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因果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皰疹因果

發布時間: 2022-06-11 04:09:09

『壹』 鄭州泡疹專家牛德興賣的葯是真的嗎有人用過嗎

目前在全國網路上經常宣傳能治癒「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虛假廣告共有二家回,本人都親身經歷了,有鐵證答,足以證明他們都是在騙錢的。分別是:陝西咸陽平民醫院趙建軍和河南鄭州的牛德興 (金水區牛德興中醫診部),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我們堅信這些騙子,日後總會得到因果報應的。

『貳』 佛家的看法皰疹是什麼因果引起來的。

常有人問:佛教如何解釋這個?佛教如何解釋哪個?佛教對某個事情怎麼看待?佛教對某些內容如何認為?

常常有人問這類無聊透頂的問題,甚至很多問題本身,和佛教毫無關系,非要問你佛教怎麼解釋
那如何解釋?這個跟佛教有什麼關系嘛?
譬如有人問,佛教如何解釋男人婚後態度轉變?

我想告訴您,世尊沒有那麼無聊,還請諸君不要相當然耳。
又,佛教如何解釋星星呢?其實科學如今怎麼解釋,佛教就怎麼解釋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古印度和古代中國對於天文學是非常有見識的。
自不贅述。

在佛經里,有一段極精彩的比喻:

『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箭拔出來,我要知道是誰射我的,他是剎帝利種?婆羅門種?吠舍種?還是首陀羅種?他的姓名與氏族是什麼?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是棕還是金黃色?他來自那一城市鄉鎮?我不願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麼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麼樣的?那一型的箭?笛羽是那種毛制的,笛簇又是什麼材料所制?......」如此;這人必當死亡,而不得聞知這些答案。』

所以佛教不浪費篇幅和時間,苦苦去追究這類無聊的問題。因為追求也是無用的,同時也是對人生無益的,這些跟人們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無關,不能使人從而得到寧靜、解脫的快樂。

『叄』 情人的兒子過生日生日語

1、我認為健康和快樂是人生最重要的兩件東西,如果它們可以轉讓,我願意把我的那一份都給你!我的寶貝,生日快樂!

2、生活並不會一帆風順,但意志可以打倒一切,今天在你生日這個美麗的日子裡,我希望你將來不管遇到什麼風霜雨雪,都能堅強挺過,在成長的歲月里開開心心;祝生日快樂!

3、可愛的小東西,今天你過第一個生日,最大的幸福屬於你,今天和每日每時。

4、為你開心,為你祝福!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因為你的降臨,這世界多了一片繽紛的美麗,我也擁有了一個最好的朋友!今天,只想對你說,生日快樂!

5、風的日子是輕松的回憶,雨的日子是浪漫的飄逸,霜的日子是情感的沉澱,雪的日子是心靈的等候。你的日子啊,是花開的聲音。

6、沒有花的芬芳,沒有果的甜香;沒有燭的明亮,沒有歌的嘹亮。只有心香一瓣,關懷一份,為兒子你送上濃濃祝福:生日快樂!

7、日月輪轉永不斷,情若真摯長相伴,孩子,不論你身在天涯海角,我的心永遠向著你,希望你能平平安安。

『肆』 感冒的啟示

發燒是感冒最常見的一種症狀。為了讓人們進一步理解生命現象,對感冒的症狀有比較科學、深入的理解,同時為預防和治療感冒提供理論依據,本文利用化學、生物學方法對感冒症狀產生的原因進行初步探討,以期科學理性地回答感冒為什麼會產生發燒、厭食、口渴、四肢無力等臨床症狀。
1實驗結果與討論
(1)溫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能力的影響
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感冒實驗病原體,在相同的培養基中加入同樣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分別在37℃、39℃、42℃、65℃的細胞培養箱培養一定時間,瑞氏染色後,觀察金黃色葡萄球菌隨溫度變化的繁殖情況。
結果表明,金黃色葡萄球菌在37℃的繁殖速度最快,之後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在65℃培養1h後,會自行死亡。人體是由組織構成的,而組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中含有大量的酶與蛋白質,酶在高溫下會失活,蛋白質會凝固變質。由此可知,感冒時發燒可使病原體的蛋白質失活,從而抑制或直接殺滅感冒病原體,故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積極的自我保護性應激反應。
(2)溫度對血液粘度的影響
取0.2ml抗凝血樣5份,分別在36℃、37℃、38℃、39℃和40℃下用旋轉式血液粘度儀測血液粘度。結果表明,溫度升高會使血液粘度下降。血樣粘度下降有利於白細胞的運動和血液的循環,加快了白細胞吞噬病原體的速率和機體的新陳代謝。另外,厭食、嘔吐、口渴喝水也可使血液粘度降低,故感冒時發燒、厭食、嘔吐、口渴喝水有利於感冒的自愈。
(3)溫度對白細胞吞噬病原體速率的影響
取0.2ml含有白細胞的抗凝血液4份,加入金黃色葡萄球菌,分別在37℃、38℃、39℃和40℃的細胞培養箱培養,觀察溫度對白細胞吞噬病原體速率的影響情況。結果表明,隨著溫度升高,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
發燒使體溫升高,體溫升高會導致血液粘度下降,血樣粘度下降加快了白細胞的運動,白細胞運動的加快利於其吞噬病原體速率的加快。故發燒使白細胞的活力大大增強,醫學研究也表明,體溫平均每升高1℃,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就增加1倍。
(4)營養物濃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能力的影響
將4份等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分別置於高純水、0.01%瓊脂培養基、0.5%瓊脂培養基、2%瓊脂培養基中培養,經革蘭氏染色後,觀察細菌的繁殖情況。
結果發現,高純水中金黃色葡萄球菌不繁殖,隨營養液濃度升高,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速度加快。當營養液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即富營養化時,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速度達到最大,不再與營養液濃度有關。
由此可知,生命繁殖是需要物質基礎的,營養物濃度低不利於細菌生長。細菌生存環境中營養物濃度越低,繁殖能力越低。感冒時厭食、嘔吐、口渴喝水可使人體中營養物濃度下降,造成不利於感冒細菌繁殖的營養環境,使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速度下降,利於感冒自愈。
(5)酸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能力的影響
在pH分別為2.1、4.6、5.5、7.3、8.0的緩沖營養液中,加入相同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經37℃恆溫培養,革蘭氏染色後,觀察酸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繁殖能力的影響情況。
觀察表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繁殖速度隨pH值變化而變化,酸性體系中繁殖速度慢,中性體系中繁殖速度較快。這可能是由於細菌表面帶負電,介質中的H+會吸附到其表面,干擾其正常生理功能。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醋廠的工作人員患感冒的幾率較小。由此可見,熏醋可預防、抑制或殺滅感冒病原體。
2結論與建議
(1)高溫時,機體中的蛋白質凝固,酶失活,故感冒發燒可抑制或直接殺滅感冒細菌。感冒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積極的自我保護性應激反應。發燒時,打針吃葯退燒,是對身體愚蠢粗暴的干預,只會破壞這種天賜的自衛功能,對病癒有害無益。因此,發燒時應該根據發燒的嚴重程度,遵醫囑服用葯物。
(2)發燒、厭食、嘔吐、口渴喝水均可使血液粘度下降,導致心臟負擔變小,血液流速加快,利於人體分散、代謝、消解有害物,使新陳代謝加快,利於人體抵抗疾病。另外,感冒時厭食、嘔吐、口渴喝水可使人體中營養物濃度下降,造成不利於感冒細菌繁殖的低營養環境,抑制了病原體繁殖的速度,利於感冒的自愈。因此,感冒時盡量少吃飯,多喝水。
(3)任何病原體都有其生存的最適pH范圍,感冒病原體也不例外。一般而言,酸性環境對多數病原體的繁殖有抑製作用。因此,感冒流行季節,在房間適當熏醋可有效預防感冒。
(4)多數情況下感冒為病毒感染,但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任何療效,反而會出現葯物不良反應和產生細菌耐葯性,降低機體自身免疫能力。只有在感冒後繼發細菌感染,如感冒並發支氣管炎、肺炎等才需要抗生素治療。故感冒時要慎服抗生素。
(5)發燒、厭食為感冒的源症狀。發燒會導致口渴、顫抖、酸痛等次生症狀,厭食會導致嘔吐、四肢無力、頭暈目眩等次生症狀,嘔吐是厭食的極端表現。發燒可引起新陳代謝加快,導致呼吸加快、尿頻、出汗等使機體水分流失加快,產生口渴症狀。發燒使機體溫度升高,機體體溫升高需增加產熱,產熱是通過肌肉活動加快(顫抖)實現的,肌肉活動的加快又會導致肌肉疲勞,造成肌肉酸痛的臨床症狀。發燒使全身血管擴張,造成頭部供血減少,厭食使機體營養物濃度下降,發燒和厭食都能使機體產生四肢無力、頭暈目眩、嗜睡等症狀。感冒時,身體極度虛弱,四肢無力、肌肉酸痛、頭暈目眩、嗜睡,這些次生症狀皆可約束病人活動,減少其能量消耗,使機體以逸待勞。因此,感冒時要多休息,多喝水,少吃飯,少運動。
總之,感冒症狀分原發症狀與次生症狀。疾病的症狀並非平行的、同時的,而是有先後順序和因果關系的。症狀不是空穴來風,必有其生化反應的基礎,這些症狀的物質基礎就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科學問題。
3思考與啟示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事,感冒時發燒、厭食、嘔吐、口渴喝水等症狀是人體抵抗疾病的一種積極的生理性防禦反應。感冒的症狀對我們的人生同樣也有啟示:
(1)有人易感冒,有人不易感冒。人們對事物的適應能力有差別,適應能力越強,越不易感冒。適應分生理和心理適應,感冒亦分生理和心理感冒。我們不但要注意生理感冒,更要注意心理感冒,既要鍛煉身體,也要修養心靈,生理和心理即物質和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另外,在處人做事時,要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偏廢。
(2)感冒時產生發燒、厭食、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讓我們頗感不適,看似壞事,然而實際上是有利於感冒自愈的。由此可知,世上沒有絕對的壞,也沒有絕對的好。道家思想表明,福禍相依,陰陽可變,好中有壞,壞中有好。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事時要有辯證的思想。
(3)人們對感冒的認識還不全面,然而感冒卻以其自有的規律運行。有些規律我們還未認識,但它是客觀存在,客觀存在必然有其道理,即存在乃真理。我們應用規律的前提是認識規律,認識規律就是科學研究。只有認識規律,才能尊重規律,才能把握事物本質,少犯錯誤,這就是理論的重要性。
(4)一旦感冒發燒就吃退燒葯,就吃抗生素,往往適得其反。採取少吃葯,多休息,盡量順其自然,讓自身的免疫力去對抗病毒,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而且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愈。因此,每當我們迷茫時,最好跟著感覺(潛意識)走,按自然的召喚行事,因為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人類千百萬年的進化史,早已將抵抗疾病的能力固化在我們的基因中。所以我們要順應自然,不要對抗自然,這也是尊重規律的一種樸素表現形式。
總之,感冒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從感冒中我們得出了對於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應該用辯證的、全面的、聯系的眼光看問題。面對當前的H1N1流感,我們不能盲目害怕,而應正確認識,用科學的方法預防、治療,並從心理層面解除對其恐懼之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健康,快樂生活。

『伍』 自閉症有定義嗎成因是什麼

以下是上學期上特殊教育學的時候《自閉症》這一章的課件內容節選,希望對樓主有用:
一、定義
1、坎納醫生的經典性描述
自閉症的正式定義是在1943年由精神病學家坎納作出的。
他對11名兒童進行觀察,那些兒童都是在他們生命的頭幾年,退縮到一個殼里,不理會別人,逃避眼神交流,缺乏社會意識,言語受限或沒有語言,表現出刻板的運動。這些兒童也表現出千篇一律、頑固不變的特徵,被稱之為一致性保持,即一種對保持日常習慣和活動的焦慮性和強迫性的堅持,除了他自己以外,不允許其他人打破它。他們的父母形容他們 「像在一個殼里」的「孤獨的狼」, 「做事就像別人都不在場似的」,「完全忘卻他周圍的一切」,天生沒有能力與別人建立愛的關系。坎納稱這種障礙為兒童自閉症。
 坎納把他所觀察的兒童的父母描述為高智力、強迫性的人,他們都是冷漠的、機械的且在他們的關系中是分開的,即所謂的「冰箱父母」。
 在以後的30多年間,不管是專業工作者還是一般家庭,都信奉著坎那的定義,並認為自閉症是一種情緒障礙。
 1991年,自閉症被單列為 一項障礙。
2、美國教育部及DSM-IV對兒童自閉症的定義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這種障礙對言語性和非言語性的交流以及社會互動產生顯著的影響,通常在3歲前症狀已出現,並會對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自閉症的其他特點有:他們好進行反復行為和刻板運動,抵抗環境的變化和日常生活規律的變化,以及對感知覺經驗作出異常反應。(P287)
 自閉症是一種發展性障礙 ,而不是一種生理疾病。
生理疾病經治療可以康復,發展性障礙則要通過生涯教育和心理矯治,症狀可能好轉,也可能加重,不能完全治癒,只能慢慢地、部分地克服。
二、成因
自閉症的病因
可能的生物學的原因:
(一)中樞神經系統與腦功能的異常(毋容置疑?)
1、前庭中樞障礙
2、小腦及邊緣系統的異常
3、網狀組織結構的異常
(二)神經傳導生化因素
1、五羫色胺偏高
2、多巴胺過剩
3、腎上腺素分泌過多
(三)遺傳學原因(基因異常)
(四)病毒感染
(五)代謝異常(如甲狀性功能亢進)
可能的心理學的原因
酸孩子易患孤獨症
三、附帶自閉症的典型症狀
自閉症的三大核心症狀
(一)社交功能的損害
1、對人冷漠
2、避免眼光的對視
3、拒絕身體的接觸
4、缺乏對親人的依戀
5、不會玩,不能建立夥伴關系
(二) 非言語和語言溝通能力的損害
1、非言語性溝通能力的損害。
2、言語性溝通能力的損害
(1)語言發展的延遲。
(2)語用學方面的嚴重損害。
即在社會和溝通情境下適當地運用語言方面的嚴重問題。
(3)詞的意思變得固定,不能與最初掌握時獲得的意義分開。
(4)語言的重復(機械反射語)。
(5)語言的聲調、重音、速度及節律等方面的異常。
(三) 刻板行為(對生活中同一性的執著)

『陸』 病歷的書寫要點

(一)入院病史的收集:詢問病史時要對患者熱情、關心、認真負責,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協作,詢問時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點;應實事求是,避免主觀臆測和先入為主。當病人敘述不清或為了獲得必要的病歷資料時,可進行啟發,但切忌主觀片面和暗示。
1、一般項目:姓名,性別,年齡,婚姻,民族,職業,出生地,現住址,工作單位,身份證號,郵政編碼,電話,入院時間,記錄時間,病史敘述者(註明可靠程度)。填寫要求:(1)、年齡要寫明「歲」,嬰幼兒應寫「月」或「天」,不得寫「成」、「孩」、「老」等。(2)、職業應寫明具體工作類別,如車工、待業、教師、工會幹部等,不能籠統地寫為工人、幹部。(3)、地址:農村要寫到鄉、村,城市要寫到街道門牌號碼;工廠寫到;車間、班組,機關寫明科室。(4)、入院時間、記錄時間要註明幾時幾分。(5)、病史敘述者:成年患者由本人敘述;小兒或神志不清者要寫明代訴人姓名及與患者的關系等 .
2、主 訴:(1)、主訴是指患者入院就診的主要症狀、體征及其發生時間、性質或程度、部位等,根據主訴能產生第一診斷。主訴語言要簡潔明了,一般以不超過20字為宜。(2)、不以診斷或檢驗結果為主訴內容(確無症狀者例外)。主訴多於一項時,可按主次或發生時間的先後分別列出。
3、現病史:現病史是病史中的主體部分。圍繞主訴,按症狀出現的先後,詳細記錄從起病到就診時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經過和診療情況。其內容主要包括:(1)、起病時間、緩急,可能的病因和誘因(必要時包括起病前的一些情況)。(2)、主要症狀(或體征)出現的時間、部位、性質、程度及其演變過程。(3)、伴隨症狀的特點及變化,對具有鑒別診斷意義的重要陽性和陰性症狀(或體征)亦應加以說明。(4)、對患有與本病有關的慢性病者或舊病復發者,應著重了解其初發時的情況和重大變化以及最近復發的情況。(5)、發病以來曾在何處做何種診療(包括診療日期,檢查結果,用葯名稱及其劑量、用法,手術方式,療效等)。(6)、與本科疾病無關的未愈仍需診治的其他科重要傷病,應另段敘述。(7)發病以來的一般情況,如精神、食慾、食量、睡眠、大小便 、體力和體重的變化等。
4、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本次發病以前的健康及疾病情況,特別是與現病有密切關系的疾病,按時間先後記錄。其內容主要包括:(1)、既往一般健康狀況。(2)、有無患過傳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發病日期及診療情況。對患者以前所患的疾病,診斷肯定者可用病名,但應加引號;對診斷不肯定者,簡述其症狀。(3)、有無預防接種、外傷、手術史,以及葯物、食物和其他接觸物過敏史等 .
5、系統回顧:按身體的各系統詳細詢問可能發生的疾病,這是規范病歷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幫助醫師在短時間內扼要了解病人某個系統是否發生過的疾病與本次主訴之間是否存在著因果關系。現病史以外的本系統疾病也應記錄。(1)、呼吸系統:有無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氣喘史等。(2)、循環系統:有無心悸、氣促、紫紺、水腫、胸痛、昏厥、高血壓等 。(3)、消化系統:有無食慾改變、噯氣、反酸、腹脹、腹痛、腹瀉、便秘、嘔血、黑便、黃疸史等。(4)泌尿生殖系統:有無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難、腰痛、水腫史等。(5)、造血系統:有無乏力、頭暈、皮膚或粘膜出血點、淤斑、么復鼻衄、牙齦出血史等。(6)、內分泌系統及代謝:有無畏寒、怕熱、多汗、食慾異常、消瘦、口乾、多飲、多尿史,有無性格、體重、毛發和第二性徵改變等。(7)、神經系統:有無頭痛、眩暈、失眠、嗜睡、意識障礙、抽搐、癱瘓、驚厥、性格改變、視力障礙、感覺異常史等。(8)肌肉骨骼系統:有無肢體肌肉麻木、疾病、痙攣、萎縮、癱瘓史,有無關節腫痛、運動障礙、外傷、骨折史等 .
6、個人史:(1)、出生、成長及居留的地點和時間(尤其應注意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區),受教育程度和業余愛好等。(2)、起居習慣、衛生習慣、飲食規律、煙酒嗜好及其攝入量,有無其他異嗜物和麻醉毒品攝入史,有無重大精神創傷史。(3)、過去及目前職業,勞動保護情況及工作環境等。重點了解患者有無經常與有毒有害物質接觸史,並應註明接觸時間和程度等。(4)、有無冶遊史,是否患過下疳及淋病等。(5)、對兒童患者,除需了解出生前母親懷孕及生產過程(順產、難產)外,還要了解喂養史、生長發育史。
7、婚姻、月經及生育史:(1)、結婚與否、結婚年齡、配偶健康情況,是否近親結婚。若配偶死亡,應寫明死亡原因及時間。(2)、女性患者的月經情況,如初潮年齡、月經周期、行經天數、末次月經日期、閉經日期或絕經年齡等,記錄格式如下:初潮年齡 行經期(天)/月經周期(天) 末次月經時間(或絕經年齡)經量、顏色、有無痛經、白帶情況(多少及性狀)等。(3)、已婚女性妊娠胎次、分娩次數,有無流產、早產、死產、手術產、產褥熱史,計劃生育情況等。男性患者有無生殖系統疾病。
8、家族史:(1)、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況,有無與患者同樣的疾病,有無與遺傳有關的疾病。死亡者應註明死因及時間。(2)、對家族性遺傳性疾病需問明兩系Ⅲ級親屬的健康和疾病情況(參附錄一)。 (二)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必須認真、仔細,按部位和系統順序進行,既有所側重,又不遺漏陽性體征。對病人態度要和藹、嚴肅,集中思想,手法輕柔,注意病人反應,冷天要注意保暖。對危急病人可先重點檢查,及時進行搶救處理,待病情穩定後再做詳細檢查 ;不要過多搬動,以免加重病情。其具體內容如下:1、生命體征:體溫(T)(C)、脈率(P)(次/min)、呼吸頻率(R)(次/min)、血壓(BP)(kPa )。
2、一般情況:發育(正常與異常),營養(良好、中等、不良),體位(自主、被動、強迫或輾轉不安),步態,面容與表情(急性或慢性病容、表情痛苦、憂慮、恐懼、安靜),神志(清晰、模糊、昏睡、昏迷),能否與醫師合作。
3、皮膚及粘膜:顏色(潮紅、發紺、蒼白、黃染、色素沉著),溫度,濕度,彈性,有無水腫、皮疹、淤點淤斑、皮下結節或腫塊、蜘蛛痣、潰瘍及疤痕,毛發分布情況等;如有,應記述部位,范圍(大小)及形態等。
4、淋巴結:全身或局部淺表淋巴結有無腫大(部位、大小、數目、壓痛、硬度、移動性、瘺管、疤痕等)。
5、頭部及其器官(1)、頭顱:大小,形態,有無壓痛、包塊,頭發(量、色澤、分布、禿發及斑禿)。嬰兒需記錄前囟門大小、飽滿或凹陷。(2)、眼:視力(必要時檢查),眉毛(脫落、稀疏),睫毛(倒睫),眼瞼(水腫、運動、下垂 ),眼球(凸出、凹陷、運動、斜視、震顫),結膜(充血、出血、蒼白、水腫),鞏膜(黃染),角膜(透明、混濁、反射),瞳孔(大小、形狀、對稱、對光及調節反應)。(3)、耳:聽力,有無畸形、分泌物、乳突壓痛。(4)、鼻:有無畸形 、鼻翼扇動、分泌物、出血、阻塞、副鼻竇區壓痛。(5)、口:口腔氣味,唾液分泌,唇(畸形 、顏色 、皰疹、皸裂、潰瘍、口角偏斜),牙(齲齒、缺齒、義齒、殘根,以如下形式標明位置,如:齲齒3+4 ),牙齦(色澤、腫脹、溢膿、出血、鉛線),粘膜(發疹、潰瘍、出血),舌(形態、舌質、舌苔、潰瘍、運動、震顫 、偏斜),扁桃體(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 ),咽(色澤、分泌物、反射),喉(發音清晰或嘶啞、喘鳴、失音)。
6、頸 部:是否對稱,有無強直、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迴流徵、頸動脈異常搏動、腫塊,氣管位置,甲狀腺(大小、硬度 、壓痛、結節、震顫、雜音、隨吞咽上下活動度)。
7、胸 部:(1)、胸廓(對稱、畸形 、局部隆起或塌陷、壓痛),呼吸(頻率、節律、深度),有無異常搏動、靜脈曲張。乳房疾病按乳房檢查要求描述。(2)、肺臟:視診:呼吸運動(兩側對比),呼吸類型,有無肋間隙增寬或變窄。觸診:語顫,有無胸膜摩擦感、皮下捻發感。叩診:叩診音(清音、濁音、實音、過清音或鼓音),肺下界、肺下緣移動度。聽診:呼吸音(性質、強弱、異常呼吸音),有無干、濕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語音傳導(注意對稱部位)等。(3、)心臟:視診:心尖搏動(位置、范圍、強度),有無心前區隆起。觸診:心尖搏動(性質、位置、范圍、強度),有無震顫(部位、期間)和心包摩擦感。叩診:心臟左、右濁音界(相對濁音界)用各肋間距正中線的距離表示,並在表下註明鎖骨中線到前正中線的距離(表1)。聽診:心率,心律,心音(強度、分裂、P2與A2的比較、額外心音、奔馬律)有無雜音(部位、性質、時期 、強度、傳導方向)和心包摩擦音。右側(cm) 肋間 左側(cm) Ⅱ Ⅲ Ⅳ Ⅴ 鎖骨中線距前正中線 cm
8、血管檢查:(1)、橈動脈:脈率,節律(規則或不規則、脈搏短絀),有無奇脈、交替脈,左、右橈動脈脈搏的比較,動脈壁的性質、緊張度。(2)、周圍血管征:有無毛細血管搏動、槍擊音、水沖脈。
9、腹 部:(1)、視疹:外形(對稱、平坦、膨隆、凹陷),呼吸運動,臍,有無皮疹、條紋、疤痕、包塊、靜脈曲張(如有,記錄血流方向)、胃腸蠕動波、上腹部搏動。(2)、觸診:腹壁:腹壁緊張度,有無壓痛、反跳痛、液波震顫感及包塊(部位、大小、形態、硬度 、壓痛、搏動、移動度)。有腹水或腹部包塊時應測量腹圍。肝臟:大小(右葉以右鎖骨中線從肋緣至肝下緣、左葉以劍突至肝左葉下緣多少厘米表示之),質地、表面,邊緣,有無壓痛和搏動。膽囊:大小,形態,有無壓痛。脾臟:大小,硬度 ,表面,邊緣狀態,有無壓痛。巨脾以三線法表示。腎臟:大小,形狀,硬度 ,移動度,腎區及輸尿管壓痛點有無壓痛,有無膀胱膨脹。(3)、叩診:肝濁音界,有無肝區叩擊痛、移動性濁音、高度鼓音及腎區叩擊痛。(4)、聽診:腸鳴音(正常、增強、減弱或消失),有無振水音、血管雜音。
10、肛門及直腸:有無痔、肛裂、脫肛、肛瘺。肛門指檢時應注意肛門括約肌緊張度、狹窄、內痔、壓痛,前列腺大小、硬度 ;特別注意有無觸及腫塊(大小、位置、硬度、移動度等)。指檢退出時應注意指套便染的顏色 .
11、外生殖器:根據病情需要做相應檢查。(1)、男性:陰毛分布,有無發育畸形、陰莖疤痕、尿道分泌物,包皮,睾丸,附睾,精索,精索靜脈曲張,鞘膜積液。(2)、女性:必要時請婦科檢查。男醫師檢查必有女醫護人員陪同。
12、脊柱及四肢:(1)、 脊柱:有無畸形 、壓痛、叩擊痛,活動度。(2)、四肢:有無畸形 、杵狀指(趾)、靜脈曲張、骨折、水腫、肌肉萎縮、肢體癱瘓或肌張力增強,關節(紅腫、疼痛、壓痛、積液、脫臼、活動度受限、強直)。
13、神經系統:(1)、生理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肱二頭肌反射 ,肱三頭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2)、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Babinski)征等。(3)、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布魯辛斯基(Brudzinski)征,克尼格(Kernig)征。(4)、必要時做運動、感覺及神經系統其他檢查。14、專科情況:記錄專科疾病的特殊情況,如外科情況、眼科情況 、婦科情況等(參見各專科病歷書寫要點)。
(三)實驗室及器械檢查:記錄與診斷有關的實驗室及器械檢查結果。如系入院前所做的檢查,應註明檢查地點及日期。
(四)摘 要:將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器械檢查等主要資料摘要綜合,重點突出陽性發現,以提示診斷的根據。
(五)初步診斷:寫在病歷最後的右半側。按疾病的主次列出,與主訴有關或對生命有威脅的疾病排列在前。診斷除疾病全稱外,還應盡可能包括病因、疾病解剖部位和功能的診斷。
(六)入院診斷:入院診斷由主治醫師在病人入院後72小時內作出。用紅墨水筆書寫在病歷最後的左半側(與初步診斷同高處),標出診斷確定日期並簽名。
(七)記錄審閱者簽名:簽名應寫在病歷最後的右下方。簽名上方劃一條斜線,以便上級醫師審閱、修改後簽名。 1、門診病歷封面內容要逐項認真填寫。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或住址、門診號、公(自)費由掛號室填寫。X片號、心電圖及其他特殊檢查號、葯物過敏情況、住院號等項由醫師填寫。
2、初診病人病歷中應含「五有一簽名 」(主訴、病史、體檢、初步診斷、處理意見和醫師簽名)。其中:①病史應包括現病史、既往史、以及與疾病有關的個人史,婚姻、月經、生育史,家族史等 ;②體檢應記錄主要陽性體和有鑒別診斷意義的陰性體征。③初步確定的或可能性最大的疾病診斷名稱分行列出,盡量避免用「待查」、「待診」等字樣。④處理意見應分行列舉所用葯物及特種治療方法,進一步檢查的項目,生活注意事項,休息方法及期限;必要時記錄預約門診日期及隨訪要求等。
3、復診病人應重點記述前次就診後各項診療結果和病情演變情況;體檢時可有所側重,對上次的陽性發現應重復檢查,並注意新發現的體征;補充必要的輔助檢查及特殊檢查。三次不能確診的患者,接診醫師應請上級醫師診視。與上次不同的疾病,一律按初診病人書寫門診病歷。
4、每次就診均應填寫就診日期,急診病員應加填具體時間。
5、請求其他科會診時,應將請求會診目的、要求及本科初步意見在病歷上填清楚,並由本院高年資醫師簽名 .
6、被邀請的會診醫師(本院高年資醫師)應在請示會診病歷上填寫檢查所見、診斷和處理意見。
7、門診病人需要住院檢查和治療時,由醫師填寫住院證。
8、門診醫師對轉診的病員應負責填寫病歷摘要。9、法定傳染病應註明疫情報告情況。

『柒』 丘疹性蕁麻疹有大的皰疹抽液後流水怎麼辦

流水了,你擦的時候不要擦到傷口裡去就行了

『捌』 為什麼病毒可致人於死地

病毒是一群體積微小、無細胞形態、只含有一種類型核酸(脫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僅能在合適的活細胞中復制增殖的最原始生物。它們能引起被寄生的細胞及生物機體出現病變,故屬於傳染性病原體。人類的病毒性疾病約佔全部傳染病中的80%,其傳染性強、散播快、危害大,而且大多尚缺少特效治療的葯物。不少病毒可致人於死地,最有名的便是艾滋病病毒。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1981年在美國被發現的,現全世界已有數千萬艾滋病人。因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艾滋病的死亡率是100%。
病毒感染與癌腫關系甚為密切。如E9病毒與鼻咽癌,乙型肝炎病毒(新近發現丙型肝炎病毒也有同樣情況)與肝癌,人乳頭狀瘤病毒與宮頸癌,人皰疹病毒與宮頸癌,人「剛包淋巴」病毒與血癌都被證實有因果關系。眾所周知,有些癌症目前的死亡率依舊很高,從這個角度來看,病毒致人於死地之說決非誇張。
此外,如狂犬病的死亡率目前也達100%,而狂犬病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還有登革熱病毒、出血熱病毒、腦炎病毒等都有較高的死亡率。即使很常見的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也有造成死亡的可能。

『玖』 水痘疫苗的不良事件

在臨床試驗期間11 000多名健康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時,水痘疫苗具有良好耐受性。非故意接種對水痘具免疫力的人未造成不良事件的增加。在對914名健康的易感兒童和青少年進行雙盲無效對照劑對照研究中(Kuter等,1991),接種部位疼痛和發紅是疫苗受接種者中比無效對照劑受接種者中顯著更經常發生的唯一不良事件(p<0.05)。在年齡為12個月至12歲兒童中,對約8900名健康兒童進行了無控制臨床試驗,他們接種了一次疫苗,然後連續監測42天,其中14.7%出現發燒(口腔溫度為39℃),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共有19.3%的疫苗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潰瘍、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硬結和強直)。3.4%在注射部位有輕度水痘樣皮疹,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並且在接種後5-26天出現高峰。在不到0.1%的兒童中出現接種後熱性癲癇發作;尚未能確定因果關系。
在年齡為3-13歲的人中,對接種一次疫苗的約1600名受接種者和接種兩次水痘疫苗的955名受接種者開展的無控制研究持續42天監測不良事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種後,分別有10.2%和9.5%的受接種者出現發燒(如口腔溫度為37.7℃),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在一次或兩次接種後,分別有24.4%和32.5%的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發熱、硬結和麻痹)。分別有3%和1%的受接種者在注射部位出現水痘樣皮疹,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並且在接種後6-20天和0-6天達到高峰。一種由中位數為5的損傷構成的非局部性皮疹分別在5.5%和0.9%的受接種者中在7-21天和0-23天形成高峰(CDC,1996)。
關於可能不良事件的數據可從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獲得。在1995年3月至1998年7月期間,在美國總共分發970萬份水痘疫苗。在這一時期(CDC,1999),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收到6580份不良事件報告,其中4%為嚴重不良事件。約三分之二的報告涉及年齡在10歲以下的兒童。最經常報告的不良事件是皮疹(發生率為分發的10萬份疫苗37例)。聚合酶連鎖反應分析確認,在接種後兩周內出現的大多數皮疹事件是由野病毒引起。 美國批准後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和疫苗生產廠家嚴重不良事件報告,不管因果關系如何,均包括腦炎、運動失調、多形紅斑、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肺炎、血小板減少症、癲癇發作、神經病和帶狀皰疹。關於已知基礎發病率數據的嚴重不良事件,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發病率低於天然水痘發生後預期的發病率或社區中疾病的基礎發病率。但是,由於漏報和報告系統的未知敏感性,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數據是局限的,使之難以將向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接種後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天然疾病後並發症引起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比較。然而,這些差別的量值使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有可能顯著低於天然疾病後的發生率。在極少情況下,已確認水痘疫苗與嚴重不良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一名免疫妥協兒童的肺炎或帶狀皰疹)。在某些情況下,水痘-帶狀皰疹野病毒或其它致病生物已經查明。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不足以確定因果關聯。在向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14例死亡中,8例對死亡有其它明確的解釋,3例對死亡有其它可信的解釋,另3例的信息不足以確定因果關系。由天然水痘引起的一例死亡發生在一名年齡為9歲的兒童,在接種後20個月死於水痘-帶狀皰疹野病毒的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