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嬰兒濕疹要怎麼辨別
1、嬰兒濕疹自然病程: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2~3個月的嬰兒就可發生濕疹,1歲以後逐漸減輕,到2歲以後大多數可以自愈,但少數可以延伸到幼兒或兒童期。有嬰兒濕疹的孩子以後容易發生其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 2、嬰兒濕疹的類型:分為乾燥型、脂溢型和滲出型: (1)乾燥型:濕疹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糠皮樣脫屑和乾性節痂現象,很癢。 (2)脂溢型:濕疹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後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不易除去,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3)滲出型:多見於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後有黃色漿液滲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軀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並容易繼發皮膚感染。 3、嬰兒濕疹的皮疹:多數皮疹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前胸、後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皰樣疹(醫學上稱丘疹、皰疹),很癢,皰疹可破損,流出液體,液體干後就形成痂皮。濕疹常為對稱性分布。
㈡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濕疹,有哪些症狀
您好,寶寶濕疹常出現在面部、下頜、頸部以及耳後等,容易被奶液、口水或者是汗液刺激的部位。
部分寶寶也會因為進食了引起過敏的物質,導致全身散發的皮膚損害,伴有瘙癢感。皮損通常表現為丘疹、斑丘疹或皰疹,向周圍正常皮膚蔓延,形狀多不規則,常伴有淡黃色滲出液。如果伴發感染,滲出液可以變成膿液,甚至形成膿痂,皮損遷延不愈,可以形成鱗屑覆蓋或者苔蘚樣變。
發現寶寶出現有以上特點的皮膚損害,建議皮膚科就診治療。
㈢ 嬰兒熱濕疹如何區分和治療
如果想要更好的照顧寶寶,那麼一定要好好學習照顧寶寶方面的知識,不斷的學習積累經驗。寶寶的皮膚很嫩滑,容易受到外界刺激長疹子,比如濕疹和熱疹就容易出現。那麼寶寶熱疹和濕疹怎麼區分?
寶寶濕疹和體質密切相關,是一種過敏導致的不良反應。一般濕疹在寶寶的臉部出現,如果濕疹比較嚴重,在四肢也會出現濕疹。初期是皮膚上面有紅斑,之後就會變成皰疹,還會有液體滲出來,寶寶會覺得皮膚發癢。
熱疹是因為寶寶穿的太多,室內的溫度太高,寶寶皮膚無法適應出現的反應。當溫度變低以後寶寶的熱疹就會好轉。熱疹和寶寶身體功能不完善有關系,寶寶太小無法更好調節身體溫度,若是周圍溫度太高就會有熱疹。
因為濕疹和熱疹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在治療上面方法也不一樣。熱疹一般通過減衣服,注意溫度調節就可以慢慢好轉,但是濕疹卻無法自己好轉,需要用葯物治療才可以康復,建議給寶寶用葯膏塗抹,或者搭配口服葯物來治療。濕疹發病時間比較長,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會有濕疹,必須要重視起來。
㈣ 怎樣判斷寶寶是不是濕疹
濕疹是個什抄么鬼?這襲討人嫌的「惡魔」其實是一種易復發、易瘙癢、炎症性的過敏性皮膚病。寶寶一旦長濕疹,相信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食物過敏了!確實,超過90%的家長都會認為食物過敏是孩子皮膚問題的唯一或主要原因,但其實,濕疹的成因多種多樣,包括了遺傳因素、皮膚屏障、環境誘因、免疫失調等等。那麼怎麼判斷寶寶長了濕疹呢?
寶寶長了濕疹,會因奇癢難忍常常表現出煩躁不安,夜不成眠!濕疹的外形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開始,常流黃水,可形成水瘡,乾燥時則結成黃色痂蓋。濕疹癢得厲害,所以寶寶會不斷搓擦搔抓,很容易導致出血,易繼發細菌感染,導致膿疤或膿痂。
㈤ 嬰兒濕疹有幾種如何區分
1.滲出型濕疹:常見於肥胖型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2.乾燥型濕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㈥ 如何判斷寶寶的濕疹是哪一類型的
1、一歲以內的嬰兒濕疹常局限於頭面部:
A、脂溢性濕疹:頭頂、額部、眉毛等處,回表面覆蓋黃色油膩答性厚痂。
B、滲出性濕疹:好發於較胖的嬰兒,以雙頰部紅腫、滲出為主要表現,常伴有劇烈的癢感。
C、乾燥性濕疹多見於較瘦的嬰兒,以成片的小丘疹、鱗屑為主,痛癢相對較輕。
㈦ 如何正確區分寶寶濕疹和痱子
很難分辨的,沒有準確的描述或清晰的圖片,請恕實難定論,尤其是寶寶。
還是順便說話說區別特徵吧,親自看的人或許可以借鑒區別:
痱子遇熱加重、得涼消退(不完全消退外觀也會減輕),為單顆丘疹,常為乾性,少數感染可能內含渾濁內容物。
濕疹也有遇熱加重的現象,但不如痱子明顯。濕疹可有乾性或濕性(可有滲液),獨立丘疹或融匯成片,滲出嚴重的會糜爛。
大致如此吧,只要看到了就容易識別。另外提醒一下:痱子不僅僅是夏天的專利!
㈧ 如何正確的判斷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的症狀是成片的,紅色的,又密又粗糙的鱗狀皮膚。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淡粉色,新生兒濕疹嚴重時是深紅色,通常很癢,有的寶寶外耳道長了濕疹,常癢得用手抓小耳朵,抓繞後,有抓痕和液體滲出。
㈨ 怎樣辨別濕疹啊我家孩子身上不知道是不是濕疹
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皮膚病、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濕疹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皮膚病,治療需要專用葯如濕康,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急性濕疹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邊緣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疤,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處理不當,則可急性發作或轉為慢性濕疹。
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有些病人的初起皮疹已經是慢性濕疹。急性濕疹主要表現為紅斑、散布或成群的紅色丘疹、肉眼難見的水皰,有繼發感染時可起膿皰,嚴重時滲液較多,露出紅潤潮濕的糜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