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蕁麻疹的中醫驗方是怎樣的
①生麻黃3克,烏梅肉6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②脫敏丸1號:蟬蛻炒專焦研末,煉屬蜜為丸。每次10克,口服2~3次。
③脫敏丸2號:蟬蛻2份,刺蒺藜1份。炒焦研末,煉蜜為丸,每次10克,每日2~3次。
④中成葯:可口服防風通聖丸、荊防敗毒丸、銀翹解毒片、浮萍丸等。
⑵ 誰知道徹底治療蕁麻疹的中葯配方
中葯可用:荊芥穗,防風,金銀花,僵蠶,紫背浮萍,生甘草各六克,牛蒡子,丹皮,干生地,黃苓各九克,薄荷,蟬衣各五克,水煎,每日一劑涼服。忌辛辣刺激物,發物,忌口最重要
⑶ 治療蕁麻疹的中葯方
川穹70g、白鮮皮105g、白芍105g、炒薏仁210g、水牛角粉21g、蛇蛻105g、蟬蛻105g、生地140g、丹皮105g、地膚子210g、元參70g、生草42g、斬蛇42g、龍膽草70g
⑷ 慢性蕁麻疹中葯配方有什麼
慢性蕁麻疹
最重要的是增強
自身免疫
機能的提高,我得了慢性蕁麻疹六年了,一到夏天幾乎都在吃葯,痛苦不堪,
去年夏天
醫生給的葯是治療癌症的輔助葯物,我嚇了,要是真的有天得了癌症都不知道吃什麼葯了,索性什麼
葯都
不吃了,每天
晨跑
,夏天盡量少呆空調房大量出汗排毒。吃
牛初乳
增強免疫機能,發現有一點點紅包出現的時候就是錄雷他定片,注意不要吃牛肉海鮮
筍子
,我
今年夏天
一直都沒再發作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⑸ 慢性蕁麻疹中葯葯方
巴戟天12克,附子、抄鹿角片各襲6克,肉桂3克,仙靈脾、山葯、山萸肉、澤瀉、茯苓各10克,熟地、仙茅各15克,炙甘草5克,白糖30克。先燉附子30分鍾,後加入其他葯材燉25分鍾即可。清熱止癢。西葯還可以嘗試斯汀可林等。
⑹ 膽鹼性蕁麻疹的中葯配方什麼!急求!
中葯
(成人量):生地25g熟地25g白蒺藜25g黃芪25g防風15g當歸15g川芎15g皂刺15g苦參15g澤瀉15g蟬蛻10g.每日一劑
另也可以服用中成葯組合:蕁麻疹3+1組合治療,服用更方便些!
⑺ 急性蕁麻疹中葯配方
中葯可用:荊芥穗,防風,金銀花,僵蠶,紫背浮萍,生甘草各六克,牛蒡子,丹皮,干生地,黃苓各九克,薄荷,蟬衣各五克,水煎,每日一劑涼服。忌辛辣刺激物,發物,忌口狠狠重要
⑻ 蕁麻疹中葯治療方劑有那些方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
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⑼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後瘙癢難忍。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血熱症【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蕁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見效比較慢。目前,經國內外皮膚病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針對蕁麻疹發病機理入手,精心研製的歐淇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濕、清血除風、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療效果,對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以及急性蕁麻疹都有很明顯的療效,此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蕁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