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小孩出水痘正常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孩出水痘正常嗎

發布時間: 2022-06-18 11:17:03

⑴ 小孩起水痘怎麼辦

那麼當家中的小朋友得了水痘,家長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1、水痘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患了水痘,無論年齡大小,一經確診都應該立即在家隔離治療,直至皮損全部結痂(有些學校的要求是隔離14天)。

2、當患了水痘的時候,患兒常會有發熱、「感冒樣的不適」等情況,所以要讓小朋友有充足的休息,要多喝水,進食那些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3、因為水痘的皮疹常有瘙癢不適,所以要叮囑和「盯著」小朋友,盡量避免對皮疹搔抓和刺激,以免造成更多的「傷口」,進而繼發感染和增加「留疤」的機會。如果是年齡較小的患兒不能很好的「自控」,那可以把孩子的指甲適當的剪短,平常要保持手部的清潔,還可以適當的佩戴「手套」,減少皮膚搔抓破損的機會。

4、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保持小朋友皮膚的清潔,使用過的被褥毛巾等要勤洗勤換。

5、要按照醫生的醫囑來用葯,大部分患兒的症狀都是比較輕微的,能在2周左右好轉癒合。但還是有個別的小朋友可能會出現合並症(如肺炎、腦炎等),所以當發現患兒有高熱不退、嘔吐、持續頭痛、咳喘不停或者精神狀態不佳、煩躁不安、嗜睡等情況時,要及時到醫院就醫進一步的處理。

⑵ 小孩出水痘,該怎麼處理

你好,小孩子出水痘一般可能是病毒性感染,首先要告誡孩子不要用手去抓或者撓,如果抓破了水痘會把裡面的病毒細菌外露,就有可能會感染都其他原本沒有長水痘的地方,其次在孩子的飲食上要吃清淡的食物,多吃點粥,多喝開水,多休息,如果發熱的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法給孩子降溫,情況嚴重的話建議去醫院就醫。

⑶ 小孩子出水痘怎麼辦

了解症狀,盡早治療,恰當護理

水痘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如通過飛沫或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另外,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能被感染,表現為水痘。兒童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了解水痘症狀,有助於家長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水痘預防 6要點

1. 接種水痘疫苗,這是預防水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 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以免交叉感染。

3. 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

4. 疾病流行期間盡量不到公共娛樂場所去玩,也不去病兒家串門,以防接觸傳染。

5. 學校、幼兒園發現孩子出現水痘症狀,應立即通知家長接孩子回家,並採取隔離措施。

6. 為預防水痘傳染,對水痘患兒應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對接觸過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離觀察3 周。

⑷ 小孩子為什麼會出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小兒最常見的傳染病。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病毒存在於苞疹的苞漿內、血液和咽分泌物中,經呼吸道飛沫傳染,另一種則接觸傳染,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水痘是冬春季節的流行傳染病,患者多是1--6歲的小兒。若中老年人感染...病發則為帶狀皰疹即俗話「蛇纏腰」。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過濾性病毒,潛伏期為7至21天,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先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起病時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食慾欠佳等現象,經過數小時至1天,皮膚上出現皮疹。皮疹先出現在頭部和軀干,逐漸蔓延到四肢,不過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開始出的為紅色斑丘疹。經1--2天變成橢圓形、綠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圍呈淡紅色。3--4天泡疹干縮結痴,1--3周痴皮脫落。短期內留橢圓形淺疤,會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因皮疹是陸續出現的,故在病兒皮膚上可見丘疹、皰疹、痂皮同時存在。皮疹有瘙癢感,康復後不會留有疤痕。先天性水痘,發生在出生後5--10日內,是由於母親在妊娠末期患水痘,通過胎盤屏障侵襲胎兒,病情常較嚴重,病死率可達20%。最嚴重的是水痘腦炎,不過發病率低,存活者15%,有永久性後遺症,如癲癇、痴獃等。還有原發性水痘肺炎,多發生出疹後2--6日,症狀嚴重。 一般只能對症處理及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此病重在預防,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另外可接種水痘疫苗,接觸水痘後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即接觸後可在3日內肌注水痘一帶狀苞疹免疫球蛋白2--5毫升。1次患病後可獲終生免疫。 在家庭護理方面應注意: 1)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2)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退燒葯,因會產生並發症,容易引起腦炎。發熱患兒應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 3)溫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飲食清淡,不吃易發物,如:牛肉、魚蝦蟹、牛奶、雞蛋等。 4)謹防病兒用手抓破痘疹,特別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膿感染,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兒用手揉眼,從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響視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潔並戴上手套。 5)病兒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穿過緊的衣服和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癢。 6)個別水痘病兒可並發肺炎、腦炎。如發現病兒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這種情況極其嚴重,應及時找醫生診治。 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有的家長錯誤地認為水痘出的越多越好,故一味地給孩子吃透表發疹的葯,這樣導致孩子全身水痘密集,使病情加重,孩子會感到奇癢難忍,煩躁不安,甚用手去抓,輕者會留下疤痕,重者可能造成細菌由局部感染病灶進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引起敗血症。除非在出痘的一兩天內,痘不出反而內陷,導致內臟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緊急就醫,不可耽擱。在平時應注重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在流行期間,應少去易感區,避免接觸感染源。

⑸ 16歲得水痘正常嗎會不會傳染給同學

16歲得水痘正常,但多見於兒童,中老年人也可出現此症。一般得過後終生免疫。傳染性極強,建議入院治療。不用擔心,經過正規治療很快痊癒的。祝你早日康復!
以下是關於水痘的醫學知識:

水痘(chickenpox,varicella)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期出疹疾病。臨床特點是皮膚粘膜出現瘙癢性水皰疹,全身症狀輕微。
【病因】本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可產生反復持續的、無臨床症狀的潛伏感染。水痘病毒與帶狀皰疹病毒在形態學、免疫學或限制性內切酶片段分析方面均無法鑒別。水痘可能是易感者的原發反應,而帶狀皰疹則是已有部份免疫者的潛在感染受外因激活所致。外因包括:應激、創傷、惡性病或放射線等。一次感染本病可獲終身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受損者或已接受過水痘疫苗者,也可有第2次感染,症狀輕微。
【流行病學】本病多發生在冬未、初春季節。90%患兒年齡在10歲以下,高峰為6~9歲,但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新生兒期。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空氣傳播。水痘結痴後病毒消失,故傳染期自出疹前24小時至病損結痂,約7~8天。潛伏期11~21天,一般14天左右。
【發病機制和病理】水痘病毒經口、鼻侵入人體,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後侵入血中,產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膚及內膜損害而發病。如果病毒侵入血中為間歇性,臨床表現為分批出現的皮疹。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受抑制者可發生全身性播散性水痘。
水痘皰疹病變僅限於皮膚的表皮層,皰疹基底有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周圍有清楚的暈圈與核膜分開。炎症亦可深入累及真皮,因水痘死亡的患者在身體其他組織如神經系統、胃、腸、唾液腺、血管內膜中均可見到水痘核內包涵體,腦內靜脈周圍有神經脫髓鞘及神經細胞壞死等改變。
【臨床表現】
(一)典型水痘 皮疹出現前24小時可見前驅症狀如低熱、不適、厭食,亦可見猩紅熱樣或麻疹樣前驅疹,但很快消失。幼兒常無前驅期。皮疹特點,①成批出現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型、淚滴狀小水皰,周圍有紅暈,無臍眼,經24小時,水皰內容物變為渾濁,水皰易破潰,皰疹持續3~4天,然後從中心干縮,迅速結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見到丘疹,早、晚期水皰和結痂等同時存在;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膚受壓或易受刺激處,開始為軀干,以後至面部、頭皮、四肢遠端較少,瘙癢感重;③粘膜皮疹可出現在口腔、結膜、生殖器等處,易破潰形成淺潰瘍。
(二)重症水痘 多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傷兒,出疹1周後體溫仍可高達40~41℃,皮損常呈離心性分布,四肢多,水皰疹有臍眼,偶為出血性,暴發性紫癜可發生在第1周未,伴有壞疽。
(三)先天性水痘 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在妊娠早期感染,可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特點是:肢體萎縮,皮膚瘢痕,皮層萎縮,小頭常見;自主神經系統受累表現括約肌控制困難,腸梗阻或Horner綜合征;眼異常包括白內障、小眼球、脈絡膜視網膜炎。病兒常在1年內死亡,存活者留有嚴重神經系統傷殘。
【並發症】
(一)皮膚繼發感染 最常見,如膿皰瘡、蜂窩組織炎等。
(二)血小板減少 常有皮膚、粘膜出血,嚴重者有內臟出血,包括腎上腺出血,預後不良。
(三)水痘肺炎 兒童不常見,臨床恢復迅速,X線改變常持續6~12周,偶有死亡報道。
(四)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肝炎、腎小球腎炎、關節炎及睾丸炎均有少數病例報道;喉部損傷可引起水腫,嚴重者致呼吸窘迫。
(五)神經系統 腦炎常在出疹後數日出現,呈現小腦症狀者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顫、顫抖等較出現驚厥及昏迷等腦症狀者預後為好。存活者中15%有癲癇、智能低下及行為障礙等後遺症。其他神經系統合並症包括:格-巴綜合征、橫斷性脊髓炎、面神經癱瘓、伴暫時性視力喪失的視神經炎和下丘腦綜合征等。Reye綜合征在水痘後發生者佔10%。
【實驗室檢查】
(一)血象 偶有輕度白細胞增加,大部分均正常。
(二)病毒分離 水痘皰疹液接種人胎羊膜組織培養可分離病毒,但陽性率不高,對診斷幫助不大。使用PCR技術檢測病毒抗原,敏感性高於傳統培養法。
(三)血清學檢驗 補體結合試驗法最簡單易行,出疹1~4天後即出現,2~3周後滴度增加可確診,但敏感性差。用抗膜抗原熒光試驗(FAMA)、免疫粘附血凝試驗(IAHA)及酶聯兔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抗體,結果更敏感、可靠。
(四)新鮮水皰底部刮取物 用瑞氏染色找到多核巨細胞與核內包涵體,可供快速診斷。
【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水痘接觸史、季節、典型皮疹、分布部位及同時出現各期皮疹的特點,診斷並不困難,且易與丘疹樣蕁麻疹、膿皰瘡及帶狀皰疹等鑒別。
【治療】無合並症的水痘不需特殊處理,僅需對症治療:如剪短病兒指甲,戴連指手套,以防抓傷;勤換內衣,消毒水洗浴,減少繼發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癢鎮靜劑;因有報道使用水楊酸制劑後Reye綜合征發生率增加,故可用其他退熱劑替代。
水痘肺炎或免疫功能受損者患水痘時可給無環鳥昔:靜脈注射,每次500rng/m2,8小時1次,1小時內滴人,可預防肺炎或其他內臟侵犯;口服每次20mg/kg,每日4次,共5天;在潛伏期服用可減輕病情,繼發細菌感染時給抗生素治療。
【預防】
(一)對使用大劑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損和惡性病者,在接觸水痘72小時內可給予水痘一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125~625U/kg,可以起到頂防作用。易感孕婦在妊娠早期接觸水痘者亦應給予VzIG被動免疫,如患水痘,則終止妊娠是最佳選擇。母親在分娩前5天或後2天內患水痘的新生兒,亦推薦使用VZIG,但效果尚不能確定。
(二)水痘減毒活疫苗已在日本開始使用,副作用少,接觸水痘後立即給予可以預防,即使患病亦極輕微,故對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接觸水痘後應予以注射。
(三)控制傳染源,隔離病兒至皮疹全部結痴為止。托幼機構中接觸的易感者應檢疫3周。

⑹ 小孩子為什麼會長水痘

水痘是普遍易感的,只是小孩患病率高一些.
是因為感染了水痘-帶狀庖疹病毒引起的,主要是內因為個人體容質的問題,免疫力比較差或者是遺傳因素,趕緊上醫院看去,別拖著導致病情惡化了,要抗病毒治療,一般用阿昔洛韋,抗生素對它沒用,記得自己別亂給小孩吃抗生素。同時大人也要注意,這個東西有傳染性的,大人被感染多表現為帶狀庖疹,注意自己的防護,還有記得先暫時別讓你小孩跟家裡其他小孩或者鄰居的小孩接觸,防止傳染。

⑺ 小孩出水痘只有幾個不多怎麼回事

小孩出水痘只有幾個也是正常現象,這也根據個人體質和身體狀況決定的,出水痘也是不一樣的,沒有事情

⑻ 小孩出水痘一直想睡覺是正常嗎

你好,寶寶出水痘不舒服沒精神這個是很正常的,只要好好的護理就行了,多睡一下也無妨的,祝寶寶健康。

⑼ 小孩出水痘怎麼辦

小孩出水痘通常屬較溫和的病,不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先了解出水痘的過程,再護理得當即可。 出水痘的過程: 1、患者身上出現小紅點,由胸部、腹部,再擴展至全身。小紅點變大,成為有液體的水泡。 2、一兩天後,水泡破裂、結成硬殼或疙瘩。 3、新的小紅點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 4、二至六...天期間,新紅點出現二至四次。 5、十至十四後,紅點脫落,完全康復,不會留有疤痕。 護理 :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癥候群。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止癢: 水痘護理要加強衛生,保持皮膚清潔,皮疹可外塗龍膽紫,爐甘石洗劑等以消炎,止癢,具體應遵循臨床醫師的指導,以上供參考。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水痘的飲食原則: (1)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2)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如:魚,雞,鴨、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 (3)宜多飲開水。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紅蘿卜。(若小孩有氣喘、咳嗽等問題,不要用馬蹄(荸薺)和紅蘿卜) 出疹過後,應用: (a) 膨魚腮煲粥; (b) 青天葵(或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湯,以清肺熱。

⑽ 小孩起水痘怎麼辦

水痘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但冬春季節尤為多見,並可形成流行。但是生後3個月的孩子很少患上水痘。10歲以內的孩子易發病,其中1~4歲孩子的發病率居高。 孩子被傳染後以出現發熱,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和結痂。被傳染後的14~17天前後,開始出現38℃左右的發熱症狀,並持續1~2天,伴有頭痛、流涕、咳嗽等症狀。一般經過數小時到1天即見發疹,最初在腹部或背部出現蚊子咬了似的紅色小疹點,開始時僅有1~ 2個,數小時後就發展到手腕和腿部等處,一部分變成水泡(由小米粒到綠豆大小)。出疹經過24小時後,面部、背部、腹部、四肢等處均出現紅疹點和水泡,一部分結痂,看起來是三種疹形並存。 用手撥開頭發仔細觀察時,頭皮上也能找到水泡。如果在上齶部看到紅疹,就大致可確診為水痘。 從結痂乾燥到脫落,要歷時20天,這時結痂內一般已經沒有病毒。 治療 因為水痘病情一般較輕,所以若能確定是水痘,也可在家護理,而不用到醫院。不過,10歲以上的孩子患了水痘,易發生高熱,發疹也多,症狀較重,還會留下斑痕。所以應盡可能讓孩子在幼兒期出水痘。 兒童時期患過水痘而具有免疫力的人,成人後再發病時所表現出的症狀被叫做帶狀皰疹。它沿著身體一側的神經擴散,成為伴有神經痛的皰疹。 水痘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使用抗生素無效,臨床上可以使用中葯來抗病毒。症狀較輕的可不服葯,適當休息調整飲食即可。 飲食調理 食宜 中醫認為水痘是因體內有濕熱蘊郁、外感時邪病毒而致,所以不用特別加強營養,宜清淡飲食,可吃些稀粥、米湯、牛奶、面條和麵包,還可加些豆製品、瘦豬肉等。 在出水痘期間,患病的孩子因發熱可出現大便乾燥,此時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要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如飲用西瓜汁、鮮梨汁、鮮橘汁和番茄汁。多吃些帶葉子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豆芽菜。帶葉子的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可助於清除體內積熱而通大便;也可吃清熱利濕的冬瓜、黃瓜等。 食忌 1.生冷、油膩食物。 2.發物。如魚、蝦、螃蟹、牛肉、羊肉、香菜、茴香、菌類等內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這些異體蛋白容易產生過敏原,使機體發生過敏反應,導致病情加重。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姜和蒜,都會引起上火現象,不利於病情的早日康復。 另外,針對水痘也可以採用一些食療法。水痘不同時期的症狀不同,所採用的食療方法也不同: 一、水痘初期 1. 紅小豆適量煮湯代茶飲,或適量加水,慢火煮粥食用。 2. 冬瓜皮30克或冬瓜子15~30克。水煎汁,加冰糖飲用。 3. 大米60克,荷葉1張。先將大米煮粥,待粥煮好時,把洗凈的荷葉覆蓋在粥上,即可食用。 二、水痘出得多時 淡竹葉30~50克,生石膏45~60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先將竹葉洗凈,與石膏加水同煮30分鍾,去渣,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加糖適量調味服食,每日分2~3次服,連服3~5日。 三、發熱已退開始結痂時 1. 百合10克,杏仁6克,紅小豆60克。煮粥食用,連服數日。 2. 甜水梨1個。將梨切成薄片,放在冰鎮涼開水內,浸數日,頻頻飲用。 預防與護理 水痘的傳染性很強,發現患病的孩子應立即隔離,直至皰疹全部結痂脫落。 水痘流行期間,未患過水痘的孩子應少去公共場所。接觸患水痘的孩子後;應在家隔離觀察3周。 患了水痘的孩子,在家裡應該完全避免與帶有化膿菌的人接觸。經常剪指甲,把手洗凈,每日換洗襯衣和襯褲。 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內容物污染的被服及用具,應利用曝曬、煮沸、紫外線照射等方法消毒。 室內空氣要流通,注意避風寒,防止復感外邪。 不要搔破皮膚,以防繼發感染,可用濃度為2%的龍膽紫液外塗。 患病的孩子禁用激素,正在應用激素的患病的孩子應立即停止使用或減量。 中醫如何治療水痘 中醫認為水痘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於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一、風熱夾濕證 a.症狀:屬輕型,症狀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 b.治療: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二、濕熱熾盛證 a.症狀:屬重證,多見於體質虛弱的患兒。發熱重,表現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皰疹,伴有口乾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或滑數。此乃邪盛正篤,濕熱毒邪內犯。 b.治療: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葯對症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餘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的飲食 一、水痘的飲食原則 a.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多飲開水及飲料。 b.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 二、水痘的食療法 (一)疏風清熱食療法 a.胡蘿卜芫荽羹:胡蘿卜、芫荽各60克、洗凈切碎,加水煮爛,加冰糖服,每日1劑,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b.金銀花甘蔗茶:金銀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銀花水煎至100毫升,兌入甘蔗汁代茶飲。可頻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二)解毒祛濕食療法 a.苡薏紅豆粥:苡薏仁20克,紅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凈共煮,粥熟豆爛拌冰糖。每日1劑,分3次服完。適於水痘已出,發熱、尿赤、神疲納差者。 b.馬齒莧荸薺糊:鮮馬齒莧、荸薺粉各30克,冰糖15克,鮮馬齒莧洗凈搗汁,取汁調荸薺粉,加冰糖,用滾開的水沖熟至糊狀。每日1劑。適於水痘已出或將出,發燒、煩燥、便稀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