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口腔潰瘍和口腔皰疹
我認為是口腔潰瘍。皰疹病毒不會那麼痛,外貌是水皰。皰疹(herpes)分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是一種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皮膚病,好侵犯於皮膚粘膜交界處,表現為局限性簇集性小皰,帶狀皰疹則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沿一側周圍神經帶狀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皰及神經痛,局部淋巴腫大為主要特徵的急性病毒性皮膚病。
口腔潰瘍是口腔黏膜上的淺表性潰瘍,顆粒可從麥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面微凹如同菜盤底、周圍充血呈紅暈狀,可有自發性疼痛或因食物刺激後產生疼痛,一般7~10天內可自行痊癒。
口腔潰瘍初起時,黏膜充血、水腫,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潰瘍。潰瘍常發生於舌、頰內黏膜,唇內黏膜及上齶,有時也可蔓延至口角及咽喉。潰瘍邊緣很清楚,潰瘍面上多覆蓋一層黃色膿苔,醫學上稱為假膜,這層假膜不易剝離,如強行剝離後可形成糜爛面,有時潰瘍成片,可引起下頜淋巴結腫大。
治療潰瘍一是要用葯物治療,二是生活起居要注意,多鍛煉身體,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與口腔潰瘍有關的不良習慣要克服,這樣大大有利於潰瘍的康復。
出現口腔潰瘍的原因有:⑴長時間地精神刺激、憋屈生氣、化療、理療、洗血、熬夜、過度疲勞等。⑵吸煙、喝酒、喝飲料、吃辣椒等強刺激性食物。⑶長時間地受涼、受熱和身體缺水。⑷常吃生冷、干硬、燒烤等食物。(5)吃剛摘收的小麥、玉米、白薯等糧食作物。(6)與消化系統有關,如消化不良、胃炎、便秘。(7)也有少部分人與遺傳因素有關。(8)另外與內分泌失調有關系,有些人在月經前會得口腔潰瘍。由於上述某一種或幾種因素,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微循環通道堵塞,使某種或幾種微量元素缺乏(VB2、VB6、B12 、VC等),致使某部位產生潰瘍,特別是口腔部位最容易產生潰瘍,其次是肛門和女性陰道部位。
長期應對措施:盡量杜絕或限制上述因素對身體的干擾和破壞,給自己身體始終造成一個良性微循環的環境,從根本上杜絕潰瘍滋生的條件。目前這也是根除口腔潰瘍的基本方法。
短期應急治療措施:往潰瘍面上點口腔潰瘍散,或冰硼散,或六神丸,或口服潰瘍靈膠囊,或合用雲南白葯外敷潰瘍面。另外,補充微量元素(補充維生素短期很難湊效,3至4個月才能達到效果,所以維生素要壓成面,直接塗在潰瘍面上,這樣效果來得更快些),多喝稀飯,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利修補微循環通道。塗抹「口瘡靈」是治療口腔潰瘍的最佳方法(這種葯正在申請專利,目前很難搞到)。一般患者塗抹一次就愈。用葯方法:先用消毒棉簽把潰瘍面擦去,然後把口瘡靈塗抹上去。不痛不癢,嚴重者三次就可痊癒,也沒有副作用。
當前,正規醫院也沒有很有效的方法,對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對症治療,目的主要是減輕疼痛或減少復發次數,但不能完全控制復發,治療至少需要一個星期,多者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所以預防此病的復發尤為重要。
㈡ 單純泡疹是什麼症狀,怎樣預防,
本病系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所致,多侵犯皮膚黏膜交界處,皮疹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皰,病毒長期潛伏和反復發作為其臨床特徵。
目錄
1病因
2臨床表現
3鑒別診斷
4治療
5預防
1病因
人類HSV系DNA類病毒,根據其抗原性質的不同分為兩個亞型:即HSV-Ⅰ和HSV-Ⅱ。HSV-Ⅰ主要侵犯面、腦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正常人可作為病毒攜帶者。人是單純皰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過HSV-Ⅰ。病毒經過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膚破損處侵入體內,潛居於人體正常黏膜、血液、唾液、神經組織及多數器官內。當某些誘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胃腸功能紊亂、葯物過敏、過度疲勞、機械性刺激以及月經、妊娠等均促成本病發生,可經血行或神經通路播散。
2臨床表現
臨床上可分為原發型與復發型兩型。初發單純皰疹潛伏期2~12天,平均6天,幾乎所有的內臟或黏膜表皮部位都可分離到HSV。初次感染(不論是HSV-Ⅰ或是HSV-Ⅱ)時宿主急性期血清中無HSV抗體,常伴有全身症狀,且往往比復發性皰疹明顯。原發型單純皰疹皮膚黏膜損害常需2~3周癒合,而復發型單純皰疹的皮損大多於1周內即可消失。
1.皮膚皰疹
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以唇緣、口角、鼻孔周圍等處多見。初起局部皮膚發癢、灼熱或刺痛,進而充血、紅暈,後出現針頭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皰群,基底微紅,水皰彼此並不融合,但可同時出現多簇水皰群。水皰壁薄,皰液清亮,短期自行潰破、糜爛、滲液,2~10天後乾燥結痂,脫痂後不留瘢痕。
2.口腔皰疹
皰疹和潰瘍出現在口腔黏膜、舌部、齒齦、咽部,可波及食管。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發熱及頜下淋巴結和(或)頸淋巴結腫大。兒童與青年人多見。
3.生殖器皰疹
主要為HSV-Ⅱ型感染所致。生殖器、會陰、外陰周圍、股部和臀部皮膚均可受累,出現皰疹、潰瘍及點片狀糜爛。男性多發生在龜頭、包皮、冠狀溝、陰莖,亦可累及陰囊;女性則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陰道、宮頸,亦可累及尿道。有肛交史同性戀者可引發皰疹性直腸炎,繼而出現肛周和直腸化膿性感染或腹股溝淋巴結炎。
4.眼皰疹
表現為單皰性角膜炎、結膜炎,大多為單側性,常伴患側眼瞼皰疹或水腫及耳前淋巴結腫大。反復發作者可致角膜潰瘍、渾濁,甚至穿孔致盲。在新生兒和AIDS患者中,可發生脈絡膜視網膜炎。
5.皰疹性瘰疽
手指的HSV是原發口或生殖器皰疹的一種並發症。病毒可經手指上皮破損處進入或由於職業及其他原因而直接進入手指表皮內,皰疹病變常發生於末端指節,深入至甲床形成蜂窩狀壞死;故局部疼痛劇烈,呈跳痛樣,常伴有發熱、肘窩和腋窩淋巴結炎。經常裸手接觸皰疹患者的牙醫和護士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險。
6.皰疹性濕疹
系原由慢性濕疹、皮炎等病損的患者合並HSV感染所致,易誤診為原有濕疹的加重。在皮損區及其周圍皮膚突然發生病毒感染,或發生血行播散,累及其他重要臟器而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7.新生兒皰疹
新生兒HSV感染中的70%由HSV-Ⅱ所致,皆因出生時接觸生殖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先天性感染常是原發性HSV感染的母親在妊娠期導致胎兒宮內感染。宮內感染的胎兒可早產,或先天畸形,或智力發育障礙,即所謂「TQRCH」綜合征。新生兒感染HSV後可呈現無症狀隱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輕者僅為口腔、皮膚、眼部皰疹,重者則呈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8.播散性單純皰疹
播散性HSV感染多發於6個月至3歲的兒童,亦可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功能低下(抑制)者。初起表現為重症皰疹性口齦炎、食管炎、或外陰陰道炎,高熱、甚至驚厥,繼而全身發生廣泛性水皰,皰頂臍凹,同時可發生病毒血症,引起皰疹性肝炎、腦炎、肺炎、胃腸炎以及腎上腺功能障礙等內臟損害。
3鑒別診斷
凡體表部位具有典型皰疹損害者診斷不難。常見的單純皰疹多為復發型,依其臨床皮損特點,發作部位即可診斷。對某些少見的原發感染者,或損害僅存在於腔道深處(如生殖道、呼吸道等),或僅有內臟皰疹損害而體表無損害者,則有可能誤診。本病有時需和面部帶狀皰疹、膿皰瘡及固定性葯疹相鑒別。
4治療
體表皮膚黏膜限局性HSV感染可僅採用局部用葯抗感染治療,對症狀、皮損較重,或播散性感染或重要臟器受累的患者則應給予全身性抗感染用葯及相應的對症支持治療。
1.局部治療
以收斂、乾燥,防止繼發感染為主。可外用3%酞丁胺霜、3%阿昔洛韋眼膏及2%甲紫溶液局部塗搽,3或4次/天即可。若有繼發感染,可用0.5%新黴素軟膏、0.5%金黴素眼膏或莫匹羅星軟膏、達維邦乳膏等。糜爛滲出時,可用3%硼酸溶液、1%醋酸鋁溶液局部濕敷,可以使皮損乾燥、疼痛減輕或消失,縮短病程。
皰疹性角膜炎結膜炎,可用0.1%皰疹凈眼葯水,1%阿昔洛韋眼葯水及0.1%病毒唑眼葯水滴眼,1次/2小時。復發性患者,可用3%阿昔洛韋眼膏與0.1%地塞米松滴眼液聯合治療,較單用抗病毒葯物見效快、療效高、療程短。
2.全身治療
可選擇核苷類抗病毒葯物口服治療。除核苷類抗病毒葯物外,非核苷類抗病毒葯亦可選用,如利巴韋林、異丙肌苷、聚肌胞、干擾素等,可與核苷類葯物配合使用。
5預防
1.新生兒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燙傷和濕疹患者,應盡可能避免接觸HSV感染者。
2.對患有生殖器皰疹的產婦,宜行剖腹產,以避免胎兒分娩時感染。
3.安全套可減少生殖器皰疹的傳播,尤其是在無症狀排毒期。一旦出現皰疹皮損,即應避免性生活。
4.嚴禁口對口喂飼嬰兒。
5.可選用HSV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㈢ 泡疹是什麼引起的
風氣因而乘之,內含透明漿液、簇集成群的小丘皰疹或水皰,輕度滲出、流產及新生兒熱瘡等,而且容易復發。
31,但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可引起尿頻。
發病前,可引起頜下或頸部署核腫痛、尿痛等症狀:
肝經繞陰、咽部,稱粘膜熱瘡、不適等全身症狀、唇緣或口腔粘膜者,結淡黃或淡褐色痂、唇緣、鼻孔周圍和外生殖器等處,數日後皰破糜爛,1—2周痂皮脫落而愈,若發生在口腔,勞累時刻;發於口角。發於外生殖器者,濕熱循經下注。
辨證要點,重者可有發熱,逐漸乾燥。
皮損初為紅斑、緊張感,郁結成瘡:
《聖濟總錄》雲,局部有灼癢;發於孕婦則易引起早產:
常見於消化不良:「熱瘡本於熱盛,繼而在紅斑基礎上發生數個或數十個針尖大小的,妊娠時期,稱陰部熱瘡,月經期間,如口角;發生於外生殖器部位、眼結膜等處:
本病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形勞腠蔬,故特謂之熱瘡,濕熱下注。」
2,風熱外侵,但易復發
㈣ 露天泡疹是有什麼引起的
1,風熱外侵:
《聖濟總錄》雲:「熱瘡本於熱盛,風氣因而乘之,故特謂之熱瘡。」
2,濕熱下註:
肝經繞陰,濕熱循經下注,郁結成瘡。
3,形勞腠蔬:
常見於消化不良,月經期間,妊娠時期,勞累時刻,而且容易復發。
辨證要點:
本病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角、唇緣、鼻孔周圍和外生殖器等處,若發生在口腔、咽部、眼結膜等處,稱粘膜熱瘡;發生於外生殖器部位,稱陰部熱瘡。
皮損初為紅斑,繼而在紅斑基礎上發生數個或數十個針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皰疹或水皰,內含透明漿液,數日後皰破糜爛,輕度滲出,逐漸乾燥,結淡黃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脫落而愈,但易復發。
發病前,局部有灼癢、緊張感,重者可有發熱、不適等全身症狀。發於外生殖器者,可引起尿頻、尿痛等症狀;發於口角、唇緣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頜下或頸部署核腫痛;發於孕婦則易引起早產、流產及新生兒熱瘡等。
㈤ 嘴唇皰疹和頜下淋巴結疼怎麼治(急)
很明顯,你的淋巴結腫大疼痛,是因嘴唇的皰疹所引起的。這種原因導致的淋巴結腫回大,叫做答淋巴結炎。
淋巴結的規律:身體的哪個部位有了炎症,鄰近的淋巴結進行防禦殺菌時均會腫大。這個做為病因的炎症好了之後,但淋巴結不一定隨之好。做為免疫系統的淋巴結的病治起來難度大。
淋巴結炎如果情況輕微的話,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或是吃一些普通意義上的消炎葯,打些消炎針,就會好。這不算個什麼問題。但如果腫大厲害的話,又長時間消炎治療不愈,那就需要中葯治療了:一是避免它的進一步加重惡化,二是身體需要讓它恢復功能,發揮它的免疫殺菌作用,增強體質。
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塊、炎症的中葯丸來治。找得對了則會者不難。筆者因工作關系,深知中葯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淋巴結炎與淋巴結核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
㈥ 嘴唇皰疹和淋巴結腫大
問題補充:幾天服用消炎葯,淋巴腫大沒有明顯效果,嘴唇和嘴角的水泡依舊存在你好!下頜淋巴結腫大,是唇部水皰引起的,稱為單純皰疹,俗稱上火、熱瘡等
㈦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在口腔的表現是什麼
單純皰疹病毒(HSV)對人體的感染是常見的。它是一種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形成小痘皰的病毒,稱為I型單純皰疹病毒;形成較大的痘皰的病毒,稱為II型單純皰疹病毒。發生於口腔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稱為口腔單純性皰疹。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是由最常見的I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損。它可以表現為一種較嚴重的齦口炎——急性皰疹性齦口炎,以6歲以下兒童較多見,尤其是6個月至2歲的更多,成人也不少見。發病前常有接觸史,潛伏期4~7天。然後出現發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腫痛等急性症狀,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患兒流涎、拒食、煩躁不安。經過1~2天的前驅期,口腔粘膜出現廣泛充血水腫,附著齦及齦緣也有明顯的急性炎症損害。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均可見成簇小水皰,壁薄、透明,不久潰破,形成淺表潰瘍,潰破後可引起大面積的糜爛,並造成繼發性感染。唇和口周皮膚也有類似病損,皰疹破潰後形成痂殼。少數情況下,感染可在體內廣泛播散,以至引起腦炎、腦膜炎,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並發症。多數未經治療的病例,恢復緩慢,可超過10天。 在原發性皰疹感染癒合後,有30%~50%的病例可發生復發性損害,稱為復發性皰疹性口炎,又稱復發性唇皰疹。其特點是以成簇起皰開始,且病損總是在原先發作處或其附近復發。復發的誘因很多,如陽光、局部機械損傷、感冒輕度發熱等刺激因素,情緒因素也可能成為其誘發因素。復發性口瘡的前驅期可感輕微的疲乏與不適,很快局部區域內有刺痛、灼痛、癢、張力增加等症狀。大約10小時內,此區域出現水皰,周圍有輕度紅斑。24小時後破潰、糜爛、結痂。一般約10天癒合,有繼發感染者,病損處出現小膿皰,癒合延緩。癒合後不留疤痕,但可有色素沉著。數日至數月後,可再次發作。 為診斷口腔單純性皰疹,可將皰疹的基底物直接塗片,可發現由病毒損傷的細胞,如汽球狀變性、水腫的細胞,以及多核巨細胞、核內包涵體等,說明是病毒感染。在患者的血清內,抗單純性皰疹病毒的抗體效價可明顯增高。
㈧ 口腔皰疹會傳染嗎急死了!!
你好!
患兒高熱,常持續5~7天,口腔粘膜充血,口腔前部粘膜(包括舌面、唇內側)、頰粘專膜出現數個或屬數十個米粒大小、甚至像綠豆大小的皰疹,皰疹周圍皮膚發紅,不久破裂成為外形不規則的潰瘍,上面覆蓋白膜。患兒煩躁,局部疼痛、流涎,不想進食。若合並細菌感染,可見頜下淋巴結腫大。
此病與皰疹性咽峽炎不同,後者由柯薩奇病毒引起,夏秋季節發病多,皰疹發生在咽峽和軟齶。
孩子得病選葯是很關鍵的,最好不要給孩子選擇抗生素類的葯物,那類的葯物副作用太大了,往往都是這個病還沒治好,那個病就又出來了
治療皰疹你可以給孩子用皰畢消搭檔
它是中葯的葯物,對皰疹的治療效果很好,安全沒有副作用
!!!!!!!!!
㈨ 我在眼睛之間鼻子上端起的皰疹,帶的頜面都腫起,在醫大看的,開的麗珠昔洛韋,兩天了沒見消腫
2天時間太短了,皰疹自然病程2-3周,一周後消腫就很好。