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皮膚 慢性蕁麻疹可以吃食用油芥花油
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和發物。
② 那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風疹
風疹又稱「風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於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後就不易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於1~5歲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症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症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症狀。病人口腔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通常於發熱1~2天後出現皮疹,皮疹先從面頸部開始,在24小時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後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病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風疹與麻疹不同,風疹全身症狀輕,無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後、頸部淋巴結腫大。
風疹經過良好,預後佳,並發症少,但孕婦(4個月內的早期妊娠)感染風疹病毒後,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先天性風疹,發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臟病、耳聾和小頭畸形等。因此,孕婦在妊娠早期盡可能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同時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一旦發生風疹,應考慮中止妊娠。
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隔離至出疹後1周。病人應卧床休息,給予維生素及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膚 清潔衛生,細菌繼發感染。風疹並發症很少,一旦發生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腦膜腦炎等並發症時,應及時治療。
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皮疹與發熱,以利及早發現病人。幼托機構的接觸班級,在潛伏期內應與其他班級隔離,不收新生,防止傳播。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風熱時邪,由口鼻而人,郁於肺衛,蘊於肌腠,與氣直相搏,發於皮膚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由風疹病毒(RNA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侵入人體,在呼吸道粘膜增殖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原發性病毒血症,可通過白細胞到網狀內皮系統.受染的網狀內皮細胞壞死,病毒釋放再次入血,引起繼發性病毒血症,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及淋巴結腫大.
治療
(一)普通康復療法
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隔離至出疹後5天.
二)中醫分型與中葯治法
1.邪郁在表 .
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於頭面,軀干,隨後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後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葯] 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內盛
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
[治法] 清熱解毒涼血.
[方葯] 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大便干結加全瓜蔞、郁李仁等.
三)現代西醫西葯治療方法
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症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塗拭,結膜炎用o.25%氧黴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四)單味葯與經驗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參各7克,麻黃、蟬蛻、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膚子、生苡仁各45克,僵蠶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治小兒風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後稍冷加入薄荷葉30克,完全冷卻後過濾去渣,外塗皮膚癢處,有止癢作用.
(五)中成葯治療: ,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於邪毒內盛。
(2)板藍根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用於邪郁在表.
(3)維C銀翹片:每次2片,每日3次。
(4)了歌王片:每次3片,每日3次。
(六)飲食療法
(1)銀翹解毒粥:金銀花、連翹,淡豆豉、竹葉、荊芥各10克,蘆根15克,牛蒡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上8味葯洗凈煎汁,去渣,再煮洗凈的粳米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上葯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溫熱服。
本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虹,舌苔薄黃,脈浮數.注意:外感風寒,惡寒重,發熱輕不宜用.
(2)清營粥:生地15~30克,竹葉卷心6克,銀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將生地、竹葉卷心、銀花、水牛角洗凈,同入砂鍋煎湯,取汁去渣,再入洗凈的粳米,同煮為稀粥.每日2~3次,溫熱服食.
本粥清營泄熱,兼以透表.適用於營分熱盛。症見身熱,夜間尤甚,煩燥,咽干但不欲飲,舌質紅絳,無苔,脈細數.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
預防與護理:
1.發現風疹病兒,應立即隔離,隔離至出疹後5天。
2.風疹流行期間,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避免與風疹患兒接觸。保護孕婦,尤其妊娠初期2-3個月內,避免接觸風疹患兒。
3.患兒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風,防止受涼後復感新邪,加重病情。發熱期間,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與油膩之物。
4.防止播搔破皮膚,引起感染。
辨異
風疹與風疹團(風疹塊)一字之差,曾發生因有風疹團病史誤認為是風疹而考慮終止妊娠的病例。事實上,風疹團是蕁麻疹的別名,與本病無關。
風疹
病證名。出《備急千金要方》。又名風痧。是一種較輕的出疹性傳染病。多見於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流行於冬春季節。症見疹點細小淡紅,出沒較快,退後無落屑及疹痕,狀如痧子。多由外感風熱時邪,郁於肌表,發於皮膚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或加味消毒飲。
③ 病毒性麻疹可以吃食用油嗎
去查過敏源。如果不是花生過敏,蕁麻疹可以吃花生油。期間忌諱葷腥發物。
④ 長期蕁麻疹不愈,想提高免疫力有哪些辦法
從吃的東西,最近有過什麼大的變化,去考慮。一個朋友,她45歲,一直食用回油吃橄欖油,在一個月前答,因為常吃的品牌斷貨,就換成了花生油,結果蕁麻疹先從腿部,在擴展到全身,苦不堪言。你先檢討一下你最近吃的東西有什麼變化吧。
⑤ 轉基因食品的危害轉基因大米的危害轉基因玉米的危害轉基因花生油的危害轉基因農作物的危害
關鍵詞:轉基因大米的危害 轉基金食品的危害 轉基金農作物的危害 轉基玉米的危害 轉基因土豆的危害 轉基因大豆的危害 轉基因食用油的危害 轉基因花生油的危害
轉基因大米的危害 轉基金食品的危害
1) 對哺乳動物造成毒性
2)BT蛋白在人體中能夠蓄積,其長期毒性不能低估。
3)BT蛋白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攝入BT蛋白的小鼠,其脾臟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出現明顯的萎縮,T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下降,長期大量攝入數代人後可能會絕後。
4)BT蛋白具有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潛在危險。
5)BT蛋白可以引起超敏反應。
因此,為了國人,中國人應該抵制轉基因食品 轉基金大米 轉基金大豆 轉基金玉米 轉基因土豆 等等 可能對國人的危害!抵制帝國主義對中國變相的入侵。
應該號召全中國人民支持以000998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雜交水稻、蔬菜為主的高科技有中國特色安全的農作物。
轉基因知識補充:
轉基因大米
轉基因大米是通過人為改變大米的基因使其擁有更好的性狀的一種稻子結出來的大米。一般如果不加以標記的話,是很難區別的。
它可能是更具有抗澇、抗旱、抗蟲害等性質,這些對人體應該說是無害的,也可能是增加了大米里的蛋白質含量等,這些對人則是有益的。
總之,其實對轉基因食物的擔憂還是比較多餘的,它們基本上都可以放心食用,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對人類的健康有好處的
政府應該特別慎重批准轉基因植物商業化。科學家不能完全預知對生物進行轉基因改造有可能導致何種突變,而對環境和人造成危害。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後才顯現。」水稻專家袁隆平說。據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透露,轉委會里三分之二是轉基因科學家。「裡面的很多人是正在申請專利或申請通過者,環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員非常少,這其中包含的利益是更讓人擔心的問題。」
對於這個事件,我也感到很嚴重,甚至可以說是十分擔憂。由於上次,亨氏米粉轉基因事件,我對BT蛋白轉基因有了一些興趣,並進行了文獻研究(結果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在線》這個網路平台上)。我簡要說一下:
1)BT蛋白對於昆蟲細胞的毒性可能並不特異。實驗證明,BT蛋白不僅可以溶解昆蟲動物的腸道細胞,而且可以溶解非昆蟲細胞來源的磷脂雙分子層,並且可以與哺乳動物的腸粘膜細胞發生結合。因此,在高濃度的時候,可能會對哺乳動物造成毒性。
2)BT蛋白在人體中能夠蓄積,其長期毒性不能低估。雖然,BT蛋白對於小鼠的LD50為20g/KG,但其蓄積系數大於6.24,長期攝入可造成肝、腎細胞空泡化,腎血管上皮細胞變性,等肝腎功能損害。
3)BT蛋白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大量攝入BT蛋白,可以造成機體紅細胞減少和造血抑制,同時導致白細胞數量減少。動物實驗還表明,攝入BT蛋白的小鼠,其脾臟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出現明顯的萎縮,T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下降,長期大量攝入數代人後可能會絕後。
4)BT蛋白具有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潛在危險。動物實驗證實,BT蛋白能激發機體產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出現抗BT蛋白的抗體。這些抗體可能識別那些積蓄於自體細胞(如腎小球細胞)表面的BT蛋白,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貧血和腎臟炎症。同時,在體內存在的BT蛋白還可以與這些抗體形成循環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導致腎炎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
5)BT蛋白可以引起超敏反應。研究證明,BT蛋白可以引起機體產生IgE型的特異性抗體,從而引發I型超敏反應,導致蕁麻疹和哮喘發作等等。
⑥ 怎麼判斷是否肚子里有蛔蟲呢
臨床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並發症多。無明顯症狀者,稱蛔蟲感染。 【表現】 1. 蛔蟲引起的症狀 ①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和腹痛。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痛無定時,反復發作,持續時間不定,常可自行緩解。痛時喜揉按腹部,無壓痛亦無腹肌緊張。個別小兒可表現為有偏食或異嗜癖(如吃爐渣、土塊等)。易發生惡心、嘔吐、輕瀉或便秘。有時可吐出或便出蛔蟲;②精神症狀:精神不寧、易怒、磨牙、易驚等。過敏可引起頑固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個別嚴重感染在某些誘因下(如感冒、消化不良、勞累等),可突然發生驚厥、昏迷;③營養障礙:營養不良、貧血,甚至生長發育遲緩。 2. 蛔蟲蚴蟲引起的症狀 ①過敏症狀(死亡蟲體的異性蛋白引起過敏反應,如蕁麻疹、鼻或喉黏膜刺激等症狀);②蛔蚴性肺炎(輕者可無症狀或僅有短暫輕咳,重者可出現發熱、咳嗽、氣喘、咳痰或痰帶血絲,肺部體征常不明顯)。 3.並發症 當蛔蟲過多,寄生環境發生改變(如發熱、脫水、胃腸功能紊亂等)或驅蟲葯量不足時,可激惹蛔蟲騷動及亂竄,而產生各種並發症,如①膽道蛔蟲病;②蛔蟲性腸梗阻等。 根據臨床症狀,近期有排蟲、吐蟲史或大便檢查有蛔蟲卵,均可確診。 【治療】 1.驅蛔治療 可選用①枸櫞酸哌嗶嗪(驅蛔靈):療效高,毒性低,較安全。臨床用於腸蛔蟲病及蛔蟲所致的不完全性腸梗阻和膽道蛔蟲絞痛的緩解期。驅除蟯蟲亦有顯著作用。不需服用瀉葯。副作用偶有惡心、嘔吐、嗜睡等;②左旋咪唑(驅鉤蛔):療效高,毒性較低,不引起蛔蟲騷動。對鉤蟲、蛔蟲、蟯蟲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③噻嘧啶(抗蟲靈):對蛔蟲、鉤蟲、蟯蟲均有良效。副作用輕,偶有頭昏、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皮疹等;④鹽酸四咪唑(驅蟲凈):對蛔蟲療效高,毒性較低。偶有頭昏、頭痛、惡心、嘔吐、心悸、出汗、失眠等副作用。肝功能不良者慎用;⑤阿苯噠唑(腸蟲清):可用於治療蛔蟲、蟯蟲、鞭蟲和鉤蟲。極少數病例伴有胃腸不適或頭痛,停葯後可自行消失。 2.並發症 ①膽道蛔蟲症(蛔蟲進入膽道後引起,突然發作的劍突下鑽頂樣絞痛,病人轉碾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十分痛苦。常伴有惡心嘔吐,有時可吐出蛔蟲。絞痛為陣發性,可突然緩解,緩解期病人無明顯痛苦。緩解時間長短不一,絞痛一日可發作數次。合並感染時,可出現畏寒、高熱或輕度黃疸)。②蛔蟲性腸梗阻(大量蛔蟲在腸管內扭結成團,可致腸腔堵塞,或因蛔蟲刺激發生痙攣性腸梗阻。多有便蟲或吐蛔蟲史。驅蟲治療不當可誘發此病。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和嘔吐)。③闌尾蛔蟲征、腸穿孔、腹膜炎。均應及時送醫院急診治療,切不可因服用了驅蟲葯,而麻痹大意,出現了異常的嚴重並發症而延誤。 【預防】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飲食衛生。
⑦ 為什麼得了膽鹼能性蕁麻疹,治好了,幾個月後又復發 網上說不要接觸過敏的東西, 我的天我連食用油都
膽鹼能性蕁麻疹的發病原因不是因為食物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引起,引起膽鹼能性蕁麻疹的病因是運動或運動之後產生的風團或者無風團瘙癢,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等症狀。
治療膽鹼能性蕁麻疹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不要過於激烈運動,保持身體的一個正常安靜的一種狀態,如果患發可以使用抗組胺類葯物進行止癢消炎,徹底根除的建議去專業正規的皮膚科醫院門診做脫敏治療。日後不容易復發。
如果確定自己患的是膽鹼能性蕁麻疹,是可以吃其他食物的,如果是因為食物過敏導致的蕁麻疹症狀應盡量避免。
祝你早日康復,望採納!
⑧ 慢性蕁麻疹可以吃有鱗的魚嗎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
身上會出現搔癢性的浮腫紅疹,疹子大多在數小時內消失,但是新的疹子又不斷的在其他部位出現,整個病程通常在二至三周會痊癒,如果持續發作達六周以上的,就叫做慢性蕁麻疹,一般而言,急性蕁麻疹常因葯物或食物過敏所引起,慢性蕁麻疹則可能和一些慢性感染有關。
蕁麻疹的患者最常問到的問題是:什麼食物不能吃?
一般而言,會加重搔癢或引起蕁麻疹的食物要避免。首先要了解那些是常見可能會引發蕁麻疹的食物;花生、巧克力、乾果、核桃;雞肉、雞肝、香腸、火腿;芋頭、香菇、筍子、青椒、菠菜、茄子、黃豆、小麥、花生油;蔥、姜、蒜、洋蔥、辣椒、肉桂,丁香、山葵等辛香調味料;水果中的番茄、草莓、芒果、柿子、奇異果、香蕉、酪梨、金瓜;養樂多、優酪乳、牛奶、蛋、魚松、肉鬆;食品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果汁、汽水、糖果)、酵母(麵包、洋香腸、紅酒、啤酒、葡萄、醋、起司、酵母片),零食及泡麵等可能含防腐劑的食品。
1.大家都吃一樣的東西,為什麼只有我會過敏?
蕁麻疹是一種個人的特殊體質,所以同桌吃飯的人,可能只有其中一人有對某種食物過敏的體質。
2.我是不是食物中毒?
蕁麻疹是食物引起的過敏,所以只有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會發生,而食物中毒是由食物本身的毒素(例如河豚)或是細菌的毒素(例如葡萄球菌)所引起,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只是症狀的輕重不同罷了。
3.為什麼我以前吃都沒事,現在吃就會過敏?
可能的原因包括:食物的新鮮度(例如吃新鮮的海鮮不會過敏,吃不新鮮的就會);還有報告指出,海鮮中的寄生蟲也可能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因為含有不同的的蛋白質,也就含有不同的過敏原);食物的烹調方式,也許並不是對海鮮過敏,而是對調味料或是使用的油(例如花生油),或是添加的姜、蔥等辛香料過敏;不是對茶或是咖啡過敏,而是對加入的檸檬或是奶精過敏;更有對豬肉或雞肉中殘留的抗生素過敏的可能性,使得探討食物的過敏與否更加復雜。
4.這麼多會過敏的食物,那我是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了?
其實上面列出的,只是常見引發過敏的原因,並不是上述的食物都不能吃,而是提醒患者上述的食物是有可能引發過敏的。
為了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推薦患者可以做飲食紀錄,每次發作前二十四小時或最好四十八小時內(因為食物須經消化吸收,所以不一定吃後會馬上發作),所吃的東西都要巨細靡遺的紀錄。如果每次蕁麻疹發作之前,都曾吃到某種食物,就要注意可能是引發的原因,最好暫時停吃該項食物,停止食用該項食物二至三周後蕁麻疹得到改善或消失,再次食用後蕁麻疹又加重或發作,則可以確立該食物和蕁麻疹發做的因果關系。這雖然是一種笨方法,卻也常是最有效的方法。
對於敏感性肌膚的人來說,這個季節,卻是令他們最痛苦的時節;天氣變化多端,白天有陽光,到了晚上,可能又飄起細雨,這種難以預測的氣候變化,像極了身上難以捉摸的皮膚狀況。
皮膚健康專家指出:濕疹、皮炎、蕁麻疹是皮膚病中的多發病、常見病,發病原因很復雜,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所謂內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過敏性體質,這在濕疹、皮炎的發病中起主導作用。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飲食、吸入物、氣候、接觸過敏物因素等。因此,眾多病因和誘發因素交叉在一起,使得皮炎、濕疹反覆發作。
一些人可因食海鮮、狗肉、牛羊肉、魚、蝦、蟹、蠶蛹及各種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誘發濕疹、蕁麻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或使其加重。因此,對過敏體質者來說,應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飲食宜清淡,可適當吃些水果,補充多種維生素。
⑨ 油螺怎麼做,食用油螺有什麼禁忌
響油海螺的做法
鍋里加薑片、料酒煮開,放入洗凈的法螺煮4-8分鍾左右
撈出法螺浸泡在冰水裡3-4分鍾,用小刀挑出螺肉,去掉黃綠色肚腸,切薄片
將螺肉片均勻的鋪在盤里,上面覆蓋蔥姜絲,用生抽、蚝油、糖、高湯調成味汁淋在螺肉上
蔥油燒熱,淋在蔥姜絲上即可!
食用油螺禁忌:
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油螺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後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致身體不適。
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油螺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皮膚病患者禁食
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油螺是因為油螺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復發、加重。所以皮膚科醫生視海鮮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吃油螺後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病,多屬於I型變態反應,可引起平滑肌痙攣,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漿外滲、水腫,以及嗜酸性細胞增多等。臨床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全身症狀,或使嬰兒濕疹、慢性濕疹等復發或加劇。
食用油螺需要煮熟
油螺煮不熟含有細菌,油螺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鍾才算徹底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