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帶狀皰疹酞丁安搽劑和阿昔洛韋乳膏能同時用嗎
可同時使用。
但是帶狀皰疹(飛蛇病)最好是內服中葯治療,否則容易出現後遺症。
2. 帶狀皰疹酞丁安搽劑和阿昔洛韋能同時用嗎
病情分析:您好,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可以口服阿昔洛韋,同時塗抹酞丁安搽劑治療。
意見建議:如果你說的是阿昔洛韋乳膏和酞丁安搽劑,二者用一樣外用就可以了。治療期間不要吃辛辣食物。
3. 帶狀皰疹擦劑是什麼葯
蘆甘石擦劑,我得帶狀皰疹用的就是它,又便宜又見效
4. 帶狀皰疹的整個過程
出現水泡變多,這是加重的跡象。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專皮膚病,中屬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
發病期間,患者會出現多種不適症狀,神經疼痛最明顯,使人寢食難安。如治療不當或體質虛弱諸多因素所致,會轉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少則年余,多則數年,患者將長期忍受痛苦折磨。
5.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好得快
外敷治療好的快。所謂外敷。就是用專治帶狀皰疹的葯膏外敷。這種膏葯外敷患部就能止疼,修復潰爛面拔毒生肌,剛患帶狀皰疹時接受治療,一般5之7天就可痊癒。患了帶狀皰疹要抓緊治療。不可拖延。
6. 帶狀皰疹破了用什麼消毒
帶狀皰疹(又稱纏腰火丹,蛇盤瘡,蛇丹,纏腰龍,蜘蛛瘡,蛇串瘡,火帶瘡,飛蛇,生蛇,蛇纏腰等)是由一種水痘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平時不發病,當免疫系統下降時(久病體虛、勞累、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誘因),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而引發帶狀皰疹。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患此病者,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或癢。輕者可以不痛,但有癢感,或只見紅斑而沒有明顯皰疹;重者疼痛明顯,坐卧不安,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進入帶狀皰疹後遺症期,留下反復的神經疼痛。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主要特點,就是劇烈的頑固性的疼痛,帶狀皰疹皮損消除恢復後疼痛仍持續,輕輕的觸摸即可產生劇烈難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發性閃電樣或撕裂樣疼痛,發作時常使患者寢食不安,大多數患者常常伴隨較明顯的持續性燒灼痛,為減輕衣服對身體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撐起來,整夜的睡不好覺.
治療: 建議用邱葯堂中醫祖傳膏葯外敷治療,通過膏葯外敷,可拔毒化淤,迅速阻截病毒蔓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阻滯的神經暢通,患處膏葯外敷將侵蝕神經上的皰疹病毒拔出,內服驅毒敗火膠囊幫助體內向外驅毒排毒,內服外貼,里外同治,修復疏通被破壞的神經,逐步減輕解除疼痛,使患者徹底康復,不留後遺症。一般患者用葯1-2療程可康復.
用爐甘石洗劑,既能防止水泡流出的水到處流,又能止癢殺菌,價格很便宜,2.5元一瓶。
另外我告訴你個快速治癒帶狀皰疹的偏方~~~!你試過後肯定要 感謝我的~!
用盆裝很燙的開水,拿毛巾浸濕後敷在水泡上,千萬別把水泡搞破,溫度越燙效果越好,當然要你能接受的溫度,別燙傷了,一天燙個三四次,每次幾分鍾。一般燙個兩三次水泡就焉了,而且不會長出新的來~!
你試試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長過帶狀皰疹,就跟嘴巴上火長的水泡一樣的,打針吃葯也是一個多月才好的 ,老家的表妹們也長了皰疹,她們都是用很熱的濕毛巾燙的,每天堅持兩三次,竟然一個星期就好了,沒有打針吃葯!!很神奇的!!
7. 復方醋酸氟輕松酊能治帶狀皰疹嗎
復方醋酸氟輕松酊 適用於神經性皮炎。對銀屑病也有一定療效。
8. 帶狀皰疹用什麼葯
治療方法:
㊀抗病毒:阿昔洛韋(ACV)口服0.2G,每日5次或靜滴。
㊁止痛:安乃近,吲哚美辛,強痛定,內扶容他林,萘普生等,對後遺症神
痛可使用多慮平,潘生丁,阿米替林和奮乃靜,無效時可行脊旁神經元阻滯。
㊂糖皮質激素:早期短程使用可減輕炎症及後遺症神經痛,適合老年及重疾患者。
㊃中醫中葯:以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為治,常用 「皰膚霜」 針對前期水泡狀態療效顯著;針對後遺症: 「皰酊」 是特別的除根良方;(優選此法)
局部療法:以乾燥,收斂 減少摩擦,防止繼發性感染為原則。如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酞丁安搽劑。眼部損害用皰酊或阿昔洛韋滴眼液,忌用皮質激素葯膏。其他亦可選用音頻電療,頻譜及紫外線照射,氦氖激光等。
9. 你好,你說的治帶狀皰疹的葯從哪裡買啊
治療概述
治療方式:葯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治療周期:約30天
治癒率:50%
常用葯品: 普瑞巴林膠囊 阿昔洛韋緩釋片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准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 —— 2000元)
帶狀皰疹西醫治療:
(一)治療
本病有自限性,治療原則為止痛,抗病毒,消炎,縮短病程,預防感染。
1.全身治療
(1)抗病毒葯物:盡早應用伐昔洛韋(萬乃洛韋),泛昔洛韋,這兩種前體葯比阿昔洛韋口服生物葯效率高,小劑量產生的血液中葯物濃度高,二者經口服所達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濃度所需時間均比通過靜脈點滴阿昔洛韋所需時間短,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有較強抗皰疹病毒作用,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干擾DNA合成,早期應用可減少新疹形成,抑制疼痛,制止病毒擴散,減少內臟損害發生,口服200mg,5次/d,連續1周,亦可用5mg/kg靜脈滴注,3次/d,持續5~10天,用阿糖腺苷,可干擾皰疹病毒DNA早期合成;口服15mg/(k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10天,其他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聚肌胞因價格低廉也可選用。
(2)止痛葯:可口服安痛定,氨基比林/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咖啡因(去痛片),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等,對嚴重後遺神經痛可給鹽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睡前頓服12.5 mg,每2~5天遞增12.5mg,三環抗抑鬱葯如多塞平(多慮平),丙米嗪等,嚴重者可作神經阻滯或椎旁神經封閉。
有報告,比較嚴重的神經痛亦可用神經阻滯療法,即用硬膜外先注入1%利多卡因3~5ml,然後再注入嗎啡復合液10~15ml(含嗎啡1~5mg),1次/d,亦可用氦氖激光作局部病點照射。
(3)干擾素(IFNα,γ)和人重組干擾素α-2b,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可酌情選用,它可直接抗病毒,增強免疫效應細胞的應答反應,人血丙種球蛋白(0.6~1mg/kg),麻疹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0.3~2ml,1次肌內注射),其他如轉移因子,胸腺素(胸腺肽)等均可有助於縮短病程。
(4)皮質類固醇激素:病情嚴重可早期使用,以減輕神經節炎症後的纖維化,減少神經痛,一般潑尼松30~40mg/d,療程7~14天,必須與抗病毒葯聯合使用。
2.局部治療
(1)復方鋅銅溶液(Dalibou液)或3%硼酸溶液作局部濕敷,外用3%~5%阿昔洛韋霜,1%噴昔洛韋霜,干擾素α-2b塗布劑,0.5%酞丁安搽劑等。
(2)眼部帶狀皰疹可用3%阿昔洛韋眼葯水,0.5%碘苷(皰疹凈)液,干擾素α眼葯水點眼,3~4次/d。
(3)物理療法:可用紫外線局部照射,音頻電療法和氦氖激光照射消炎止痛,縮短病程。
帶狀皰疹中醫治療:
(1)辨證用葯
①肝膽實熱型
【治法】法宜清熱利濕,解毒止痛。
【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芩,梔子,板藍根,大青葉,澤瀉,車前子,元胡,赤芍,生甘草,發於頭面者加菊花;發生於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黃;發於下肢者加牛膝;血皰者加丹皮,白茅根;口乾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乾燥者加大黃;皮疹繼發細菌感染者加雙花,公英;年老體弱者加黃芪。
②脾濕肺熱型
【治法】法宜健脾利濕,解毒止痛。
【方葯】除濕胃苓湯加減:茯苓,生白術,陳皮,厚朴,大青葉,生薏米,澤瀉,元胡,車前子,生甘草。
③氣滯血瘀型
【治法】法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兼清餘毒。
【方葯】活血散瘀湯加減:桃仁,紅花,雞血藤,鬼箭羽,元胡,川楝子,地龍,木香,陳皮,雙花藤,正氣尚盛者加川軍破瘀;年老體弱者加生黃芪,黨參扶正。
(2)外用治療:紅斑,小水皰時可用雄黃解毒散,化毒散混勻後與水調敷或用新鮮馬齒莧或白菜幫搗爛後混合調敷,糜爛破潰時可用硼酸雙黃連液(3%硼酸液2000m1加雙黃連0.6g)清理,濕敷,水紗條貼敷,結痂時用化毒散膏,黃連膏,後遺神經痛時可用黑色拔膏棍或脫色拔膏棍加濕化貼。
(3)單方成葯:急性期可用龍膽瀉肝丸加板藍根沖劑,亦可用除濕丸加舒肝丸;後遺神經痛時可用健脾舒肝丸加活血消炎丸。
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局部對症治療為主。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支溝,陽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關;腰以下病灶:三陰交,太沖,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損周圍(約離皰疹0.5~1寸處)。
夾脊穴位置:取與皮損相應之夾脊穴。
(二)治法
一般僅需取主穴,療效不明顯時酌加1~2個配穴,阿是穴針法:以1.5~2寸毫針,呈25度角朝皰疹方向斜刺,按皮損范圍,在周圍進4~8針,略加捻轉提插,有輕度得氣感即可,相應夾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針感循神經分布線路傳導,余穴均施提插捻轉瀉法,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運針1次,每日1~2次。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陽陵泉,俠溪。
配穴:支溝,太沖。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
(二)治法
應用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25毫瓦,激光針功率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針灸儀進行治療,依據症情選穴:凡皮損面積大,水皰多,感染為主而疼痛輕者,僅用主穴第一組,採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離為40~60毫米,照射密度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處照射5~10分鍾,以疼痛為主,皮損面積較局限,僅有紅色丘疹或皮疹已結痂者,則取主穴之第二組,以激光針灸儀照射,劇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別照射5分鍾,如果上皮損面積大而疼痛又劇烈者,則二組宜結合應用,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耳針】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點。
配穴:皮質下,內分泌,交感,腎上腺。
敏感點位置:指耳廓上,與病灶相應位壓痛明顯處。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據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側,採用捻轉手法,刺激宜強,持續運針2~3分鍾,留針1小時,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凈的墨汁和5克雄黃粉調勻,搽在患處周圍的邊緣上,每日一次。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葯液:維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雙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後,每側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損有滲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鋅軟膏。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脊柱兩側旁開2厘米之平行線;2,距病灶邊緣1厘米之環狀區。
(二)治法
取第一組作整體治療,第二組作局部治療,一般宜同時取,先依皮損所在部位和范圍,定平行線長度和環狀區大小,如在胸脅部,取相當於胸段長度;皮損在下肢,取腰骶段長度,然後,以較強手法叩刺平行線和環周線,皮膚針針尖方向與皮膚表面垂直,針尖接觸皮面應短暫(約每秒2次),針間距離0.5~1.0厘米左右,每條刺激線連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為艾炷灸,於阿是穴之二處(一處為先發之皰疹,一處為皰疹密集處)各置一麥粒大之艾炷,點燃後,覺灸痛即吹去未燃盡之艾炷,再以同樣的方法,延伸至 遠端皰疹密集處各灸一壯,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為艾卷灸,取純艾卷或葯艾卷,點燃一端後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種:一為用2支艾卷同時作廣泛性迴旋灸,以病人感覺灼燙但能耐受為度,灸治時間據皮損面積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約30分鍾,二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勻緩慢地向左右上下迴旋移動,應注意艾火宏壯,集中於皰疹頂部,以有灼熱麻蘇蘇的特殊感覺沿肋間隙或經脈循 行路線感傳為佳,三為「圍灸法」,用艾卷在病損處由中心向周圍圍灸,直灸至局部潮紅,患者自覺舒適,不知痛為度,通常需時30~40分鍾,上述三法,可任選用,每日1次,4~7次為一療程。
【火針】
(一)取穴
主穴:肺俞,膽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變在腰以上加支溝,在腰以下加陽陵泉。
阿是穴:皮損區周圍。
(二)治法
主穴均取,據病變部位加配穴,將針在酒精燈上燒灼,至針尖紅而發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則採用皰疹周圍圍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針孔清潔,勿用手抓撓。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選好體位,一般取坐位,然後充分暴露病灶區,用閃火法,先在皮損兩端吸拔,接著沿帶狀分布,將罐依次拔在皰疹密集簇擁之處,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選,但必須拔緊,如鬆弛不緊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數,按病灶范圍而定,以排滿為度,留罐約15分鍾,留罐期間,如罐內出現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後如有破潰者,外塗龍膽紫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黴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計療程,直至痊癒。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常規消毒皮損部位,用三棱針沿皰疹周圍轉劃一圈,以皮膚輕微出血為度,然後用毛筆或棉簽蘸雄黃酒少許,外塗於皰疹之上,每日3~5次,不計療程,雄黃酒泡製:雄黃少許研成細末,裝入瓶內,罐入酒水各半調和而成,老年或體虛病久者,同時服人參敗毒散,加黃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劑,早晚分服。
【燈火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內關,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陽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陰交,臀部取環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據皮損部位選取,主穴第一組用於胸脅腰背部皮損,第二組用於頭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燈心草一根,約3寸長,一端蘸植物油,點燃後迅速將燃著端接觸穴位的皮膚,一點即起,施灸處可出現綠豆大的水泡,不必處理,會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時,宜在原灸點之旁邊),4次為一療程。
二、預後
皮膚帶狀皰疹呈自限性,預後一般良好;愈後一般可獲得終身免疫,僅偶有復發,不過,若皰疹病損發生於某些特殊部位(例如角膜),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