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孩子濕疹主要是由於過敏引起的,這與孩子的體質也有一定關系. 指導意見: 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可搽爐甘石洗劑或振盪洗劑.也可短期應用地塞米松霜或膚輕松軟膏外搽.內服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葯治療濕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選擇紫草煎湯外洗.
㈡ 生活中,清虛熱與燥熱應該如何區分
生活中什麼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麼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麼都可以不要,快樂不能不要;什麼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缺什麼也別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關注我,每天一個健康小妙招!
貧血可引起口乾,這與中醫虛熱引起的口乾相似。貧血本身就屬於中醫氣虛血虛的范疇。
口腔疾病和念珠菌感染也會導致口乾。
服用一些葯物,如阿托品,會導致嚴重的口乾,一些高血壓葯物和抗過敏葯物也會導致口乾。如果身體出現明顯不適,要及時查明病因進行治療。
㈢ 手出汗嚴重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很多的人都會出現手心出汗的症狀。手心出汗也稱手汗症,是相當常見的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因為人種的特異性,身體素質、內分泌等的不同,那麼,手心出汗的原因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
手心出汗的原因
精神因素
1、很多情況下因為某些原因引起的精神緊張、焦慮、恐懼、擔心等情緒變化,引起交感神經過度緊張,可出現手心和出汗的現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手心捏了一把汗」的情況。通常這種情況下手心出汗微微,多為正常的生理表現。
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2、由於人體汗液是有交感神經所控制的,部分人群的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無論是嚴寒酷暑,手掌都還會有汗滴出現,嚴重時甚至手指可出現濕疹皮膚炎的症狀。
小麥山葯湯
材料:浮小麥15克,山葯15克,白糖少許。
做法:二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調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補氣斂汗。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手心出汗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手心出汗是因為精神因素、陰虛內熱、陽明燥熱內結、脾胃濕熱內盛等原因導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這些因素哦。
㈣ 腿上起紅疙瘩很癢怎麼辦
也有可能是由於皮 脂被角質所覆蓋,看起來像是一小個白芝麻、脂肪粒——是一種版長在皮膚上的白權色小疙瘩、粉刺,生成了 一個白色小囊腫,從而堆積與皮膚內形 成的白色顆粒。
其表現形式為皮膚斑斑點點,小疙瘩能夠擠出白色物質,約針頭般大小,皮膚上...
㈤ 陰虛內熱的表現女能吃綠豆大米粥嗎
可以服用,飲食是正常的,沒有禁忌。心態要保持好,望採納
㈥ 陰虛內熱濕熱區別在哪
我們所說的陰虛內熱又稱陰虛發熱。指由於體內陰液虧虛,水不制火所致的發熱證。症見兩顴紅赤,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夜熱早涼,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或滋陰降火。用青蒿鱉甲湯、百合固金湯等。 陰虛內熱型的十個症狀: 1、手心熱、足心熱、不欲近衣被。
2、心中煩熱、思冷飲、冷食。
3、口乾、口苦、咽干、惡心。
4、睡眠不寧、盜汗、躁汗、遺精。
5、發熱。(高熱、低熱或體溫不高皮膚有熱感)
6、出血。(鼻衄、齒衄、皮下有出血點等均系由陰虛內熱所致者)
7、頭暈、心悸、周身無力、面色蒼白。
8、大便干、小便黃或黃赤有熱感。
9、脈細數、大數、弦數。
10、舌苔黃或黃膩、乾燥少津或焦黃兼少津。 濕熱及症狀 一年中,除春夏秋冬四季外,中醫還有「長夏」一說,即夏末初秋、眼下高溫酷暑季節這段時間。 高溫酷熱後,接連陰雨綿綿,人體極易感受外來濕邪的侵襲,出現渾身無力、舌苔濁膩、脾胃不合、食慾下降、心煩焦躁、頭身困重、口渴惡心等,中醫稱此為「夏日傷寒」或濕熱病。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 溫病的一種,表面發熱、頭痛、尿黃而短、身重而痛、苔黃膩。易引發黃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濕熱是濕邪化熱內蘊會煩熱,口苦,胸痞,黃疸,小便短赤,濕疹,要清熱燥濕,利水,利膽,可多吃細米,白蘿卜,馬蹄,白菜這些清熱利水的食物。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搐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苫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伯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朴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葯,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㈦ 關於陰虛濕熱的中葯方子,請幫看一下
白鮮皮 性能 苦,寒。歸脾、胃經。功效 清熱燥濕,祛風止癢。【應用 濕熱瘡毒,濕疹疥癬。黃疸,熱痹。】使用注意 虛寒證忌服。用量6~~10克
蟬蛻 性能甘,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明目退翳,止痙。【應用 麻疹不透,風疹瘙癢】注意 孕婦慎用。用量3~~10克
地膚子 性味 苦,寒。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於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用量9-l5g。
地骨皮 性能甘,淡,寒。歸肺、腎經。功效 涼血退蒸,清泄肺熱。【應用 陰虛發熱。肺熱咳嗽。血熱出血。】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不宜用 用量6~~15克
黃柏 性能 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退虛熱。【應用 下焦濕熱諸證。瘡癰腫毒,濕疹瘙癢。陰虛發熱,盜汗遺精。】
注意大苦寒品 虛寒者忌用。用量5~~10克.
蒺藜 性能 苦、辛、平。歸肝經。功效 平肝疏肝,祛風明目。【祛風是去內風,土{脾}不榮木{肝},肝風內動,】【應用 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肝鬱氣結,胸脅脹痛及乳閉不通等症。 風疹瘙癢及白癜風等症。風熱上攻目赤翳障等症。用量6~~15克
千里光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明目,止癢。用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瘡癤。千里光含有不飽和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並且是強致癌物質。也有腎毒性。
秦艽 性能 苦,辛,微寒。歸胃、肝、膽經。功效 去風濕,舒脛絡,退虛熱,清濕熱。【應用 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蒸潮熱。濕熱黃疸。】注意久痛虛嬴,溲多,便滑者忌用。用量 5~~15克 大劑量可用30克.
石膏 性能 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功效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濕斂瘡。【應用 壯熱煩渴。肺熱咳嗽。胃火頭痛,壓痛,口瘡。】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及盈虛內熱者忌用。用量15~~60克.
水牛角 性能 咸,寒。歸心、肝、胃經。功效 清熱 涼血 解毒。【應用熱入營血,高熱神昏。血熱妄行,斑疹吐衄。注意脾胃虛寒不宜用。用量6~~15克.
蜈蚣 性能 辛、溫。有毒。歸肝經.功效 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應用瘡瘍腫毒,瘰癧潰爛等症。風濕頑痹。注意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忌用。用量1~~3克.
鱉甲 性能 咸、寒。歸肝、腎經。功效 滋陰潛陽,軟堅散結。【應用 陰虛發熱,陰虛風動。症瘕積聚,瘧母。注意孕婦忌服。用量15~~30克.
甘草 調和葯{使葯} 有補中益氣,祛痰止咳,清熱解毒之效。【應用 癰疽瘡毒,咽喉腫痛及葯物、食物中毒。】用量3~~10克
薏苡仁 性能 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應用 水腫。濕痹,筋脈拘攣。肺癰,腸癰。】用量10~~30克.
蒼術 性能 辛、苦、溫。歸脾、胃經。功效 健脾燥濕,祛風勝濕,解表明目。【應用 濕阻中焦證。風濕痹痛。風寒挾濕表證。夜盲症。】注意本品苦溫燥烈,陰虛內熱及氣虛汗多忌用。用量5~~10克
中醫講究是辨證論治,對症下葯。對於你的病證,應標本兼治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果。陰虛濕熱,中醫理論虛則補之,就應以補陰為主,腎陰乃全身之陰,而上述葯方中而只有1位中葯補腎陰,大多數是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熱解毒、清虛熱之類葯物。還有2~~3位利水滲濕葯物.葯方講究君臣佐使,你給出的方子君葯以清熱葯為主,只起到治標的目的。而治療本的葯物滋陰補陰葯物太少,不能達到治本的目的,所以才沒什麼效果.
建議你抓兩副補陰和清熱同下葯方,我這有一副滋陰清熱代表方:青蒿鱉甲湯 青蒿6克 鱉甲15克 細生地12克 知母6克 丹皮9克 上葯以水五杯,煮取兩杯,日再服。
㈧ 四歲陰虛內熱盜冷汗濕疹能用槐杞黃嗎
最好不要,太小
㈨ 治療陰虛內熱濕疹性皮膚炎的中葯能在經期服用么
問題分析:
一般可以,1.注意衛生、防止感染:應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潔、經期不宜盆浴,可以淋浴,防止上行感染。所使用的衛生巾要柔軟、清潔、勤換。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如游泳、冷水浴、下水田等,月經期間如果受到突然和過強的冷刺激,可引起經血過少或痛經。 3.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
意見建議:
請4.避免過勞,不宜吃生冷、酸辣、酒類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減少盆腔充血,注意適當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根據患者想要得到的幫助,提供合理化指導意見,答非所問、敷衍、無意義回復,將會被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