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痘有哪些臨床特點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期出疹性疾病。臨床特點是皮膚粘膜出現瘙癢性水泡疹,全身症狀輕微。 【病因】 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即人類皰疹病毒3型。病毒核心為雙股DNA,核衣殼是由162個殼微粒排列成立體對稱的二十面體,外有一層脂蛋白包膜。病毒呈球形,直徑150-200nm。兒童初次感染時引起水痘,恢復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內,少數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後,受冷、熱、葯物、創傷、惡性病或放射線等因素作用,病毒被激活導致帶狀皰疹。一次感染水痘可獲終身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受損者或已接受過水瘟疫苗者,也可有第2次感染,症狀輕微。 【流行病學】 本病多發生在冬末、初春季節,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空氣傳播。90%患兒年齡<10歲,高峰為6~9歲,但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新生兒期。水痘結痂後病毒消失,故傳染期自出疹前24小時至病損結痂,約7~8天。潛伏期10~21天,一般兩周左右。 【發病機制和病理】 水痘病毒經口、鼻侵人人體,首先在上呼吸道內增殖,然後進人血液產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膚及粘膜損害而發病。如果病毒侵入血中為間歇性,臨床表現為分批出現的皮疹。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發生全身性播散性水痘。水痘皰疹病變僅限於皮膚的表皮層,皰疹基底有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周圍有清楚的暈圈與核膜分開。炎症亦可深入累及真皮。因水痘死亡的患者在身體其他組織如神經系統、胃、腸、唾液腺、血管內膜中均可見到水痘核內包涵體,腦內靜脈周圍有神經脫髓鞘和神經細胞壞死等病變。 【臨床表現】 (一)典型水痘 皮疹出現前24小時可呈現前驅症狀,如低熱、不適、厭食等,亦可見猩紅熱樣或麻疹樣前驅疹,但很快消失。幼兒常無前驅期。皮疹特點: ①分批出現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型、淚滴狀小水皰,周圍有紅暈,無臍眼,經24小時,水皰內容物變為渾濁,水皰易破潰,皰疹持續3~4天,然後從中心開始干縮,迅速結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見到丘疹、新舊水皰和結痂同時存在; 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膚受壓或易受刺激處,開始為軀干,以後至面部、頭皮、四肢遠端較少,瘙癢感重; ③粘膜皮疹可出現在口腔、結膜、生殖器等處,易破潰形成淺潰瘍。 (二)重症水痘 多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病兒,出疹1周後體溫仍可高達40~41℃;皮損常呈離心性分布,四肢多,水皰疹有臍眼,偶為出血性,在第1周末可發生暴發性紫癜,伴有壞疽。 (三)先天性水痘 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在妊娠早期感染,可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如:肢體萎縮、皮膚斑痕、皮層萎縮、頭小畸形:自主神經系統受累表現括約肌控制困難、腸梗阻或Horner綜合征;眼異常包括白內障、小眼球、脈絡膜視網膜炎。病兒常在1歲內死亡,存活者留有嚴重神經系統傷殘。 【並發症】 (一)皮膚繼發感染 最常見如膿皰瘡、蜂窩組織炎等。 (二)血小板減少 帶有皮膚、粘膜出血,嚴重者有內臟出血.包括腎上腺出血,預後不良。 (三)水痘肺炎 兒童不常見,臨床症狀恢復迅速,X線改變常持續6~12周,偶有死亡報道。 (四)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肝炎、腎小球腎炎、關節炎及到睾丸炎等均有少數病例報道。喉部損傷可引起水腫,嚴重者導致呼吸窘迫。 (五)神經系統 腦炎常在出疹後數日出現,發病率<1‰,死亡率為5%~10%。呈現小腦症狀者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顫、顫抖等較出現驚厥及昏迷等腦症狀者預後為好。存活者中15%有癲癇、智能低下和行為障礙等後遺症。其他神經系統合並症包括:格-巴綜合征、橫斷性脊髓炎、面神經癱瘓、伴暫時性視力喪失的視神經炎和下丘腦綜合征等。Reye綜合征在水痘後發生者占 10%。 【治療】 無合並症的水痘不需特殊處理,僅需對症治療:如剪短病兒指甲,戴連指手套,以防抓傷;勤換內衣,消毒水洗浴,減少繼發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癢鎮靜劑;因有報道使用水楊酸制劑後Reye綜合征發生率增加,故可用其他退熱劑替代。 水痘肺炎或免疫功能受損者患水痘時可給無環鳥苷靜脈注射,8小時1次,每500mg/m2。於 1小時內施入,可預防肺炎或其他內臟受累;口服每次 20mg/kg,每日 4次、共5天;在潛伏期服用可減輕病情。繼發細菌感染時給抗生素治療。 【預防】 對使用大劑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損和惡性病患者,在接觸水症72小時內可給予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125~625U/kg肌注,可以起到預防作用。易感孕婦在妊娠早期接觸水痘者亦應給予VZIG被動免疫;如患水痘。則終止妊娠是最佳選擇,母親在分娩前5天或後2天內患本病的新生兒,亦推薦使用 VZIG。 水痘減毒活疫苗已在國外開始使用,副作用少,接融水痘後立即給予即可預防發病,即使患病亦極輕微,故凡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在接觸水痘後均應予以注射。 控制傳染源,隔離病兒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托幼機構中已經接觸的易患者應檢疫3周。
㈡ 水痘腦炎對小兒智力有影響嗎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小兒常見急性傳染病,傳染能力強。任何年齡都可患病,6 個月至3 歲發病率最高。在患病早期,唾液中的水痘病毒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經呼吸道傳給其他人;皮膚皰疹破潰後流出液體中所含病毒可通過衣物污染傳給其他人。患水痘的小兒最先表現為低熱、鼻塞、流涕、咳嗽、全身不適。發病當天或第2 天出現皮疹,主要分布在軀干、四肢,頭面部較少。皮疹開始為紅色皮疹,數小時後變為皰疹,1 ~ 3 天皰疹中心干縮,並迅速結痂,皮疹分批出現。水痘合並症有肺炎、腦炎。
水痘腦炎大多發生在皮疹出現後一周以內,合並水痘腦炎與水痘程度輕重無關。水痘腦炎表現有頭痛、嘔吐、眩暈、嗜睡、昏迷、高熱、抽搐,並可出現步態不穩、言語不清等。
大部分水痘腦炎小兒可完全恢復,死亡率為5% ~ 25%,約15% 可留有智力障礙、癲癇、運動障礙或行為異常等嚴重後遺症。
水痘患兒一般全身症狀較輕,無須住院隔離,但其傳染能力強,須避免接觸其他小兒,隔離到水痘全部結痂。皰疹可塗用龍膽紫預防感染,並注意不能給水痘患兒使用激素,防止感染擴散,以免加重病情。當患兒頭痛、嘔吐、眩暈、嗜睡、昏迷、抽搐或步態不穩、言語不清時應盡早住院,檢查腦脊液,如發現腦脊液中蛋白和細胞數增多,糖正常則可以確診。確診後應積極搶救,以減少後遺症,並減輕對智力的影響。
㈢ 水痘會死人嗎
我只能說,只要是病,都有可能死人。
不過樓主想問的應該是疾病的嚴重程度吧。
放心吧版,水痘的死亡率權非常超級低,只要不是運氣倒霉到喝水塞牙的基本的不會死……
因為它的易感人群發病率達到95%,如果死亡率高的話,估計人類早滅絕了……
而且它一般1-2周可治癒,此後終身免疫,也就是終身最多隻會發病一次。
㈣ 傳染病死亡率排名!~
傳染病,大致可有:
1. 急性腸道傳染病(急性腹瀉)
2. 阿米巴痢疾
3. 炭疽病
4. 桿菌性痢疾
5. 水痘
6. 霍亂
7. 結膜炎(紅眼症)
8. 白喉
9. 大腸桿菌0157:H7
10. 第五病
11. 食物中毒
12. 手足口病
13. 頭虱
14. 甲型肝炎
15. 乙型肝炎
16. 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感染
17. 流行性感冒
18. 腸道寄生蟲病
19. 日本腦炎
20. 瘧疾
21. 麻疹
22. 腦膜炎
23. 流行性腮腺炎
24. 諾沃克類病毒感染
25. 百日咳
26. 小兒麻痹症
27. 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感染
28. 輪狀病毒感染
29. 風疹(德國麻疹)
30. 疥瘡
31. 猩紅熱
32. 破傷風
33. 結核病
34. 傷寒及副傷寒
35. 斑疹傷寒
36. 西尼羅河病毒感染
死亡排名:結核、霍亂、流感、瘧疾、阿米巴痢疾 ...
㈤ 關於水痘的歷史問題
水痘
水痘是由一種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小兒急性傳染病。水痘病毒存在於早期
水痘病人呼吸道內。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後5天或皮疹全部結痂、乾燥前均有傳染性。主要通過唾液
飛沫傳染,亦可因接觸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1~5歲小兒為多,6個月以
內嬰兒因獲得來自母體抗體而具有暫時免疫力。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為多。集體兒童機構、
托兒所和幼兒園等容易引起局部流行。
從感染水痘病毒到出現症狀,大約需14~21天,多為15~17天。病初症狀很輕,亦可有微熱、全身
不適、食慾不振、咳嗽或輕度腹瀉。發熱的同時或1~2天後,軀干皮膚出現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成內
含透亮液體的小水皰稱為皰疹。皰疹一般呈橢圓形,大小不一,表淺,好象浮在皮膚表面,常伴瘙癢,
使患兒煩躁不安。在1~3天內,皰疹中心開始枯乾凹陷,結成痂蓋,再過數天痂蓋自然脫落,且不留
瘢痕。少數皰疹由於搔抓繼發細菌感染會留下痕跡。水痘皰疹分布呈全身性,但不均勻,身體遠端如
面面、四肢比胸、背、軀干少。皮疹分批出現,因此在同一部位同時可見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各個
階段,所謂皮疹「四世同堂」,這是水痘的一個特點。發病時常有發熱,一般不高,小兒並無嚴重中毒
症狀。病情輕重不一,輕者僅出現一些稀少而小的疹子。重者皮疹密集,可侵犯口腔、軟齶、眼結膜、
喉及外陰等處。皰疹可呈出血性,全身症狀較重,尤其在體弱營養不良病兒或因腎臟病、白血病正在接
受激素治療的病兒,可表現為重型水痘。水痘並發症少見,主要為皮膚繼發感染,偶爾可發生原發性水
痘肺炎和不痘腦炎。
水痘病兒應及早隔離,無特殊治療,主要加強對病兒護理,對症治療,預防細菌繼發感染。發病期
間應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和充足水分。剪短指甲,以免抓傷皮膚。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皰
疹破裂可塗擦1%龍膽紫,若有皮膚繼發細菌感染,可選用抗生素。並發腦炎和肺炎應及時搶救。密切接
觸者醫學觀察3周。
水痘的流行特點
水痘的流行特點
水痘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可通過呼吸道分泌物經空氣飛沬散布,並可母嬰傳播。水痘患兒一旦在托兒所等集體單位發現,常可迅速傳播。同一時期可以見到不同水皰期的病人。
水痘在全世界的流行非常廣泛。美國在八十年代以前,每年至少發生300萬例水痘,與水痘病例相關並發症有15-20萬例,大約有5000-6500名兒童住院,近百例嬰幼兒童因患水痘而死亡。
兒童感染水痘的臨床過程
潛伏期:病毒通過粘膜或上呼吸道侵入後,出現病毒血症。
前驅期: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出現第二次病毒血症。
水皰疹期:表現特徵主要為水皰疹,平均200-300個。
結痂期:開始結痂,易繼發感染膿皰疹而形成疤痕。
水痘感染過程
感染水痘後的並發症
皮膚和軟組織繼發感染(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水痘腦炎,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或脊髓灰。
心肌炎,表現為心律失常,心肌損害等。
肺炎。
極個別的還有腎小球腎炎、結膜炎、中耳炎、關節炎、胰腺炎、血小板減少症等。
孕婦和新生兒感染水痘的危害性
孕婦感染後,病毒可經胎盤傳播給胎兒,引起先天性水痘綜合征,表現為早產,胎兒發育不詳不良、低體重、肢體發育不全、四肢萎縮和皮膚疤痕等,嚴重者可千萬死胎和流產。
產婦分娩前5天或在分娩後幾天內感染,可引起新生兒水痘,容易發展開展播散性水痘,後果非常嚴重。
成年人感染水痘的危害性
成年人患水痘也較常見,臨床症狀典型,病情較兒童更為嚴重。表現為出疹、咳嗽、呼吸困難、發熱,部分病人出現胸膜炎、胸痛及咯血等症狀。常見的並發症主要是肺炎,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免疫功能低下,如免疫缺陷病人、急性白血病、腫瘤患者、器官移植病人和應用免疫抑制葯物治療的病人,感染水痘後病情會更加嚴重,病死率明顯提高。成年人感染水痘後因並發症死亡是兒童的30-40倍。
帶狀皰疹是自然感染水痘痊癒後,體內潛在的水痘病毒復活而引起的一種臨床表現,多見於40-70歲中老年人。在一定誘發因素下,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功能低下時病毒被激活,沿神經軸傳至分布的皮膚發生皰疹。主要為劇烈疼痛,常難以忍受。還可引發坐骨神經痛,肺炎及腦炎等並發症。
接種疫苗預防水痘
目前,臨床上對水痘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國內外大量研究結果證明,預防和控制水痘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就是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
| 投訴 | 評價(0) | ↑回頁首 |
評價 關閉
回答者:tfs 醫苑職稱:醫師 查看醫生信息 (2006-1-17 22:22:18)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疤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
病原學及發病機理
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
流行病學及預防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後5天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發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病可終身免疫。
本病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症疹為至。對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內注射水痘帶狀南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肩疹免疫血漿,以減少發病的危險性。
臨床表現及診斷
本病潛伏期為14~15日左右。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脫症的演變過程,脫症後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輻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治療
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早期採用阿精胞甘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水痘
護理: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癥候群(ReyesSyndrome)。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紅蘿卜。(若小孩有氣喘、咳嗽等問題,不要用馬蹄(荸薺)和紅蘿卜)
出疹過後,應用:
(a)膨魚腮煲粥;
(b)青天葵(或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湯,以清肺熱。
㈥ 得水痘會不會死
每個人都會得的 只不過早晚問題 年齡大是不好
在以前水痘是大病搞不好死人的 現在的醫學來回說這是小病
水痘答的治療主要通過對症狀的治療。洗澡的時候在洗澡水裡放少量的碳酸鈉或者服用抗組胺劑可以
減輕瘙癢。可以用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退燒。異丁苯丙酸也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來使用。然
而,阿司匹林或者含有阿司匹林的葯物絕對不能用於水痘引起發燒,因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嚴重的
並且致命的Reye綜合征(Reye's Syndrome)。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爐甘石洗液對水痘有效。盡管它被廣泛地使用並且有出色的安全性。
保持良好的衛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每日用溫水清洗來防止二次細菌感染。健康的成人感染水痘會
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是一般用葯。任何年齡段有免疫缺陷或者大規模濕疹的
患者有嚴重症狀的風險,並且也需要使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在美國,百分之五十五的水痘死亡病例
都是超過20歲的患者,盡管這只是一小部分的案例。
㈦ 為什麼古代的人得了水痘會死人,現在的人得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抄水痘-帶狀皰襲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症狀比兒童更嚴重。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並細菌感染會留瘢痕,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有時病毒以靜止狀態存留於神經節,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㈧ 水痘可以致命么。。
沒那麼嚴重,樓主,現在醫學那麼發達,小小的水痘算什麼!去看一下醫生,開些葯,保證你葯到病除了
㈨ 我會得水痘嗎
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都屬於易感人群,水痘的傳染性又比較強,這些小患者大多是被周圍孩子傳染的。而成年人中得水痘的很少,因為人得過一次水痘,身體中就會產生抗體,以後一般就不會得了。但成年人一旦得上水痘,症狀一般都比較重。
據解放軍302醫院感染一科副主任醫師周志平介紹,水痘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發病前兩天及病後的五天,病人的鼻腔、口腔、咽部都有大量的病毒,通過飛沫進入空氣進行傳播。病毒進入體內後95%的人都會發病。
水痘病毒的傳染性很強,通過空氣或接觸病人及病人用過的衣褥、用具等都可以被傳染。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會得水痘,但主要以小孩子為主,一般70%的人體內都有抗水痘病毒的抗體,18%1—3歲孩子的體內有抗體,50%4—6歲孩子的體內有抗體,20歲以上的人有93%體內有抗體。
水痘的潛伏期為12—21天,大多為14—15天,以發熱、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和痂疹為特徵,水痘常成批出現,開始是一個小紅點,變成水皰,然後塌陷,最後結痂,所以看到的形狀不同。水痘呈向心性地長出,多見於頭部、臉部、胸部、四肢近端等部位,另外病人的口腔、鼻腔、外陰等部位也都會出現潰瘍。
■當心水痘引起並發症
專家指出,得水痘期間可能會發生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征,損傷腦及肝臟,死亡率在10%以上。如果水痘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就會加大患這種病的幾率。建議服用撲熱息痛(如百服寧)類葯物。
水痘會引起一些並發症,如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肺炎、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征、肝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病人出現並發症後應及時進行治療。
另外成年人患水痘後病情要比小孩子嚴重,還有本身有重大疾病、機體抵抗力低的人,如果患了水痘,那病死率也很高。
水痘傳染期為出疹前2—5天,出疹後的5—6天,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應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患者可以吹風。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比較強。發熱時要讓病兒休息,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要多喝開水和果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