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病歷內容包括哪些
現病史:記述患者病後的全過程,即發生、發展、演變和診治經過。
①起病情況與患病的時間。患病時間:從起病到就診的時間。(年、小時)
②主要症狀的特點:主要症狀出現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和程度,緩解或加劇的因素。
③病因與誘因:病因—如外傷、中毒、感染等。誘因—如氣候變化、環境變化、情緒等。
④病情的發展與演變:包括患病過程中主要症狀的變化或新症狀的出現。
⑤伴隨病狀:主要症狀的基礎上又同時出現一系列其他症狀。陰性症狀——按一般規律在某一疾病應該出現的伴隨症狀而實際上沒出現。
⑦病程中的一般情況:如病後的精神、體力狀態,食慾、睡眠、大小便。
主要作用:
(1)、醫療:病歷既是確定診斷、進行治療、落實預防措施的資料,又是醫務人員診治疾病水平評估的依據,也是患者再次患病時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參考資料。
(2)、教學:病歷是教學的寶貴資料,是最生動的教材。通過病歷的書寫與閱讀,可以使所學的醫學理論和醫療實踐密切結合起來,鞏固所學知識,開闊視野,培養醫務人員和醫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嚴謹的醫療作風。
(3)、科研:病歷是臨床研究的主要素材。通過臨床病歷總結分析,尋求疾病發生、發展、治療轉歸的客觀規律及內在聯系,研究臨床治療、預防措施與疾病、康復的關系,發現篩選新的醫療技術和葯物,推動醫學不斷發展。
(4)、醫院管理:大量的病歷資料分析可以客觀地反映出醫院工作狀況、技術素質、醫療質量、管理措施、醫德醫風等醫院管理水平。病歷中的許多素材是國家衛生統計的重要指標。
(5)、防病:通過對病歷的分類統計和分析,可以了解臨床醫務人員貫徹「三級預防」原則,防病防殘措施的落實情況及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與發展情況,為控制和落實預防措施、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提供依據。
(6)、法律:病歷是處理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因此,病歷是有效地保護患者和醫務人員合法權益的重要文件。
B. 孩子兩周前得了皰疹咽頰炎,已經完全好了 這兩天口腔上顎有兩個紅點,不影響食慾,精神狀態很好,不發燒
你這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的緣故,一般都是由於病毒引起在繼發細菌感染,一定要及時治療。我的建議是,你應該吃一些消炎的葯物同時吃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葯如板藍根,還要注意清淡飲食。
C. 手足口病的剛發症狀是怎樣的請詳細告知吧
手足口病剛發症狀: 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手足口病對嬰幼兒普遍易感。注意預防,疾控專家建議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托幼機構和家長發現可疑患兒,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及時採取控制措施。
D. 我兒子一周歲了,嘴裡喉嚨上,舌頭,牙齦上有皰疹,已經破了,身體其它部位都沒有皰疹(現在也沒有),門
指導意見: 這個一般就是有一些炎症的現像,可以吃一些消炎葯,如阿莫西林這些,就會好的。
E. 手足口病臨床分為那兩類病例
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還不愛吃東西,嗓子眼還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8度左右),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檢查口腔時,可發現咽部黏膜上有多發皰疹,手足等遠端部位也出現丘疹或皰疹,一般有米粒或綠豆樣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紅暈,無明顯瘙癢感
一般情況下,患者病癒7-10天後皰疹癒合,不結痂,不留瘢痕。但有極少數患者可並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手足口病的3大特點
愛攻擊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擊對象是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歲嬰幼兒為主。染上該病後,孩子一般會持續發熱,熱程為2-7天不等。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幾天後,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會出皮疹。
可經多種途徑傳染
手足口病容易傳染,病菌主要通過口腔進入腸道,傳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氣、臟手、玩具等。另外小孩喜歡舔手,或者嘗嘗這個摸摸那個,臉對臉親密說話,所以小孩之間打個噴嚏就會被傳染。
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合並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人,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目前手足口病還沒有預防疫苗。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平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F. 你好,我的寶寶三天前得了病毒性皰疹性,全部在嘴巴里,掛了水現在不發熱了,也可以吃東西了,就是今天晚
皰疹是感染病毒引起的。 禁酒,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有助於疾病的康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及牛奶、雞蛋等。不吃油炸燒烤辛辣上火的東西並且平日多喝溫開水等。帶狀皰疹主要是神經性疼痛。
G. 超聲波洗牙病例 書寫
口腔科病歷書寫要求
(一)病史
病案記錄一般要求,已詳見一般病歷及普通外科病歷,但須注意以下各項:
1.兒童時期的營養狀及有關不良習慣。
2.口腔衛生情況、疾病史、手術史及治療經過。
3.家族史 詢問患者直系親屬中是否有人患過癌、糖尿病、結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二)體格檢查
應詳述專科檢查,即口腔及頜面部情況,應分述:
1.牙齒
(1)牙齒部位的記錄符號 以十字形線條將上下左右四區的牙齒,依照牙位排列順序,自前至後,用數字代表,分別記載於各區內。恆牙用阿拉伯數字代表,乳牙用羅馬數字代表。見下表。
(2)形態、數目、色澤及位置
注意牙齒形態、大小,有無畸形,有無缺牙及多生牙;色澤是否正常;有無擁擠、稀疏、錯位、傾斜、阻生等情況。
(3)松動度
正常生理性松動度不計度數,大於生理性松動度而不超過1mm者為Ⅰ°,松坳度相當於1~2mm者為Ⅱ°,松動度大於2mm者為Ⅲ°,異常松動至上下浮動者為Ⅳ°。
(4)牙體缺損及病變
記錄病變名稱、牙位、范圍及程度等,必要時進行溫度、電活力或局部麻醉試驗,以查明病變部位及性質。
(5)修復情況 有無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橋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無繼發性病變。
(6)咬合關系 記錄正常、反、鎖(跨)、超、深復、對刃、開及低間隙等。
(7)缺牙情況 缺牙數目位置,拔牙創口癒合情況。
2.牙齦
(1)形態、色澤及堅韌度
注意有無炎症、潰爛、腫脹、壞死、增生、萎縮、瘺管,色澤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況
盲袋分為齦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兩種,記錄其部位及范圍,並測量其深度,以mm計算,盲袋內有無分泌物。
(3)牙石
分為齦上及齦下兩類,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齦上牙石可分為少量(+),中等量(++),大量(+++)(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
注意有無色澤、形態異常,有無皰疹、皸裂、脫屑、角化、充血、出血、潰瘍、糜爛、結痂、硬結、畸形等,記錄其部位、大小及范圍。
4.舌
注意舌體大小、顏色,有無硬結、潰瘍、腫塊、印跡,是否松軟、腫脹,有無舌苔及其顏色、厚薄,舌背有無裂紋、角化,乳頭有無異常,舌的運動及感覺功能有無障礙,舌系帶是否過短。
5.齶 注意有無瘺管、充血、角化、糜爛、潰瘍、腫塊、畸形等,軟齶運動有無障礙。
6.涎腺及其導管 有否腫脹、壓痛、阻塞、充血、溢膿、外瘺等。
7.淋巴結
注意耳前、耳後、頰、頦下、頜下及頸部各組淋巴結的數目、大小、硬度、活動度、壓痛等。
8.面部
觀察表情、外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缺損、腫脹、瘢痕、瘺管、顏色改變,查明痛區及麻木區(可拍照片或繪簡圖說明)。
9.頜骨
分別檢查上、下頜骨的外形,兩側是否對稱,有無畸形、腫大、壓痛、缺損及不連接等,注意咬合及開口情況。
10.顳下頜關節 注意形態及運動情況,有無壓痛、彈響,並以兩側作對比。張口受限時,其程度以張口時上下切牙切緣相距的厘米數表明。
(三)檢驗
除一般常規檢驗規定者外,尚應注意下列事項:
1.住院患者
(1)肺結核患者手術前,或口腔潰瘍久不癒合時,應留痰檢查結核菌。心血管患者於手術前作心電圖檢查,必要時作心向量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
(2)頜面部植皮或植骨手術的患者,手術前應測定血紅蛋白。
(3)頜面部凡需在全麻下手術者,如需要多次手術的患者(如整形、腫瘤等),下頜骨植骨,上頜骨或下頜骨截除等手術患者,術前均須作肝、腎功能檢查。
(4)凡有口腔結核及口腔惡性腫瘤可疑者,應測定血沉及鹼性磷酸酶。
(5)外傷或拔牙手術後出血不止及有長時間出血史的患者,除作出血、血凝時間及血常規檢查外,尚應測定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計數等。
(6)口腔惡性腫瘤在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期內,每周至少作白細胞計數1~2次及胸透1次。
2.門診患者
(1)凡頜面急性炎症患者,應測體溫、脈搏,並作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
(2)門診須行手術的患者,根據過去史及全身情況,測定出血、血凝時間及白細胞計數。如有需要,術前應測體溫、脈搏、血壓等。
(3)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應作出血、血凝時間及血常規檢查。
(4)口腔頜面部的慢性潰瘍、腫物、角化、糜爛等,可作活檢或塗片檢查。
(四)X線及其他檢查
口腔頜面部X線檢查,對口腔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有重要作用。
1.口內X線攝片及透視
(1)牙體、牙周及尖周病變的檢查、診斷、治療效果,採用口內標准片(約3×4cm),兒童則採用兒童片(約2×3cm),病變范圍較大時,可採用咬合片(6×8cm)。
(2)攝片時,應注意X線中心射線的投射角度,務使所攝牙齒的大小、長度適合,牙體及牙根周圍的骨質,均清晰可辨。
2.口外X線攝片
(1)頜骨、涎腺、顳下頜關節等病變,以及頜面部異物定位,均須用口外X線攝片。
(2)口外X線攝片方法較多,如側位、前後位、鼻頦位、顱頂位等,應根據檢查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攝片方法。
(3)必要時可採用全口體層攝片,用以觀察上下頜骨及牙齒、上頜竇、顳下頜關節等處病變的部位、范圍與周圍組織的相互關系。
3.X線造影
慢性涎腺炎症、涎瘺、結石(應先作平片檢查)及涎腺腫瘤等,必要時可行涎腺造影。急性炎症期禁忌造影。
4.CT及MRI檢查
對於翼齶凹、咽旁、上頜竇等深部腫瘤、異物的診斷與骨折的定位等,具有應用價值。
H. 嘴巴周圍起泡泡 醫生說是皰疹 請問是上火引起的嗎
和我一樣,我也是每年這個季節也會長1,2次嘴巴的皰疹。下載一集10多年的病歷了。我現在在給你打字的時候,嘴巴上的皰疹還沒有好呢。。。好痛苦。這是病毒引起的,當你免疫力低下,或者壓力過大,的時候,潛伏在體內的皰疹病毒就會開始大量復制。長在嘴巴上的感覺很不好受,又癢,又痛,又感覺綳得緊,偶爾佔到唾液就會很痛苦。這個盡量用葯物來緩解吧。一周左右就會好起來的。葯物方面,我用的是阿昔洛韋內服,和外擦。如果有錢的話。。買鹽酸泛希洛韋吧(這個減小極快,打死價格極貴)。還可以買點轉移因子膠囊吃吃。休息好,心情好,免疫力上來了,自然就消退了。但是想要完全清楚皰疹病毒,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辦法。每年來一次的心理准備還是要有的。。。。。。祝您早日康復。
I. 誰有內科各科完整病歷範文啊
(病歷舉例二:完整病歷)
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
住 院 病 歷
科別 結核內科 住院號 xxxxxxxxx
姓名 × × × 性別 男、√女 年齡:xx 歲 婚姻 : 已、√未
籍貫 X X X 自治區(省、市) X X X 旗(縣) 民族: X X
工作單位或地址 X X X X X X 職業 X X X
入院日期: 200x 年 x 月 xx 日 xx 時 xx 分
病史陳述者 : 患 者 可靠程度: 可 靠 過敏史: X X X過敏
主 訴:
現 病 史:
既 往 史
個 人 史
婚 姻 史
家 族 史 (以上項目與住院志相同)
系 統 回 顧
呼 吸 系 統 有無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氣喘等病史。
循 環 系 統 有無心悸、氣促、紫紺、水腫、胸痛、昏厥、高血壓等病史 。
消 化 系 統 有無食慾改變、噯氣、反酸、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黑便、黃疸史等病史。
泌尿生殖系統:有無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難、腰痛、水腫史等病史。
內分泌系統及代謝:有無畏寒、怕熱、多汗、食慾異常、消瘦、口乾、多飲、多尿史,有無
性格、體重、毛發和第二性徵改變等病史。
造血系統:有無乏力、頭暈、皮膚或粘膜出血點、淤斑、么復鼻衄、牙齦出血史等病史。
神經系統:有無頭痛、眩暈、失眠、嗜睡、意識障礙、抽搐、癱瘓、驚厥、性格改變、視力
障礙、感覺異常史等病史。
運動系統:有無肢體肌肉麻木、疾病、痙攣、萎縮、癱瘓史,有無關節腫痛、運動障礙、外
傷、骨折史等 病史。
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
病 歷 續 頁
科別 XXXX 住院號 XXXXXXXXXXXX
體 格 檢 查
T:XX.x0C, P:XX次/分,R:xx次/分,BP:xxx/xx mmhg。
一般情況 :發育(正常與異常),營養(良好、中等、不良),體位(自主、被動、
強迫或輾轉不安),步態,面容與表情(急性或慢性病容、表情痛苦、憂慮、恐懼、安靜),
神志(清晰、模糊、昏睡、昏迷),能否與醫師合
皮膚及粘膜 :顏色(潮紅、發紺、蒼白、黃染、色素沉著),溫度,濕度,彈性,
有無水腫、皮疹、淤點淤斑、皮下結節或腫塊、蜘蛛痣、潰瘍及疤痕,毛發分布情況等;
如有,應記述部位,范圍(大小)及形態等。
淋巴結 :全身或局部淺表淋巴結有無腫大(部位、大小、數目、壓痛、硬度、移動
性、瘺管、疤痕等)。
頭部:形態,頭發(量、色澤、分布、禿發及斑禿)。
眼:眼瞼(水腫、運動下垂 ),結膜(充血、出血、蒼白、水腫),鞏膜(黃染),
角膜(透明、混濁、反射),瞳孔(大小、形狀、對稱、對光及調節反應)。
耳:聽力,有無畸形、分泌物、乳突壓痛。
鼻:有無畸形 、鼻翼扇動、分泌物、出血、阻塞、副鼻竇區壓痛。
口:口腔氣味,唾液分泌,唇(畸形 、顏色 、皰疹、皸裂、潰瘍、口角偏斜),
扁桃體(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 ),(形態、舌質、舌苔、潰瘍、運動、震顫 ),
咽喉(色澤、發音清晰或嘶啞、喘鳴、失音)。
頸 部:是否對稱,有無強直、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迴流徵、頸動脈異常搏動、腫
塊,氣管位置,甲狀腺(大小、硬度 、壓痛、結節、震顫、雜音、隨吞咽上下活動度)。
胸 部:胸廓(對稱、畸形 、局部隆起或塌陷、壓痛),呼吸(頻率、節律、深度),
有無異常搏動、靜脈曲張。乳房疾病按乳房檢查要求描述。
肺臟: 視診:呼吸運動(兩側對比),呼吸類型,有無肋間隙增寬或變窄。
觸診:語顫,呼吸運動以及有無胸膜摩擦感、皮下捻發感。
第 2 頁
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
病 歷 續 頁
科別 XXXX 住院號 XXXXXXXXXXXX
叩診:叩診音(清音、濁音、實音、過清音或鼓音),肺下界及移動度。
聽診:呼吸音(性質、強弱、異常呼吸音),有無干、濕性啰音及胸膜摩
擦音,語音傳導(注意對稱部位)等。
心臟: 視診:心尖搏動(位置、范圍、強度),有無心前區隆起。
觸診:心尖搏動(性質、位置、范圍、強度),有無震顫(部位、期間)
和心包摩擦感。
叩診:心臟左、右濁音界(相對濁音界)用各肋間距正中線的距離表示,
並在表下註明鎖骨中線到前正中線的距離,如下:
右側(cm) 肋間 左側(cm)
XX Ⅱ XX
XX Ⅲ XX
XX Ⅳ XX
XX Ⅴ XX
鎖骨中線距前正中線 XX cm
聽診:心率,心律,心音(強度、分裂、P2與A2的比較、額外心音、奔
馬律)有無雜音(部位、性質、時期 、強度、傳導方向)和心包
摩擦音。
周圍血管征:有無毛細血管搏動、槍擊音、水沖脈。
腹 部:視疹:外形(對稱、平坦、膨隆、凹陷),有無皮疹、條紋、疤痕、包塊、
靜脈曲張(如有,記錄血流方向)、胃腸蠕動波。
觸診:腹壁緊張度,有無壓痛、反跳痛、液波震顫感及包塊(部位、大
小、形態、硬度、壓痛、搏動、移動度)。有腹水或腹部包塊時應
測量腹圍。肝臟的大小(右葉以右鎖骨中線從肋緣至肝下緣、左
葉以劍突至肝左葉下緣多少厘米表示之),質地、表面,邊緣,有
無壓痛和搏動。腎區及輸尿管壓痛點有無壓痛,有無膀胱膨脹。
第 3 頁
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
病 歷 續 頁
科別 XXXX 住院號 XXXXXXXXXXXX
叩診:肝濁音界,有無肝區叩擊痛、移動性濁音、鼓音及腎區叩擊痛。
聽診:腸鳴音(正常、增強、減弱或消失),有無振水音、血管雜音。
外生殖器及肛門:無特殊情況可以寫未查;如有特殊情況應認真檢查,並註明相
關情況。如為女性患者而又必需做婦科檢查時,男醫師檢查必
有女醫護人員陪同。
脊柱:有無畸形 、壓痛、叩擊痛,活動度 。
四肢:有無畸形、杵狀指(趾)、靜脈曲張、骨折、水腫、肌肉萎縮、肢體癱瘓或
肌張力增強,關節(紅腫、疼痛、壓痛、積液、脫臼、活動度受限、強直)。
神經系統:生理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肱二頭肌反射 ,肱三頭肌反射,
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Babinski)征等。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布
魯辛斯基(Brudzinski)征,克尼格(Kernig)征。 必要
時做運動、感覺及神經系統其他檢查。
專科情況:記錄專科疾病的特殊情況,如外科情況、眼科情況 、婦科情況等。
實 驗 室 及 特 殊 檢 查
記錄與診斷有關的實驗室及器械檢查結果。如系入院前所做的檢查,應註明檢查
地點及日期;病理檢查、影像檢查應註明相應的檢查號。
摘 要
將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器械檢查等主要資料綜合摘要,重點突出陽性
發現,以提示診斷的根據。
初步診斷:按疾病的主次列出,與主訴有關或對生命有威脅的疾病排列在前。診
斷除疾病全稱外,還應盡可能包括病因、疾病解剖部位和功能的診斷。
記錄審閱者簽名:簽名應寫在病歷最後的右下方。簽名上方劃一條斜線,以便上
級醫師審閱、修改後簽名。
(完)
第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