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治療帶狀皰疹的幾種偏方
您好, 在治療上,常規治療就是阿昔洛韋片、甲鈷胺、維生素B1和B12等葯物。而內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容寒濕邪氣侵蝕,肝經郁熱、脾虛濕蘊、氣滯血瘀所引起的,人體陰陽進一步失衡,就會促使後遺症神經痛的出現。對於帶狀皰疹後遺症的治療,應該從清熱解毒、疏濕散熱入手,以疏通筋絡,調和陰陽,驅邪扶正,使人體內部陰陽平衡為目的,從而達到徹底痊癒的療效。必要時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慢就會痊癒的。
『貳』 帶狀皰疹如何徹底根除
帶狀皰疹的治療以止痛,縮短病程和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抗病毒葯物應早期足量使用,特別是50歲以上的患者有利於減輕神經痛,通常在發疹後48-72小時內開始給予抗病毒治療,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和阿昔洛韋均可以口服,療程為7-10天。止痛葯可以選用吲哚美辛,卡馬西平。營養神經葯物有維生素B1,維生素B12,普瑞巴林,甲鈷胺等。糖皮質激素一般可以小劑量短期用於老年患者和頭面部帶狀皰疹的患者。外用葯物如干擾素凝膠,噴昔洛韋軟膏,爐甘石洗劑等,水皰破潰後可以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叄』 百度百科帶狀泡疹怎麼治
那要看你是哪一種了。
病 案
病例一(百歲老人患急性眼帶狀皰疹案)
楊某某, 男, 99歲, 初診日期:2008年4月16日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
主訴:左眼面頭痛並有水皰己五天
病史:患者高壽99歲,於4月9日下午感學左面及頭部疼痛,到晚10時感左眼也痛並有低熱,服了些止痛葯就休息至凌晨4時痛醒,上班後在醫院查血常規未見異常,用了些一般葯物,也未太重視。可疼痛日益加重,於13日下午住院,住院醫師發現左眼臉上下有數粒紅色丘疹和水皰,診斷為急性眼帶皰疹,經治不效要求會診。患者左面部紅少腫,左眼赤紅疼痛不能視物,左太陽至頭部有成群的粟粒如綠豆大小的紅色丘疹辟和水皰,皰壁緊張,內容物澄清透明,患處燒灼痛、針刺痛、閃電痛,低熱,食慾不佳,脈弦滑數,舌苔薄白稍膩。
中醫診斷:眼蛇丹
西醫診斷:急性眼帶狀皰疹
治療:治宜清熱除濕、活血解毒、通絡止痛.
1.用皰疹康外塗劑,每二小時塗葯一次。三日後復診。
2.內服皰疹湯劑6付
處方:
二花30克,龍膽草12克, 大青葉15克,黃 芩15克,
元胡15克,梔 子15克, 土茯苓30克,板藍根40克,
磁石40克,全 蟲10克, 絲瓜絡12克,甘 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付,日二次,6付。
醫囑:禁忌酒類、海產品。
4月20日復診:熱退,皰疹大部結痂,但左眼赤澀不適
給以洗眼方:
處方:
菊 花15克, 蟬 蛻30克, 黃 連10克, 當
歸15克,
黃 芩15克, 青箱子15克,桃 仁12克, 紅 花10克,
全 蟲10克,地 龍12克, 防 風12克, 川 軍
3克,
甘 草6克。
水煎服,頭煎內服,二煎用葯棉過濾三次洗眼、點眼,日三次。
每日一付,十付為一個療程。
10日後家屬告之病全愈己正常上班
按語:患者年百歲,但身體素質甚佳,為一老中醫,患皰疹病前仍堅持每周坐三個半天班,步法穩健,思路清晰,文字書寫流暢。雖患急性眼帶狀皰疹重症,經及時用葯,皰疹在一周內全部結痂,疼痛也漸漸緩解而消失,此賴正氣之力也。
病例二(患帶狀皰疹正氣充足案)
胡某某, 男性, 64歲, 病程:1月余
初診日期:2008年元月4日
地址:內蒙古臨河市鐵路中學
主訴:患帶狀皰疹1月余
病史:於1個月前,感覺左胸疼痛,未作治療。繼而疼痛加重前胸和後背有少量成群的粟粒如綠豆大小的紅色丘疹群和水皰,
伴有燒灼樣的疼痛還有針刺痛和摩擦痛,隨後皰疹面積逐漸增大,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需服止痛葯度日(屬Ⅲ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鎮痛葯,睡眠嚴重受干擾,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當地經多方治療不效,而來我院就診。
中醫診斷:蛇丹痛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治療: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
1.內服
帶後丹每日三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噴劑痛時用
醫囑:禁忌酒類、海產品。
用葯一個療程病痊癒,電話隨訪未有復發。
按語:患者年高已六十有餘,患蛇丹痛歷經疼痛折磨1月之久,靠止痛葯度日,痛苦萬分。但體質尚好,平時很少有病,經用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之法治療,很快絡脈通暢,疼痛消失。
病例三(高齡後遺神經痛案)
何某某 男 80歲 病程:1年佘
初診:2008年5月14日
地址:浙江省常山縣天馬鎮城南小區
主訴:左面部至頭頂
病史:2007年4月初突然感覺左頭面部疼痛,服了些止痛葯,也未重視。但疼痛日益加重,即到醫院就診,經院方撿查未見異常,就對症給開了些葯,可疼痛有增無減,且疼痛加重,難以忍受。至第七天發現左面部有幾顆小水皰,再次到醫診為帶狀皰疹,給以阿昔洛韋軟膏外用,並經液體等葯,用葯三天,疼痛又有加重,日夜難眠,即住院治療。住院月佘疼痛少減,院方動員出院休養。出院後到處求醫求葯而未能減輕。現在仍疼痛難忍,以左太陽穴下為重,以燒灼痛、針刺痛、摩擦痛為主。診其脈,脈弦緊,舌苔薄白。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中醫診斷:蛇丹痛
治療: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
1.內服
帶後丹每日三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噴劑痛時用
醫囑:禁忌酒類、海產品。
二診:六月10日來電,言經用葯20餘天,疼痛有減輕,要求繼續用葯。
三診:經二個療程的治療後,基本不痛,僅不定時的疼痛且一痛即過,或輕微疼痛。繼續服葯一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2008年9月隨訪病癒。
按語:患者患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雖一年之久,但體質尚好,80高齡的人,生活活動自如,食慾以及精神均很好,而體質的強與弱是導致疾病發展變化的決定因素。如清·醫家章虛谷說:「病之陰陽,因人而變」;「邪氣因人而化」。說明了疾病發展變化的差異與個體體質關系。前後病案正說了體質強而疾病易於治癒,體質弱治療非常不易,本例患者年高80,又久患蛇丹痛,但體質尚好故用葯三個療程而全愈。
病例四:(少年體弱多病案)
曾某某, 女, 23歲, 病程:10年
初診日期:2006年5月22日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
主訴:左側頭面部疼痛10年。
病史:患者於10年前左側眼眉部及太陽穴處出現大小不等的粟粒水皰,並疼痛。經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帶狀皰疹」,用抗病毒類葯物治療,約10天左右皰疹結痂脫落,仍感左側頭面部疼痛不止,10年期間經多方治療疼痛不能緩解,隨來我院就診。來診時左側頭面部陣發性閃電樣抽動疼痛、針刺痛。每天發作數十次,每次疼痛發作約幾秒鍾,疼痛發作時左側眼部太陽穴處有液體滲出。現患者皮膚發紅具有針刺痛、閃電痛、抽動痛、陣發痛,脈弦緊,苔薄白,診斷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中醫診斷:蛇丹痛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治療: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
1.內服,帶後丹每日3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噴劑痛時用
二診:7月12日,各種疼痛均較前減輕,痛時患處滲出物明顯減少,伴失眠,繼服帶後丹,外用石燕粉,加服失眠處方。
三診:8月11日,疼痛次數明顯減輕,每天僅發作2-4次,抽動疼痛已消,繼服葯一個療程。
四診:9月10日,疼痛明顯減輕,痛時患處已不分泌滲出物,繼續鞏固一個療程。
2006年10月24日回訪已痊癒,隨後回訪未再復發。
按語:
帶狀皰疹常見於中老年,青少年少見。發生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幾率更低。患者少年多病體弱,正氣不足,氣血虧虛,御外不固,易感毒邪而病。蛇丹痛的兩大致病因素:一則外感濕熱毒邪,毒邪侵犯人體,導致體內臟腑功能失調,絡脈瘀阻而致氣血不通,不通則痛。一則正氣虛弱,若陽氣虛,衛外機能就不固,外來毒邪就乘機可入。若陰失濡潤,則津、血、陰精不足,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失去陰血的滋潤、濡養,筋脈失養,脈絡拘急,則疼痛生。此不榮則痛也。如清代·吳澄在他的《不居集·諸痛》說:虛勞之人,精不化氣,氣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則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礙氣血,不能營養經絡而為痛也。」此例為臨床少見病例,13歲患急性帶狀皰疹,因體虛而留後遺神經痛長達10年之久,臨床罕見。臨床治療以扶正祛邪為治療原則,即祛邪以通,扶正以榮。當尊葉天士所說:「久病當以緩攻,不可致重損的原則」。宜用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之法,做到通榮相濟,葯達病所,病祛體復。
病例五:(壯年體弱多病案)
劉某某, 男性, 43歲, 病程:二月佘
初診日期:2007年4月3日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
主訴:左面部 (耳、口角、額頭)
患帶狀皰疹後,疼痛,面癱,頭暈,2月余。
病史:二月前右側面部及右耳患帶狀皰疹,疼痛難忍,紲之面癱,經治療20餘天皰疹才逐漸結痂,但疼痛有增無減,尤以晚上疼痛更重,無法入眠。患者雖然年輕,但體弱多病,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失眠等慢性疾病。來本院就診時。症見,表情痛苦,口眼歪斜,患處有暗紅色疤痕,脈弦,舌暗紅,苔薄白。
中醫診斷:蛇丹痛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治療: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
1.內服
帶後丹每日三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噴劑痛時用
醫囑:禁忌酒類、海產品。
加用湯劑:患者長期失眠,不利治療,當加服失眠驗方湯劑
處方:
陳
皮12克,半 夏10克, 茯 苓15克,竹 茹12克,
枳 實10克, 酸棗仁30克, 柏子仁15克,夜交藤30克,
枳椇子30克,珍珠母30克, 合歡皮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一付, 服葯20。
說明:此葯服法與眾不同,頭煎葯需要在午休後服用,二煎葯放在臨睡前先溫水洗腳後服用,用後清心寡慾安心睡眠。
二診;4月28日,患者精神好轉,睡眠大有改善,食慾增加,疼痛減輕,口眼歪斜稍有好轉。脈弦,舌紅,苔白。
治療:繼服帶後丹,外用祛痛噴劑。加用面癱經驗湯劑:
處方:
羚羊角粉2克(沖服),勾丁12克,菊花12克,荊芥12克,薄荷6克,防風12克,黃芩15克,僵蠶15克,白芷12克,川
芎6克,琥珀5克(沖服),蜈蚣2條,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一付, 連服20天
三診:5月29日,病人很高興,自述睡眠已恢復正常,疼痛、麻木明顯減輕。面癱已愈。脈弦,舌紅,苔白。繼服一個療程。
於07年8月回訪,已徹底痊癒,並表示感謝。於08年8月再次回訪,至今未復發。
按語:患者來診時口眼歪斜,表情痛苦,精神抑鬱。自言懼怕疼痛不敢自眠,睡眠時其妻坐其旁方能入眠(平時患長期失眠症)。其疼痛是以針刺痛為主,有緊痛和麻木感等。原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失眠等慢性疾病。患者心理損傷嚴重,需要安慰,告之本病是能治癒的,需要一些時間,必須樹立信心,醫患同心一定能戰勝病痛。經用葯二療程,基本不再疼痛,睡眠有4-5小時,又用葯二個療程病痊癒。總上可見,本例患者雖在壯年,但平時多病體弱,在治療的同時還需顧及原病,在配合湯劑的情況下用了四個療程而愈。而病例一,系百歲老人而體質較好,僅用葯十兒天而愈,這兩個病例正說明了疾病與體質正氣的辯證關系。
病例六:(腫瘤術後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案)
張虎潤, 男, 74歲, 病程:6個月,
初診日期:2005年6月2日
地址:陝西省乾縣師學校
主訴:術後右腰部患皰疹後疼痛6個月
病史:因患淋巴癌在2004年12月份做淋巴癌摘除手術,術後感覺右腰至後背疼痛,兩天後痛區出成群的粟粒如綠豆大小的紅色丘疹辟和水皰,皰壁緊張,內容澄清透明。住院醫師給以常規處理,出院時仍疼痛不休,到處求醫治療,終是不能止痛,後經病友介紹而來我院醫治。
中醫診斷:蛇丹痛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治療:養陰益氣,活血搜毒,通絡止痛
1.內服,帶後丹每日3次,每次6粒。
2.外用,痛時用石燕祛痛噴劑外噴
按語:此例為淋巴癌摘除術後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案,經治療6個月無效而來本科治療。腫瘤疾病多免疫力缺陷,正氣虛弱,術後更傷及氣血,防衛功能低,正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激活的很好條件,此種情況下不能以痛治痛,當以扶正祛邪,益陰益氣,使氣血得榮,並以活血通絡使氣通暢則痛可祛除。
『肆』 帶狀皰疹吃什麼食物對康復有好處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預防帶狀皰疹包括:
1.規律作息,按時休息;
2.防止皮膚感染,內不要將水皰弄破,盡量不要沾水容;
3.防止被傳染,如果身邊有人患上帶狀皰疹,要避免被其傳染;
4.及時治療,帶狀皰疹出現後盡快就醫治療
『伍』 青醫附院皮膚科哪位大夫治療帶狀皰疹好
都一樣沒誰的,我就自己在家用的要好的,別用干擾速和阿西洛韋,你試試我用的叫跑無憂搭檔我就用了一套就好了。
『陸』 皰疹性濕疹怎麼治療 效果最快
皰疹性濕疹多發生於5歲以內的兒童,亦可見於成人,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後,約經5~9天潛伏期,突然高熱(39~40℃)、全身不適、惡心、嘔吐及嗜睡等中毒症狀。皮疹開始於面部、頸、上肢及軀乾等原有皮膚病部位,也可以發生在正常皮膚上。下肢少見。皮疹特點:原有皮疹加重,突然出現許多密集的水皰,迅速變為膿皰、皰頂有臍窩、基底明顯紅腫。有時皮疹融合成片狀,經過1~2周後皮疹乾燥結痂,遺留色素沉著及淺表性疤痕。附近淋巴結腫大。可並發咽炎、扁桃體炎、鼻炎、中耳炎、結膜炎、角膜炎或角膜潰瘍、肺炎及腦炎等。
益生菌調理:敏仕通益生菌,平衡腸胃菌群,調節免疫細胞th1和th2的平衡,抑制組織胺分泌,從內里調理免疫體質,提高免疫的認知能力。
用葯治療
1.全身療法 卧床休息,支持療法,加強護理,預防並發症發生。可用磺胺、抗生素等制劑以控制感染。對全身泛發者可選用核苷類抗病毒葯、阿糖腺苷或干擾素,劑量與用法同單純皰疹。對嚴重病例,可用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3~6ml,肌內注射。
2.局部療法 原則為保護患處,預防感染。可外用抗菌、消炎、收斂等葯物,如0.5%~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或1%~2%呋喃西林溶液濕敷,或1%新黴素軟膏、金黴素眼膏、莫匹羅星霜及達維邦乳膏外用。
3.中醫中葯 臨床見證多屬熱郁濕滯,治宜清熱解毒利濕,常用下方。
(1)除濕解毒湯:白鮮皮15g、生苡米15g、土茯苓12g、山梔子12g、丹皮12g、銀花10g、地丁15g、木通12g、滑石塊15g、連翹10g、生甘草6g,7劑為一療程。
(2)黃芩滑石湯:黃芩12g、滑石15g、茯苓皮12g、大腹皮12g、黃連12g、蒲公英12g、白蔻仁12g、通草6g、豬苓12g。7~10劑即可。
4.驗方
(1)銀防湯:銀花15g、連翹12g、花粉12g、防風9g、當歸9g、丹皮9g、澤瀉12g、茯苓12g、黃連12g、生草6g,10劑為一療程。
(2)皰疹散:小豆根50g、黃連(焙黃)、爐甘石(火煅)、青黛各30g,雄黃、密陀僧各20g,硃砂、輕粉、蟾酥、冰片各10g,共研細末,蓖麻油調勻塗患處,每天3~5次,7天為一療程。
中醫中葯方
1)除濕解毒湯:白鮮皮15g、生苡米15g、土茯苓12g、山梔子12g、丹皮12g銀花10g地丁15g、木通12g、滑石塊15g、連翹10g、生甘草6g7劑為一療程。
2)黃芩滑石湯:黃芩12g、滑石15g、茯苓皮12g、大腹皮12g、黃連12g蒲公英12g、白蔻仁12g通草6g、豬苓12g。7~10劑即可。
『柒』 16 17歲的青年又可能患上帶狀皰疹嗎
非常可能
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
越年輕越好,留下的後遺症越小
『捌』 帶狀皰疹怎麼治療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系由寒濕邪氣侵蝕,肝經郁熱、脾虛濕蘊、氣滯血瘀,而使皮膚表面出現紅疹或水皰並伴有劇烈疼痛。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民間俗稱「蛇丹」、「蜘蛛瘡」。 中醫有言:起病隱匿 濕為陰邪,其性濡潤,有來緩去遲。「其性靜兼,其德為濡」,此為濕邪。人體是其唯一自然宿主,當機體受濕邪入侵,邪氣實而真氣虛也,此時抵抗力下降,濕熱毒邪蘊結肌膚,濕可蘊熱,當這種寒濕邪氣侵犯人體時,人體會本能發生應答反應,調動人體陽氣驅除寒濕邪氣外出而出現皮膚損傷,促進本病發生。故,治此帶狀皰疹必先御體內濕邪。通過改變人體內環境使病毒無法生存而使疾病痊癒。御此疾病首推——傳統中草葯合劑 徐清宣堂帶狀皰疹膏 。其遵古繼志,盡醫方之妙極,有清熱解毒、祛濕散熱、消腫止痛、斂皰生肌之奇效,從而徹底治癒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帶狀皰疹作為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治療的方法有: 1、中葯治療 徐清宣堂帶狀皰疹膏 :針對病因治療選用,帶狀皰疹膏聚牛黃、血竭、麝香、冰片、大黃、黃柏、青黛、甘草等諸葯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功。凡肌體受濕邪入侵,而引發各類水痘帶狀皰疹,以此葯膏直接塗抹於患處,則可達到涼血止痛、祛濕散熱、斂皰生肌之功效。徐清宣堂帶狀皰疹膏,塗抹簡便,安全便捷,療效顯著,標本兼治。治療徹底,愈後無痕,使皮膚光潔如新。 2、物理治療 目前使用的物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紫外線、超短波、直線偏振光、遠紅外線、激光等。治療主要的作用是消炎止痛。 3、針灸拔罐 採用針灸拔罐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拔出體內的毒邪,驅除體內惡血,從而達到止痛治病的目的。 4、硬膜外腔注葯 硬膜外腔是介於黃韌帶和硬脊膜之間的潛在間隙,充滿了結締組織、血管、神經根和脂肪。注入葯物後可直接作用於急性帶狀皰疹病人受累的組織和神經,臨床可取得及時、滿意的止痛效果,並能縮短病程,促進急性帶狀皰疹的康復。 5、椎旁和神經根阻滯 通過在脊柱旁椎孔部位的神經根周圍注入治療葯物或者使用相應的神經節段阻滯也能用於急性帶狀皰疹的臨床治療,效果也同樣滿意,但要部位準確,臨床技術操作要求也較高,務必小心,嚴防並發症。 6、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即口服中西葯物、外用中葯物、神經根葯物阻滯、物理治療、外用止痛搽劑等。尤其對於帶狀皰疹的急性期,一般3-5次即可治癒,一般不會遺留後遺神經痛。
『玖』 珍珠皰疹
病因尚未明確,論斷主要靠皮疹分布的部位和形態。本病沒有特效治療方法,也不需要治療。常常有男性青年他們憂心忡忡,有的擔心長了腫瘤,有的害怕得了性病。在性醫學咨詢信中,詢問該病變的也不在少數,他們描述得非常具體:皮疹小米粒大小,與周圍皮膚顏色相似,不痛不癢,雖然對排尿、性生活均無影響,但心理壓力卻非常大。本病對健康和陰莖的生理功能沒有任何影響。患有本症的人最重要的是認識這個疾病,從恐懼和憂慮中解脫出來。
臨床表現:
皮損為白色、膚色或淡紅色小丘疹,單個直徑1-3mm,半透明,形似小珍珠,表面光滑。可呈幾個針尖大的細珠狀。亦可呈絲狀或尖銳毛狀。皮疹互不融合,沿龜頭後緣冠狀溝排列一行或數行,可部分或全部環繞龜頭。多見於20-50歲青壯年。無自覺症狀。
皮損有豐富血管,梭形纖維母細胞增多。周圍有豐富的結締組織包繞。
鑒別診斷:
1、尖銳濕疣:皮損漸次增大為雞冠或菜花狀,排列不規則,多有不潔性交史。
2、皮脂腺異位症:發生於口腔粘膜、陰莖龜頭,為黃色小丘疹。組織學檢查,丘疹為成熟的皮脂腺小葉。
西醫治療:不需治療。必要時可用電解或激光治療。
中醫治療:
1、內治法:宜清熱除濕,脫敏止癢。消炎利濕方加減:龍膽草10克,白鮮皮15克,干生地30克,木通6克,銀花10克。水煎服。
2、外治法:黃柏、野菊花、甘草各10克,煎水泡洗。潔爾陰、潔身純、參子洗劑等成葯,稀釋沖洗。
預防和養護: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注意龜頭部清潔衛生。
珍珠狀陰莖丘疹是陰莖龜頭上的一種生理性異常現象。
【病因及發病機制】本病與皮脂腺和毛囊無關,可能為生理發育上的變異,與性行為無關;局部刺激因素可引起或加重本病。也有認為本病是陰莖上發生的血管纖維瘤。
【臨床表現】本病始發於青春期,多見於20~50歲的中青年人群。國外調查約8%~30%的正常成年男性患有此病,而國內發病率高於國外,為20%~40%,包皮過長者相對易發本病。皮損分布於冠狀溝,其背側較兩側更為明顯。典型皮損為白色、膚色或淡紅色的半透明的小丘疹,圓頂狀或圓錐狀,有光澤,呈細小珍珠、絨毛、小息肉或短絲狀,丘疹不融合,質硬不破潰,大小約0.5mm~1mm,越靠近冠狀溝中線,丘疹越大,最大可達3mm,沿冠狀溝排列成一行到數行,有時環繞整個冠狀溝,偶爾也分布到龜頭及系帶上,甚至陰莖體上;無自覺表現。本病對健康無危害,可終身存在。
【組織病理】角質層輕度增生,基底細胞含有色素;真皮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膠原纖維緻密,成纖維細胞增生,在增生的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無皮脂腺結構存在。
【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環繞冠狀溝部位的形態一致的珍珠狀丘疹一般可診斷本病。本病需和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1)異位皮脂腺:可發生在龜頭,也可發生在包皮,為黃色小丘疹;組織病理為成熟的皮脂腺小葉。
(2)尖銳濕疣:呈疣狀或菜花狀而非排列規則的珍珠狀丘疹,可逐漸增大和融合,有非婚性接觸史;組織病理表皮呈增生性改變,見有角化過度、棘層肥厚、細胞空泡化和假性上皮瘤樣增生。
(3)傳染性軟疣:半球狀丘疹中央有臍窩狀凹陷,內有軟疣小體。
【治療】本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對少數較大的皮損可用CO2激光和液氮冷凍治療。
男性的珍珠陰莖丘疹病與尖銳濕疣主要區別如下:
(1)疾病的范圍不同
珍珠狀陰莖丘疹病是一種良性皮膚發育不全的狀態,在正常人群中有10%的人有此病。據調查,在沒有過性接觸的男性中,本病的患病率也很高。本病不是由性接觸而感染的,不屬於性病范圍。而尖銳濕疣,是通過性接觸而感染的,是性病中的一種。
(2)表現不同
男性珍珠狀陰莖丘疹病的特點,是在沿冠狀溝處分布的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本病可無任何不適感,不需治療,無傳染性。而尖銳濕疣是在男女的外生殖器處散在的,呈菜花狀皮膚疣狀物,分布無規律性,可有搔癢感,有異味,有自身傳染性,未經治療本病可繼續發展,其數目越來越多,疣體逐漸增大。
(3)治療目的不同
男性珍珠狀陰莖丘疹病可無任何不適感,不需治療;而尖銳濕疣是性傳播疾病,傳染性強,必須治療,否則後果更加嚴重。臨床上容易將男性珍珠狀陰莖丘疹病誤診為尖銳濕疣,而扣上性病的帽子,因此,醫生一定要診斷清楚。病人要積極配合,認真回答醫生的問診,要做到既要排除性病的可能,同時也不要讓性病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