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後遺症還能痊癒嗎
問題分析:你好,一般腦膜炎如果留下後遺症的話,這個後遺症是比較難以治療好的。主要是由於腦膜炎導致出現,腦部實質性病變,這個腦部器質性病變目前的醫療技術是無法扭轉的。
意見建議:個人建議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做一下頭顱核磁共振檢查,看看是不是出現了腦部器質性病變。平時可以給孩子用一點智力糖漿+神經節苷來進行治療。這兩個葯物只是緩解一下,不能夠徹底治好。
Ⅱ 什麼是皰疹,怎麼治療好呢
【單純皰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
屬於皰疹病毒科a病毒亞科,病毒質粒大小約180納米。根據抗原性的差別目前把該病毒分為1型和2型。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獲得,2型可從生殖器病灶分離到。感染是由於人與人的接觸。從發生後四個月到數年被感染的人數可達人口總數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種病毒,但在臨床僅有一部份發病。此病可分為:口唇性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皮膚炎、陰部皰疹、卡波西病等,有時也是腦膜炎、腦炎的病因。口唇部皰疹一般較易診斷,同時因日曬、發熱等種種的刺激因素而引起復發。該病毒可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及人、猴、雞等的動物培養細胞中大量地增殖。另外,2型病毒對田鼠細胞等有轉化作用。還懷疑皰疹病毒與人類的宮頸癌有關。
【皰疹病毒的治療】
皰疹病毒的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應及早請醫生確診,積極治療。
【治療】:
一、
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①神經痛:可給止痛劑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皰疹後神經痛需止痛劑和鎮靜劑合用,如多慮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賽庚啶2mg,日3次口服,維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膚護理治療;酞丁胺擦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3-5次。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或紫外線照射、音頻電療,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擴束照射),TDP頻譜照射等。
③眼部帶狀皰疹:可用皰疹凈或無環鳥苷液滴眼,為防止角膜粘連用阿托品擴瞳;
二、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葯:阿昔洛韋、萬乃洛韋等(臨床提示:阿昔洛韋對治療後遺神經痛無效)外用阿昔洛韋眼葯水塗患處。可口服抗菌葯或外用紅黴素軟膏塗患處。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龍膽紫溶液塗患處。皮質類固醇激素:短期應用,千萬要慎重!
三、對正在用細胞毒、免疫抑制劑或代謝拮抗劑的患者,因易產生病毒擴散,應盡量減低劑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熱解毒中葯和針刺療法。推薦中成葯如肝火熾盛者,口服龍膽瀉肝丸;脾虛濕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參苓白術丸;氣血淤滯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治療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製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葯。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季節,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盡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Ⅲ 腦膜炎的問題
腦膜炎的定義
當我們腦部的腦膜及脊椎周圍的脊髓液被感染並產生發炎症狀時,我們稱為腦膜炎。常見的形態有細菌和病毒。以細菌性腦膜炎症狀比較嚴重。
細菌的來源有可能是:
1. 間接性,比如體內某部位感染後經血液傳播至中樞系統,
2. 直接性的感染,如嚴重的頭部外傷,耳朵、鼻咽、牙齒的感染。
腦膜炎病患的咳嗽,打噴嚏也具有傳染性,總之當您周遭有一位腦膜炎病人時您都是高危險性被傳染者,因此避開和對方親嘴、共用餐具或牙刷等物品。
腦膜炎會突然攻擊,且其顯現的症狀和一般感冒很像,因此常被忽略。腦膜炎造成的死亡率約10%。其預後也常常導致永久性的神經病變,如耳聾、盲目、語言障礙、 腦部損壞。
腦膜炎的症狀
高燒(>40℃)、頸部僵硬、嚴重頭痛、食慾不振、意識不清、嘔吐、抽搐、倦怠、思睡、對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膚疹{由其在腋下、手、腳部位},這些腦膜炎的症狀,和感冒症狀雷同,常是引起誤診的原因。症狀的變化可能會在一至兩天發生,有些在數小時後即危及生命。
在嬰兒及新生兒,高燒、頭痛、頸部僵硬並非其典型的症狀,有時反而出現低溫的情形。 這群病人出現的症狀有:尖銳且持續的哭聲、不尋常的思睡、食慾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囪門有膨脹的情形出現。
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狀或許會出現,也可能不會,但是會顯示隱伏性的症狀,如意識不清、遲鈍。
嚴重的細菌性腦膜炎也會有休克、昏迷或抽搐{類似癲癇}症狀產生。
致病菌
除了細菌和病毒會引起腦膜炎感染外,尚有黴菌、螺旋體、原蟲、結核菌。以細菌性腦膜炎,常見的致病菌種有:
* 肺炎雙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常見於大人和大小孩,除了導致腦膜炎外,也會引起肺炎。感染的起點可能因頭部外傷或耳朵感染所導致。
* 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常見於5歲以下兒童、住宿的學生。開始時會有上呼吸道感染,經血液傳播至身體其他部位,最後通過各式防禦障礙後到達腦或脊髓液。容易造成地區性流行病。目前有疫苗可打,但是有效期只有3-5年,且腦膜炎雙球菌SEROTYPE B無效。
* 感冒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在五歲以下兒童曾是腦膜炎的致病菌排行冠軍的菌株,目前因b型嗜血桿菌疫苗上市後,這類的腦膜炎已減少很多。一般疾病發生時,會伴隨者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托兒所中的小孩是容易傳播的地點,因此這鉞ㄜn特別小心。
* 李思特菌(listeria monocytognes)-這類菌株可到處生存:土壤、、灰塵、食物(如乾酪、香腸/熱狗、肉類),寵物或流浪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帶菌者。孕婦新生兒老年人對它非常敏感,由其是懷孕末期的婦女,危險機率高達20倍,菌株會穿過胎盤,導致死產/流產或胎兒出世後不久既死亡。
病毒性腦膜炎也稱為無菌性腦膜炎-症狀比細菌性的輕微,正常程序約1至2周之後自然痊癒。以腸病毒最常見,其他如腮腺(mumps)、庖疹。
慢性腦膜炎-可能是急性腦膜炎演變而來。常見的致病微生物是桿菌類,比如結核桿菌。顯示的症狀和急性的相同。
黴菌性腦膜炎-以隱球菌為主,發現在AIDS病人約10%,先由肺部造成感染,再經血液循環轉移,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用抗黴菌葯物治療,但必須長期使用,否則容易再復發。
如何檢查與診斷?
除了例行的聽診及病人的主訴外,下列檢驗數據可協助醫師盡早診斷病人是否為腦膜炎。
1. X-光或CT scan (腦部電腦斷層掃瞄):探究中樞神經系統外形之變化,因頭骨內的中樞神經很緊密,以一般的理學檢查不易進行。
2. 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抽取病患的脊髓液,做更詳細的分析及病原菌的培養,是腦膜炎重要檢查之一。取樣的過程約30分鍾,過程中,病人會感到有壓迫感且取樣完畢後會頭疼。當然整個過程中多少會帶來感染的機會。
脊髓液主要鑒別診斷-抹片檢查、白血球總數及分類、糖量、蛋白質,共四項。其結果的判讀對照表如表格一。
表1、腦脊髓液檢查結果的判讀
3. 細菌培養-培養出來的細菌可協助醫師選擇更有效的葯物(抗生素)。
4. 如果懷疑是病毒感染,可用PCR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來測試特殊的病毒。
治 療
細菌性腦膜炎以抗生素為首選葯,若為急性細菌性腦膜炎,必須靜脈注射有效之抗生素,減少並發症,讓病人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好療效。其他:支持性療法,如類固醇-預防預後產生的聽力障礙或水腦,解熱劑-退燒作用。
抗生素的選擇可參考以下表格:
病毒性腦膜炎的治療大部份以支持性療法,如多休息、點滴輸注,發燒時給予退燒葯,身體有疼痛感時給於鎮痛劑緩解。若是皰疹型病毒,一般給予抗病毒葯物治療。若病情嚴重(如腦膿瘍)則可能須以開刀方式處理,。
除葯物治療外,病患衛教也相重要,教導病患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多休息、不熬夜)、經常洗手、多吃蔬果類、吃煮熟的食物、多運動以增加免疫力。
預防注射( Imunization )
通過衛目前生署許可上市的疫苗:
1. B型流行性感冒桿菌疫苗-適合對象五歲以下兒童
2. 肺炎雙球菌疫苗
結論
腦膜炎是一個必須相當謹慎面對的感染症,因診斷的延遲會耽誤病人的生機。所以當您懷疑家人有類似腦膜炎的症狀時,應立刻尋求正確的治療及照顧。
我們期望有更多更新的檢驗方式協助醫師能在最短時間內確立診斷。
另一方面,毒性低、效益更好的抗生素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
出處:http://www.scmh.org.tw/magazine/pharmacy/90_06_01.htm
Ⅳ 腦膜炎難治療嗎
放心吧,腦膜炎不是什麼大病,很容易就會好的。
Ⅳ 病毒性腦炎能治癒嗎
腦膜炎的疾病雖然是危害性較大的疾病,但是患者如果可以及時的接受正規的治療,那麼患者還是可以完全康復的,而患者的存活與康復的機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病毒的類型,並且,及時治療尤為關鍵。
一般輕症的病毒性腦炎的病程大約十到十四天能治癒。而一些重症的或是爆發的病毒性腦炎,屬於比較嚴重的類型。治癒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大約1個月左右,而且還會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Ⅵ 腦膜炎能治好嗎
小兒的腦膜炎一般是化膿性腦膜炎、臨床上最主要的表現可概括為:急性發熱、驚厥、意識障礙、顱內壓增高和腦膜刺激征、以及腦脊液膿性改變為特徵建議、1許多病毒性腦炎患者可完全恢復存活與康復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撒於病毒的類型如細菌性腦膜炎得到及時治療、死亡率不到10%但如果診治延誤、可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害甚至死亡、特別是嬰兒和老人大多數人可以完全康復某些後遺症、則需要終身治療皰疹腦炎可引起嚴重的腦損害、但可用阿昔洛韋治療為了保證更好的恢復、治療應在進入昏迷前盡早開始成人愈後較好、而兒童恢復則需要較長時間、嬰兒可能遺留有不可逆損害如果確定治療比較及時的話、應該不會留下後遺症的、而且治癒的可能是很大的、注意及時觀察不要耽誤治療祝降
Ⅶ 得了腦炎怎麼辦
腦炎在兒科疾病中屬於急症,死亡率高達10%~30%,一般而言,存活下來的新生兒也有30%~50%會留下神經性後遺症,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尤為重要。但是很多家長怕妨礙嬰兒的生長及發育而拒絕小兒進行各項檢查,常會延誤診斷時間而延遲治療。因為治療前的鑒別診斷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病毒性腦炎只要三至四天即可,而皰疹性腦炎則治療時間長且並發症多,細菌性腦炎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劑量比一般高一倍。
一般而言造成小兒腦炎的細菌有些會由病重傳染給幼兒,所以在未使用抗生素前24小時須隔離。服葯期間不需要特殊的隔離。治療期間常會因病情需要要做腦部超聲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的檢查,以利早期得知腦部受損的情形,並評估是否需由腦神經外科醫師從事手術治療。
腦炎治療完出院後,要定期量頭圍,定時返回門診追蹤檢查,做神經、聽力、視力及生長發育的評估。
小兒腦炎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兒童,特別是經由飛沫傳染,引發腦炎的細菌有腦炎球菌、嗜血桿菌……。無菌性腦膜炎為病毒感染,通常預後也較好。小兒會出現發燒、冷顫、全身疲倦、肌肉痛、頭痛、嘔吐、嗜睡,皮膚出現丘疹、蕁麻疹甚至並發出現紫斑、休克、昏迷等症狀。
Ⅷ 患者 46歲 男 單純性皰疹腦膜炎 現在重度昏迷 能完全治癒嗎
如果手術能夠完美完成,還是可以治癒的,畢竟腦膜炎通過保守治療還是可以控制的
Ⅸ 皰疹病毒引起的腦炎
病毒性腦炎
一、前言
1、病毒性腦炎(簡稱病腦)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一組以精神和意識障礙為突出表現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2、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史,接觸動物或昆蟲叮咬史。
3、該病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可導致後遺症或死亡。
二、高熱的護理方法
1、體溫上升階段:寒顫時注意保暖。
2、發熱持續階段:應用退熱葯時注意補充水分。
3、退熱階段:及時更換汗濕衣服,防止受涼。
4、注意口腔清潔和皮膚清潔,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瘦肉稀飯、面條、青菜湯等。
三、及早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早日康復
1、讓患兒癱瘓的肢體處於功能位置。
2、對於清醒患兒,要更多關心、體貼患兒,增強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
3、經常與患兒與交流,促進其語言功能的恢復。
4、及早對患兒肢體肌肉進行按摩及做伸縮運動。
5、恢復期患兒,鼓勵並協助患兒進行肢體主動功能鍛煉。
6、活動時要循序漸進、注意安全、防止碰傷。
四、為什麼腦炎患兒要做腰椎穿刺術(簡稱腰穿)?
(一)腰穿術的目的
1、檢查腦脊液的性質,對診斷腦炎、腦膜炎有重要意義。
2、作腰椎麻醉,鞘內注射葯物進行治療。
3、測定顱內壓力和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出血等。
(二)腰穿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患兒去枕平卧4-6小時。防止因過早起床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發生。
病毒性腦炎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腦實質炎症。
〔病因〕 當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進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隨後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樞神經系統;亦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毒腦炎時,常引起神經細胞的炎症、水腫、壞死等改變,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當炎症波及腦膜時,則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
〔症狀〕 病毒性腦炎輕重差別很大。既有高熱不退者,也有僅為低熱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精神面色不好,睏倦多睡。重者可有抽風、昏迷、肢體癱瘓、呼吸節律不整等表現。由於病毒的種類不同,腦炎的表現也就多種多樣。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帶病毒的蚊子傳播而發生,最易引起高熱、抽風、昏迷。發病急驟,進展迅速,致殘率及病死率均較高。
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腦炎病情亦十分嚴重。腦部不但有炎症、水腫,而且出血、壞死等亦較多發生。
腮腺炎腦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一個合並症。病兒除腮腺腫痛外,逐漸產生頭痛、嘔吐等症狀,提示腦部可能受到損害。有的病人在腮腺炎好轉後才出現腦炎症狀。極少數病人始終無腮腺炎之症象,一開始即為腦炎之表現。
病毒性腦炎可通過臨床表現、腦脊液化驗、腦電圖及C T來診斷。少數有條件的醫院可做特異性抗體或病毒分離。以期進一步明確病原。
〔治療〕 確診或疑似病人均可採用抗病毒治療。對於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者可用無環鳥苷;其它病毒引起者可用病毒唑及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
病毒性腦炎的預後與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關。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者預後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除注意體格鍛煉外,注射各種抗病毒疫苗是預防病毒性腦炎的根本途徑。
病毒性腦炎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腦實質炎症。病毒性腦炎輕重差別很大。既有高熱不退者,也有僅為低熱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精神面色不好,睏倦多睡。重者可有抽風、昏迷、肢體癱瘓、呼吸節律不整等表現。由於病毒的種類不同,腦炎的表現也就多種多樣.
病毒性腦炎可通過臨床表現、腦脊液化驗、腦電圖及C T來診斷。少數有條件的醫院可做特異性抗體或病毒分離。以期進一步明確病原。當你們為你奶奶確診後才好對症下葯.
病毒性腦炎除對症治療外,抗病毒治療是關鍵,較肯定的葯物是無環鳥苷,它可通過血腦屏障,對在細胞內復制的病毒起到抑制其DNA合成的作用。糖皮質激素也是另一重要葯物,它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輕水腫,抗炎,穩定溶酶體系統而防止產生有害物質。
病毒性腦炎康復期能吃些什麼?
病毒性腦炎已處康復期對食物沒有特別禁忌。但因為患病期間營養丟失較多,且多半患者合並低白蛋白血症,所以建議給予優質蛋白飲食,多飲水,飲食不能過咸。注意補充營養,注意維生素的攝入,必要時可口服補充多種維生素的葯物。
Ⅹ 病毒性腦膜炎能否醫治得好
病毒性腦膜炎、腦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易導致死亡或留下後遺症。
(一)臨床表現:
病毒性腦膜炎:起病急,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或有皮疹。年長兒眼球後痛、頸、背、下肢痛及痛覺異常;嬰兒則為哭鬧、煩躁,但意識清楚,無抽搐或頸強直。
病毒性腦炎:不同病因引起的腦炎表現不同,可見以下幾種類型:
a、病初症狀輕,迅速陷入昏迷繼而死亡;
b、病初即高熱,頻繁抽搐,異常動作或幻覺,其間有短暫清醒期;
c、病初輕微發熱、頭痛、輕度鼻咽炎、腹痛、惡心、嘔吐等,繼而體溫逐漸上升後,精神萎靡,反應遲鈍,抽搐發作,頸強直。
(二)治療:
在未除外細菌感染前,常規給予青黴素等抗生素治療,在疑似皰疹病毒腦炎時,給予皰疹凈、無環鳥苷等。高熱時用葯物降溫或物理降溫,減輕腦水腫可用甘露醇脫水,及時處理呼吸衰竭、心衰等並發症。
(三)預防保健:
平時多鍛煉,提高抗病能力,預防感冒與腸道感染,一旦患者及時有效地治療,防止其惡化。按時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等疫苗;滅蚊、防蚊、預防接種乙型腦炎疫苗。
病毒性腦炎
一、前言
1、病毒性腦炎(簡稱病腦)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一組以精神和意識障礙為突出表現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2、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史,接觸動物或昆蟲叮咬史。
3、該病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可導致後遺症或死亡。
二、高熱的護理方法
1、體溫上升階段:寒顫時注意保暖。
2、發熱持續階段:應用退熱葯時注意補充水分。
3、退熱階段:及時更換汗濕衣服,防止受涼。
4、注意口腔清潔和皮膚清潔,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瘦肉稀飯、面條、青菜湯等。
三、及早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早日康復
1、讓患兒癱瘓的肢體處於功能位置。
2、對於清醒患兒,要更多關心、體貼患兒,增強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
3、經常與患兒與交流,促進其語言功能的恢復。
4、及早對患兒肢體肌肉進行按摩及做伸縮運動。
5、恢復期患兒,鼓勵並協助患兒進行肢體主動功能鍛煉。
6、活動時要循序漸進、注意安全、防止碰傷。
四、為什麼腦炎患兒要做腰椎穿刺術(簡稱腰穿)?
(一)腰穿術的目的
1、檢查腦脊液的性質,對診斷腦炎、腦膜炎有重要意義。
2、作腰椎麻醉,鞘內注射葯物進行治療。
3、測定顱內壓力和了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出血等。
(二)腰穿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患兒去枕平卧4-6小時。防止因過早起床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發生。
病毒性腦炎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腦實質炎症。
〔病因〕 當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進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隨後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樞神經系統;亦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毒腦炎時,常引起神經細胞的炎症、水腫、壞死等改變,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當炎症波及腦膜時,則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
〔症狀〕 病毒性腦炎輕重差別很大。既有高熱不退者,也有僅為低熱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精神面色不好,睏倦多睡。重者可有抽風、昏迷、肢體癱瘓、呼吸節律不整等表現。由於病毒的種類不同,腦炎的表現也就多種多樣。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帶病毒的蚊子傳播而發生,最易引起高熱、抽風、昏迷。發病急驟,進展迅速,致殘率及病死率均較高。
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腦炎病情亦十分嚴重。腦部不但有炎症、水腫,而且出血、壞死等亦較多發生。
腮腺炎腦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一個合並症。病兒除腮腺腫痛外,逐漸產生頭痛、嘔吐等症狀,提示腦部可能受到損害。有的病人在腮腺炎好轉後才出現腦炎症狀。極少數病人始終無腮腺炎之症象,一開始即為腦炎之表現。
病毒性腦炎可通過臨床表現、腦脊液化驗、腦電圖及C T來診斷。少數有條件的醫院可做特異性抗體或病毒分離。以期進一步明確病原。
〔治療〕 確診或疑似病人均可採用抗病毒治療。對於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者可用無環鳥苷;其它病毒引起者可用病毒唑及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
病毒性腦炎的預後與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關。單純皰疹病毒引起者預後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除注意體格鍛煉外,注射各種抗病毒疫苗是預防病毒性腦炎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