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做蕁麻疹一般是由什麼引起的會傳染嗎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團。
由各種自身免疫系統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一般由自身過敏的食物或者接觸物品引起
不會傳染
需要自己尋找過敏原
② 蕁麻疹會傳染嗎如何傳染的
蕁麻疹不會傳染,但是會遺傳。
蕁麻疹的發病的根本原因是遺傳過敏性體質,導致腸道功能障礙和皮膚屏障功能缺陷,免疫應答偏向於TH2免疫,IgE增高,就會出現過敏原,加上其它原因如環境污染、病原體侵入導致微生物定殖進而造成人體的超敏反應,最終誘發蕁麻疹久治不愈。
蕁麻疹的治療中,大家也最關注的是皮膚表面的病變,我們來看一下過敏體質人群皮膚屏障受到了哪些破壞?
1、皮膚第一大功能就是防止外界化學物質及微生物入侵;(屏障破壞後:直接導致感染、蕁麻疹等反復發生。
2、皮膚第二大功能就是防止皮膚深層的水分丟失;(屏障破壞後:直接導致皮膚暫時性的水腫性隆起,瘙癢增加,如果輕輕刮擦患處皮膚,毛細血管會破裂滲血,在皮膚表面留下一道凸起的紅色劃痕。)
人體免疫功能的改變
一、蕁麻疹的患者免疫學異常:TH1和TH2細胞功能明顯失衡,蕁麻疹急性期TH2類細胞反應過強,而蕁麻疹慢性期則是TH1細胞因子過度表達。TH17及分泌IL-10等細胞因子的調節T細胞功能也存在異常。
二、變態反應過程
80%的蕁麻疹患者血清總IgE升高,存在對食物以及吸入性過敏原等有明顯的過敏反應。
蕁麻疹的發病過程及特點
1. 兒童、青壯年和成人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蕁麻疹。皮疹形狀不規則,呈條狀或者團狀,並高出皮膚表面,為紅色或粉紅色;非常癢,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皮疹會在身體的各部位循環出現,大小不等,還可能融合。急性蕁麻疹起病急,大多持續半小時或者數小時消退,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24小時內,皮疹會變換位置或者消退。反復發作超過6周以上的是慢性蕁麻疹。
2. 勞累導致的機體自身防禦機能減弱的人
體內的過敏毒素,及體外的過敏原。很容易激活,體內相應的過敏性抗體。使體內,某些生物活動性物質。從細胞內釋放出來。這些物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引起蕁麻疹的一系列症狀。
如何治療蕁麻疹呢?
第一、葯物口服抗組織胺來控制病情,控制過敏反應的發生。蕁麻疹患者在進行葯物治療以前,需要做一些實驗室檢查,了解機體感染和免疫狀況,以便對症治療。
第二、消除外在致病因子。引起蕁麻疹的內在致病因子,就是平時所說的過敏性體質。但是,機體要發生過敏反應,必須有外在致病因子起作用。常見的外在致病因子有:各種微生物感染,一些物理性和化學性物質(包括太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寒冷、炎熱、空氣中的花粉、動物羽毛、化學纖維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的葯物和食物。
第三、蕁麻疹最核心的治療就是全身抗過敏免疫調節,調整過敏體質。過敏嚴重時可配合抗過敏葯物進行緩解,近年來研究表明免疫調節劑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改善過敏體質,調整機體免疫力新發現。人體的免疫細胞可分為Th1和Th2,當過敏原與身體接觸時,免疫耐受功能異常,導致Th2細胞過度活化,過敏抗體IgE分泌增加,致使下游免疫細胞產生大量細胞激素如組胺、白三烯等,從而出現過敏現象如蕁麻疹等症狀,但如果腸道內有足夠的抗過敏益生菌,就能夠刺激腸道壁上的樹突狀細胞分泌白介素-12(IL-12),就能夠針對過敏上游源頭透過對免疫輔助T細胞的調控,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降低IgE從而降低反應過度的Th2免疫反應的方法達到有效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過敏體質。
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通過活菌腸道定殖,對抗腸道內致病微生物,改善腸道內環境,強大黏膜、皮膚的自身抵抗能力,通過減少對抗血清中過多的IgE致敏抗體,直接抵制免疫IgE來源,進而控制免疫變態反應的發生,有效協助免疫B細胞來很好的調控人體防禦機能,讓人體恢復固有的認知才不會再發生過敏了。
第四、調整飲食,作息規律。飲食調整,避免假性過敏原的飲食,適當補充維他命D6。養成規律的作息生活習慣,適當釋放生活壓力。蕁麻疹發作時可以使用止癢葯水、冷水淋浴,或是冷敷也可緩解。(冷因性病人除外。)
③ 蕁麻疹到底會傳染嗎
蕁麻疹來本身是沒有傳染源性的,急性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因此這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不會傳染。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蕁麻疹,兒童蕁麻疹,兒童蕁麻疹不傳染,兒童蕁麻疹的特點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不同年齡的蕁麻疹原因不一樣,雖然很多蕁麻疹有遺傳的可能,但數率不是很高,因此慢性蕁麻疹女性患者最好是在治癒後再受孕。
通過專家對蕁麻疹傳染嗎問題的解答,相信大家都了解了,雖說不會傳染,但是蕁麻疹帶來人們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給予及時治療。
④ 蕁麻疹會傳染嗎
不會。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版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權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簡單地說就是一種皮膚過敏,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
預防蕁麻疹,首先要注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切忌嗜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此外最好也要少食海鮮類食物。其次,對於易感人群,應避免接觸花粉類物質。最後,要注意休息,防止免疫系統出現紊亂。
(4)由風引起的蕁麻疹傳染嗎擴展閱讀:
誘發蕁麻疹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復雜。急性蕁麻疹過敏原相對容易確定。相關過敏原包括食物因素,如魚蝦蛋類、調味品、添加劑等;生物因素,如花粉、灰塵、動物皮屑、昆蟲叮咬等;
化學因素,如青黴素、嗎啡、化妝品等;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機械等物理刺激;以及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均可能引起蕁麻疹。
相比之下,慢性蕁麻疹病因更復雜,過敏原「深藏不露」,找不到明確病因。此外,還有一部分慢性蕁麻疹並非過敏原所致,可能與免疫失衡有關。
⑤ 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會傳染嗎
蕁麻疹是由外界刺激、疾病和免疫引起的皮膚損傷。一般來說,慢性蕁麻疹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過敏原可以通過血液測試發現,也可以通過記錄飲食日記從生活細節中發現。引起蕁麻疹的一些常見因素包括食物因素,包括一些動物蛋白,如魚蝦、海鮮、肉類、螃蟹和貝類、牛奶和雞蛋,以及一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煙熏、西紅柿和大蒜,以及一些食品調味品和添加劑,一些可以作為突變體引起過敏反應,可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
飲食應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多吃蔬菜和水果。有明確食物過敏原的患者應避免食用此類食物。腹痛患者應避免吃粗糙、帶殼和硬的食物,以避免加劇腹痛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瀉時不應吃纖維素含量高、潤腸排便的食物,如芹菜和香蕉。飲食應溫暖,避免油膩和寒冷的食物。避免辛辣和腥味食物。
⑥ 蕁麻疹傳染嗎
蕁麻疹俗稱風團,這種皮膚病起紅色的疙瘩,來有形,去無蹤;有的人只要在皮膚上撓一下,立馬有紅色的條條,癢得讓人難受;有的人一激動或運動後就全身起風團;還有的人見冷水或冬天發,有的人在熱天發疹;有的人雖忌口很謹慎,可是還是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甚至吃飯、睡覺都受到影響。
引發蕁麻疹的內在因素主要是免疫功能異常和遺傳過敏體質與蕁麻疹的發病關系密切。研究表明一些存在基因缺陷的患者更易得蕁麻疹,如遺傳過敏體質者對於外界的致敏因素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因過敏引發蕁麻疹。一些免疫功能異常的患者,對於外來物質的識別能力下降,會把一些平時不過敏的物質當成過敏物,引發過敏反應導致蕁麻疹。
外在因素也是誘發蕁麻疹的重要原因,很多蕁麻疹是由食物或葯物引起的。食物中以魚、蝦、蟹等動物性食物最常見,還有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大蒜等。
身體有4個症狀,說明蕁麻疹已經降臨,這些反應包括:
1)風團為境界清楚的呈鮮紅色和蒼白色的水腫性損害;
2)大小不等,呈圓形、環形或向周圍擴散形成不規則形,可融合成片;
3)驟然發生,一般在1~24h內消退,反復發作,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4)伴有劇烈瘙癢或燒灼感;
如果得了蕁麻疹,應該怎麼辦?
1、首先找到致敏原。首先應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把它除去。
2、傳統抗過敏葯物治療。
(1)抗組胺葯物:抗組胺葯物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
(2)擬交感神經葯物:主要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高血壓患者應慎用。
(3)抗乙醯膽鹼葯: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和莨菪礆。主要是緩解患者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3、免疫抗過敏治療:蕁麻疹多屬於I型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叫IgE介導型過敏反應),病因比較復雜一般都會由急性蕁麻疹轉變成慢性蕁麻疹而長期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體治療方法就是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補充欣、敏、康益生菌,調節免疫系統的同時,還可修復受損細胞,讓細胞營養得到恢復,從而可抵抗外界過敏原,增強耐受性,平衡機體免疫力,讓過敏體質得以改善,蕁麻疹不再發作。
做好4件事蕁麻疹繞道走!
1、一般人對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忙用手去抓,可是你有可能不了解,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有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飲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應用緩瀉葯物及肥皂水灌腸。室內禁止放花卉及噴灑殺蟲劑,防止花粉及化學物質再次致敏。
⑦ 蕁麻疹有傳染性嗎
沒有,蕁麻疹是抄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襲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病因復雜,如食物、葯物、感染、環境、系統性疾病等等,與過敏有關,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瘙癢性皮損即風團,發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後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