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品安全手抄報知識
小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簽上注意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鍾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2、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3、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 不吃變質剩飯菜 少吃、不吃冷飲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後不要急於喝飲料特別是水。 劇烈運動後不要急於吃食品喝水。 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熏食品,盡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千萬不要去無照經營攤點飯店購買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議喝標準的純凈水。 從家裡所帶腌製品在校不能超過2天 謹慎選購包裝食品,認真查看包裝標識 查看基本標識,廠家廠址、電話、生產日期是否標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場准入標志(QS) 簡介市場准入標志QS: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後,加貼市場准入標志,方便選購。2002年起,對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等5類食品;2003年下半年,對方便麵、膨化食品、罐頭、冷飲等10類食品,實施了市場准入制度。 .談談衛生與健康 1).談談衛生與健康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症狀。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 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 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不講衛生不僅使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揉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 為了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平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 2).食品衛生 吃火鍋應注意的衛生天氣寒冷,人們喜歡吃火鍋,但應注意以下衛生習慣:(1)食物不宜過熱吃,過熱的食物容易燙傷口腔粘膜和食管、胃粘膜、誘發食道或胃的疾病。(2)火鍋內不宜放過多的食物,以免食物煮得過久,失去菜餚風味和營養。(3)食物一定要煮熟後吃,以免感染上寄生蟲卵或細菌。9、暴飲暴食傷身體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大塊肉、大杯酒地任性享用,直至飽嗝連聲,酩酊大醉,殊不知隱禍已在其中。暴飲暴食,超過了脾胃正常消化的食量,首先是產生飽脹滿悶的感覺,容易產生消化不良;其次是長期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時,會使血氨大增,而超過肝、腎處理氨的能力。產生氨中毒;更嚴重的是血中大量堆積的氨會隨血流進入腦組織,毒害中樞神經,輕者成天昏沉迷惘,重則就是暴食後猝死。科學的飲食是早餐食好,中午食飽,晚餐食少,切忌暴食貪杯。10、當心冰箱貯藏食物中毒冰箱作為一種製冷的食品貯存家用設備,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不少萬便,但冰箱並非保險箱。一般來說,冰箱冷凍室的溫度是零下15~18℃,常溫室則只有2~8℃,低溫對大部分致病菌有抑製作用,但對嗜冷與耐冷菌作用就不大。有的細菌在零度以下還能生長繁殖。由此可知,冰箱不能抑制所有的細菌,冰箱貯存食物也能腐敗變質。11、生、熟食品及刀板要分開生、熟食品分開指製作、盛裝和存放生、熟食品的工具。如砧板、刀等用具要分開並有明顯標記,生、熟食品不能存放在同一冰箱或食櫃內。生、熟食品不分開,熟食品易被污染發生腸道疾病和寄生蟲病,危害健康。12、營養平衡指什麼指飲食合理,食物要多樣清淡,粗糧細糧要搭配,少吃脂肪和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13、及時洗鍋保健康有些人在烹調食物時,為了圖方便省事,炒菜後不及時清洗炒菜鍋,又接著炒下一道菜,或者錯誤地認為,炒菜鍋天天使用,無需清洗,其實這樣做對健康是十分有害的,特別是在加工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菜餚時,會形成含有致癌物質的鍋垢,經常食入微量的致癌物質,會在體內蓄積留下隱患。因此,炒菜時應該做好一個菜就清洗一次炒菜鍋,千萬不能怕麻煩而埋下禍根。此外,經常多次使用的熟油,高溫加熱時會分解出大量的雜環胺、多環芳烴類等劇烈致癌物質,所以,經過多次高溫加熱的食用油就應棄之。14、為什麼強調每天要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可為身體提供大量維生素c,而維生素c又不能在體內儲藏 (3). 健康衛生知識----傳染病預防篇 一、呼吸道傳染病 1、什麼叫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 2、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 3、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有哪些? 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腦膜炎球菌、結核桿菌等。 4、什麼情況下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受各種病原體侵襲的機會較多。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天氣驟變的情況下也易發病。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營養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過度勞累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5、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一般起病急,有發熱症狀。 流感: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輕。 麻疹: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膚出現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狀輕微,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泡疹與痂皮。 風疹: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症狀輕。 流腦: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粘膜瘀斑、煩躁不安,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並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徵。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盜汗、全身不適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6、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主要通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的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7、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①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多喝水。 ③經常鍛煉身體,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④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二、腸道傳染病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一般是由病人及帶菌者,藉助於水、食物、密切接觸和蒼蠅等,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主要有嘔吐、腹痛、腹瀉和發熱等症狀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 1、細菌性食物中毒:由細菌或細菌毒素引起。常常有共同進餐的人一齊發病的情況,且有嚴重嘔吐的症狀。 2、細菌性痢疾:由痢疾桿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糞便可呈膿血狀,常伴有發熱,兒童患者可能會休克。 3、阿米巴痢疾:由阿米巴原蟲引起,糞便呈果醬樣。 4、病毒性腸炎:也叫做流行性腹瀉。病人常伴有感冒等症狀。 預防措施:腸道傳染病主要把好「病從口入」關。堅持「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九字方針。具體如下: 1.患了腸道傳染病要及時就醫,並進行隔離治療,不得從事飲食業工作,以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2. 疑似病人要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診,以便及時採取治療措施。帶菌者和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要隔離檢查,預防性服葯。飲食服務性行業從業人員要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持健康證上崗。 3.切斷傳播途徑,搞好「三管一滅」(管水、管糞、管食物,滅蒼蠅),防止病從口入;要保證清潔衛生水和安全食品的供應;飲食要清淡衛生,買來的熟食要重新加熱煮透,不吃生小海水產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 4.提高人體抵抗力。不要太疲勞,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接種甲肝疫苗、傷寒菌苗等疫苗。 (4)關注耳健康 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004萬、言語殘疾人127萬。現在兒童耳聾和遺傳因素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預防先天性耳聾的基本知識至關重要,新生兒的普查和篩選也非常必要。專家指出,如果有先天性耳聾,應該針對原因進行早期的干預治療,同時還要了解後天性耳聾的原因。兒童的聽力發育有一個逐漸成長的階段,如果沒有達到相應指標就應該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有聽力方面的障礙或是受一些疾病影響,避免因治療不及時錯過最佳時機 食品安全順口溜 食品市場真是好,鵝肝鮑魚加鳳爪。 如果安全無保證,生活水平怎提高? 一品二嘗三吃飽,只怕吃壞廁所跑。 有苦別往肚裡咽,快到消協來舉報。
『貳』 兒童在防疫站打的輪狀疫苗防疫針按規定應該交多少費用呀
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一次)
3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齡: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齡:百白破(第三次)
6月齡: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一次)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腦疫苗(非活第一、二次)、(減活第一次)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次)
18月齡: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歲:乙腦疫苗(非活第三次)、(減活第二次)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次)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第四次)
6歲:乙腦疫苗(非活第四次)、(減活第三次)、A群流腦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歲:精白破(第二次)
還有一些疫苗不屬於強免范圍,如甲肝、麻腮風、風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費的,可自願選擇打或不打。記住一點,凡是收費的疫苗都需要家長簽名認可,方可接種。
『叄』 狂犬疫苗造假是怎樣發現的
醫葯是直接關乎人命的領域,造假可能就是在間接殺人,疫苗又屬於特殊葯品,若質量造假,後果通常會更為嚴重。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在對上市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為。目前,國家葯監局已責令企業停止狂犬疫苗生產,吉林省食葯監局的調查組也已進駐企業,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
這是一起讓人後怕的造假事件。雖然造假的是生產記錄,而非疫苗的成分,它依舊可以引發致命後果。比如生產記錄涉及的范圍,包括批號、日期、生產過程的控制記錄等。像生產日期,一旦造假導致疫苗過期,在狂犬病發作死亡率高達100%的前提下,後果不敢想像。
涉事的長春長生公司,並不是什麼小企業、小作坊,它已經是國內狂犬疫苗和水痘疫苗的第二大企業,2017年該企業狂犬疫苗簽發數量占據國內市場的近四分之一。
慶幸的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信息顯示,所有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已得到有效控制,長春長生已經開始了產品召回。但召回不是終點,後續的自查結果,必須向社會公開。
醫葯是直接關乎人命的領域,造假可能就是在間接殺人,這比一般商品造假嚴重得多。所以《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明確要求,與葯品生產有關的每項活動均應有記錄,以保證產品生產、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等活動可以追溯。即使記錄出錯需進行修改或重新謄寫,原有記錄也不得銷毀,應當作為附件保存。
疫苗又屬於特殊葯品,若疫苗質量存在問題,後果可能也比普通葯品更嚴重。拿狂犬病疫苗來說,若有人先是被注射了假狂犬病疫苗,之後遭到狗咬卻未予處理,這極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在此背景下,葯監部門責令企業停止狂犬病疫苗生產,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也被立案調查,算是其咎由自取。
要清除疫苗生產的質量隱患,除了在生產流程上從嚴把關外,還得有高度敏感的糾錯機制,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立即響應糾正,等到上市銷售,哪怕全力召回,後果也難以控制。
此次長春長生造假因為飛行檢查被曝光,國家食葯監總局沒有預先告知的突擊檢查,有消息透露,是源於長生生物的內部舉報。這在凸顯了建立「吹哨人」制度的重要性之餘,也留下了些許疑問:疫苗生產記錄造假在公司內部是否已非秘密?生產記錄造假背後又連著什麼不可言說的貓膩?
冒著巨大風險弄虛作假,足以說明企業內部缺少圍繞質量把關的制衡和糾錯,這並非無跡可尋。此次生產記錄造假,已經不是長春長生第一次出事。去年的11月,國家葯品監管部門曾派出檢查組,對疫苗生產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存在質量控制問題,並要求長春長生進行整改。不到一年,長春長生再曝疫苗造假。可見涉事企業未必進行了深刻反思,所謂整改可能只是應付而已。
目前長春長生的葯品GMP生產證書已被收回,疫苗生產也全面停止。這些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調查和處理,必須要拿出魄力,高壓問責,不能因為考慮其市場佔有率而手軟。而對於其他的疫苗企業,也應該有徹底的排查,別讓民眾在疫苗市場留下的「雞蛋縫」中如驚弓之鳥,驚魂難定。
『肆』 靖江的水痘疫苗怎麼這么貴啊,國產的要170.00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我也聽說了。
我同事的兒子在新橋幼兒園,也是這個價錢。班裡的同學都是打的國產,170元。不打吧又不放心。但是出過水痘的,就不用接種了!
『伍』 宏族水電瓶價格電動三輪車上用型號200
區別比較大。而且你問的不夠詳細、水電池太多貓膩了。200代表很多含義。大多雜牌電池都表標注電池是什麼120型。或180型。甚至210型。全是騙鬼的。正規電池只會標注這個電池伏數後面寫著該電池ah安數。比如真正的120ah電池、拿品牌電池說。就有70斤左右加水的前提下。大多以舊換新價位在2700左右。誤差不大。如果電池上沒標明電池具體安數ah、打著什麼180型.170型的話肯定是雜牌電池。。
『陸』 狂犬疫苗生產記錄造假連著什麼「貓膩」
7月15日,國家葯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在對上市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為。目前,國家葯監局已責令企業停止狂犬疫苗生產,吉林省食葯監局的調查組也已進駐企業,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
冒著巨大風險弄虛作假,足以說明企業內部缺少圍繞質量把關的制衡和糾錯,這並非無跡可尋。此次生產記錄造假,已經不是長春長生第一次出事。去年的11月,國家葯品監管部門曾派出檢查組,對疫苗生產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存在質量控制問題,並要求長春長生進行整改。不到一年,長春長生再曝疫苗造假。可見涉事企業未必進行了深刻反思,所謂整改可能只是應付而已。
目前長春長生的葯品GMP生產證書已被收回,疫苗生產也全面停止。這些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調查和處理,必須要拿出魄力,高壓問責,不能因為考慮其市場佔有率而手軟。而對於其他的疫苗企業,也應該有徹底的排查,別讓民眾在疫苗市場留下的「雞蛋縫」中如驚弓之鳥,驚魂難定。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