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過哪六點,能夠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
現在的社會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從前許多不能被看好的病已經被醫生們成功的攻克了,但是現在依然還是有著我們無能為力的病症存在,就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癌症,和艾滋病。
艾滋病的起源艾滋病毒檢測是判斷你是否感染的最權威的方法。一般來說,要做兩次。有些人第一次查艾滋就覺得天塌下來了,這是不正確的。有時候醫學數據會蒙蔽我們的眼睛,等第二次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被感染,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檢查一定要保持冷靜,直到最後不要放棄希望。
② 請救救我~艾滋病初期症狀~恐艾者急求專家!!
去醫院檢查~!
③ 艾滋病初期症狀有那些
看看
點下。這。里。。
-
-
-
-
-
不同廠商和版本的BIOS,其密碼設置方法基本相同,現以 Phoenix-Award 6.0為例。在計算機啟動過程中,當屏幕下方出現「Press DEL to enter SETUP」提示時,立即按「Del」鍵進入CMOS設置程序。在主菜單中有兩項是用於設置密碼許可權,分別是:「Set Supervisor Password(設置超級用戶密碼)」和「Set User Password(設置用戶密碼)」。另外,在「Advanced BIOSFeatures」菜單的「Security Option(檢查密碼方式)」項目是用於設置密碼應用的類型,分別有兩項:「Setup」和「System」。通過密碼許可權和檢查密碼方式的設置,可以組合成六種密碼設置方案,但實際上只有四種方案是可行的。
方案一:「Security Option」設置為「Setup」,再設置「Set Supervisor Password」。這樣,開機進入CMOS設置程序時將要求輸入Supervisor Password密碼,但進入操作系統前不要求輸入密碼。此方案適合公共場合的計算機,如:學校機房、辦公室等。
方案二:「Security Option」設置為「Setup」,再設置「Set Supervisor Password」和「Set User Password」(採用兩個不同的密碼)。這樣,開機進入CMOS設置程序時將要求輸入Supervisor
④ 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狀,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狀都有哪些
潛伏期 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症狀和體征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現在認為是2-10年。
樓主您這是明顯的恐艾心理啊,如果要排除患病可能,恢復正常心情和生活的話。建議您檢測一下。您去網路搜(艾滋病後院)可以領取艾滋病檢測試紙,祝您健康!
⑤ 胳膊上起皰疹艾滋病嗎
不要復相信症狀,很多朋友懷疑感染了制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狀有關,的確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後會出現急性症狀,出現急性症狀的條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這種病例實際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狀幾乎沒有特異性,和我們平時可能得的病沒什麼兩樣。從醫學的角度講,症狀並不能作為判定是否感染的標准。恐艾者幾乎人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症狀,但最後的結果是99%以上都沒事,這足以說明症狀並不可信。通常現在一般常用的檢測方法多為:在家先自我進行自測,包括血檢及唾檢兩種,TM及JD上都有,美國進口的aware唾檢試紙反應是最好的,無創無痛,准確率高;或者直接去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醫院進行實名登記抽血檢測也可!
你過了窗口期檢測為陰性就可以徹底排除啦!不需要有太大心裡負擔。要相信科學檢測結果,也要相信自己身體。祝早日脫恐。
⑥ 這些症狀是不是艾滋病初期症狀
愛滋病的症狀和診斷
)、艾滋病的國際診斷標准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沒有任何症狀。此後,7至8年內將有50%人發展為艾滋病。
一、 艾滋病的國際診斷標准
艾滋病的診斷標准國際上常用的有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分類和Walter Reed的分類。其最主要的條件是卡波氏肉瘤和機會性感染。實驗診斷為CD4細胞下降和艾滋病毒抗體陽性。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於1991年11月發布公告稱:自1992年4月11日發布公告稱:自1992年4月開始,採用新的艾滋病診斷標准——特別強調CD4細胞數,指出「凡CD4細胞數低於200/微升者,不論有無症狀,均被認定為艾滋病人」。此定義簡單、明確,但尚未成為國際公認標准。
2)、中國艾滋病的診斷標准
中國目前艾滋病的診斷標準是:血液檢查艾滋病抗體陽性,又具有下述症狀中任何一項者,可確診為艾滋病人。
1、 近期內(3至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發熱達38攝氏度。
2、 近期內(3至6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腹瀉(每日達3至5次)一個月以上。
3、 卡氏肺囊蟲肺炎。
4、 卡波氏肉瘤。
5、 明顯的真菌或其他機會性感染。
3)、艾滋病的臨床分期
1、 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沒有任何症狀。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數天至3個月後,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樣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樣症狀:發熱、賽戰、關節疼、肌肉痛、嘔吐、腹瀉、喉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後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現艾滋病毒抗體。最長約半年後出現抗體。
2、 無症狀感染期
在急性期後,沒有臨床症狀,為無症狀的健康人,但體內有艾滋病毒,又稱為艾滋病潛伏期。此後,8年內將有50%的人發展為艾滋病。有報告稱,1至7年內從感染病毒到發病,其比例依次為1.5%,5%,10%,15%,25%,30%和40%。兒童艾滋病潛伏期短,平均為12個月。這時用很敏感的方法檢測艾滋病感染者漿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預測5年內發病的機率。
3、 艾滋病前期
無症狀感染期之後,出現明顯的與艾滋病有關的症狀和體征,有人稱之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也有人稱之為持續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現在:持續性的淋巴腺腫大,開始於頸部,其次為腋、腹股溝淋巴結等。一般少有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者。體重減輕10%以上。周期性發熱(38攝氏度左右),常持續數月。夜間盜汗。發生單純皰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屬真菌類)等各種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於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腫瘤等極易發生。病變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臟、腎臟、眼、關節、皮膚等等。已發生機會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為9個月。
肺部病變 約半數的艾滋病患者是以肺部症狀為初期表現的。最常見的是卡氏肺囊蟲肺炎。患者表現為持續性咳嗽等。此外,還會發生巨細胞病毒性肺炎、結核桿菌肺炎、細菌性肺炎、肺卡波氏肉瘤等等。
皮膚病變 皮膚病變可能直接由艾滋病毒引起,也可能由於免疫缺陷所導致的機會性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黴菌性、原蟲性感染甚為常見,皮膚表徵變化多端,而其復雜性恰有助於艾滋病的診斷。常表現為皮膚癬菌症、皮下結節、尖銳溫疣、局部性蜂窩組織炎、潰瘍、嚴重的帶狀皰疹。35%的艾滋病人有卡波氏肉瘤,表現在皮膚上為棕色或藍色皮膚斑,在肺、淋巴結及內臟也有卡波氏肉瘤。患卡波氏肉瘤者平均存活期為2年。另外,艾滋病人發生淋巴瘤的危險性較正常人高100倍。
口腔病變 口腔病變在艾滋病及艾滋病前期時常發生。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卡波氏肉瘤、淋巴瘤最為常見。
消化系統病變 消化系統為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的常見部位。侵害胃腸道的病原為阿米巴、隱孢子球蟲(此兩種屬寄生蟲類);白色念珠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此兩種屬細菌類);巨細胞病毒等,表現為較嚴重的腹瀉,有的類似霍亂。長期持續發病,可因衰竭而死亡。感染所致的肛門慢性潰瘍,可視為艾滋病的特徵之一。
神經系統病變 90%的艾滋病人在不同病理時期有神經系統症狀。其中艾滋病腦炎是由艾滋病毒侵入神經組織引起的,特點是進行性的認識能力受損,25%~50~的病人伴有運動及行為異常。腦病發生後從嚴重痴呆到死亡不超過6個月。巨細胞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弓形體感染、梅毒感染等等,都會造成腦炎。其他社經系統病變還有腦腫瘤、腦出血、腦梗塞、帶狀皰疹性神經根炎等。
心血管系統病變 艾滋病毒、巨細胞病毒、鏈球菌、結核菌、皰疹病毒感染及卡波氏肉瘤都可引起腦血管病變。各種機會性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更為多見。有報告稱:1982至1986年,經屍體解剖的71例艾滋病病例中,竟有37例患心肌炎。
內分泌系統病變 見有胞腺、腦下垂體、甲狀腺、胰腺、腎上腺等方面的病變。睾丸病變可使精子生成減少或缺乏。若發生在早期,還可見睾丸萎縮現象,而使性慾減退。艾滋病的內分泌病變並非罕見,可有兩種以上並發。
腎臟病變 約10%~30%的艾滋病人有腎機能障礙,最常見者為腎小管壞死,早期為蛋白尿,晚期為尿毒症終末期腎病變。
眼科病變 症狀輕微者可能僅有結膜炎,嚴重者會喪失視力。並可發生惡性腫瘤。
⑦ 恐艾症有哪些症狀呢
患者主要表現為對艾滋病,或自己可能患有艾滋病,感到異乎尋常的緊張和害怕,且伴有迴避傾向。
典型症狀
局限於特定恐懼客體或情景(艾滋病)的焦慮;
患者對艾滋病,或自己可能患有艾滋病,存在異乎尋常的焦慮和恐懼不安感,大多數患者能認識到這些害怕是過分的、不合理的,但依然無法控制這種恐懼感;
對恐懼對象(艾滋病)的迴避;
為了減輕焦慮,患者會盡一切可能採取迴避行為,如會迴避與他人進行肢體接觸等。
伴隨症狀
軀體症狀
患者可能伴有臉紅、氣急、心慌、惡心、無力,甚至暈厥等症狀。
強迫症狀
患者可能伴有反復清潔雙手,或物品,或反復至醫療機構進行檢查等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
當患者對艾滋病的恐懼、焦慮,持續影響其社會功能時,應當及時就醫。目前國內無特定恐懼症的治療指南,症狀輕微的患者較少進行治療或採用心理治療,症狀嚴重或有其他共病者,需專科就診。
就診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相關檢查
精神檢查
由有資質的精神科醫生進行,詳細考察患者的病程、主要症狀、嚴重程度等,根據相關診斷標准(ICD-10或DSM-5等)進行診斷。
ICD-10診斷標准
確診特定恐懼症必須符合以下三條:
患者的心理或自主神經症狀,必須是焦慮的原發表現,而不是繼發於妄想,或強迫思維等其他症狀;
患者的焦慮,必須局限於面對特定的恐懼物體,或情景時;
患者盡一切可能對恐懼情景加以迴避。
DSM-5診斷標准
確診特定恐懼症必須符合:
患者對於特定的事物或情景(如:飛行、高處、動物、接受注射、看見血液)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註:兒童的害怕或焦慮,也可能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或依戀他人);
讓患者恐懼的事物或情境,幾乎總是能夠立即引發患者害怕或焦慮;
患者會對恐懼的事物或情境,主動地迴避,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
患者的這種害怕或焦慮,與其恐懼的特定事物或情境的實際危險,並不相稱;
患者的害怕、焦慮或迴避症狀,通常持續至少6個月;
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引起患者極大的痛苦,或導致其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患者的症狀,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來更好地解釋,這些症狀包括驚恐,或其他功能喪失、強迫思維、離開家或離開依戀者,社交等所致的害怕、焦慮和迴避。
⑧ 請問有在疾控中心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嗎如果有的話我應當是全國第一個,我恨他們那些不專業的采血人員
沒事的,別擔心,我跟你差不多,也是對這個過度小心,這是性格引起的,前幾天我去省疾控中心打疫苗的時候遇到一個樣子有點可怕的人,就是在走廊里經過,也沒怎麼樣,我就胡思亂想了好久,想著他會不會有傳染病啊什麼的,主要是我們都對這個太恐了,其實到最後時間久了就會證明沒事的。我以前也因為害怕抽血的時候感染去檢查過,但我的經驗和感受告訴我,其實這不是身體問題,是心理問題,是對健康過分關注。我去看過心理醫生,心理測試的結果表明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活在這個社會,本來就有很多風險,也許是我們還沒來得及長大就面對了社會的壓力,殘酷和危險,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神經也會變緊張,把其他一些壓力轉移到這上面了,曾經我也像你一樣恐懼,以為沒辦法過來了,但最後放了個假就全好了,那些事也都差不多忘了,過去了之後才會發現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恐怖。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如果實在受不了也去看看心理醫生吧,有一些葯物是可以對思想有幫助的,我以前也特別拒絕吃葯,我以為只有神經病才吃葯呢,最後發現其實也是會有點用的。我覺得最好不要再上網查關於艾的什麼消息或知識,也不要再去檢測,因為那隻是會更加加深你對這件事物的記憶和印象,而它對你來說是痛苦。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當作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然後稀里糊塗的往前走,不要什麼事都想那麼清楚。我問你,假如在過了好多好多年以後,我們都得面對死亡,你是願意突發病很快死亡呢還是願意背著病慢慢死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願意受折磨的,心理也是一樣,我們總喜歡為未來擔心,假如有個什麼災難,你是願意它突然降臨呢還是願意知道它要來慢慢恐懼的等著它呢?我說這個沒有別的意思,你別又亂想,你肯定沒事,我只是想說明一個道理,難得糊塗,你就想著,什麼都不想,悶著頭稀里糊塗往前走,走到前面了再回頭一看,就覺得什麼都不是問題了,先走走試試再說。。。
⑨ 急!!我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啊這個是不是潛伏期症狀我該怎麼辦
·1、一般性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在三個月之內可達 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風、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粘膜損害
彌漫性丘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由於目前對病毒感染性疾病沒有特效的治療葯物,所以對AIDS也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加之,HIV病毒核酸與宿主染色體DNA整合,利用宿主細胞進行復制,給葯物治療帶來了困難。HIV感染的早期治療十分重要。通過治療可減緩免疫功能的衰退。HIV感染者患結核、細菌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蟲肺炎的危險性增加,進行早期預防十分重要。
一、 支持療法、盡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進行性消耗。
二、 免疫調節劑治療:
(一)白細胞介素2(IL-2):提高機體對HIV感染細胞的MHC限制的細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殺傷細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的活性。
(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增加循環中性粒細胞,提高機體的抗感染能力。
(三)靈桿菌素:激活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調整機體內部環境與功能,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刺激機體產生體液抗體,使白細胞總數增加,吞噬功能加強,激活機體防禦系統抗禦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襲。
(四)干擾素(IFN):α-干擾素(IFN-α),對部分病人可略提高CD4+T細胞,40%Kaposis肉瘤患者有瘤體消退;②β-干擾素(IFN-β):靜脈給葯效果與IFN-α類似,但皮下注射,抗Kaposis肉瘤作用較弱;③γ-干擾素(IFN-γ)提高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活性,抗弓形體等條件性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
三、 抗病毒制劑:
(一) 抑制HIV與宿主細胞結合及穿入的葯物:可溶性rsCD4能與HIV結合,占據CD4結合部位,使HIVgp120不能與CD4T淋巴細胞上的CD4結合,不能穿入感染CD4T淋巴細胞。
劑量:rsCD4臨床試驗30mg/日,肌注或靜注,連續28天。
(二) 抑制HIV逆轉錄酶(RT)的葯物:通過抑制逆轉錄酶,阻斷HIV復制。效果較好的葯物有:疊氮胸苷、雙脫氧胞苷。
開心 .
⑩ 感染艾滋病多久後身體才會出現反應,主要是什麼反應
由於其抗體的形成時間在每個個體是不完全一樣的,准確率不是百分之百的。建議你三個月或者內是6個月在3個月的時候容再檢查一下,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排除了。艾滋病毒感染後去疾控中檢測的結果是一樣的,艾滋病一般15天就可以檢查了,如果怕漏檢的話,最好心復查,或者上J~D買個試紙條愛衛自己測,如果結果是陰性就可以放心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初期,大約50%~70%的感染者會出現急性期症狀。通常發生在感染後的1~2周,出現發熱、咽痛、頭痛、腹瀉、疲乏無力等症狀,這些症狀和一般感冒發燒無太大區別。,持續2~4周左右,可自行好轉,進入艾滋病的潛伏期。 單憑症狀很難確定排除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 艾滋病的窗口期是14-90天,你已經檢測了幾次艾滋病抗體是陰性,感染的可能性較小,90天後再檢查一次,如果均是陰性,可以排除感染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