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慢性蕁麻疹吃什麼葯最好
廣東的春天,氣溫已經很暖和了,每到這個時候林先生的蕁麻疹就會如約而至,到現在蕁麻疹已經持續三個多月了,期間吃了不少葯,看了不少醫生,還是如往年一樣,效果不好。林先生垂頭喪氣,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
專家表示:和林先生一樣的情況不在少數,春季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季,其中蕁麻疹最為明顯。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多數為Ⅰ型超敏反應、又稱變態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突然發癢,繼而出現扁平的高出皮膚的風團,皮膚發紅、突起,掃有瘙癢這樁,越抓越多,大小及形態不一,但邊界清楚,晚間加重。不少得多蕁麻疹的人表示,每到冬季就會復發,反復發作不容易好,苦不堪言
引起蕁麻疹的主要原因
1、家族遺傳:有過敏性家族遺傳病史的人比正常的人的病發率要高出很多,很容易引發蕁麻疹。這種遺傳並不是遺傳的蕁麻疹,而是遺傳的過敏性體質。
2、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
3、葯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
4、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蛔蟲)。
5、動物及職務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6、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
如何有效治療蕁麻疹呢?
1、正確診療。患上蕁麻疹之後的患者需要盡早的去到醫院接受治療,這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疾病不是能夠靠自己免疫系統治療好的,必須要採取一定的葯物治療,比方說注射糖皮質類激素,就可以很好的治療好患者的蕁麻疹症狀,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2、以調節體質免疫為主。蕁麻疹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其主要為免疫性和炎性機制所致,也就是特發性的。其皮膚水腫風團或是發生在IgE依賴的抑或是補體系統介導的免疫過程中,而非免疫性蕁麻疹常被認為是直接由肥大細胞釋放劑引起所致的。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一般與自身免疫有關,常與抗IgE自身抗體、抗FcEI自身抗體有關。自身免疫性蕁麻疹的發病越來越受臨床蕁麻疹研究的重視。雖然組胺被認為是蕁麻疹發病中最重要的介質,急慢性蕁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組胺類葯物後風團會很快消失,蕁麻疹得以緩解。除了組胺,其他肥大細胞介質(白三烯)也在蕁麻疹中發揮作用。
近幾年通過對過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導性過敏的研究,人們開始將抗IgE抗體免疫療法介入到慢性過敏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
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因此,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
3、注意生活過敏原的應對。不吃易過敏食物(如雞蛋、牛肉、牛奶、麥類、菠蘿、葡萄、柚子、芒果等),但有個體差異;如果食用這些食物後40分鍾左右出現咳嗽、喉嚨癢、腹痛、腹瀉、皮疹、皮膚瘙癢以後就不能再吃;不能喝冷凍飲料、刺激食品。
還需要在生活當中多加的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避免做一些危害自己身體健康的事情,要多多的進行鍛煉,只有抵抗力提高,才可以更好地抵禦疾病。
4、保持樂觀的情緒。培養平和的心態和良好的心境,慢性蕁麻疹是較為難治的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恆心、耐心,只要能堅持治療,就有痊癒的可能。
B. 蕁麻疹吃啥葯能治好
癢癢癢,每年的春末夏初,廣東梅州市的張女士都會發蕁麻疹,說起這個糾纏她數年的毛病,至今也搞不懂是怎麼回事。張女士說,在2017年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夏季的每天晚上就覺得身上很癢,一開始只是胳膊癢,撓得撓的,感覺全身都癢,當時覺得沒什麼大礙,也就沒有用葯,然後從胳膊開始起疙瘩,最後全身一片一片的起,這時張女士著了急,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得了蕁麻疹,開了一些外用皮膚葯和維生素C,用後還是反反復復。此後又看了一個中醫,開了一些中葯,吃了幾幅之後,效果還可以,可是一段時間後又復發了。
皮膚科專家解釋: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類疾病,它一般表現為突發性的而且分散開的一塊一塊的紅顏色的疹子,也會表現為一大塊皮膚的紅顏色腫塊。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會有可能發病,而且這種病來的快走的也非常快,變化多樣。所以也叫做風疹塊。那麼蕁麻疹有哪些具體症狀表現?得了蕁麻疹該如何治療呢?
蕁麻疹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蕁麻疹發癢是由於過敏、自身免疫、葯物、飲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蟲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細胞依賴性和非肥大細胞依賴性導致的炎症介質(組胺、5-羥色胺、激肽及慢反應性物質等)的釋放,造成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細胞浸潤。可在一瞬間內皮膚異常刺癢,隨著癢感和搔癢迅速發生大小不等,外形不一的紅色、蒼白色風疹塊;可能是環狀,也可能是融合成大片,約10分鍾到幾小時內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跡。發病的部位不固定,身體多處部位均可發生。
早發現早治療
得了蕁麻疹一定要及時治療,越早越好,蕁麻疹很多患者會因為用葯不當而演變成慢性蕁麻疹(蕁麻疹反復發作,超過6周)。一旦發展成慢性蕁麻疹之後,有84%的患者基本每天出現瘙癢,瘙癢伴隨症狀還有灼熱感(44%)、出汗(15%)。瘙癢給人的生活也帶來了煩惱,有74%的患者感到煩躁,65%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11%的患者感到壓抑。
治療蕁麻疹,要先查找過敏原
得了蕁麻疹,最好針對病因及時治療,比如通過檢測過敏原來查找『罪魁禍首』。查找過敏原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盡量幫患者避開生活中的過敏原,只要能夠避免再次接觸和稍加用葯就可以了。
比如說對魚蝦過敏不吃就是了,對動物皮毛及製品過敏的人,盡量避免接觸羊毛衫等。但有的過敏原即使查出來也不太容易預防,如花粉、楊柳絮、蟎蟲、黴菌孢子等,這些存在於空氣當中的過敏原防不勝防,這便需要患者及早尋求醫生幫助,科學治療。
如何才能有效治療蕁麻疹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治療蕁麻疹,必須先找准過敏源然後有針對性的改善過敏體質,糾正過敏病因,這才是治療蕁麻疹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通常情況,部分患者是以葯物治療和打針治療為主,這種治療的方法有不少的缺點以及弊端,特別是長期服用的話就會有對於疾病的耐葯性,這點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視。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降低IgE抗體是治療過敏性蕁麻疹反復發作的關鍵環節,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是微生態免疫學研究的產物,利用人體微生物刺激免疫細胞,可以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生成,減少過敏反應相關細胞激素的分泌,是修復免疫功能、減少蕁麻疹復發率的唯一方法。研究發現,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能夠參與免疫細胞因子活性調節,這種極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可以促進體內干擾素的分泌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這種安全的益生菌抗過敏免疫參與調節療法的介入能夠大大減少或縮短抗過敏西葯的療程。
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手抓更易癢:發病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外用葯膏,切忌手抓。因為抓的時候雖然感覺很舒服,但抓撓皮膚更易引發風團,而且還可能因皮膚破潰造成感染。
2、熱敷不幫忙:雖然熱敷可能在一些情況下使患者的局部瘙癢不適暫時得到緩解,但也很有可能因熱刺激使血管擴張,身體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導致疾病加重。
3、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C. 實用圖示耳穴療法的書目
上篇 耳部診療入門
一、耳穴療法防治疾病的奧秘/2
二、掌握耳穴療法的規律/8
三、常用耳穴療法/16
四、常見病症的耳穴療法/26
五、耳療治病應取穴位/28
六、耳穴療法的注意事項/35
七、耳穴定位及其主治表/36
下篇 圖解耳穴診測與治療
一、十二指腸潰瘍/44
二、腹瀉/45
三、便秘/46
四、低血壓/47
五、鼻衄/49
六、面癱/50
七、消化不良/5l
八、牙痛/52
九、耳鳴/54
十、鼻炎/55
十一、痛經/56
十二、月經不調/57
十三、咳喘/58
十四、蕁麻疹/61
十五、心動過速/62
十六、外耳道炎/63
十七、鼻前庭炎/64
十八、睾丸炎/65
十九、哮喘/67
二十、偏頭痛/68
二十一、假性近視/71
二十二、呃逆/73
二十三、發熱/74
二十四、心悸/76
二十五、頭暈/77
二十六、高血壓/80
二十七、膽囊炎/82
二十八、胃痛/85
二十九、舌炎/86
三十、胃腸痙攣/87
三十一、肩痹/89
三十二、脅痛/90
三十三、痔瘡/91
三十四、坐骨神經痛/92
三十五、尿頻/94
三十六、痢疾/95
三十七、扁桃體炎/97
三十八、腰痛/99
三十九、神經衰弱/100
四十、肩關節周圍炎/102
四十一、賁門痙攣/104
四十二、甲溝炎/105
四十三、周圍性面癱/107
四十四、胃痙攣/108
四十五、聲音嘶啞/109
四十六、胸脅疼痛/111
四十七、乳腺炎/112
四十八、盆腔炎/113
四十九、食道炎/114
五十、失眠/115
五十一、落枕/117
五十二、單純性闌尾炎/119
五十三、腹脹/120
五十四、腕部疼痛/122
五十五、腹痛/123
五十六、前列腺炎/125
五十七、遺尿/126
五十八、輸尿管結石絞痛/127
五十九、足跟痛/129
六十、骶腰部疼痛/130
六十一、膀胱炎/131
六十二、膝關節腫痛/132
六十三、髖關節疼痛/133
D. 得了蕁麻症怎麼辦
問題好多啊,那就全面的給你一些資料,內容比較詳細,也是我在醫學網站上找的資料,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 蕁麻疹的分類 1. 急性蕁麻疹: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 2. 慢性蕁麻疹:風團反復發作,持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3.特殊類型蕁麻疹 (1)人工性蕁麻疹 又稱皮膚劃痕症,皮膚瘙癢時,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可發生條狀隆起的風團,不久可消退,劃痕試驗陽性。它可單獨發生或與普通的蕁麻疹伴發。 (2)寒冷性蕁麻疹 包括獲得性和家族性兩種類型。 1) 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原發性獲得性冷蕁麻疹可見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生,常發生於浸入冷水或接觸寒冷處,多見於面部和手部,數分鍾內出現皮膚腫脹和風團,瘙癢。嚴重者身體其他部位也可發生風團,這些患者若在冷水中游泳或淋冷雨時,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等類似組胺休克的全身症狀。寒冷性蕁麻疹可繼發於冷球蛋白血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素症、巨球蛋白血症、梅毒、結締組織病和骨髓惡性腫瘤等疾病。某些葯物(如灰黃黴素)或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可誘發暫時性冷蕁麻疹。 2) 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被動轉移試驗和冰塊試驗陰性,自嬰兒期開始發病,常持續終生。受冷後半小時至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風團不癢而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增多等全身症狀。 (3) 膽鹼能性蕁麻疹 又叫小丘疹狀蕁麻疹,多見於青年人,由於運動、遇熱、精神緊張、飲酒、熱水浴後等使軀體體溫上升,促使乙醯膽鹼釋放作用於肥大細胞而誘發。在受刺激後數分鍾全身出現紅色小丘疹樣風團,周圍紅暈明顯,分散而不融合,約半小時至2小時消退,自覺劇癢,有時可以是僅有劇癢而無皮疹。通常反復發作數月至數年後可緩解。被動轉移試驗陽性。 (4) 壓迫性蕁麻疹 是由於機械刺激引起,發生在持久受壓的部位,通常是在受壓4~6小時後出現局部腫脹或風團。感覺瘙癢或疼痛。常發生在掌跖、臀部、系褲腰帶等容易受壓的部位。一般持續8~12小時消退。 (5) 日光性蕁麻疹 多見於女性,暴露於日光後數秒至數分鍾後發病,風團局限於暴露部位,持續1~2小時。被動轉移試驗陽性。 (6) 水源性蕁麻疹 接觸水後出現細小風團,劇癢,與溫度無關,掌跖不受累。被動轉移試驗陰性。 (7) 血清病性蕁麻疹 常發生於輸注異體血清、疫苗,或使用青黴素、痢特靈等葯物之後,主要症狀有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皮疹主要表現為風團或風團樣疹。 (8) 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 發生於女性的月經前期和中期,注射黃體酮可引發或加劇風團發生,抑制排卵可預防發病。黃體酮皮試呈陽性反應,被動轉移試驗陽性。 (9) 遺傳性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征 亦稱Muckle-Wells綜合征。由遺傳因素所致,表現為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常伴肢痛、不適、發熱和白細胞增多,繼續發展可發生耳聾、澱粉樣變、腎病。血清球蛋白增高、血沉加快,血嗜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可增多。 【常規治療】 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葯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葯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抗組織胺葯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腎上腺素、氨茶鹼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鹼和抗組織胺葯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並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 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葯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類固醇激素應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須及時應用。 【常規方法治療蕁麻疹的弊端】 張正天指出:目前單純的西醫西葯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常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激素類葯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葯、口服激素 、外用溶液洗劑、乳劑、膏劑、油劑、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激素類葯物,會導致葯物依賴,最常見的是用葯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葯後,用葯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葯,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患者為了避免停葯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激素,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等。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葯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並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的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生理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免疫能力。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葯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醫中葯,以期達到安全、徹底治癒疾病的目的。 【最新治療措施】 張正天在《中國金方醫學》中強調:努力尋找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病灶常是引起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很難發現病因,這就需要做詳細、系統地檢查,尋找病因。 1、中西醫結合用葯,全面增強機體抵抗過敏因子的免疫能力,從根本上阻斷過敏發生。 2、消除體內血熱血燥,凈化血液,改善皮膚微循環,消除水腫、皮疹、風疹塊等。 3、強效抗氧化,改善血管調節功能,恢復機體自身供血供氧功能,保證各組織器官的細胞呼吸暢通。 4、激活人體自身抗炎功能,積極消除皮膚深層炎症和血管炎症,並防止受損部位進一步遭到外界感染。 5、徹底清除皮膚毒素、血毒、臟毒,激活受損部位細胞的毒素自我代謝和屏障功能。 6、調節皮脂分泌,平衡肌膚自身代謝功能。 7、遵照外病內治、內外兼治、標本同治的基本治療原理。 3.護理措施 (1)首先找到致敏原。對可疑致敏源應盡量避免,如注射部位一出現紅斑,是否為注射葯物或消毒劑過敏,可行斑貼試驗加以鑒別。 (2)對急症病人應在家中備好非那根、腎上腺素、氧氣、皮質類固醇激素等,以便於搶救,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准備送往醫院搶救。 (3)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應用緩瀉葯物及肥皂水灌腸。室內禁止放花卉及噴灑殺蟲劑,防止花粉及化學物質再次致敏。另外到正規醫院做一下過敏源檢測,明確自己會對哪些東西過敏。在做針對性的避免。囑病人戒煙酒。 (4)使用抗組織胺葯物後易出現嗜睡、眩暈,甚至輕度幻視等,應向病人交待清楚,並告誡病人服葯期間避免高空作業、駕車外出等。對老年病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採取睡前服葯法,以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4.治療與急救 首先應找出病因,排除發病因素。可用葯物進行治療。急性蕁麻疹時,可肌肉注射非那根或口服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類葯,隨後可用同類葯物如安他樂、賽庚啶等維持。病人有過敏性休克時,除注射0.1%腎上腺素外,應同時靜脈點滴氫化考的松,肌注抗組織胺葯。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者,應立即吸氧,必要時到醫院請醫生行氣管切開術。 慢性蕁麻疹以尋找病因為主,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葯物為主。一種葯物無效時,可同時給予2種—3種葯物,治療應持續至病情穩定後數日再逐漸減量,以達到脫敏的目的。外用葯以白色洗劑、酚類止癢劑為主。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治療蕁麻疹的訣竅: 吃過蕁麻疹的苦的人,一定能體會那種皮膚越抓越癢,而且只要抓過的地方就會浮出一道道的浮腫,當然,你可以塗抹止癢葯膏來獲得暫時的緩解,但卻會反覆的發作。 一般都是從四肢開始慢慢蔓延到身體,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就算你不做任何處理它也會自然消失,很多人常常是睡一覺起來後發現前一天皮膚腫塊完全不著痕跡,但它也會斷斷續續的發作,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 「蕁麻疹」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皮膚過敏,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他的原因很復雜,有可能是接觸性的化學物質、空氣中的塵蹣、蚊蟲叮咬、食物、葯物氣溫、情緒、壓力、疲勞、甚至是荷爾蒙都有關聯,每個人的情況會有些不同,不一定都屬於過敏體質,不一定每個人都對海鮮或是蛋、奶過敏,也不一定都會有抗生素類葯物的過敏反應,這完全是因人而異的。驗,是可以幫您找出過敏原,但過程相當繁復,並且大多數的人即使做減敏試驗後仍然找不到答案,所以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從生活的經驗中一點一滴的去慢慢觀察,找出發病的時機與頻率,與生活中的某個細節相近,並且避免去接觸它,從經驗法則中去去除過敏原。 一、口服抗組織胺葯物是最簡便的治療法 當蕁麻疹一出現時立即就皮膚科,醫生通常都會給予含有類固醇類的葯膏來局部止癢,並且配合抗組織胺類的口服葯物,予以控制過敏反應。 用葯的技巧: 在服葯時你必須特別注意,要完全依照醫生的處方與劑量,不可以因為今天不癢就不吃,明天癢了又拿起來繼續吃,這樣不但無法根治還會拖成慢性的蕁麻疹。持續連續服葯一段時間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予以慢慢調降劑量(可能從天天吃變成隔天吃),直到完全好了才可停葯,在急性期用葯最少需進行1個月。在服葯期間千萬不可自行停葯或是調降葯劑,以免前功盡棄。如果中間自行停葯,使得過敏反應再發,這樣的服葯方式又得要重新開始了。 p.s.某些抗組織胺的葯物會有嗜睡的副作用,若是不利於白天工作時間,可與醫師溝通換成較不易引起嗜睡反應的。 如果在急性期沒有立刻根治,會變成慢性蕁麻疹,也就是在一個月內斷斷續續的發作,並且持續超過半年以上者。有些人甚至持續好幾年以上,慢性並非不能根治,只是需要有耐心,依照上面的服葯方式,需要服用較久的時間。 二、外抹中葯加外洗中葯是最根本的一種治療方式 首先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葯水(熬時一包中葯別忘記放入一斤香菜)全身擦洗,擦洗過後,有病的地方,就會顯現出來,然後在用葯物擦洗就可以。外洗的一天三次為好,外抹的皮炎康,抹3-4次為好。 1、治療徹底,純中葯治療,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治癒後不在復發。 2、治療時間相對較長,一般要患者堅持使用1-2個月時間。 當皮膚出現蕁麻疹的症狀時哪些方法可以讓你獲得暫時的緩解 冷敷: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也可以減低癢覺,但這也只是針對止癢而已。 止癢的葯膏: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成分的止癢軟膏。 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裡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80%的蕁麻疹為急慢性蕁麻疹。其餘20%主要為膽鹼能性蕁麻疹(遇熱型),寒冷性蕁麻疹(遇冷型),丘疹性蕁麻疹(蟲咬感染型),人工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症型)。 一.急慢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的局限性水腫反應。在蕁麻疹中,整個皮膚炎症系統被激活。因此,在急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中,除了已明確的組胺外,其他遞質也起到協同作用。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應積極治療。 慢性蕁麻疹是不斷發生風團皮損,持續多個月或數年之久,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可因人而異,有很大差異。主要的症狀是皮膚劇癢,出現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風團。風團可為圓形、橢圓、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風團大時,可呈蒼白,表面毛孔顯著,似桔皮樣。風團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甚至窒息 ,慢性蕁麻疹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數十年不等。 蕁麻疹的中醫治療 [編輯本段]1.蕁麻疹中葯方-血熱症 【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編輯本段]2.蕁麻疹中葯方-氣虛血熱 【蕁麻疹症狀】皮膚瘙癢起疹,時隱時發,小如麻點,大如豆粒,為扁平硬節,高出皮膚,一旦搔破,則連結成片,舌暗苔白,脈弦。 【蕁麻疹治法】益氣滋陰,祛風瀉火 【蕁麻疹方葯】生黃芪15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炒枳殼15克,白蘚皮10克,地膚子10克,防風10克,連翹10克,桑葉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荊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以五劑為一個療程。初愈後復發,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蕁麻疹按語】以黃芪益氣固表,表固則邪不易入。《本草正義》:「故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當歸、生地、白芍、玉竹滋陰養血,使營陰內守;防風、桑葉、牛蒡子、荊芥疏散風邪,透熱於外;以白蘚皮、地膚子清熱除濕;配枳殼理氣除濕止癢;更以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編輯本段]3.蕁麻疹中葯方-濕困脾土 【蕁麻疹症狀】發疹時四肢不溫,脘悶納呆,神倦身困重,口膩,腹脹便溏泄,舌淡苔白膩,脈沉滑。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3專病專方治療 王聯慶應用荊防四物湯(荊芥、防風、當歸、川芎、牡丹皮、梔子、浮萍各lOg,生地黃、赤芍、地膚子、白鮮皮、何首烏、胡麻仁各15g)治療風熱型蕁麻疹60例,總有效率98.3%。 朱庄庄L12J等用活血祛風湯(桃仁、紅花、黨參、白鮮皮各lOg,生地黃20g,川芎、赤芍、當歸、土茯苓各15g,地龍、生甘草各9g)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痊癒率80.O%,總有效率98.7%。 劉和平應用扶正祛風湯(黃芪15~30g,防風lO~15g,白術10~12g,熟地黃15g,當歸12g,荊芥lOg,蟬蛻6~lOg,桂枝lOg,黃芩12g,白芍、川芎、甘草各lOg)治療蕁麻疹265例,其中風寒型78例,有效率96.1%;風熱型8l例,有效率96.2%;血虛型106例,有效率91.5%,總有效率94.6%。 李元文等用加味過敏煎(柴胡、白術、防風、烏梅、苦參、絲瓜絡、五味子、當歸、赤芍各lOg,茯苓20g,白鮮皮30g,甘草5g)治療人工性蕁麻疹32例,總有效率93.75%。 魏武傑應用自擬養血祛風湯(當歸、麥門冬、自鮮皮各15g,川芎6g,赤芍、生地黃、荊芥、防風、玄參、夜交藤各lOg,土茯苓20g)治療慢性蕁麻疹93例,總有效率92.7%。 蔣衛健應用自擬加昧過敏湯(苦參、土茯苓、刺蒺藜、紫草、徐長卿各15g,防風、蟬蛻各lOg)治療慢性蕁麻疹15l例,總有效率91.39%。 4中醫外治法 佘俊卿用中葯熏蒸法治療慢性蕁麻疹86例,治癒43例,顯效35例,有效8例, 方葯為:苦參、白鮮皮、當歸、牡丹皮、地膚子、蟬蛻、防風、蛇床子、烏梢蛇、土茯苓、紫草、丹參、紅花各30g。 朱越洋等用消疹散敷貼穴位治療急性蕁麻疹52例,總有效率100%。 具體方法如下: ①葯物組成:蟬蛻、細辛、防風等量,研成細末,加入適量冰片。 ②用法:取消疹散O.2~O.4g置於麝香虎骨膏中,外貼曲池、大椎、懸鍾、梁丘穴。風寒型加列缺;風熱型加外關(除大椎外均為雙側);腹痛、腹瀉加神闕。每日1次,外治期間停用其他任何葯物。 胡文釗等用葯物熱浴法治療慢性蕁麻疹95例,總有效率91.2%。 方葯為:防風、艾葉、荊芥、白鮮皮、生地黃、蛇床子各20g,苦參30g。 5針灸治療 體穴治療。 王光鼎L20j採用溫針加灸治療急性蕁麻疹。取穴:合谷、曲池(溫針)、足三里(溫針)、太沖、血海、風市、風池、百會、大椎、中脘(灸)、神闕(灸)。治療114例,總有效率96.49%。 李占東用穴位注射治療頑固性蕁麻疹。取穴:曲池、血海、三陰交。葯物:5%當歸注射液,每穴注入2ml,共治療32例,總有效率96.9%。耳穴治療。彭世橋L22J選取肺、脾、神門、內分泌、腎上腺等耳穴,用牽牛子埋壓,治療慢性蕁麻疹50例,痊癒34例,好轉14例,無效2例。 趙永洲等取神門、心、肺、抗過敏區、皮脂腺、脾、胃、耳尖等耳穴,並根據病情配合相應耳穴區貼壓治本病。共治療12l例,痊癒35例,顯效41例,有效34例,無效11例。 6中西醫結合治療 路鷗等以益氣養血,活血祛風法為主,輔以西葯治療慢性蕁麻疹50例,總有效率98%。 治療方法: ①中葯:加味歸芪荊防湯(當歸、生黃芪各15g,赤芍、白芍各lOg,熟地黃15g,川芎、荊芥、防風、蟬蛻各lOg,刺蒺藜15g,白鮮皮20g)。 ②西葯:特非那丁60mg,每日2次口服。 朱建蘭等採用克敏能lOmg·d-1及中葯「抗敏湯」(蒼耳子、徐長卿、秦艽各lOg,黃芩9g,白鮮皮6g,荊芥12g,蟬蛻6g,苦參9g,當歸12g,生地黃12g)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總有效率100%。 董獻華採用復方丹參液20ml,日1次靜點及西米替丁 0.2g日3次口服,治療慢性蕁麻疹60例,總有效率 93.34%。 谷欣採用克敏5mg、甲氰咪胍O.4g、維生素C2.Og,日3次口服,必要時口服或靜點激素。 配合中葯:石膏30g,牡丹皮、黃芩各15g,青蒿20g,赤芍 15g,紫草12g,黃連5g,蒲公英、金銀花、大青葉、夏枯草各30g,茵陳蒿24g口服,治療急性蕁麻疹50例,總有效率98%。 7 結語 : 綜上所述,近年對蕁麻疹的治療方法研究較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有了新的進展,但不少報告停留於一般療效分析,但對原因的探討,葯理作用的研究並不多見
採納哦
E. 誰能告訴我《耳絡全息》是什麼
耳絡全息是耳穴療法的現代升級,早在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就提到了與上肢、眼、頰、咽喉相聯系的「耳脈」。相比於傳統的亞健康養生,耳脈養生更接近大腦中樞,這是人體健康信息傳遞的樞紐,並蘊含深厚的中醫基礎,對亞健康疾患、氣血氣色及外表容顏的調理效果更好和更全面。因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指名要求做耳療便不足為奇了。
耳絡全息是指用一定的刺激方式,刺激耳穴以達到條理身體和治療疾病的一種作用。耳穴是耳廓表面與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四肢軀干相互溝通的部位。古代醫著中就有「耳脈」、耳與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關系,以及借耳診治疾病的理論和方法等記載。近多年來,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耳絡全息診治方法迅速發展,已初步形成了耳穴診治體系。
一、耳穴療法為什麼有效
1、耳廓與經脈的關系
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看到,耳與經脈是有著密切關系,早在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就提到了與上肢、眼、頰、咽喉相聯系的「耳脈」。到了《內經》時期,不僅將「耳脈」發展成了手少陽三焦經,而且對耳與經脈、經別、經筋的關系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在十二經脈循行中,有的經脈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圍。因此,十二經脈均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所以《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2、耳郭與臟腑的聯系
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經典著作中,有關耳與臟腑的關系論述很多。《黃帝內經》言:「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心」;「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等。後來醫家根據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大大豐富完善了這一原理。《釐正按摩要術》在匯集前人經驗基礎上,提出了耳背與五臟的關系,指出「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的生理聯系。與病理相關的如《素問·臟器法時論》說:「肝病者……虛則目荒荒無所視,耳無所聞」。現代實驗電針耳穴胃區,對胃的波幅和頻率,其效應呈良性雙向性調整作用,提示針刺耳穴胃區對病理狀態下的胃十二指腸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如此產生陽性反應,更加證實了耳穴和內臟的密切聯系。
3、耳郭與神經血管關系
耳郭的神經血管淋巴很豐富,有耳大神經,枕小神經、耳顳神經和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混合枝,顳淺動脈,頸外動脈,耳後動脈,顳淺靜脈,耳後經脈,淋巴管和淋巴結。有學者認為這些結構組成很大程度上與其作用機制密切聯系。
二、耳穴療法的適應證
1、內科疾病
(1)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胃潰瘍、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
(2)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感冒等。
(3)循環、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等。
(4)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失眠、多夢、憂郁、頭痛等。
(5)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等。
(6)泌尿系統疾病: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等。
2、外科系統疾病:軟組織損傷、落枕、肩關節周圍炎、關節炎、痛風、頸椎病、尿頻、乳腺炎、前列腺炎等。
3、五官科疾病:耳鳴、鼻炎、扁桃體炎、牙痛、近視、青光眼、咽喉炎等。
4、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附件炎、盆腔炎、絕經期綜合症等。
5、皮膚病:皮膚瘙癢症、蕁麻疹、痤瘡、神經性皮炎、黃褐斑、濕疹、脫發等。
6、其他,還包括預防感冒、暈車暈船及美容、保健等
F. 吃什麼葯可以根治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水腫反應,如果回蕁麻疹反復發作答超過六周以上,就稱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比較難治,可以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治療:一、通過詳細的詢問病史、化驗室檢查和過敏原檢測,盡可能找到引起慢性蕁麻疹的病因,脫離過敏原;二、抗組胺葯物治療,可以口服第二代抗過敏葯物進行治療,比如鹽酸左旋西替利嗪片、枸地氯雷他定片等,如果能夠控制症狀,則堅持服用,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把劑量增加至正常劑量的四倍進行治療,也可以聯合兩種抗過敏葯物進行治療,或者h1受體拮抗劑和h2受體拮抗劑聯合使用,以達到最終控制症狀為目的;三、其他葯物治療,如果抗組胺葯物治療效果不好,可以使用其他葯物,比如沙利度胺、硫酸羥氯喹、利血平、曲尼司特膠囊等;四、脫敏治療;五、中醫中葯治療。
G. 慢性蕁麻疹吃什麼葯
蕁麻疹作為大家比較的熟悉的一種皮膚性疾病,患病在六周以上的蕁麻疹稱之為慢性而慢性蕁麻疹,導致其發的的原因各式各樣,會讓患者感到不同程度上的瘙癢、灼熱、刺痛感。當發現自己患有慢性蕁麻疹的時候除了及時就醫還可以有哪些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呢?八珍湯加減:將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黨參,白術,茯苓,黃芪,炙甘草,白蒺藜,防風,蛇床子,大棗一起洗凈用水煎服,每日一次。
以上四種關於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三種是外敷,一種是內服的。患者平日可以自己試試,治療的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但是任何的治療一定都要注意飲食上的配合,忌辛辣、生冷、高溫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導致過敏的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身體出現什麼特殊情況記得一定要報告醫生。
H. 想問一下,慢性蕁麻疹要怎麼治療呀,要用哪些葯物呀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周期一般稍微長些,而且容易復發,一般採取葯物治療,見效會比較快,另外一般的病人康復只要控制了一些過敏源分子的話,復發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慢性蕁麻疹怎麼治療:
一、蕁麻疹由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全身變態反應性的疾病。由於機體免疫力低下或機體功能失調紊亂,由於自身體內有存在相應的抗體.,當受到外界誘因刺激後,體內發生Ⅳ型變態反應,導致全身出現過敏表現;導致全身出現過敏表現;蕁麻疹吃葯一般是服用一些抗敏性葯物,如氯雷他定,撲爾敏之類的抗敏性葯物。
二、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病人,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一些臨床效果顯著的外用葯物進行治療,如國外的斯汀可林,是目前治療蕁麻疹療效最好的葯物,見效徹底。國內這方面的葯物尚少,療效徹底的更是少之又少,如常用的派瑞松,雖不能治癒,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蕁麻疹,另外我們在治療蕁麻疹的過程中,針對自身病情,合理選擇葯物。
三、蕁麻疹從中醫上講就是血虛風燥、胃腸濕熱等原因引起,可以適以中葯調理治療,如沐浴或者是中葯口服,針對性治療,這種慢性蕁麻疹治療方法可以暫時的緩解蕁麻疹,然後需要多注意日常事項。
I. 蕁麻疹有何土方可治
說到蕁麻診,相信大家不會感覺到陌生,多發生於兒童時期,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其發病原因有很多,在治療時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因,用到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多了解些護理知識。那麼,寶寶蕁麻疹的病因有哪些?寶寶蕁麻疹又該吃什麼葯呢?
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
1、過敏原。對貓過敏的孩子可能也會在接觸到小貓時出蕁麻疹。空氣中的過敏原,像花粉,也可能會讓寶寶出蕁麻疹。
2、蟲咬或蟲蟄。比如,如果你的寶寶對蜜蜂或火蟻過敏,他可能因為被蟄了或叮了而出蕁麻疹。
3、食物。你的寶寶可能會因為吃了某些東西而出蕁麻疹。最容易出蕁麻疹的食物有樹生堅果、花生、雞蛋、貝類、巧克力、魚、奶、新鮮或冷凍的漿果、西紅柿,以及某些食物添加劑和防腐劑。
4、疾病。你的孩子在感冒或有其他病毒感染時也可能出蕁麻疹。在不太常見的情況下,他還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出蕁麻疹。
引起寶寶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在了解這些知識以後,就需要家長注意起來,遠離那些病原,寶寶可以少受些罪,自己也可以更放心。當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著急,一定要找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切勿相信什麼偏方,及時有效的治療才是關鍵。
寶寶蕁麻疹可以吃的幾種葯:
1、鹽酸西替利嗪片。這種葯可以治療過敏引起的蕁麻疹和皮膚瘙癢。12歲以上的兒童每次服用10毫克,每天一次。12歲以下兒童服用需要詢問醫生意見。如果寶寶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可以減少葯量,改為每次服用5毫克,每天兩次。
2、氯雷他定片。此葯可以緩解過敏性蕁麻疹出現的症狀。12歲以上的兒童每次吃1片,每天一次。2-12歲兒童如果體重大於30公斤則每次服用1片,每天服用一次。體重小於30公斤的兒童每次吃半片,每天服用一次。
3、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蕁麻疹多是因為孩子接觸過敏原後,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IgE),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特異受體與IgE結合,當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與這些細胞表面的IgE特異性結合,會促使細胞脫顆粒並釋放一系列化學介質,主要是組胺、激肽等,這些介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透性增加、腺體分泌增加和平滑肌收縮等效應,從而使機體的皮膚、消化道等產生一系列相應的過敏表現。
由於益生菌所獨有的腸道粘膜免疫反應的特異性以及無副作用、無耐葯性的優勢,使得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作為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其治療方法日益受到人體的重視。研究發現蕁麻疹患者經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治療後,一方面可減少炎症因子的釋放,使過敏時腸道的炎症反應弱化,保持腸道菌群平衡,修復腸道屏障功能,另一方面可抑制機體對過敏原的Th2極化,促進Th1細胞分化和發育,使黏膜中sIgA的含量增加,IgE降低,使血清中IgE濃度下降,從而緩解過敏症狀,改善患者過敏體質。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有助於大量抗過敏有益活菌在腸道內定殖,維持健康T細胞的免疫平衡,由內而外調整過敏體質,改善過敏預防反復,抑制有害菌增長,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寶寶蕁麻疹的注意事項:
1、在飲食上,注意不要給孩子食用核桃、栗子、茴香等發物,還要注意禁食海鮮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2、除了給孩子服葯,還應該注意日常生活的護理。孩子的皮膚要注意清潔,經常洗澡,但是不能使用太熱的水,因為熱水會刺激蕁麻疹,可能會加重病情。
3、家長還要注意避免孩子接觸過敏源,如果不知道過敏源是什麼,最好多讓孩子卧床休息,少到公共場所。還要注意給孩子保暖,受到冷風刺激,也可能會加重蕁麻疹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