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泡疹怎麼治
病情分析:
如果是帶狀皰疹表現,是由於帶狀皰疹感染導致的,很多情況下皰疹消失了,而疼痛可能會常年存在,特別是抵抗力較小的老年人,其恢復起來可能會更難一些。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阿昔洛韋抗病毒、維生素B1、維生素B12來進行治療,不要飲酒、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治療效果不好,可以考慮局部的封閉治療來進行止痛治療,食物上應該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適當的補充營養,如瘦肉、動物肝臟、豆製品等,必要時考慮進行中葯調理,找一個有資歷的中醫經辯證後開出對症中葯,並且堅持治療,祝早日康復。
② 熱瘡的辯證論治
1.肺胃熱盛證
證候:多發於顏面部,以口唇鼻側多見,皮損為群集小水皰,灼熱刺癢;伴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郁悶,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鼻為肺之竅,胃經環繞面唇,風性上行,故肺胃熱盛多發於面、鼻、唇。肺胃熱盛,津液布散失常,則皮膚起小水皰;風熱毒邪蘊蒸皮膚,則灼熱;風盛則癢;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郁悶、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肺胃熱盛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葯:辛夷清肺飲加減。
常用葯:辛夷、黃芩、山梔、麥門冬、百合、石膏、知母、甘草、枇杷葉(去毛)、升麻。
2.肝膽濕熱證
證候:皰疹發於陰部,易破潰糜爛,疼痛明顯;伴發熱,大便干,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足厥陰肝經循少腹繞陰器,肝膽濕熱下注阻於陰部,則見局部起皰疹;濕熱蘊結,熱盛皮腐,則易破潰糜爛;濕熱阻滯經絡,不通則痛;熱盛則發熱;便於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葯:龍膽草、梔子、黃芩、木通、澤瀉、車前子、甘草、當歸、生地、柴胡。
3.陰虛內熱證
證候:病情反復發作;伴口乾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久戀,耗傷陰液,致陰虛內熱,陰虛則陰陽失調,故易為誘因引起發病;口乾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方葯:增液湯加減。
常用葯:玄參、生地、麥冬、板藍根、紫草、生薏苡仁。
③ 請問哪位中醫能治療皰疹知道請回答,謝謝!
你好,請問你是問帶狀皰疹還是生殖器皰疹?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最好找中醫師辯證開方,方可對症有效。
④ 帶狀皰疹的症狀是什麼,治療方案是什麼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總的來說就是帶狀皰疹遺留下來的疼痛,會給患者帶來很大內的影響,帶狀皰容疹的皮疹消退以後,其局部皮膚仍有疼痛不適,且持續1個月以上者稱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人們患上此病之後,會出現許多的影響,比如說局部性或者是持續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等等,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睡眠不好、精神狀態以及休息也會受到影響等等。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中醫治療的方法包括:
1、中葯: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結合患者的體質、情志、疼痛部位、嚴重程度選擇適合的中葯。如患者為寒濕體質,可應給予溫陽、祛寒、活血、止痛的中葯;如患者為肝鬱氣滯,應給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葯;
2、針灸。
⑤ 中醫如何辨證論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是單純來皰疹病自毒引起的,表現為局部呈簇的痛性水泡,周期性發作。它主要是通過性生活傳染,其次還可能間接接觸傳染,母嬰傳染,醫源性感染等傳播方式。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根治葯物,治療的關鍵是控制復發,如果能控制在6-8個月以上不復發,就算治癒。從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中得出,用傳統的中醫方法控制皰疹的復發效果較好
⑥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如何治療 (要求回答有辨證分型)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滯留在體內病毒侵蝕破壞阻滯末梢神經所致,所以治療應以排毒外出,版疏通被病權毒阻滯的神經為主、對皰疹後遺神經痛千萬不要採用西醫的神經破壞性治療,如神經封閉,切斷,阻滯,冷凍,激光照射,使用鎮痛泵,向神經根內注射激素,麻醉劑,干擾素,營養神經的葯等,這樣只會給患者造成醫源性新病,給患者帶來永久性傷害性並發症——麻木,肌肉萎縮等(即使這樣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如果將神經完全破壞了就無法再治癒了,治療建議:可採用中醫療法,中醫膏葯外敷加排毒瀉火膠囊內服,排毒瀉火疏通修復被病毒阻滯的神經就可康復。
不明之處可聯系咨詢,祝早日康復!
⑦ 帶狀皰疹快好時的症狀是什麼
你好,帶狀皰疹治療不當容易引起後遺症並沒有引起多數患者的注意,一味的抗病毒治療是不行的,應從調補肝腎,搜刮殘毒,提高免疫入手治療,中葯辯證組方頑固性後遺症10天內就可治癒。。
⑧ 什麼是皰疹
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逯嗜醯募盎加兄琢齙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