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身張皰疹是性病嗎
病情分析:
一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黃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皰,常成片出現,裡面充滿液體.天花水痘等都有這種症狀;
二是指一種皮膚病,病原體是一種病毒,多發生在上唇或面部,症狀是局部先發癢,然後出現水泡狀的隆起,內含透明的液體,有微痛,一兩周後結痂自愈.
指導意見:
生殖器皰疹多發生在皮膚和粘膜的交界處,先是局部皮膚輕度發紅,繼而發出成群的像針尖大小的小水疤,有輕度發癢和燒的的感覺,幾天後就變干而結成棕色的痴,痴脫落後有輕微的色素沉著,但也很快就消失,全部病程平均一星期,但常見復發.
生活護理:
生殖器皰疹臨床表現有陰部自覺灼熱.生殖器局部出現多發成片的小丘疹或水皰,繼而可變為膿皰或潰瘍,同時伴有排尿不暢,發熱,頭痛,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結合不潔性交史和實驗室檢查發現生殖器有單純皰疹病毒,即可診斷本病.
② 身上長泡疹是什麼原因
帶狀皰疹(又稱纏腰火丹,蛇盤瘡,蛇丹,纏腰龍,蜘蛛瘡,蛇串瘡,火帶瘡,飛蛇,生蛇,蛇纏腰等)是由一種水痘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脊髓後根神經元中,平時不發病,當免疫系統下降時(久病體虛、勞累、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誘因),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症,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而引發帶狀皰疹。
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患此病者,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或癢。輕者可以不痛,但有癢感,或只見紅斑而沒有明顯皰疹;重者疼痛明顯,坐卧不安,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進入帶狀皰疹後遺症期,留下反復的神經疼痛。帶狀皰疹就怕治療不當留下後遺症。
③ 全身起皰疹
有可能是水痘吧,吃些抗病毒類葯物,控制體溫別發燒,10天左右會好的。
水痘:水痘是由水專痘病毒屬引起的傳染病,一年四季可發病,尤以冬春季常見.學齡前的兒童為好發年齡.6月以內的嬰兒較少發病.多見於小兒,容易在托兒所、幼兒園內引起流行。本病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傳染性很強,一次患病後可終身免疫.
潛伏期10-24天,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咽痛、四肢酸痛、惡心、嘔吐等症狀。一般在發病後24小時出診,皮疹首先發生在軀干,以後逐漸向頭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時為紅色針頭大小的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即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紅暈。水皰內容清澈如水珠狀,皰壁薄易破,經2-3天乾燥結痂,痂脫落後不留疤痕。自覺有瘙癢,水皰抓破後容易繼發細菌感染。整個病程約2周左右。
天花和水痘區別較大,臨床上天花的表現較重,熱峰高。天花皮疹為離心性分布,而水痘為向心性分布,可以鑒別輕型天花及重型水痘。另外還有一個重要點:疫情報告,2個病都是傳染的,都有相應的傳染源。
具體詳情可到網路上搜一艘!
④ 自從有了水皰疹之後,全身都癢,手上起泡,而且還留下了很多疤,怎麼去掉啊
皰疹是病毒感染,是一種由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病毒經呼吸道、口腔回、生殖器粘膜以及破答損皮膚進入體內,每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發病。
建議抗病毒治療,可以肌注病毒唑,口服病毒靈,雙黃連或是抗病毒口服液,可以吃點消炎葯預防感染。局部可以塗阿昔若韋葯膏。清淡飲食,不吃油膩,辛辣,刺激,上火食物和酒,多喝開水,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吹風。
⑤ 小孩身上起水皰疹怎麼治
去兒童醫院治。孩子出這類皰疹,一定要確認是過敏還是病毒,否則要命的。別大意在網上找偏方不對症會害死孩子。
⑥ 皰疹圖片是什麼樣的
皰疹對人體具有嚴重的傷害,皰疹長什麼樣子?皰疹的種類比較多,但是都非常像透明的水泡,所以稱之為「皰疹」,不過生活中比較讓人受不了的是「帶狀皰疹」,眾多的水泡圍起來特別像一條腰帶,所以稱之為「帶狀皰疹」,屬於皮膚病中的頑疾,跟個人的免疫力低下有關,不過只要堅持從源頭迴避掉就會沒有問題了,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健康的生活習慣需要堅持。
過去吃過苦的老一代,總是看不開,稍微好一些了,便開始節省,日常生活中,不要吃過多的剩飯,盡量少做飯,寧願虧這一點,也不要給自己留下吃剩飯的機會,對身體非常不好,所以正確的生活方式需要堅持,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個才是關鍵,如果疼痛嚴重,需要找專業醫生輔助緩解,核心是改變自己,民間也有一些老方子,效果因人而異。
⑦ 身上長了一片透明的小水泡
帶狀泡疹 病因症狀 纏腰龍又稱為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疲乏、感冒、腫瘤、某些葯物等均可是發病誘因。發病前患處多先有皮膚刺痛或灼熱感,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皮疹多發生在身體一側,多見於腰脅部。初起皮膚紅,出現群集的丘疹和水皰,周圍伴有紅暈,常沿神經分布呈「條帶狀」,自覺灼熱和疼痛。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內容物初為透明,經3-5天可呈混濁,嚴重時可出現血皰或環死。若發生在眼部,還可引起結膜炎、潰瘍性角膜炎等。本病的特點是局部顯著疼痛,個別病人皮疹消退後仍頑固不退,病程2-3周,愈後極少復發。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同時累及皮膚和神經的皮膚病。其皰疹位於身體一側,常見成簇小水泡沿著胸部肋間神經或面部三叉神經作帶狀分布,伴有發熱、神經痛和局部性淋巴結腫大。病程約2周。年邁老人在皮膚皰疹消退後,常留有嚴重的神經痛症,有時疼痛可延續半年以上。 中醫稱本症為「纏腰火丹」,「蛇串瘡」,認為是由於肝膽火盛或濕熱內蘊,又感受外來毒邪而發病。 自療注意事項 (1)本病採取中西醫結合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是對症治療,而中葯攻克邪毒效果明顯。 (2)保持皮膚、衣衫清潔,皰疹破碎後滋水較多,要及時清洗、替換。 (3)豬頭、公雞、鵝、象皮魚、蝦、蟹等食品,中醫認為是發物,應該忌吃。 (4)飯菜宜素凈清淡,不宜多吃煎、炸、姜、辣酒等熱性食品。 (5)保持情緒安定,煩燥不安、肝炎上竄會誘發疼痛,加重病情。 (6)保持大便暢通,以利邪毒內熱下泄。 (7)皮疹消退後,如疼痛仍舊繼續,可不必緊張,時間一長,疼痛會自然消失。疼痛影響睡眠時,可適量服一些止痛片。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 抗病毒葯,如阿昔洛韋,每次1片,每日5次。 (2) 去痛片、安乃近、消炎痛、阿斯匹林之類止痛葯任選一種服用。每次1粒,每日3次。 (3) 導赤散,每次3克,每日3次。 (4) 季德勝蛇葯,每次5-10片,每日3次。 (5)七厘散,每次1.2克,每日3次(孕婦忌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青葉、蒲公英各15克、馬齒莧60克、延胡素12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半邊蓮、天胡荽各60克、青黛5克(分兩次沖服),每日1帖,分3次煎服。 (3)龍膽草、板蘭根、當歸各60克、玄胡50克、丹皮30克,共同研成細末,每次服3-6克,每日3次。 (4)獨頭大蒜2瓣,雄黃粉10克。將大蒜去皮後與雄黃同搗爛,外塗患處。纏腰火丹,是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每多纏腰而發,故為此外,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帶狀皰疹。 (5)生薑適量,將生薑搗汁於銅鍋內熬濃,塗患處至覺熱辣感為度,每日擦1-2次。本病也稱為「蛇丹」。患過本病,一般不再復發。 (6)獨頭蒜適量,搗爛,敷於患處。帶狀泡疹已潰爛者不可用此方。無獨頭蒜用一般蒜頭也可。 3、外治自療法 (1)田七葯物牙膏調醋外塗患處。 (2)仙人掌去刺搗爛,拌入少量糯米粉外敷患處,干則更換。 (3)等量生百合、白糖搗成糊外敷患處。 (4)無花果葉數片,洗凈搗爛,加少量醋外敷患處。 (5)金黃散(成葯)拌醋外敷患處,干則更換。 (6)氧化鋅糊劑,搽患處。 避免誤診 本病如侵犯眼睛不能忽略,在服葯的同時,加用氯黴素眼葯水及0.1%皰疹凈眼葯水交替滴用,每日各3次。有條件的宜赴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