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用葯浴治療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於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水皰性皮膚病,相當於中醫所說的「纏腰火丹」、「蛇丹」、「串腰龍」。
本病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病前常見有局部皮膚灼熱和刺痛感,繼則皮膚潮紅,然後出現密集成簇的小米到黃豆大小的水皰,各自孤立,不相融合,皰壁緊張,四周有紅暈,沿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一般單側發疹,不呈對稱,好發於胸部、腹部、面部,亦可侵犯眼、鼻、口腔及陰部黏膜,伴有神經痛、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病程約2~3周,愈後一般不留瘢痕。
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外感熱毒之邪,或肝膽火盛,濕熱內蘊所致。
方一【組成】鮮韭菜根30克,全鮮地龍20克。
【用法】將上兩物洗凈共搗爛,加少量香油和勻,取汁置瓶內放陰涼處備用。用時外洗患處,每日洗2次。
【功用】解毒,散瘀,止痛。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地龍即蚯蚓,性味咸寒,功能通絡解毒。據現代臨床報道,用蚯蚓糖糊治療帶狀皰疹,能立即減輕疼痛,皰疹逐漸乾燥,一般5~8日痊癒。以此再配合散瘀行氣止痛的韭菜根,其效更佳。
方二【組成】鮮馬齒莧適量。
【用法】將馬齒莧洗凈切碎,搗爛取汁,敷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馬齒莧功能清熱解毒、散血消腫,主治瘡紅腫疼痛。故以馬齒莧作洗劑治療皮膚病在民間流傳較廣。
方三【組成】生地榆、馬齒莧各30克。
【用法】將上二物水煎,去渣取汁500毫升,待溫後外洗患處,每次15分鍾,每日2~4次。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地榆功能清熱涼血,有涼血解毒,定痛止癢及去皮膚風毒之效,與馬齒莧合用,解毒涼血,故頗適宜於纏蛇丹毒(帶狀皰疹)。
方四【組成】陳醋200毫升,生半夏9克。
【用法】先將生半夏研末,放入醋液中浸泡12小時後,取液外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消腫解毒。
【適應證】帶狀瘡疹。
【說明】半夏外用具有消癰腫作用。醋亦有解毒殺菌作用,能散瘀解毒,兩者合用,消腫解毒,相得益彰。
方五【組成】板藍根、土貝母、貫眾各30克,甘油100毫升,95%乙醇1 300毫升,水楊酸粉15克,香粉適量。
【用法】先將前三味葯加水2 000毫升,先武火煎煮全沸10分鍾,改文火熬煎至800毫升。過濾去渣取汁,再加水1 000毫升,文火煎至700毫升,去渣。兩汁混合煎至沸,移火待冷至約50℃,對入乙醇、水楊酸及甘油,快速攪拌,加入香粉,拌至呈淡黃色透明液體,裝瓶備用。用時,用棉球蘸葯液,塗洗皮損區。每日塗洗3或4次,直至皰疹干縮結痂脫落。若已潰有糜爛滲出者,則以擦劑50毫升對溫水300毫升,濕敷患處或洗後再濕敷。每日塗洗2或3次,直至痊癒。
【功用】清熱解毒,潤膚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板藍根功能清火解毒,涼血止血,葯理學研究亦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至於土貝母、貫眾等均有清熱解毒作用。
方六【組成】荊芥、防風、川椒、艾葉各10克,威靈仙、黃柏各12克,地膚子、苦參、馬齒莧、透骨草各2克。
【用法】上葯煎湯去渣,外洗患處,並可用葯液濕敷。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鍾,每劑可用3次。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荊芥、防風祛風燥濕,川椒、艾葉、威靈仙燥濕解毒,黃柏、苦參清熱燥濕,地膚子、透骨草祛風止癢,馬齒莧清熱解毒。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之功,故適用於帶狀皰疹。
方七【組成】金銀花、野菊花、風仙花各10克,白鮮皮12克,蛇床子15克,水楊酸5克,石炭酸2克,75 9,6醫用乙醇1 000毫升。
【用法】先將前五味葯浸入75%乙醇中浸泡5~7日,濾取上清液,加入水楊酸、石炭酸,攪拌均勻,封瓶備用。用時以醫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部。每日擦洗3~5次,至愈為度。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金銀花、野菊花均能清熱解毒,鳳仙花有祛風、活血、消腫的作用。白鮮皮、蛇床子則為祛風勝濕止癢的佳品。諸葯合用,消熱解毒、消炎止癢,故適用於帶狀皰疹因風濕熱三邪俱盛者。
方八【組成】雄黃45克,2%普魯卡因2毫升,75%乙醇35毫升。
【用法】先將雄黃研細,一並浸入75%乙醇中浸泡,拌勻,備用。使用時用干棉簽蘸葯液擦洗患部,干後再擦,每日塗洗數次。不需包紮。
【功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雄黃為硫化物類礦石,性味辛苦、溫、有毒,能燥濕殺蟲,為瘡家要葯。葯理學實驗亦證明,本品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方九【組成】青黛5克,野菊花30克,黃柏6克,冰片3克,生甘草2克。
【用法】先將黃柏、野菊花、甘草用開水50毫升浸泡24小時後,入冰片、青黛均研細末再加75%乙醇20毫升和勻,貯存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葯塗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青黛,有清熱解毒,清肝瀉火之效,主治小兒風熱驚癇、疳毒、丹熱癰瘡等。野菊花、黃柏則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冰片辛涼疏散毒邪,甘草調和諸葯。
方十【組成】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適量。
【用法】上葯共搗汁,塗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白花蛇舌草性味苦寒,功能清熱散瘀,消癰解毒。葯理學研究亦表明,本品有抗菌消炎作用。蒲公英性味苦辛,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方十一【組成】金銀花、烏梅肉各30克,生地黃、當歸各15克,黃柏、五倍子各9克。
【用法】將上葯用45%乙醇500毫升,浸泡24小時,加水煎至300毫升,經過高壓消毒備用。用紗布浸入葯液中,濕敷或溻洗患處,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烏梅功能消腫殺蟲,生地黃、當歸則有清熱養血活血之功,金銀花、黃柏清熱解毒燥濕,五倍子亦有消腫解毒的作用。諸葯合用,有清熱活血、解毒消腫功效。
方十二【組成】雄黃、枯礬各20克,大黃、川黃連、側柏葉各30克,冰片6克。
【用法】除冰片、雄黃外,余葯水煎30分鍾至葯汁300毫升去渣,加入雄黃、冰片充分混勻後,以不燙手為度,蘸葯液,塗洗患處。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鍾,5日為1個療程。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雄黃、枯礬功能燥濕解毒,大黃、黃連清熱解毒,冰片透散邪熱。至於側柏葉,善清血涼血,可搗爛敷火丹、散痄腮腫痛熱毒。現代葯理學實驗證實,其煎劑除有抑菌作用外,還能擴張血管,並有明顯的解痙止痛作用。
❷ 帶狀皰疹怎麼排毒
不存在排毒不排毒,擦阿昔洛韋,然後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葯。實在太疼了可以用一些止痛葯
❸ 我得了皰疹,為什麼總是在排毒,而病毒一直都有
問題分析:
你好,得了皰疹,估計你說的是生殖器皰疹。是感染生殖器皰疹病毒所致,是一種性傳播疾病。通過性接觸或通過接觸污染的用具如毛巾、浴盆等而傳染。
意見建議:
其治療,需要用抗病毒的葯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外搽抗病毒的軟膏如阿昔洛韋膏。也可以使用免疫生物制劑如干擾素,一般要用2-6個月。然後復查,若是沒有根除,要繼續使用至根除才行。否則容易復發。平時生活上要戒煙酒,忌辛辣之品,注意生殖器衛生,避免不潔性生活。
❹ 帶狀皰疹俗稱的纏腰丹,引起的神經痛怎麼辦
帶狀皰疹
就怕治療不當留下後遺症。此病只有將
皰疹病毒
拔出,排出體外,疼痛才能消除,才能康復。用「帶狀皰疹及後遺症專用葯」治療可拔毒排毒,里外同治,消腫祛痛,隨著皰疹病毒的逐漸拔出排出體外,痛疼就會逐步減輕至解除,只有將皰疹病毒拔出排出體外,患者才能徹底康復不留後遺症。
❺ 聽說片仔癀是一款不錯的清熱解毒中成葯,請問對皰疹有效嗎
個人之前就是每個月嘴巴四周都會長兩三次皰疹,特別鬧心,那時候四處求醫,進行各種治療,但依然反復發作。後來在一個做中醫學研究的好友那留意到片仔癀具有清熱解毒功效,決定嘗試看看,單獨服用片仔癀三次,當時在發作期的皰疹居然痊癒了,因片仔癀價格比較高,當然也看你自己的經濟條件,個人就沒有堅持長期服用,但距離首次服用兩年了,只發作過兩次皰疹,但面積小,癒合的也很快,很是欣慰了。
❻ 帶狀皰疹怎麼排毒
病只要對因治療,很快就能見到效果的,並沒有什麼「神葯」「特效葯」,只有對因的葯。
所謂【是葯三分毒】,就是指這個,葯對因了則是解葯,不對因則是毒葯。
帶狀皰疹是西醫的統稱,中醫根據長在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叫法。
比如:
長在前後胸及腰間的叫「腰纏火丹」病因是肝膽濕熱、熱盛於濕。
長在頭面、脖子及下肢的叫「蛇串瘡」病因是濕熱內蘊、肝火夾濕上犯。
長在側胸部、肩部、背部叫「蛇丹」,病因是肝膽濕熱、氣滯血淤。
但不管是哪一種,中醫一般統稱為飛蛇病。
由於致病原因不同,所以治療方案肯定也是不同的。一般經驗不是很豐富的醫師,都是千人一方,才會有的人有效果,有的人沒有明顯的效果,甚至無效。
有效果的是因為對因治療,並不是因為他的葯好。無效果的肯定是不對因的。
所以,找個有豐富經驗的醫師才是最關鍵的。
參考資料:為什麼會得飛蛇病
❼ 我爸得了皰疹型纏腰丹怎麼辦是不是不容易治好
問題分析:
你好帶狀皰疹,屬病毒感染有自限性,會逐漸恢復,目前沒什麼特效葯,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建議口服阿昔洛韋片VBH1 VB12,外擦阿昔洛韋軟膏.配合注射干擾素提高免疫力。
意見建議:
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上忌酒,忌海鮮,忌辛辣.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疲勞,注意休息.
❽ 我得了皰疹,為什麼總是在排毒,而病毒一直都有
什麼皰疹?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生殖器皰疹?皰疹病毒可以潛伏在神經節內,目前沒有葯物可以將神經節內的病毒完全殺死,只能葯物抑制病毒,然後靠提高免疫力繼續抑制病毒。
❾ 出帶狀皰疹是排毒引發的嗎
我去年11月份剛患了帶狀皰疹,長在腰間,皰疹較多(病毒較多),帶狀皰疹病毒本身在人體內潛伏,當勞累(熬夜、休息欠佳)抵抗力下降時,會出現皰疹,對排毒個人感覺沒什麼好處壞處,就像抵抗力下降後容易感冒一樣。
建議您不要有心理負擔,這是常見病,多注意休息,疼痛一般在結痂後更嚴重,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我的治療方法是前半個月阿昔洛韋片+甲鈷胺+VB1,後來就只服用甲鈷胺+VB1,主要是營養神經的,避免神經痛,一個月基本好了。現在身上還有點疤,出汗略癢。個人感覺自己的皰疹較多,前期抗病毒是應掛水效果更好。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