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丹毒怎麼治
丹毒(erysipelas)系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中醫稱為火丹、流火。
〖臨床特點〗
一、病因: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二、先驅症狀:畏寒、全身不適、高熱,39~40℃
三、好發部位:小腿、顏面部。
四、皮損特點:鮮紅色水腫斑,表面緊張發亮,邊界較清楚,嚴重者可發生水皰 Fig1。
五、全身症狀: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等
六、自覺症狀:壓痛明顯,局部皮溫高
七、預後:復發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腫,下肢反復發作可導致象皮腫。
八、實驗檢查:白細胞總數、嗜中性白細胞增高
〖鑒別診斷〗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癬菌疹
〖預防治療〗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
五、物理療法:紫外照射、音頻電療、超短波、紅外線等
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粘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復發作,稱復發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腫。發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腫,亦稱象皮腿。
丹毒的典型病理變化是真皮高度水腫,血管及淋巴管擴張,真皮中有廣泛的膿性白細胞浸潤,可深達皮下組織。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血中白細胞增高,可診斷為丹毒。但應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鑒別。接觸性皮炎有接觸外界刺激物的病史,無全身症狀,有瘙癢;蜂窩織炎為境界不清的彌漫性浸潤潮紅,顯著凹陷性水腫,不軟化破潰,愈後結疤。
丹毒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並適當隔離。如病在下肢,則應卧床,抬高患肢。葯物治療以青黴素為首選,口服或靜脈滴注。對青黴素過敏者可口服紅黴素或磺胺類葯物。局部可外塗20%~30%魚石脂軟膏,或用0.1%雷夫奴爾溶液濕敷。
什麼人易患丹毒?
(1)與體錶慢性病灶有關 顏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處的病灶而引起,特別是鼻炎患者以及經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則多由足癬或下肢外傷引起。
(2)與機體免疫力降低有關 營養不良、酗酒、丙種球蛋白缺陷以及腎性水腫,皆為本病的促發因素。
因此,即使是鼻炎和足癬也應積極治療,並且不要養成用指甲狠挖鼻孔的習慣。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腎性水腫時,更應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完好無損。
中醫如何治療丹毒?
中醫學認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為主,可由風濕熱諸邪化火而致。其中發於顏面者,又稱抱頭火丹或大頭瘟;發於下肢者,稱為流火;發生於新生兒或小兒的丹毒,稱赤游丹或游火。辨證論治可分為四型。
(1)風熱火熾證 見於頭面、耳項、臂膊等處,灼紅,重則雙目合縫,不能睜開。伴見口渴引飲,大便干結,舌紅,苔薄黃,脈滑數。治以散風清熱解毒為主,方以化斑解毒湯加減。
(2)肝經鬱火證 發於胸腹、腰背、脅肋、臍周等處,紅腫,向四周擴展,舌紅,苔薄黃,脈弦數。治以清肝利濕解熱為法,方以柴胡清肝湯加減。
(3)濕熱火盛證 常發於下肢腿股、足背等處,紅腫灼熱,向上蔓延,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行走困難。伴見納少,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利濕解毒為法,方以利水滲濕湯加減。
(4)毒熱入營證 重證者范圍較大,可見神昏譫語,躁動不安,惡心嘔吐等諸逆證。治以涼血解毒,清心開竅,方用清溫敗毒飲加減。水煎服,日1劑。神昏譫語者,加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或牛黃清心丸,選用一種。
局部可用清熱解毒之中葯外敷。初期用仙人掌、馬齒莧、芙蓉葉、綠豆等,任選一種,搗爛外敷,干則換之。中後期紅腫稍退,可改用金黃膏或如意金黃散,蜜水調敷。
對反復發作的丹毒,可服葯預防:生薏仁米30g。每日煎服1次。
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多飲溫開水。並與健康人隔離,避免接觸。忌食辛辣、葷腥、油膩之品,多吃蔬菜、水果。
❷ 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病毒性皮膚病
一、火燎瘡(單純性皰疹)
二、纏腰火丹(帶專狀皰疹) 屬
三、扁瘊(扁平疣)
四、枯筋箭(尋常疣)
五、水瘊(傳染懷軟疣)
六、瘙瘊(尖銳濕疣)
七、水痘
八、痘風瘡
九、血疳瘡
化膿性皮膚病
一、黃水瘡
二、須瘡及發際瘡
三、坐板瘡
四、癤腫
五、軟癤
六、疔瘡
七、丹毒
八、蝣蜓瘡(壞疽性膿皮症)
皮膚真菌病
一、禿瘡
二、腳濕氣
三、錢癬
四、陰癬
五、鵝掌風
六、汗斑
❸ 醫生您好:請問帶狀皰疹和丹毒起的泡泡有區
您好,這個復是不一樣的,因為帶狀皰疹制是病毒感染,丹毒是細菌感染,這個帶狀皰疹主要是按神經的走行分布,但是丹毒是按淋巴管的走行分布指導意見一般來說帶狀皰疹多見於胸腹部,丹毒多見於下肢,可以通過病史和這個體征進行鑒別的
❹ 老百姓所說的「身上長丹」醫學上叫什麼病
有個說來法,人的皮膚被有毒的蜘蛛源爬過以後會長「蜘蛛丹」,其實「蜘蛛丹」就是醫學上的「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
❺ 皮膚病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症狀
真菌病:常見的有手腳癬、體股癬及甲癬(灰指甲);
細菌性皮內膚病:常見的有丹容毒及麻風;
病毒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皰疹;
節肢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
性傳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銳濕疣;
過敏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接觸性皮炎、濕疹、尋麻疹及多型紅斑;葯物反應,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黴素過敏;
物理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曬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雞眼;
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瘙癢症、神經性皮炎及寄生蟲妄想症;
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銀屑病(牛皮癬)、單純糠疹及玫瑰糠疹;
結締組織疾病:常見的有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
疹性皮膚病:常見的有天皰疹、類天皰疹及掌跖膿皰病;
素障礙性皮膚病:常見的有黃褐斑、白癜風、文身;
化性皮膚病:常見的有毛發紅糠疹;
皮脂、汗腺皮膚病:常見的有痤瘡、酒渣鼻及臭汗症;
❻ 皮膚病有哪些
一般人認為皮膚病就是皮膚表層發生的疾病,其實不然,科學來說,皮膚病是發生在皮膚和皮膚附屬器官疾病的總稱。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因為皮膚佔有身體的面積最大,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皮膚病騷擾人們。
7.物理性皮膚病:與人們日常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比如紫外線很強的陽光,寒冷等引起,常見的有日光性皮膚病、夏季皮炎、痱子、凍瘡、雞眼、手足皸裂、壓瘡。
8.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這種類型的皮膚病比較頑固,因為涉及到神經,所以治療起來也是比較困難,有瘙癢症、神經性皮炎及寄生蟲妄想症。
皮膚病的種類是特別多的,一不小心就會搞錯種類,所以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❼ 會傳染的皮膚病都有什麼
1、病毒感染性皮膚病,比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生殖器皰疹。在治療上可以口服鹽酸伐昔洛韋顆粒、泛昔洛韋片、阿昔洛韋片,外用阿昔洛韋軟膏。
2、由於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尋常疣,扁平疣,或者傳染性軟疣,在診治方面可以外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軟膏、咪喹莫特軟膏。
3、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比如梅毒、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或非淋,在使用上可以口服或者靜點抗生素來使用。
(7)皰疹和丹毒擴展閱讀:
皮膚病注意事項:
1、少食用發物,如魔芋、墨魚等,一般所吃的食物對皮膚的影響會由內而外展現出來,發物中所含有的鹼可能會是皮膚病用戶感覺不適,更有甚者會加重,引起過敏的情況
2、 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是大蔥、辣椒、芥末等調味品,十分辛辣刺激,如果皮膚病用戶食用過後,可能會引起皮膚的瘙癢,而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等等也會有這種情況
3、 如果你的皮膚病是由於對某一兩種東西過敏造成,那麼去醫院檢查過後找出過敏源,以後一定要遠離這類食物,同時皮膚病用戶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切忌吃得過油過咸,都不利於皮膚的恢復。
❽ 丹毒,是什麼皮膚病怎麼治療
你好,丹毒是皮膚抄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
五、物理療法:紫外照射、音頻電療、超短波、紅外線等
僅供參考!
祝健康
❾ 丹毒(腰纏火丹)怎麼治療
纏腰火丹也叫纏腰火龍、纏腰丹、纏腰龍、蛇纏腰等,叫法很多,醫學名都叫帶狀皰疹,當人體免疫系統降低時就容易發皰疹,這病發的時候皰疹容易治療,但是容易留後遺神經痛,神經痛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疼痛的時候都會感覺做人沒意義了,這種感覺有的伴隨幾年,10多年,甚至找不到針對性葯物,會伴其終身,所以需要重視及時針對性治療。說到治療,提供幾個可行性建議僅供參考:
1、西醫治療:首先很多後遺神經痛患者前期就是是在醫院治療,醫院採用多是西醫西葯,如使用一些抗病毒類西葯:阿西洛韋、輸液抗病毒等,這類治療方法只暫時的壓制住病毒,用葯量大,皮膚表面水泡會消下去,但病毒會侵入神經,繼而形成後遺留神經痛。但是為何很多患者輸液時間越久皰疹消失了,卻感覺更疼了?因為皰毒在神經線,不在體內,神經線處於皮膚深層,即表層和體內的中間!比如感冒發燒,炎症或病毒在體內,打針輸液幾天就好了,但是皰毒卻不是在體內,而是在神經線!所以在醫院治療時間越長,留下後遺症的概率越大。只有對症的中醫中葯才能根治後遺神經痛是病毒侵入神經末梢。
2、中醫治療:另外如果皰毒在皮膚表層,用葯膏也可以祛除皰毒,但是皰毒在神經線,需要使用液體葯物進行治療,因為液態葯物具體滲透性,其它膏狀或者固態葯物,都不具備滲透性。中醫使用純中草葯酒,液狀葯酒比固態、膏狀葯物,有更強的皮下組織滲透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佰`度``&`疱``免``忧,;一般初發皰疹外敷10天左右愈,後遺疼痛根據不同嚴重程度15-45天減輕和痊癒。只有具備滲透性的針對性葯物,方可直達皮膚深層完全祛除皰毒!
3、治療時間越早越好,需提高對待此病的重視!剛發皰疹前期,建議少運動,因皰疹喜熱容易擴散,另外患處盡量不接觸水,保持開朗樂觀心情對於治療也很重要,後遺神經痛只要堅持外敷可達到減輕疼痛或根治的目的,堅持信念,健康無價!
·
·
·
碗蓮要求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業污染土。黃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適當,過粘會影響藕鞭的伸長和藕的膨大;沙質土疏鬆,粘性不夠,容易遭風害而折損,有礙於根系的生長,一般以黃泥、沙質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為宜。如無沙質土,可加黃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區,可直接選用蔬菜地的園土;城市中還可用春季盆花換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黃泥作栽培土。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雞糞或其他肥料,與盆土充分拌勻作基肥,揀去其中的雜質和石礫,清除土中的小蟲和蚯蚓,然後放入盆中。土層一般佔全盆容積的3/5左右。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趙家榮試驗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餅水2份,草木灰水6份,豬、牛蹄水2份,爛頭發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種植碗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碗蓮是喜溫植物,對溫度要求較嚴,一般8-10℃開始萌芽,14℃藕便開始生長。早期播種時,也要求溫度15℃以上,否則幼苗生長緩慢造成爛苗下游地區,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採用露地播種育苗,主要是因為溫度達不到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需要。隨著溫度升高,持續烈日高溫(40℃以上),也不利於碗蓮的生長發育。22-35℃是碗蓮生長發育的最適宜溫度。18-21℃時,開始抽生立葉,開花則需要22℃以上,25℃生長新藕,這時需要日溫較同,夜溫稍低的氣候。大多數栽培種在立秋前後氣溫下降時轉入長藕階段,表現為盆土明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