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血癌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血癌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3-08 18:03:45

Ⅰ 幼童感染單純皰疹病毒腦死亡,單純皰疹病毒有哪些危害

幼童感染單純皰疹病毒腦死亡,單純皰疹病毒有哪些危害?

單純皰疹的主要危害,一般就是會導致免疫系統受到侵害,繼而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導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諸多不良的影響。

單純皰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還有可能會直接導致局部皮膚受到侵犯,造成皰疹反復發作。甚至有可能會合並細菌感染,誘發疼痛、發燒以及渾身酸痛等症狀。

除此之外,適量地配合一些口服的提高免疫力的葯物,對於這種單純性皰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比如轉移因子口服液或者是匹多莫德顆粒等。整體治療周期大概在1個月,但是具體情況要因人而異。

Ⅱ 我是急性淋巴白血病移植術後差不多兩年的,現在生帶狀皰疹,是不是我的病復發了後腦發根這個位置摸到有

指導意見:
帶狀皰疹,屬病毒感染.目前沒什麼特效葯,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建議口服阿昔洛韋片VBH1 VB12,外擦阿昔洛韋軟膏.配合注射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上忌酒,忌海鮮,忌辛辣,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Ⅲ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發熱。
急性白血病的首發症狀多為發熱,可表現為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或不規則熱,體溫在37.5—40℃或更高。時有冷感,但不寒戰。
2、出血。
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齦、皮下、眼底常見,也可有顱內、內耳及內臟出血。
3、貧血。
早期即可發生貧血,表現為面色白、頭暈、心悸等。
4、起病突然。
白血病起病多急驟,病程短暫,尤以兒童和青年為多。
5、肝脾腫大。
有50%的白血病病人會出現肝脾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腫大最為顯著。
6、淋巴結。
全身廣泛的淋巴結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為多見,但急淋不如慢淋顯著。淺表淋巴結在頸、頜下、腋下、腹股溝等處,深部淋巴結在縱隔及內臟附近。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質地軟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無壓痛、無粘連。
7、皮膚及黏膜病變。
伴隨白血病的皮膚損害表現為結節、腫塊、斑丘疹等。黏膜損傷表現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處發生腫脹和潰瘍等。
8、神經系統炎症。
蛛網膜、腦膜等處可以發生白細胞浸潤,表現頗似腦瘤、腦膜炎等,患者會出現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肢體癱瘓等症狀。
9、骨骼及關節病變。
病變浸潤骨骼及關節後,常發生骨骼及關節疼痛,表現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髖、膝關節等處出現隱痛、酸痛,偶有劇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出現骨及關節壓痛。
10、其他。
白血病細胞可浸潤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統,以及眼眶、淚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現肺部彌散性或結節性改變,同時伴有胸腔積液、消化功能紊亂、蛋白尿、血尿、閉經或月經量過多、眼球突出、視力減退等症狀。

白血病臨床可表現有:
(1)因成熟紅細胞減少出現貧血,具體可表現為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等。
(2)因正常成熟白細胞(主要是粒細胞)減少,出現抗感染能力下降,反復出現發熱或感染徵象。
(3)因成熟血小板減少,出現皮膚粘膜區自發出血傾向。如鼻粘膜、齒齦區自發性滲血;拔牙或其他創傷後傷口出血不易止;皮膚出現瘀斑、出血點等;女性患者月經出現增多、經期延長等;少數患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如黑便、便血及有眼底或顱內出血等。
(4)器官浸潤:依據受累的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如可有肝(或脾、淋巴結)腫大;齒齦增生;胸骨壓痛;少數患者出現睾丸腫大、皮膚或皮下結節;若神經系統受累,還可表現有頭痛、嘔吐、視力改變等。

Ⅳ 白血病有些什麼症狀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叫「血癌」,是威脅兒童和青壯年生命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白血病的病因與病毒感染、電離輻射、長期接觸某些化學葯物有關,另外還與遺傳因素有關。得了白血病後,骨髓、脾、淋巴結中的白細胞無限制增生,並在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稚細胞。白血病分為粒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單核細胞型等,又有急、慢性白血病之分。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是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病人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面色蒼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慾減退、牙齦出血、流鼻血、發熱、貧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骨關節疼痛,如白血病細胞侵犯到腦實質或腦膜,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出現頭痛、嘔吐、嗜睡等症狀。只要做骨髓檢查就可確診。在慢性白血病中,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為多見,患者消瘦、乏力、發熱、盜汗、面色蒼白、眩暈、心悸、胸骨壓痛、關節疼痛、肝脾腫大,晚期病人出現貧血,出血等症狀。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主要發生在30--40歲的成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在50多歲的老年人中,多見的是慢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主要症狀是全身各處淋巴結慢慢腫大,有的病人肝脾也腫大。後期會出現貧血、出血及容易感染等。有的人發生帶狀皰疹或皮膚結節及紅皮病。一旦得了白血病,應及時去醫院診治,盡早治療。中西醫結合及骨髓移植等療法,對於本病都有較好的療效。以下提供它的十大症狀:1)起病突然。白血病起病多急驟,病程短暫,尤以兒童和青年為多。 2)發熱。急性白血病的首發症狀多為發熱,可表現為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或不規則熱,體溫在37.5--40℃或更高。時有冷感,但不寒戰。 3)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齦、皮下、眼底常見,也可有顱內、內耳及內臟出血。 4)貧血。早期即可發生貧血,表現為面色 白、頭暈、心悸等。 5)肝脾腫大。有50%的白血病病人會出現肝脾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腫大最為顯著。 6)淋巴結。全身廣泛的淋巴結腫大,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為多見,但急淋不如慢淋顯著。淺表淋巴結在頸、頜下、腋下、腹股溝等處,深部淋巴結在縱隔及內臟附近。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質地軟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無壓痛、無粘連。 7)皮膚及黏膜病變。伴隨白血病的皮膚損害表現為結節、腫塊、斑丘疹等。黏膜損傷表現為鼻黏膜、呼吸道黏膜和口腔黏膜等處發生腫脹和潰瘍等。 8)神經系統炎症。蛛網膜、腦膜等處可以發生白細胞浸潤,表現頗似腦瘤、腦膜炎等,患者會出現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肢體癱瘓等症狀。 9)骨骼及關節病變。病變浸潤骨骼及關節後,常發生骨骼及關節疼痛,表現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髖、膝關節等處出現隱痛、酸痛,偶有劇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出現骨及關節壓痛。 10)其他。白血病細胞可浸潤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統,以及眼眶、淚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現肺部彌散性或結節性改變,同時伴有胸腔積液、消化功能紊亂、蛋白尿、血尿、閉經或月經量過多、眼球突出、視力減退等症狀。白血病的確切病因也和其他腫瘤一樣,仍不能肯定,但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病毒感染有關。任何可能由病毒引起的腫瘤都還未證明其有傳染性。大量資料也表明,與白血病病人密切接觸的配偶均沒有比其他人群高的發病率,甚至有誤輸了白血病病人的血液也未引起白血病的例子。 白血病會不會遺傳?根據調查,白血病一般是不會遺傳的,但也不能排除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在一家人中可出現兩名以上的白血病病人,也有報道在單卵雙生子中兩人都患白血病的機會是20%,較雙卵雙生子的發病率高出12倍,但這種現象也不是普遍現象,並沒有一定規律,故很難說白血病一定有遺傳性。 盡管如此,與白血病病人密切接觸的人也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如注意個人衛生,生活用品、飲食器具與病人分開等。

Ⅳ 誰能告訴我白血病初期的症狀是什麼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症狀 1.發熱 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可表現各種熱型,常見於呼吸道、泌尿系、肛周等,往往感染灶不明顯,嚴重者可致敗血症。一般而言,中性粒細胞小於 1.0×109/L時感染機會中度增加,小於0.5×109/L時感染機會顯著增加,當小於0.1×109/L時幾乎都有嚴重感染。由於粒細胞的趨化、遊走、吞噬、殺菌功能降低,在感染時不產生正常的充血、紅腫的炎症表現,且感染極易擴散。由於化療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等而加重了免疫功能的紊亂,免疫球蛋白合成減少,血清中調理素、抗體缺乏,使機體對具有莢膜的細菌如: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的防禦能力減弱,患者易發生廣泛的各種病原體感染如沙門菌、結核桿菌、軍團菌、病毒、卡氏肺囊蟲等及皮膚粘膜感染及住院病人交叉感染。肺炎、綠膿桿菌敗血症等是白血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2.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下、口腔、鼻腔為最常見。顱內出血、消化系、呼吸道大出血可致死亡。血小板減少是出血的重要原因,尤其在(20~10)×109/L以下時極易出現嚴重出血;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與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容易並發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可表現為多部位出血,皮下大出血,極易出現顱內出血而死亡。由於大量的白血病細胞在血管集聚停滯,損傷小靜脈、小動脈的內皮,可引起局部嚴重的出血。感染細菌的多糖體有抑制凝血作用,因此感染常合並出血,抗白血病葯物如氨甲喋呤、強的松、門冬醯胺酶等,可引起肝損傷以及胃粘膜潰瘍出血等。 4.貧血 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現面色蒼白、心悸、乏力、浮腫等。貧血原因是白血病細胞惡性增生,干擾幼紅細胞的增生,並使其對紅細胞生成素的反應降低,無效性紅細胞生成,出現隱性溶血。使用抗白血病葯物如阿糖胞苷、氨甲喋呤、柔紅黴素等干擾核酸代謝,使幼紅細胞巨幼變,而加重貧血。 體征: 1.肝、脾、淋巴結腫大 這是白血病常見的體征,急淋初起約50%的患者有淋巴結腫大,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中以M5發生淋巴結腫大者多見。由於肝脾的腫大可引起食慾減退、腹脹、乏力、消瘦等。急性白血病中,急淋為顯著,少數急非淋白血病也有輕、中度腫大。 2.神經系統的體征 由於化療葯物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成為突出的問題。白血病細胞浸潤臨床症狀,有的與腦瘤症狀相似。若浸潤腦膜者,症狀類似腦膜炎,如顱內高壓、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視力障礙等。腦脊液可查到白血病細胞,蛋白質正常或輕度增加。白血病細胞浸潤顱神經、脊髓,臨床可見口眼歪斜、眩暈、截癱、大小便失禁等。半數以上的患者可有腦電圖改變。病情嚴重者可出現昏迷,甚至死亡。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可發生在白血病活動期或緩解期,尤其是兒童急淋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可高達36%~83%. 3.骨骼和關節的體征 急性白血病多有胸骨壓痛,這對診斷有一定意義。白血病細胞浸潤破壞骨皮質、骨髓和關節,關節痛多見於兒童,肢體骨骼痛多見於成人急淋。 4.口腔及皮膚的體征 白血病細胞浸潤口腔粘膜,表現為齒齦腫脹或巨舌,這多發生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及急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常伴有繼發感染、出血、口乾燥症等。白血病細胞浸潤皮膚,表現有皮疹及淡紫色小丘疹、結節、斑塊和潰瘍等。活檢皮膚印片有診斷意義。非特異性皮膚表現尚有蕁麻疹、帶狀皰疹、瘙癢、多形紅斑等。 5.心肺的體征 白血病細胞對心臟的浸潤,多見於心包,偶有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的表現。有報道發現60%以上嚴重白血病均有肺部浸潤,尤其是急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多見。肺部浸潤並發感染,在X線片上酷似結核,有時可出現胸腔積液。臨床有發熱。咳嗽、咯痰、胸悶、氣短等。 6.性腺 白血病細胞浸潤睾丸,在發病初期己約有2%。是中樞神經系統外的第二個髓外復發部位。急粒、急淋、淋巴瘤的白血病期發生睾丸浸潤者分別為3.7%、7.4%、23.5%。睾丸被浸潤可無明顯症狀,可呈單側或雙側彌漫性腫大、質硬、不透光,可經局部穿刺或活檢證實,個別白血病患者有陰莖異常勃起,可能與海綿體內白血病細胞栓子有關。多見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卵巢白血病症少見。 7.綠色瘤 綠色瘤常見於兒童及青年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臨床可見眼眶骨膜下不對稱的突眼症,其次見干顳骨、鼻骨、胸骨、肋骨、骨盆等結節腫塊,骨髓腔內,乳腺、肝、腎、肌肉等也可累及。綠色瘤浸潤之處皆呈綠色,其綠色是由於含大量骨髓過氧化物酶所致。 8.其它部位 胃腸道:約有25%患者在確診白血病時已發生白血病細胞的浸潤。臨床症狀有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闌尾炎、腸梗阻等;泌尿系被浸潤主要症狀是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白血病細胞浸潤甲狀腺、胰腺,並發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症。 體檢:貧血貌及胸骨壓痛,肝、脾、淋巴結腫大的體征。

Ⅵ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

(1)感染:由於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細胞減少,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同時化療等因素亦導致粒細胞的缺乏,使患者易發生嚴重的感染或敗血症。常引起感染的細菌有: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上述黴菌感染多發生於長期粒細胞減少或持續發熱而抗生素不敏感的患者。有的接受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由於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更易被病毒感染,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此外卡氏肺囊蟲感染也常見,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為其常見類型。

(2)腸功能衰竭:由於治療白血病中的化療葯物、放療手段影響腸胃功能,而導致怕胃功能衰竭,患者的營養補充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目前採用鎖骨下靜脈插管到上腔靜脈內進行高營養輸液僅解決部分問題,營養缺乏可發生肺炎、腸炎等並發症。

(3)高尿酸血症:正常人由於核酸代謝分解,每日尿中排出尿酸300~500mg。白血病患者因大量白血病細胞的核酸分解可使尿酸排出量增加數十倍。當患者接受化療、放療等治療時則出現高尿酸血症,應用皮質激素等又能增加高尿酸症,高濃度的尿酸很快過飽和而沉澱,引起腎小客廣泛損傷和尿酸結石,可導致少尿、無尿。因此白血病患者必須補充較充分的液體,以保證一定的尿量,並服用別嘌噙醇,如發生腎功能衰竭則須限制補液量,並作透析治療。

(4)出血: 白血病患者由於白血病細胞惡性增生,血小板增生受到抑制,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所以要根據病因採取積極止血措施,包括輸注血小板。

(5)肺部疾患:由於白血病患者正常成熟中性粒細胞減少,免疫功能降低,常常導致肺部感染。此外白血病細胞、浸潤可阻塞肺部小血管、支氣管而發生呼吸困難、呼吸窘迫綜合征,胸片可有毛玻璃狀或粟粒網狀,可作肺部放射的試驗性治療。

(6)電解質失衡:白血病治療過程中常因白血病細胞破壞過多或因化療葯物性腎損害等原因而排鉀過多。又因化療引起飲食慾差,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納入量不足而致低血鉀。或因白血病細胞破壞使磷釋放增多,導致低鈣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鉀、鈣、鈉等電解質濃度。

(7)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播散性血管是一組嚴重的出血綜合征。

Ⅶ 白血病是什麼病

白血病病毒是一類腫瘤病毒。它是骨髓性白血病或淋巴性白血病等各種白血病的病因,有許多毒株。某種病毒是否可引起特定類型的白血病尚未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各種毒株所引起的白血病卻有一定的趨向。在組織培養的細胞體系中,有時可以引起骨髓芽球和淋巴球等特定的靶細胞發生轉化,但缺乏普遍性。感染於纖維芽細胞後會發生增殖,但不引起轉化。有的毒株不僅能使原來的寄主動物發生白血病,還可引起不同種類的動物發病。同時,它和具有共同寄主的肉瘤病毒關系密切,其中的缺陷毒株(不完全病毒)可作為皰疹病毒起作用,而完全型肉瘤病毒能制備基因重組體。在同種病毒中,也有的以內在病毒的形式,處於整合到正常動物基因中的狀態,並通過生殖細胞一代代傳遞下去。如需咨詢白血病病情或葯物指導,可以戳下方【官方網站】獲取幫助。

Ⅷ 白血病人得了帶狀皰疹會死嗎

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統功能相對差,對感染性疾病缺乏自限能力,但只要有效地積極治療,一般不會危及生命的。

Ⅸ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

白血病起病急驟或緩慢,兒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驟。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起病緩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漸進展。此類病人多以進行性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勞累後心慌氣短,食慾缺乏,體重減輕或不明原因發熱等為首發症狀。此外,少數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症狀起病。
你的情況應該是要上學緊張引起的上火反應,去醫院做血常規檢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