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純病毒性皰疹角膜炎 會有嚴重後遺症么
治療單純病毒性皰疹角膜炎要嚴格掌握適應症,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嚴格遵守鏡片的摘戴及消毒處理。
目前角膜病中病毒感染已超過細菌感染。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病程長,易復發。平時應注意增加體質,一旦患病,應頻繁滴用抗病毒滴眼液,同時用抗菌素滴眼液預防細菌感染。在潰瘍活動期不能為了緩解症狀而濫用皮質類固醇滴眼液,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角膜穿孔等嚴重並發症的發生。
⑵ 病毒性皰疹有法治嗎(長在臉上、眼睛和太陽穴里)
這皰疹是病毒感染,一般是需要積極抗病毒治療的,常用的葯物是阿昔洛韋,還可配合用些清熱解毒的中葯。
⑶ 眼部的病毒性皰疹
應該是單純皰疹,直接用阿昔洛韋乳膏,外用1日5次,1周左右就會好了,是和免疫力有關,如沒反復發作可以不用特殊處理。稍稍注意一下生活避免操勞過度。應該沒事的
⑷ 我鼻樑子腫,波及到臉及眼睛。有的大夫說我是病毒性皰疹。什麼是病毒性皰疹。
病情分析: 你好,你現在的情況考慮是病毒感染所致的,是要積極治療的,避免留下後遺症的。
意見建議:建議你加強營養,注意個人衛生的,到醫院積極治療的。祝你生活愉快。
⑸ 病毒性帶狀皰疹長在眼睛部位怎麼治它越來越大 發燒
眼部帶狀皰疹要引起重視的 耽誤久了會影響視力甚至長期的角膜炎我姥姥以前就是這樣 帶狀皰疹好了後 留下後遺症了眼睛經常發癢 周邊神經痛 還伴有角膜炎在醫院花了將近一萬都沒有明顯好轉 還是我一個網友跟我推薦的謝氏中草葯開始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想不到見效還是蠻快的 不過痊癒還是用了3個療程多建議你早期就服用 可以防止留後遺症的
⑹ 眼睛病毒性皰疹怎麼治療
我現在是左眼眼皮處長了些病毒性皰疹呢,去打了幾天的針好了,沒有擦葯膏,現在已經開始結痂了~ 醫生只是叫我打針,是阿洛西林鈉粉針。 我是第一次挨, 平時注意一些吧,春天和夏天的時候多喝點水,我一個朋友說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總之 各有各說法了~~
⑺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不同的病變階段,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在角膜皰疹或淺層炎症早期階段,應迅速控制炎症,防止病變擴展到實質深層,深層炎症可用抗病毒葯物聯合激素。對單純依靠葯物和保守療法難以奏效者,可據病情選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
1、病灶清創術主要適用於淺層型病例。其原理是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來清除感染細胞和病毒。常用的方法有:
⑴機械清創局部點表面麻醉劑後,用白多鏟、刀片、棉棒、恢復器或異物針,在裂隙燈下,將潰瘍同其周圍0.5毫米健康上皮一同清除後,加壓包括48小時。本法只能將感染的細胞清除,而不能阻止病毒繼續繁殖,所以還必須配合滴用抗病毒葯物治療,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⑵化學清創點表面麻醉後,用棉簽蘸入乙醚、乙醇、碘酒、石炭酸、硫酸鋅、硝酸銀等化學滅毒劑,然後塗片於潰瘍區,用生理鹽水沖洗。目的在於通過化學冷飲使感染的上皮細胞脫落,本法因有可能損傷角膜上皮基底膜及基質層,影響修復,促使病變向深部發展,故必須慎用!
⑶冷凍清創用直徑2毫米的冷凍頭,以很輕的壓力先冷凍潰瘍邊緣,繼冷凍潰瘍中央,溫度一般-60℃至80℃。每點冷凍6~8秒,然後以生理鹽水解凍,必要時可反復多次。冷凍對HSV的活力雖無影響,但對角膜上皮細胞的破壞作用較上述二種方法好。Amoil認為角膜上皮細胞破裂而釋放出的病毒顆粒,可為淚液沖走或為淚液聽抗體中和。冷凍角膜病灶,可暫時抑制病毒DNA的活性,也可迅速降低供給病毒復制所需要的能量三磷酸腺苷。
⑷光滅活療法以0.1%中性紅或0.01%普魯黃滴入眼內,然後距患眼15厘米距離接受普通熒光燈照射15分鍾,染米即與病毒DNA結合並使其斷裂,從而達到滅活病毒的作用。
2、抗病毒葯物
⑴碘苷(5-lodo-2�0�7-deoxyuridine,簡稱IDU。國產商品名「皰疹凈」)碘苷與其它抗病毒葯物均非殺病毒葯,它們僅能在限制和組成特殊的核苷酸變為DNA的過程中直到與酶競爭作用。碘苷的作用機理就是利用它與胸腺嘧啶核苷化結構相似的特點,通過部分性抑制胸腺嘧啶核苷的攝取,使自己摻入病毒DNA中產生假的DNA以抑制病毒繁殖。
自Kautman(1962)首先使用碘苷治療本病獲得滿意療效以來,國內外已有較多的報道,對其療效評價可概括如下:①碘苷對上皮型樹枝狀角膜炎90%有效,10%無反應或復發。②平均治癒時間為6~8天,治癒後1~2周原病灶處上皮下殘留一層薄而暫時的「毛玻璃樣幻影」。③單獨使用對單純型盤狀角膜炎效果差,聯合皮質激素使用有效。但如有皮損傷則不應使用皮質激素。④對變性皰疹、深部潰瘍、基質壞死性角膜炎及角膜葡萄膜炎無論是單獨或與皮質激素聯合應用均無效。
碘苷的主要缺點有:①容易產生耐葯性(約有16~32%耐葯),臨床使用若超過10天無效,即應考慮改換其它葯物。②溶解度及角膜透性差。故需用0.1%溶液頻繁點眼才能使組織達到有效濃度(50~100微克/毫升);目前推薦的方法是白天每小時點眼一次,睡前加0.1%眼膏一次或0.1眼膏每天5次點眼。③局部滴用對眼組織有一定毒性,表現為眼瞼過敏反應,上皮性點狀角膜炎、急性濾泡性結膜炎、上瞼下垂、淚點狹窄。④在組織內不穩定,迅即脫鹵化基而失效,並能抑制角膜多種酶的活性及蛋白合成,影響角膜上皮修復及延遲潰瘍癒合。⑤0.1%溶液點眼可引起孕兔產生畸胎,人類雖尚未見有報告,值得警惕。
⑵阿糖腺苷(adeninearabinoside,簡稱Ara-A)Ara-A是一種抗癌葯物,其後發現有廣譜抗DNA病毒作用。能有效地拮抗HSV、水痘病毒、巨細胞病毒、牛痘病毒、腺病毒等。它的代謝物三磷酸鹽阻斷3~3.3%Ara-A眼膏每天5次點眼治療淺層HSV角膜炎、療效與0.5%IDU眼膏每天5次點眼相當。Abel報告靜脈滴注(20毫克/公斤/日)對合並色素膜炎的基質型病例505有效。
綜合國外文獻,對其療效評價有:①對碘苷耐葯的無效病例,地碘苷過敏或因霉性不能耐受者,應用Ara-A可能有效。反這亦然。②局部應用毒性低,免疫抑製作用少。③因使用皮質炎固醇加重的病例,碘苷治療無效,改用Ara-A仍然有效。④對深層基質型和角膜葡萄膜炎病例,靜洋(20毫克/公斤/日)有效,療程1~3個月。Ara-A的缺點主要是溶解度低(最大溶解度0.5毫克/毫升)。局部僅能配成眼膏或混懸劑應用。全身注射用葯液體負荷量大,混懸液作肌注或結膜下注射、刺激性大,易產生肉芽腫,口服無效。因此,臨床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⑶三氟胸腺嘧啶核苷(trifluorothymidine,簡稱F3T)是一種新的抗病毒葯物,其結構與作用機理與碘苷近似。不但對淺層病例前效,對深層及角膜葡萄膜炎病例也有一定效果。Wellings與Pavan-Langston報道採用F3T治療淺層病例療效優於碘苷。Jones報道治療地圖狀角膜潰瘍療效優於Ara-A,被認為是目前治療本病最好的葯物。
目前對該葯的評價是:①溶液治療淺層病例與0.1%碘苷溶液和3%Ara-A眼膏相比,具有療效快、治癒率高的優點。②局部點眼無角膜毒性、局部過敏等不良反應。③對碘苷耐葯或無效的病例仍然有效。④溶解度大,角膜透過性好,是目前治療深層及角膜葡萄膜炎最有希望的局部用葯之一。
⑷環胞苷(cyclocytidine,簡稱CC)屬胞嘧啶類抗代謝葯物。環胞苷進入體內轉變為阿糖胞苷才起作用。我所1972年最早發現其細胞培養管內有良好抑制HSV作用。隨後經臨床觀察採用0.05%溶液和眼膏治療各型病例217例,取得較好效果。其中淺層型58例,與碘苷治療組無明顯區別,深層型159例明顯優於碘苷治療組。本劑與碘苷相比具有溶解度高、毒性小、滲透性好、在組織中能低抗脫氨酶的分離、療效穩定等優點,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抗病毒葯物之一。雖然臨床上也遇到耐葯無效的情況,但其中一些病例增加點眼次數或採用結膜下注射(1~5毫克/0.1~0.5毫升/日)而趨於好轉治癒,這和我所在實驗室所見耐CC毒株在加大葯物濃度時仍能產生顯著換毒作用的結果相符。
⑸無環鳥苷(acycloguanosine,簡稱ACG)ACG系英美最新共同研究製成的含嘌呤核的抗病毒葯物。組織培養中證明對HSV(Ⅰ、Ⅱ型)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此外對帶狀皰疹、EB病毒和巨細胞病毒均有抑製作用,對腺病毒、牛痘病毒無效。其對HSV的作用強於其它抗病毒制劑,約為CC的2倍,IDU的10倍,Ara-A的160倍,F3T的15倍。其作用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據初步研究可概述如下:ACG作用被HSV感染的細胞後,被病毒特異性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磷酸化,變成一磷酸ACG,更進一步變為三磷酸ACG,從而被壞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復制,它對病毒DNA多聚酶抑製作用很強,約為對正常細胞DNA多聚酶的10~30倍,故是一種能選擇性地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而毒性又小的抗病毒葯物。
自Tones等首次報道用3%ACG眼膏治療24例樹枝狀角膜炎取得顯著療效以來,Wilhelmus、日隈等(1981年)相繼也有報道,他們採用3%ACG眼膏治療樹枝狀角膜炎,不但療效卓著,平均治癒天數短,而且停葯後復發率也較其它抗病毒葯物低。孫秉基等(1983年)採用不同濃度,不同劑型的ACG治療71例各型病例,其中淺層型42例,即使採用低濃度的眼液(0.1%)其療效也與IDU、CC相仿,並認為通過增加葯物的濃度或到目前為止,ACG治療本病的結果令人鼓舞的,這具有對感染細胞高度的選擇性,對角膜無明顯毒性,停葯後復發率低,和與其它抗病毒葯物無交叉耐葯現象優點,為臨床治療本病提供了一種高效、低毒、既能局部使用又能全身應用的新葯物。
3、皮質類固醇的應用問題
⑴皮質類固醇對本病的有害作用
①損害機體的免疫機制⒈抑制B淋巴細胞從區域淋巴結釋放到靶器官,抑制或阻斷小或中淋巴細胞內RNA和NDA或蛋白的合成,使抗體形成減少。⒉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細胞對HSV抗原的處理能力減弱,HSV能繼續繁殖。⒊毒害未成熟的T淋巴並封閉成熟T淋巴再循環,使血液中成熟T淋巴細胞大為減少,造成對HSV角膜炎治療具有決定意義的細胞免疫更大損害,解除了各種淋巴因子(包括巨噬噬細胞抑制因子、淋巴毒、干擾素等)對細胞內外病毒的?擊能力,使HSV得以擴散繁殖,加重病情。⒋因局部免疫機制銷蝕可引起真菌或細菌的雙重感染。
②損害角膜組織⒈局部點眼可使角膜膠原酶的活性增強4~5倍,故加快基質溶解,促使潰瘍向縱深擴大。⒉抑制角膜基質中纖維母細胞的再生,抑制膠原纖維及粘多糖的合成,因而妨礙潰瘍的修復。⒊長期局部應用還會成癮。角膜淺層損害後,基質性角膜炎、葡萄膜炎發生機會增多,甚至引起角膜軟化和穿孔。
⑵皮質類固醇對本病的有利作用①由於抑制了組織胺和毒性溶液酶的釋放,因而減輕一系列炎症反應及組織損害,也減少了角膜疤痕形成和血管新生,為角膜透明度的恢復創造有利條件。②由於抑制了基質層的抗原體反應,減輕基質水腫與浸潤,使基質炎症反應過程明顯萎縮。
由此可見,皮質類固醇對本病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其應用必須嚴格堅持下述原則。
1)有上皮損害或潰瘍的病例禁用。
2)診斷不清的角膜疾病暫時不用。
3)必須同時配合抗病毒葯物應用。
4)以能控制炎症的最低濃度、最少滴眼次數為原則。
5)治療中不能驟然停葯而是在炎症控制後逐漸減量。
6)要隨時警惕因局部免疫機制銷蝕引起的真菌或細菌的雙重感染,酌情配合適當的抗生素及抗黴菌葯物點眼。
4、免疫促進劑的應用應用免疫促進劑治療本病,是近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目前尚處於試用階段。文獻報道應用的葯物左旋咪唑、擔子菌類多糖、干擾素及其誘生劑等。
⑴左旋咪唑(levamisole)左旋咪唑是四咪唑(tetramisole)的左旋光學異構體,系一種廣譜驅蟲葯,現經證明對細胞免疫有調節作用,其特點是:①能使受抑制的T淋廠細胞和吞噬細胞的的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但不會使之高於正常水平。②能使低下的細胞免疫指標上升。③恢復和增強遲緩型皮膚超敏反應。④促進多核白細胞,單核細胞的遊走能力。左旋咪唑對抗體的影響很小或無影響。
實驗和臨床均證明對於上皮病例無效,而對慢性基質型的患者,確有較好的療效。加藤富子等採用間歇口服療法(一療程共6個月,前3個月內每周連服3天,每天150毫克,分3次服;後3個月隔周連服3天,用量同上)。治療27例基質型病例(治療前通過遲發型皮膚試驗,證明細胞免疫狀態明顯低於正常人)。服葯一療程後檢查,不但細胞免疫狀態有了顯著提高,而且臨床上有67%的患者視力提高。92%的患者角膜水腫得到改善,一年內復發率下降至17%(一般為30%左右)。我所自1979年以來,也採用上述方法治療基質患者,發現療效並不理想,一些病例在治療過程中仍有加重或復發現象。其原因可能與下面因素有關:①病例選擇。②其它葯物的干擾,如皮質類固醇及CC點眼都有進一步使局部細胞免疫狀態下降的可能。③治療不正規,未堅持按時服葯,或進一步尋找合理的用葯方法和劑量,是提高療法的關鍵。長期服用本劑,除少數病例在最初服用期間出現蕁麻疹樣皮疹、低熱或偶見白細胞減少外,無其它合並平。
⑵擔子菌類多糖從擔子菌類提取出來的多糖和左旋咪唑一樣,具有活化T細胞,激活免疫功能的效能。加藤富子等用雲芝之糖(polysaccharoidk)治療13例基質型患者,方法是每日3克,分3次口服,連服3~14個月,治療3個月後,不但細胞免疫功能有明顯提高,而且有83.3%的患者視力得到改善,87.5%的患者角膜水腫得到改善,1年內的復發率下降到9%,其結果和左旋咪唑相近。近來該氏又採用香菇多糖(lentinan)治療實驗性家兔HSV性角膜基質炎,已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⑶干擾素及其誘生劑干擾素是一種蛋白質,是細胞受到病毒或其它微生物或非微生物的刺激後所產生的。國外採用干擾素治療本病已取得較好效果。Fadeeva等用雞胚尿囊干擾素和人白細胞干擾素局部點眼治療126例,結合取得12例治癒的好結果。Furer等用人白細胞干擾素局部點眼治療37例,也取得34例治癒的效果。特別值得注意的IDU治療無效的病人,改用干擾素仍然有效。近來研究干擾素與抗病毒葯物聯合應用取得了更高療效。DeKoning採用人白細胞干擾素聯合F3T治療樹枝狀角膜炎,平均治療治癒天數為6.6天,而安慰劑聯合F3T治療組平均為11.3天,二者有顯著性差異。對於干擾素而短暫,加之毒性大,因此預防和治療本病的希望很少,但也有人(Guevra等)採用0.1%聚肌胞點眼治療本病獲得滿意療效的報告。
5、手術療法對於HSK的手術治療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葯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長時間不癒合或患者出現角膜明顯變薄或穿孔,要進行治療性角膜移植手術或用相應的手術方法促進癒合;二是角膜炎症已完全癒合,遺留角膜瘢痕影響視力,應進行光學性角膜移植手術恢復視力。
重症患者(深部潰瘍、基質壞死性角膜炎合並穿孔者)單獨依靠葯物及保守治療已很難奏效,採用手術的方法不但可縮短療程減少痛苦,還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手術包括結膜瓣遮蓋術、前房穿刺術、板層或穿透角膜移植術。
⑴結膜瓣遮蓋術本法不但對即將穿孔的病例直到預防和治療作用,而且對頑固的深部潰瘍也有一定的極積治療價值。遮蓋的結膜瓣作為一個良性的生物源刺激,不僅有利於創面的修復,還減少了創面與眼瞼的磨擦及外界的刺激。遮蓋的球結膜以越薄越好(不破裂為度),固定要牢靠。對已穿孔前房消失者,術後尚應加壓包括。術後病例對爾後角膜移植不利,故對有條件角膜移植術者應盡量不作結膜瓣遮蓋。
羊膜覆蓋手術:適用於病灶位於角膜中央及旁中央的長時間不癒合患者,羊膜覆蓋手術能促進此類患者盡快癒合,但對於伴有細菌或真菌感染者不能用此方法。
⑵前房穿刺本法僅適用於深基質型及角膜葡萄膜炎的患者,可清除房水中大量毒性物質和病毒顆粒,利於新的房水形成,賦與更大防禦能力。方法:用Amsler針吸出房水0.2~0.5毫升,然後注入消毒空氣。宜間隔數天反復穿刺。術後數天即可見角膜基質水腫減輕,透明度增加,角膜內皮及基質壞死灶縮小。
⑶角膜移植術用角膜移植治療本病,從50年代起相繼有所報道,對其治療價值評價頗高,甚至認為是治療重症病例的最好辦法。如Hogan先後報道27眼有25眼獲得治癒,只有4眼復發。Ormsby報道25眼均獲成功,無一例復發。Fine報告38眼有30眼能控制炎症,只8眼復發。國內杜念祖等報告108眼,總成功率達到76.8%,其中重症或穿孔者27眼,也有59.3%成功。我們近幾年來採用角膜移植的方法也挽救了不少業已陷入失明或處在十分危險情況的眼睛。
關於手術適應症和手術方法,參看治療性角膜移植章節。
6、其它治療方法
⑴親水軟性接觸鏡主要用於營養障礙性角膜潰瘍和即易將穿孔的病例。可保護潰瘍創面,減少刺激,利於上皮再生。對於早期穿孔的病例,尚具有閉塞傷口與夾板的作用。若同時進行抗病毒葯物點眼,由於它能吸收葯物,又提供了一種新的給葯方法。
⑵膠原酶抑制劑局部膠原酶抑制劑滴肯,雖不能對病毒直接起作用,但由於抑制了膠原酶的活性,可減少或防止潰瘍的發生或發展。常用的葯物有2%乙醯半胱氨酸、2%依地酸鈉。
⑶粘合劑對於進行性溶解和可能發生穿孔的病例,早期局部應用粘合劑,可以有效阻止潰瘍的進行,防止穿孔的發生。方法是局麻下清潔潰瘍基底,除去壞死組織後塗上一層薄的粘合劑,待乾燥後,塗抗生素眼膏包紮或戴親水性軟性接觸鏡。粘合劑最好保留6~8周,待角膜癒合後再將其除去。
(二)預後
連續復發可以造成角膜瘢痕形成,影響視力。抗病毒葯物長期點眼並不能防止復發。
⑻ 眼睛長病毒性皰疹最近兩天眼睛模糊不清,能徹底治俞嗎
你好,1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皰疹多發在腰部以上,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應該是眼睛單純皰疹病毒1型感染所致的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可以用無環鳥苷等抗病毒滴眼液,一般二到三周可治癒,但單純皰疹病毒潛伏在神經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可能還會復發,不容易根治。
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缺乏詳盡的病情信息,以上建議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院診療。
⑼ 我的左眼是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在醫院治療了5天了,現在感覺眼睛不痛了,不紅了,視力在恢復,不像以
眼科中常見的單純庖疹性角膜炎就是如此。單純庖疹性病毒平時並不致病,常潛伏在人體的眼結膜囊、口腔內,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尤其是在感冒發燒以後就乘機侵入人體組織內,引起各種並發症。感冒以後發現眼部上述刺激症狀,很可能是得了庖疹性角膜炎,應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單純庖疹性角膜炎病人的結膜會出現睫狀充血,角膜上出現針尖樣半透明狀的小皰疹或小白點,這是病毒侵入了淺層角膜所造成的。這些小皰疹很快會破裂,在角膜上形成點狀、線狀的淺潰瘍,這時如及早發現,早期治療,痊癒後幾乎不留痕跡。
此病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復發傾向。雖經精心治療,痊癒後,一遇感冒很易復發,久而久之視力損害就更嚴重了,因此千萬不要將感冒當小病。怎樣才能預防這種病呢?首先要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這樣的人就不容易感冒,即使得了也很輕,容易治癒;同時要注意身體不要過度疲勞,要勞逸結合;同時可服用滋補強壯類中葯,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並發眼病的機會也就更少了;一旦患病要及時治療。
⑽ 病毒性皰疹會發生在眼睛裡嗎
建議:帶去眼科看下吧!如果一般的角膜炎,用氯黴素眼葯水就可以了,如果不行只能帶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