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食物中毒全身起包很癢
您這個情況可能不是食物中毒引起的,而可能是過敏導致的,可能是進食某種食物之後出現的過敏蕁麻疹的表現,但是您沒有提供圖片進行觀察,現在不敢說就100%的是該疾病導致的,因此,建議您可以到正規的醫院掛皮膚科就診,先請接診醫生實際的看看您患處的實際情況,假如確診為蕁麻疹的話,則可以使用些H1組胺受體拮抗劑進行治療即可
B. 食物中毒有什麼症狀
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故必須給患者補充水分,有條件的可輸入生理鹽水。症狀輕者讓其卧床休息。如果僅有胃部不適,多飲溫開水或稀釋的鹽水,然後手伸進咽部催吐。.如果發覺中毒者有休克症狀(如手足發涼、面色發青、血壓下降等),就應立即平卧,雙下肢盡量抬高並速請醫生進行治療。 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屬,非金屬及其化合物,農葯和亞硝酸鹽等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化學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誤食有毒化學物質,或食入被化學物質污染的食物所致。化學性食物中毒的特徵主要有: (一)發病快。潛伏期較短,多在數分鍾至數小時,少數也有超過一天的。 (二)中毒程度嚴重,病程比細菌性毒素中毒長,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三)季節性和地區性均不明顯,中毒食品無特異性,多為誤食或食入被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偶然性較大。 細菌性食物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人們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一類。這類食物中毒的特徵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於氣候炎熱的季節,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於較高的氣溫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內人體防禦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如肉,魚,奶和蛋類等;少數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飯,糯米涼糕,面類發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兒童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率較高,急性胃腸炎症較嚴重,但此類食物中毒病死率較低,愈後良好。 食物中毒的表象與救護 ①凡是吃了被細菌(如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肉毒桿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進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學物質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發芽的土豆等),由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可見個別發病也可見集體中毒(如發生在食堂及宴會上)。 ②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故必須給患者補充水分,有條件的可輸入生理鹽水。症狀輕者讓其卧床休息。如果僅有胃部不適,多飲溫開水或稀釋的鹽水,然後手伸進咽部催吐。.如果發覺中毒者有休克症狀(如手足發涼、面色發青、血壓下降等),就應立即平卧,雙下肢盡量抬高並速請醫生進行治療。 ③吃河豚者,食後2~3小時便會引起舌頭或手足麻木。早些催吐,效果較好,並急送醫院搶救。如耽誤4小時以上便會形成呼吸麻痹而死亡。毒蘑菇中毒除了胃腸道症狀外,還可見痙攣、流口水、出現幻覺、手發抖等症狀。急救時先催吐,然後再送醫院。 ④如果是集體中毒,救護工作要有條理。還應迅速通知衛生檢疫部門檢疫。最好能保留吃剩下的食物,以利於診斷、治療或檢疫。
C. 常見的食物中毒的毒物有哪些
一、豆漿中毒 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體內蛋白酶的正常活性,並對胃腸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現:潛伏期數分鍾到1小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有的腹瀉、頭痛,可很快自愈。 3、預防措施:豆漿必須煮開再喝。 二、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豆角品種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現:潛伏期為數十分鍾至五小時。主要為胃腸炎症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嘔吐為主,並伴有頭暈、頭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燒灼感,預後良好,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 3、預防措施:"燒熟煮透"。 三、發芽土豆中毒 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種生物鹼,叫龍葵素。正常土豆中龍葵素的含量較少,為2-10毫克%。當土豆發芽後皮肉變綠,龍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發生中毒。 2、中毒表現:一般在進食後十分鍾至數小時出現症狀,胃部灼痛,舌、咽麻,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中毒者體溫升高,頭痛,昏迷,出汗,心悸。兒童常引起抽風、昏迷。 3、預防措施:⑴土豆應貯存在低溫、通風、無直射陽光的地方,防止生芽變綠。⑵生芽過多或皮肉大部分變黑、變綠時不得食用。⑶發芽很少的土豆,應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圍的肉。因龍葵素溶於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時左右。 四、亞硝酸鹽中毒 1、中毒原因:亞硝酸鹽可使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因而出現青紫和組織缺氧現象。 2、中毒表現:潛伏期30分鍾-3小時,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膚青紫,呼吸困難,並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預防措施:⑴不吃腐爛變質蔬菜。⑵加強宣傳、不要誤食亞硝酸鹽。 五、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1、病原菌:沙門氏菌屬是很大的一組細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有鼠傷寒,豬霍亂,腸炎沙門氏菌,付傷寒甲、乙等。這種細菌在外環境中的生活力 較強。在水、牛乳及肉類食品中能生存幾個月,其繁殖的最適溫度為37℃。乳與乳製品中的沙門氏菌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後迅速死亡。 2、中毒食物和污染源: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製品),也可由家禽、蛋類、奶類食品引起。 3、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潛伏期一般12-24小時,短的數小時;長則2-3天。前驅症狀有惡心,頭痛,全身乏力和發冷等。主要症狀有嘔吐,腹瀉,腹痛,糞便為黃綠色水樣便,有時帶膿血和粘液。一般發熱38℃-40℃。重病人出現寒戰,驚厥,抽搐和昏迷。病程為3-7天,一般預後良好。但是,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如不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也可導致死亡。 4、 預防措施:⑴防止食品被沙門氏菌污染;⑵控制食品中沙門氏菌的繁殖;⑶徹底殺死沙門氏菌。 六、魚類引起的組胺中毒 含組胺高的魚類主要是青皮紅肉的海產魚類。如鮐魚、青魚、沙丁魚、秋刀魚等。 1、中毒原因:這類魚含有較高量的組氨酸,經有些細菌作用,在適宜的條件下魚肉中的組氨酸經脫羧酶作用產生組胺和類組胺物質--秋刀魚素。 2、中毒表現:組胺中毒與人的過敏體質有關。中毒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潛伏期為數分鍾至數小時,特點是發病快,症狀輕,恢復快,少有死亡。主 要症狀為皮膚潮紅,結膜充血,似醉酒樣,頭暈,劇烈頭痛,心悸,有時出現蕁麻疹。一般體溫不高,多於1-2日內恢復。 3、預防措施:⑴加強魚類食品衛生管理;⑵過敏體質的人不能食用;⑶對容易產生大量組胺的鮐魚去毒。 七、河豚魚中毒 河豚魯又名魨,有上百個品種,是一種味道鮮美但含劇毒素的魚類。中毒多發生在日本、東南亞及我國沿海、長江下游一帶。 1、毒性:有毒物質為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對熱穩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鹽腌或日曬不能破壞。魚體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節有差異,卵巢和肝 臟有劇毒,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魚死後內臟毒素可滲入肌肉,而使本來無毒的肌肉也含毒。產卵期卵巢毒性最強。 2、臨床表現和治療: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樞神經麻痹,阻斷神經肌肉間傳導,使隨意肌出現進行性麻痹;直接阻斷骨骼纖維;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及動脈壓急劇降 低。潛伏期10分鍾~3小時。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症狀。四肢無力、發冷、口唇和肢端知覺麻痹。重症患者瞳孔 與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發展到全身麻痹、癱瘓。呼吸表淺而不規則,嚴重者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最後死於呼吸衰竭。目前對此尚無特效解毒 劑,對患者應盡快排出毒物和給予對症處理。 3、預防:加強宣傳教育,防止誤食。新鮮河豚魚應統一加工處理,經鑒定合格後方准出售。 八、變形桿菌食物中毒 1、病原菌:變形桿菌屬包括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莫根變形桿菌、雷極氏變形桿菌四群。變形桿菌為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糞便、食品等均可檢出該菌。人和動物的帶菌率可高達10%左右,腸道病患者的帶菌率較健康人更高,為13.3-52%。 2、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與動物性食品有關。特別是熟肉製品和涼拌菜等。也有病死家畜肉等。 3、食品被污染和中毒發生的原因:在烹調製作食品過程中,處理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未嚴格分開使用,使製成的熟食品受到重復污染。或者操作人員(不講究 衛生)通過手污染熟食品,受污染的熟食品在較高的溫度下存放較長時間,細菌大量繁殖,食用前不再回鍋加熱或加熱不徹底,食後引起中毒。 4、中毒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2-16小時,短者1-3小時,長者60小時。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頭暈、頭痛、全身無力。重者有脫 水、酸中毒、血壓下降、驚厥、昏迷、腹痛劇烈,多呈臍周圍部的劇烈絞痛或刀割樣疼痛,腹瀉多為水樣便,一日數次至10餘次。體溫一般在38-39℃。發病 率的高低隨著食品污染程度和進食者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一般為50-80%。病程比較短,一般1-3天,多數24小時內恢復。 5、預防措施:⑴防止食品被變形桿菌污染;⑵控制食品中變形桿菌的繁殖;⑶徹底殺死變形桿菌。 九、黃麴黴素中毒的診斷要點及急救處理 黃麴黴素為分子真菌毒素。我國規定大米、食用油中黃麴黴毒素允許量標准為10ug/Kg,其他糧食、豆類及發酵食品為5ug/Kg。嬰兒代乳食品不得檢 出。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食品、飼料中黃麴黴毒素最高允許量標准為15ng/kg。30~50ua/kg為低毒,50~100ug/kg為中毒, 100~1000ug/kg為高毒,1000ug/kg以上為極毒。,其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此外,黃麴黴毒素有很強的致癌性。 1、診斷要點:(1)有攝入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史。(2)四季均可發生,但常在陰雨連綿的收獲季節後多發。(3)兒童更易發生黃麴黴毒素中毒,根據 歷史資料分析來看,使人中毒的最危險年齡為1~3歲。(4)中毒前驅表現為發燒、腹痛、嘔吐、食慾減退等。(5)2~3周後很快發生中毒性肝病表現:肝臟 腫大,肝區疼痛,黃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6)可有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多數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腸道大出血表現。(7) 實驗動物臨床毒性研究表明,給動物餵食含黃麴黴毒素的飼料後,表現為浙進性食慾減退、口渴、便血、生長緩慢、體重減輕、皮膚出血、過度興奮、黃殖、抽搐、 角弓反張等。病理解剖可見肝臟彌漫性充血、出血利壞死等表現。 2、急救處理:(1)立即停止攝入有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2)補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療法。(3)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療。
D. 根據致病原因,食物中毒分為哪幾種
常見的食物中毒,按照致病物的不同可分為以下4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食物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後,在適宜的溫度、
濕度和營養條件下大量繁殖。人吃了這種含有大量細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就可以發生食物中毒。
(2)化學性食物中毒:食物經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後被人食用而引起的中毒。
(3)動植物性食物中毒:一些動物、植物本身含有某種天然有毒成分,或由於貯存條件不當,形成某種有毒物質,被人食用後造成中毒,如發芽土豆、鮮黃花菜、河豚魚中毒等。
(4)真菌性食物中毒:某些食物存放時發生霉變,人食入這類含有大量黴菌毒素的食物而中毒,如霉變甘蔗、紅薯等中毒。
E. 常見致命食物中毒
以下是幾種生活中有可能發生的中毒現象,希望能幫助到你。 豆漿中毒
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種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
可抑制體內蛋白酶的正常活性,並對胃腸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現:潛伏期數分鍾到1小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有的腹瀉、頭痛,可很快自愈。
預防措施:豆漿必須煮開再喝。
豆角中毒
中毒原因:豆角品種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中毒表現:潛伏期為數十分鍾至五小時。主要為胃腸炎症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嘔吐為主,並伴有頭暈、頭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燒灼感,預後良好,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
預防措施:燒熟煮透。
發芽土豆中毒
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種生物鹼,叫龍葵素。正常土豆中龍葵素的含量較少,為2-10毫克%。當土豆發芽後皮肉變綠,龍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發生中毒。
中毒表現:一般在進食後十分鍾至數小時出現症狀,胃部灼痛,舌、咽麻,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中毒者體溫升高,頭痛,昏迷,出汗,心悸。兒童常引起抽風、昏迷。
預防措施:⑴土豆應貯存在低溫、通風、無直射陽光的地方,防止生芽變綠。⑵生芽過多或皮肉大部分變黑、變綠時不得食用。⑶發芽很少的土豆,應徹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圍的肉。因龍葵素溶於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時左右。
亞硝酸鹽中毒
中毒原因:亞硝酸鹽可使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因而出現青紫和組織缺氧現象。
中毒表現:潛伏期30分鍾-3小時,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膚青紫,呼吸困難,並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預防措施:⑴不吃腐爛變質蔬菜。⑵加強宣傳、不要誤食亞硝酸鹽。
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病原菌:沙門氏菌屬是很大的一組細菌,
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有鼠傷寒,豬霍亂,腸炎沙門氏菌,付傷寒甲、乙等。這種細菌在外環境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牛乳及肉類食品中能生存幾個月,其繁殖的最適溫度為37℃。乳與乳製品中的沙門氏菌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後迅速死亡。
中毒食物和污染源: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製品),也可由家禽、蛋類、奶類食品引起。
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潛伏期一般12-24小時,短的數小時;長則2-3天。前驅症狀有惡心,頭痛,全身乏力和發冷等。主要症狀有嘔吐,腹瀉,腹痛,糞便為黃綠色水樣便,有時帶膿血和粘液。一般發熱38℃-40℃。重病人出現寒戰,驚厥,抽搐和昏迷。病程為3-7天,一般預後良好。但是,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如不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也可導致死亡。
預防措施:⑴防止食品被沙門氏菌污染;⑵控制食品中沙門氏菌的繁殖;⑶徹底殺死沙門氏菌。
魚類引起的組胺中毒
含組胺高的魚類主要是青皮紅肉的海產魚類。如鮐魚、青魚、沙丁魚、秋刀魚等。
中毒原因:這類魚含有較高量的組氨酸,經有些細菌作用,在適宜的條件下魚肉中的組氨酸經脫羧酶作用產生組胺和類組胺物質——秋刀魚素。
中毒表現:組胺中毒與人的過敏體質有關。中毒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潛伏期為數分鍾至數小時,特點是發病快,症狀輕,恢復快,少有死亡。主要症狀為皮膚潮紅,結膜充血,似醉酒樣,頭暈,劇烈頭痛,心悸,有時出現蕁麻疹。一般體溫不高,多於1-2日內恢復。
預防措施:⑴加強魚類食品衛生管理;⑵過敏體質的人不能食用;⑶對容易產生大量組胺的鮐魚去毒。
河豚魚中毒
河豚魯又名魨,有上百個品種,是一種味道鮮美但含劇毒素的魚類。中毒多發生在日本、東南亞及我國沿海、長江下游一帶。
F. 常見的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有哪些
常見的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有:
食用發霉變質的食物,細菌滋生人食用後,會引起食物中毒的。
含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製品當作食品,添加禁止使用的化學添加劑。
被有毒害的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
食物中毒引起的症狀和徵兆:
惡心反胃,會有一定的頭暈目眩的情況。
發熱伴有腹痛、腹瀉、嘔吐的症狀。
食物中毒的救治措施:
用手指壓迫咽喉,用催吐的方法,盡可能將胃裡的食物吐出。
註:夏日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不要吃發霉變質的食物。吃飯前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干凈。如果是誤食有害食品,感覺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就醫。
G. 選修課題目:食物中毒原因(急,24號之前)
可能的中毒原因:
1、清炒豆角引起中毒。因為(四季豆)豆角中含皂甙和植物血凝素,皂甙能刺激消化道,引起炎症,出現惡心、嘔吐;血凝素能引起凝血。豆角如果炒的半生不熟,貪圖脆嫩,就不能徹底破壞這些有毒成份,極易導致中毒。
2、白菜豬肝,可能用儲存過久不新鮮的大白菜,或者炒熟後放置時間過長,這樣的大白菜中含有較高的亞硝酸鹽,引起亞硝酸鹽中毒;還有可能含瘦肉精豬肝引起瘦肉精中毒。
3、燒海魚,也可能出現組胺中毒,含組胺較高的海產魚主要是青皮紅肉魚,如鮐魚、鮁魚、秋刀魚、竹莢魚、青魚、沙丁魚等,尤其是魚本身不夠新鮮,清洗和浸泡時間不夠時,對有過敏性疾病的人,更容易發生中毒。
4、涼拌西紅柿,因切西紅柿案板、器具未能生熟分開而引起交叉感染,出現的細菌性中毒;也有可能是部分西紅柿未熟透(如內瓤仍成青色)引起的中毒。
確定最可能的中毒原因還要了解一下該食客食用後出現的症狀,和出現症狀距離午餐的時間是多久等等。
H. 細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狀表現
細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狀表現呢?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細菌性食物中毒多有發熱和腹瀉。如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時,體溫可達38~40℃,還有惡心、嘔吐、腹痛、無力、全身酸痛、頭暈等。糞便可呈水樣,有時有膿血、粘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發熱不高、腹痛、腹瀉、嘔吐、脫水、大便為黃水樣或黃糊狀,1/4病例呈血水樣或洗肉水樣。細菌毒素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常無發熱。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狀為惡心、劇烈反復嘔吐、上腹痛、腹瀉等。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張目困難、復視,隨之出現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最後可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患者一般體溫正常、意識清楚。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徵為:①在集體用膳單位常呈爆發起病,發病者與食入同一污染食物有明顯關系;②潛伏期短,突然發病,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肉毒中毒則以眼肌、咽肌癱瘓為主;③病程較短,多數在2~3日內自愈;④多發生於夏秋季。
一、胃腸型食物中毒
潛伏期短,常於進食後數小時發病。各型病原菌或其毒素引起胃腸型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很相似,主要為腹痛、腹瀉、嘔吐等胃腸炎症狀。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適,上、中腹部持續或陣發性絞痛,惡心、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病程短,多在1~3d內恢復。
1、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食後在4~24小時感畏寒,體溫升高,可達38~39.5攝氏度,惡心、嘔吐、腹痛,腹部有壓痛,水樣腹瀉,有時有少量膿血,並有魚腥臭味。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食後9~20小時,上腹部出現難以忍受的絞痛,腹瀉水樣大便,可達數十次。
3、變形桿菌食物中毒:食後30~120分鍾,自感頭痛、皮膚潮紅、呈醉酒狀,有蕁麻疹樣過敏反應。
大腸桿菌食物中毒:以嬰幼兒發病為多見。食後2~20小時,出現惡心、嘔吐、水樣或黏液大便,並有惡臭。嚴重者有高熱,昏睡。小兒常出現抽搐、昏睡,甚至出現脫水。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進食含有葡萄球菌性毒素食物後2~5小時,症狀為嚴重的惡心、嘔吐。嘔吐物是黏液,有時含血液及膽汁。體溫正常或稍升高。
5、肉毒桿菌食物中毒:進食含有肉毒桿菌外毒素的食品後2小時~10天,自感視物有復影,眼瞼下垂,眼肌和咽肌癱瘓,對話、呼吸感到困難,嚴重者出現心力衰竭。二、神經型食物中毒
潛伏期多為12~36h(2h~10d),典型的臨床表現為漸進性的神經麻痹,主要有頭暈、全身乏力、腹脹、便秘、惡心、嘔吐,繼之視力模糊,復視、瞳孔散大、眼肌麻痹、眼瞼下垂。嚴重者言語不清,吞咽困難,咀嚼、發音困難,流涎,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及四肢癱瘓,可有腹脹、尿瀦留及唾液減少等。嚴重者可於2~3 d內因呼吸中樞及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體溫一般正常或有低熱,神志始終清醒,很少出現四肢的神經根性痛,腱反射及腦脊液多正常。通常4~10d逐漸恢復,先為吞咽、呼吸困難的改善。肌肉癱瘓可持續數月之久,視覺常需數月方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