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青黛治療帶狀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青黛治療帶狀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3-13 06:19:55

1.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吃什麼葯

帶狀皰疹,治療的方法主要有3種:針灸,放血,湯葯,如果皮膚起泡了,可以在皰上還有周圍塗上抗病毒的葯物。有的人皰疹沒起來的時候疼,有的人是正起泡的時候疼,最最可怕的是皰疹的後遺痛,有的疼痛可以持續半年,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非常痛苦。選擇針刺、湯葯、放血是上佳之選。

究竟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的預後怎麼樣?

這里稍微說一下帶狀皰疹的預後。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壯實的人得的皰疹,皰壁緊張,皰大的愛好;老年人,皰疹小並且成片,顏色紫紅,這樣的不愛好,也不好治。還有看皰疹表面,如果皰疹頂部是凹陷的,或者是皰疹下面的皮膚是內陷這樣的預後都不好,就是不愛好。或者是局部拔罐放血後,皮膚結痂乾燥的預後好,結痂濕潤的不愛好。另外正常情況下皰疹即使破了,流水痊癒後也是不留瘢痕的,一但有瘢痕說明感染了,因此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把皰挑破,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同時也可以排火毒,但是一定要做好無菌操作,不要感染。

2.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好得快

外敷治療好的快。所謂外敷。就是用專治帶狀皰疹的葯膏外敷。這種膏葯外敷患部就能止疼,修復潰爛面拔毒生肌,剛患帶狀皰疹時接受治療,一般5之7天就可痊癒。患了帶狀皰疹要抓緊治療。不可拖延。

3. 雄黃15白礬15冰片3七葉一枝花15青黛15王不留行15共為細末治療帶狀皰疹效果會怎麼樣

這些葯物 有一定的清熱解毒的作用的外用有一定的作用的 這些葯物有一定的毒性的所以建議你最好是不要外用吧,這個帶狀皰疹是以一種病毒性的感染可以使用一些些中葯清熱解毒抗病毒的葯物是可以的

4. 面對又痛又癢的帶狀皰疹,中醫是如何「里應外合」進行治療的

帶狀皰疹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病毒性疾病,以前是老年人易患,現在是年輕人也會得這種病,其實這個病就是病毒侵犯了我們身體的神經,所以會非常疼痛,有的甚至會破潰流膿,其實這種病也有一些治療辦法,除了西醫上的葯物治療還有自身免疫力的提升,中醫治療這個病的效果也是不錯的,並且中醫對於這種帶狀皰疹治療效果也是可以去根的,在中醫上,這種帶狀皰疹叫做“纏腰火丹”,所謂火丹就是紅色的疹子,在感覺上,起帶狀皰疹是非常難受的。

當然,中醫上也是講究內外結合治療的,從外中醫會給患者進行一些針灸,用一些梅花針對皰疹的地方進行疏通排毒,從內呢,中醫會用一些雄黃散,還有青黛散,內服外治,這樣的治療方法更加得當,皰疹很快去自動平復掉,並且痛感也會微弱很多。

5. 治療帶狀皰疹的幾種偏方

您好, 在治療上,常規治療就是阿昔洛韋片、甲鈷胺、維生素B1和B12等葯物。而內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容寒濕邪氣侵蝕,肝經郁熱、脾虛濕蘊、氣滯血瘀所引起的,人體陰陽進一步失衡,就會促使後遺症神經痛的出現。對於帶狀皰疹後遺症的治療,應該從清熱解毒、疏濕散熱入手,以疏通筋絡,調和陰陽,驅邪扶正,使人體內部陰陽平衡為目的,從而達到徹底痊癒的療效。必要時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慢就會痊癒的。

6.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系由寒濕邪氣侵蝕,肝經郁熱、脾虛濕蘊、氣滯血瘀,而使皮膚表面出現紅疹或水皰並伴有劇烈疼痛。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民間俗稱「蛇丹」、「蜘蛛瘡」。 中醫有言:起病隱匿 濕為陰邪,其性濡潤,有來緩去遲。「其性靜兼,其德為濡」,此為濕邪。人體是其唯一自然宿主,當機體受濕邪入侵,邪氣實而真氣虛也,此時抵抗力下降,濕熱毒邪蘊結肌膚,濕可蘊熱,當這種寒濕邪氣侵犯人體時,人體會本能發生應答反應,調動人體陽氣驅除寒濕邪氣外出而出現皮膚損傷,促進本病發生。故,治此帶狀皰疹必先御體內濕邪。通過改變人體內環境使病毒無法生存而使疾病痊癒。御此疾病首推——傳統中草葯合劑 徐清宣堂帶狀皰疹膏 。其遵古繼志,盡醫方之妙極,有清熱解毒、祛濕散熱、消腫止痛、斂皰生肌之奇效,從而徹底治癒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帶狀皰疹作為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治療的方法有: 1、中葯治療 徐清宣堂帶狀皰疹膏 :針對病因治療選用,帶狀皰疹膏聚牛黃、血竭、麝香、冰片、大黃、黃柏、青黛、甘草等諸葯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凡肌體受濕邪入侵,而引發各類水痘帶狀皰疹,以此葯膏直接塗抹於患處,則可達到涼血止痛、祛濕散熱、斂皰生肌之功效。徐清宣堂帶狀皰疹膏,塗抹簡便,安全便捷,療效顯著,標本兼治。治療徹底,愈後無痕,使皮膚光潔如新。 2、物理治療 目前使用的物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紫外線、超短波、直線偏振光、遠紅外線、激光等。治療主要的作用是消炎止痛。 3、針灸拔罐 採用針灸拔罐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拔出體內的毒邪,驅除體內惡血,從而達到止痛治病的目的。 4、硬膜外腔注葯 硬膜外腔是介於黃韌帶和硬脊膜之間的潛在間隙,充滿了結締組織、血管、神經根和脂肪。注入葯物後可直接作用於急性帶狀皰疹病人受累的組織和神經,臨床可取得及時、滿意的止痛效果,並能縮短病程,促進急性帶狀皰疹的康復。 5、椎旁和神經根阻滯 通過在脊柱旁椎孔部位的神經根周圍注入治療葯物或者使用相應的神經節段阻滯也能用於急性帶狀皰疹的臨床治療,效果也同樣滿意,但要部位準確,臨床技術操作要求也較高,務必小心,嚴防並發症。 6、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即口服中西葯物、外用中葯物、神經根葯物阻滯、物理治療、外用止痛搽劑等。尤其對於帶狀皰疹的急性期,一般3-5次即可治癒,一般不會遺留後遺神經痛。

7. 帶狀皰疹如何徹底根除

帶狀皰疹的治療以止痛,縮短病程和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抗病毒葯物應早期足量使用,特別是50歲以上的患者有利於減輕神經痛,通常在發疹後48-72小時內開始給予抗病毒治療,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和阿昔洛韋均可以口服,療程為7-10天。止痛葯可以選用吲哚美辛,卡馬西平。營養神經葯物有維生素B1,維生素B12,普瑞巴林,甲鈷胺等。糖皮質激素一般可以小劑量短期用於老年患者和頭面部帶狀皰疹的患者。外用葯物如干擾素凝膠,噴昔洛韋軟膏,爐甘石洗劑等,水皰破潰後可以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8. 青黛如何治療帶狀皰疹

治療帶狀皰疹,以止痛,消炎,防止繼發感染,縮短治療的時間為原則.建議你中葯湯劑調理,中葯對於病毒有很好的作用,這一點是大大的優於西葯的.給你個偏方:外用仙人掌挑去刺,搗成糊(或者配合青黛粉和芒硝更佳)外敷患處

9. 怎樣用葯浴治療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於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水皰性皮膚病,相當於中醫所說的「纏腰火丹」、「蛇丹」、「串腰龍」。
本病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病前常見有局部皮膚灼熱和刺痛感,繼則皮膚潮紅,然後出現密集成簇的小米到黃豆大小的水皰,各自孤立,不相融合,皰壁緊張,四周有紅暈,沿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一般單側發疹,不呈對稱,好發於胸部、腹部、面部,亦可侵犯眼、鼻、口腔及陰部黏膜,伴有神經痛、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病程約2~3周,愈後一般不留瘢痕。
中醫認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外感熱毒之邪,或肝膽火盛,濕熱內蘊所致。
方一【組成】鮮韭菜根30克,全鮮地龍20克。
【用法】將上兩物洗凈共搗爛,加少量香油和勻,取汁置瓶內放陰涼處備用。用時外洗患處,每日洗2次。
【功用】解毒,散瘀,止痛。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地龍即蚯蚓,性味咸寒,功能通絡解毒。據現代臨床報道,用蚯蚓糖糊治療帶狀皰疹,能立即減輕疼痛,皰疹逐漸乾燥,一般5~8日痊癒。以此再配合散瘀行氣止痛的韭菜根,其效更佳。
方二【組成】鮮馬齒莧適量。
【用法】將馬齒莧洗凈切碎,搗爛取汁,敷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馬齒莧功能清熱解毒、散血消腫,主治瘡紅腫疼痛。故以馬齒莧作洗劑治療皮膚病在民間流傳較廣。
方三【組成】生地榆、馬齒莧各30克。
【用法】將上二物水煎,去渣取汁500毫升,待溫後外洗患處,每次15分鍾,每日2~4次。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地榆功能清熱涼血,有涼血解毒,定痛止癢及去皮膚風毒之效,與馬齒莧合用,解毒涼血,故頗適宜於纏蛇丹毒(帶狀皰疹)。
方四【組成】陳醋200毫升,生半夏9克。
【用法】先將生半夏研末,放入醋液中浸泡12小時後,取液外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消腫解毒。
【適應證】帶狀瘡疹。
【說明】半夏外用具有消癰腫作用。醋亦有解毒殺菌作用,能散瘀解毒,兩者合用,消腫解毒,相得益彰。
方五【組成】板藍根、土貝母、貫眾各30克,甘油100毫升,95%乙醇1 300毫升,水楊酸粉15克,香粉適量。
【用法】先將前三味葯加水2 000毫升,先武火煎煮全沸10分鍾,改文火熬煎至800毫升。過濾去渣取汁,再加水1 000毫升,文火煎至700毫升,去渣。兩汁混合煎至沸,移火待冷至約50℃,對入乙醇、水楊酸及甘油,快速攪拌,加入香粉,拌至呈淡黃色透明液體,裝瓶備用。用時,用棉球蘸葯液,塗洗皮損區。每日塗洗3或4次,直至皰疹干縮結痂脫落。若已潰有糜爛滲出者,則以擦劑50毫升對溫水300毫升,濕敷患處或洗後再濕敷。每日塗洗2或3次,直至痊癒。
【功用】清熱解毒,潤膚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板藍根功能清火解毒,涼血止血,葯理學研究亦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至於土貝母、貫眾等均有清熱解毒作用。
方六【組成】荊芥、防風、川椒、艾葉各10克,威靈仙、黃柏各12克,地膚子、苦參、馬齒莧、透骨草各2克。
【用法】上葯煎湯去渣,外洗患處,並可用葯液濕敷。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鍾,每劑可用3次。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荊芥、防風祛風燥濕,川椒、艾葉、威靈仙燥濕解毒,黃柏、苦參清熱燥濕,地膚子、透骨草祛風止癢,馬齒莧清熱解毒。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之功,故適用於帶狀皰疹。
方七【組成】金銀花、野菊花、風仙花各10克,白鮮皮12克,蛇床子15克,水楊酸5克,石炭酸2克,75 9,6醫用乙醇1 000毫升。
【用法】先將前五味葯浸入75%乙醇中浸泡5~7日,濾取上清液,加入水楊酸、石炭酸,攪拌均勻,封瓶備用。用時以醫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部。每日擦洗3~5次,至愈為度。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金銀花、野菊花均能清熱解毒,鳳仙花有祛風、活血、消腫的作用。白鮮皮、蛇床子則為祛風勝濕止癢的佳品。諸葯合用,消熱解毒、消炎止癢,故適用於帶狀皰疹因風濕熱三邪俱盛者。
方八【組成】雄黃45克,2%普魯卡因2毫升,75%乙醇35毫升。
【用法】先將雄黃研細,一並浸入75%乙醇中浸泡,拌勻,備用。使用時用干棉簽蘸葯液擦洗患部,干後再擦,每日塗洗數次。不需包紮。
【功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雄黃為硫化物類礦石,性味辛苦、溫、有毒,能燥濕殺蟲,為瘡家要葯。葯理學實驗亦證明,本品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方九【組成】青黛5克,野菊花30克,黃柏6克,冰片3克,生甘草2克。
【用法】先將黃柏、野菊花、甘草用開水50毫升浸泡24小時後,入冰片、青黛均研細末再加75%乙醇20毫升和勻,貯存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葯塗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青黛,有清熱解毒,清肝瀉火之效,主治小兒風熱驚癇、疳毒、丹熱癰瘡等。野菊花、黃柏則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冰片辛涼疏散毒邪,甘草調和諸葯。
方十【組成】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適量。
【用法】上葯共搗汁,塗洗患處,每日2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白花蛇舌草性味苦寒,功能清熱散瘀,消癰解毒。葯理學研究亦表明,本品有抗菌消炎作用。蒲公英性味苦辛,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方十一【組成】金銀花、烏梅肉各30克,生地黃、當歸各15克,黃柏、五倍子各9克。
【用法】將上葯用45%乙醇500毫升,浸泡24小時,加水煎至300毫升,經過高壓消毒備用。用紗布浸入葯液中,濕敷或溻洗患處,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烏梅功能消腫殺蟲,生地黃、當歸則有清熱養血活血之功,金銀花、黃柏清熱解毒燥濕,五倍子亦有消腫解毒的作用。諸葯合用,有清熱活血、解毒消腫功效。
方十二【組成】雄黃、枯礬各20克,大黃、川黃連、側柏葉各30克,冰片6克。
【用法】除冰片、雄黃外,余葯水煎30分鍾至葯汁300毫升去渣,加入雄黃、冰片充分混勻後,以不燙手為度,蘸葯液,塗洗患處。每日2或3次,每次30分鍾,5日為1個療程。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帶狀皰疹。
【說明】方中雄黃、枯礬功能燥濕解毒,大黃、黃連清熱解毒,冰片透散邪熱。至於側柏葉,善清血涼血,可搗爛敷火丹、散痄腮腫痛熱毒。現代葯理學實驗證實,其煎劑除有抑菌作用外,還能擴張血管,並有明顯的解痙止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