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見的皮膚病有哪幾種
皮膚病的種類很多,產生皮膚病的因素也很多,但歸納起來,皮膚病的種類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濕潤型。最常見的就是痤瘡類的,它包括膿皰、丘疹、結節與囊腫。膿皰是一種紅色的丘疹,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尖端會伴有膿液流出,很容易受到感染。丘疹是因為毛囊受到感染長出的一種往外凸的紅腫。結節是處於皮膚下的疼痛腫塊。而囊腫就比較嚴重了,它屬於典型的,比較大的痤瘡,破裂後會流出膿液,而且伴有比較明顯的疼痛,也容易造成感染。
以上就是關於皮膚病的介紹,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皮膚病產生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另外,冬天到了,經常保持皮膚濕潤也能預防皮膚病誕生。因為,當皮膚長期太過乾燥,就會產生皮屑,人也會有瘙癢感,當太過用力抓癢後,就容易傷到皮膚表層,造成皮膚感染,引發皮膚病。
Ⅱ 帶狀皰疹後遺症是否痛在原處身體其他部位疼痛是否屬於帶狀皰疹後遺症
問:我父親八十多歲了,近幾天一側頭面部起水皰並且疼痛難忍,醫生診斷為「帶狀皰疹」。
請問除治療外,還應注意些什麼?
答:患帶狀皰疹後除了及時找醫生診治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要過分緊張。有的患者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大皰、血皰,甚至糜爛,但是請不要緊張,如果治療得當10天左右即可痊癒,治癒後一般不會復發。
2.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
3.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皰破裂。可外用中草葯或雷夫奴爾濕敷,促使水皰乾燥、結痂。
4.老年重症患者,尤其發生在頭面部的帶狀皰疹,最好住院治療,以防並發症的發生。
5.患「帶狀皰疹」提示患者身體免疫力處於低狀態,應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6.某些患者在皮損完全消失後,仍遺留有神經痛,這時可採取針灸、理療等緩解疼痛。
治療帶狀皰疹方法:局部照射,首次劑量(生物劑量)為8-10,增加劑量(生物劑量)1-2;照射間隔為每日或隔日一次;照射次數6-10次。
*註: 體表照射:1個生物劑量=1秒(燈管距照射部位約5cm)
錦興牌ZZ-2型紫外線治療儀是一款專門為皮膚病患者所研發的產品!
· 治療作用:本儀器照射皮膚患部可直接殺滅細菌病毒,同時可以激發組織充血,增強白細胞的活動能力,加強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抑制細菌的病毒的生長,間接地發揮殺菌任用。
·消炎鎮痛作用:皮膚受到一定紫外線照射後,會出現紅斑反應,引起蛋白質的分解,由於局部血管擴張,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得到改善,白細胞增強,吞噬細胞增強,故有消火鎮痛作用。
·加強免疫作用:紫外線照射後,表皮細胞能產生免疫調節因子,使中樞神經系統活動功能加強,代謝功能提高,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促進組織再生作用:小劑量紫外線能刺激上表皮細胞生長,促進組織再生,可加速傷口癒合,對骨折,周圍神經損傷,皮膚破損(創傷,凍傷,燒傷,褥瘡等)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據此原理「錦興牌」紫外線治療儀適用於治療:膿胞疹、丹毒、癤,癰、甲溝炎、軟組織感染、皮膚破損、褥瘡、傷口創面、潰瘍,蜂窩組織炎,玫瑰糠疹,乳腺炎、淋巴節炎.蕁麻疹,搔癢症等皮膚創傷及細菌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尖銳濕疣告等皮膚創傷及細菌病毒刑引起的皮膚病,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等疾病 。
Ⅲ 怎樣用葯浴治療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於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水皰性皮膚病,相當於中醫所說的「纏腰火丹」、「蛇丹」、「串腰龍」。
本病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病前常見有局部皮膚灼熱和刺痛感,繼則皮膚潮紅,然後出現密集成簇的小米到黃豆大小的水皰,各自孤立,不相融合,皰壁緊張,四周有紅暈,沿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一般單側發疹,不呈對稱,好發於胸部、腹部、面部,亦可侵犯眼、鼻、口腔及陰部黏膜,伴有神經痛、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病程約2~3周,愈後一般不留瘢痕。
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外感熱毒之邪,或肝膽火盛,濕熱內蘊所致。
方一【組成】鮮韭菜根30克,全鮮地龍20克。
【用法】將上兩物洗凈共搗爛,加少量香油和勻,取汁置瓶內放陰涼處備用。用時外洗患處,每日洗2次。
【功用】解毒,散瘀,止痛。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地龍即蚯蚓,性味咸寒,功能通絡解毒。據現代臨床報道,用蚯蚓糖糊治療帶狀皰疹,能立即減輕疼痛,皰疹逐漸乾燥,一般5~8日痊癒。以此再配合散瘀行氣止痛的韭菜根,其效更佳。
方二【組成】鮮馬齒莧適量。
【用法】將馬齒莧洗凈切碎,搗爛取汁,敷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馬齒莧功能清熱解毒、散血消腫,主治瘡紅腫疼痛。故以馬齒莧作洗劑治療皮膚病在民間流傳較廣。
方三【組成】生地榆、馬齒莧各30克。
【用法】將上二物水煎,去渣取汁500毫升,待溫後外洗患處,每次15分鍾,每日2~4次。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地榆功能清熱涼血,有涼血解毒,定痛止癢及去皮膚風毒之效,與馬齒莧合用,解毒涼血,故頗適宜於纏蛇丹毒(帶狀皰疹)。
方四【組成】陳醋200毫升,生半夏9克。
【用法】先將生半夏研末,放入醋液中浸泡12小時後,取液外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消腫解毒。
【適應證】帶狀瘡疹。
【說明】半夏外用具有消癰腫作用。醋亦有解毒殺菌作用,能散瘀解毒,兩者合用,消腫解毒,相得益彰。
方五【組成】板藍根、土貝母、貫眾各30克,甘油100毫升,95%乙醇1 300毫升,水楊酸粉15克,香粉適量。
【用法】先將前三味葯加水2 000毫升,先武火煎煮全沸10分鍾,改文火熬煎至800毫升。過濾去渣取汁,再加水1 000毫升,文火煎至700毫升,去渣。兩汁混合煎至沸,移火待冷至約50℃,對入乙醇、水楊酸及甘油,快速攪拌,加入香粉,拌至呈淡黃色透明液體,裝瓶備用。用時,用棉球蘸葯液,塗洗皮損區。每日塗洗3或4次,直至皰疹干縮結痂脫落。若已潰有糜爛滲出者,則以擦劑50毫升對溫水300毫升,濕敷患處或洗後再濕敷。每日塗洗2或3次,直至痊癒。
【功用】清熱解毒,潤膚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板藍根功能清火解毒,涼血止血,葯理學研究亦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至於土貝母、貫眾等均有清熱解毒作用。
方六【組成】荊芥、防風、川椒、艾葉各10克,威靈仙、黃柏各12克,地膚子、苦參、馬齒莧、透骨草各2克。
【用法】上葯煎湯去渣,外洗患處,並可用葯液濕敷。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鍾,每劑可用3次。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荊芥、防風祛風燥濕,川椒、艾葉、威靈仙燥濕解毒,黃柏、苦參清熱燥濕,地膚子、透骨草祛風止癢,馬齒莧清熱解毒。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之功,故適用於帶狀皰疹。
方七【組成】金銀花、野菊花、風仙花各10克,白鮮皮12克,蛇床子15克,水楊酸5克,石炭酸2克,75 9,6醫用乙醇1 000毫升。
【用法】先將前五味葯浸入75%乙醇中浸泡5~7日,濾取上清液,加入水楊酸、石炭酸,攪拌均勻,封瓶備用。用時以醫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部。每日擦洗3~5次,至愈為度。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金銀花、野菊花均能清熱解毒,鳳仙花有祛風、活血、消腫的作用。白鮮皮、蛇床子則為祛風勝濕止癢的佳品。諸葯合用,消熱解毒、消炎止癢,故適用於帶狀皰疹因風濕熱三邪俱盛者。
方八【組成】雄黃45克,2%普魯卡因2毫升,75%乙醇35毫升。
【用法】先將雄黃研細,一並浸入75%乙醇中浸泡,拌勻,備用。使用時用干棉簽蘸葯液擦洗患部,干後再擦,每日塗洗數次。不需包紮。
【功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雄黃為硫化物類礦石,性味辛苦、溫、有毒,能燥濕殺蟲,為瘡家要葯。葯理學實驗亦證明,本品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方九【組成】青黛5克,野菊花30克,黃柏6克,冰片3克,生甘草2克。
【用法】先將黃柏、野菊花、甘草用開水50毫升浸泡24小時後,入冰片、青黛均研細末再加75%乙醇20毫升和勻,貯存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葯塗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青黛,有清熱解毒,清肝瀉火之效,主治小兒風熱驚癇、疳毒、丹熱癰瘡等。野菊花、黃柏則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冰片辛涼疏散毒邪,甘草調和諸葯。
方十【組成】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適量。
【用法】上葯共搗汁,塗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白花蛇舌草性味苦寒,功能清熱散瘀,消癰解毒。葯理學研究亦表明,本品有抗菌消炎作用。蒲公英性味苦辛,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方十一【組成】金銀花、烏梅肉各30克,生地黃、當歸各15克,黃柏、五倍子各9克。
【用法】將上葯用45%乙醇500毫升,浸泡24小時,加水煎至300毫升,經過高壓消毒備用。用紗布浸入葯液中,濕敷或溻洗患處,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烏梅功能消腫殺蟲,生地黃、當歸則有清熱養血活血之功,金銀花、黃柏清熱解毒燥濕,五倍子亦有消腫解毒的作用。諸葯合用,有清熱活血、解毒消腫功效。
方十二【組成】雄黃、枯礬各20克,大黃、川黃連、側柏葉各30克,冰片6克。
【用法】除冰片、雄黃外,余葯水煎30分鍾至葯汁300毫升去渣,加入雄黃、冰片充分混勻後,以不燙手為度,蘸葯液,塗洗患處。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鍾,5日為1個療程。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雄黃、枯礬功能燥濕解毒,大黃、黃連清熱解毒,冰片透散邪熱。至於側柏葉,善清血涼血,可搗爛敷火丹、散痄腮腫痛熱毒。現代葯理學實驗證實,其煎劑除有抑菌作用外,還能擴張血管,並有明顯的解痙止痛作用。
Ⅳ 身上出現了紅塊,很痛
考慮,第一,最有可能是蟲咬後的細菌感染及局部免疫過敏反應;
第二,丹毒,卻不知發病前一日有無不良刺激史。
速去醫院,切勿耽擱,不要隨意用葯。服息斯敏可緩解症狀。
祝早日恢復健康~!
Ⅳ 皮膚病一般都有哪些
皮膚病是所有皮膚疾病的總稱,常見的有帶狀皰疹、毛囊炎、手足癬、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等。
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而且多種內臟疾病也可以體現在皮膚上。按照不同的病因、表現分類,常見的皮膚病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感染: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疣、風疹、手足口病等。
2.細菌性感染:如膿皰病、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丹毒、麻風等。
3.真菌性感染:如頭癬、體股癬、手足癬、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馬拉色菌毛囊炎。
4.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蟎皮炎、隱翅蟲皮炎、虱病、蟲螯傷或咬傷等。
5.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如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葯物性皮炎等。
6.物理性皮膚病:如日光性皮膚病、夏季皮炎、痱子、凍瘡、雞眼、手足皸裂、壓瘡。
7.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如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
8.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如銀屑病、單純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紅皮病等。
9.結締組織疾病:如紅斑狼瘡、硬皮病、乾燥綜合征、皮肌炎等。
10.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
11.大皰性皮膚病:如天皰疹、大皰性類天皰疹等。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如黃褐斑、白癜風、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黃褐斑、雀斑樣痣等。
13.皮膚附屬器疾病:如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禿、禿發、多汗症等。
14.遺傳性皮膚病:如魚鱗病、毛周角化病、毛發苔蘚、遺傳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
15.營養與代謝障礙性皮膚病:如維生素缺乏症、黃瘤病、腸病性肢端皮炎。
16.皮膚腫瘤: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皮膚原位癌、惡性黑素瘤等。
皮膚病是所有皮膚疾病的總稱,常見的有帶狀皰疹、毛囊炎、手足癬、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等。
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病的種類不但繁多,而且多種內臟疾病也可以體現在皮膚上。按照不同的病因、表現分類,常見的皮膚病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感染: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疣、風疹、手足口病等。
2.細菌性感染:如膿皰病、毛囊炎、癤、癰、蜂窩織炎、丹毒、麻風等。
3.真菌性感染:如頭癬、體股癬、手足癬、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馬拉色菌毛囊炎。
4.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蟎皮炎、隱翅蟲皮炎、虱病、蟲螯傷或咬傷等。
5.過敏性與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如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葯物性皮炎等。
6.物理性皮膚病:如日光性皮膚病、夏季皮炎、痱子、凍瘡、雞眼、手足皸裂、壓瘡。
7.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如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
8.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如銀屑病、單純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紅皮病等。
9.結締組織疾病:如紅斑狼瘡、硬皮病、乾燥綜合征、皮肌炎等。
10.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
11.大皰性皮膚病:如天皰疹、大皰性類天皰疹等。
12.色素障礙性皮膚病:如黃褐斑、白癜風、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黃褐斑、雀斑樣痣等。
13.皮膚附屬器疾病:如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禿、禿發、多汗症等。
14.遺傳性皮膚病:如魚鱗病、毛周角化病、毛發苔蘚、遺傳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等。
15.營養與代謝障礙性皮膚病:如維生素缺乏症、黃瘤病、腸病性肢端皮炎。
16.皮膚腫瘤: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皮膚原位癌、惡性黑素瘤等。
Ⅵ 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神經痛偏方
千萬不要相信
中葯五味清疹合劑這是個騙子,本人親身體驗的,花了幾千元一點用沒有。
Ⅶ 帶狀皰疹屬於癰疽疔瘡嗎
不屬於,是一種皮膚病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對此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Ⅷ 我感染了帶狀皰疹病毒,咋辦
急 性 帶 狀 皰 疹
中 醫 學 名 蛇 丹
中醫學認識
急性帶狀皰疹一病有著悠久的歷史,不論是中國的傳統醫學史或是西方醫學的資料均有記載。如明代的《瘍科選粹》一書,該書刊於1628年,稱之為「蛇丹」「纏腰火丹」、「火帶瘡」、「蛇串瘡」等,並有治療方葯。但是早期人們對帶狀皰疹還缺乏較深入的了解,直到19世紀後葉醫學界才知道它是一種病毒性疾病。
急性帶狀皰疹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為感染濕熱毒邪(西醫學稱病毒)、一為正氣虛弱(即西醫學的免疫力低下)。毒邪和正氣虛弱可以相互為因,毒邪的感染是發病不可缺少的因素,正虛是發病的基礎。正虛之因存在多種,如勞倦過度、嗜酒肥甘、久病體虛、情志不遂等均可導致正氣虛弱,這就給濕熱毒邪提供了致病的必要條件,正如《素問遺篇· 刺法論》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也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臨床上大面積的帶狀皰疹重症患者多是年老體弱者。
患者感受濕毒,邪毒稽留體內,易阻氣機,與氣血搏結而化熱,阻於經絡,滯於臟腑,濕困脾土,脾失健運,濕熱甚則薰蒸肝膽。肝鬱化火,致使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相互搏結,阻遏經絡,以致血瘀氣滯,氣血不通故疼痛不休。
西醫學認識
由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犯感覺神經,因而使急性帶狀皰疹成為一種最具痛性特徵的病毒性疾病。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清楚急性帶狀皰疹的發生及病理機制:帶狀皰疹病毒通過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侵入並進入脊神經後根的神經節細胞內,潛伏在那裡呈休眠狀態,當機體正常免疫防衛機制受到損傷或抑制而發生功能低下時即可激活病毒在感覺神經末梢迅速增殖並破壞組織、細胞,使之發生急性炎症、出血、壞死而發病。由於病毒主要侵犯感覺神經,所以臨床上幾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劇烈疼痛。
不典型帶狀皰疹:
1,無疹型帶狀皰疹:免疫功能較強者,不出現皰疹,僅有神經癰。
2,不全型或頓挫型帶狀皰疹:僅出現紅斑、丘疹,不出現水皰。
3,出血性帶狀皰疹:皰疹內容物血性。
本病亦有在神經痛4-5天後才發生皮疹,因而,易誤診為心絞痛、潰瘍病、膽道或腎絞痛等。所以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的專科就診。
帶狀皰疹致病有一定的嚴重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聾、甚致死亡。有些病例可因早期僅有疼痛而極易被誤診為心絞痛、膽道或腎絞痛等,臨床應當謹慎。另外,尚需注意微皮損型及無皰型帶狀皰疹,臨床少見,診斷頗為困難。
急性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特徵一般應是劇烈的神經痛、節段性水皰疹、皮疹多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好發部位為肋間神經。 目前治療一般採用綜合療法:1,止痛、2,抗病毒劑、3,維生素類、4,激素、5,音頻電療法等,尚無特效療法。
臨床表現
1、劇烈的神經痛,多以燒灼、針刺痛為主;
2、節段性水皰多沿某一周圍神經性分布,大皰可10×10以上,一般多是小水皰。
3、理論上一般水皰2周可愈,如不甚化膿感染或治療不當多會遺留後遺神經痛。
本人治療只採用:局部塗擦,能夠起到止痛止癢的作用, 一次見效三日痊癒。
痊癒以後無色素沉著及色斑,無復發,無副作用。
Ⅸ 帶狀皰疹治療法(西醫)
1.抗病毒治療:口服或靜脈注射、點滴阿昔洛韋、泛昔洛韋、泛昔洛專韋、噴昔洛韋等葯物以抑屬制病毒復制,一般從發病開始應用2周左右即可。
2.營養神經治療:腺苷鈷胺、維生素B12等注射或口服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少疼痛。
3.止痛治療:疼痛明顯、必要時可服用止痛葯,如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等。
4.水皰過大時應積極進行護理、清創,防止水皰破裂、感染。
5.症狀較嚴重時可考慮口服或點滴激素治療。
Ⅹ 帶狀皰疹可以用艾草洗澡嗎
好像應該聽醫生的專業意見比較好對啊,聽醫生怎麼我是去年有過,到醫院開的阿洛昔偉片,農版村有偏權方說是用艾草煮水洗澡,你可以問你。帶狀皰疹可以吃雞蛋嗎 含南瓜黃瓜艾草等植物性成份和營養成份有效滋潤皮膚。可同時代替隔離和粉底,除改善傷口感染的化膿現象,以及疥和癰可以清除水痘和帶狀皰疹所引起的小痘痘和不潔,如果想自己治,大夫們倡議較多的方法是打太極拳和用艾草等中葯煮湯洗澡。太極拳之類花斑癬掌跖膿皰病斑禿俗稱鬼剃頭帶狀皰疹及疼痛後遺症玫瑰糠疹蟲咬皮,比如吃歸脾丸啊~艾草泡水之類的是不是可以?Kristin溫和從容歲月靜好。m慢慢西醫中發現的HPV病毒據說有好幾百種,帶狀皰疹也是由這種病毒引起的。治療尖銳濕,用艾草熏就可以了,誰有治療的好辦法,吃阿昔洛韋片,謝謝唯鎂絕倫就是蛇膽腰,不消出格再用沐浴露了洗臉當前多用洗面奶。對於帶狀皰疹的治療。注目洗時水溫不要。 蔣興麗您好!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是否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否對胎兒有影響要看皰疹在洗澡時多輕揉一下乳頭,不僅可以增加它的韌性還可以緩解癢的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