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樣口瘡的發病特點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皰疹樣口瘡的發病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5-21 03:11:02

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和體征

鏈接:

提取碼: 54fg

裡面收集了5個跟皰疹性咽峽炎相關的問題,內含皰疹性咽峽炎應對方法,皰疹性咽峽炎改 如何用葯,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護理,還有何時就醫,以及辨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② 口腔潰瘍有什麼症狀

口腔潰瘍是最常見口腔類疾病之一,但要知道的是,這種疾病發生的原因多是由於口腔不清潔、飲食熱燥等因素而引起,除此之外,精神以及情緒上的異常也可以引起發病,要重視預防,以及及時正規的治療。「即膳」系列食品致力於在日常飲食中改善人體營養結構,增強自身免疫力,以達到「進膳即進補」的目的,同時對口腔潰瘍、胃痛胃酸、便秘等有良好的治癒效果。
下面就口腔潰瘍疾病的症狀進行介紹:
第一種是輕型口瘡,該型佔80%,最多見。潰瘍較小,數目不多,1~5個,好發於唇、頰等處非角化區粘膜。持續7~14天,可不治而愈。
第二種是重型口瘡,又稱腺周口瘡。潰瘍大而深,一般都發生一個,好發於頰、咽喉、軟硬齶交界處等口腔後部粘膜,持續月余或數月,癒合後留下瘢痕。
第三種是皰疹樣口瘡,潰瘍小而多,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以舌腹、口底多見、也有自限性。重型口瘡和皰疹樣口瘡占復發性口瘡的20%。
臨床上說到的口腔潰瘍,多是指復發性口腔潰瘍,有人給它總結了四大特點,即「紅、黃、凹、痛」:潰瘍周圍會紅腫,潰瘍表面是黃色,中間凹陷,通常較痛。它往往會反復發作,有時一次能長出十幾個,火燒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時候會「不治而愈」。
那些疼痛不明顯、邊緣不清晰,而且老不癒合的口腔潰瘍,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惡性的。
口腔潰瘍並不全是上火所致,營養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咬傷等諸多因素均可導致口腔潰瘍,應該加以辯證對待,切不可一見口腔潰瘍就清熱解毒、瀉火治療。老人、兒童等抵抗力低下人群更不可盲目喝涼茶,以免出現清火過度而導致腹瀉等的現象。
人們之所以容易得上口腔潰瘍,主要還是因為缺乏一些必要的營養元素,所以要關注飲食。口腔潰瘍多半也伴維生素缺乏,選擇即膳·清來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從而調理口腔潰瘍。
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可多吃黃色和深綠色的果蔬,至少每天要食用500克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缺乏的維生素。

③ 口瘡和口腔皰疹一樣么

口瘡是口腔粘膜的小的潰瘍,具有復發性,又稱復發性口瘡或復發性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最常見的潰瘍性的損害。本病的特點是突然無明顯原因在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潰瘍,主要在舌、唇、頰、齶等處,往往一處癒合,另一處又起。有的從前一次發病癒合到下一次發作間隔的時間很長,可達幾月之久;也有一處未愈,其他處又發生,從不間斷。潰瘍數不等,一般1~4個。每個潰瘍開始時粘膜局部充血、水腫、出現水泡,以後水泡潰破形成潰瘍。潰瘍的大小不一樣,小的有小米粒大,大的比黃豆粒大。

呈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稍微凹陷,周圍有一紅圈,潰瘍的表面有薄膜覆蓋。碰到酸、甜、鹹食物刺激時疼痛加重,但一般無全身症狀。潰瘍一般在7~10天內逐漸癒合。

復發性口瘡病因可能與病毒、細菌感染、營養缺乏、內分泌紊亂、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

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皮膚和粘膜疾病。

根據以下特點,不難作出診斷:

1.皰疹性口炎 多見於嬰幼兒,在高熱、咽痛後出現口腔粘膜上成簇小水皰或潰瘍或融合後形成的大潰瘍,7~14天左右可自愈。

2.唇皰疹 多見於成人。好發部位在唇紅部粘膜及鄰近皮膚上,有成簇水皰,發癢,破潰後結痂,有自限性及復發性。

發病時可取皰液作病毒接種,或取皰基底塗片,或血液抗單純皰疹病毒抗體效價升高則證實診斷。

④ 口腔潰瘍有啥症狀

口腔潰瘍不同的症狀將其分為:輕型口瘡、皰疹樣口瘡、腺周口瘡、白塞綜合征。
1、輕型口瘡
這種類型也是口腔潰瘍症狀的類型中的典型,口腔黏膜角化較差的部位一般較多發,潰瘍的大小和數目不等,呈分散性分布,多呈橢圓形或者圓形,潰瘍周圍出現紅暈,且邊緣整齊,患者會有疼痛感發生。這種類型的潰瘍一般可以自愈,且愈後不會留下瘢痕,但是具有復發性。
2、皰疹樣口瘡
這種類型的潰瘍一般較小但數目很多,多時甚至會達到20個以上,沒有融合和成簇現象,分布范圍較為廣泛,一般治癒後不會留下瘢痕。除口腔潰瘍的一般症狀外,這種類型潰瘍的患者還會有低熱、頭痛等全身症狀相伴發生。
3、白塞綜合征
白塞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主要病發於口腔、眼部、皮膚、生殖器等部位,造成這些部位的損害,且具有一定的反復發作性,嚴重的還會影響心血管、神經系統和關節。如果出現口腔、眼部、皮膚、生殖器等部位的損害,應該與其他系統損害分析相結合進行診斷和治療。

⑤ 口腔潰瘍的症狀是什麼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於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葯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其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療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

早期症狀
輕型口瘡
好發於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數目不等,散在分布,邊緣整齊,周圍有紅暈,感疼痛。有自限性及復發史。愈後不留瘢痕。
皰疹樣口瘡
潰瘍小且數目可多達20個以上,分布較廣泛,無成簇及融合現象。患者有疼痛及伴有頭痛、低熱等全身症狀。愈後不留瘢痕。
腺周口瘡
好發於唇內側及口角區粘膜。潰瘍多單個發生,且大而深,呈「彈坑」狀,邊緣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長,愈後可留下瘢痕。
白塞綜合征
若已出現口、眼及生殖器、皮膚損害時,則應結合其他系統損害分折進行診斷。為非特異性炎症。初期出現嚴重的血管及炎性反應,形成潰瘍後,其表面有纖維素性假膜覆蓋,下方有少量壞死組織。固有層有大量炎症細胞浸潤,膠原纖維可水腫、玻璃樣變或斷裂消失。腺周口瘡的病變與以上基本變化相同,但范圍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壞,腺管擴張,上皮增生。
該病好發於20~45歲間的女性,男女之比約為2∶3。據有關資料統計,發病率不底於10%。多發生於口腔粘膜無角化或角化較差的區域,如唇內側、舌尖、舌緣、舌腹、頰、軟齶、前庭溝等處粘膜。

⑥ 口腔潰瘍的症狀是什麼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於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葯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其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療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
1.輕型口瘡
好發於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數目不等,散在分布,邊緣整齊,周圍有紅暈,感疼痛。有自限性及復發史。愈後不留瘢痕。
2.皰疹樣口瘡
潰瘍小且數目可多達20個以上,分布較廣泛,無成簇及融合現象。患者有疼痛及伴有頭痛、低熱等全身症狀。愈後不留瘢痕。
3.腺周口瘡
好發於唇內側及口角區粘膜。潰瘍多單個發生,且大而深,呈「彈坑」狀,邊緣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長,愈後可留下瘢痕。
4.
白塞綜合征
若已出現口、眼及生殖器、皮膚損害時,則應結合其他系統損害分折進行診斷。
為非特異性炎症。初期出現嚴重的血管及炎性反應,形成潰瘍後,其表面有纖維素性假膜覆蓋,下方有少量壞死組織。固有層有大量炎症細胞浸潤,膠原纖維可水腫、玻璃樣變或斷裂消失。腺周口瘡的病變與以上基本變化相同,但范圍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壞,腺管擴張,上皮增生。
該病好發於20~45歲間的女性,男女之比約為2∶3。據有關資料統計,發病率不底於10%。多發生於口腔粘膜無角化或角化較差的區域,如唇內側、舌尖、舌緣、舌腹、頰、軟齶、前庭溝等處粘膜。

⑦ 皰疹樣皮炎發病特點是什麼

皰疹樣皮炎屬於復大皰制性皮膚病,多發生於20~55歲,兒童患者一般發生在5歲以後。其性別差異世界各地報告不同,歐美報告男性患者是女性的兩倍,日本報告女性患者多於男性。皮損對稱分布,好發於背部、臀部、四肢伸側等外向部位。起病可快可慢。

它的皮疹多種多樣,可有紅斑、丘疹、丘皰疹、風團、水皰、血皰、膿皰等,但一個患者常以一種皮疹為主。皮疹簇集成群,排列呈環狀或地圖狀。皮疹中以紅斑及水皰最常見,水皰大小不等,最大直徑可達1~2cm,飽滿,有如珠串,周圍繞以紅暈。用手輕推,水皰不會在皮膚內移動。皮疹消退後常常留下褐色色素沉著,偶可有疤痕、皮膚萎縮以及增殖。

患者自覺皮損劇烈瘙癢,且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夜間加重。由於過度搔抓,常可導致出血、繼發感染、濕疹樣改變。有少數患者伴乏力倦怠、全身不適等症狀。

如果患者飲食過咸,或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時,皮損會加重。

口服含有溴、碘的葯物也會加重病情。

這種病病程較長,加重及緩解交替發作,預後良好,很少引起死亡。若是兒童發病,常在青春期時消失。本病有時會並發內臟惡性腫瘤,如腸癌、淋巴瘤、白血病、黑色素瘤、絨毛膜上皮癌等。

因此患者應及時就醫,全面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⑧ 皰疹性口腔炎與鵝口瘡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要分清是「鵝口瘡」還是「皰疹性口腔炎」。如果是「鵝口瘡」就是白色念珠回菌感染的,是由於長期使答用抗生素等葯物,或奶瓶、乳頭等都可能將黴菌帶入嬰兒口腔。不注意口腔衛生或慢性腹瀉、營養不良,都會並發本病。發病時,口腔舌部稍有充血、水腫,經過1到2天後有乳白色小斑片附著在粘膜上,這種白色斑不易擦去。如果不治療,病變可以向下蔓延到食管及整個消化道,發生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一旦診斷為鵝口瘡,可用外用抗黴菌的葯物直接塗患處。

「皰疹性口腔炎」由皰疹病毒引起。在齒齦、頰及上齶、咽部出現小皰疹,皰疹潰破後成為潰瘍,上有淡黃色的分泌物覆蓋,旁邊有一圈紅暈。因口腔潰瘍引起劇烈疼痛,小兒常常會拒食。口腔粘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兒流口水現象。還伴有高熱、哭鬧、食慾減退等。治療這種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口服板藍根沖劑,保持口腔清潔,以修復創面,緩解疼痛,此外應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B。
我感覺你寶寶是皰疹性口腔炎的可能性要大。我口腔潰瘍時常用的一種中成葯叫「雙料喉風散」這是一種中葯噴劑,可噴到口腔潰瘍上立即止痛效果非常好。是廣東嘉應出品的。

⑨ 口腔潰瘍都有什麼症狀

口腔潰瘍是最常見口腔類疾病之一,但要知道的是,這種疾病發生的原因多是由於口腔不清潔、飲食熱燥等因素而引起,除此之外,精神以及情緒上的異常也可以引起發病,要重視預防,以及及時正規的治療。「即膳」系列食品致力於在日常飲食中改善人體營養結構,增強自身免疫力,以達到「進膳即進補」的目的,同時對口腔潰瘍、胃痛胃酸、便秘等有良好的治癒效果。
下面就口腔潰瘍疾病的症狀進行介紹:
第一種是輕型口瘡,該型佔80%,最多見。潰瘍較小,數目不多,1~5個,好發於唇、頰等處非角化區粘膜。持續7~14天,可不治而愈。
第二種是重型口瘡,又稱腺周口瘡。潰瘍大而深,一般都發生一個,好發於頰、咽喉、軟硬齶交界處等口腔後部粘膜,持續月余或數月,癒合後留下瘢痕。
第三種是皰疹樣口瘡,潰瘍小而多,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以舌腹、口底多見、也有自限性。重型口瘡和皰疹樣口瘡占復發性口瘡的20%。
臨床上說到的口腔潰瘍,多是指復發性口腔潰瘍,有人給它總結了四大特點,即「紅、黃、凹、痛」:潰瘍周圍會紅腫,潰瘍表面是黃色,中間凹陷,通常較痛。它往往會反復發作,有時一次能長出十幾個,火燒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時候會「不治而愈」。
那些疼痛不明顯、邊緣不清晰,而且老不癒合的口腔潰瘍,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惡性的。

口腔潰瘍並不全是上火所致,營養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咬傷等諸多因素均可導致口腔潰瘍,應該加以辯證對待,切不可一見口腔潰瘍就清熱解毒、瀉火治療。老人、兒童等抵抗力低下人群更不可盲目喝涼茶,以免出現清火過度而導致腹瀉等的現象。

人們之所以容易得上口腔潰瘍,主要還是因為缺乏一些必要的營養元素,所以要關注飲食。口腔潰瘍多半也伴維生素缺乏,選擇即膳·清來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從而調理口腔潰瘍。
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可多吃黃色和深綠色的果蔬,至少每天要食用500克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缺乏的維生素。

⑩ 關於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又稱口瘡,發作時疼痛非常明顯,可未經治療而自愈。也有的反復發作,稱為復發性口腔潰瘍,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口腔潰瘍的具體發病原因至今尚無定論,但是它的發生與許多因素相關,如細胞免疫功能降低;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變化;精神緊張、睡眠狀況不佳等精神因素;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l2、遺傳等其他因素。要想根治口腔潰瘍,根本的途徑要從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能力著手。經常患口腔潰瘍的人生活中應注意做到:心理調節,達到寬慰樂觀;保持口腔、皮膚衛生,堅持經常刷牙、漱口、洗澡;注意排便通暢、睡眠充足;注意營養搭配,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清理腸胃,避免口香糖、巧克力、煙酒、咖啡、燙的食物及辛辣燒烤,油炸品等易引發或加重口腔潰瘍。當口腔潰瘍發生時,潰瘍處可用以下任一方法: 1 意可貼。 2 慶大黴素注射液塗於口腔內潰瘍面,數分鍾後再塗一次,每日4次,2 3日即愈。 3 維生素C片研碎撒於潰瘍處或直接將整片放於患處,每天2次。一般3—4次即可痊癒;輕者1—2次即可痊癒,但初次用葯時,疼痛顯著。 4 雲南白葯敷於潰瘍處,一日2次,一般2 3天痊癒。 5 也可用1%硝酸銀液或5%三氯醋酸酊、強的松糊劑等塗於潰瘍表面。在發病較重情況下可考慮全身治療: 1 在潰瘍發作時,補充維生素Bl、B2、B6及維生素C和鋅,可提高機體的自愈能力。 2 當潰瘍有繼發感染時,可適當服用抗生素類葯。 3 在潰瘍不斷復發時,可考慮使用調整免疫功能的葯,如腎上腺皮質激素,一般中小劑量,短療程,也可服用調整免疫功能的葯物如人參、黃芪、冬蟲夏草、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等,以減少復發。需提醒的是,以上治療應在醫院進行正規治療,尤其是頑固性復發性口腔潰瘍還需排除惡性疾病的可能。

潰瘍治療簡方14則

雞蛋: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綠豆適量放陶罐內冷水浸泡十多分鍾,放火上煮沸約1.5分鍾(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沖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好。
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涼開水浸透成稀糊液備用。用前先清潔患者口腔,然後用細長棉簽蘸上六神丸液塗於潰瘍面,以餐前1~15分鍾用葯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葯5分鍾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潰瘍1。2天可痊癒,潰瘍面較大者5天痊癒。

雲南:白葯用雲南白葯外敷口腔潰瘍創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癒。

全脂奶粉:選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湯匙,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服,晚間休息前沖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潰瘍症狀即可消失。

西瓜:西瓜半個,挖出西瓜瓤,擠取汁液,瓜汁含於口中,約2~3分鍾後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復數次。

維生素C :將維生素C葯片1~2片壓碎,澈於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將甲氰咪胍1~2片研成細末,用棉簽蘸葯粉塗於潰瘍面上,10分鍾內不要飲水,每日2次。

六味地黃丸:口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濃茶:我國明代葯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據研究,茶含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濃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潰瘍癒合。

慶大黴素:用消毒棉簽蘸取慶大黴素4萬單位2毫升注射液輕塗口腔內潰瘍面,數分鍾後再塗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後和睡前,漱口後塗上葯液,一般2~3日即癒合。

西紅柿:西紅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數分鍾,一日多次。

柿霜:從柿餅上取柿霜,用開水沖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芭蕉葉:采鮮芭蕉葉適量,將其用火烤熱貼敷於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

95%乙醇:用棉簽沾上95%乙醇,輕壓口腔潰瘍點,並輕輕轉動棉簽除去潰瘍面上的腐敗組織,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療口腔潰瘍,絕大多數在2—3天癒合

口腔潰瘍食療方

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蜂蜜療法:將口腔洗漱干凈,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上,塗擦後暫不要飲食。15分鍾左右,可用蜂蜜連口水一起咽下,再繼續塗擦,一天可重復塗擦數遍。
硫酸鋅療法:服用硫酸鋅片或12%硫酸鋅糖漿,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連用5-7天即可痊癒。
木耳療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可可療法:將可可粉和蜂蜜調成糊狀,頻頻含咽,每日數次可治口腔發炎及潰瘍。
白菜根療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 2次,可治口腔潰瘍。
菜籽療法:取白蘿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蔥白15克,放一起搗爛,貼於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潰瘍。
蘋果療法: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待其稍涼後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癒。
核桃殼療法:將30-50克核桃熬水兩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口腔潰瘍可能隱匿各種疾患三周不愈必須詳查
口腔內小潰瘍幾乎所有人都患過,大多由外傷引起。倫敦大學東曼牙科研究所Scully教授指出,口腔潰瘍若歷時3周而未治癒,必須找出原因。
約20%人群罹患常見的復發性口腔潰瘍,呈圓或橢圓形,境界清晰。80%的患者潰瘍直徑在5mm以下,歷時7~14日而愈,較大的潰瘍少見,而且需數周或數月治癒,且殘留瘢痕。另外,還有分類為皰疹性潰瘍,則需1個月治癒。
據日本《醫學論壇報》(2001年6月7日)報道,口腔潰瘍的病因不明,部分患者發病原因同緊張、外傷、戒煙、月經、食物過敏有關。無特殊檢查法,只能依賴典型症狀和疾病史診斷。但決不能因此而忽視鑒別診斷。應想到除鐵、葉酸、VitB12不足外,還應考慮有無慢性炎症性腸病、艾滋病感染、中性粒細胞減少等免疫障礙。另外,還應除外白血病、紅斑性狼瘡、Behcet病(見圖)等全身性疾病和皮膚病。抗癌葯和抗甲狀腺葯也可能產生口腔潰瘍。
單發的慢性潰瘍應懷疑口腔癌。小兒周期性發熱、咽炎、手足口病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時,口腔潰瘍也可作為伴隨症狀出現。
Scully教授指出,口腔潰瘍的治療可用洗必泰或口含氫化可的松糖衣片,一天4次塗用去炎松軟膏,如症狀無改善應考慮全身給皮質類固醇。
潰瘍治療簡方14則
口腔潰瘍雖不是什麼重病,但卻給患者的生活時時帶來不便與痛苦。這里為大家介紹簡方14則:
雞蛋 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綠豆適量放陶罐內冷水浸泡十多分鍾,放火上煮沸約1.5分鍾(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沖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好。
六神丸 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涼開水浸透成稀糊液備用。用前先清潔患者口腔,然後用細長棉簽蘸上六神丸液塗於潰瘍面,以餐前1~15分鍾用葯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葯5分鍾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潰瘍1。2天可痊癒,潰瘍面較大者5天痊癒。
雲南白葯 用雲南白葯外敷口腔潰瘍創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癒。
全脂奶粉 選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湯匙,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服,晚間休息前沖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潰瘍症狀即可消失。
西瓜 西瓜半個,挖出西瓜瓤,擠取汁液,瓜汁含於口中,約2~3分鍾後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復數次。
維生素C 將維生素C葯片1~2片壓碎,澈於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 服將甲氰咪胍1~2片研成細末,用棉簽蘸葯粉塗於潰瘍面上,10分鍾內不要飲水,每日2次。
六味地黃丸 口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濃茶 我國明代葯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據研究,茶含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濃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潰瘍癒合。
慶大黴素 用消毒棉簽蘸取慶大黴素4萬單位2毫升注射液輕塗口腔內潰瘍面,數分鍾後再塗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後和睡前,漱口後塗上葯液,一般2~3日即癒合。
西紅柿 西紅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數分鍾,一日多次。
柿霜 從柿餅上取柿霜,用開水沖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芭蕉葉 采鮮芭蕉葉適量,將其用火烤熱貼敷於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
95%乙醇 用棉簽沾上95%乙醇,輕壓口腔潰瘍點,並輕輕轉動棉簽除去潰瘍面上的腐敗組織,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療口腔潰瘍,絕大多數在2—3天癒合(zhuanz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