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七厘散治療帶狀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七厘散治療帶狀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3-27 06:58:24

⑴ 治療帶狀皰疹的偏方

1、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專性水皰為特徵,常伴有明顯屬神經痛的疾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是嗜神經病毒,所以它主要是損傷神經。現在皮損已經消退了,但局部還疼痛,說明神經功能沒有完全恢復,需要繼續治療(主要是要用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方法):(1)口服:彌可保片,1片,每天三次;維生素B1片
,2片,每天三次;維生素B12片,2片,每天三次;(2)局部外塗:肝素鈉(海普林)軟膏,每天2-3次;(3)在葯物治療的同時,到醫院中醫理療科做做理療,會好得快一些。2、如果皮損消退後神經痛超過1個月就形成了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症,治療時間要長點,但一般正規治療後1個月內就能恢復;如神經痛超過6個月,治療是相當困難的。3、不用止痛葯只能是到中醫科做理療、針灸治療。

⑵ 保嬰丹七厘散有什麼不同

保嬰丹的成分與作用: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化痰定驚,用於小兒感冒,因風寒襲表,食滯化熱所致發熱惡寒,噴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飲食、夜啼易驚等症。特別適用於嬰幼兒使用。 成 份: 麝香、牛黃、梅片、珍珠末、金礞石、硼砂、琥珀、麻黃、膽南星、天竺黃、重榴根、防風、法半夏、川貝母、淡全蟲、黃連、羌蠶、勾藤、鬱金、薄荷、天麻、蟬蛻 . 禁 忌:忌食生冷葷腥,油膩燥熱之物 注意事項:若病情需要,須由醫生指導使用。 貯 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包 裝:塑料瓶包裝,6瓶/盒。 服 法: [初生至一個月內嬰兒]每日一次,每次半樽。[一個月至兩歲嬰兒]每日一次,每次一樽。[兩歲或以上小孩小童]每日一次,每次兩樽,可連服多日。如作保健用途, 可每星期服用一次,服量如上.如病情持續,請遵醫囑,請按時以溫水調服。 七厘散的成分與作用:七厘散 葯物組成 硃砂1錢2分(水飛凈),麝香1分2厘,冰片1分2厘,乳香1錢5分,紅花1錢5分,沒葯1錢5分,血竭1兩,粉口兒茶2錢4分。 處方來源 《同壽錄》卷尾。 方劑主治 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瘀血腫痛;刀傷出血,無名腫毒,燒傷燙傷。金瘡,血流不止,金刃傷重,食嗓割斷;。湯泡火灼。閃腰挫氣,筋骨疼痛,瘀血凝結。 方劑功效 散瘀消腫,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腫。舒筋。 用葯禁忌 本方葯性走竄,耗氣墮胎,不可多服;孕婦忌服。 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適用於外傷血瘀腫痛,外傷出血,扭傷等,根據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理,將其外治用於其它疾病,亦獲顯效,介紹如下。 褥瘡:首先給患處清創,除去壞死組織,然後將七厘散均勻撒布於創面上,其厚度以隱約可見基底組織為佳,然後蓋上凡士林紗條,最後以消毒敷料包紮。治療初期,瘡面滲液較多,若敷料被滲透,即予更換,約3日後滲液即可明顯減少,每日換葯1次,直至瘡面癒合。 外科瘡瘍:將七厘散5克,大黃粉50克混合均勻,加凡士林適量調為軟膏備用。按患處面積大小,將葯膏外敷患處,每日換葯1次,嚴重者每日換葯2次,連用5-7天。適用於外科瘡瘍、化膿性指頭炎、腱鞘炎、乳癰、跌打損傷等。 腱鞘囊腫:取七厘散適量與風濕骨痛葯酒混合,調為葯糊,外敷患處,固定,每日外敷12小時以上,連用5-7天。 痔瘡:先用溫開水約3000ml,加入高錳酸鉀1克,洗浴肛門約半小時,然後取七厘散3克,加硫磺軟膏5支,調為糊狀,塗於肛門內外患處,每晚1次,連用2-4個月。治療期間,避免重體力勞動及飲酒。 慢性咽炎:取七厘散每次0.3克,每日2次口服,另取半支葯粉噴吹咽後壁,每日2次。對慢性咽炎日久,咽部黏膜瘀血肥厚,咽後壁濾泡累累者,療效尤佳。 肌肉注射後局部紅腫硬結:七厘散(劑量以患處大小而定)加白酒適量調為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換葯1次,連用5-7天。 輸液後靜脈炎:立即停止在局部輸液,然後取七厘散3克,加凡士林適量,調為軟膏,按患處面積大小塗敷患處,外用無菌紗布敷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連用5-7天。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取七厘散2份,凡士林8份,調勻成膏備用。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用七星皮膚針叩刺,以隱隱出血為度,然後將七厘膏均勻塗抹叩刺處,外敷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3-5天治療1 次,一般連續治療7-14次即可獲愈。 肱骨外上髁炎:取七厘散適量加白酒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外貼代溫灸膏,每日1換,7日為1療程,連用1-2個療程。

⑶ 七厘散能治帶狀皰疹嗎

七厘散可以治帶狀皰疹的。
七厘散具有化瘀消腫,止痛止血的功效,主要針對跌打損傷,血瘀疼痛,外傷後出血的各種病症。當身體出現跌打損傷以及外傷,可以通過口服七厘散、局部用葯等方法進行治療。
另外對於身體出現帶狀皰疹,也可以通過口服或者外用治療,減少感染,促進局部組織癒合。
兒童妻七厘散,主要針對兒童出現的發熱,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比如說小孩身體出現熱盛痰多的表現,伴有驚風、痰壅阻,可以考慮用小兒七厘散治療。

⑷ 求蛇盤瘡的治療方法

一、內治法: 1. 口服中葯湯劑 龍膽草 黃苓 山梔子 木通 澤瀉 柴胡 當歸 生地 甘草 板蘭根 大青葉 痛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葯、水煎,服早晚個1次,濕熱症者可服用龍膽瀉肝丸.忌食辛辣食物。 2. 口服阿昔洛韋片,2片/次,日4次。
二、外治法 1. 水皰未破者,用雄黃酒(雄黃5g、冰片0.5g、白酒100ml)振盪後直接塗於患處。 2. 水皰破後者,用四黃膏、青黛膏外塗。 3. 水皰不破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痛苦。4.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未破者用酞丁胺擦劑或爐甘洗劑 3-5次/日.

⑸ 我得了頓挫帶狀皰疹該怎麼治療呢

你好,帶狀皰疹又稱急性帶狀皰疹(AHZ),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

帶狀皰疹主要是牽拉神經的疼痛,用一些外用葯可以很好的止痛,如爐甘石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建議你去醫院打點滴,好得快一些,也沒什麼副作用,西葯慢而且貴,希望你早日康復。

⑹ 得了帶狀皰疹的後遺症怎麼治療

你好,如果患帶狀皰疹,疼痛異常者,可連敷帶服七厘散救急,每次1.2g,每日3次,一般1~2天疼痛即可減輕或消失。

⑺ 漳州有治療帶狀皰疹的中醫嗎。偏方

我和您一樣,現在真接受到這樣的痛苦!

我在醫院看了,醫生講起碼一個月!專

我把我的治療方法告屬訴您,強調我也不相信迷信!但是這個辦法的確很有效!

拿燈芯草揉成條狀,用火星離皮膚2CM左右慢慢烘烤!

我搞了三次就已經好了!

另外不要洗澡,不要搞破那個,那個流出來的水會促進面積增加的!

⑻ 七厘散能治帶狀皰疹嗎

採用七厘散,成人每日1次頓服1.2g,用溫開水或用蜂蜜水沖服,5天為一療程。
帶狀皰疹的臨床表現以紅斑、多數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綠豆大的皰疹、神經痛為特徵。本病呈自限性疾病,青年人全程一般為2~3周,老年體弱者為3~4周,對於一般患者以止痛、縮短病程和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
評價一種葯物對本病的治療效果亦是看此葯的止痛、縮短病程及控制感染功能優劣。口服七厘散大多在2~3天內緩解疼痛,水皰不再增加,第4天水皰干癟,第5天結痂。
愈後無瘢痕、具有療程短、療效高、見效快、鎮痛強、不良反應少等優點。與板藍根、阿昔洛韋及維生素B12等的療效相比,止痛時間、水皰乾涸、紅腫和皮疹消失時間要早2周左右。
與轉移因子相比,皮疹消退早1周。比地塞米松治療平均止痛時間早5~6天,且有服葯方便、價格低廉的優點。七厘散的不良反應尚未見有關資料報道。因此,筆者認為七厘散為治療帶狀皰疹較理想的葯物。

治療天數、止痛時間似與病期無關,治療為10天左右的病例多為老年人,可能與年老體弱、自身免疫力下降有關。

七厘散治療帶狀皰疹的機制未明,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七厘散為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沒葯、紅花、兒茶等葯組成,有活血、祛瘀、止痛、收斂作用,常用於跌打損傷、刀傷出血及外傷軟組織腫瘤。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用現代醫學手段對七厘散組成葯物進行分析。證實其有興奮呼吸、加速心搏、增加心臟收縮的作用,故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從而對皰疹病毒所致的帶狀皰疹治療有效。
推想七厘散因有增加機體免疫力、激活上皮細胞溶酶體的功能而具有抗病毒作用。

⑼ 媽媽得蛇盤瘡,已經有兩三天了,請問怎樣治療這個病嚴重嗎謝謝

「蛇盤瘡」醫學上又稱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非傳染性急性皮膚病,該病毒通常潛伏於脊神經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某些誘因作用下,可導致病毒活動,引起皮膚及神經症狀。中醫稱為「纏腰火丹」,「丹毒」,「串腰龍」,俗稱「蛇丹」,「蜘蛛瘡」。常突然發生,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成群聚集性小水皰,常伴神經痛;以皮膚紅斑,灼熱刺痛,簇集水皰為主要特徵。

主要特點:
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常伴有明顯神經痛。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發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傷、疲勞、惡性腫瘤或病後虛弱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達該神經所支配區域的皮膚內復制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生炎症、壞死,產生神經痛。本病癒後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會再發。
1、年幼年長都會發病,以成人多見且症狀較重;
2、四季皆能發病,以春秋季和潮濕天居多;
3、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皰疹,以軀干及面部最常見;
4、發病就伴有疼痛,皰疹結痂後部分患者還會延續疼痛;
5、水皰和皮損多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發生於身體一側,不超過軀體中線。

典型表現
發疹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納差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者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持續1~3天,亦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患處常首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 。
帶狀皰疹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神經痛為本病特徵之一,可在發病前或伴隨皮損出現,老年患者常較為劇烈。

帶狀皰疹家庭治療方法
保持感染區域干凈,乾燥並且盡量暴露於空氣(不用衣物覆蓋)。不要搔癢或弄破水皰。如果你因疼痛而無法入睡,試著用一條整潔干凈的彈力綳帶捆綁該區域。
在開頭的3或4天每隔幾小時試用冰塊冷敷10分鍾左右。接著在醋酸鋁裡面浸泡冷濕敷葯,醋酸鋁是一種非處方類葯物,有收斂劑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劑。
為了減輕神經方面的影響,粉碎兩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於兩大湯匙的消毒酒精裡面,接著把這種糊狀物每天三次塗抹於水皰表面。
為了緩解瘙癢,要你的葯師把78%的爐甘石洗劑,20%的消毒酒精,1%的苯酚和1%的薄荷醇混合。你可以連續地塗抹這種混合物直到水皰結痂。
其他治療瘙癢的方法包括經常服用維生素E,或者應用膠態燕麥片洗熱水浴來減輕疼痛。
帶狀皰疹的處方
1.注意休息,認真服葯、擦葯
2.如發現有眼部、面部或肢體活動不利等要及時再次就診。如有胃腸道或胸部的不適也應及時就診。
3.服用止痛葯物後2小時內應卧床,以免因頭昏而發生意外。
4.未生過水痘的小兒可能會受到傳染,因而要注意隔離患者,以免波及小兒。

病變部位的皮膚,有灼熱、刺痛感,數天後,會出現密集的小水泡,周圍皮膚發紅、病變部位如火燒灼一般疼痛。病情較嚴重的可見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症狀。帶狀皰疹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偶爾也有兩側同時發生的。一般發生於胸部,也有發生於面部沿著三叉神經分布的。發生面部的,有時會連累到眼睛,影響視力。一般2~3周後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數病人仍常有神經痛。
由於帶狀皰疹發病較急,疼痛較劇,且在發病之初不斷有新疹出現,真如龍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會感到恐懼。而且在民間還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即纏腰龍如果在腰上纏繞一圈就會死人,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本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損常沿某一周圍神經單側分布,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更不會圍成一圈。除常見於腰、腹部外,還可發生於胸部、四肢、頸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數嚴重者可發生帶狀皰疹性腦膜腦炎以及胃腸道或泌尿道帶狀皰疹。

中醫學認為本病因情志內傷,肝經氣郁生火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感毒邪而發病。
(1)熱盛證證見皮膚潮紅,皰壁緊張,疼痛劇烈,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小便黃,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治宜清瀉肝膽實火法,方選龍膽瀉肝湯化裁。亦可服用成葯龍膽瀉肝丸。
(2)濕盛證證見皮膚淡紅,皰壁鬆弛,疼痛較輕,納差或腹脹,大便溏,舌質淡,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治宜健脾除濕法。方選除濕胃苓湯化裁。
若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者,屬氣滯血瘀,治宜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法,方選柴胡疏肝飲化裁。
外用中葯可根據病情選用清熱解毒消腫或祛濕收干之葯水煎外敷,另外水皰未破者可用金黃散,水皰已破者可用四黃膏外塗。
此外,中醫針刺療法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對後遺神經痛亦有療效。
不論何種方法,帶狀皰疹的治療應掌握時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雲南白葯
用雲南白葯加食醋治療帶狀皰疹30例,療效顯著。方法:先用3%過氧化氫及滅菌生理鹽水沖洗帶狀皰疹區域,再用無菌針頭刺破水皰使皰內液體流出,並用棉簽將破潰的壞死組織輕輕擦去,直至露出新鮮組織且有少量滲血為止,然後用消毒的壓舌板將雲南白葯與食醋調成均勻的糊狀物塗於創面(厚約1mm),直至創面癒合。結果:治療30例,8~10d內創面均癒合。
甘草甜素
治療組38例,予甘草甜素8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滴,1次/d;對照組30例,肌注維生素B 1 100mg及維生素B 12 250μg,1次/d,口服病毒靈0.3g,3次/d,兩組均同時給予對症治療。結果:兩組均100%治癒,但止皰、結痂、治癒時間兩組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治療組明顯好於對照組。
板藍根注射液
用板藍根注射液治療帶狀皰疹,取得良好療效。方法:在皰疹局部進行常規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板藍根液4~6ml,維生素B 12 500μg,混合注射液。由皰疹周圍向內進行皮下注射,邊進針邊推葯,如果病灶較大,可在內部適量增加註射點,使葯液均勻地散布於病灶皮下,1次/d,3d為一療程。結果:20例患者治癒18例,顯效1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100%。
龍膽瀉肝丸,防風通聖丸
採用口服龍膽瀉肝丸9g,2次/d;防風通聖丸6g,2次/d。同時應用綜合皮膚治療儀(上海醫大皮膚病研究所與常州武進醫療用品廠聯合研製的SG901型皮膚治療儀)中紫外負氧離子,配合局部外用中葯酊劑(黃芩、梔子、川芎、蒲公英、野菊花、大黃、天花粉、甘草),照射治療0min,1次/d,10次為一療程。結果:治療28例,痊癒21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9%。
六神丸
含中葯牛黃、麝香、珍珠、蟾酥、雄黃、冰片、百草霜,具有消炎止痛,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之功。 對治療組內服六神丸30粒/d,分3次口服;同時取60粒研末用溫水調成糊狀塗擦皮損,4~6次/d;肌注聚肌胞2ml,1次/d。對照組內服病毒靈0.2g,3次/d;肌注維生素B 1 100mg,1次/d。結果:治療組的治癒、疼痛消失時間均優於對照組,且無後遺神經痛。
西瓜霜噴劑
依據皮損面積大小,取適量西瓜霜噴劑, 如患處皰疹未破潰,可用適量香油將葯粉調和成稀糊狀,塗敷3次/d;若皰疹已破潰,可將葯粉直接噴敷於皮損處,3次/d。1周為一療程。結果:30例全部治癒,有效率100%,用葯20min即可止痛,3~7天痊癒。
雙黃連粉針劑
用哈爾濱中葯二廠生產的雙黃連粉針劑3g加入NS500ml中靜脈滴注,1次/d,同時用雙黃連粉針劑1.2g加95%酒精100ml配成酊劑,用於外擦皮損及疼痛區域,4~5次/d,直至痊癒。結果:在止痛時間、皮疹乾涸時間、痊癒時間等方面均短於只使用西葯的對照組,是一種療效可靠、預後理想、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好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季德勝蛇葯片
用季德勝蛇葯片糊劑外用治療眼部帶狀皰疹23例,並與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21例作對照,方法:無環鳥苷0.5g靜脈滴注,青黴素800萬U+地塞米松10mg靜脈滴注,維生素B 1 100mg、維生素B 12 500μg肌注。外用季德勝蛇葯片粉糊劑塗患處,4~5次/d,次日早晨清洗干凈再重復上述方法。結果:在顯效時間、痊癒時間上,明顯優於對照組,證明蛇葯具有很好的消炎、消水腫及止痛作用,是治療帶狀皰疹的一味很好的中成葯。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多因肝氣郁結化火,脾經濕熱內蘊,外溢肌膚而成;或外感毒邪,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致。如能及時診治可大大縮短療程,若病情延誤,治療時間延長,愈後可留下後遺神經痛。上述中成葯取其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斂瘡生肌等功效,採用外敷、內服、內外兼用,或中西葯合用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快、治癒率高,既縮短了病程,又減少皰疹後神經痛,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