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胞瘡的症狀是什麼
天皰瘡由免疫功能紊亂時自身抗體破壞蛋白結構,導致皮膚及黏膜受損,屬重症自身免疫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出現鬆弛性水皰,破潰後形成鮮紅糜爛面,且較疼痛,導致進食困難。最常見的尋常型天皰瘡,好發於中年女性,除損害黏膜外,全身均可出現鬆弛性水皰或糜爛,是較重的天皰瘡類型,其他類型僅在特殊位置出疹,如紅斑型好發於脂溢性位置;增殖型天皰瘡則增殖損害間擦位置。同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為天皰瘡治療葯物,但副作用較大,需定期監測。
B. 天皰瘡有哪些明顯的症狀
天皰瘡分為四型:尋常型、增殖型、落葉型、紅斑型。
1.尋常型天皰瘡
是天皰瘡中最常見的一型,半數以上患者先是口腔黏膜發生水皰和糜爛,而後出現皮膚損害,經久不愈。以後在外觀正常的皮膚出現黃豆至核桃大的水皰,皰液清或稍渾,皰壁薄而鬆弛易破,尼氏征陽性。水皰破裂顯露潮紅糜爛面,有少許滲液或結痂,創面癒合慢,自覺灼痛,愈後留色素沉著和粟丘疹。水皰可以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常見於頭面、頸、胸背、腋下、腹股溝等處。可有甲營養不良和急性甲溝炎、甲下出血。妊娠期嚴重的天皰瘡可出現早產、死胎。
2.增殖型天皰瘡
發病年齡較年輕。皮損好發於脂溢部位,如頭面、腋下、臍窩、胸背、陰股部等處。初起為鬆弛性水皰,極易破裂形成糜爛面和蕈樣、乳頭狀增生,在摩擦部位尤為明顯。損害表面有漿液或膿液滲出,覆有厚痂,周圍有炎性紅暈。損害聚集成群或擴大融合成片,有腥臭。皮膚損害可發生於黏膜損害前或損害後。自覺症狀不明顯。病程中由於繼發細菌感染,有時有高熱等症狀。病變時重時輕,病程較尋常型長。
本病分兩型:
(1)重型(Neumann型) 皮損為水皰和大皰,破裂後肥厚性顆粒狀的糜爛面,很容易出血,所形成的增殖性斑塊處有血清和膿液滲出,四周圍小膿皰。邊界處糜爛形成新的增殖斑塊,最後這些增殖性損害變得乾燥、角化過度、皸裂。本型病程長,在糖皮質激素應用前很難自行緩解。
(2)輕型(Hallopeau型) 早期皮損以膿皰而不是水皰為特徵。皰破後形成增殖性斑塊。斑塊四周有小膿皰。在損害內可培養出多種細菌。本病慢性經過,病情輕,能自行緩解,預後良好。
3.落葉型天皰瘡
多在頭面、軀干外觀正常皮膚上發生鬆弛大皰,尼氏征陽性,皰壁菲薄,極易破裂,很快乾燥,結黃褐色薄痂,痂皮中心附著,邊緣游離,痂下濕潤,漸發展至全身。皮膚暗紅,覆大量葉片狀痂皮,有惡臭。有時無明顯水皰而似剝脫性皮炎。口腔損害少見,毛發稀疏,常可脫光。指甲可見營養不良改變。自覺瘙癢或灼痛,全身症狀輕重不一,可有發熱、畏寒、精神障礙等。病程可持續10年以上,預後較好,易被糖皮質激素控制,部分患者可完全緩解。
4.紅斑型天皰瘡
又稱Senear-Usher綜合征。皮損發生於頭部、前額、鼻、兩頰、耳殼,有時胸背部、腋窩、腹股溝也可被侵犯,但很少累及四肢。頭面部皮損類似盤狀或系統性紅斑狼瘡、脂溢性皮炎。局限性紅斑上有脂性鱗屑、黃痂。上述皮損出現一至數月後,胸背部和四肢突然發生鬆弛性大皰,皰壁薄,易破,糜爛面漸擴大,滲液較多,表面常結成污穢色、黑褐色痂和脂性厚痂,不易脫落,預後留棕褐色色素沉著。水皰此起彼伏,尼氏征陽性。一般無黏膜損害。自覺瘙癢,全身症狀不明顯。
C. 天皰瘡怎麼消身上水皰
涼血清毒飲有條件可以加艾草水清洗
D. 天皰瘡怎麼消水皰
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的表皮內棘刺松解性大皰性皮膚病。你說的效果一般,還是建議醫院治療,中葯治療為,糖皮質激素為治療本病首選葯物,盡量做到及時治療,足量控制,正確減量,繼用最小維持量。病情嚴重者可採用沖擊療法。
E. 身上長水泡
不好意思.因為圖片看不太清楚.所以復制點東西供你參考.雖然是復制別人的,但是希望對你能起到作用.請對照在醫院用葯下進行處理:
水皰和大皰極易被混淆,二者均為高出皮面的、內含液體的限局性、腔性損害。水皰直徑一般小於1cm,超過1cm者稱為大皰。也有的學者以0.5cm作為區別水皰與大皰的界限。臨床中常以豌豆大小以區別二者。
水皰和大皰可以是一個個孤立分布的,如天皰瘡;也可以是一堆一撮群集分布的,如帶狀皰疹。皰內含漿液,呈淡黃色;皰內含血液,呈紅色(稱血皰);皰內含淋巴液則澄清透明;皰內含膿液則混濁。漿液性水皰可以變成膿皰或血皰。皰的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半圓形、圓錐形、扁圓或不規則形,有的中央有臍窩。皰壁可以緊張,亮得象氣球;也可以鬆弛,象皺紋紙。皰可以發生在正常皮膚上,也可以發生在有炎症的皮膚上,皰的周圍可以有紅暈,也可以什麼都沒有。皰含在皮內,可以因發生的部位深淺不同而分為角層下水皰,如白痱(也可以在角層內);表皮內水皰及大皰,如單純皰疹、水痘、天皰瘡等;表皮下大皰,如大皰性類天皰瘡、多形紅斑。水皰可以為單腔,亦可為多腔。
水皰可以變成大皰,大皰性皮膚病也可見到水皰。將水皰及大皰截然分開是不科學的。只有正確認識水皰與大皰的同與異,才能明確診斷。
F. 天皰瘡症狀與水痘有區別嗎
天皰瘡(pemphigus)是一類重症的皮膚病。特徵為薄壁、易於破裂的大皰,組織病理為棘刺松解所致的表皮內水皰,有特徵性的免疫學所見。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原發感染,是以較輕的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上分批出現的斑疹、丘疹、水皰和痂疹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皮膚病。多見於兒童,具有高度的傳染性,易造成小區域的流行,愈後可獲終身免疫。
G. 天皰瘡水皰瘙癢怎麼辦
天皰瘡是一種累及到皮膚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的大皰性疾病,臨床分型包括尋常型天皰瘡、增殖型天皰瘡、紅斑型天皰瘡、落葉型天皰瘡,其中尋常型、增殖型天皰瘡臨床症狀較重,紅斑型、落葉型天皰瘡較為良性。天皰瘡是一類危害極大的疾病,如果未能明確診斷,延誤治療,致死率非常高。經過臨床明確診斷後,應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多數患者經過2-4年的時間可以完全治癒。部分患者擔心激素的副作用,出現自行或過早停用激素的現象,反而容易導致病情的加重,延誤治療,引起患者死亡率明顯增高。天皰瘡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早期足量的應用激素,之後規律減量,一直到後期維持劑量,大約需要2-4年,同時需要患者和醫生良好的配合,定期復診,防止治療過程中出現葯物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以利於患者的恢復。
H. 天皰瘡有什麼症狀
天皰瘡是發生在皮膚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皮膚疾病,顧名思義,以多發大內皰或水皰為主要表現容。
表現及注意事項
尋常型。即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以口腔、上身軀干為好發部位,病情嚴重者則可能累及全身。典型表現為正常皮膚上出現大皰或水皰,壁很薄,極易破損而造成潰爛,預後極差。
增殖型。屬於良性的類型,不多見。好發於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襞多的部位。一開始也是出現水皰,一旦潰爛,會出現肉芽增生,故以此為分型緣由。
紅斑型。頭面部和胸背部為多發部位,發病早期會出現類似紅斑狼瘡的紅斑,之後慢慢發出水皰。
落葉型。多由紅斑型轉化而來,比起其他幾型,皰壁更薄更易破。
5
特殊型。有葯物誘導性、副腫瘤性、IgA型、皰疹樣天皰瘡等多型。
6
在飲食方面要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像增殖型就是多見於免疫功能下降的人群。要多補充蛋白質,多吃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7
注意保護創面,做好清潔、乾燥的工作。天皰瘡的大皰或水皰一旦破損,極易感染細菌和真菌,而這種並發症的危害要遠大於疾病本身。一定要給予針對性強、劑量充足的抗菌素外敷內服。
8
診斷為紅斑型的患者,要盡量避免接觸陽光,日光會加重水皰的病情,所以一定要小心避開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