀皰疹25例的療效和免疫功能的觀察。中國針灸 1981;1(3):7。
[4]王木琴。針刺治療帶狀皰疹50例的臨床小結。北京中醫 1987;(2):37。
[5]孫遠征,等。圍剌法配合華佗夾脊穴治療帶狀皰疹35例觀察 。黑龍江中醫葯 1990;(6):38。
[6]趙寧俠,等。圍剌法治療帶狀皰疹40例。陝西中醫 1989;10(9):419。
[7]蔣彩雲。針刺治療帶狀皰疹。雲南中醫雜志 1980;1(6):21。
[8]徐靜霞。針刺治療帶狀皰疹100例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志 1985;3;6。
[9]吳 淞,等。氦-氖激光治療311例帶狀皰疹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志 1985;4(3):7。
[10]鄒正風。耳針加墨汁調雄黃外搽治療帶狀皰疹。江西中醫葯 1988;19(5):60。
[11]貴州省人民醫院皮膚科。耳針治療帶狀皰疹112例。貴州省中醫學術經驗選編(貴州省衛生局編) 1978:204。
[12]郭正言。維生素B12雙曲池穴封閉治療帶狀皰疹200例。山東醫葯 1983;(9):7。
[13]陳積祥。梅花針治療帶狀皰疹110例臨床觀察。新中醫 1984;(7):29。
[14]俞震渠,等。艾灸治療蛇纏。漸江中醫雜志 1980;15(8):383。
[15]鄭學良,等。火針治療帶狀皰疹105例。中西醫結合雜志 1988;8(7):441。
[16]張天文,等。火罐療法治療帶狀皰疹111例。中國針灸 1986;6(2):46。
[17]趙風林。砭刺配合雄黃酒治療帶狀皰疹44例。陝西中醫 1986;7(10):461。
[18]梁 波。迴旋灸法治療帶狀皰疹120例。陝西中醫 1988;9(5):24。
[19]金 虹。「圍灸法」治療「蛇丹」16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 1988;8(1):43。
[20]董 勤,等。艾灸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及免疫機制初探。江蘇中醫1991;12(4):24。
[21]劉遠坎。燈火灸八穴治療帶狀皰疹52例。陝西中醫 1989;10(9):419。
C. 帶狀皰疹吃什麼草葯最快
一、內來治法: 1. 口服中源葯湯劑 龍膽草 黃 苓 山梔子 木 通 澤 瀉 柴 胡 當 歸 生 地 甘 草 板蘭根 大青葉 痛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葯、水煎,服早晚 個1次,濕熱症者可服用龍膽瀉肝丸.忌食辛辣食物。 2. 口服阿昔洛韋片,2片/ 次,日4次。 二、外治法 1. 水皰未破者,用雄黃酒(雄黃5g、冰片0.5g、白酒 100ml)振盪後直接塗於患處。 2. 水皰破後者,用四黃膏、青黛膏外塗。 3. 水 皰不破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痛苦。4.糜爛者塗 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未破者用酞丁胺擦劑或爐甘洗劑 3-5次/日 .
D. 蛇盤瘡怎麼治
「蛇盤瘡」乃最常見的皮膚病,它在醫學上稱為「帶狀皰疹」,民間俗稱「纏腰龍」,常見於中、老年人,屬於免疫力低下的一種表現,皮膚有嚴重的刺痛感和灼燒感,初起時為皮膚發紅,隨後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至2天後會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故稱帶狀皰疹),數天後,皰壁鬆弛,皰液混濁,而後逐漸吸收,干痼。愈後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
提高免疫力最主要的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戶外運動,樂觀的生活態度,並不是那些單一食物和葯品能帶給大家的,我們只要堅持食物多樣性,三餐有保障,多曬太陽(可以提高人的快樂),最主要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它也是美容的核心),在陽光下運動,這樣的生活堅持一段時間,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
過去吃過苦的老一代,總是看不開,稍微好一些了,便開始節省,日常生活中,不要吃過多的剩飯,盡量少做飯,寧願虧這一點,也不要給自己留下吃剩飯的機會,對身體非常不好,所以正確的生活方式需要堅持,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個才是關鍵,如果疼痛嚴重,需要找專業醫生輔助緩解,核心是改變自己,民間也有一些老方子,效果因人而異。
E. 治療蛇盤瘡的偏方。
你好,希望下面說的可以幫助你同學的奶奶,祝早日康復!龍子丹
[
用料
]
車前子250克,地龍8條,香油適量。
[
製作
]
鍋燒熱,加香油燒至八成熱,加車前子炸成紫紅色,研末;地龍去土,焙乾研末,與車前子末混勻,加面製成丸。每天0.3克,睡前服用。
[
功效
]
對帶狀皰疹有療效。 柴胡青葉粥 [
用料
]
柴胡15克,大青葉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
製作
]
把柴胡、大青葉加水煎煮,去渣、濾汁,用葯汁煮粳米,加白糖。每天1劑,連服6天。
[
功效
]
對帶狀皰疹有療效。
少吃脂肪和甜食,如動物肥肉、魚油、動物腦、蛋黃、芝麻、花生及各種糖、糖果和含高糖的甜瓜、香蕉、紅薯、棗類等。少吃或不吃辛辣魚腥食品,如煙、酒、濃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蝦、羊肉、 雞肉、龍眼、粟子、鯉魚等。
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類、牡蠣、海參、海魚、蛋類等。飲食上宜多吃清淡的食品,如瘦豬肉、豬肺、兔肉、鴨肉、鯽魚、蘑菇、銀耳、黑木耳、油菜、黃瓜、西紅柿、黃豆、綠豆芽、馬齒莧、荸薺、大白菜、小白菜、雞毛菜、大頭菜、包心蒿菜、竹筍、萵苣、芋艿、慈菇、番茄、茭白、胡蘿卜、冬瓜、苦瓜、絲瓜、梨、柿、柚、蘋果、無花果、枇杷、山楂、桑椹、甘蔗、西瓜等食物。蛇盤瘡 是一種毒瘡,特別疼,但不傳染,不遺傳;西醫治療效果極差而且慢。我們這里叫龍瘡,有人用燒龍瘡的方法治療,就是在牆上畫一條龍然後用燈心草燒它,輕者一次、重者3次痊癒,我朋友也試過確實有效,很難用現代科學解釋。用蛇草葯浸酒外塗療效不錯。 治療蛇盤瘡偏方治療的基本原則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繼發感染和縮短病程。
建議用中葯治療,可使氣復血榮,氣血流暢,脈絡暢通,修復疏通被破壞的神經(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逐步減輕解除疼痛,故說帶狀皰疹後遣神經痛可痊癒。配葯方法:將雄黃、硃砂、冰片等量碾成粉末狀,用白凡士林油混合葯粉調成糊狀,只需配一小瓶即可(參照甘草片的小瓶,配多會浪費),外用,塗於
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注意事項:1、用葯前用脫脂棉沾0.9%生理鹽水輕輕擦洗患處(只需洗掉表面殘留的舊葯,不要太用力)
2、用葯期間不得口服或外用其他葯品(包括不得用黃葯水擦洗)附:治療蛇盤瘡常用方法一、內治法:
1.
口服中葯湯劑
龍膽草、黃苓、山梔子、木通、澤瀉、柴胡、當歸、生地、甘草、板蘭根、大青葉,痛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葯、水煎,服早晚個1次,濕熱症者可服用龍膽瀉肝丸.忌食辛辣食物。
2.
口服阿昔洛韋片,2片/次,日4次。二、外治法:1.
水皰未破者,用雄黃酒(雄黃5g、冰片0.5g、白酒100ml)振盪後直接塗於患處。
2.
水皰破後者,用四黃膏、青黛膏外塗。
3.
水皰不破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痛苦。4.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未破者用酞丁胺擦劑或爐甘洗劑
3-5次/日.
F. 蛇盤瘡很疼,怎麼治療才能好呢拜託各位了 3Q
一旦患上了此病,越早到醫院治療效果越好,不要使用什麼「偏方」自行醫治,以免加重病情造成身心痛苦。市皮膚病醫院採用的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以及光化學療法,效果理想,可避免神經後遺痛。 一、內治法: 1. 口服中葯湯劑 龍膽草 黃苓 山梔子 木通澤瀉柴胡當歸生地甘草 板蘭根 大青葉 痛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葯、水煎,服早晚個1次,濕熱症者可服用龍膽瀉肝丸.忌食辛辣食物。 2. 口服阿昔洛韋片,2片/次,日4次。 二、外治法 1. 水皰未破者,用雄黃酒(雄黃5g、冰片0.5g、白酒100ml)振盪後直接塗於患處。 2. 水皰破後者,用四黃膏、青黛膏外塗。 3. 水皰不破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痛苦。4.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未破者用酞丁胺擦劑或爐甘洗劑 3-5次/日.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85087.html?wtp=tt
G. 雄黃可以治帶狀皰疹嗎
雄黃是一種天抄然結晶礦石,有抗菌襲、解毒、燥濕功效,多用於皮膚病和毒蟲咬傷等的治療。雄黃加熱後,經化學反應會轉變為砒霜,有劇毒,在鄉下,端午節有喝雄黃酒的風俗,有的人喝雄黃酒會中毒,因此不可以吃進嘴裡。我努力查了一些資料,在廣東一帶的確有單用雄黃治皮膚病的例子,不過都只是治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除了用白酒調開雄黃,也有用白醋代替白酒的。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病毒引起。如口服潑尼松可減輕症狀,減少神經痛後遺症。局部治療同單純皰疹,另外亦可使用頻譜等物理療法及中醫葯治療。
H. 雄黃泡水能治療蛇盤瘡嗎
雄黃是一種天然的礦石的,實際上就是有一定的消菌解毒的作用的,所以有一些人們就試圖用雄黃來幫助改善帶狀皰疹的,但是建議要慎重一些的。
2 要提醒很多的人們注意到的就是,雖然說雄黃有一定的殺菌的作用的,但是用來改善帶狀皰疹實際上效果不大的,因為外敷的時候效果不如直接的吃葯來治療好的,所以不建議這樣做的。
3 不過有的患者就說是可以通過一些雄黃酒來內服的,但是要注意的就是雄黃經過加工四有可能產生砒霜的,內服的是有可能重度導致死亡的,所以最好的就是不要用的,要用科學的方式為好的。
I. 蛇盤瘡如何治療
「蛇盤瘡」醫學上又稱帶狀皰疹。入秋以後患「蛇盤瘡」的病人有所增多,尤其是內老年人佔了一定容的比例。這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是由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復發所致。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減弱,帶狀皰疹病毒就開始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皮疹,嚴重時可呈血性水皰,彼此融合,也可發生壞死潰瘍,產生神經痛。
治療方法分內治法和外治法:
一、內治:1.口服中葯湯劑(
龍膽草、黃苓、山桅子、木通、澤瀉、柴胡、當歸、生地、甘草、板蘭根、大青葉。
痛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葯、水煎,服早晚個1次,忌食辛辣食物。
2.口服阿昔洛韋片,2片/次,日4次。
二、外治:水皰未破者,可用雄黃酒(雄黃5g、冰片0.5g、白酒100ml)振盪後直接塗於患處;.水皰破後者,用四黃膏、青黛膏外塗;水皰不破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痛苦。
J. 雄黃酒可以治蛇纏腰
初期醫治特別重要,1旦延誤最好醫治時間,部份病人將會出現畢生疼痛,醫學上稱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世界3大難治性疼痛之1,醫治極為困難。醫治方法包括利用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伴疼痛時口服抗癲癇葯物如卡馬西平,影響睡眠可口服安定類葯物,但守舊醫治效果常常不佳。初期最有效的醫治就是採取神經阻滯,對帶狀皰疹所侵犯的神經,如眶上、眶下神經,滑車上神經、耳顳神經和頸2或枕大神經進行阻滯,可配合皮損區皮下注射,4⑸天1次,絕大多數病人4⑺次可治癒。對初期醫治效果不佳或已發展為後遺神經痛的病人,可住院行微創3叉神經或/和頸神經的永久性毀損醫治。帶狀皰疹偶爾繼發於其它疾病。請盡早到當地醫院疼痛科救治進行規范醫治,除口服葯物外,進行神經阻滯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