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问题困扰您,健康美白人人寻,就来皮肤美容网!
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按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蕁麻疹按摩

發布時間: 2022-04-23 03:01:55

1. 蕁麻疹按摩哪些穴位

蕁麻疹為邪風入體。要按提高自己衛氣的地方。足底,頭頂…其實還可以用松針燒水,撩洗。不錯

2. 人工蕁麻疹按摩可以治療嗎嗎

根據我的經驗,人工蕁麻疹不能進行按摩治療!人工蕁麻疹受到力的作用時,容易加重。我患過人工蕁麻疹,有一次按摩一會兒後背,整個脊背上都出現了很嚴重的症狀!最好採用中醫調理!

3. 2歲半的小孩蕁麻疹怎麼治療好的快

1.按揉雙側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各1分鍾,做5~10次。 2.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左右各操作50~100次。 3.患者取俯卧位,家人以單掌橫擦膈俞穴(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正中線旁開 1.5寸處)處的肌肉,然後以拇指及食、中二指捏擠該處,反復操作5~10次。 4.適合於小兒。患兒取仰卧位,家長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對稱地捏拿位於小兒膝上內側肌肉豐厚處的百蟲穴,左右各5次。 按摩療法是蕁麻疹的輔助治療方法之一,可根據具體證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 這兩天得了蕁麻疹,抹什麼東西有舒緩止癢的效果

蕁麻疹分為很多類型,不管什麼類型只要發作,患者都奇癢難忍,有的患者得蕁麻疹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治療不好,這個病是比較難治療的,現在說說有效的止癢方法。也是我試過較有效的方法,當然根治是不可能的。至少使用了之後不會發作。現在分享給大家。
工具/原料
韭菜,洗米水
方法/步驟
2/3 分步閱讀
這個方法我是在一個治療止癢的偏方看過的,沒想到用在蕁麻疹上也有效果,而且比我使用過很多葯物效果都好!且不擔心有什麼葯物副作用,材料簡單易找,一點都不麻煩。


2/3
韭菜洗凈放在洗米水裡泡約兩個小時,然後放鍋里里煮開待溫,晚上洗澡後,用來洗遍全身,這樣你可以睡一個舒服的覺,不會發作的。當然白天如果勤快也可以用。


查看剩餘1張圖
3/3
同時發作的時候,也可以拿洗米水煮過的韭菜水來擦擦,一會就可以止癢。

注意事項
蕁麻疹患者要注意飲食,最好不要要吃禁食的東西以免發作

5. 急性蕁麻疹按摩哪個穴位頂用

如果是急性的,一定及時治療千萬不要拖成慢性的。你試一下這個方法吧:內葡萄糖酸鈣汁20毫升容,VC20毫升,地塞米松5毫升,加在醫院100毫升的輸液水裡,連著輸2—3天就會好的,很便宜的,每天15元。最多不能超過3天,再吃幾天葯,西替利嗪片加西咪替丁。葯量按說明書就可以,別吃太甜的,更不能吃辣的。

6. 尋麻疹在中醫中針灸或按摩那個穴位能減輕症狀

病情分析:抄
你好,蕁麻疹是一種襲皮膚過敏性疾病,治療上一般可以口服抗過敏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啶等,必要時去醫院進行鈣及糖皮質激素的注射治療,飲食上注意忌下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注意主要是預防發作,
指導意見:
措施有勞逸結合、注意鍛煉,特別是多做戶外活動,保持充足睡眠與休息,提高自己的體質,並注意適量補鈣與增加富含VC水果如蘋果的食用量

7. 你好,請問蕁麻疹怎麼治癒

建議最好採取中醫醫治。⒈ 內治的主要治法,包括辨證施治及成葯驗方。
①風熱證 宜清熱疏風、辛涼透表。方用消風散或桑菊飲加減。亦可用防風通聖丸。
②風寒證 宜疏風散寒,辛溫解表,調和營衛。方用桂枝湯或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
③氣血兩虛證 宜養血益氣,調補氣血,疏風止癢。方用八珍湯或當歸飲子加減。
④胃腸實熱證 宜疏風解表,健脾益氣,通腑泄熱,除濕止癢。方用防風通聖散合茵陳蒿湯加減。
⑤沖任不調證 宜調攝沖任,養血止癢。方用四物湯合二仙湯加減。
⑵ 驗方、成葯 生麻黃3g,烏梅肉6g,生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劑。抗敏口服液。
⑶ 針刺療法 可用於慢性蕁麻疹。①體針:風團泛發於全身,選風市、風池、大椎、大腸俞。風團發於下半身者取血海、足三里、三陰交。②耳針:取脾、肺、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神門、蕁麻疹穴等。也可以在這些穴位按摩。
⒉ 外治
⑴熏洗法 用香樟木、蠶砂各30~60g,或薢草、蒼耳草、凌宵花、冬瓜皮適量,任選1~2味煎湯熏洗。三黃洗劑外搽患處。
⑵放血療法 ①耳背靜脈放血:用消毒三棱針刺之出血,每3天1次,10次為1療程。②分別在雙耳輪、雙中指尖、雙足趾尖消毒後用三棱針刺之放血,每3天1次,5次為1療程。

這位施主,我很關心您的寶寶,不知我的建議是否採用,有沒有效果。很多爸爸媽媽採納我的建議,卻沒有得到貴施主的回應,不知道是把我忘了,還是怎麼別的原因。

8. 請問誰知道治療尋麻疹 [俗話:鬼風疙瘩] 以前老人有一種鬼畫符的治療方法

蕁麻疹是一種伴有劇癢的暫時性、水腫性、過敏性皮膚病。中醫專稱隱疹,俗稱風疹塊、風團屬、風它!
民間有很多治癒本病的絕招
1:拔罐療法
處方:凡士林、酒精各適量,火罐一個
用法:先將凡士林一薄層於臍部,再將酒精滴數滴與火罐內,棉球引燃,火旺時將罐扣在臍眼側位,5-10分鍾拔罐,日拔3次。
療效:拔罐1天,有效率達96.1%
2:葯酒療法
處方:薄荷、苦參各30克,樟腦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7天後,去渣濾酒,加入樟腦粉混勻,用棉簽蘸葯塗擦患處。日3次
療效:用葯3天,治丘疹樣蕁麻疹,有效率100%。治癒率92%。
3:中成葯療法
葯名:雲南白葯
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險子1粒,日服3次。兒童用量酌減,不服保險子。
療效:服葯1-4天,有效率90.62%
4:熏洗療法
處方:鮮紅蘿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濃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為度,洗後避風。日洗1次
療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癒率86%
希望你早日解除痛苦。

9. 蕁麻疹中醫怎樣治

中醫認為,蕁麻疹的發病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外感風、濕、熱之邪,侵害皮膚;二是飲食不注意,使體內蓄積濕熱,再加上外感風邪,兩相排斥,在皮膚上出現症狀;三是血虛風燥所致皮膚易生病變;四是不可忽視的精神因素。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疾病,當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患者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出現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在產生這些斑塊的地方,會有發癢的感覺,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及時加以治療,出疹和發癢的情形會加劇。本病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無論男女老幼均可發病,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皮膚病。


症狀提示:蕁麻疹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絕大多數為急性。急性蕁麻疹多突然發作,初起時只感覺皮膚瘙癢,而後起風團,風團大小不一,呈鮮紅色,形狀也不規則,可隨著瘙癢抓撓而增多。這種情況往往要持續半個小時以上,然後可自然消退,不留痕跡。急性蕁麻疹發病時,常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胸悶氣喘等症狀。慢性蕁麻疹可反復發作,終年不斷。


按摩原理: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病原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四點:一是外感風、濕、熱之邪,侵害皮膚;二是飲食不注意,使體內蓄積濕熱,再加上外感風邪,兩相排斥,在皮膚上出現症狀;三是血虛風燥所致皮膚易生病變;四是不可忽視的精神因素。根據以上病因,用按摩療法治療本病,首先要清熱解毒;其次應調暢情志,疏肝解郁;其三,要行氣活血,強壯身體,使人體不易受外界濕邪、風邪的影響。


一、手部按摩



1.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3—5分鍾,以感覺酸脹為宜。經常按摩合谷穴可理氣止痛、活血調腸,使人一身氣血充盈,百病難侵,故對本病有防治作用。



2.拇指按揉陽池穴l~3分鍾,以感覺脹痛為宜。陽池穴是三焦經氣匯集之地,按摩此穴可調節人體元氣,增強機體免疫力,對蕁麻疹有防治功效。



3.屈食指點按大陵穴3~5分鍾,以感覺酸脹為宜。大陵穴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有清心寧神的作用,對精神因素導致的蕁麻疹有治療作用。


二、足部按摩



1.拇指點按湧泉穴1—3分鍾,以足心發熱為宜。按摩此穴可強壯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本病的防治大有助益。



2.拇指指腹按揉解溪穴l一3分鍾,以感覺酸脹為宜。按揉此穴可強壯內臟器官,調節消化系統功能,對慢性蕁麻疹有治療作用。



4.食指揉壓耳部腎上腺反射區1~3分鍾,以感覺酸脹為宜。按摩腎上腺反射區有清熱解毒、祛風化濕的功效,對急慢性蕁麻疹有治療作用。

10. 尋麻疹怎麼治療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機體對體內外一些刺激因素的反應性增強,表現為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從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當機體處於一種敏感狀態時,許多因素可以誘發蕁麻疹的發生,如食用魚、蝦、蟹等動物性食品;接觸花粉、漆樹等植物;應用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血清等葯物;受到冷、熱、風、日光等的刺激,另外,胃腸道功能紊亂、代謝障礙及精神因素等也可引起本病。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風寒濕熱飲食不當、脾胃不和、血熱內盛、氣血瘀滯等因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蕁麻疹,臨床表現為常先有皮膚瘙癢,然後出現紅或白色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發生部位不定,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跡,常反復或成批發出。嚴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狀,加高熱、頭痛、哮喘、喉頭水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

生活調理
(1)按摩治療蕁麻疹有一定療效,然而對頑固性蕁麻疹則應配合有關的抗過敏葯物、針灸、拔罐等法治療。
(2)在按摩前,應盡可能的找出過敏的原因,切斷過敏源,有助於本病的根治。
(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多喝茶水,少吃或不吃魚、蝦,蟹等食物。
(4)加強護理,避免受風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